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

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

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门诊各科护理常规内科门诊一、开诊前准备1.护士着装规范,仪表端庄,迎接病人。

2.开启门诊电子叫号信息系统(电脑、电子显示屏、电视机)。

3.更换各诊室诊察床床罩、枕套。

4.检查各诊室门口当日在岗专家挂牌是否正确,如有专家临时停诊,及时更正。

5.检查各诊室必备用品是否齐全(血压计、无菌压舌板、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毛巾)。

6.检查各诊室书写物品是否齐全(各种处方、检验检查申请单、住院证、病假单、传染病疫报卡、电子处方打印纸)。

7.开窗通风,需要时开各诊室和候诊厅空调,保持室温18~20摄氏度,湿度55~65%。

8.准备足够的体温表。

9.备齐抢救车药品及物品。

10.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就诊须知,当日在岗专家,区域划分。

二、协助诊疗接诊1.接病人的病历卡和挂号单,检查挂号日期,重要资料和医保卡交还病人自己保管。

2.告诉病人及家属就诊科室和顺序号,如有挂错号的及时纠正,并嘱其到挂号处更换。

3.挂号单夹于病历卡中,按挂号单上的就诊科室,专家姓名,顺序号,按科按号排列病历卡。

4.嘱咐病人及家属到相应的候诊厅休息候诊,保持安静。

5.告知复诊病人,带齐各种相应的检查,化验报告单。

导诊1.按电子叫号系统叫到的病人,发病历卡和挂号单,指引病人到相应的诊室门口候诊。

2.维持诊室一医一患就诊模式,及时请出诊室中过多的人员。

3.耐心解释病人及家属在候诊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合理要求,委婉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4.加强巡诊,及时纠正叫号过快或不叫号现象,并与相应诊室的医生沟通。

5.保护病人隐私,男医生给女病人检查肛门,乳房或下腹部时,除用布帘遮挡外,还需有护士陪同。

观察病情1.根据病情需要测量体温,必要时测脉搏.呼吸,并记录于门诊病历卡上。

2.病情危重者及时安排提前就诊,并与相应的病人作好解释。

3.病情突变者,护士陪同,并做相应的抢救处理后,护送至急诊室或住院进一步诊治。

4.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就地抢救,并急呼急诊室来接病人。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常规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常规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常规一、拔牙术的护理(一)术前准备1.热情接待病人,向其说明拔牙的目的及拔牙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

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便顺利完成手术。

2.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做麻醉药过敏试验。

3.掌握好拔牙适应征、禁忌症。

有出血倾向者应做血常规检查,术前应做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测定。

4.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应了解手术前晚睡眠状况。

测量血压、心律、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心电监护拔牙。

5.对有风湿性心脏病、肝、肾等疾病病人,应对症治疗后再次复诊,考虑能否拔牙。

(二)用物准备1.检查盘一套(口镜、探针、牙用镊),口内消毒用1%碘酒小棉球及适量纱球。

2.器械:拔牙钳、牙挺、刮匙、剥离器、骨凿、骨锤。

手术刀柄、刀片、手术剪、缝针缝线等。

根据各类不同牙,准备拔牙所需器械。

3.必要时备涡轮机、机头、钻针、吸引器。

机头严格消毒、机内水需用灭菌蒸馏水。

4.备无菌手套、孔巾、敷料、明胶海绵等。

(三)拔牙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1.拔牙后口内咬住的纱球,30~40分钟后方可轻轻吐出。

不能留置时间过长。

2.拔牙后两小时后可进食,饮食宜软、稀、温凉,避免用患侧咀嚼。

3.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刷牙,以免破坏伤口凝血块,影响伤口愈合及引起拔牙后出血。

4.拔牙后伤口处,不要用指头、牙签等挑剔,以免导致出血及感染。

5.拔牙24小时后,口水内含有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请不要惊慌,如血液、血块过多,可随时来院进行治疗。

6.拔牙创口缝合者5~7天后来院拆除缝线。

7.拔牙(尤其是拔除阻生牙)后第2天,有不适感觉,如明显出血、开口困难、伤口疼痛加剧,请复诊。

必要时服用抗生素或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各种拔牙术的护理配合(一)残根、残冠及断根的挺出和增隙法医生将骨凿插入牙与牙槽骨之间,护士左手托护病人下颌角,右手握锤用手腕力量连续性击凿,力量要适中,使牙与牙槽之间分离出间隙,再用牙挺将根撬出。

掏取上颌磨牙根时,下锤力度要轻、有弹性、有节奏地叩击。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门诊护理工作制度是指门诊部门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职责分工、岗位要求、工作纪律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下面是门诊护理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工作时间制度1.门诊工作时间为每周七天,每天上午8:00开始,下午5:00结束,中午1小时休息时间。

