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1.1 分子动理论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1.1 分子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1a71d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4.png)
课后训练
14.【202X·天津期末】如图所示,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 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 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视察到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个实验表明( B ) A.分子间存在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11.【202X·保定定兴二中期末】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 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可视察到无色的 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 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现 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一是分子之间有 ________,二是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呈现
课堂导练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分__子___组成的。分子非常小 ,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那么,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 只有__1_0_-_1_0__m,因此,直接用肉眼是不能看到分子 的。
课堂导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小水珠就是一 个个水分子 C.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视察 D.将一铁块锉成极细的铁粉就是铁分子
课堂导练
3.扩散是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__彼__此__进__入__对__方__的现 象。如图所示,该实验现象表明___液_____体间可以产 生扩散。
课堂导练
4.扩散现象可以产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在__液__体____ 和___固__体___之间。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___永__不__停__息___地做___无__规__则___运动。
课后训练
【点拨】水的流速快慢与水分子的热运动无关,A错误; 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正确; 水很难被紧缩,说明水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但分子间 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错误;固体、液体和蔼体 都能产生扩散现象,D错误。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1分子动理论练习 (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1分子动理论练习 (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447bd7de80d4d8d15a4fef.png)
1. 分子动理论图1-1-1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那么,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______m。
二扩散现象扩散: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
[明确]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对外表现为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对外表现为________。
如果分子间距离非常大,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明确]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增大得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四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一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例1 xx·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易错辨析](1)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2)扩散现象是指分子的运动,要注意区分扩散现象与物体颗粒的运动,如在阳光下看到的灰尘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个现象不是扩散现象。
类型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例2 xx·淮安如图1-1-2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图1-1-2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易错辨析]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
初中物理同步练习题九年级上册-1.分子动理论
![初中物理同步练习题九年级上册-1.分子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e83b38d0912a2161579299f.png)
第一章第一节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1.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种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走进公园闻到花香B.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C.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D.用盐腌菜,菜变咸了3.在如图1-K-1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图1-K-1A.图甲:打开醋瓶盖能闻到醋味B.图乙: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图丙: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图丁: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4.一模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1-K-2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
晓彤的实验说明()图1-K-2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5.如图1-K-3)图1-K-3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分子间有间隙D. 分子间存在引力6.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
如图1-K-4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图14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D.液态、气态、固态7.有关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②扩散现象主要说明物质的分子一直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有时分子间只有引力,有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④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⑤两磁体相互排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⑥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⑦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⑥D.②⑤⑥8.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9.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初中分子动理论习题与答案
![初中分子动理论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262b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9.png)
初中分子动理论习题与答案初中分子动理论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正确的是:A. 分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 分子是电子云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形成的D. 分子的运动速度只与温度有关答案:A2. 在相同温度下,以下哪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最小?A. 氢气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答案:D3. 分子动理论解释了气体的以下性质,除了:A. 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B. 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C. 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D. 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答案:D4. 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A. 气体的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 固体的热膨胀C. 液体的表面张力D. 气体的扩散答案:C5. 在相同温度下,以下哪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大?A. 氢气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答案:A二、填空题1. 分子动理论认为,物质的微粒是由 __________ 组成的。
答案:分子2. 分子动理论解释了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称为 __________ 定律。
答案:查理定律3. 分子动理论认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 __________ 关系。
答案:反比4. 在相同温度下,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 __________ 成正比。
答案:质量5. 分子动理论解释了气体的 __________ 现象。
答案:扩散三、简答题1. 什么是分子动理论?它是如何解释物质的性质的?答:分子动理论是一种解释物质微观结构和性质的理论。
它认为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组成的,分子不断运动,具有一定的质量和速度。
分子动理论解释了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等性质。
它还可以解释固体的热膨胀、液体的表面张力等现象。
2. 分子动理论如何解释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答:根据分子动理论,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当气体受热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运动速度加快。
初中物理热现象分子运动理论内能及电学基础知识(附练习题和答案)blih
![初中物理热现象分子运动理论内能及电学基础知识(附练习题和答案)blih](https://img.taocdn.com/s3/m/21cb18a6b9d528ea81c779a6.png)
初中物理:热现象、分子运动理论、内能及电学的基础知识及练习题(答案)热现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C用温度计测量,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
