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引发的思考——农民如何在现代农业中丧失种子主权
种子种苗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 农业总 目标 。发 展现代 农业要 靠 多种 因素 推动 , 要求 , 只有单产提 高 了 , 障了总产 , 有可 能拿 出土 保 才 种子 种苗是 发展高效 生态农 业 的源头 , 发展 现代农 地来实施 结构调 整计划 , 是 发展 多种 经 营。这就要 求选 业 的抓手 和载体 , 现代农业 中起 着基础 性 和先导性 用高产 、 在 优质超 级农 作物新 品种 。
休 闲观光农业是依托农业生产基本设施和条件 , 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活、 生态功能, 推进农业与旅游 、 文 经济型还是园区农业型都离不开特色农产 品和相应
障农业生产安全 ,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1 高产 稳产 , . 确保粮食 安全
2 现代农 业发展对 种子种苗产 业提 出 了新要求 化产业 有机结合 、 互动 的新型农 业 。无 论是农 庄 互促
的发 展历 程也 是 如此 , 次农业 的发展 和进 步 , 是 品质 , 能使作物反季 节生长 , 每 都 并 满足市场需求 。设施 农 由品种 的改 良和更 新 引起 的 , O 纪6 年代 矮秆 化 业 已成 为实现周 年生 产 、 如2 世 0 均衡 上市 的有效 方式 。但 设
品种育成推 广 、0 7 年代杂交水稻 推广 , 等等 。
发展现 代农业 , 首先要 解决 的是在努 力稳 定粮食 的种子 种苗 , 了特殊 优 良的种子种 苗才 能种植有 特 有
一
2 6
专题论述 21. 00 2
未业 j 础i抛 童
色 的农 产 品 , 才能 吸 引城市 居 民节 假 日到农 村进 行采 种 材 料 自己保存 自己使 用 为 主 , 系统 开发 较 少 , 种 育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哪些难题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哪些难题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难题。
首先,农业资源短缺是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水资源等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且耕地质量也存在下降的趋势。
一些地区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水资源短缺同样制约着农业发展,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土壤板结、酸化,土壤肥力下降。
而农药的滥用不仅会造成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还会对生态环境中的有益生物产生危害。
此外,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农作物秸秆的不合理处置等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再者,农业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盲目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破坏了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弱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比如,一些湿地被开发为农田,导致湿地的蓄水、调节气候等功能丧失。
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不足也是一大难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绿色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绿色技术的成本较高,农民难以承受;还有些技术操作复杂,不便于在农村广泛推广应用。
此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健全,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新技术难以快速有效地传递到农民手中。
农业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绿色农业项目往往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例如建设生态农田、发展循环农业等,但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
政府的财政支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但仍难以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巨大需求。
农民的绿色发展意识淡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农民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不足,缺乏主动采用绿色生产方式的积极性。
对农业绿色发展认识和实践的思考
2.1深化农业绿色发展顶层设计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据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等布局规划,总结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经验和模式,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科技研发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经营方式创新、政策体系创新,加快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目录,把好准入关口,完善以绿色为导向的监测与考核制度。
对农业绿色发展认识和实践的思考
摘要:对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途径进行研究,能够促进其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绿色消费理念、发展体系、科学技术应用效果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展开研究,确定我国绿色农业的正确发展方式,进而达到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绿色发展;认识;实践
1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发展。农业发展水平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提高,与化学用品的使用分不开。这就导致虽然农业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对这一现象进行控制,则会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的正常发展。我国之所以需要发展绿色农业,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2.3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在防范化解城市、工业可能对农业生态造成污染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应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潜在污染威胁。一是“白色污染”治理。农膜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每年农膜使用量超过260万吨,而回收率不足2/3,残留农膜在耕地中大量存积对土壤的污染不容忽视,急需通过新型材料研发、农膜标准提高、强制回收等手段解决农膜污染。二是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秸秆作为粮食生产的副产物处置不当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农业农村部提出的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为秸秆综合利用指明了方向,但其实现仍需大量科技、政策、资金投入。三是畜禽粪污处理。集约规模化养殖在获得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粪污排放也远远超越了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养殖场应采用发酵床、沼气池、生产有机肥等措施,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绿色农业是指以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为宗旨,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面临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压力。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土地退化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气候变化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降低农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过多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需要加强对农药、化肥的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环节不足的问题。
