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技术资料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2e6f44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7.png)
牛蛙养殖技术第一篇:牛蛙养殖技术牛蛙是一种十分优质的水生动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因此,自养牛蛙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介绍牛蛙的养殖技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养殖。
一、场地选址选址是养殖的第一步,选址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效果。
一般来说,场地应该选择在地处平原、水草丰富的河流、湖泊等区域。
选址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源充足。
养殖牛蛙需要大量的清洁水,因此一定要选择水质较好、水源充足的区域。
如果水源不充足,可以考虑挖井或购买自来水。
2、环境适宜。
对牛蛙来说,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非常重要。
因此,养殖场要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最好是没有工业污染和噪声污染的地方。
3、土壤适宜。
选址时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到牛蛙的生长。
最好不要选择粘重的土壤。
二、建设场地场地选好之后,还需要建设牛蛙养殖场。
建设场地的步骤如下:1、建设池塘。
池塘是牛蛙养殖场的核心设施,要求必须达到以下标准:① 深度在1.5米左右,面积要根据畜群量来设计大小② 泥沙淤积少、水质稳定、营养丰富③ 水面光照强度4,000~6,000勒克斯,适量的芦苇、莲藕等水生植物,水质保持维持清洁④ 鱼、藻、虾和昆虫的数量要适宜,以避免发生食物短缺和池水变质⑤ 要选择坡度适宜的场地修建池塘,避开易弄淤的场地,保持水位平稳2、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养殖场成败的关键,牛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种苗选购:选购健康、肥壮、体型完整的牛蛙苗。
② 健康管理:定期清洗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定时更换饲料。
③ 饲料喂养:牛蛙是肉食性动物,需要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
饲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状态而定,一般包括水蚤、小鱼、小虾、虫子和人工配合料等。
④ 养殖疫病防治: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牛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常见疫病有肠道炎、口腔炎、真菌病等。
⑤ 采食和运动量的控制:如果牛蛙采食不足或是运动量过大,都会导致生长缓慢或不良生长,因此要注意控制采食和运动量。
牛蛙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8974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6.png)
牛蛙养殖方法概述牛蛙是一种常见的养殖动物,其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牛蛙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本文将介绍牛蛙养殖的基本要点和常用方法,以帮助养殖者顺利开展牛蛙养殖业务。
适宜环境牛蛙对环境要求较高,适宜的养殖环境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1.温度:牛蛙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3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牛蛙的生长和繁殖。
2.湿度:牛蛙的皮肤具有较强的透气性,适宜的湿度可以提高其生存能力。
一般情况下,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最为适宜。
3.光照:牛蛙需要适量的自然光照,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影响其正常代谢和行为表现。
养殖设施良好的养殖设施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牛蛙的生长发育。
1.池塘:牛蛙适宜生活在水域环境中,可以建设适当大小的养殖池塘。
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便排除废水和异味,并保持水质清洁。
2.遮光网:在养殖池塘周围或覆盖在池塘上方安装遮光网,可以调节光照强度,防止过强的阳光照射,保护牛蛙免受伤害。
3.防护网:适时安装防护网,以防止外来的掠食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对牛蛙造成伤害。
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牛蛙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1.饲料:牛蛙的饲料以昆虫为主,如蚯蚓、蜈蚣、大黄蜂等。
可以根据牛蛙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2.定时定量:定期给牛蛙喂食,并控制饲料的数量,避免过量饮食或过度挑食。
同时,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变质影响牛蛙的食欲。
3.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养殖池塘的水质,包括pH值、溶解氧、水温等指标,及时调节和处理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
