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检测 (新版)粤教版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共48分)1.二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释放出“活命空气”。
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
A .空气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2.到西藏旅游时,有的旅客常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空气成分中( )。
A .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B .氮气的体积分数远小于78%C .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主要是因为高原空气稀薄D .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3.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B .干净的果汁C .凉爽的冰水D .澄清的矿泉水4.“高钙奶”中的“钙”是指( )。
A .原子B .元素C .分子D .单质5.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 .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6.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 .氯clB .氖NaC .镁MgD .铜Ca7.元素符号“H”除表示氢元素外,还能表示( )。
A .氢气B .一个氢原子C .一个氢分子D .一个氢离子8.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
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B .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 .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9.已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为a g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
A .g 12ab B .12g a b C .12g ab D .g 12b a 10.在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粤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解析版)

粤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解析版)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H2OC.NaClD.Fe2.下列属于纯洁物的是()A.糖水B.金刚石C.不锈钢D.空气3.娄底是一座漂亮的宜居都市,到处鸟语花香。
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A.分子能够再分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有单质B.空气是一种纯洁物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B.相同原子能够构成不同分子C.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6.以下的“水”属于纯洁物的是()A.雨水B.消毒水C.海水D.蒸馏水7.已知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原子核中有20个中子,该元素的阳离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则此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A.18B.19C.2D.178.有两种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质量 D.原子的带电荷量二、填空题9.研究微粒的组成、性质、数量和质量多少是化学中重要的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通电过程中,没有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水蒸发过程中,变化的是微粒之间的________(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刻后变干的缘故是________ .(3)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________(填编号),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4)我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奔”月.承担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火箭使用的助推燃料之一是偏二甲肼.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 ,它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C和N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10.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原子的质量由________决定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________决定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1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运算,大约是________占21%,________占78%,________占0.94%,________占0.03%,以及________占0.03%,因此说,空气的成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其中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12.化学爱好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1)研究燃烧的条件【步骤2】打开K3 ,关闭K2 ,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Ⅰ中与B接触,关闭K1 .Ⅲ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 ___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中盛有稀硫酸,B为碳酸钠固体,Ⅲ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实验1】打开K3 ,关闭K2 ,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Ⅰ中与B接触,关闭K1 .一段时刻后,Ⅲ中没有明显现象.【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Ⅱ中盛放的可能是_____ ___ ,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13.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紧密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为,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图中微粒共表示_______ _种元素,其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表中有许多规律,如“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相信你在物质分类方面还会发觉其它的规律:四、实验探究题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物质构成测试卷附答案粤教版

第二章测试题〔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分,共27分〕1. 〔河南〕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本监控工程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 B. 氮气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 浓度2. 〔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2OB.2O2C.O2D.2O2-3.〔湖北荆门〕以下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化铝B.氧气C.二氧化碳D.罕有气体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开朗,能够焚烧.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开朗,可用于食品防腐.罕有气体都不可以与其余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加会惹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5.〔福州〕依据图2-1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图2-1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20×20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6.〔福州〕用“〞和“〞表示不一样元素的原子,图2-2中的微观表示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图2-27.〔山东莱芜〕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以下有关原子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D.符号“O〞能够代表一个氧原子8.图2-3中的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图2-39.〔天原杯复赛,信息赐予题〕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渐渐减少〔称为衰变〕。
所以科学家可经过丈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月,这类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
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8此中子,在衰变时,一此中子变为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
