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架构图 完整流程图

合集下载

分布式控制系统概述PPT课件

分布式控制系统概述PPT课件

DeviceNet
Foundation Fieldbus
可编辑课件
23
第二节 DCS组成
2.操作站: 完成人机界面功能、供操作员操作监视。
1. 画面种类:流程图、总貌、控制组、调整趋势、 报警归档等。
2. 宝钢高炉控制系统:800多幅流程图画面(操 作)、200多幅报警画面。
可编辑课件
24
第二节 DCS组成
10
5
Your site here
本章知识点
第一章 概述
1.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概念 2.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 3.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特点 4.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和技术特点 5.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
6 Your site here
可编辑课件
7
可编辑课件
8
第一节 DCS概念
一、概念
• 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集散控制系统,简称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工厂停工,重则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发生火灾、爆炸
等恶性事故,这就是所谓“危险集中”。
可编辑课件
13
☞而采用一台计算机工作、另一台计算机备用的双机双 工系统,或采用常规仪表备用方式,虽可提高控制系 统的可靠性,但成本太高,如果工厂的生产规模不大, 则经济性更差,用户难以接受。因此,有必要吸收常 规模拟仪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点,并且克服它们 的弱点,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新理论,研制出新型的控 制系统。
可编辑课件
14
☞20 世纪 70 年代初,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及微处理 器的诞生,为新型控制系统的研制创造了物质条件。 同时,CRT 图形显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为 新型控制系统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条件,现代控制理论 的发展为新型控制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技术指导。根据“危险分散”的设计思想,过去由 一台大型计算机完成的功能,现在可以由几十台甚至 几百台微处理机来完成。各微处理机之间可以用通信 网络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结构简介

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结构简介

三、间隔层的构成及功能
间隔层主要包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装置、 间隔层主要包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装置、 及其它智能设备( 站内交直流电源管理设备、 及其它智能设备(例:站内交直流电源管理设备、 电度表等)。 电度表等)。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设备按电气设备间隔配置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设备按电气设备间隔配置 保护装置及测控单元,35kV及以下设备采用保护 及以下设备采用保护、 保护装置及测控单元,35kV及以下设备采用保护、 测控一体化装置。 测控一体化装置。 间隔层采集和处理一、二次设备的测量和状态信息, 间隔层采集和处理一、二次设备的测量和状态信息, 通过网络传给站控层设备监控主机和远动服务器, 通过网络传给站控层设备监控主机和远动服务器, 同时接受站控层发出的命令。 同时接受站控层发出的命令。间隔层也可独立完成 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设备的控制操作。 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设备的控制操作。
五、分层分布式结构特点
可靠性高,任意部分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 可靠性高,任意部分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 可扩展性和开放性较高,利于工程的设计及应用。 可扩展性和开放性较高,利于工程的设计及应用。 以电气间隔为对象,实现面对对象设计。 以电气间隔为对象,实现面对对象设计。 继电保护相对独立。 继电保护相对独立。
分层分布式结构示意图
二、站控层的构成及功能
站控层主要由监控主机、操作员站、工程师站、 站控层主要由监控主机、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远 动服务器等设备组成。 动服务器等设备组成。 监控主机,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 监控主机,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 是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及控制的中心,可兼作操 是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及控制的中心, 作员站,同时提供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作员站,同时提供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操作员工作站,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操作员工作站,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从主机 数据库调用数据。提供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以实 数据库调用数据。提供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现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和控制。 现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和控制。

应用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图详解

应用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图详解

应用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图详解应用架构应用架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是描述了IT系统功能和技术实现的内容。

应用架构分为以下两个不同的层次:企业级的应用架构:企业层面的应用架构起到了统一规划、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承接了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和业务模式,向下规划和指导企业各个IT系统的定位和功能。

在企业架构中,应用架构是最重要和工作量最大的部分,他包括了企业的应用架构蓝图、架构标准/原则、系统的边界和定义、系统间的关联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单个系统的应用架构:在开发或设计单一IT系统时,设计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点,系统技术实现是从前端展示到业务处理逻辑,到后台数据是如何架构的。

这方面的工作一般属于项目组,而不是企业架构的范畴,不过各个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遵循企业总体应用架构原则。

应用架构主要以架构图的方式描述系统的组成和框架,一般从系统功能和系统技术层次两个架构视角进行设计:系统功能视角的应用架构图2. 系统技术层次视角的应用架构图业务架构----摘自《自主变革的基石制造企业管理技术及SOA实践》主要考虑部署,例如你不同的应用如何分别部署,如何支持灵活扩展、大并发量、安全性等,需要画出物理网络部署图。

按照应用进行划分的话,还需要考虑是否支持分布式SOA。

每一个典型业务,都可以把它想象为一台运行中的机器,而其中的每个业务组件便是构成这台机器的功能模块。

之所以要利用组件来进行业务架构的搭建,正是因为组件具有上述特性,这些特性能确保搭建的典型业务架构图,既完整有效、又无功能冗余,而且有利于今后展开系统架构的组件分析和设计。

