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强化,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竞争力的迅速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技术优势,不仅能够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利用好全球化给我们提供的便利,还有利于开拓国外的市场,提高本国的资本收益率。
本文对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问题应对措施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遵循世界对外直接投资规律,适度发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我国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已走出国门。
这些企业利用国际资源、资本、技术等有利条件,在开拓国外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着很多差距。
一、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1.对外直接投资总体规模不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吸收外资的规模以及与发达国际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相比相差甚远。
截至2005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0182亿美元,是我国的35.3倍;英国为13781亿美元,是我国的24.1倍;日本为3705亿美元,是我国的6.5倍。
在发展中国家中,2005年末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009亿美元,是我国的1.8倍。
(数据来派,商务部统计发布)国际经验表明: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其对外投资额与吸收外资额的规模一般应保持在1∶1.1左右的水平。
这样有利于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有利于形成资本流入与流出的动态平衡,有利于经济体纳入资本全球化的潮流。
中资企业境外安全防范的现状和应对建议
中资企业境外安全防范的现状和应对建议境外安全是中资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不断增加,境外安全风险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资企业境外安全防范的现状和应对建议。
一、境外安全防范现状1.风险意识不足:一些中资企业在境外投资时,往往对当地的安全环境、政治风险、法律制度等缺乏深入了解和充分评估,忽视了境外安全风险带来的风险。
2.缺乏专业安全保障:大多数中资企业在境外安全防范方面缺乏专业的安全保障团队,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安全风险事件。
3.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一些中资企业在境外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责任分配不清晰、预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境外安全防范的应对建议1.境外安全评估:中资企业在境外投资前,应通过专业机构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安全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充分了解当地的安全风险和政治环境,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专业安保团队:中资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安全保障团队,包括人员素质高、对境外情况了解深入、具备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等,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3.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中资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境外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教育员工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防范遭受意外事件。
4.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中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度、预警机制、安全演练等,确保企业在面对安全风险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5.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合作:中资企业应与当地政府、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当地的安全信息和支持,共同维护当地的安全稳定。
6.与保险公司合作:中资企业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为企业在面对安全风险时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7.加强信息安全防范:中资企业应加强对企业信息的保护,隐私政策、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投入,预防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等问题。
8.快速响应和危机处理能力:中资企业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和危机处理能力,在面临安全风险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遏制事态扩大。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近几年,中国对外投资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市场对中国的投资也越来越感兴趣。
对外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从中国大规模向国外投资开始到今日,数以万亿元的资金已经流向了全球各个国家。
据全球500强排名,中国25家企业进入了排名,其中不少企业正在积极扩大对外投资。
中国在对外投资中最为突出的领域是矿业、建筑、金融和能源等四个领域。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投资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投资海外的自然资源,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技术和市场的机会。
中国的海外并购和投资活动狂潮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CNPC以17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达卡索石油公司一事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之后,由于中国市场发展迅猛、资本积累较为显著、外汇储备上升,以及国家政策的互补和“走出去”战略的推动等因素,中国对外投资呈现出了热潮。
到第二个十年,目前尚不具有足够行为证据的是,矿业和能源领域依然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两个首要产业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并购数量和金额占中国海外并购和投资的总比例已经有所下降。
而对上下游行业的投资比重不断提高。
例如,从创新药品、高端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等产业领域的投资增长趋势可以看出,中国的海外投资正在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未来的趋势目前,我们对中国对外投资的未来走向应该有所了解。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趋势1:投资国别分布更广中国投资者将把目光逐渐从传统的资源投资、产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资产类领域,向更多的知识产权投资、技术和品牌投资等轻资产领域转移,不再限于某个具体地区或国家,而是更为广泛地寻求商机。
同时,中国投资者会转向发达国家、欧美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国家来寻求投资机会。
趋势2:国内外企业融合加速从国际经验看,企业走向全球并非一帆风顺的事情。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中国企业直接向境外投资的行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成为全球重要的投资大国之一。
本文将探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2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这说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大的投资能力和影响力。
投资领域多元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制造业、金融业、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尤以投资发达国家为主。
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技术、品牌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
投资方式创新。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股权投资和收购合并,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绿field投资、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来拓展海外市场。
这种方式的变化使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仍面临差异化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等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外投资的政策引导,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支持,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培养和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加强对外投资监管。