2、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3、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气化有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1)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2)沸腾: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蒸发的特点:发生在液体表面上的汽化现象现象程度平和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积上方空气流通的速度。
(5)沸腾的特点在液体表面积和液体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现象程度剧烈只能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不断吸热的过程,但温度保持不变。
(6)液化现象: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是放热过程。
4、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a、条件:不断吸热b、例如:卫生球、樟脑片放置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灯丝变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a、条件:不断放热b、例子:雪花的形成;霜;白炽灯内壁变黑(钨高温下升华变成气态钨,气态钨在温度下降时又凝华变成固态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
练习题11、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原来的示数都较高,现在将他们放在同一间房子里,其中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有棉花,甲的棉花还要蘸有酒精。
过一段时间后示数怎样()A 甲乙相同,丙最低;B 乙丙相同,甲最低;C 甲丙相同,乙最低;D 甲最低,丙居中,乙最高。
2、用手分别接触0°C的冰河0°C的水,会觉得冰比水冷,这是因为()A 冰的温度比水低;B 冰熔化时要从手中吸大量的热;C 冰是固体;D 人的一种错觉。
3、在下列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4、如图所示,一个烧杯盛有0°C的碎冰,把装有0°C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 熔化一半;B 全部熔化;C 不会熔化;D 熔化了一点。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分子动理论习题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分子动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80fc2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e.png)
1.1分子动理论习题1.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
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A.风的形成 B.烟从烟囱中冒出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右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 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C.花香四溢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很小6.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7.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既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
8. 如图,图①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②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③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④表示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个实验说明了()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C.分子之间有空隙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必考题)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9e0522ce2f0066f4332293.png)
一、选择题1.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该气体在温度T 1、T 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则T 1( )T 2。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无法比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给自行车的轮胎打气越来越困难,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D .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3.在国际单位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 ,铜的摩尔质量是μ,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A N μB .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μρC .1m 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A N μD .m kg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m N A4.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 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四个关系式:①A m V N m ρ=,②A M N v ρ=,③AM m N =,④m A V v N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 .②和④都是正确的D .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5.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 NB.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 MC.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MN ND.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ρM N6.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某一个值0r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则此时( )A.分子具有最大势能B.分子具有最小势能C.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大值D.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小值7.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8.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9.关于布朗运动,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10.儿童的肺活量约为2L,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 分子动理论 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 分子动理论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9c0012c77da26924c5b00c.png)
1.1 分子动理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做饭时,香气扑鼻B.下雪时,雪花飘飘C.扫地时,尘埃飞舞D.烧水时,白气升腾3.为了预防感冒,有人常在屋里放一碟醋,不久整个房间就会充满醋味,这一现象表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分子没有运动4.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液体很难被压缩C.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5.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两磁铁相互排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6.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7.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来”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C.分子是很小的D.分子间存在间隙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A.红水在水中扩散B.扫地时尘土飞扬C.气味鉴别物质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二、多选题10.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裂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很微弱11.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乙图: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丙图:雪花飞扬,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丁图: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三、填空题12.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各地陆续爆发。
完整版)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1a241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5.png)
完整版)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
1.属于扩散现象的是选项B,即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选项B正确。
3.选项A错误,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
选项C正确,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选项D正确,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4.选项C正确,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的空隙被填满了。
5.选项A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因为这是涉及到物体的强度而非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6.选项B不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因为金和铅的混合是化学反应而非分子运动。
7.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着引力,选项A正确。
8.选项A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因为花的香味是由分子的振动引起的。
9.选项A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墙角变黑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10.诗句中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挥发性。
11.吸烟者应该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吸烟,避免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人教版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习题(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习题(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0308e071d0d233d4b04e6990.png)