2.需要上班的护理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上班前需完成换班交接工作。

3.调休、请假等情况需要提前请示主管护士,保证门诊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门诊护理岗位职责制度1.门诊护士负责门诊室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接待患者、核实患者信息、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完成医嘱执行和护理操作等。

2.门诊护士负责门诊病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更新和整理病历资料、编写病程记录、汇总统计数据等。

3.门诊护士负责药品和耗材的管理工作,包括药品的配发、领用和退还、药品库存的管理和盘点等。

三、门诊护理工作纪律制度1.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严守医疗秘密,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

2.门诊护理人员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不得擅自调换工作岗位或职责。

3.门诊护理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级的指挥和安排。

4.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患者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5.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妥善使用和保管工作设备和物品。

四、门诊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制度1.对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评价,包括护理操作技术、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2.对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培训,提升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对工作表现良好的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和激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门诊护理工作安全制度1.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院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工作证和个人防护设备。

2.门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消毒操作规范,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门诊护理常规

门诊护理常规

第一章门诊护理常规一、诊疗、候诊护理常规1、护士接待病人应态度和蔼,服务周到,礼貌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

2、开诊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检查各诊疗室各种用品(表格和器械等)是否齐全,并按固定位置放好。

3、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空气流通。

诊查床上的床单、枕套、定期更换。

4、在候诊中,经常巡视病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护送至急诊科。

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立即送传染科门诊,并及时采取消毒措施,严防院内感染。

5、根据挂号先后顺序就诊。

对老、弱、残、重病人应优先就诊。

6、根据病情测量体温。

必要时测脉搏、血压,观察呼吸状况,并记录在门诊病历上。

7、为病人进行肛门、乳房检查时,应有屏风遮挡或专门的诊室。

男医生检查女病人会阴及肛门时,须有护士陪同。

8、开诊前后,要维持好就诊秩序,随时向病人介绍候诊须知。

(1)挂号后请坐在椅子上,等候就诊。

(2)不要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吸烟。

(3)诊疗时其他病人不得进入诊室内,做到一医一患或加陪。

(4)介绍门诊各科室方位,方便病人就诊。

9、检查完毕后,对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配合。

二、分诊常规1、分诊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熟悉各种常见病的症状及主要检验的临床意义,便于做好分诊工作。

2、护士要态度和蔼、热情接待病人,耐心询问病史。

根据主要症状及辅助检查,安排病人专科就诊。

3、发现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送传染科门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4、疑难病例,应请医师协助分诊。

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传染病门诊护理常规1、按诊疗、候诊护理常规。

分诊室发现传染病后,应指定病人到传染门诊就诊。

每个诊室只能看一种传染病,并各有出入口。

诊疗器械和室内各种用物不得交叉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上下班前,均应用消毒液擦拭桌面、椅子,门把用消毒液纱布包裹,诊室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

3、注意候诊病人有无紫绀、脱水、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门诊一般护理常规

门诊一般护理常规

门诊一般护理常规
1、门诊护士为各科首先接触患者的工作人员,应态度和蔼、文明礼貌,耐心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患者就诊。

2、开诊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检查及消毒各种器械,备齐各项诊疗用品,并按固定位置放好。

3、安排患者候诊,根据病情于就诊前测量体温,必要时测量脉搏及呼吸,并记录于门诊病案上。

4、随时观察候诊患者的病情,遇有高热、剧痛、出血、精神异常、呼吸困难、瘫痪、惊厥、心力衰竭及其他病情危重者,应安排提前诊治,护理人员应在旁陪同,必要时由医护人员陪送至急诊室处理。

老弱伤残、婴幼儿及来自远地患者,亦应酌情提前诊治。

如发现传染病患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诊疗。

5、根据病情需要须做常规(血、尿、便)检验者,应提前开给检验申请单。

6、按挂号先后、患者病情,合理安排就诊。

复诊患者可根据需要预先集齐过去的住院病案与X 线片等有关资料,以备诊疗时参考。

7、男女患者尽量安排分室诊疗。

检查肛门、乳房、耻区(下腹部),宜用屏风遮挡。

护士经常巡视诊室,必要时配合医师进行检诊。

8、诊查完毕,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个别指导,如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以及检查、治疗、复诊等有关事项,遇患者对诊疗方面有意见时,护士应主动协助医师进行解释及处理。

9、对候诊患者,应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介绍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维护好候诊秩序。

医院护理操作常规

医院护理操作常规

1.仪表不整不交不接2.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不接3.没有为下一班做好准备不交不接4.各种导管不通畅不交不接5.医疗器件等物品不全不交不接6.输血输液未交待清晰不交不接7.未核对好上班医嘱不交不接8.危重病人床单位不干净不交不接9.抢救物品及器件不齐不交不接10.剧毒药、麻醉药不完备不交不接11.办公室、治疗室不整洁不交不接12.危重病人动态记录不全不交不接1.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三查内容:瓶口有无松动、瓶子有无裂缝、药液有无浑浊、沉淀、变质、霉菌、药品的配伍禁忌有效期、消毒包布有无潮湿、过期、一次性物品外包装有无破损和有效期。