防病防虫牛蛙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和虫害问题,防病防虫工作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1.预防疫苗:养殖初期可以适当给牛蛙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饲养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水滞留和养殖废弃物堆积,减少病虫菌的滋生。
3.定期检查:定期仔细检查养殖池塘内牛蛙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2d26a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b.png)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蛙类动物,养殖牛蛙多用于食用或观赏。
以下是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 环境准备:
- 牛蛙的养殖环境应该选择有清洁水源、无污染的鱼塘或池塘。
- 鱼塘底部应做好淤泥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水质清洁。
- 鱼塘周围应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外界干扰和损害。
2. 动物选育:
- 选择健康、无病无虫的幼蛙或种蛙作为饲养对象。
- 可通过市场购买或者从合法养殖基地购得的牛蛙种蛙。
- 注意保证种群的多样性,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3. 日常管理:
- 给予合理的饲料,可使用鱼类、虾类、蜗牛等活饵或者鱼粉、蛋白粉等制成的饲料。
- 控制养殖密度,将牛蛙分成小组饲养,以减少竞争和互相伤害。
- 定期清理养殖池塘,清除废弃物和虫类污染。
- 定期检查牛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 疾病防控:
-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原菌和寄生虫滋生。
- 防止鸟类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以防止传染疾病。
- 发现病症时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扩散。
5. 成熟处理:
- 牛蛙一般在2-3年左右可达到成熟,此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收获。
- 收获成熟的牛蛙,注意合理杀戮和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 可以将成熟的牛蛙转为种蛙以维持养殖群体的稳定和持续。
请注意,在进行养殖活动前,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经营。
此外,也要依据当地气候、环境、饲料供应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牛蛙饲养技术与管理
![牛蛙饲养技术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d2401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5.png)
牛蛙饲养技术与管理
牛蛙饲养技术与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选择与环境调节:牛蛙饲养一般采用密闭式温室大棚饲养,场
地要选择通风好、采光良好,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控制在70%-80%
的环境。
2.饲料:牛蛙的饲料以活饵为主,包括不同大小的蚯蚓、蚂蚱、蟋蟀、蚶蛤、鲍鱼等。
此外,还可以加入猪肝、牛肉、鸡肉、狗肉等动物性食物,并添加少量鱼粉或虾皮,以保证营养均衡。
3.水质管理:牛蛙需要喜好温暖、清澈、无污染的水环境。
在养殖过
程中,需定期更换水质,同时保证水温在22-33℃之间。
4.疾病防治: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牛蛙进行检查,发现疾病及
时治疗;同时注意温度、湿度和水质的控制,防止发生疾病。
5.行为管理:牛蛙要保持合适的饵料供应,保证体重增长,同时要注
意防止攻击、伤害行为的发生。
6.定期清除粪便:定期清除池塘中积累的粪便、换水,保证水质清洁。
养殖牛蛙知识点总结
![养殖牛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1b660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9.png)
养殖牛蛙知识点总结一、牛蛙简介牛蛙是一种重要的水生养殖动物,具有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牛蛙的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被誉为“水中美味”。
因此,养殖牛蛙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二、牛蛙养殖的环境条件1. 水质要求:牛蛙养殖需要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进行养殖,如河流、湖泊、池塘等。
其中,理想的水质PH值为6.5-8,水温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
2. 土壤要求:牛蛙适宜生长的土壤质地以粘土为主,同时兼有适量的有机质,土壤中应含有足够的矿物质和微生物群落。
3. 水体深度:牛蛙适宜生长的水体深度以0.5-1米为宜,深度适中既能保持牛蛙的生活环境,也便于管理和观察。
4. 饲料资源: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包括水生植物、小鱼、虾、蟹等,保证牛蛙获得充足的营养。
三、牛蛙的种类常见的牛蛙种类主要有台湾牛蛙、巴西牛蛙、赤膀蛙等,其中台湾牛蛙是最为常见的养殖品种之一。
四、牛蛙的生长发育特点1. 育肥周期:牛蛙生长发育速度快,一般从蝌蚪期到成熟期只需要4-5个月的时间,因此是一种非常适宜养殖的水生动物。
2. 饲养管理:牛蛙的饲养管理相对简单,只需保持水体清洁、提供充足饲料、定期更换水体和适时投放预防药物等即可。
五、牛蛙的繁殖1. 性成熟:雄性牛蛙一般在1岁左右达到性成熟期,而雌性牛蛙则需要2岁左右才开始产卵。