一、选择题1.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D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给自行车的轮胎打气越来越困难,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D .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3.某物质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个数为( ) A .AN ρB .AN μC .A N μρD .AN ρμ4.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
图中记录的是( )A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B .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C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5.下列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A .水的体积很难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的表现 B .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C .用力拉铁棒很难拉断,这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的表现 D .压缩气体时需要用力,这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6.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某一个值0r 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则此时( )A .分子具有最大势能B .分子具有最小势能C .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大值D.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小值7.a、b两分子之间距离为分子直径的10倍,a固定不动,使b靠近a,直至分子之间距离为分子直径的0.5倍.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B.分子间斥力在增大,引力在减小C.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8.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9.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B.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C.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D.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1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D.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1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D.悬浮的固体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12.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迎霞湖里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引力,分子势能E 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哪个点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分子势能()A.A点B.B点C.C点D.D点13.如图所示,A、B管下端由软管相连,注入一定量的水银,烧瓶中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A、B两管中水银面一样高,现将A管向上提起一小段距离,短时间内()A.烧瓶中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B.烧瓶中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C.烧瓶内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碰撞次数变多D.每个分子撞击烧瓶内壁前后受到的冲量都变大1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运动,布朗运动停止了,分子运动也会暂时停止B.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C.布朗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15.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C.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二、填空题16.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r=r0时,F=0。
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d2271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3.png)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A.甲B.乙C.丙D.乙和丙【答案】C【解析】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特征,要求记住三种不同状态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特点。
2、(2014•怀化中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即使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思路点拨】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解析】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
吸烟有害健康,所以要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在一杯白开水中放一些盐,不久整杯水都变咸了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答案】B【变式2】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打扫室内卫生室,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答案】D3、(2016春•陕西校级期中)人们常说“破镜重圆”,但打破的玻璃镜对在一起却不能重新结合起来,其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引力太小C.玻璃碎片间只有少数几点接触,大部分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玻璃镜断面处靠得太近,分子间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的时候,分子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分子动理论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分子动理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30d413b14e852459fb57af.png)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分子动理论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5.在“爱生活,爱物理”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吸油烟机的风扇和照明灯泡是串联的B.打开冰箱门能闻到冰箱中榴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电饭锅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D.下水道的回水管能阻值臭味进入室内,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6.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B.扫地时的尘土飞扬C.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安宁桃花会上,游客能闻到桃花的香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一杯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了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煤在墙角放置一段时间后,墙面变黑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宜人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10.时值四月天,正是赏樱花的好时节.走进宝塔山公园的樱花园,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向游人扑面而来,其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11.对于飘在空中的灰尘,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它包含有好几十个分子B.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C.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D.它是由非常多个分子组成12.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3.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汽油机工作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刹车时,刹车片与碟盘摩擦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是汽化现象二、填空题14.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其做功冲程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给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现象.15.红墨水滴入水中,不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_,进一步分析此现象,还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在烧杯中装入300g初温为20℃水,测得水的温度,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标准大气压下),则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燃烧________g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16.端午节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皮________产生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_______的;煮粽子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是________的.17.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_____.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18.最近一则公益广告“你觉得美味,别人呢?”倡议人们不要在公交车上用早餐,其他乘客能够闻到“早餐”的味道,是因为________.19.实验问答:在分别装有冷水和热水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墨水(1)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这些现象说明________.20.19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这一年,26岁的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论文,其中一篇是关于布朗运动的.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肉眼看不见的花粉颗粒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选填“固体”或“液体”);(3)在阳光下看到的尘埃的运动________布朗运动(选填“是”或“不是”);(4)写出一种加快布朗运动的方法:________.三、简答题21.同学们做作业时,常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容易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四、实验题22.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