2.七对指的是: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3.一注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三查:查血的有效期查血的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对:1.受血者姓名2.床号3.住院号4.血型交配试验结果5.供血者姓名6.编号7.血型8.交配试验结果9.核对采血日期10.有效期1.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治疗允许书。

贴在试管上的条形码标签,必须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

2.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执行者、核对者在输血申请单反面签全名。

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3.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有护理人员或者专职人员同时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血库取血。

5.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病区/门急诊、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取回。

6.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九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同时在输血单反面签上输血时间及执行者、核对者的全名,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各科门诊 诊所 技术操作规程

各科门诊 诊所 技术操作规程

各科门诊诊所技术操作规程各科门诊诊所技术操作规程1. 概述各科门诊诊所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提供各种门诊诊疗服务的职责。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各科门诊诊所常见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说明。

2. 患者就诊前准备在患者就诊前,各科门诊诊所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 患者信息登记患者就诊时,诊所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诊疗工作至关重要。

2.2 医疗器械准备各科门诊诊所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医疗器械,确保器械的数量充足、完好,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灭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各科门诊技术操作规程各科门诊诊所的技术操作规程因科室差异而有所不同,下面将针对常见的科室进行说明。

在操作规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流程,以确保诊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3.1 内科门诊内科门诊是最常见的门诊科室之一,常见技术操作规程包括:3.1.1 血压测量医务人员应确保使用准确可靠的血压计进行测量,并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正确测量患者的血压值。

在测量前应告知患者适当的准备工作,如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

3.1.2 心电图检查医务人员应按照相关流程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包括正确粘贴电极、设定适当的采样速度和增益,并记录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

3.2 外科门诊外科门诊是负责各种外科手术和创伤处理的科室,常见技术操作规程包括:3.2.1 伤口处理医务人员应根据伤口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如清洗、缝合、敷药等。

在处理伤口前,医务人员应正确洗手,并戴上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

3.2.2 手术准备如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器械、准备手术所需的药物等。

3.3 妇产科门诊妇产科门诊主要负责妇女和胎儿相关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常见技术操作规程包括:3.3.1 妇科检查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隐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并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

门诊换药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及疼痛情况、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2、观察伤口的部位、大小、组织形态、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感染情况及伤口周围皮肤、组织状况。

(二)护理常规1、按门诊一般常规护理施行。

2、应设有普通换药室和特殊感染伤口换药室,用具、器械须严格分开使用,清洁、消毒处理;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流通。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换药用具一人一用一换,每次换药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伤口部位,保护好患者隐私。

5、依次取下伤口敷料,若敷料粘在伤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软化后缓慢取下;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敷料。

6、选择合适的伤口清洗剂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坏死组织等。

7、如有多处伤口需换药,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清洁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中间向外消毒;感染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外向中间消毒;有引流管时,先清洁伤口,再清洁引流管。

8、胶布固定时,粘贴方向应与患者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伤口包扎不可固定太紧。

9、换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10、使用后的各种物品、器械及时送清洁、消毒;特殊感染伤口的敷料、用具,按特殊消毒灭菌要求处置。

(三)健康宣教1、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

2、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伤口敷料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3、指导患者沐浴、翻身、咳嗽及活动时保护好伤口。

4、根据伤口渗出情况告诉患者下次换药时间。

门诊输液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及解释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2、对给药计划的认知程度及合作程度。

3、了解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及管壁弹性、肌体活动度。

4、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5、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作用及副作用、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二)护理常规1、保持室内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空气流通。

2、热情接待病人,告知病人静脉输液的目的,并嘱输液前排尿或排便。

口腔科门诊基本护理常规

口腔科门诊基本护理常规

口腔科门诊基本护理常规
1、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将常用器械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随时准备接待患者。

2、安置患者,做好诊治前的准备工作
(1)备好灭菌口腔常规检查器械、1次性吸管、1次性口杯。

(2)将灯柄覆盖塑料膜。

(3)更换三用枪头。

(4)安排患者就座,系好围巾。

(5)调节灯光及椅位。

(6)备好灭菌机头、灭菌钻针。

3、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预先掌握医生的需要。

4、根据患者病情,告知初步治疗程序及治疗后出现的反应,注意事项等。

5、准备好治疗所需的材料和器械以备使用。

6、治疗结束后诊椅复位,解开围巾,更换治疗台上的物品和器械,取下灯柄上的塑料覆盖膜,保持诊疗区整洁。

门诊专科护理常规及治疗程序

门诊专科护理常规及治疗程序

门诊专科护理常规及治疗程序门诊护理组2014.7.1目录1.微波、电灼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常规2.带状疱疹紫外线疗法的护理常规3.寻常疣冷冻的护理常规4.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护理常规5.治疗及检查流程6.超声洁治术7.泪道冲洗法8.眼压的测量9.结膜囊冲洗法10结膜下注射法11.Schiirmer泪液试验寻常疣冷冻的护理常规【概念】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慢性良性疾病,寻常疣祖国医学称千日疮,俗称刺猴、猴子。