2. 繁殖方式:牛蛙是以外肛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雄性牛蛙通过呼吸道吹气,泡制气泡巢,然后引诱雌性牛蛙在气泡巢内产卵。
3. 卵的孵化:牛蛙卵一般孵化需要10-15天的时间,孵化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
六、牛蛙疾病防治1. 预防疫病:牛蛙容易发生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多种疾病,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水质、饲料、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综合治疗:一旦发生疫病,需要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剂等治疗方式。
七、牛蛙的养殖技术1. 池塘配置:牛蛙养殖需要建立鱼塘或者水泥池塘进行养殖,确保水体清洁、通风良好、水质稳定。
牛蛙人工养殖技术3篇
![牛蛙人工养殖技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19ff3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f.png)
牛蛙人工养殖技术第一篇:牛蛙人工养殖技术概述牛蛙是一种蛙类,属于水栖动物。
由于其肉质鲜美,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了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养殖品种。
本文将从牛蛙的生态习性、人工养殖技术和市场前景等方面介绍牛蛙人工养殖技术。
一、牛蛙的生态习性牛蛙原产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能够在热带到温带的不同水域中生存。
在自然环境中,牛蛙通常在稻田、池塘、湖泊等水域中生活和繁殖。
牛蛙是夜行性动物,白天通常躲藏在水草、石头或泥沙堆中,晚上才会活动。
它们喜欢在浅水区和河岸边的灌木丛中筑巢产卵,每次产卵量可达2000~3000枚。
二、牛蛙人工养殖技术1.场地的选择为了保证牛蛙的健康成长,应选择风景优美、水质清澈、水源充足的场地。
在养殖牛蛙时,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水深应适中,水温应控制在22℃~28℃之间,水质应保持清新,不能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
2.品种选择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牛蛙主要有水泡蛙、明蒙蛙、绿蛙等数十个品种。
应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品种。
3.育苗选择优良的种蛙,并在正常的生理期进行自然交配,一次交配可交配三~四天。
采用同种蛙青铜肥或鱼骨肥进行培育,控制温度在20℃~28℃之间,使牛蛙苗平均增重达0.5~1.0克。
育苗的时间一般为1~2个月左右。
4.养殖技术(1)水质管理:水质是牛蛙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在饲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水源,使水质清新,防止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2)饲料管理:饲料对于牛蛙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常使用新鲜小鱼、虾、蟹、蚯蚓等作为饲料,而不应使用含有饲料添加剂的饲料。
(3)疫病防治:牛蛙在养殖过程中,身体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疾病,所以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检查并消毒、加强营养等。
三、牛蛙养殖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养生理念的认识不断加强,牛蛙用途的不断拓展,对牛蛙的需求逐年增加。
据了解,目前各地牛蛙养殖业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内,牛蛙养殖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d2a23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8.png)
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1. 地址选择:牛蛙的养殖要选择远离市区的开阔地区,且地势低凹,水源充沛的区域为好。
2. 池塘建设:养殖牛蛙首先要建好池塘,要求池塘水深适中,水质清澈,水面宽广。
养殖池塘的形状以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为佳,建议底部覆盖黑色塑料膜,以防水渗漏。
3. 幼蛙选购:选择1个月龄左右,已长成指纹大小的雄性牛蛙幼蛙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前要对所购买的幼蛙进行检查,以避免带有病毒或其他疾病的幼蛙进入养殖池塘。
4. 日常管理:牛蛙适宜在25°C~30°C的温度下生长,需要保证充足的饲料和水源,每天要定时检查水质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病虫害的现象出现。
同时,还需要保持养殖池塘的通风性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垃圾和废物。
5. 饲料选择:青草青菜、小鱼、蜗牛、虫子等动植物类食物均可作为牛蛙的饲料。
建议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以保证牛蛙健康生长。
6. 养殖周期:牛蛙的养殖周期为6个月左右,通常在秋季可以进行采收和出售。
在出售前,需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确保牛蛙的卫生安全和健康。
牛蛙养殖技术方案
![牛蛙养殖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58c8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e.png)
