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对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土壤mooc选择题总结

土壤mooc选择题总结

第一单元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疏松层次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是土壤圈方解石解理为完全解理紫水晶的紫色是矿物的他色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顺序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影响岩石风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地区表层系统是一个由土壤圈和岩石圈组成的一个由非生物和生物过程叠加的物质体系土壤固相组成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沉积岩的胶结作用包括铁质、钙、硅、泥引起岩石变质的因素包括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温度变质作用的类型主要包括混合岩、动力岩、区域、接触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差异性膨胀、卸荷作用、冰劈作用、盐分结晶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水解、溶解、碳酸化、水化属于运积母质:坡积物、冲积物、洪积物矿物都具有解理?矿物颜色与哪些有关?出露在地表的岩浆岩都是喷出岩?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是?最有利于冰劈作用发育的地区是?岩石在干旱、寒冷气候区均以物理风化为主!碳酸盐类矿物在弱酸中比在纯水中容易溶解√第二单元质量百分比最大的是土壤矿物质石英是最稳定的土壤矿物橄榄石最容易风化土壤含量最多元素是氧蒙脱石所带负电荷最多在伊利石晶石之间吸附有钾离子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蒙脱石是2:1型矿物水镁片或水铝片是由硅片或铝片通过同晶替代作用形成。

原始土壤有机质最早来源是微生物土壤有机质中含量最多是碳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土壤微生物淀粉最容易分解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以铁、氧、铝、硅为主。

在强烈风化的土壤中,针铁矿、三水铝石、赤铁矿等次生矿物在土壤中很稳定。

土壤矿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对土壤的生物学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均有深刻影响。

土壤矿物按来源可以分为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层状硅酸盐黏土矿物类型2:1:1、1:1、2:1常见的非硅酸盐黏土矿物油氧化硅、水铝英石、氧化铝、氧化铁构成层状硅酸盐黏土矿物晶格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农耕地土壤有机质微生物、作物根、有机肥料、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植被土壤类型、地形有关有机质绝大部分直接来源于根系分泌物、动物排泄物、植物残体、动物残体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素有机残体特性、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干湿交替土壤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孙冰洁;张晓平;贾淑霞
【期刊名称】《土壤与作物》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农田土壤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生态系统。

土壤微生物参与调节大部分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在土壤碳循环过程中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措施的变化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又影响着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等。

因此为深入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简述了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密度、孔隙、水分、温度)及化学性质(土壤pH、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且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页数】7页(P138-144)
【作者】孙冰洁;张晓平;贾淑霞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
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4.3
【相关文献】
1.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J], 孙冰洁;张晓平;贾淑霞
2.不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J], 张婷婷;
王丽芳;张德健;路战远;程玉臣;李福;刘战勇;敦惠霞
3.不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J], 张婷婷;王丽芳;张德健;路战远;程玉臣;李福;刘战勇;敦惠霞
4.莠去津对谷子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黄潇;蔡颖慧;赵小珍
5.多元复合调理剂对镉砷污染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曾鹏;蒋毅;辜娇峰;周航;刘雅;廖柏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学》课程笔记

《土壤学》课程笔记

《土壤学》课程笔记第一章:什么是土壤?1.1 土壤的重要性与功能土壤不仅是地球表面的一个物理层,它还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重要性和功能:- 生命支持系统: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养分、水分和栖息地,从而支撑着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

- 水循环的关键参与者:土壤是大气降水的主要接收者,通过渗透、蒸发和径流等过程参与水循环,维持水文平衡。

- 养分循环的枢纽:土壤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核心,包括碳、氮、磷、硫等元素的循环,这些元素是所有生命体必需的。

- 环境净化器:土壤具有过滤、吸附、降解和转化污染物质的能力,有助于保护地下水和地表水质量。

- 土壤保持文化遗产:土壤记录了地球历史和人类活动的信息,是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1.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壤的特性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 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特性不同,这决定了当地的植被类型、农作物种植模式和农业生产效率。

- 文化影响:土壤条件影响人类居住模式、饮食习惯和传统技艺,如稻田文化、葡萄种植文化等。

- 经济发展:土壤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农业、矿业和旅游业等。

1.3 土壤的概念与土壤学内容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体,具有以下特点:- 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质地、结构、孔隙度、水分和温度等。

- 化学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涉及pH值、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等。

- 生物性质:土壤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之一,包括微生物、昆虫、植物根系等。

土壤学内容主要包括:- 土壤的形成与演变:研究土壤如何从母质经过生物、气候和时间的作用形成,以及土壤剖面的发育过程。

- 土壤分类:根据土壤的形态、性质和发生特性,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 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研究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动对土壤功能的影响。