【临床特点】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

呈圆形或多角型,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触之硬固,高出皮面,灰黄或无褐色,继续发育呈乳头样增殖,遇有摩擦或撞击时易出血,偶可引起感染。

【护理评估】1、病人皮损状况。

2、病人的一般情况。

3、病人的心理状态。

4、病人的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1、按皮肤病人的一般护理要点进行护理。

2、观察病人的皮损大小选择适宜的冷冻头或棉签。

(二)症状护理1、冷冻治疗后,局部红肿起水泡,应保护好创面,防治挤压。

2、避免沾水和搔抓以防感染。

(三)用药护理1、水泡破溃若无感染,可外用75%的酒精擦拭。

2、若局部红肿,可根据医嘱外用抗生素软膏。

(一)一般护理冷冻治疗者,治疗后应告知患者注意观察疣体是否完全消除,若不彻底应继续治疗。

(二)心理护理颜面部寻常疣治疗前应告知患者可能的结果和愈后效果做好心理护理。

(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若创面感染应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软膏。

2、瘢痕体质病人要慎重选择治疗方案。

【健康指导】1、病人定期复查,并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复发。

2、对暂时不需要治疗的,告知病人注意观察。

3、避免刺激,保持精神愉快。

带状疱疹紫外线疗法的护理常规【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水疱性皮肤病,儿童首次感染时引起水痘,成人常引起带状疱疹。

【临床特点】好发于腰背部,通常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表现为群集米粒至小豆大小水泡,周围有红晕,呈带状排列。

内科门诊护理常规

内科门诊护理常规

内科门诊护理常规内科门诊是医院中最常见的科室之一,负责对各种内部器官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内科门诊中,护士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要负责患者的照顾和护理,还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

1.接待与登记:当患者到达内科门诊时,护士会先接待患者,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并核对患者的病历号等信息。

然后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登记患者的信息,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就诊。

2.测量生命体征:护士需要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通过测量这些生命体征,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并及时向医生反映。

3.评估病情: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病史、既往疾病等情况。

在评估病情的过程中,护士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生理症状,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4.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在内科门诊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

例如,护士需要为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尿液分析、心电图检查等,并及时准确地将结果反映给医生,以便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给予药物治疗和教育:按照医生的嘱托,护士需要为患者配发药物,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

此外,护士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自我管理、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7.行政事务管理:护士还需要参与内科门诊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包括病案管理、病房巡视、护理质量评估等。

护士需要确保内科门诊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总之,内科门诊护理的常规工作涉及到从患者接待与登记到病情评估、协助医生检查和治疗、药物治疗和教育等多个方面。

护士在内科门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细心和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门诊急诊医疗护理规范

门诊急诊医疗护理规范

门诊急诊医疗护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院门诊急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保障患者权益,依法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订立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医院门诊急诊科室的医务人员,包含但不限于医生、护士,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门诊急诊医疗护理应当遵从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职业规范,并严格依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二章门诊急诊医疗护理规范第四条门诊急诊医疗护理综合管理1.医院门诊急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门诊急诊医疗护理综合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流程。

2.确保医务人员持有相关医疗执业证书和有效注册证,严格执行执业准则,遵守规章制度。

第五条诊室管理1.医务人员需着正装上岗,保持个人仪容乾净,不得穿着拖鞋、短裤等不符合职业形象的服装。

2.诊室内应保持乾净,无需使用的物品应整理整齐存放。

3.保持诊室环境安静、清洁,不得阻碍患者的正常接诊和医疗护理。

第六条护理规范1.医务人员应当严格依照部门订立的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合理布置工作时间,保证护理质量。

2.护士应当负责门诊急诊护理工作,乐观与医生、患者进行沟通沟通,供应需求医疗护理服务。

3.医务人员需确保诊室内配备和应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施,并适时进行维护和修理和更新。

4.保持清洁,对医疗设备及应用物品进行消毒、清洁,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第七条急诊医疗管理1.急诊医疗护理工作应高效有序,布置医务人员依照科室规定值班,应急医疗护理应立刻行动,确保及时救治。

2.急诊医务人员应熟识常见急诊情况,娴熟掌握相关急救技术和操作规程。

3.医务人员应准确了解患者病情,依照诊疗常规进行急诊治疗,不得随便开设医疗检查、治疗项目。

第八条患者隐私保护1.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规定,不得私自查看、修改、泄露患者的医疗记录和隐私信息。

2.在患者护理过程中,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在无关人员面前讨论患者的病情信息。