在我国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环节,存在着加工技术不足、包装和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了农产品的降价和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农民素质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素质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不利于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针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来解决: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均衡化发展,降低农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加强对农药、化肥的监管,推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模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
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
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特殊重要性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对粮食安全作出进一步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009年11月18日,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在罗马落下帷幕。
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迪乌夫以绝食的方式希望引起世界对全球日益增加的饥饿人口的注意,据FAO的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全球饥饿人口已达10.2亿人,其中全球有29个贫困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饥荒,这种情况反映出目前脆弱的粮食安全系统,也促使我们必须从在一个相当高的立足点上,充分认识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重要性。
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绿色农业是指采用生态友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农业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绿色农业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找到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现实问题1. 土壤污染严重随着化肥和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的质量和安全,还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2. 农产品安全隐患农产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一直存在。
这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也损害了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3. 能源消耗大传统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能源的使用效率较低,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4. 水资源浪费严重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灌溉水利用率低,往往导致土壤盐碱化、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
5. 农业废弃物排放难题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难以处理。
二、对策1.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针对土壤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可以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包括有机农业、生物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产品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保护地下水资源。
4. 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料、生物柴油等资源,减少农业排放对环境的压力。
5. 加强政府监管和扶持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变思维,投入绿色农业生产中。
6. 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上对策需要各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农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进,才能有效解决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植物种子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3,19(24)植物种子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胡宗英孙泽威*(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17)摘要:种子是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植物生命体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种子。
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该文总结了种子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现代农牧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种业的新利用、新要求,为种子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种子;农业;研究中图分类号S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24-46-02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in Agriculture for SeedHu Zongying et al.(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17,China)Abstract:Seed is a plant-specific reproductive organs,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eeds.In the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seed is the most basic means of production.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seed status and role playing in modern agricultural,and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oder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se of seed industry,new requirements,providing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seed research workers.Key words:Seeds;Agriculture;Research种子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植物幼体,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前提。
邓小平一颗种子作文
邓小平一颗种子作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唐代诗人李绅的这句诗,对种子的生命和活力作了真实写照,也充分肯定了它繁衍增殖的作用和价值。
农业种子是人类社会维持生计的物之源、产之本。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良离不开种子;科学技术的进步、农艺措施的改进也要通过种子发挥作用。