以下对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此中子B.为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此中子C.为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20×207此中子D.为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二、填空题〔42分〕10.〔安徽蚌埠三中期中,8分〕现有①冰水混淆物②铁③氯化铵④自来水⑤盐汽水⑥水银六种物质,此中属于混淆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卷附答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一、单选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对空气的成分:①氧气 ②氮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按体积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这主要决定于碳原子的(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D .相对原子质量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222Na 2H O 2NaOH H +=+↑ B .4322NH NO N O 2H O =↑+ C .22CaO H O Ca(OH)+=D .25222C H OH 3O 2CO 3H O +=+ 4.在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发现氧气的体积分数少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 .查看装置是否漏气 B .实验中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C .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D .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化合物的是( ) A .水、食盐水 B .氧气、空气 C .红磷、水D .氧化镁、铁6.下列表示单质与化合物正确关系的示意图是( )A .AB .BC .CD .D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B .稀有气体不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C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45D .灯泡里充入氮气可延长其使用寿命8.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 .质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C .2CO 、22H O 、2SO 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分子D .构成一氧化碳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9.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含量太少,难以被人们利用 B .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无色无味,密度均小于空气C .稀有气体为惰性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D .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0.03% 10.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 ②汽车排放的尾气 ③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④石油燃烧产生的气体 ⑤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①②③1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 .CaB .SiC .AlD .O12.利用如图探究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待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B .由实验现象推断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大约为15C .该实验可说明2N 难溶于水D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13.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MN (锰) B .Cu (铜) C .nA (钠)D .AL (铝)14.气象学认定:凡水平方向有效能见度小于1km 的风沙现象称为沙尘暴.下列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沙尘暴是沙尘被风吹起所致B .沙尘暴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C .沙尘暴对植物光合作用没有影响,叶片嫩芽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正常进行D .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退耕还林是防治风沙的有效途径二、多选题15.下列实例,不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的是( ) A .湿衣服晒干了 B .通电分解水 C .磷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D .水结成冰16.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 .一般未受污染的天然降水的pH 为5.6B .长期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 与瓶中的2CO 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C .严格地讲实验室使用“通风橱”防污染是不负责任的,因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1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B .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三、填空题18.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 =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当8a =时,该粒子符号为________.19.()1用22H O 、2H O 、2O 、H 、O 等符号填空.在反应2222H O H O O →+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生成的新微粒是________,该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是________()2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3H +表示.1个3H +粒子中含有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电子.()3物质的性质中,有些对我们人类有利,也有些对我们有害,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一种物质填写下表:20.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m μ,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21m μ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A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四、综合题21.材料:人类要在月球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2TiO 、23Fe O 的混合物,若将这些矿石利用CO 来还原可以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若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1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若从铁、金()Au 、银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可以回收得到的金属组合是____ A .Fe B .Au 、Fe C .Ag 、Au D .Fe 、Ag()2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3He -,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3He -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3He -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 .相对原子质量为2 C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嫦娥一号”发射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用A 表示)和过氧化氢()22H O ,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22224H O A N H O +=+,则肼()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A .22N H B .242N H O C .2NH D .24N H()4现利用CO 来还原2TiO 、23Fe O 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①写出A 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________.②用CO 还原钛铁矿,生成钛和铁的混合物,可用什么简单的物理方法将两种物质分开________.③就操作顺序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小亮认为先点燃C 和A 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 ,小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________.()5在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对“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产生了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并请你一同参与. 查阅资料:A .钛的硬度与钢铁差不多,而它的质量只有同体积钢铁的一半,钛的密度虽然比铝稍大一点,可它的硬度却比铝大两倍.B .钛属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但在常温下钛的抗腐蚀性很强.即使把钛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C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人体内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蚀且无毒.活动与探究:①钛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哪一种强? (提出假设):________. (设计实验):________.若钛的活动性比铁强,以上实验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②钛是比较活泼的金属,为什么耐腐蚀性却很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若要比较铝片和钛片的硬度,你的方法是:________. 思考与应用:“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它的用途”请你根据资料C 判断钛的用途:________.()6若冶炼231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2376%Fe O的上述含氧钛铁矿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22.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附答案)

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为()。
①稀有气体②氮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2.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中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3.人们在栀子花树旁会闻到怡人的香味。
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4.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5.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Fe B.Si C.O D.Al6.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可用H2O2表示)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气B.都含有氢元素C.都含有氢分子D.都含有2个氢原子7.温室气体是指CO2、CH4、氟碳化合物等气体。
氟元素符号为()。
A.Fe B.F C.V D.Fr8.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B.2H C.H2 D.2H29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B.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 gC.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0.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电子层数逐渐增多D.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11.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3。
则H+3属于()。
