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练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声练习是培养儿童自然良好嗓音的重要途径,是唱好歌曲的前提。低年级的学生需要练声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声带较稚嫩,对歌唱音准控制不稳定,若一旦形成不良的发声习惯,到高年级就难以改变了。如果在低年级不加以正确引导,会伤害到他们的嗓子。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练声是非常有必要的,且方法要恰当,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声习惯。于是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愉快式的教学策略,来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在学习中体验到求知的满足感、成功的愉悦感。下面我谈谈在低年级怎样进行愉快的发声练习。

一、提高发声趣味性。

练声是件很枯燥的事情,如何引导学生,我觉得“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我的发声练习从来不会叫学生立正、站好、口腔打开等之类的,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1、课始师生问好。

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使用这样的师生问好方式2/4 :12 34 ︱5 —︱1 5.6 3.︱54 3 2︱1 — ||(小朋友们好,您好您好,老师你好),恰当地设计音乐短句,既生活形象又成功地进行了组织教学,这样口腔也自然打开了,且能够使学生带着激动、兴奋的状态进入课堂。

2、模仿小动物。

由于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幼小的心灵很有爱心,特别是对小动物备至关怀。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发声练习曲:

3/4 5 3 1 │5 5 3 │6 5 0 │6 5 0 │ 4 - 4 │3 - -││

(师)小青蛙呱呱叫呱呱呱呱呱呱呱我使用挂图出示小青蛙图片,引起孩子们对青蛙的兴趣,再问孩子们青蛙是怎样叫的?孩子们回答:呱呱呱。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在练习时,应当要求孩子们轻唱,有的孩子们为了表现自己,唱得很响,于是我就说:“小朋友们唱得这么响,小青蛙会被你们吓跑的。”小朋友们马上用轻柔的声音练唱,真怕小青蛙被吓跑了似的。接着,我引导他们,“这只小青蛙独自唱歌太孤单了,我们去公园里找其他小动物一起来唱歌,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呢?”进一步启发孩子们想象,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歌声,扩大发声练习的面。

3、编创旋律短句。

旋律可以训练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各种技巧,还有助于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在教学时,为了唱好韵母“i”,我编成以下旋律短句来练习,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 4 │ 5 6 5 │1 6 1 6 │5 - │3 4 │ 5 6 5 │6 5 6 5 │1 -││

我爱小铅笔,花杆多美丽,我爱小铅笔,天天不离手,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儿歌中训练,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另外,还可以采用现成的练习或所学歌曲自行编写,也可以直接采用歌曲的核心音乐调来练习,这样将发声练习与歌曲表现相结合,既达到了发声练习的效果,又使孩子们懂得,发声练习的最终目的是用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我让孩子们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儿歌中训练,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把枯燥的发声练习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倍受学生的欢迎。

二、注重发声自然性。

以自然语音为基础为主,先进行带字的练习,唱有代表性的儿歌,要求放慢速度,每个字字音拉长,并给他们加以一定的音高。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发声的最科学方法是自然地歌唱,不过分夸张,以下从口形、姿势、声音的要求,呼吸等等下手,让学生唱起来轻松自如、得心应手,老师听起来亲切自然、朴实无华。

1、口形。

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每次课始我总会叫他们先和老师笑一笑,这样口腔自然会撕开得比较自然,学生对这样的笑很感兴趣。有时我会教学生和老师打招呼,如:“嗨!老师!”这些都是自然练习的发声前提。

2、姿势。

欣赏音乐时安静聆听的习惯,歌唱时坐姿端正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是要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才能逐步固定下来的。在歌唱时,我对他们是这样严格要求的:

(1)上身及头部端正,不要前俯后仰,看书歌唱时,双手曲肘放在桌面上拿正音乐书,高度以不影响头部端正为准,两腿不可伸直,曲膝,两脚平放在地上,自然支撑坐姿;

(2)胸部微挺,让腰板立起来,但不可耸肩;

(3)精神饱满,集中,表情自然;

(4)一定要轻唱。不加控制的大声大喊的声音缺少美感,这样也会使声音听起来不统一,不自然,没有和谐美,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对歌曲的强弱变化及不同情绪。所以,我对学生的轻声歌唱都比较重视,也有成效。

3、声音的强弱控制。

声音的强弱这一概念是小学音乐的最为基础的内容,强弱是一个力度概念。我在音乐课中,带领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主动的感知声音的力度变化。体验到强与弱是一个具有对比性的概念,在生活中声音的感知,能自己用拍手等方法进行表现强弱声音。在拍手表现的过程中,学生感知自己所用的力度,为以后的声音控制打下基础。

在生活声音感知的基础上,进入音乐角度的感知。在运用打击乐器中,让学生能使用正确的力度来进行表现。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能正确使用强弱交替、变化,更进一步熟练自己对强弱的表现。在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中,带领小朋友能初步运用自己对声音的控制,表现强弱的声音。在初次的尝试中,学生的表现很棒,能懂得对自己的声音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来演唱歌曲。

4、呼吸。

“谁懂得了呼吸,谁就懂得了唱歌”,呼吸在声乐训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歌唱呼吸中采用较多的,也被绝大多数人认为符合人的自然生理状态的呼吸方式是“胸腹式呼吸”。歌唱呼吸与人们日常生理呼吸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应用的有意识性和用气量更大,吸得更深。声乐教育者们通常用贴切的比喻引入训练,如“吸气如闻花,吐气如抽丝”。对于初学者来说,闻花是人人都有切身体验,但真正要做到歌唱需要的正确闻花的呼吸状态,还需要肌体多方面的协调。它要求吸气时双肩自然放松,略微有向后展开的感觉;口鼻自然地张开,横膈膜自然下放。为了确保气息应用始终保持在“吸”的状态,可以让“喝着水的感觉去唱”。为了寻找气息,可用“蹲马桶的感觉”。

5、吐气、换气练习。

一首歌曲的连贯性往往和气息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而对于孩子来说这又是一个难于理解,但在演唱的过程中又极其重要的问题。我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由于年龄的关系在唱歌过程中,存在中“断气”、“停顿”的现象极为明显。于是我以感受为基点,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逐步地在感受中学习基本的吐气到歌曲中的换气的习惯运用。比如,我在玩游戏《吹气球》时,让孩子们通过几次吹的过程来吹一个“大气球”,而后逐步过渡到一口气吹起一个“大气球”(考验孩子们气息的长短),每当孩子吹起一个“大气球”,在黑板上出示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