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投资监管也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监管机制,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信息披露和风险评估,防范国家安全和金融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
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我国应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和落实。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促进双向投资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劳工权益和社会责任等问题,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薛㊀婧摘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想要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 走出去 战略必不可少㊂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也在逐步探索对外投资途径,综合利用全球资源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努力扩大中国品牌影响力,打造国际知名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㊂关键词: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一㊁引言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良好,贸易额逐年增加,很多国有企业从开始的单一出口型贸易发展为直接对外投资,扩大了企业发展规模㊂对外投资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投资的地点和对象都在国外,与国内是完全不同的体制和环境,因此,无论是在行业选择,经济策略还是企业发展规划中都必须考虑到风险因素,提高对各种风险的掌控能力㊂这样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㊂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风险,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如何应对对外投资风险提出了建议㊂二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状况(一)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从1992年改革开放开始,2001年中国顺利加入了WTO,正式进军国际市场,2013年 一带一路 倡议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迈向了新台阶,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见证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㊂1979年我国成立第一家境外合资公司 京和股份有限公司 ,到如今我国已经和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覆盖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对外贸易取得跨越式增长,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369.1亿美元,规模仅次于日本(2266.5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蝉联全球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荷兰,保持全球第三㊂中国在全球对外投资的影响力不断扩大㊂(二)对外投资的领域和地区不断扩大进入新世纪,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对外投资逐渐发展起来,如今这些公司许多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有些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有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标志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达到了新的水平㊂2019年,中国对外投资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投资额稳步增长㊂截至2019年底,中国境内有超2.75万家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投资企业达到4.4万家,分布在全球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2万亿美元㊂比如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设立了工业园区,依托当地的经济环境和招商引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位于越南的龙江工业园区和印度尼西亚的卡拉旺工业园区,都是中国在当地建设比较成熟的园区,吸引了大量国内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私营企业前往该区投资,园区建设了配套设施如医院㊁学校㊁商场超市等,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繁荣了当地经济,受到东道国政府的欢迎㊂(三)对外投资的主体多元化,投资领域多元化2019年中国对外投资范围覆盖18个行业,70%以上集中在商务服务㊁金融㊁制造业㊁批发和零售等行业,直到2019年底,八成以上的境外投资行业集中在服务业,主要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㊁金融㊁批发和零售㊁信息传输和软件技术等领域㊂近几年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变化不大㊂较为明显的是央企对外投资较快增长,地方企业投资存量稳步增长㊂另外许民营企业也加入了对外投资的行列,在江苏㊁辽宁地区民营投资已经占据很大比重,对外投资的热情高涨,但是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也面临一些融资难㊁政策约束等难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㊂三㊁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面临的风险分析(一)投资国政治体制㊁经济制度和法律差异风险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体制不同,西方国家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总是心存芥蒂,对中国在海外投资也会设定种种门槛,甚至是制裁措施,以各种理由阻挠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开展㊂有些国家对于吸引外资制订各种优惠政策,我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可以享受各项便利条件,有利于对外投资的扩大,有些国家没有特别的招商引资政策,甚至有些排斥中国企业,我国企业在投资选址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甚至如果当地经常发生暴乱㊁罢工㊁政变㊁恐怖活动等,对外投资就要慎重考虑㊂东道国的法律是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很难保证外资企业的利益,在投资之前,一定要深刻了解当地法律,与大陆法的不同之处,特别注意反垄断㊁反倾销的规定,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全力维权或将损失降到最小㊂(二)国有企业内部是否有健全的投资风险防范体系国有企业公司内部应当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投资之前,认真考察东道国政治㊁经济㊁法律㊁人文制度,做好公司运营规划,财务预算和利润预估㊂民营企业要客服决策草率㊁流程不完善的劣势,国有企业一定要考虑投资评审制度㊁决策程序㊁考核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是否完善和合理㊂还要建立投资风险预警机制,保障经济活动顺利进行㊂政府部门要完善对外投资的风险防范体制,健全法律体系,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我国境外企业权益㊂(三)国有企业是否具备应对当地文化差异风险的能力文化差异风险既有人文差异也有企业道德差异,人文差异是指语言㊁宗教信仰㊁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一定要尊重和适应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企业道德差异指的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各个国家文化积淀不同,价值观不同,不能想当然用中国的思维模式去套用到国外,要入乡随俗,制订合适的发展策略㊂四㊁国有企业应对风险的策略(一)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宏观引导,建立健全企业对外投的保障和防控体系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引导和调控,制订更加完善的对外投资法规,为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便利,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加强与境外领馆合作,为企业的境外投资提供保障㊂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可以成立对外㊀㊀㊀(下转第96页)支持建构全新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需要金融机构㊁政府㊁企业的共同合作,想要真正地实现并不简单,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㊂首先,投资方面㊂第一,基金产品投资,即建立专业性的垃圾分类回收产业投资基金,逐渐形成完善的基金协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发行基金单位对投资人的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资于垃圾分类回收项目或是企业之中,实现增值㊂最后通过扶持企