A.单质B.分子C.原子D.离子12.为了建设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一、选择题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发光、发热现象B. 有气体逸出C. 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D. 有新物质生成2. 课堂上老师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镁条燃烧,生成了白色粉末状固体B.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C.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D.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3. 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4.把氯化钠固体装入试管中,应该()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5. 实验时,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 量筒B. 锥形瓶C. 试管D. 烧杯6. 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腐蚀性B.可燃性C.稳定性D.光泽7. 下列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分数由多到少顺序排列的是()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A.③①④②B. ③①②④C. ①③②④D. ①②③④8. 人类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炭燃烧B.增加汽车使用量C.燃放烟花D.植树造林9.氧气变为液态氧()A. 构成氧气的微粒大小变了B. 构成氧气的微粒之间间隔变了C. 构成氧气微粒的化学性质变了D. 构成氧气的微粒本身变了10.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运动形式和间隔的大小C.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11.下列实验操作过程,符合操作规定的是()A.清洗试管时应直接向试管内注入水,不必倒掉废液B.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刷洗试管C.清洗试管时,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D.洗涤后的玻璃仪器很透明,说明就洗干净了12.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微粒是()A.质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和电子1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水和冰的混合物,雨水C.氧气,二氧化碳D.生锈的铁钉,纯净的矿泉水二、填空题。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卷及答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一、单选题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A.45B.15C.34D.142.关于氧气(O2)、臭氧(O3)、二氧化碳(CO2)、水(H2O)、氧化铜(CuO)五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氧化物C.都含有氧分子D.都是化合物3.下列符号中表示的含义最多的是( )A.N B.2H C.Hg D.Cl4.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A.A B.B C.C D.D5.如果一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从12变为24,则下列选项会改变的是()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C.一个硫酸分子的质量D.10g二氧化碳所含的分子个数6.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C.阳光下湿衣服干得快——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D.氧气助燃、氢气可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8.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D.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10.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11.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A B.B C.C D.D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混合物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B.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C.液氮属于纯净物D.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1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结构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③结构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0C.②③结构的元素组合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D.⑤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14.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与铁粉的氧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练习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

5分钟训练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____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史和空气的基本组成常识。
答案:氮气氧气氧气氮气_____________,空气的成分按_____________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_____,氧气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适合预习后进行自我测试。
答案:混合物体积分数占78% 占21% 占0.94% 占0.03%占0.03%_____________物质组成,混合_____________物由物质组成。
思路解析:考查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
答案:一种多种4.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对空气造成了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都是空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
思路解析: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灰尘等颗粒状物质。
答案:有害气体烟尘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总称为稀有气体。
它们一般_____________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人们利用这种性质,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常把它们用作_____________。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_____________,因此它们在_____________中有特殊的应用。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惰性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答案:氦氖氩氪氙不与保护气不同颜色的光灯具制造业10分钟训练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_____________、二氧化氮、_____________和臭氧。
九年级化学(上)(科学粤教版)第二章空气、物质构成检测题(含答案)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检测题本检测题总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含23个小题,每题2分,共46分〕1.〔2021·烟台〕以下对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氮气化学性质不开朗,可用于食品防腐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加会惹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中的罕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余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2.〔2021·苏州〕以下对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少许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赖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还能保持干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余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罕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余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3.〔2021·河南〕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本监控工程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浓度4.小茜同学对局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以下概括,此中你以为错误的选项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固——填补食品包装袋防腐B.罕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一样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固——探空气球D.氮气高温时性质开朗——光合作用的原料5.〔2021·济宁〕以下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是〔〕A.氮气、空气B.水、双氧水C.烧碱、纯碱D.生石灰、熟石灰6.〔2021·兰州〕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红磷焚烧产生大批白色烟雾焚烧匙中的红磷能够换成细铁丝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缺乏会致使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1/57.〔2021·广州〕以部下于“空气污介入数〞需要监测污染物是〔〕A.氮气B.二氧化碳C.罕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8.以下是空气污介入数与质量情况的对应关系:污介入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1以上质量情况优良一般不好差某市里某天的空气污介入数为4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单元测试题

