自考复习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近代中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一个现代化方案——《资政新篇》 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京事变 洪仁玕其人 《资政新篇》的现代化倾
A针对现状的改革:禁朋党之弊;权归于一;上下通情 学习西方国家国法宏深,技艺精巧 (英、美、俄、日) 鼓励发明创造,兴办工商业 B学习西方 提倡公共福利事业 主张舆论监督行政,以收“民心公议” 实行自主平等的外交:并雄竞争
A家庭及其功能 横向的家:村落—社会
展延的 多面的 巨型的
B 家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
2)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现代化三层次的交替运行
现代化实现的道路
3)战前中外关系
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华夷秩序” 中外贸易:以中英贸易为例
1600年,东印度公司 1636年威德尔来华,为英国人首次来华 1892年,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893年8月到达 1816年,阿美士德使华 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限制、拒绝通使;歧视出海华商;限制外出 商船规模;限制出口商品;管理来华外商
2.鸦片战争及条约制度 1)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输入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禁烟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战争的进程
第一阶段:1840.6—1841.7 《穿鼻草约》 第二阶段:1841.1.27—5.27《广州和约》 第三阶段:1841.8—1842.8
2)条约制度的雏形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2年8月,《南京条约》 1843年7月22日《五口通商章程》 1843年10月8日《虎门条约》 1844年7月3日《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黄埔条约》 条约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胜粦:《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增订本),中山
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陈胜粦:《对西方挑战的首次回应——鸦片战争》(图 录),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3. 肖致治主编:《鸦片战争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 社1996年版 4.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 5. 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 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上中下),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1年版 7.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 8.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与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1993年版式 9. 苏双碧:《洪秀全》,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讲 从传统走向近代
一、两次鸦片战争(1840-1860)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战前的中国社会

经济结构: A“报酬递减率”—土地与人口的关系—治乱兴 衰 B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闲散劳动力的去向—手工 业—集市及其社会功能 C农业、手工业、商业的互补关系
战前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构
纵向的家:祖宗—子孙
假如我们对上述各国(印度、波斯等) 的国运来比较它们,那么,只有黄河、长江 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 家。征服无从影响这样一个帝国……中国很 早就已进展到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 观的存在和主观的运动间仍然少一种对峙, 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 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 ——黑格尔:《历史哲学》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东印度公司在上海总部
科举道路上的失意者(1828—1843) 一个新的信仰世界(1843—1847)
走上反清道路(1847——1851)
2) 太平天国的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制度:平均分配土地,共同从事劳动,彼此
支援帮助,规定副业生产 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两”的社会 功能——军事、宗教、政治、教育等几合一的社 会基层组织, 太平天国实际实行的制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的“修约”要求
战争爆发:1856.10—1860.10 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被纳入条约制度的框架
二、自救意识和社会反抗
1. 睁眼看世界 龚自珍疾呼变法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魏源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
2 .太平天国的宗教运动 1)洪秀全的宗教梦幻与太平天国起义
“百年前的中国社会,如一般所公 认的是沿着秦汉以来,两千年未曾 大变过。我们常说它是盘旋不进状 态,已不可能有本质之变,因此论 百年前差不多就等于论两千年以 来。”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落伍。 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 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 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 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 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 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瞭失败的理由, 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P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