业上市㊁收购兼并㊁股权转移等途径完成资金退出,转向其他项目或是企业㊂第二,政府直接投资,即由政府投资建立垃圾分类回收项目,包括各类基础设施㊁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以此为垃圾分类回收行业㊁企业提供发展契机㊂政府还可以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专项投资基金,用于对垃圾分类回收行业进行专项投资㊂第三,对外资投资进行充分利用,如基于一些大型垃圾分类回收项目进行国际贷款的申请,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资金的引入,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回收行业的发展㊂其次,融资方面㊂第一,寻求信贷资金的支持㊂我国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投资㊁市场融资以及政府财政三条渠道㊂除了政府设置专项政策扶持性资金之外,企业也可以出于盈利的目的进行投资,获取回报,通过市场化操作客观上推动垃圾分类回收行业发展㊂金融机构信贷则是以银行为主体,将企业资金㊁政府投资㊁扶持资金等进行整合㊂第二,资产证券化,将一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是投资银行进行集中打包重新组合,抵押发行证券㊂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垃圾分类回收行业这类具有期限长㊁规模大等特点的资金㊂第三,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扶持,尤其是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环保企业,可以鼓励其在创业板上市,引入股权融资为其生产㊁管理以及技术研发提供支持㊂再次,完善政策性金融制度和税收制度㊂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项目,针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技术要求,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性职能,推动基础社会建设,并鼓励广大企业加强技术设备的研发㊂另一方面,为企业垃圾分类回收技术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㊂基于我国当前垃圾生产量,应尽快推行垃圾环境税的征收㊂最后,推动垃圾分类回收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㊂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可推出垃圾分类回收的金融中介业务,依托金融信息优势,为广大企业提供项目引导㊂另一方面,则应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行业内部担保机构的担保产品评估和自信服务,通过项目评估实现风险防控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以金融支持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对于我国垃圾分类回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国环保工作和资源回收利用,并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创新拓展㊂参考文献:[1]王萱.金融支持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5.[2]张超.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制度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7.[3]乔露.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激励机制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7.[4]刘青.浅析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中的循环经济效应[J].时代金融,2016(17):269.作者简介:张伯仲,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㊂(上接第94页)投资委员会和相关行业协会,引导辖区内企业,方便企业了解对外投资形式和政策,还可以与国外使馆或者商业协会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当地动态,保障我国境外企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㊂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供风险预估报告,完善紧急事件处理机制,联合境内外保险机构,充分发挥外交职能,为企业境外活动提供保障㊂(二)国有企业要加强国际经营能力,完善各项经营制度1.借鉴经验,修炼自己中国跨国公司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缺少经验,虽然行业覆盖面广,但是缺少高精尖产品,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还是被西方国家控制㊂中国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刻苦钻研,实现自我技术突破,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不要以为买到西方技术就是高精尖企业,还要刻苦修炼,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研发出自己的核心技术㊂2.强化企业风险预估国有企业投资之前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深入研究所投资行业背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分析,不可盲目跟风㊂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收集海外各方面信息,及时对各种风险做出反应㊂投资时尽量选择法律相对健全的国家,方便在发生冲突时的维权行为㊂3.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只有加强治理,才能妥善处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关系,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完善企业各项制度,使企业取得长足发展㊂比如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责任问责制度,减少政策失误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预防为主,惩罚为辅,再比如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管控机制,保障企业安全平稳顺利发展㊂(三)加强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沟通在对外投资之前,企业一定要做好东道国的风俗人情调研,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尽量入乡随俗,遵从当地的营销模式和思维方式,处理好企业和外部社会,和内部国外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不断摸索,将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异国文化体系,助推企业发展㊂千万不可照搬中国式精英思维,把企业单独排斥在当地文化之外,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㊂(四)国有企业要重视人才战略,培养具备国际经营能力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境外投资的国有企业,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运营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企业一定要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储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人才引进和选拔制度,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㊂建立绩效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千里马还需有伯乐,企业领导应多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开辟成长通道,制订成长规划,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㊂五㊁结语当前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复杂多变,境外投资面临诸多风险,但是随着我国国力提升,对外合作加强以及经贸条约的签订,对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在逐步减小,对外投资额不断增加㊂相信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下,伴随着国有企业经营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在境外的投资发展之路一定会更加顺畅㊂参考文献:[1]郭媛媛,王娇阳,邓嘉琪.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原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4):80-83.[2]张静.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9(7):287-290.作者简介:薛婧,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㊂。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化发展,海外投资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获取资源、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资金压力海外投资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仅需要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还需要支付相关的税费、律师费、顾问费等。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力度增强,使得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用于规避风险。
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2. 法律法规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合同法、劳动法、税务法等。