这样的架构能告诉我们:是由哪些内容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构成了这项典型业务。

如对其中的每一个业务组件之间的作业关联关系、相互沟通的方式进行研究,就能掌握整个业务架构的协同作业水平;如果对每一个业务组件都采用前述外特性定义的方法加以描述,就能掌握这些组件当前能完成哪些独立的业务内容以及能达成哪些业务目标。

舟山电力调度大楼BA系统操作图示

舟山电力调度大楼BA系统操作图示

一、概述根据标书的要求,本公司为**电力调度大楼BA系统提供本公司之智能楼控管理系统METASYS NAE。

METASYS NAE作为METSAYS系统的延续和开展,采用了最新的软、硬件设计,具有易于理解及使用的界面。

METASYS NAE采用开放式构造,完全符合工业标准,所以用户可以跟上软件及硬件的不断开展。

METASYS NAE代表了机房管理与控制的最新潮流,表达了最新的质量、性能、可靠性方面的工业标准,不仅提供了当今最好的资源管理系统,并且保证了系统以后的开展。

二、系统特点METASYS NAE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它具备很多优点。

它是更高效的系统,因为消除了信息阻塞现象,处理器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它又是更可靠的系统,因为该系统具备很强的容错能力,单个点的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METASYS NAE系统具备了系统控制中三个最根本的功能:独立控制、监视控制及信息管理。

➢系统的灵活性METASYS NAE系统兼容多种连接方式,适应于不同的系统和环境,为机房管理系统提供了灵活的接口。

METASYS NAE系统可以选择Ethernet Local Area Network (LAN)或直接线缆连接或拨号连接等方式,组成管理级网络。

➢界面特点所有管理操作站均无需安装任何楼控软件,而是通过 Web ,采用标准 Web 浏览器界面,具有统一的操作界面和同等使用功能,能实时动态显示经授权选择的设备工作状态及报警信息,授权显示及设定各种参数值。

提供设备的维护记录、电力和能源消耗分析等日程统计报表。

操作界面具有如下特点:■ 用户定制的界面登录用户界面后,操作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自定义的界面风格来显示最详尽的信息,还可以选择显示的导航树以获得最便利的应用方式。

■ 使用简便点击、拖放、工具条中的符号和下拉菜单项选择项使得操作者用最有效的方式直观地使用系统。

网络及控制点时间表、控制系统逻辑图和操作者帮助信息通过轻点鼠标即可得到。

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工作分解图

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工作分解图

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工作分解图一、项目启动- 1.1 项目立项- 1.1.1 项目可行性研究- 1.1.2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1.3 政策法规评估- 1.2 项目策划- 1.2.1 项目目标设定- 1.2.2 项目范围定义- 1.2.3 项目时间表制定二、项目设计- 2.1 光伏系统设计- 2.1.1 光伏组件选型- 2.1.2 逆变器选型- 2.1.3 电气设备选型- 2.2 建筑设计- 2.2.1 屋顶结构评估- 2.2.2 支架设计- 2.2.3 建筑外观协调三、项目采购- 3.1 设备采购- 3.1.1 光伏组件采购- 3.1.2 逆变器采购- 3.1.3 电气设备采购- 3.2 施工材料采购- 3.2.1 支架材料采购- 3.2.2 电缆采购- 3.2.3 其他辅材采购四、项目施工- 4.1 现场施工准备- 4.1.1 施工场地平整- 4.1.2 施工临时设施搭建- 4.1.3 施工人员培训- 4.2 光伏系统安装- 4.2.1 光伏组件安装- 4.2.2 逆变器安装- 4.2.3 电气设备安装- 4.3 系统调试与验收- 4.3.1 系统电气调试- 4.3.2 系统性能测试- 4.3.3 项目验收五、项目运营与维护- 5.1 运营管理- 5.1.1 系统数据监测- 5.1.2 故障排查与处理- 5.1.3 定期维护保养- 5.2 财务管理- 5.2.1 收益结算- 5.2.2 成本控制- 5.2.3 项目投资回报分析六、项目监控与改进- 6.1 项目进度监控- 6.1.1 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跟踪- 6.1.2 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 6.1.3 项目变更管理- 6.2 质量监控- 6.2.1 施工质量控制- 6.2.2 设备质量控制- 6.2.3 系统性能监控- 6.3 持续改进- 6.3.1 项目经验总结- 6.3.2 技术优化- 6.3.3 管理流程优化这份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工作分解图涵盖了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项目启动到项目运营与维护,再到项目监控与改进。

应用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业务流程图

应用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业务流程图

应⽤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业务流程图应⽤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业务流程图本⽂仅作学习记录,原作者原⽂地址:应⽤架构应⽤架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是描述了IT系统功能和技术实现的内容。