(必考题)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基础卷(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基础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f2b9e4650e52ea541898a9.png)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在数值上等于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2.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3.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花粉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4.某物质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个数为( )A .AN ρ B .AN μ C .A N μρ D .A N ρμ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a 、b 两分子之间距离为分子直径的10倍,a 固定不动,使b 靠近a ,直至分子之间距离为分子直径的0.5倍.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B .分子间斥力在增大,引力在减小C .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D .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7.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B .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C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D .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8.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r 大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 .当r 小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 .当r 等于r 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 .在r 由r 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9.物理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使人们对自然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和固体难于被压缩,是由于它们的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B .布朗运动实际上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分子势能一定最小D .只要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摩尔体积就可以估算分子的大小10.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 与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 0。
中考物理总复习《分子动理论》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分子动理论》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fb66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7.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分子动理论》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微粒的尺度最大的是()A.电子B.质子C.原子D.原子核2.如图所示是小霞喜欢的美食潮州鱼蛋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煮粉前,锅中已沸腾的水温度一直升高B.粉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闻到粉鲜美的味道,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汤汁喝起来烫嘴,主要原因是滚烫的汤汁含有较多的热量3.金秋时节,金桂飘香,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4.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5.“4.20”雅安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抗震减灾刻不容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伴有次声波B.废墟中自救时,用砖敲打墙壁,利用固体传声效果好C.闻到防疫消毒剂气味是扩散现象D.救援时用紫光外线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迹象6.下列由烹调联想到的物理知识,认识不正确的是()A.煎:煎锅手柄一般用塑料制造,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导热能力弱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菜蒸熟D.腌:菜与配料放久了能入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7.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以下哪个现象:()A.铁块很难被压缩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铁管很难被拉长D.红墨水滴在热水中散开8.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抽去玻璃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只有气体分子间才有间隙B.图乙中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固体分子间有引力C.图丙中橡皮塞从容器中被推出去时,气体内能增大D.图丁中迅速压下活塞时硝化棉燃烧,说明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小,不容易被压缩9.新冠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粒子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B.温度越高,构成新冠病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D.佩戴口罩可防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10.2022年10月12日,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为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了第三次天宫授课。
(完整版)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ab54abbcd126fff7050ba8.png)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4.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是有质量的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富裕老窖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7.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变黑B.空气能被压缩C.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整个房间很快充满香气D.用盐水腌蛋10.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和.11.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在.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你对吸烟者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12.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分子.(选填“是”或“不是”)牵手中考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风吹时,风车转动B.滴在地砖上的油污,时间越久越难擦净C.水往低处流D.烟从烟囱里冒出来2.关于动理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B.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3.两块光滑且表面干净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较大,作用力太小了B.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C.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太小,表现为相互排斥D.两块玻璃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太慢了4.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6.分别把充满红棕色气体NO2和H2的无色集气瓶,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都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可观察到图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图乙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的出的结论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间有间隙C.H2的密度比NO2的密度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7.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往每杯水中滴入两滴红墨水,杯中水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8.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从而使固体和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物体能够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________,而固体、液体又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9.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10.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11.给少量碘微微加热,看到瓶中有紫色碘蒸气生成,这属于________现象.12.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只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的是________,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B2.C3.A4.A5.B6.C7.B8.C9.B 10.D 10.光的反射扩散现象11.做无规则运动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12.不是1.D2.C3.A4.B5.A6.D7.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快8.引力有间隙斥力9.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10.小于间隙11.升华1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13.空气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小,容易被压缩。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分子动理论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分子动理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869222a26925c52cc5bf9c.png)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一、分子动理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 E.