若企业不能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就会造成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
3. 文化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处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方式、员工的激励机制、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沟通等方方面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困扰。
4. 政治风险一些国家或地区存在着政治不稳定和政策变化的风险,这对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产生了不确定性。
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投资遭遇政府干涉、政策调整或者政治动荡等情况,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5. 目标企业选择选对合适的目标企业是海外投资并购的关键。
一些企业在目标企业选择上存在失误,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资金损失等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资金管控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更加注重资金的合理运用和管控。
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外部投资者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2. 健全法律团队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活动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团队,包括律师、顾问等,以确保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熟悉和遵守。
在一些复杂的交易中,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来处理,确保在法律风险方面的控制和规避。
3. 文化融合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开展跨文化沟通,加强员工培训,建立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以促进员工的融合与团结。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外直接投资(FDI)也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力度不断增强,而且涉及的领域也逐渐多样化。
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中国国内居民、企业或者其他机构以获取外国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的股权、债券或者其他利益形式的投资活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8%,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超过1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出方向包括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中国企业涉及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多个行业。
尽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准入障碍、政策不确定性、投资环境恶化等问题。
部分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还面临着风险管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国际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加剧,国际投资法治环境存在挑战,国际投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
一些中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针对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1. 优化政策环境,增强政策支持。
加大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对外经济合作区的支持力度和力度,进一步推动国际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完善投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提高对外投资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截至202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2.7万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趋势,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1.规模不断扩大自2010年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开始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170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17年则达到了1582亿美元。
虽然201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风险的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平。
2.投资领域逐步多元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逐步多元化,从最初的资源和能源领域,到酒店、房地产、金融、高科技等多种领域,涉及的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泛。
目前,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老挝、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产业等方面的投资项目,同时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尖端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有着不少的投资项目。
3.投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从最初的完全收购、合资经营,到如今的股权投资、金融投资、小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投资方式。
这种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提高投资风险管理能力、增加收益空间、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资本外流压力加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外流压力也不断加大。
为了防范资本外流,保障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我国加强了外汇市场监管,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核、审批、核实等方面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加强了资本监管。
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通过沿海、沿边、西部和内陆开展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2.投资环境复杂多变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变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
中小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也是推动我国外经贸反正的一个亮点。
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升值、新型贸易壁垒的出现、出口规模与效益的不对称性、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小企业的自身的局限性等又使中小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小型企业应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同时努力改善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系充分利用政府的协调作用促进企业发展。
正确分析我国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对促进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加入WTO后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现实生存环境相当严峻即市场环境恶化。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型外贸企业因缺乏竞争力而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较小综合实力弱国际竞争力较低导致多数企业长期维持低利润的局面。
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强使得其贸易地位不高在对外谈判中缺乏足够的控制权和谈判权而国内同业竞争过于激烈也造成企业定价主动权的缺乏议价能力低。
外贸行业在我国已经由垄断性行业过渡到一般性竞争行业中小向外贸企业要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
1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
一方面由于中小型外贸企业缺乏竞争手段普遍采用价格竞争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外商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运营成本低且没有历史包袱在经营同类商品时在价格上就具有很大的优势。
价格竞争将迫使中小型外贸企业陷入困境。
2政策性出口补贴的取消将降低企业盈利水平。