牛蛙养殖技术方案1. 牛蛙养殖概述牛蛙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力强、肉质鲜美的水产动物,可食用部位较多,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关注。
正确的养殖技术是保证牛蛙养殖良好效益的关键。
2. 牛蛙养殖技术要点2.1 确定养殖场址选择一块拥有良好水源、水质优良、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且无污染的地方作为养殖场。
同时需要考虑方便灌输、排泄和人工作业。
2.2 确定养殖密度牛蛙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养殖场的大小、管理水平、水质、气候和养殖技术等因素而定。
一般来说,牛蛙的养殖密度在每亩50-70只为适宜。
2.3 确定饲料牛蛙的饲料主要有蚯蚓、蚯蚓粉、昆虫、小鱼等。
要保证饲料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数量充足,且要根据牛蛙生长期的不同特点及时调整饲料种类和数量。
2.4 控制水质良好的水质是牛蛙健康成长的关键。
要保证养殖场的水源干净、自来水水质合格,定期更换水、清理饲养环境,避免造成水污染,还要在饲养期间定期监测水的污染物含量。
2.5 细心管理牛蛙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从孵化到成长需要3-5个月不等。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细心管理,定期给牛蛙清洗,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做好消毒和防疫工作,定期检查牛蛙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养殖方案和营养饲料。
3. 养殖效益牛蛙的营养价值丰富,每公斤可卖到数十元以上的价格。
在逐渐严格的环保政策下,养殖场注重环保,将利用牛蛙所产生的废物用于菜地等大面积耕作,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因此,牛蛙养殖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都比较大的行业。
4. 总结牛蛙养殖技术方案是一项涉及到许多因素的复杂工作,但只要注意环保意识、科学管理,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养殖产品,并保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94870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f.png)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1. 牛蛙概述牛蛙是一种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
从中医的角度看,牛蛙是一种有滋补作用的食材,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用领域。
2. 牛蛙养殖技术2.1 筛选选种牛蛙的选种工作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之一,要选用成年、体型健朗、产卵量较高的大型个体用来养殖。
祖辈要求产蛋量在100粒以上,并注意排除有病、畸形等不良个体,同时要保证身体整洁和没有自然伤害。
2.2 养殖场地选择在牛蛙养殖场地选择上,首先要选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附近没有工业或化工厂等污染源的地带。
其次,要选用处在平原或山区的场地,并选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创建有利于牛蛙生长的环境。
在建造牛蛙的饲养池区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池子大小、深度和水质条件,以确保牛蛙良好的生长和繁殖。
2.3 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水质管理。
切忌池水变质,一旦水质发生改变,要及时更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持水质稳定。
(2) 控制饵料质量。
在牛蛙的日常喂养中,应该采用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饵料,以促进牛蛙生长发育。
(3)防止繁殖期牛蛙产卵被破坏。
牛蛙的繁殖期是每年的春季,此时牛蛙需要在水中产卵,为了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小动物或天气原因导致蛙卵损毁,要先将蛙卵单独保护的一段时间。
3. 牛蛙养殖管理3.1 繁殖周期繁殖周期是牛蛙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在春季进行。
在此期间,牛蛙产卵较多,他们的食量逐渐增大,饲养管理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以提高牛蛙的繁殖成功率。
3.2 防病在牛蛙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牛蛙生病,因此在牛蛙养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牛蛙的健康状况。
(1) 加强对牛蛙的定期体检和疫苗注射。
(2) 在饲料管理方面,要注意牛蛙饮食太过令牛蛙肥胖。
牛蛙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会因此而下降。
(3) 注意控制水质和环境卫生,防止细菌等微生物滋生,导致病毒的繁殖以及病菌的感染传染。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aa115ac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8.png)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1、集约养殖:这种方式是用的最多的,集约养殖就是高密度化的养殖方法,既可以单独养殖牛蛙,也可以将牛蛙和鱼一起养殖。
2、半开放式养蛙:半开放式养蛙就是在大一点的水面投放幼蛙,饲料以天然的饵食为主。
3、流放养殖: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上,这就是流放养殖。