- 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探讨土壤如何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及如何通过施肥等手段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土壤微生物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土壤微生物影响因子研究进展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中的养分转化、有机质降解、植物生长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因子研究是土壤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土壤微生物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包括影响因子的类型、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以及研究现状和展望等内容。

一、影响因子的类型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生物因子、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三大类。

生物因子包括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活性等;化学因子包括土壤中有机质、无机养分、酸碱度等化学性质;物理因子包括土壤质地、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

这些影响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组成和功能。

二、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1. 生物因子: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在土壤中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如氮素固定、有机物降解、矿物质转化等。

而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则决定了土壤养分转化速率、有机质降解速率等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速度和效率。

2. 化学因子:土壤中的化学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有机质和无机养分是土壤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营养物质,它们的丰度和形态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和代谢活性也具有重要影响,酸性土壤通常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三、研究现状和展望目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因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缺乏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研究。

对生物因子的研究多集中在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微生物活性的研究相对不足。

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加强土壤微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技术,以更准确地描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因子。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加强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因子的综合研究,了解不同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机制;加强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研究,以揭示不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功能的影响;加强土壤微生物样品采集和分析技术的研发,提高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学》章节笔记

《土壤学》章节笔记

《土壤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土壤概述一、土壤的定义与功能1. 土壤的定义: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复杂自然体,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多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

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的介质,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的功能:(1)生产功能:-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 为植物根系提供支持和固定。

-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2)生态环境功能:- 维持生物多样性,为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提供栖息地。

- 参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

- 吸收、转化和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自净能力。

- 固定碳素,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3)水文功能:- 调节降水径流,减少水土流失。

- 储存水分,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过滤和净化水分,影响水质。

(4)社会功能:- 提供建筑和工程用地的基础。

- 作为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反映人类活动的历史。

- 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土壤的形成与分类1. 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地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成土过程:母质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土壤的过程。

(2)土壤风化:母质在气候因素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3)土壤侵蚀:水流、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土壤流失。

(4)土壤沉积:侵蚀后的土壤物质在低洼地带沉积。

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1)气候:温度和降水影响土壤的风化和生物活动。

(2)母质:提供土壤的矿物质和部分养分。

(3)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影响土壤的形成。

(4)地形:影响土壤的水分、温度和侵蚀程度。

2. 土壤的分类:土壤分类系统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1)按土壤质地分类:- 砂土:颗粒粗糙,通透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

- 壤土:颗粒适中,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较好。

- 粘土:颗粒细小,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透性差。

(2)按土壤酸碱度分类:- 酸性土壤:pH值小于7,常见于湿润气候区。

第七节生物与土壤的关系

第七节生物与土壤的关系

团 粒 结 构
团粒结构能有效地调节土壤供水与保水的矛盾、供肥与保肥的矛盾
非毛管空隙
2. 土壤水分对动物的影响 大多数昆虫在行为行为上是正趋湿性的 土壤昆虫的垂直迁移现象 例:叩头虫 水分过多或水淹对土壤动物不利甚至导致死亡 3. 土壤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与地面大气相比较, 低 O2 高 CO2 是土壤空气的突出特征
小花碱茅 (Puccinelia tenuiflora) :又称星星草,禾 本科多年生牧草,抗寒、耐旱 、尤其抗盐碱,在 pH10 土壤 含盐量达 2-3% 时,仍能正常 生长繁殖,是治理和改良盐碱 草地、碱斑地的首选草种。 株高可达 30-60cm ,分 蘖能力强,叶片细长,牛、羊 等都喜采食。实验证明,在含 量为 3% 的盐碱地上种小花碱 茅, 3 年后含盐量降到 0.2% 。 土壤 pH 值由 8.8 降到 7.5 。
白刺 (Nitraia tangutorum ) 具刺 灌木,是海滨盐碱沙地、盐渍化 沙地上的先锋植物。喜盐碱,耐 干旱,可在 1% 的土壤含盐量条 件下生长良好,可用于改良盐碱 地以及防风固沙。 茎多分枝,铺散地面,先端 针刺状;核果卵形,熟时暗红色 ;果酸甜可食,种仁能榨油及代 粮;入药有调经活血、消食健脾 之效;叶可作牲畜饲料。
二、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1. 土壤物理性质的概念
土壤的“三相”构成:固相、 液相、气相 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土壤的质 地、结构、容重、孔隙 度等特征。