邓小平十分重视农业问题,将发展农业放在战略重点的首要位置。
他认为农业是根本,“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
农业现代化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
一粒小小的种子,凝聚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粮食是生存之本,举世关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解决粮食问题,墨西哥、菲律宾和印度等国,掀起了以培育和推广抗倒伏、分蘖多、穗多粒大、籽粒饱满的矮秆小麦及水稻品种为标志的“绿色革命”浪潮,选育出一批抗倒伏、耐肥水、抗病、丰产的矮秆“奇迹麦”、“奇迹米”,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
反观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在农业方面虽然采取了诸多举措,但因为种植的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品种更新周期长,品质不够优良,土地贫瘠,所以产量较低。
加之自然灾害和“左”的错误政策的影响,导致我国粮食供应形势异常严峻。
另一方面,我国在一些地区推广的玉米双交和三交种以及水稻优良农家种和杂交种,显示出了优良种子在解决粮食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对种子问题十分重视,提出了“培育优良品种”、“建立种子公司”,以及进行“种子立法”等主张。
为什么要培育优良的种子?邓小平认为,农作物种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即其利用只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和一定的时期内,超过一定范围和长时期不更新品种,就会导致品种不适应而退化。
因此,“种子要经常培育”。
绿色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农业是我国国民的基本保障,但是由于人口多耕地少,农业生产中投入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绿色农业发展理念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发展思想,具有低耗、环保的特点,不但可以促进产业发展,而且能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无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增长。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由于追求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遇到了品质下降、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农业应运而生。
绿色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改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具有低耗、环保的特点。
绿色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但可以促进产业发展,而且能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无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增长。
反映了国家对于推动农业发展的决心和战略要求。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正在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人们对绿色农业的观念不强人们的观念意识不强是目前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尽管国家多次提到绿色农业发展,人民也迫切需要绿色农业,但是从事农业的大多种植户对绿色农业的认识不清晰,绿色发展意识比较淡薄。
在大多数种植户心中,不使用高毒的农药就是绿色农药,不能够认识到绿色农业的本质,因此,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2、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严重矛盾和冲突,污染源主要包括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化肥、农药等,具有分布范围广、影响因子多、形成过程随机性大、危害大等特点,不仅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也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出口贸易严重受阻,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绿色农业发展中农村环境保护领域无法回避的难题。
关于转基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喂食小麦的1000头怀孕的母牛有450头发 生自然流产。同一时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 1000头母牛则没有任何流产的情况。喂食怀孕母牛 的小麦中确认有高浓度的上述病原体,它们种植时 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剂。 总之,鉴于抗草甘磷作物检测出了高浓度的这种新 的动物病原体,它与植物和动物疾病的关联性,已 经达到流行病比率的程度,我们要求美国农业部参 与一项多机构的调查,并且立即暂停对抗除草剂转 基因作物的控制放松,直至草甘膦除草剂和/或抗草 甘膦转基因作物与它们对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和人类 健康构成威胁的因果关系可以排除为止。 迫切需要研究草甘膦的使用的副作用是否可能 促进了这种病原体的生长,或允许它们对植物和动 物宿主造成更大的削弱性伤害。有良好的记录证明 草甘膦促进土壤中病原体的发展以及知道它与40多 种植物疾病的增加有牵连;
事实上,转基因植物腐烂后,其DNA残 留可能被近缘植物、微生物所捕获,从而 具有其某些特性(转基因特性)因而对某 些抗性植物,就有可能会造就出所谓的 “超级杂草”。 转基因生物通过基因漂移(例如:转基 因油菜将花粉传给其近缘野生品种),会 破坏其野生种、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
此外,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必将大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专业的和军事机构担 任科学家,它们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 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组织有关的评估。根据我的 这种经验,我相信面对的来自这种病原体的威胁是 独特的以及高风险状态的。通俗地说,它应该被视 为紧急情况。
这种前所未知的生物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 (放大36,000 X倍)下才能够见到,它的尺寸近似 等于一个中等大小的病毒。它能够自我复制,似乎 是一种微型--真菌类--生物。如果这样的话,这将是 被识别出来的第一个这样的显微真菌菌。有强烈的 证据表明,这种传染性的病原体既导致植物的疾病, 也会导致哺乳动物的疾病,这极其罕见。
农业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及解决方案
农业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及解决方案农业活动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为满足人类对食物和农产品的需求提供了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
环境保护与农业活动之间的冲突变得愈发尖锐,必须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农业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首先,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农业活动与环境保护冲突的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张,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以获得更多的耕地。
这个过程导致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农业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另一个冲突点。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
农药的滥用导致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积累,对生态平衡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化肥的过度使用使得土壤养分紊乱,加剧了土地退化的程度。
另外,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也是农业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之一。
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特别是灌溉农业。