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F.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2.某物质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则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个数为 [ ] A.N/ρ B.N/μ C.μN/ρ D.ρN/μ 3.在油膜实验中,体积为V(m3)的某种油,形成直径为d(m)的油膜,则油分子的直径近似为 [ ] A.2V/πd2(m) B.(V/d)2·4/π(m) C.πd2/4V(m) D.4V/πd2(m) 4.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现象表明 [ ] A.分子间有作用力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D.分子的质量极其微小 5.关于布朗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它无规则的撞击所引起的 C.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微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而引起的 D.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如液体、气体的流动)引起的 6.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分子之间只有很小的空隙,稍经压缩就不存在了 C.分子之间距离较小,稍经压缩,斥力增长比引力增长大得多 D.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7.关于分子力,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 B.分子间的作用力是由分子内带电粒子相互作用和运动所引起的 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随着r的增大,分子间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合力显引力 D.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几十个埃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等于零 8.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弱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
若使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靠近甲分子,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分子做功的情况是 [ ] A.始终做正功 B.始终做负功 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9.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为空气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要用力才能压缩空气 B.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分子间有间隙的缘故 C.打开酒瓶后可溴到酒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用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二、填空题 10.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_____m;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_____kg。
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练习题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练习题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e62ee633d4b14e852468a6.png)
分子动理论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 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B. 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 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 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B. 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 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D.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B. 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5.在“爱生活,爱物理”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 吸油烟机的风扇和照明灯泡是串联的B. 打开冰箱门能闻到冰箱中榴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电饭锅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D. 下水道的回水管能阻值臭味进入室内,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6.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B. 扫地时的尘土飞扬C. 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D. 羊群在草原上奔跑7.(2016•泰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 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安宁桃花会上,游客能闻到桃花的香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一杯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了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煤在墙角放置一段时间后,墙面变黑B. 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 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宜人 D.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10.时值四月天,正是赏樱花的好时节.走进宝塔山公园的樱花园,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向游人扑面而来,其原因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间存在斥力11.对于飘在空中的灰尘,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它包含有好几十个分子 B. 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C.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 D.它是由非常多个分子组成12.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 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3.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 汽油机工作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刹车时,刹车片与碟盘摩擦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是汽化现象二、填空题14.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其做功冲程是将________ 能转化为机械能;给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 现象.15.红墨水滴入水中,不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_,进一步分析此现象,还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在烧杯中装入300g初温为20℃水,测得水的温度,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标准大气压下),则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燃烧________g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16.端午节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皮________产生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_______的;煮粽子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是________的.17.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_______.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18.最近一则公益广告“你觉得美味,别人呢?”倡议人们不要在公交车上用早餐,其他乘客能够闻到“早餐”的味道,是因为________ .三、综合题19.实验问答:在分别装有冷水和热水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墨水(1)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这些现象说明________.20.19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这一年,26岁的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论文,其中一篇是关于布朗运动的.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肉眼看不见的花粉颗粒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 分子的运动(选填“固体”或“液体”);(3)在阳光下看到的尘埃的运动________布朗运动(选填“是”或“不是”);(4)写出一种加快布朗运动的方法:________.四、解答题21.同学们做作业时,常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容易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五、实验探究题22.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对于这个现象,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________.(2)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接着做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在量筒中盛半量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密度比水大)小心的倒入量筒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界面由模糊而逐渐消失,两种溶液自动混合了.这个实验同样可以说明________.(3)做了气体、液体的实验后小明又做了固体的实验,但连续做几个实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后来偶然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小明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有人用固体做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毫米深.这段文字表明了________.小明欣喜万分,他把以上三次结论进行了总结,这个总结应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A7.【答案】A8.【答案】C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B二、填空题14.【答案】内;扩散15.【答案】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空隙;1.008×105;3.3616.【答案】振动;运动;热传递;运动17.【答案】引力;不属于18.【答案】分子是运动的,“早餐”的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其他乘客能够闻到“早餐”的味道三、综合题19.【答案】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0.【答案】(1)小颗粒(2)液体(3)不是(4)提高水的温度四、解答题21.