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引言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泰勒在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再到今天,企业管理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历程。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管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科学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在今天,人类已经跨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我国的经济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企业在国内和国际的市场中,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果说中国走向深入的市场经济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着挑战的话,那么,这种挑战正在向着所有置身于市场经济中的人的内心深处逼近和渗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们企业的管理者需要革新观念、转换思维,不断地做出抉择与调整,以跟上这个时代。
这里,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企业家如何管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不容我们回避,必须做出切实而有说服力的回答。
管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类对于管理本身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管理科学自身的演进,正呈现出一种由单纯的技术主义追求,到科技方法与人文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态势。企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在当代发展中其人文的因素愈显重要。
当代世界的市场经济实践表明,要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同时建立与这一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问题日益为人们的企业管理与实践所关注,竞争开放的时代特征使当代企业管理自觉地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其中。企业管理者们越来越感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的价值奋斗目标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使员工个人的理想、追求、目标统一到企业目标上来,并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二、企业管理的变迁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为了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作用,就有必要考察一下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化,以便加深对企业文化产生、发展的认识。
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人类对于企业管理规律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来说,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与演化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这就是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
(一)经验管理阶段
经验管理发生于企业管理的早期阶段。此时人们对于企业管理的规律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只能通过逐渐的探索实践来积累管理经验,特别是由于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效率上说,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经验管理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人对人的直接管理,即企业管理者直接面对一线员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该说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这种经验管理还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管理者面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来积累管理经验,探索管理规律,并且逐渐提高管理水平。但是,经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毕竟只是初级阶段的管理,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不足之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管理对象的“经济人”假设。即在企业管理者心目中,作为被管理者的员工与企业只是雇佣关系,你干活,我付钱,你付出多少劳动,我给你多少报酬,劳资双方合作的动力都是源于一种利益驱动。这样在人性假设上,被管理者就只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来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除此以外别无他图;
第二,管理运作中的“主动——被动”关系。与这种“经济人”人性假设前提相关联,在劳资双方所形成的合作关系中,只能是单纯的主动被动关系,而不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作为管理者的主动支配地位和作为被管理者的被动服从地位已经是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企业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自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
(二)制度管理阶段
制度管理是与工业化时代相匹配的一种十分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
制度管理阶段是企业进入“理性化管理”时代的集中表现形式。制度管理摆脱了经验管理状态下对企业管理者的时空束缚,它不是推广管理者的直接现场介入来实施管理,而是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企业行为,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做。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这标志着制度管理的建立。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提出了如下观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配备“第一流的工人”;采取“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要变对抗为信任,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相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等。
较之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管理效率的大幅提高。通过制度来约束规范企业行为,是制度管人,不再是人管人。企业管理就会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此外他还要求管
理的科学化、定量化,有效地总结、加工和提炼优秀员工的劳动生产经验,并加以推广。
第二,“有为”管理的强化。制度管理所实施的是一种有为管理,这种“有为”集中表现在管理的刚性方面,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赏罚分明,优胜劣汰。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就避免了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积淀了企业管理的基本成果。在制度管理阶段,由于科学和理性的渗透,使得人类在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探索成就得以不断的保持和发扬,尤其是在一些管理共同规律方面,通过各种有形的、程序化的方式方法得以传播、传承与普及。可以这样说,人类关于企业管理理论的基本范式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但是,制度管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随着制度管理进入到它的成熟状态,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因此,制度管理要想充分发挥其管理效能,就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要在情感、精神和价值观等文化层面进行提升和完善。
(三)文化管理阶段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现代发展阶段,也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予以倡导和推广的企业管理模式。文化管理的根本追求就在于将价值的、精神的、人文的因素融人到企业管理实践当中,通过对员工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开发与培养,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真诚的信赖与合作关系,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变“有为管理”为“无为管理”。
文化管理之所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大势所趋,首先与当代世界的总体发展特点有关。时代变了,决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以智力和知识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势已由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信息新知识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为此,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头等大事。而通过文化管理所谋求的,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文化管理要注重对企业文化力的培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只看不见的手,文化力通过全体员工的共识而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对管理要素产生协调作用,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增效作用。一个具有高适应性、高凝聚力、高美誉度的企业,同时就是一个文化力强大的企业。
许多企业的实践表明,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必须充分认识人的文化主体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在开发人力资源的实践中,把握理论自觉性。企业扩张不能只从资产等经济要素去考虑,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实现文化沟通。随着现代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那种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