入世后为规范厨楼体制适应WTO规则我国将取消出口补贴使企业丧失可观的利润。
3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后继发展乏力。
资金匮乏一直以来都是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瓶颈。
4人才的竞争更加严重。
入世后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各类从事进出口经营的企业的大量涌现他们的“高薪”和“高福利”等优越条件和待遇将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人才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使得中小型外贸企业很难留住人才。
202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展历程及现状(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进展历程1.以FDI流出量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对外直接投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82-1991年的起步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均在10亿美元以内。
其次阶段即1992-2022年的稳步进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平均规模为27亿美元。
第三阶段即2022年至今的快速进展阶段。
2022年,我国a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202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从年流出量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3亿美元到2022年的161亿美元,增加了25.6倍。
2.以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1992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很小,但由于同期FDI 流入量也较小,因而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高。
但是,1992-202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出量较大,而同期FDI流入流量更大,因此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低。
综合来看,以流出流入比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1992年以后小于1992年之前;而从肯定值来看,正好相反。
3.以FDI流入量与FDI流出量的对比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1990-2022年,外商在华投资平均数为392.5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平均数为37.5亿美元,而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为6673.3亿美元,是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638.7亿美元的10倍多,特殊是近几年来,FDI流入的规模和速度消失了大幅度上升。
1990-202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与流出量之比为1∶0.096,可以看出汲取外国投资的规模远远高于对外直接投资,这两者存在严峻失衡,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企业海外市场发体现状及对策21世纪世界经济主要趋势是经济世界化,企业实行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我国企业从1987年开始尝试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国际市场拓展和对外投资取得快速发展。
但是因为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和技术缺乏,起点低经验少,与国际跨国企业还存有较大差别,严重制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本文对我国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情况实行分析探究,找出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对提升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力,缩短与国际跨国企业的差别,促动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及健康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一、我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现状(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从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始终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乏力,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逆势上扬,持续取得重大发展,表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688.1亿美元,2012年为878亿美元,2013年更是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纪录,首次冲破了投资流量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2.8%,蝉联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大国。
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到6604.8亿美元,比2004年的449亿美元高出将近14倍,较2012年排名前进了两位,排在世界第11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据商务部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14.1%,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左右,比我国2014年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高出约2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了资本的净输出国。
根据邓宁的投资阶段理论,当一国人均GDP超过4750美元时,对外直接投资额会明显表现为正值。
而中国当前人均GDP已超过6700美元。
2014年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水岭”,中国进入资本净流出国行列。
(二)投资企业数量可观,投资区域广泛分布2013年,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投资企业,广泛分布在各大洲,覆盖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增长了5个。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也逐步增加。
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2.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投资热点区域减少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入国家以亚洲和非洲为主,而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投资占比较低。
由于欧美等地区的市场竞争激烈,投资难度大,我国企业进入当地市场存在困难。
因此,我国应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寻找更多投资项目,为我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二、安全风险加剧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剧。
例如,2017年中农发集团投资的澳大利亚大利农业公司因投资者反对而被收回,并遭遇巨额赔偿。
此外,在某些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也会对我国对外投资造成影响。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我国企业应深入了解当地的法律体系、政治环境和文化制度等,制定出科学的投资方案。
三、投资资金难以保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受制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资金难以保障。
例如,在墨西哥的一家铜矿项目中,因为资金困难,此项目最终未能按时开工。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我国企业可以选择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如利用境外金融市场获得融资、与当地企业合作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是吸引更多外资的重要途径。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投资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此外,我国还应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合作,为我国企业进入这些市场提供支持。
二、优化投资结构,拓宽投资渠道我国企业应优化投资结构,避免集中投资于一些单一的产业或区域,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同时,我国还应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例如,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扶持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现状及相关对策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5.8%,位居全球第二。
这显示了我国企业对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扩大海外市场的积极意愿和努力。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金融、能源、科技创新等。