大规模的灌溉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和河流的水量减少,湿地和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还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
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是环境保护与农业活动冲突的重要方面。
农业生产需要大面积的耕地,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的丧失。
农田的化学物质使用和种植方式的单一化,导致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简化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这对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带来了挑战。
最后,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暴雨、洪涝等。
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农业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冲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措施。
“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挑战和路径选择
“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挑战和路径选择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双碳”目标的提出 (4)1.3 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 (5)二、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6)2.1 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8)2.2 农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 (9)2.2.1 资源利用效率 (11)2.2.2 生产过程清洁化 (11)2.2.3 生产物质安全 (13)2.3 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体系 (14)三、“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挑战 (15)3.1 技术挑战 (17)3.1.1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17)3.1.2 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难点 (19)3.2 经济挑战 (20)3.2.1 绿色发展的成本问题 (21)3.2.2 经济激励机制的不足 (22)3.3 政策与制度挑战 (23)3.3.1 相关政策的缺失或不足 (24)3.3.2 制度建设的滞后 (25)四、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27)4.1 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28)4.1.1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29)4.1.2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29)4.2 经济激励与市场化机制 (31)4.2.1 设立绿色补贴政策 (32)4.2.2 构建绿色市场体系 (34)4.3 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 (35)4.3.1 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 (36)4.3.2 推动制度创新与改革 (38)五、结论与展望 (39)5.1 主要结论 (40)5.2 未来展望 (41)一、内容描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战略方向。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绿色发展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意味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更代表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与实践。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农业绿色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低碳农业: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推动农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种子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必须物质,是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的内因,是各项技术措施的核心载体,更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良种在农业丰产的所有因素中贡献是最大的。
无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未来农业,都不能离开种子,没有种子,农业生产则无法进行。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内在因素。
一切增产技术措施和高产指标的提出和实现,都要基于良种本身所具有的潜力,否则就会脱离实际而变为空想。
推广应用良种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一条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的历史经验,都把种子放在突出位置。
走品种改良之路,以种子为突破口来带动农业飞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墨西哥、印度等国掀起一场震动世界的“绿色革命”,实际就是一场种子革命。
墨西哥国际小麦研究中心选育出一批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使墨西哥小麦产量从40公斤∕亩猛增到294公斤∕亩;印度引种获得成功,使本国小麦产量从52公斤∕亩提高到86.6公斤∕亩。
美国从40年代就开始推广玉米杂交种,1941年单产132公斤∕亩,到1996年单产提高到531.7公斤∕亩,总产量达到23606.4万吨,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0%多,成为世界第一玉米生产大国,再加上大豆、小麦等作物品种改良,使美国谷物总产量猛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中谷物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0%以上,特别是玉米杂交种子几乎独霸世界种子市场。
这些国家农业的迅速发展,种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具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农作物单产提高中良种的贡献率达25%,而发达国家良种贡献率达50——60%。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几千年前先辈们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就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诗经.大雅.生民》、《吕氏春秋》、《汜胜之书》等书籍中就记载有选种留种执法并被后人沿袭采用。
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在。
部分地区因地表径流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其营养源的70%左右是禽畜粪便和腐烂的农作物秸秆。
只有少部分尚未被吸收的氮、磷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湖泊。
水体污染不是化肥科学施用的必然结果。
6.化肥科学减施问题。
化肥“零增长”不是化肥“零使用”,目前全国实施的化肥“零增长”行动,是在目前化肥使用水平基础上,在宏观层面使用总量不再继续增加,并不是所有区域、作物都不能增加。
更没有不施化肥的意思。
当前化肥减施的主要对象是设施菜地和传统果园,绝不能搞所有作物、所有地区化肥减施一刀切。
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巨大潜力,特别是近20年来农业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产业带动力,为21世纪初期的世界农业展示了新的希望和动力。
“绿色革命”的核心是“种子革命”,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目前最具潜力和最成功的领域仍然是种子产业,由此可以相信,在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将带来一场新的种业技术革命。