土壤质地:土壤中不同大小的 土粒(固相颗粒)的百分比 组合
国际制土壤粒级分类标准
粒级 石砾 粗砂 细砂 粉砂 粘粒 粒径 mm >2 2-0.2 0.2-0.02 0.02-0.002 <0.002
梭梭( Haloxylon mmodendron ) 藜科 落叶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高 1-4m 。树皮灰黄色。叶鳞片状。 果时自背部先端以下 1/3 处生膜质翅,翅以上的花部分稍内曲并包围 果实、胞果黄褐色。 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生于海拔 150-1500 ( 260 0 ) m 处的沙漠中。蒙古、前苏联也有分布。优良薪炭材,珍贵药材 肉苁蓉的寄主。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

土壤mooc选择题总结

土壤mooc选择题总结

第一单元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疏松层次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是土壤圈方解石解理为完全解理xx的紫色是矿物的他色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顺序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影响岩石风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地区表层系统是一个由土壤圈和岩石圈组成的一个由非生物和生物过程叠加的物质体系土壤固相组成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沉积岩的胶结作用包括铁质、钙、硅、泥引起岩石变质的因素包括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温度变质作用的类型主要包括混合岩、动力岩、区域、接触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差异性膨胀、卸荷作用、冰劈作用、盐分结晶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水解、溶解、碳酸化、水化属于运积母质:坡积物、冲积物、洪积物矿物都具有解理?矿物颜色与哪些有关?出露在地表的岩浆岩都是喷出岩?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是?最有利于冰劈作用发育的地区是?岩石在干旱、寒冷气候区均以物理风化为主!碳酸盐类矿物在弱酸中比在纯水中容易溶解√第二单元质量百分比最大的是土壤矿物质xx是最稳定的土壤矿物橄榄石最容易风化土壤含量最多元素是氧xx所带负电荷最多在xx晶石之间吸附有钾离子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xx是2:1型矿物水镁片或水铝片是由硅片或铝片通过同晶替代作用形成。

原始土壤有机质最早来源是微生物土壤有机质中含量最多是碳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土壤微生物淀粉最容易分解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以铁、氧、铝、硅为主。

在强烈风化的土壤中,针铁矿、三水铝石、赤铁矿等次生矿物在土壤中很稳定。

土壤矿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对土壤的生物学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均有深刻影响。

土壤矿物按来源可以分为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层状硅酸盐黏土矿物类型2:1:1、1:1、2:1常见的非硅酸盐黏土矿物油氧化硅、水铝英石、氧化铝、氧化铁构成层状硅酸盐黏土矿物晶格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农耕地土壤有机质微生物、作物根、有机肥料、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植被土壤类型、地形有关有机质绝大部分直接来源于根系分泌物、动物排泄物、植物残体、动物残体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素有机残体特性、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干湿交替土壤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绪论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直到生物圈。

但是,生态学研究者对于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3.生态学上的“空间”划分了三个空间尺度,即局域尺度、集合种群尺度和地理尺度。

4.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圈的上层,所有水圈以及大气圈的下层.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①野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的,并且是第一性的,是在自然中观察并收集资料②实验研究的优点是条件控制严格,可重复性强;缺点是实验室条件可能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有区别③理论研究常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阳光、温度、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2.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3.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4.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5.生态因子的分类:①按其性质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5类。

②按有无生命的特征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大类。

③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④按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分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两大类。

6.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只有掌握了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才有利于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山脉阳坡和阴坡景观的差异,是光照,温度和风速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他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土壤基本45项

土壤基本45项

土壤基本45项“土壤基本45项”指的是农业领域中对土壤进行检测和评价时所关注的45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用于评估土壤的肥力、健康状况以及适宜种植不同作物的能力。

以下是土壤基本45项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及其解释:1. pH 值:表示土壤的酸碱度,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2. 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对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有重要影响。

3. 氮、磷、钾含量:分别表示土壤中的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含量,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4. 钙、镁、钠、钾离子交换量:反映土壤中这些离子的含量和在土壤颗粒间交换的能力。

5. 铁、锰、锌、铜含量:表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它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6. 风化次数:表示土壤中岩石和矿物颗粒经历的风化过程次数,反映土壤发育程度和肥力。

7. 粘粒、壤粒和砂粒含量:分别表示土壤中的粘粒、壤粒和砂粒的含量,影响土壤结构和水分透透性。

8. 水分持有能力:表示土壤保持和供应植物所需水分的能力,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9. 不饱和水持力:指土壤中持有水的能力,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过程。