2. 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不再仅仅是企业合资、合作和收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绿地投资、独资和控股等方式进行对外投资。
3. 投资方向全球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地也越来越广泛,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发达国家,而是扩大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
1.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提供贷款担保、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投资风险和成本,增强企业对外投资的信心。
2. 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提前评估目标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3.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4. 加强合作交流: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与当地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借鉴和吸取经验,提高在目标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了解和适应能力。
5. 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应注重社会责任,尊重当地文化、环境和劳工权益,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企业在目标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趋势和潜力,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和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注重社会责任,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法律风险及对策
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法律风险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企业在开展境外经营和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经济、法律风险,市场环境的差异、政策法律的差异等因素给企业的境外经营和投资带去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文章从当前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出发,对当前企业境外投资的特点、不足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望能为企业的境外投资提供更多保障。
关键词:境外投资;风险防范;应对策略前言“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的一大重要战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人国际市场,不断扩大了境外投资的规模,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风险。
自“一带一路”合作侣议被提出,中国与沿线国家甚至其他国家签初一了大量的合作协议,一大批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形成了合作关系,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国企业不仅收获了巨额利润,其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也不断提升。
但是中国国内与其他国家在政策体制、经济环境和文化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势必会导致中国企业在参与境外投资时面临更多的风险与问题,对此,中国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加大企业风险管理的力度,规避法律和市场经营风险,实现良性发展。
1.当前企业境外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1.1违反东道国法律规定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应当遵循投资地国家的相关法律规范、制度和市场条例,由丁国内法律环境与投资地法律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企业常常会出现违反投资国家法律规定的情况。
如在劳工法方面,曾经我国的一大投资优势就是劳动力优势,但近年来东南亚、南亚地区正以低廉的劳动力成为世界制造业的新工厂,为了保证本国或本地区居民的就业率常常会对聘清劳动人员作出规定,要求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其完善的劳动保护制度使得中国企业在投资时极易违反当地的劳动法规定。
此外,常见的违法问题还涉及反垄断法、公司法、合同法和商法等领域。
1.2法律问题处理不当此外,有关法律问题的处理也是我国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丁国际法律环境的差异,中国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时往往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有时甚至会有违法现象。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企业更加关注海外市场的发展。
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政策限制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来自当地政府的各种限制和管制。
这些限制可能包括市场准入限制、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投资环境变差等。
这些政策限制严重影响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2.文化差异海外市场的文化差异是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消费习惯、法律法规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而中国企业往往缺乏对这些方面的理解和适应能力,难以顺利开展业务。
3.品牌建设中国企业在海外缺乏知名度和声誉,品牌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
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国际化战略和市场推广经验,因此往往面临着品牌建设上的困难和阻碍。
4.质量和安全问题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困扰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的长期难题。
不少中国企业因产品质量不达标、安全隐患等问题受到当地政府的处罚和消费者的投诉,导致企业形象受损、销售受阻。
5.竞争压力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当地企业和其他国家企业的激烈竞争压力。
这些企业往往拥有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强的品牌影响力和更多的资源优势,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对策建议1.积极应对政策限制面对不同国家的政策限制,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应对,选择更加开放和友好的市场进军。
建立政府关系、加强政策研究,寻求政策合规解决方案,以保障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权益。
2.加强文化适应能力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拓之前,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和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
培养懂得当地语言、文化的员工,增强文化适应能力,提高在跨国业务中的沟通和交流水平。
3.重视品牌建设中国企业应当加强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提升自身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声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投资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143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
主要投资领域为制造业、房地产、矿业、能源等。
同时,海外投资主要涵盖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多个地区。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对外投资面临较大的挑战。
一方面,海外市场竞争加剧,投资环境复杂;另一方面,出现了投资项目风险增加和政策限制等不利因素,限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1.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我国应积极推动企业向技术、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此外,应尽可能减少投资项目的风险,并加强与海外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协商和合作,建立合理的双边投资机制,使得我国投资的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2.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布局我国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的海外市场,不断挖掘投资机会,加快海外资源的配置和市场的开拓,充分发挥我国的资金和技术优势。
同时,应加强国内与海外市场的衔接,利用我国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国际化运营模式的实现。