2 8 8 1 +19 M 288+19 N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氮气B .氯化钠C .金刚石 D.五氧化二磷2.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C. 50 mL 水与50 mL 乙醇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 ——分子之间有间隔D.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 2分子——CO 2分子很小3. 下列符号中,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A. Fe 2+B. Fe 3+C. FeD. 2Fe4.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C D5. 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6. 下图中能表示4N 的是( )A B C D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C .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 .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8. 某元素R 的原子序数为m ,能够形成核外有x 个电子的R n +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 m = nB. m =n + xC. m = n- xD. m =x - n9.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10. 微粒M 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N , 如右图所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示,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A. 质子数B. 带电情况C. 化合价D. 化学性质二、我会填空(本题包括2小题,共33分)11.(15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_《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3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一.选择题(四选一,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内,每小题2分,共40分)...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2.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3.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4.2012年4月20日《扬子晚报》报道“毒胶囊事件”: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
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
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这里的“铬”是( )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5.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镁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D.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6.下列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OB.O2C.O2-D.CO27.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8.相对原子质量为210的钋(Po)原子(原子序数为84)具有极毒的放射性。
据报道,最近俄罗斯的前特工利特维年科的死亡与钋-210的毒害有关。
对这种钋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原子核内有210个中子C.原子核内有106个质子D.原子核外有84个电子9.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3个氢气分子的是()A B C D10.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Fe3O4—四氧化三铁B.Ca+2—钙原子C.2H—2个氢元素D.O2—2个氧原子11.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Ce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140.1g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12.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阳离子B.乙是阴离子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14.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A B C D1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2.doc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D.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3.工业和医疗上为了便于贮存和运输,通常把氧气变成液氧装在天蓝色的钢瓶里,其结果是()A.氧分子改变了B.氧分子的间隔改变了C.氧原子改变了D.氧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了4.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A.原子的质量极小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的体积极小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5.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6.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B.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C.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l4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2 11 Na23.0012 Mg24.3113 Al26.9814 Si28.097.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B.9C.10D.198.“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9.广泛用于制造日常生活用品,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铝B.镁C.硅D.铁10.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11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铜B.干冰C.氯化钠D.金刚石1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13.原子变成离子,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核外电子的排布B.原子的核电荷数C.相对原子质量D.电子层数1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15.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16.如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是11B.最外层电子数为11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1个电子17.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18. 2011年3月,受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气泄漏。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测试题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微粒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中子2. 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球内气体受热( )A .分子的体积增大B .分子与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C .分子的质量增大D .分子的个数增多3.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改变的是( )A .元素种类B .相对原子质量C .中子数D .化学性质4.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 、b 、c 相对应的是( )A .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B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D .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5. 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止水夹C.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6. 下图中能表示4N 的是( )A B C D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C .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 .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8. 某元素R 的原子序数为m ,能够形成核外有x 个电子的R n +,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m = n B. m=n + x C. m= n- x D. m=x - n9. 氧化物与X 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则X 是( )A.混合物B.金属氧化物C.化合物D.单质10.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如果氧原子的质量为m ,则硫原子的质量为( ) N 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湖北?中考]“农夫山泉”矿泉水里含有的下列成分中,指“元素”的是()A.偏硅酸B.天然矿物盐C.溶解性总固体D.钾、钠、钙、镁2.[武汉?中考改编]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五氧化二磷B.铜C.纯净的空气D.高锰酸钾3.[无锡?中考]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CO2D.H2O4.[常州?中考]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其中区域②代表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5.[广东?中考]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的原子序数是39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克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6.[吉林?中考]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层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7.[宜昌?中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发电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太阳能发电B.风力发电C.潮汐力发电D.燃煤发电8.[邵阳?中考]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①③化学性质相似B.②为阴离子C.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D.③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9.[潍坊?中考]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0.[怀化?中考]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A.作保护气的N2B.气球填充气He(氦气)C.医疗急救用的O2D.火箭新型推进剂H2(液氢)11.[湘西州?中考]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12.开发月球土壤中的氦﹣3资源,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有效途径之一。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测试题(2份)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测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