一、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1、集约养殖(1)集约养殖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它的特点就是密度高,既能单独养殖牛蛙,还可以将牛蛙和鱼一起养殖。
(2)选择养殖场地时蛙池的水深一定要在1米左右,可以在蛙池里面放一些水生植物,这样能使其在上面栖息。
(3)还可以在蛙池中种植一些荷叶,一般放养的密度为一公顷2000-3000只左右。
2、半开放式养蛙半开放式养蛙就是在比较大的水面上投放幼蛙,饲料可以使用天然的饵食,人工饲料进行辅助养殖。
3、流放养殖流放养殖就是将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上,但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水面必须有大量的天然饵料以及水生植物。
二、牛蛙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1、牛蛙的养殖周期是5个月左右,5个月后牛蛙可以长到250克,这时就能将其进行售卖。
一般养殖7个月左右的牛蛙体重会更重,价格也会比较有优势。
平常一定要做好环境的调控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
2、牛蛙一般生活在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平时比较喜欢栖息在河沟、塘边。
如果水面上长有浮水植物,它一般会则伏在水草下面,仅头部露出水面。
牛蛙有群居的特征,一般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它们适应环境后,不会随便搬迁。
3、一般到了5月上旬,牛蛙的叫声就会很频繁,而且夜间比白天叫得更厉害,它们会抱对产卵。
产卵期到7月中旬会停止,一般会经过70天左右。
牛蛙的卵呈片状,会借助水草固定浮于水面。
受精卵会孵化为蝌蚪,生活在水中,慢慢的会变态为成蛙。
牛蛙健康养殖技术及模式简述
![牛蛙健康养殖技术及模式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5c83e2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3.png)
牛蛙健康养殖技术及模式简述牛蛙,这家伙可真是个宝贝,养殖它可是门技术活。
咱们先来聊聊牛蛙的营养价值。
听说,它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得不得了。
用牛蛙做的菜,简直能让你吃上一口就爱上。
想想那金黄酥脆的牛蛙腿,配上一点蒜蓉和香辣酱,哎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养牛蛙,不仅能赚钱,还能给家人做出好吃的,真是一举两得。
可不是说说而已,这可是很多养殖户的真实经历。
先说环境,牛蛙最喜欢的可是水。
对水质要求可高了,得保持水清澈、流动性好,温度也得适宜,太冷或者太热都不行,牛蛙可是怕冷的。
别小看这个水,水里的氧气可不能少,要不然这小家伙可就不高兴了。
要是你真的想把牛蛙养得好,就得费点心思,给它们创造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像是在水里放些水草,既美观又能提供隐蔽的地方,让牛蛙觉得安全,活得更自在。
喂养的技术也得跟上。
牛蛙可是个大食客,吃得多,长得快。
大多数养殖户喜欢用蚯蚓、小鱼之类的食物,营养丰富,牛蛙一吃就能长肉。
你想想,这么大只的蛙,光是吃就能消耗不少时间呢。
对了,饲料的搭配也很重要,要均衡,才能让牛蛙健康成长。
千万别忘了定期更换水,这样才能保持水质,保证牛蛙的食欲。
真是细致入微,养牛蛙可不是随便搞搞就行。
说到疾病防治,那也是个技术活。
牛蛙一旦生病,可真是让人头疼。
它们就会得一些小病,比如皮肤病、肠道病等等。
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平时得多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可以定期给牛蛙做个“体检”,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地方。
要是发现有病蛙,得立马隔离,避免传染。
对于药物的使用,也得谨慎,别让药物残留影响了牛蛙的肉质。
然后,牛蛙的繁殖也很有趣。
繁殖季节来临时,牛蛙可是热闹得很,公蛙叫得欢,母蛙也跟着“配合”。
要想让它们成功繁殖,环境得合适,水温、湿度都得掌握好。
等到小牛蛙孵化出来,那可是小可爱们的“大团圆”。
这时候,要特别注意饲养,给小牛蛙准备好营养丰富的饲料,让它们健康成长。
咱们来聊聊市场。
牛蛙的市场需求可是越来越高了,各大餐馆都在抢着要。
牛蛙怎么养殖
![牛蛙怎么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1f4370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6.png)
牛蛙怎么养殖1. 简介牛蛙(学名:Rana catesbeiana),又称美洲牛蛙,是属于蛙科牛蛙属的两栖动物,是在水中生活的养殖蛙类之一。
牛蛙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将介绍牛蛙的养殖方法。
2. 养殖环境准备2.1 池塘准备牛蛙养殖的首要条件是准备一个适宜的池塘,池塘的尺寸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亩池塘可容纳3000只左右的牛蛙。
池塘最好选择适当的坡度,方便排水和清洁。
2.2 水质管理水质是牛蛙养殖的重要条件之一。
牛蛙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应保持清洁、透明,pH值在7.0-7.5之间。
定期检测水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2.3 水温控制牛蛙是冷血动物,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
在夏季,水温应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冬季应保持在10-15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牛蛙的生长和繁殖。
3. 牛蛙品种选择牛蛙有多个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品种进行养殖是关键。
一般来说,牛蛙品种分为肉型和蛙卵型,其中以肉型品种为主要的养殖对象。
4. 饲料与喂养4.1 饲料选择牛蛙的饲料种类较多,可以选择活饵、鱼粉、虾粉、肉粉等多种饲料。