此外,应加强国际合作,探索共同投资和合作发展的新途径,为海外市场的开拓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3.利用国际产业政策,优化海外投资环境我国应充分利用多边机制和双边协议等国际产业政策,积极参与国际投资协议的制定和实施,为企业与当地政府沟通和协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提高国际投资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对外投资政策,为海外投资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实现更充分的发展。
总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手段。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应对措施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应对措施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领域也日益广泛。
目前,中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能源、矿产资源、制造业、金融等领域,同时也在探索新的投资领域,如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挑战,中国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加强风险管理。
增强对投资项目的审慎性评估和风险评估,加强对政治、经济等非商业风险的监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提升对外投资企业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对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管理标准化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实现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国际投资规则。
4.构建有利于对外投资的政策环境。
加强对外投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以便更好地保障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经营权益,推动形成
更加稳定、公正、透明的全球投资环境。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东盟地区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东盟地区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一定的国家风险,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需充分了解并应对这些风险,以保障投资利益。
本文将重点针对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供企业参考。
一、政治风险在东盟地区,政治形势相对复杂,各国之间的政治体制、稳定性、外交政策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由于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不同,可能会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项目带来政治风险。
一些东盟国家政策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可能导致投资项目面临政策变化、政府插手等问题。
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法律体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企业需了解并遵守东盟国家的法律法规,避免因政治因素对投资项目产生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前,应充分了解当地政治形势和法律法规,选择政治稳定、法治健全的国家进行投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避免与政府产生纠纷,提高政治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经济风险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市场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落后,存在着一定的经济风险。
一些国家的法治环境相对薄弱,市场监管不健全,存在行业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现象,这也会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项目产生经济风险。
应对措施: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前,应充分了解当地经济环境和市场规模,选择市场潜力大、市场发展成熟、基础设施完善的国家进行投资。
在投资项目中,严格遵守东盟国家的法律法规,了解行业监管政策,避免受到不正当竞争的影响,提高经济风险的防范能力。
三、文化风险东盟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可能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项目产生文化风险。
一些国家对外商投资持有保守的态度,对本土文化和传统产业具有较高的保护意识,中国企业可能面临文化隔阂和不适应现象,影响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应对措施摘要:经过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成为中国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发展上的问题。
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不景气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会。
本文以此为指导思想,在系统分析中国海外投资的特点和现状、以及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中国政府的政策的倾向和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向和策略,旨在为促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海外企业整体水平提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海外投资;中国企业;中国海外投资政策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一、我国的海外投资状况第一,中国投资的地区和行业有广泛发展,从上个世纪以来主要集中在美欧,港澳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到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截止到2010年,中国企业在178个国家建立了1.6万个境外企业。
投资行业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发展到加工制造、零售批发、金融、商业服务、采矿和交通运输占总投资的88.3%。
第二,境外投资业务迅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688.11亿美元,同比增加21.7%,年均增速为49.9%。
其中,非金融类为601.8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5.9%;金融类为86.3亿美元。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居全球排名第五位,第一次超过传统外投资发达国家,其中有,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
第三,投资存量多。
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投资增幅最大的是欧洲和大洋洲。
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为3172.1亿美元,居全球排名第17位。
在总存量中,亚洲为2281.4亿美元,占总存量的71.9%;拉丁美洲为438.8亿美元,占总存量的13.8%,但是,大洋洲、欧洲是存量增幅最大的地区,其中,中国在大洋洲的直接投资存量是2005年末投资存量的13.2倍,达到86.1亿美元。
对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占投资总存量的 9.4%,比去年增加2%。
第四,并购成投资成主要方式,再投资资金上升。
在2010年,并购方式的直接对外投资金额为297亿美元,同比上涨了54.7%,占流量总额的43.2%。
其中,并购领域包括了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采矿、专业技术服务和金融等行业。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当期利润再投资240亿美元,较上年上涨了48.9%,所占当期总流量比重34.9%,较去年上涨了6.4%。
第五,对外投资的主要国家增长加快。
在2010年中,投资发达国家(地区)有明显的提高,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为3.38亿美元,同比增加302%;对欧盟直接投资为5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对东盟直接投资为44.05亿美元,同比增加63.2%;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为13.08亿美元,同比增加44%;对俄罗斯直接投资为5.68亿美元,同比增加63%。
①二、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中存在着的问题(一)对外投资存量多但企业的规模偏小我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中很大比重都是小型企业而且规模比较小,但是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很多都是外国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产生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反过来中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就很难形成规模,缺乏竞争优势,很难与世界上的跨国企业相抗衡。
(二)海外投资结构不合理在对海外投资企业分布上看,中国企业已经在世界上170多个国家进行投资,但是大多数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占投资总量85.7%而对发达国家投资明显偏少投资总量只有9.4%。