3.严禁向非相关医务人员、家属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第九条医疗事故处理1.对发生的医疗事故,医务人员应依照医院相关规定立刻做好记录,并依照程序进行上报和处理。

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第一篇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出入院护理患者经门诊或急诊进行初步诊断后,确定需要作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发住院到住院处(股)办理入院登记手续,由住院处通知患者,经卫生处置室后送入病区。

(一)卫生处置室护理常规1.病情许可时患者须经过卫生处置,包括沐浴、剪指(趾)甲及更衣。

有虱者灭虱,有疥疮者或皮肤传染病应予以相应处理。

接诊隔离者所用物品须按隔离技术处理。

2.卫生处置中须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3.行动困难、重病患者或医嘱规定须用担架车、轮椅护送的患者,由护士协助更衣,扶坐轮或卧担架车上,冷天注意保暖,连同门诊病案、住院证等送至病区。

4.神神志不清、精神异常、语言不清、智力低下、耳聋、自杀、自伤、儿童等患者入院时,应留家属或本单位人员看守,防止再发生意外。

并向医师陈述病史等问题。

5.护送人员离病区前,须向病区主管护士或值班护士交清手续。

6.患者换下的衣服交家属带回,不能带回者可代存,收存时须当面点清,开给收据并签名。

收据填写二份,一份交患者,备出院时领取衣服,一份留保管员处。

(二)入院护理常规由于患者职业、家庭、文化等不同。

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适应各有差异,护士应帮助患者转变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

1.病区接到住院处通知后,即为新患者准备床位,备齐用物,将已辅好的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如为危重患者或急诊手术患者,需准备好抢救用物与药品,并通知医师。

3.危重患者应将患者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应先积极配合医师作紧急处理,并做好记录。

4.做好入院各种登记,填写住院病历及有关护理表格,待医师开出医嘱后,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

5.认真做好入院介绍,如床位负责医师、负责护士、护士长作息制度、探视制度、查房制度等,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和生活设施。

6.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生活习惯和需求,为患者作护理体检并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填写护理入院录。