应⽤架构分为企业级应⽤架构、单个系统应⽤架构。

应⽤架构主要以架构图的⽅式描述系统的组成和框架,⼀般从系统功能视⾓的应⽤架构图和系统技术层次视⾓的应⽤架构图两个架构视⾓进⾏设计。

企业级应⽤架构企业层⾯的应⽤架构起到了统⼀规划、承上启下的作⽤,向上承接了企业战略发展⽅向和业务模式,向下规划和指导企业各个IT系统的定位和功能。

在企业架构中,应⽤架构是最重要和⼯作量最⼤的部分,它包括了企业的应⽤架构蓝图,架构标准、原则、系统的边界和定义、系统间的关联关系等⽅⾯的内容。

单个系统应⽤架构在开发和设计单⼀IT系统时,设计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点,系统技术实现是从前端展⽰到业务处理逻辑,到后台数据是如何架构的。

在这⽅⾯的⼯作⼀般属于项⽬组,⽽不是企业架构的范畴,不过各个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遵循企业总体应⽤架构原则。

系统功能视⾓的应⽤架构图系统技术层次视⾓的应⽤架构图业务架构摘⾃《⾃主变⾰的基⽯制造企业管理技术及SOA实践》主要在考虑部署,例如你不同的应⽤如何分别部署,如何⽀持扩展,⾼并发,安全性等,需要画出物理部署图。

按照应⽤进⾏划分的话,还需要考虑是否⽀持分布式。

每⼀个典型的业务,都可以把它想象成⼀台运⾏的机器,⽽其中的每⼀个业务组件便是构成这台机器的功能模块。

之所以要利⽤组件进⾏业务架构的搭建,正是因为组件满⾜上述特性,这些特性能确保搭建的典型业务构架图,既⽹站有效,⼜⽆功能冗余,⽽且利于今后展开系统架构的组件分析和设计。

这样的架构能告诉我:是由那些内容相对独⽴的业务模块构成了这些典型业务。

如对其中的每⼀个业务组件之间的作业进⾏关联关系,相互沟通的⽅式进⾏研究,就能掌握整个业务架构的协同作业⽔平;如果每⼀个业务组件都采⽤前述外特性定义的⽅法加以描述,就能掌握这些业务组件能完成哪些独⽴的业务内容和达成哪些业务⽬标,利⽤业务架构图分析业务在功构成⽅⾯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ppt课件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ppt课件
三个基本特性 ➢分布性是指系统的各组成单元是否位于同一场地上。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的系统, 即具有分布性。而集中式数据库系统集中在一个场地上, 所以不具有分布性。
17
§2.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类
➢异构性是指系统的各组成单元是否相同,不同为 异构,相同为同构。异构主要:
-数据异构性:指数据在格式上、语法和语义上 存在不同。
Multidatabase layer
Local system layer
LIS3
23
§2.6 MDBS 体系结构
MDBS 的组件结构
System
USER
responses
User requests
Multi-DBMS Layer
Query Processor
DBMS
Transaction Manager
全局日志 局部概念模式
系统日志 局部内模式
数据库
应用处理器 数据处理器
10
§2.2 组件结构
应用处理器(AP)功能:
➢ 用户接口:检查用户身份,接受用户命令,如: SQL命令。
➢ 语义数据控制器: 视图管理、安全控制、语义完 整性控制(全局概念模式)。这些约束定义在字典 中。
➢全局查询处理器:将用户命令翻译成数据库命令; 生成全局查询的分布执行计划;收集局部执行结果 并返回给用户。
12
§2.3 模式结构
我国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标准草案中给定的抽象为四层的 模式结构:全局外层、全局概念层、局部概念层和局部 内层。模式与模式之间是映射关系。
全局 外层
ES1
全局概 念层
ES2 …… ESn GCS
映射
全局模式 映射模式

分布式系统的架构设计模式

分布式系统的架构设计模式

分布式系统的架构设计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获取数据并在客户端进行显示。

三层架构:将系统分为表现层、逻辑层和数据层,简化了应用程序的部署。

大多数Web应用都是三层的。

N层架构:通常指的是Web应用,它进一步将其请求转发给其他企业服务。

3层架构是N层架构的特殊形式。

Peer-to-peer架构:没有专门的机器提供服务或管理网络资源,而是将所有的责任统一分配给所有的机器,称为对等机。

对等体既可以作为客户机,也可以作为服务器。

这种架构的例子包括BitTorrent 和比特币网络。

并发进程:分布式计算架构的另一个基本方面是并发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协调工作的方法。

通过各种消息传递协议,进程之间可以直接通信,通常是主/从关系。

数据库为中心:实现了网络数据库参数内和参数外的分布式计算功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节点以无线方式通信,可以感知和传输数据,通常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

此外,还有Chubby客户端、Gossip协议、Phi累积故障检测、脑裂等分布式系统的架构设计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有助于构建高效、可
扩展和可靠的分布式系统,满足各种不同的业务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