【答案】解:用力抹胶带可以缩小胶带分子与纸分子间的距离,使胶带分子与纸分子间产生较大的引力,这种较大的引力可以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五、实验探究题22.【答案】(1)气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2)液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3)固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 5.2测量电阻一、单选题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A.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B. 在无法估计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时,可用试触法选取合适的量程C. 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到使电路中电流最小的位置D. 测出一组电压、电流的值后,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2.进行物理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获取实验数据的前提,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有问题的是()A.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B.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要全部连入电路C. 电流表要与待测电阻串联,电压表要与待测电阻并联D. 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电压表正常,只需断开电路,将电池正、负极对调3.用伏安法可以测出的是()A. 电阻B. 额定功率 C. 实际功率 D. 以上都可以4.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正确的是()A. 开关断开或闭合都可以B. 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该使滑片置于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处C. 接线时,必须从电源正极开始,开关要靠近电源正极D. 在实验结束时,只要把变阻器滑片再置于电阻值最小位置即可5.一名学生用伏安法测电阻的阻值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但量程选择正确,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后果是()A. 电流表被烧坏B. 电压表被烧坏C. 两表都被烧坏 D. 以上现象都不会发生6.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600Ω的电阻R x,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滑动变阻器(10Ω2A)和电阻箱R0(0﹣9999Ω5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下列四个设计方案中,能测出Rx阻值的最合理的方案是()A. B. C.D.7.下图所示的电路图在许多科学实验中用到,下列问题不能用该电路来进行研究的是()A. 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功率 B. 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C. 研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其两端电压大小的关系D. 验证欧姆定律8.在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时,如果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定值电阻R1和开关来解决,下面的四种方案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B.C.D.9.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 连接电路之前,先闭合开关B. 连接电路时,可以先从电源的负极开始C. 在无法估计被测值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D. 能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10.某同学指出: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的实验中,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A.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B. 电路连接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C. 开关应该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D. 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11.用伏安法测一固定电阻的阻值,已知电流表内阻为0.2欧,电压表内阻为20千欧,待测电阻约为10欧,则最佳的测量电路是图中的()A. B. C.D.1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 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C.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D. 保护电路二、填空题1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__ ,但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属于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采取________ 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14.马虎同学测量2.5V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如图:(1)老师检查其所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若不改正电路,闭合开关,灯泡将________ ,电压表会出现________ (两空均填观察到的现象).在图中补画出正确的连线.(2)马虎同学改正错误后,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如上表:则从表中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你认为导致本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5.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A、B两个待选(A标有“10Ω1A”字样、B标有“20Ω2A”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待测电阻、电键以及导线若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
A.分子间没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4.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是有质量的
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
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富裕老窖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7.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变黑
B.空气能被压缩
C.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整个房间很快充满香气
D.用盐水腌蛋
10.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和.
11.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在.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你对吸烟者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
12.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牵手中考
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风吹时,风车转动
B.滴在地砖上的油污,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C.水往低处流
D.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2.关于动理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
B.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3.两块光滑且表面干净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原因是( )
A.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较大,作用力太小了
B.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C.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太小,表现为相互排斥
D.两块玻璃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太慢了
4.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
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
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6.分别把充满红棕色气体NO2和H2的无色集气瓶,按图甲、乙两种方
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都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
可观察到图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
图乙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的出的结论
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隙
C.H2的密度比NO2的密度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7.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往每杯水中滴入两滴红墨水,杯中
水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
8.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从而使固体和
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物体能够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________,而固体、液体又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9.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力.
10.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11.给少量碘微微加热,看到瓶中有紫色碘蒸气生成,这属于________现象.
12.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
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只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
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的是________,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C
3.A
4.A
5.B
6.C
7.B
8.C
9.B 10.D 10.光的反射扩散现象11.做无规则运动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12.不是
1.D
2.C
3.A
4.B
5.A
6.D
7.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快
8.引力有间隙斥力
9.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10.小于间隙11.升华
1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
13.空气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小,容易被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