按“分能护理”进行护理。

(三)出院护理常规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

专科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目

专科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目

专科护理常规一、门诊各科护理常规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妇科门诊儿科门诊眼科门诊附一: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护理耳鼻咽喉科门诊口腔科门诊皮肤科门诊注射室换药室专家会诊中心影像诊疗科妇科门诊产科门诊产科门诊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二、急重症科护理常规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常见急诊救护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抢救护理急腹症病人抢救护理休克病人抢救护理中暑病人抢救护理电击伤病人护理淹溺病人抢救护理急性中毒病人抢救护理多发伤病人抢救护理ICU一般护理ICU专科护理持续脉搏血氧含量监测护理口咽通气管的置入护理气管插管术配合气管插管术后的护理气管切开术配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气囊检测口-咽、鼻-咽吸引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传统技术)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密闭系统技术)持续心电监护动脉导管置入配合动脉血压检测动脉导管的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配合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的拔除肺动脉压(PAP)监测漂浮导管护理降温毯/升温毯的应用三、内科护理常规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血液科护理常规血液内科一般护理血液内科专科护理血液科消毒隔离护理(包含保护性隔离)贫血护理发热护理出血护理白血病病人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淋巴瘤病人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护理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护理血友病病人护理过敏性紫癜病人护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常规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输血护理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心力衰竭病人护理心律失常病人护理心绞痛病人护理心肌梗死病人护理高血压病人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护理心肌病人护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护理心包炎病人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护理人工心脏起搏术病人护理心脏电复律(除颤)病人护理心包穿刺术病人护理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护理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护理PTCA及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护理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病人护理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消化内科一般护理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护理肝性脑病病人护理肝硬化病人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护理胆囊炎、胆结石病人急性发作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胃镜检查病人护理置双气囊三腔管病人护理肠镜检查和病人护理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呼吸内科一般护理呼吸内科专科护理肺炎病人护理肺脓肿病人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护理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肺血栓拴塞症病人护理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护理间质性肺炎病人的护理胸腔积液病人护理自发性气胸病人的护理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有创机械通气护理无创机械通气护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护理胸腔穿刺术护理风湿病科护理常规风湿科一般护理风湿科专科护理关节疼痛与肿胀病人护理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病人护理皮肤损害病人护理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护理干燥综合征病人护理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神经内科一般护理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头痛病人护理失语病人护理感觉障碍病人护理癫痫病人护理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护理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脑炎病人的护理震颤麻痹病人的护理低钾麻痹病人的护理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护理老年期痴呆病人护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鼻饲护理腰椎穿刺术护理肿瘤内科护理常规肿瘤内科一般护理肿瘤化学治疗一般护理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症状护理静脉炎护理静脉渗漏护理恶心、呕吐护理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腹泻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泌尿系统毒性反应的护理脱发的护理过敏反应的护理肿瘤急诊护理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高钙血症的护理脊髓压迫的护理急性肿瘤溶解综合症恶性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的护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股静脉置管术护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动脉内灌注化疗术护理胸腔穿刺术+灌注化疗护理腹腔穿刺术+灌注化疗护理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内分泌科专科护理低血糖昏迷病人护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护理糖尿病病人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护理痛风病人护理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人护理尿崩症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监测护理常规胰岛素泵护理常规肾内科护理常规肾脏内科一般护理肾脏内科专科护理尿路感染病人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急性肾衰病人护理慢性肾衰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肾穿刺的护理尿毒症血液透析护理常规介入科护理常规介入科一般护理介入科专科护理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护理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术病人护理脑血管造影术病人护理上消化道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病人护理感染科护理常规感染科一般护理感染科专科护理肺结核护理常规咯血的护理常规病毒性肝炎病人护理细菌性痢疾病人护理流行性腮腺炎护理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护理伤寒病人护理麻疹病人护理水痘病人护理人禽流行性感冒病人护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护理腹腔穿刺术护理儿科护理常规儿科一般护理儿科专科护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肺炎患儿的护理哮喘患儿的护理腹泻病患儿的护理泌尿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急性肾炎患儿的护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护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小儿惊厥的护理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川崎病患儿护理新生儿护理常规新生儿一般护理新生儿专科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新生儿肺炎护理新生儿黄疸护理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早产儿护理四、外科护理常规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常用麻醉病人护理骨科护理常规骨科一般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骨科专科护理常规牵引病人的护理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上肢疾患病人护理下肢疾患病人的护理