10. 水分利用效率:表示植物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能力,关系到作物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11. 可溶性盐含量:反映土壤中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含量,过高的盐含量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2. 阴离子交换量:表示土壤颗粒表面与溶液中阴离子交换的能力。

13. 阳离子交换量:指土壤颗粒表面与溶液中阳离子交换的能力。

14. 容重:表示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和通气性。

15. 碱解氮、速效磷:分别表示土壤中碱解态氮和速效态磷的含量,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16. 基元含量:指土壤中不同基本元素的含量,如碳、氧、氢等。

17. 可交换铝含量:表示土壤中可交换状态下的铝含量,高含量的可交换铝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18. 有机氮、碳氮比:表示土壤中有机态氮的含量和有机碳与氮的比值,反映土壤氮素的供应和微生物活动。

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土壤污染治理的困难与对策

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土壤污染治理的困难与对策

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土壤污染治理的困难与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壤的性质,作用;和土壤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以及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对土壤污染防治中的难点与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有效防治土壤污染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壤重要性;合理利用;土壤污染;防止;难点;对策维持生态平衡过程中,土壤的重要性。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具有肥力的特征,土壤能够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必须条件的能力。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整个自然界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从土壤圈在环境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来看,它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接的地带,是联结自然界中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或人类干预,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系统的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反之,如不能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的破坏或生态失衡。

如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洪涝灾害等,均是生态失衡所带来的恶果。

土壤除了具有生产力、能生长植物以外,还具有缓冲自调和净化两大功能,但是土壤的缓冲自调和净化功能是有限度的,污染物超过了土壤的环境容量后上壤本身也被污染了。

土壤的性质1、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

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的50%。

其中矿物质一般占固体部分的95%;液体部分主要是土壤溶液,约占土壤的25%,包括水分、溶解在水中的盐类、有机-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以及最细小的胶体物质:土壤气体部分只要是指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也有一部分是土壤中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产生的。

改良土壤,首先就是改造土壤的固相组成,调节三相比例,使之适合作物生长的需求。

2、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士壤固液气三相体系中所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各种性质和过程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其中以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居主导地位,它们的变化常引起土壤其他物理性质和过程的变化。

植物生产环境-土壤矿物质

植物生产环境-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一、土壤矿物质概述土壤中所有无机物质的总和称为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

土壤矿物质的组成、结果和性质如何,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及生物化学性质有深刻的影响。

主要来自于岩石与矿物的风化物。

经历了岩石→母质→土壤的阶段。

土壤矿物质按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1.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是指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而遗留在土壤中的原始成岩矿物,是由熔融的岩浆直接冷凝所形成的矿物。

如:长石、石英、云母等。

存在部位:沙粒、粉砂粒等较粗的土粒中。

2.次生矿物在土壤中,次生矿物主要存在于土壤黏粒中,故次生矿物又称为黏土矿物。

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使其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而新形成的矿物。

土壤中常见的黏土矿物可分成三大类,一是次生层状铝硅酸盐黏土矿物,例如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二是结构比较简单、水化程度不等的铁、锰、铝和硅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如针铁矿、褐铁矿、三水铝石等;三是一些简单盐类,例石膏、方解石、白云石等。

二、岩石与岩石风化岩石是指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岩石一般为三大类:一是岩浆岩,如花岗岩、辉长岩、玄武岩岩等;二是沉积岩,如砾岩、沙岩、页岩、石灰岩等;三是变质岩,如片麻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等。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

风化作用是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岩石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也称为机械风化,是指岩石矿物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反应,其变化主要是大小、外形的变化。

而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物理风化虽然只是大小、形状的变化,但增加了对水和空气的通透性,为化学风化创造条件。

化学风化指岩石矿物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或反应。

生物风化指岩石矿物在生物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土壤污染与防治(打印)

土壤污染与防治(打印)

第一章1、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至于造成危害人体健康或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2、土壤污染的特点:一隐蔽性和潜伏性。

二累积性和地域性。

三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四周期长和难治理性。

第二章1、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为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含量。

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的意义:1土壤环境背景值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土壤污染综合评价的基本依据。

2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研究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数据。

3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研究污染元素和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的依据。

4在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研究土壤生态、施肥、污水灌溉、种植业规划、提高农、林、牧、副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等都有重要意义。

2、土壤的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的过程。

土壤自净作用的分类:按其作用机理的不同,可划分为物理净化作用、物理化学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四个方面。

3、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4、静容量:在尚未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情况下,通过土壤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试验研究,以拟定土壤环境所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限值——土壤的环境基准含量,这个量值称为土壤环境的静容量,相当于土壤环境的基本容量。