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状况与趋势1.世界农业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世纪末以来,生物技术出现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成为了“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全球生物技术发展呈现了4大趋势:(1)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程度越来越强。
(2)技术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生物技术产品商品化速度越来越快(3)产业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大,生物技术产业对其它产业的影响日益增强。
(4)生物技术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农业领域,水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多种作物多种外源基因的转化成功等技术突破使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出现了3个明显的趋势:即研究方式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趋势、因资源争夺白热化趋势。
2.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状况。
继1983年世界首批转基因植物问世和1996年转基因作物大面积商业化生产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1996―2002年的6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总面积累计达到2.35亿公顷,连续7年增幅超过10%。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产品污染、生产成本高、农民素质低等。
本文将就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产品污染农产品污染是当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一些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物含量严重超标。
这些残留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也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针对农产品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大对违法经营和滥用农药、化肥的打击力度。
二是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对农产品的污染。
二、生产成本高在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一直是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依靠农药和化肥,因此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得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而且,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收益低,也是导致生产成本高的原因之一。
对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对绿色农业科技的支持与投入,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二是建立和健全绿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扶持政策,通过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农民素质低由于长期以来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要求主要是“多产多收”,导致大部分农民对于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技术都比较陌生,素质较低。
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盲目使用农药和化肥,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是导致农产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农民素质低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普及,通过开展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是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农业理念,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和转变,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推广绿色农产品。
粮食安全背景下现代育种产业变革及发展对策
粮食安全背景下现代育种产业变革及发展对策作者:黄写勤梅永红徐冠华来源:《全球化》2024年第04期摘要: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
在生命科学时代,粮食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育种技术和其产业化进展。
近年来,生物技术迅速发展,育种技术已经从传统育种逐步跨入现代育种时代。
如今,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希望。
尽管现代育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化进程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育种技术在面对农作物产量、品质、抗病虫性等问题时已难有突破。
其次,在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技术等领域,新技术如何与产业化相结合,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与效益,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系统介绍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主流育种技术,并对这些作物的优势、前景以及对农业格局的影响做概括性介绍,进而分析当前中国的优势和差距;结合国内外的典型案例,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综合介绍中国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代育种技术转基因作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作者简介:黄写勤,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梅永红,华谷研究院理事长;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生命科学时代,粮食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现代育种技术和产业化的突破。
当前,全球的农作物育种技术已由原始育种、传统育种,逐步跨入了大分子育种时期(林敏,2021)。
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现代育种技术正在给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带来新希望。
一、现代育种技术概述李家祥等认为,诱变、杂交、分子标记辅助以及转基因都是生物育种技术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基因编辑是当前全球育种最高水平技术,是第四代(见图1)。
而全合成生物工程技术被视为是影响未来的十项颠覆性科技之一,将带来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林敏,2021)。
(一)转基因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他在实验室中将抗青霉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这一成就不仅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后续的生物技术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农业绿色发展是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议题,它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农业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合理利用是一个突出问题。
土地资源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优质耕地资源更为稀缺。
同时,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等问题,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同样面临短缺和浪费的双重困境。