B.空气的成份是比较固定的。
C.空气的成份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D.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2.关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耗的是氧气B.产生大量白雾C.产生大量白烟D.生成五氧化二磷3.图2-1别离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用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1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氮气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组成完全相同4.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生长,持续测定温室内的氧气含量,取得的图像应是( )5.为预防“非典”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教室内充满过氧乙酸味,这说明( )A.分子能够再分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专门大D.分子间有距离6.生活中的下列转变,是由于分子发生了转变引发的是( )A.水蒸气冷凝成水B.食物腐败C.水变成冰D.湿衣服晒干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氮气、碘酒B.冰水共存物、氧化镁C.食醋、糖水D.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8.图2-3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进程示用意:关于对该图的下列明白得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反映中水分子可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原子是化学转变中的最小微粒年,我国闻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In)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分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0.现代人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线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11.近些年来,我国北方地域的沙尘暴频发。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卷(含答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硒 B.硅 C.铝 D.锡2.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3.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B.②③⑤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C.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4.下列气体中,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氧气B.二氧化硫C.PM2.5 D.一氧化碳5.2020年6月23号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铷的元素符号为RbB.铷的中子数为37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葡萄酒C.蒸馏水D.糖水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化学反应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验纯,则其它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需验纯D.硫燃烧等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都有氧气参加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铱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铱元素是金属元素B.铱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C.铱的化学式Ir2D.铱元素的相对原质量为192.29.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C.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D.离子符号是Li+10.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11.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在加工“碧螺春”茶叶的过程中添加了化工产品“铅铬绿”。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综合测试题新版粤教版

章末测试(二)[范围:第二章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糖水C.冰水 D.泥水3.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Z-2-1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图Z-2-1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g4.[上海中考]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6.[威海中考] 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7.结合图Z-2-2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Z-2-2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B.硅原子属于金属元素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Z-3)。
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Z-2-3。
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word 版附答案)第二章测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空气成分中主要含有的两种物质是()A.氮气和氧气B.氮气和氢气C.二氧化碳和氧气D.氧气和稀有气体2.下列诗句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踏花归去马蹄香C.平沙莽莽黄入天D.纷纷暮雪下辕门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4.“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是研究人类新的未来能源,其聚变原理是两个氘原子核(核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合成一个较重的氦原子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而且海水中氘的储量大,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
请问聚合后氦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A.1B.2C.3D.45.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转化观:钠原子和钠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B.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根据守恒观:10mL水中加入10mL酒精后体积变为20mL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
由于它富含大量的有毒物质,人们纷纷抢购口罩。
试回答:(1)减缓雾霾天气的一条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戴口罩可以阻止PM2.5微粒吸入人体,谈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一般是冬季,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达标检测试题(有答案及解析)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达标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B. BC. CD. D2.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C. 空气主要是由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 空气是无色的化合物3.氧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元素符号不同B. 元素名称不同C. 核电荷数不同D. 中子数不同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硫属于非金属元素B. 硫的核外电子数为32C.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D. 若硒(Se)和硫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图中m=345.某环境部门对某湖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A. 元素B.原子C. 分子D. 单质6.已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 2B. 4C. 8D. 14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锌B. 氯化钠C. C60D. 金刚石8.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A. 电子数目不同B. 中子数目不同C. 质子数目不同D. 化学性质不同9.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 mgB. MgC. MGD. mG1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KClO3B. SO2C. H2 CO3D. O211.下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 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C. 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D. 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12.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A. SO2B. CO2C. N2D. O213.如图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4:3:1B. 4:1:2C. 3:1:3D. 3:1:214.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比钙原子少两个电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使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
粤教版化学九级上册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