6、动容量:静容量加上土壤的净化量是土壤的全部环境容量或土壤的动容量。

7、土壤污染物的种类:1、无机污染物:重金属、非金属、放射元素、无机酸碱等;2、有机污染物:有机农药、石油、酚类等;3、土壤环境污染源:4、固体废弃物与放射性污染物:工业废渣、污泥、城市垃圾以及核泄漏等8、土壤性状对土壤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A土壤组成:粘粒矿物显著影响污染物吸附解吸行为及其毒性;土壤中有机质组分对污染物毒性影响可通过静电吸附和络合来实现。

基础生态学课件(正式)

基础生态学课件(正式)

3.4.2.沙生植物
沙生植物生长在沙区,在我国北方分布在荒漠、半荒漠、干草原和 草原四个地带中。
沙生植物具有抗风沙、耐沙埋、抗日灼、耐干旱贫瘠等特征。当被 流沙埋没时,在埋没的茎上能长出不定芽和不定根,甚至在风蚀露根时, 从暴露的根系上也能长出不定芽,如绿沙竹、白刺等。它们的根系生长 速度极为迅速,比地上部分生长快得多。根上具有根套,是由一层团结 的沙粒形成的囊套,能保护暴露到沙面上的根免受灼热沙粒灼伤和流沙 的机械伤害。
• 土壤污染事件
• 1992年10月和1993年5月,在未经有关部门同意的情 况下,发生了辽宁省沈阳冶炼厂两次非法向黑龙江 省鸡西市梨树区转移有毒化工废渣造成重大环境污 染的案件。转移的废渣中含有三氧化二砷(俗称砒 霜)等10多种有毒物质332吨。这些有毒物质使穆棱 河下游约2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土壤、植物和地下水 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土壤和植被受到 的污染和破坏最为严重,残留在废渣堆放地及周围 的砷、铜、铅、钢等重金属污染平均超标为75倍, 其中砷的超标指数最高,是103倍。废渣倾倒现场寸 草不长,26棵20厘米直径树木枯死,地表裸露面积 达500平方米,大约7公顷地表植物受到较严重污染, 污染深度0~140厘米。经预测,在自然状况下,要 想将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大概需要几百年,甚至 几千年以上。 • 鸡西市法院于1995年12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沈阳 冶炼厂和鸡西市化工局限期对污染损害进行治理, 如逾期不治理,则将治理费用185.5万元付给原告进 行治理,并判决两被告偿还原告经济损失、环境补 偿费和人体健康检查费共计90万元。
3.4.1.盐碱土植物
盐碱土对植物生长的危害表现在伤害了植物组织,特别是根系;由于过多盐积 累引起植物代谢混乱;能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形态适应:矮小、干硬、叶子不发达、孔下陷,表皮具厚的外皮,常具灰白色绒 毛。细胞间隙小,栅栏组织发达。有的具有肉质性叶,有特殊的储水细胞。 生理适应: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 物和不透盐性植物。 聚盐性植物的原生质抗盐性特别强,能忍受高浓度的NaCl溶液。其细胞液浓度特别 高,根部细胞的渗透压一般为40个大气压,甚至可高达70—100个大气压,所以能够 吸收高浓度土壤溶液中的水分,例如盐角草、海莲子等。 泌盐植物能把根吸入的多余盐,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排出来,再经风吹和雨 露淋洗掉,属于这类植物的有柽柳、红砂、滨海的各种红树植物等。 不透盐性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它们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 的盐类。这类植物细胞的渗透压也很高,是由体内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如有机酸、 糖类、氨基酸等产生的。高渗透压也提高了根从盐碱土中吸水能力,所以它们被看 成是抗盐植物,蒿属、盐地紫苑、盐地风毛菊、碱地风毛菊等都属这一类。

个体生态学及参考答案

个体生态学及参考答案

个体生态学:一、低温和高温对生物会产生哪些影响?生物是如何适应这些极端温度条件的?为什么温度能限制生物分布?二、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陆生植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三、土壤的性质对生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生物是如何适应的?四、空气中CO2的浓度升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C3和C4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有何不同?五、你如何认识火对森林的有益作用?参考答案:一、1.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与对动物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有:①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有机物的合成和利用失调。

②破坏植物的水份平衡。

③加速生长发育,减少物质和能量的积累。

④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

植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

①形态适应:体表有蜜绒毛和鳞片滤光;植物体表呈浅色,叶片革质发亮反光;叶缘向上或暂时折叠,减少辐射伤害;树干和根有厚的木栓层,绝热。

②生理适应: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盐或糖的含量,减缓代谢率;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反射红外光。