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股骨干骨折病人的护理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颈椎病病人手术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的护理椎体后凸成形术病人的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手外科护理常规手外科一般护理手外科专科护理断指(肢)再植术病人护理腹部带蒂皮瓣术病人的护理手外科外固定支架病人的护理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人护理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病人护理肢体骨折内固定病人护理肌腱神经损伤病人的护理臂丛神经损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内固定病人的护理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普外科一般护理普外科专科护理甲状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病人手术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手术护理乳癌病人手术护理腹外疝病人手术护理阑尾炎病人手术护理肝癌病人手术护理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手术护理胃癌病人手术护理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手术护理胆道疾病病人手术护理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手术护理全胃肠外营养护理腔镜护理常规腔镜一般护理腔镜专科护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病人护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G)病人护理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病人护理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病人护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病人护理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LT)病人护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病人护理泌尿外科护理常规泌尿外科一般护理泌尿外科专科护理肾脏肿瘤手术病人护理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病人护理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护理膀胱肿瘤手术病人护理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病人护理尿石症病人护理泌尿系损伤病人护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尿道下裂病人手术护理男性生殖器手术病人的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经皮肾镜取石术护理输尿管镜手术护理泌尿系腹腔镜手术护理肾造瘘术护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护理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护理膀胱冲洗引流护理保留导尿护理神经外科护理常规神经外科一般护理神经外科术前护理神经外科术后护理神经外科专科护理颅内动脉瘤病人护理颅内动静脉畸形病人护理烟雾病病人护理幕上疾病病人护理脑膜瘤病人护理胶质瘤(神经上皮性肿瘤)颅咽管瘤病人护理垂体瘤病人护理幕下疾病病人护理听神经瘤病人护理三叉神经、面肌痉挛病人护理头皮血肿病人护理头皮裂伤病人护理头皮撕脱伤病人护理颅盖骨折病人护理颅底骨折病人护理脑震荡病人的护理脑挫裂伤病人护理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护理硬膜外血肿病人护理硬膜下血肿病人护理颅内血肿病人护理脑脓肿病人护理脑积水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脑室外引流护理气管切开护理脑疝病人的急救心胸外科护理常规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胸外科专科护理胸部损伤病人护理自发性气胸手术病人护理支气管扩张手术病人护理脓胸手术病人护理漏斗胸NUSS手术病人和护理肺部肿瘤手术护理食管贲门肿瘤手术病人护理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烧伤整形外科护理常规烧伤整形外科一般护理烧伤专科护理烧伤休克期病人护理烧伤感染期病人护理吸入性损伤病人护理特殊部位烧伤病人护理头面部烧伤会阴部烧伤特殊原因烧伤病人护理电击伤化学烧伤烧伤创面切(削)痂病人手术护理整形外科一般护理整形外科专科护理皮肤移植病人护理皮瓣移植术病人的护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手术病人护理头皮撕脱伤修复术病人护理小儿外科护理常规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小儿外科专科护理阑尾炎患儿护理包茎患儿护理尿道下裂患儿手术护理腹股沟斜疝患儿护理隐睾患儿护理血管瘤、淋巴管瘤患儿护理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护理石膏固定患儿护理支具固定患儿护理牵引患儿护理多并指患儿护理骨髓炎患儿护理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护理下肢骨折手术患儿护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护理(DDH)肛肠科护理常规肛肠外科一般护理肛肠科专科护理肛门疾患手术病人的护理造口术病人的护理眼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眼科护理常规眼科一般护理眼科专科护理玻璃体视网膜病病人护理青光眼病人护理白内障病人护理斜视、眼肌疾病病人护理翼状胬肉手术病人护理眼球异物,穿孔伤病人护理眼球摘除术病人护理:眼化学伤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耳鼻喉科护理常规耳鼻喉科一般护理耳鼻喉科专科护理鼻内镜术病人护理扁桃体手术病人护理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的护理:急性会厌炎病人的护理突发性耳聋病人护理鼻腔出血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剪鼻毛法口腔科护理常规口腔科一般护理口腔科专科护理上、下颌骨骨折病人的护理五、妇产科护理常规妇科护理常规妇科一般护理妇科术前护理妇科术后护理妇科专科护理先兆流产病人护理难免流产病人护理异位妊娠病人护理盆腔炎病人护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护理葡萄胎病人护理绒毛膜癌病人护理子宫肌瘤病人护理宫颈癌病人护理子宫内膜癌病人护理卵巢良性肿瘤病人护理卵巢癌病人护理外阴癌病人护理子宫脱垂病人护理处女膜闭锁病人护理先天性无阴道病人护理不孕症病人护理妇科化疗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腹腔镜手术护理宫腔镜检查术护理产科护理常规产科一般护理难产后一般护理剖宫产一般护理妊娠期并发症护理流产病人护理早产病人护理妊娠高血压病人护理先兆子痫、子痫护理前置胎盘病人护理胎盘早剥病人护理妊娠合并肝内淤积症病人护理羊水过多病人护理羊水过少病人护理分娩期并发症护理产后出血病人护理产褥感染病人护理妊娠合并症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护理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病人护理引产病人护理中期妊娠终止病人护理药物流产病人护理产房护理常规产房一般护理产房专科护理正常分娩产妇护理中期妊娠引产产妇时护理会阴切开缝合术产妇护理催产素引产、催产产妇护理人工破膜产妇护理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护理早产儿护理温箱使用常规六、手术室护理常规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规则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流程手术室一般规则参观人员规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交接班制度手术室接待病人礼仪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心肺复苏心电图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CPR 机的使用血糖仪监测洗胃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输液泵的使用技术注射泵的使用PICC置管操作流程PICC置管术后维护的操作规程胰岛素笔的操作胰岛素泵的操作多导睡眠监测仪Alice4操作规程雾化吸入(氧喷)操作规程腹式呼吸操作规程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震动排痰操作规程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规程三腔二囊管的操作规程碘过敏试验护理规程腹水回输护理规程肝穿刺术操作规程压疮换药中心静脉压测量护理流程胃肠减压的护理“T”管引流的护理腹腔双套管的冲洗和护理空肠营养管及空肠造瘘管内滴营养液的护理母乳喂养子宫按摩术会阴擦洗会阴酒精湿敷新生儿沐浴婴儿抚触蓝光箱使用操作流程暖箱使用操作流程微波理疗的操作规程灌肠的操作流程造口护理的操作规程协助皮牵引协助骨牵引骨牵引换药腰背肌功能锻炼膀胱冲洗术(封闭式)冰毯使用的操作规程颅内压监测的操作规程脑室引流管护理的操作规程气管切开护理的操作规程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深静脉置管护理的操作规程经鼻/口腔吸痰法约束带使用的操作规程更换引流袋外固定支架护理腹股沟穿刺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的操作使用24小时尿标本采集腹膜平衡试验腹膜透析换液自动腹膜透析机操作血液透析操作流程血液透析滤过操作流程无肝素透析操作流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操作流程无菌物品的配送操作规程消毒液的配制操作规程打手术器械包操作规程环氧乙烷操作的操作规程封口机的操作规程全自动清洗机的操作操作规程超声清洗机的操作规程电动气压止血仪的操作规程高频电刀的操作规程钬激光碎石仪的操作规程各种手术卧位放置规程侧卧位的放置操作规程垂头仰卧位的放置操作规程俯卧位放置的操作规程腔镜器械清洗、灭菌操作规程21。