第二章单元测试(90分钟,100分)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40分)1.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氮气B.氧气和二氧化碳C.水蒸气和二氧化碳D.氮气和氧气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B.冰水混合物C.海水D.河水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空气B.红磷C.氧气D.水蒸气5.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的是()A.空气、氧气、氮气B.氧化镁、泥土、氮气C.河水、二氧化碳、氧气D.空气、二氧化碳、氨气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C.分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子的一种微粒7.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由离子构成B.离子由原子和电子构成C.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D.离子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中性粒子8.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无关D.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9.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汽油挥发B.空气压缩,体积变小C.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沙子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沙子和水的总体积10.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由原子构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11.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变大B.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与水分子融为一体C.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闻到远处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12.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分子的运动速度比原子快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13.喷雾除尘车利用雾化系统向空气中喷洒水雾净化空气,其主要作用是()A.治理水污染B.吸收有害气体C.减少粉尘污染D.缓解温室效应14.霓虹灯在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由于()A.灯管内充入了氧气B.灯管内充入了稀有气体C.灯管内充入了氮气D.在通电的作用下,灯光内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15.符号“”表示()A.氖原子B.氖离子C.氧离子D.氖元素16.符号“”表示()A.氖原子B.钠原子C.钠离子D.阴离子17.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CB.FEC.naD.mG18.某矿泉水瓶上标有:含Ca不少于20mg、含K不少于3mg等字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测试题(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27分)1.(河南)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 PM2.5浓度2.(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 2OB. 2O2C. O2D. 2O2-3.(湖北荆门)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化铝 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5.(福州)根据图2-1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2-1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6.(福州)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图2-2中的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图2-27.(山东莱芜)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8.图2-3中的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图2-39.(天原杯复赛,信息给予题)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
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
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
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B.为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C.为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为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二、填空题(42分)10.(安徽蚌埠三中期中,8分)现有①冰水混合物②铁③氯化铵④自来水⑤盐汽水⑥水银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11.(湖南湘潭,10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国家提倡使用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加碘食盐里的“碘”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已知碘酸钾受热不稳定,因此,你认为炒菜时(填“早”或“迟”)加入加碘盐更有利。
(2)仔细观察图2-4后回答:图2-4①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②针对上述环境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3,湖北孝感,12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请你对表2-1进行分析并按要求填空:表 2-1H2O、H2O2和NH3 相似之处:(1)(2)不同之处:(1)(2)13.(福建泉州,1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根据图2-5(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I A II A IIIA IVA VA VIA VIIA 02 3 Li锂6.9414 Be铍9.0125 B硼10.816 C碳12.017 N氮14.018 O氧16.009 F氟19.0010 Ne氖20.183 11 Na钠22.9912 Mg镁24.3113 Al铝26.9814Si硅28.0915 P磷30.9716 S硫32.0717 Cl氯35.4518 Ar氩39.95图2-5族周期(1)请从图2-5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阳离子是(填符号)。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
a. C和Neb. Be和Mgc. Al和Sid. F和Cl三、实验探究题(21分)14.(天津河西区期中,节选,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2-6所示的A、B两套装置。
(1)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第一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集气瓶中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当温度达到40 ℃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燃烧。
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影响健康。
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
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如图B),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1)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6(2)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本实验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0分)15. 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 kg,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求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第二章测试参考答案与点拨一、1. B 点拨:监控项目属于空气污染物,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 A 点拨: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3. C 点拨:氧化铝是氧化物,但不是空气的成分;氧气是单质,稀有气体为多种气体单质;二氧化碳为氧化物,且为空气的成分。
4. B 方法规律:该题利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解答。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不能燃烧,可支持燃烧;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如用于食物防腐,作灯泡填充气等;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但有时也可反应;二氧化碳虽然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5. C 点拨:当x为8时,核外电子总数为18,大于核内质子数,为阴离子。
6. B 点拨:A、D中都含有两种分子,为混合物,B为化合物,C为单质。
7. C 点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8. C 点拨:红磷、白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占了氧气的空间,水几乎不进入集气瓶,C不能。
9. B 点拨:根据题给信息“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则新原子核含7个质子和7个中子,为氮原子核。
二、10. ④⑤;②⑥;①③;①点拨: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实质为水,属于纯净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氧化物;铁为单质;氯化铵为化合物;自来水为混合物,盐汽水为混合物,水银是汞,为金属单质。
11.(1)元素;迟(2)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减少煤的使用,多使用清洁燃料(合理即可)点拨:(1)碘在碘酸钾中是以元素形式存在;根据碘酸钾受热不稳定的性质,炒菜时宜迟加入加碘盐,使KIO3尽量不分解,更有利于健康。
(2)①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②减少煤的使用,多使用清洁燃料,可减少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12. 相似之处:(1)都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或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等);不同之处:(1)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2)一种是离子,一种是原子(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等)13.(1)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答案合理即可) (2)钠(或镁、铝) 或Na(或Mg、Al);Na+(或Mg2+、Al3+)(3)氯化钠;离子(4)b、d点燃三、14. 【设计实验】(1)更准确地得到氧气的含量(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改进实验】(1)测定结果更准确或减少空气污染等(2)不溶于水;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等点拨:【设计实验】(1)温度高于室温,气体受热膨胀占据较大的空间,使外界水进入偏少,测定结果偏小。
(2)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改进实验】因装置始终密闭,产生的白烟不会逸散到空气中,减小空气污染,且测定结果更准确。
四、15. 解: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1/12)设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为x,根据公式可得108= x/(1.993×10−26 kg×1/12)x≈1.794×10-25 kg答:一个该原子的质量是1.794×10-2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