③行为适应:关闭气孔。

高温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①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②造成缺氧。

③排泄功能失调。

④神经系统麻痹。

动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生理、形态和行为三方面。

①生理适应:适当放松恒温性(体温过热),贮存热量,减少内外温差。

②形态适应: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身体抬离地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

③行为适应:休眠,穴居,昼伏夜出等。

2.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分为冷害和冻害。

冷害是指温度在0℃以上对喜温生物造成的伤害。

植物冷害主要影响①蛋白质合成受阻。

②碳水化合物减少。

③代谢紊乱。

冻害是指0℃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

植物在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会在细胞间隙形成冰晶,原生质因此而失水破损。

极端低温对动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体液的冰冻和结晶,使①原生质受到机械损伤。

②蛋白质脱水变性。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和生理两方面。

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花卉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花卉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花卉植物生长的影响柳琴;尹小萍【摘要】通过对土壤物理、化学指标的测定,找出最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土壤水分13%~18%时,花卉植物生长良好;土壤温度在10~30℃的范围内,花卉植物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在20℃左右时花卉植物生长稳定良好;土壤酸碱度pH在7.05左右时,土壤呈中性,适宜花卉植物生长;土壤中可溶性盐分<0.3%时,环境利于花卉植物的生长,而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6(015)011【总页数】2页(P68-69)【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作者】柳琴;尹小萍【作者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一)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物质,它能直接被花卉植物根系所吸收,也能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到花卉植物的生长。

土壤水分的适量增加,对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溶解、成分转化、转移有促进作用,如促进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为花卉植物提供易于吸收的营养。

但任何事物都有合适的度,当土壤水分过多时,会使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而造成溶解氧含量低并使矿物质、微量元素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土壤在缺氧的情况下植物根系被迫转向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会分解产生酒精,毒害植物根部,导致烂根。

当土壤水分过少时,不利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植物体内,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细胞也会缺水死亡,最后导致植物死亡。

用烘箱法,在105±2℃下把土壤放入称量瓶烘2小时,测定其失重。

根据跟踪观察花卉植物生长情况,结合检测数据,发现土壤水分13%~18%时,花卉植物生长良好;土壤水分达到20%以上时,花卉植物的叶开始枯萎。

(二)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具有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

土壤温度影响空气、无机盐等物质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影响水分在土壤中的扩散,影响土壤中交换离子的活性及微生物的活动。

生态学物质环境——土壤因子及其生态作用梳理

生态学物质环境——土壤因子及其生态作用梳理

一、土壤的理化性质(一)土壤的组成:土壤为三相复合系统,即固体(无机物、有机物),液体(土壤水分),气体(土壤空气)(二)土壤的类型与特点二、土壤理化性质的生态作用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地,也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和栖息地,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在内;2.土壤中的元素对动植物的生长、分布和数量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更为明显;三、土壤的生物学特性(一)基本概念:是土壤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

(二)土壤生物的组成(一)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1.土壤微生物室重要的分解者或还原者;2.土壤微生物产生生长激素、维生素和抗菌素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3.与某些植物的根系共生形成菌根。

(二)土壤动物的生态作用1.土壤动物是重要的消费者和分解者;2.土壤动物能改善土壤空隙、通气性及土壤结构;3.土壤动物能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的生长。

五、土壤的生态意义1.土壤位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底部,具有营养物传递系统,再循环系统和废物处理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

在土壤中进行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过程是分解和固氮过程。

2.土壤为陆生植物提供了基质,为陆生动物提供劳务栖息地。

土壤是植物萌芽、支撑和腐烂的地方,又是水和营养物储存场所;是动物和微生物的藏身处和排污处;是污染物质转化的重要基地。

因此土壤无论对植物或动物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六、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一)土壤的质地和结构1.组成土壤的各种大小颗粒按直径可分为粗砂、细砂、粉砂和黏粒。

这些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质地。

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影响了三相比例。

2.三相:土壤固、液、气三相容积比,反映土壤水、气关系3.质地:三种质地的肥水气特点1)砂土:透气强,保水差,保肥差2)壤土:通气透水保肥,适宜种植3)黏土:透气差,保水强,保肥强4.结构:微团粒结构(D<0.25mm)团粒结构(0.25mm<D<10mm),保水、透气(二)土壤水分1.土壤水分能直接被植物根吸收利用;2.土壤水分有利于矿物质养分的分解、溶解和转化,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与合成,增加了土壤养分,有利于植物吸收;3.土壤水分过少时,植物受干旱威胁。