这对于我国海外公司开发达国家的市场极为不利。
在投资的产业上看,海外投资企业主要投资的方向是劳动密集型的低价值的产业,缺乏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
不利于我国企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链中的地位。
在对外投资的方式上,直接投资并购的方式占主要地位,其他混合投资方式比较少。
这样的投资方式不利于我国企业利用国外的资金却增加了企业投资的成本和风险,也影响我国推进海外投资的步伐。
(三)政府管理海外投资比较薄弱政府缺乏海外投资的规划及指导,投资的产业多为国外企业技术水平比较低的行业。
没有积极地出台政策引导及鼓励海外企业的投资高水平产业。
缺乏对海外投资的法制建设,现在对海外投资没有建设形成专门的法律体系,法律约束力和保护力不强导致海外在一定程度处于无序的投资状态。
缺乏对企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导致海外投资企业在取得信息有一定的困难而错过投资的最佳时机。
(四)缺乏跨国经营管理的人才国际上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
缺乏高素质国际人才是我国海外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提高跨国经营水平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团队的总体管理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偏低,严重缺少懂得国际贸易管理、国际惯例以及熟悉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了解东道国法律制度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因而我国的企业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
(五)对外投资企业缺乏总体发展战略我国的对外投资的企业大多数是没有很好的长期规划战略。
海外投资具有一种是试探性,偶然性的,可能因为遇到一个外国企业需要重组公司的机会,或者当地一种政策上的优惠。
没有全面考虑公司发展的未来和当地企业的隐性成本,导致海外投资企业获得的只是一个“包袱”。
此外,海外投资的市场的目的还是扩展出口市场,增加现有技术产品的生产,而不是根据企业的长期战略进行产业升级,增加企业技术水平。
这种投资缺乏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全局发展的意识,走一步说一步,将导致海外投资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优势。
(六)缺乏核心技术在海外投资中,核心技术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利器,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优势,没有获得高利润的能力,但是我国的海外投资企业拥有的或投资的仅仅是“适用技术”,适用行业的技术水平,没有先进的技术,所以没有竞争优势。
在海外市场的投资只是离消费市场较近,减少了运输成本,得到优惠政策,其他方面毫无改善。
(七)对市场投资信息掌握不充足在进行对外投资中,如果海外投资企业不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并购的企业的现状或投资当地的真时情况,那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损失,所以,企业一定要了解东道国的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公会的力量影响力,市场供需情况,当地习俗、稳定情况,以及微观层面的工资薪酬、人员的积极性、行业竞争程度等等方面的情况。
比如,在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时,tcl不知道违反了当地雇员方面的法律辞退了原来公司1 000多名员工而蒙受损失,不得不再次注入资金来弥补失误。
上面的案例很有力的说明了tcl没有对法国的雇佣制度全面了解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三、改善我国海外投资的措施建议(一)政府制定鼓励和促进海外投资的政策1.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
首先要建立完整以对外贸易法为主,其他单行法规为辅的法律体系,明确国家对海外投资保护的原则和立场,促进和保护海外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我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做强有力的后盾。
其次要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规避制度,积极协商为海外投资企业争取买方信贷,减少双重增税的机会。
再次,要健全对外投资的监管。
从以前的“重审批、轻监管”到全方位管理,不让企业处于由其自行发展的状态,监督企业防范宏观方面风险。
明确国内主体与境外公司之间的关系。
督促企业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努力确保海外资产保值增值。
2.健全促进海外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
为了更好的为海外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政府要从多方面提供支持海外企业的政策。
首先,要从税收上进行减免,比如,对外投资企业实施低税率或一段时间的免税待遇,对高技术产业、朝阳产业实施税收减免等。
其次,积极运用财政手段进行,在鼓励项目和高技术产业上,政府进行对企业的补贴,或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等。
再次,要积极与企业、大学合作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培育的人才提供补贴,来促进企业的人才体系的建成。
还要积极为进行技术开发、项目发开的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的援助。
3.健全促进海外投资的服务体系。
对于政府来说,为海外投资企业的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投资协助、技术支持等方面。
首先,信息服务。
因为外资企业大多数没有能力了解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经济运行状况、相关法律和税收及政府管理程序等深层次的信息。
但是政府在这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信息网,可以得到比较详细的信息。
所以,政府要完善对外投资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并积极组织大型的交流活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其次,投资协助。
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外交服务,积极为企业的投资铺路。
为企业提供指导意见并为企业投资签订双边保护协定。
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便利。
再次,技术支持。
一方面,为企业培训一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复合型人才提供设施、经费等条件。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海外投资的研究及开发活动,为企业提供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海外投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二)企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及制定战略部署1.企业科学地制定自己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
制定长期投资策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规划。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同行业的生产信息和经济环境以及自己自身的条件,进行海外投资开发自己的优势产品和区位优势。
其次,要根据对不同国家(地区)生产要素了解,选出一个最佳的优化组合效果。
应该注重企业的整体发展的效益,而不是单单投资某国产生的当前利润。
因此,在产业规划中,海外投资要着眼大局,规划长期发展宏图,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持续经营下去。
2.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及创新,实现核心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国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争夺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但核心技术的研究需要很多的费用和大量的人才投入,很多企业不希望自己短期的利润下降忽视核心技术的创新。
可是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基础,所以企业要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投入资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促使产业升级,使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和企业发展占据有利地位。
3.培养吸收国际化专业人才。
海外投资需要很多方面专业人才,而人才又是海外企业对外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
因此,中国海外企业应增加费用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比如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的人才。
在无法自己培养的情况下,海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来弥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同时,海外投资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培训中心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从事培训活动等方式来增加对企业人才的供给。
4.以海外市场为导向并加强品牌的建设。
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海外投资企业要以海外市场为导向选择合适的产业。
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这样产业的产品容易受到国际厂家和消费者的青睐,并能成功进入国外市场,能够增加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