门诊护理规范与标准操作指南

门诊护理规范与标准操作指南

门诊护理规范与标准操作指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门诊护理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准确的门诊护理规范和标准操作指南对于提高门诊病人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门诊护理的规范和标准操作指南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技巧和经验分享,以期帮助护士和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门诊护理服务。

第一章:门诊护理规范概述1.1 门诊护理的定义门诊护理是指在医院门诊部门或诊所等定点医疗机构中,护士通过专业的护理技术和护理知识,为门诊病人提供的全面护理服务。

1.2 门诊护理的重要性门诊护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门诊病人的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降低病人住院的需求。

1.3 门诊护理的基本原则门诊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护理、连续性护理、综合性护理等。

这些原则是门诊护理的基石,也是门诊护理规范的核心。

第二章:门诊护理规范的制定2.1 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门诊护理规范的制定要参考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门诊护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2 专家委员会的建立门诊护理规范的制定需要建立一支专家委员会,由有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护理专家组成,对门诊护理规范进行研究和修订。

2.3 审批程序门诊护理规范的制定需要经过医院或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程序,确保门诊护理规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章:门诊护理标准操作指南3.1 门诊护理常规操作门诊护理常规操作包括病人的入院准备、体格检查、用药指导等。

本节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2 门诊护理特殊操作门诊护理特殊操作包括各种常见的护理技术,如注射、静脉采血、伤口处理等。

本节将介绍这些特殊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

第四章:门诊护理实际操作技巧与经验分享4.1 门诊护理实际操作技巧门诊护理实际操作技巧包括病人的沟通技巧、仪器的正确使用等方面。

本节将分享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经验,帮助护士更好地开展门诊护理工作。

4.2 门诊护理经验分享门诊护理经验分享包括一些实际案例的讲解和分析,通过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门诊护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门诊的特殊性质使得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变得尤为重要。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是指临床医生或护士在门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技术操作和护理。

正确的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本文主要介绍门诊技术操作护理的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1. 注射技术门诊注射是最为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正确的注射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注射伤害和交叉感染。

注射前应仔细检查药品标签、规格和有效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药品的污染和误用。

注射后应给予患者必要的观察和指导,及时处理注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2. 标本采集技术门诊标本采集是门诊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正确的标本采集技术可以使得检验结果准确,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应检查采集器具和消毒用品的完好性和消毒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做好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在完成标本采集后,应及时进行标本编号、记录、包装、存储和运输,避免标本的误交和污染。

3. 洗手技术洗手是门诊技术操作护理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首要措施。

正确的洗手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

门诊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手卫生流程和操作步骤,选择正确的洗手液,注意手部每个部位的清洁,避免操作中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4. 检查技术门诊检查技术应当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和器材,做好相应的技术操作护理。

例如,验血时应遵循采血规定,仔细准备采血器材和验血盒,注意技术操作中的标本污染和误差;超声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熟练掌握超声探测器的操作技巧和各个部位的检查方法。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注意事项1. 患者沟通患者沟通是门诊技术操作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就诊情况,告知患者有关检查和治疗的相关信息,增强患者对门诊技术操作护理的信任感和理解度。

在技术操作中,应注重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避免造成患者痛苦和损伤。

2. 文化素养门诊技术操作护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文化素养,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护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
门诊换药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及疼痛情况、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2、观察伤口的部位、大小、组织形态、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感染情况及伤口周围皮肤、组织状况。

(二)护理常规
1、按门诊一般常规护理施行。

2、应设有普通换药室和特殊感染伤口换药室,用具、器械须严格分开使用,清洁、消毒处理;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流通。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换药用具一人一用一换,每次换药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伤口部位,保护好患者隐私。

5、依次取下伤口敷料,若敷料粘在伤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软化后缓慢取下;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敷料。

6、选择合适的伤口清洗剂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坏死组织等。

7、如有多处伤口需换药,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清洁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中间向外消毒;感染伤口换
药时,应从伤口外向中间消毒;有引流管时,先清洁伤口,再清洁引流管。

8、胶布固定时,粘贴方向应与患者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伤口包扎不可固定太紧。

9、换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10、使用后的各种物品、器械及时送清洁、消毒;特殊感染伤口的敷料、用具,按特殊消毒灭菌要求处置。

(三)健康宣教
1、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

2、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伤口敷料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3、指导患者沐浴、翻身、咳嗽及活动时保护好伤口。

4、根据伤口渗出情况告诉患者下次换药时间。

门诊技术操作护理常规
门诊输液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及解释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2、对给药计划的认知程度及合作程度。

3、了解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及管壁弹性、肌体活动度。

4、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5、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作用及副作用、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二)护理常规
1、保持室内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空气流通。

2、热情接待病人,告知病人静脉输液的目的,并嘱输液前排尿或排便。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必须严格核对、检查病历、治疗单及用药方法(药名、浓度、剂量和用药时间)。

4、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变质、变色、混浊、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不可使用。

5、同时注射多种药物,应检查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6、按医嘱配置药物,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

7、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根据病情、药物性质等情况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

8、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观察药液滴人是否通畅,有无药液外渗,有无输液反应、过敏反应,出现异常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及时进行抢救。

(三)健康宣教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嘱患者及家属不可自行随意调节输液滴速,以免发生意外。

2、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3、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常见输液反应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输液反应的表现,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和厌烦情绪。

5、根据病情进行健康宣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