土壤学知识点(1)

土壤学知识点(1)

1.土壤: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具有的能同时和持续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3.土壤圈: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分布于陆地的表面,被称为土壤圈。

土壤圈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处于地圈系统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交接界面,即四个圈层的中心。

第一章1.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未改变化学组成的原始成岩矿物。

原生矿物只经历物理风化过程,所以粒径较大。

2.次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3.粒级的划分:石砾、砂粒、粉粒和黏粒。

4.粒级:根据土壤单粒直径大小和性质变化而划分的土粒级别称为粒级5.以粒经0.01 mm为界划分出“物理生沙粒“和“物理性黏粒”“6.不同质地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 (砂质士黏质土壤质土)1)沙质士: 砂粒含量高、保蓄性差、以原生矿物为主、土温变幅大、耕性好、大孔隙多,氧气流足,无事害物质存在、发小苗不发者苗2)黏质土:①黏粒含量高、保蓄性强、以次生矿物为主、士温变幅小、耕性差、⑥小孔隙多,氧气不足,有毒害的质、发老苗不发小苗3)壤质土:兼有沙质土和黏质士的优点第二章1.环境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土壤质地,质地黏重的土壤比轻质土壤的酶活性强;(2)土壤结构,小团聚体的土壤结构酶活性较大团聚体的强(3)土壤水分,渍水条件降低转化酶的活性,但能提高脱氢酶的活性。

(4)温度,适宜温度下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加强。

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①士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及有机矿质复合体组成特性决定着士壤酶的稳定性②士壤ph值③某些化学物质的抑制作用。

三:耕作管理的影响。

合理的耕作制度能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氧分转化;轮作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增强,连作常引起土壤酶活性的减弱。

四: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当土壤受到农药、重金属等污染时,土壤酶的活性会被抑制或减弱。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广义上,土壤有机质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狭义上,土壤有机质一般是指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复杂、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酸)。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和土壤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分解,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的作用。

它与土壤的结构性、通气性、渗透性和吸附性、缓冲性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代表者土壤肥力的高低。

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条件,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缓冲性能。

土壤有机质过低的土壤免疫力就低,容易板结,酸化,作物容易得病。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其中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

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

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植物残体及其分泌物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

在自然土壤中,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如树木、灌丛、草类及其残落物,每年都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机残体。

在农业土壤中,土壤有机质的来源较广,主要有作物的根茬、还田的秸秆和翻压绿肥;人畜粪尿、工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酒糟、亚铵造纸废液等);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土壤微生物、动物(如蚯蚓、昆虫等)的遗体及分泌物;人为施用的各种有机肥料(厩肥、腐殖酸肥料、污泥以及土杂肥等)。

其中,耕地土壤中自然植被已不存在,主要来自作物根的分泌物、根茬、枯枝落叶以及人们每年施入的有机肥料(绿肥、堆肥、沤肥和厩肥等)。

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尽管来源不同,但是从化学角度来看,主要有碳水化合物(包括一些简单的糖类及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多糖类)、含氮化合物(主要为蛋白质)、木质素等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水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

土壤结构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类型。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

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而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及其配合状况又对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土壤的物理性质的生态作用土壤的物理特性主要指土壤温度、水分含量及土壤质地和结构等。

土温是太阳辐射和地理活动的共同结果。

不同类型土壤有不同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因而表现出相对太阳辐射变化的不同滞后现象。

这种土温对地面气温的滞后现象对植物有利,影响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制约土壤盐分的溶解、气体交换与水分蒸发、有机物分解与转化。

较高的土温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营养分解和植物生长,动物利用土温避开不利环境、进行冬眠等。

土壤水分直接影响各种盐类溶解、物质转化、有机物分解。

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植物代谢需要,会产生旱灾,同时好气性微生物氧化作用加强,有机质消耗加剧。

水分过多使营养物流失,还引起嫌气性微生物缺氧分解,产生大量还原物和有机酸,抑制植物根系生长。

土壤中空气含量和成分也影响土壤生物的生长状况,土壤结构决定其通气度,其中CO2含量与土壤有机物含量直接相关,土壤CO2直接参与植物地上部分的光合作用。

土壤的质地、结构和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

沙土类土壤黏性小,气孔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能力差,土壤温度变化剧烈;黏土类土壤的质地黏重,结构紧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差,湿时黏干时硬;壤土类土壤的质地比较均匀,土壤既不太松又不太黏,通气透水性能良好且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