农业灌溉方式的粗放,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一些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等生态问题。
其次,农业环境污染治理难度较大。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残留,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还可能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畜禽养殖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恶臭气体和病原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威胁。
此外,农业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和随意丢弃,也给土壤带来了“白色污染”,其降解周期长,治理难度大。
再者,农业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存在不足。
虽然目前有一些绿色农业技术,如生物防治、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但这些技术在研发和推广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
一方面,研发投入相对不足,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存在脱节,导致一些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有限,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使得绿色技术难以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本较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如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环保型农业机械等,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
而农产品的价格在市场上并没有充分体现绿色品质的价值,导致农民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这使得农民在选择生产方式时,更倾向于传统的、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而对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周红民来源:《地方治理研究》2017年第01期[摘要]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
针对现阶段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绿色农业理念;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绿色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强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绿色农产品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建好绿色农业示范区、培育优质品牌和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等,以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绿色农业;绿色农产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243(2017)01-0023-08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有限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1](P182)。
坚持绿色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五大发展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特别是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农业发展来说,必须加快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用“绿色发展”谋划现代农业,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
因此,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趋势,分析阻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依据国情探索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资源利用高效、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的现代绿色农业有着重要意义。
一、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依据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革命引发的思考绿色革命引发的思考——农民如何在现代农业中丧失种子主权?原作者:GRAIN (菲律宾)翻译:纪敏(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校对:陈祯、郭春霞(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种子是农业的基础。
以前存在乃至今天仍然存在的种子多样性是农民不断保存、使用、改良及充分利用其多样性来丰富物种的结晶。
经过约万年的农耕历史,上百万的农民通过他们的耐心和认真的劳作,创造了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丰富的作物品种。
这些作物品种有着五花八门的颜色、气味、需求、用途、适应特征、衍生物种、生长特性等。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农民之间自由互换种子,这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习俗、传统和文化在农民之间相互传播的过程,并且祖祖辈辈延续和传承了下来。
现代农业的出现改变了所有的事情。
在重新定位之后,农业开始了农业研究的正规化。
科学家认为农民是无知的,他们研究出了新的育种方法,在作物育种上认为应该单一种植。
有人告诉农民说他们是无知的,他们的种子也没有任何价值,而只有科学家培育出来的种子(其实与农民培育的种子是一样的)才适合种植。
当然,这些人告诉农民的远不止这些,而且农民不得不承担起喂养整个国家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或者社区,因此他们需要时时刻刻注意“高效生产”,这是以生产量为标准的生产(用于同一种作物上),而不是产物的多样化。
传统的农业知识没有科学依据,老乡们在农业上的技术指导只能依赖于农业科技。
为了达到所谓的“高效”,这些农民也只能使用农业机械达到所谓的“高效”生产。
这种对农民的深刻影响已逐渐显露出来。
数以千计的农作物品种逐渐消失了。
农业也开始依赖于灌溉、机械以及农用化肥。
全球的农民数量也在分秒之间急剧减少。
饥饿人口继续增长,而我们的食物不仅越来越没有味道,品种也变得越来越单一。
过去,在不同的季节,市场上会供应着大量的、品种繁多的食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于作物种植的选择,在全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现在,农民为了保证足量的市场供给,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单一。
与其说是通过选择,还不如说是因为缺少种类而种植了单一的作物。
如果我们审视一下今天的食品体系,会发现它其实是被少数跨国公司操纵着,种植几种依赖于工业化生产的作物,或是饲养的家禽牲畜品种也越来越单一。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谁曾想到18世纪末期的蒸汽机会对现代的种子产生影响?但事实上,的确是工业化革命引发了生产、运输、贸易、农业以及经济上的变化,继而对社会经济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12响。
从欧洲、北美开始,继而推广到整个世界,最终颁发了植物培育的正式条例,从而影响到了全球食品体系的建立。
这些因素的整合加速了工业化农业进入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日程。
以一种从上到下的方式发展几个品种,只是为了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合成化肥、农药、机械等),适用于大食品公司要求的几种作物标准化品种,如小麦、玉米及水稻。
从北美开始,这个模式已经推广到全世界,最引人瞩目的事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发生的“绿色革命”事件。
这些事情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还会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启动国家项目(包括公共育种),促使农民接受农业“进步”发展的新模式。
例如,印度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在绿色革命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亚洲其它国家紧随其后,中国也开发出了自己的杂交水稻。
