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市场发展形势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2016

年第一季度,全球仅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7艘(座)、金额为3.88亿美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高达90%和83%,创下十多年来全球单季成交最低纪录。而一季度海上油气开发项目延期搁置情况超出预期,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OSV)订单绝迹;不足4亿美元的成交额创下近十多年来单季成交最低纪录,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形势进一步恶化。

面对全球海工装备市场现状,我国工信部与国家海洋局展开合作,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2016年2月18日工信部、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座谈会,并签署合作协议。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各有关方面要尽快开展顶层设计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务实推动相关工作,特别是对于探讨实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工程、组织实施智慧海洋工程,推动海洋调查与监测观测装备发展等工作,要抓紧推进,争取尽快形成具体的合作领域,大力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信息化及其融合发展密不可分,工信部和海洋局双方分别从产、需角度出发加强合作,是国家力量的强强联合,有利于海洋装备供给侧和需求侧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更加有效地对接。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围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海洋综合观测监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化等领域,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和行业管理上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供给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然而仅仅依靠政府出手并不能拯救整个海工装备市场,归根结底还得靠企业自救。面对全球海工装备市场持续低迷,海工装备建造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增大,部分企业已处在生死边缘,急需提高生存能力和拓展新的生存空间。而对中国海工装备建造企业来说,目前最重要问题是对手持订单的处理以及手持订单推迟交付带来的维护成本、资源占用成本、融资成本和现金流风险。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建造企业在金融、商务、法律、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建造企业、银行、融资租赁公司、船东、运营商等相关主体设计出联合持股、融资租赁、联合市场开发等创造性解决方案,也需要政府、政策性银行等从国家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支持。

从中远期看,尽管2016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低迷境况很难改变,但随着未来油价恢复和逐步稳定在新的平衡区间,被延期和搁置的海上油气项目将被重新提上日程,加之老旧装备在低迷时期逐渐退出市场,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将迎来一股新的订造热潮,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前景依然向好,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企业应对此充满信心,并通过在萧条时期严控经营接单中的风险,苦练内功,适度对外以低成本收购优质资源和技术,努力度过当前的难关,必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区域布局情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从地区

分布看,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主的海工装备制造业三大基地正在形成。

环渤海地区以大连、天津、青岛、烟台等地为主,聚集了大连船舶重工、大连中远船务、中海油天津塘沽基地、中集来福士、蓬莱巨涛等,产品集中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而且拥有龙头企业中的三家——大连船舶重工、中远船务和中集来福士。

长三角地区以南通、上海等地为主,代表企业是上海外高桥、上海船厂、南通中远船务、启东中远船务、振华重工、熔盛重工,产品侧重于高端装备,实力十分突出。该地区的产品种类丰富,除各类移动钻井平台外,还有居住平台、圆筒形FPSO、物探船等处于建造阶段。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南部的海工装备基地,主要以广州地区为主,包括中船澄西(广州)、中船黄埔、招商局重工、粤新、广机海工等海工船建造企业,同时辅之以各类平台、FPSO的修理或改装业务。

三、主要企业情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目前国内从事海工建造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烟台莱佛士、大连船舶重工、上海外高桥、中远船务、招商局(深圳)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上海船厂等企业,主要从事钻井平台和浮式生产系统建造;第二层次则包括江苏熔盛重工、黄船重工、武昌船厂、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江苏韩通船舶重工、天津新河重工以及一些有海工建造实力的地方船企,这些船企业目前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海工辅助船和工程船订单,实力相对第一层次较弱,成员更为庞杂。总之,国内能建造海洋工程企业数量不多,约20多家左右。其中烟台莱佛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手持订单最多,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产品覆盖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类型最多;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首次承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第6代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建造技术最难。

目前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研发主要集中在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即中船集团属下708研究所)和中海油所属的设计公司;高校主要上海交大、哈工程大、武汉理工、大连理工和一些海事大学等;海洋油气开发配套设备制造主要集中在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国营兰州石化油井和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总之,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总体情况:在建造方面,建造能力簿弱,钻采装置类型单一;在研发方面,研发能力较弱,设计人才缺乏;在海工配套方面,核心设备几乎全部进口,严重影响建造进度,深海油气开发装备仍处于空白。

目前,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投资已开始兴起。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和在建的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已有20多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主要由中石油和中海油两大石油巨头发起,联合当地政府兴建。而外商投资的海工项目主要采取合资形式筹建,包括设计和制造公司在内外资项目(含企业)主要有15家左右。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目前我国涉足海工的企业多是制造海工装备的船体及平台,对50米以下的平台国具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90米以下的钻井平台,我国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全部由国外引进。加大对海工装备的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海工装备发展的关键。

我国企业已开已开发和建造了20万吨级以上的FPSO船和多型海洋平台。国内各大造船企业都已把目光瞄准海洋工程建造市场。长兴、龙穴、海基湾的建设中都将海洋工程纳入发展规划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