土壤的化学性质的生态作用土壤化学特性主要是指土壤化学组成、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矿质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土壤酸碱度等。

矿质营养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对大量或微量矿质营养元素都有一定的量的要求。

环境中某种矿质营养元素不足或过多或多种养分配合不当,都可能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限制作用。

不同种类生物对矿质的种类与需求量存在较大差异,矿质在体内的积累量也有不同,如褐藻科植物对碘的选择积累,禾本科植物对硅的积累,十字花科植物对硫的积累,茶科植物对氟的积累,十字花科植物对若干种重金属盐的积累等。

这些植物对有害的物质的耐性和积累,已在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使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土壤有机物也使植物所需各种矿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并能与各种微量元素形成络合物,增加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因此在富含腐殖质的草原黑钙土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而在有机质含量很少,并呈碱性的荒漠地区,土壤动物非常贫乏。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的酸碱度(pH值)直接影响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pH值过高或过低影响体内的蛋白酶的活性水平,不同生物对的适应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金针虫在pH为4.0~5.2的土壤中数量最多,在pH为2.7的强酸性土壤中也能生存;麦红吸浆虫通常分布在pH为7.0~10.0的碱性土壤中,当pH<6.0时便难以生存;蚯蚓和大多数土壤昆虫喜欢生活在微碱性土壤中,它们的数量通常在pH=8.0时最为丰富。

土壤酸碱度(pH值)间接影响生物对矿质营养的利用,它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和矿质养分的溶解度进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

对一般植物而言,土壤pH=6~7时养分的溶解度最高,最适宜植物生长。

在强碱性土壤中容易发生铁、硼、铜、锰、锌等的不足;在酸性土壤中则易发生磷、钾、钙、镁的不足。

一、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

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粒(0.002mm以下)。

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

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

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

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0.25mm)、团粒结构(0.25~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0.25~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植物根系扎根和生长。

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能直接被植物根系所吸收。

土壤水分的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溶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

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分过少时,植物会受干旱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会使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并使营养物质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或使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一些对植物有害的还原物质。

(3)土壤空气土壤中空气成分与大气是不同的,且不如大气中稳定。

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可降到10%以下,此时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

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高几十至几百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0.1%左右,其中一部分可扩散到近地面的大气中被植物叶子光合作用时吸收,一部分可直接被根系吸收。

但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CO2的浓度常可达10~15%,这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种子萌发,CO2的进一步增加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植物窒息死亡。

土壤通气不良会抑制好气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的分解活动,使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但若过分通气又会使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太快,使土壤中腐殖质数量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

(4)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具有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

一般夏季、白天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冬季、夜间相反。

但土壤温度在35~100cm以下无昼夜变化,30m以下无季节变化。

土壤温度能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还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能力。

大多数作物在10~35℃的范围内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温带植物的根系在冬季因土温太低而停止生长。

土温太高也不利于根系或地下贮藏器官的生长。

土温太高或太低都能减弱根系的呼吸能力,如向日葵在土温低于10℃和高于25℃时其呼吸作用都会明显减弱。

此外,土温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气体的交换、水分的蒸发、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以及腐殖质的分解都有显著影响,而这些理化性质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二、土壤的化学性质对植物的影响(1)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它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与释放及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都有关系。

土壤酸碱度常用pH值表示。

我国土壤酸碱度可分为5级:pH<5.0为强酸性,pH5.0~6.5为酸性,pH6.5~7.5为中性,pH7.5~8 .5为碱性,pH>8.5为强碱性。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养分有效性有重要影响,在pH6~7的微酸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效性最高,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在酸性土壤中易引起P、K、Ca、Mg等元素的短缺,在强碱性土壤中易引起Fe、B、Cu、Mn、Zn等的短缺。

土壤酸碱度还能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植物的生长。

酸性土壤一般不利于细菌的活动,真菌则较耐酸碱。

pH3.5~8.5是大多数维管束植物的生长范围,但其最适生长范围要比此范围窄得多。

pH>3或<9时,大多数维管束植物便不能生存。

(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大类。

前者是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多聚体化合物,约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对植物的营养有重要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3)土壤中的无机元素。

植物从土壤中摄取的无机元素中有13种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N、P、K、S、Ca、Mg、Fe、Mn、Mo、Cl、Cu、Zn、B。

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

腐殖质是无机元素的储备源,通过矿化作用缓慢释放可供植物利用的元素。

土壤中必须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及这些元素的适当比例,才能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因此通过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是提高植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