由公共部门牵头,绿色革命为农业综合企业在投入和农业标准化全球贸易两个方面开辟了全球市场。
绿色革命绿色革命绿色革命一词源于现代农业项目,20世纪60-70年代在亚洲广为流行,这些项目多为政府控制,种植含有同一种基因的高产量品种HYVs 。
与历史上其它革命不同的是,绿色革命有一个简单的使命:将农业转变为工业化单一种植型农业,如水稻、小麦、玉米。
尽管它在这个方面可以取得成功,但其长远影响是当初未能预见的。
它给农民灌输一种理念,那就是以金钱为诱惑的单一作物种植模式。
科学家以及农业研究机构也几乎对此深信不疑,人口的增长将会高于农业生产,饥饿问题仍将不可避免。
全球与饥饿抗争的策略就是将国际上所谓的关于发展中国家作物改良品种的科学研究以及论文,同时也符合历史上关于重要政治结合点的论文或者研究集中到一起。
20世纪50年代,农业发展模式是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推动下发展的,以此阻止“红色革命”和共产主义在贫穷国家的蔓延。
其中不乏一种过于简单的想法,那就是靠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农民可能不会注重培养思想,更不会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
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非常多的材料(制造炸弹时剩下的材料),可能会再次回收利用,制造合成肥料,再游说农民选择那些依赖于化学品的作物品种进行主要的种植。
支持绿色革命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商业利益:洛克菲勒基金会从它从事的石油公司以及副产品里获取财富,而福特基金会也从汽车和机械行业牟取利润。
很自然,他们也从农业的石化和机械化中获益不少。
从墨西哥开始,继而是菲律宾和印度,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在这些国家建立了四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小麦、水稻和玉米的新品种迅速地穿过回归线,代替了农民原来种植的品种。
这四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分别是,1959年成立的国际水稻研究中心(IRRI )、1963年成立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 )以及1967年成立的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 T)和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在20世纪70年代组成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 )。
CGIAR 现有15个研究中心,鼓励国家转向单一种植,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收益。
这些研究中心采用灌溉、机械化以及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方式培育高产种子。
影响及付出的代影响及付出的代价价绿色革命在一些国家确实增加了某些作物的产量,至少是在经过灌溉的肥沃土地上,作物的产量增加了。
例如,印度的小麦产量增加到原来的四倍,水稻产量增加到原来的三倍。
在1979年菲律宾居然也开始出口水稻(尽管出口量很小)。
印度尼西亚的水稻产量增加了85%。
然而,产量的增加也伴随着沉重的代价,如:经济、环境、社会、健康、生物多样性等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当对种子的控制权逐渐由农民转移到了科学家手中时,农民不得不使用所谓的“改良”品种。
但是这些品种带来的危害远比它能带来的好处多得多。
20世纪80年代早期,农民已经开始察觉到工业化农业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出现了反对绿色革命的呼声。
这种工业化农业模式的一个主要危害就是,这些品种是在特殊的实验室条件下培育出来的。
而在过去,农民是根据他们的土地培育适合种植的种子。
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选择科学家培育出来的种子,依靠化学品投入、灌溉体系、大量的新型农业机械进行种植。
结果,水的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大量投入污染了土壤,使之变得越来越贫瘠。
本地品种的多样性也急剧减少,农民越来越依赖农药生产商,依靠外界供应种子。
水稻品种的减少极其惊人。
在绿色革命之前,菲律宾大约有4000个水稻品种。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里的农民仅种有3-5个水稻品种,且这些品种多数是由IRRI培育出来的。
印度尼西亚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绿色革命之前大约有15000个水稻品种,到20世纪80年代减少到只种植IRRI培育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品种。
在绿色革命期间,孟加拉国的约7000个水稻品种也消失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许多亚洲稻田开始种植IRRI培育的IR-8 和IR-24两个品种,也就是所谓的“奇迹稻”,代替了数以千计的低产量(以现代农业的产量为标准)的本地水稻和传统水稻。
更为糟糕的是,单一品种和单一种植也导致了很多流行病的发生以及害虫的爆发。
深厚的农村文化和经济也随绿色革命发生了骤变,很多传统知识和技能也在逐渐消失。
对于多数农民来说,初期的盈利早已变成了负债,很多农民无力偿还债务,无法维持生活。
一位泰国的农民说,在绿色革命之前,农民很穷,在绿色革命之后,他们仍旧很穷,IRRI一点作用也没有。
中国的杂交水稻绿色革命在很多亚洲国家深深扎根的时候,中国成功地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声称杂交水稻的产量比IRRI培育的HYV水稻产量高10-15%。
得知杂交玉米在北美研制成功的消息,中国的顶级科学家开始着手一项艰巨的任务,在1971年开始培育第一代杂交水稻。
他们都是杂交理论的支持者,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来第一代杂交种。
在1974年,中国的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政府和科学家们都渴望将新技术引进农田,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
他们认为,增加产量的最佳方法是,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农民在他们的田地里种植杂交水稻。
使广大农民放弃他们的传统品种,选择种植杂交品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HYVs品种水稻在中国的推广。
中国采用“当地工作单位”的方式促使很多农民放弃种植传统的品种,以当初劝说人们种植HYVs 的方式来劝说农户种植杂交水稻。
中国还为首次种植杂交水稻的农民提供了大量的补贴。
很多年之后,在杂交水稻的支持下,很多中国水稻品种也逐渐消失。
与绿色革命的HYVs3品种相比,杂交水稻的种子是第一代种子,不能够保存下来继续用作种子,这使得农民在每次耕种时必须购买新的种子。
很多种子公司因为杂交水稻的这个性质获得不少利润。
失去了种子的控制权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农民开始依赖于外界的种子供应商。
现在,一半以上的中国稻田种植杂交水稻,品种一般是由政府或者私营种子公司提供。
最初,所有的公共部门和国有种子公司都参与进来了,但是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农民对此却一无所知。
中国政府在推动可以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时有特殊的政策。
例如,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创立,它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一些公共研究以及杂交水稻品种的商业化给公司创惠。
甚至是很难看到中国的公司和外国公司的区别。
法国利马格兰公司现在持有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6.5%的股份。
中国公司正在和政府联合开拓海外市场。
但是杂交水稻已经走出亚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重要部分。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和袁隆平的农业科技公司的推动下,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以及欧洲部分地区借以“技术合作”推动杂交水稻的种植。
在非洲,很多种植的杂交水稻用于出口,对农民的生活和粮食安全有长远的影响。
在亚洲,杂交水稻的种植可能会加重农民的债务,而不是提高产量。
杂交稻财团杂交稻财团出于对中国杂交稻技术应用的好奇,一些重要机构已经联袂形成财团来推动其他亚洲国家来分享杂交稻给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名为“杂交稻在中国以外国家的培育和使用”的国际项目已经把IRRI、FAO、APSA和一群在亚洲经营的种子大公司联合起来了。
而该项目的唯一支持方是ADB。
在1998-2000年间,ADB为该项目提供了150万美元,其主要目标国为: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及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