在牛蛙的生长过程中,饲料种类和饲养方法可以逐渐变化,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4.2 喂养技巧牛蛙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幼蛙期的饲料需求比较小,可以使用较小颗粒的饲料;成蛙期的饲料需求比较大,可以使用较大颗粒的饲料。
5. 疾病防治牛蛙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5.1 疾病预防定期检查牛蛙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病菌滋生。
5.2 常见疾病防治牛蛙常见的疾病有口腔溃疡、腹水、皮肤病等。
对于疾病的防治,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或采取物理处理等措施。
6. 养殖收益与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牛蛙肉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的食材,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牛蛙十大经典养殖技术
![牛蛙十大经典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3013240722192e4536f62e.png)
牛蛙十大经典养殖技术简介:[地方名]喧蛙、食用蛙。
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学名Rana catesbeiana。
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而得名,为北美最大的蛙类。
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後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
其他一些大型蛙类亦称牛蛙,如非洲的箱头蛙(R. adspersa或Pyxicephalas adspersa)和印度的虎纹蛙(R. tigrina)以及南美的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
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
体长约20公分(8吋),後肢长达25公分(10吋)。
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公斤(1磅)。
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
春季繁殖,卵产於水中。
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
蝌蚪阶段持续1∼3年,决定於气候条件。
许多牛蛙可供食用或用作实验材料。
金黄色。
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NO.1 牛蛙蝌蚪的饲喂技术(1)半月内的投喂牛蛙蝌蚪开始吃食的半月内,因身体细小,一般以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也吃颗细小的蛋黄浆水、豆浆和生猪血及膳血水。
这段时期的饲喂方法是:①在放入蝌蚪之前适当培肥水质。
②若在网箱内饲养,应在每个网箱内(或按每万尾蝌蚪计算)吊放1~2个沉入水下20厘米的面盆,盆内每日投放1次蛋黄、豆浆或猪、鳝血,让牛蛙蝌蚪自由吃食。
(2)15~30天期间的投喂半月龄以上的牛蛙蝌蚪已进入生长旺期,应投喂植物性为主的豆浆(渣)、豆饼、混、配合饲料,辅投动物性饲料,投喂方法是先将糠麸等粉状饲料煮熟搓成团,动物性饲料切碎碾细,每天下午4~5点投喂一次,一部分投在食台上,另一部分泼洒在池内荫凉处。
(3)1月龄以上的投喂1月龄以上的牛蛙蝌蚪,后肢开始伸出,正处在发育变态阶段,吃食量大,每天应投饲2次上午9~10点、下午5~6点各1次,每次每100尾喂食20~~50克,以投喂切碎的田螺、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米糠、稀饭、玉米粉、豆饼、麦麸、浮萍和各种混合、配合饲料NO.2 牛蛙夏季养殖技术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
牛蛙养殖技术大全
![牛蛙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d0e5b3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e.png)
牛蛙养殖技术大全牛蛙和青蛙一样,是两栖动物,牛蛙虽然是国外品种,但抵抗力要比青蛙好,适应能力更强,可以吃更大的饲料,牛蛙也叫美国青蛙,引进饲养已经非常的成功了,养殖技术成熟,可以说,牛蛙养殖比较青蛙养殖技术成熟的更早点。
很多想创业的人看到了牛蛙养殖的前景,也想养殖牛蛙,但不知道牛蛙怎么养,下面就来给各位介绍牛蛙养殖技术大全,各个阶段的牛蛙养殖技术都在这了。
牛蛙幼蛙怎么养幼蛙是指牛蛙蝌蚪脱离期的饲养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左右,体重在20克左右的幼蛙。
幼蛙的饲养对饲料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它们最喜欢吃的饲料是昆虫、蝇蛆、蚕蛹、蚯蚓、小鱼、小虾、蛙类蝌蚪等,人工规模饲养就很难办到,现在市场上有幼蛙颗粒饲料,慢慢的诱导它们不是。
幼蛙开始对禁止的东西无视,为了让其养成吃饲料,如投喂死的动物性饲料于盘中时,可放几条活泥鳅,让其发生错觉,来慢慢转变其食性。
目前市场上的震动饲料台不错,可以试着用用。
幼蛙的放养量,一般40日龄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养100只,40日龄以上的幼蛙,每平方米只能放养80只。
牛蛙成蛙怎么养牛蛙经过一年的饲养,就达到了成年期,如果是作为商品蛙出售,7、8个月就可以出售了。
成年牛蛙体张一般达到了250克以上。
以前没有膨化饲料的时候,都喂给小动物,那样制约了规模饲养,现在有了蛙饲料,提高了养殖效益。
投喂时间多在傍晚进行,因为它是夜行动物。
如果饲料不足,会发生自相残杀的现象。
若长期投喂单一饲料,则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而引起皮肤病。
成蛙的放养量,一般每平方米为40只左右。
牛蛙的养殖模式牛蛙的养殖模式有很多种,基本是在摸索中养殖,但主要还是有三种,集约养殖、半开放式养殖和流放养殖等。
1、集约养殖。
即高密度精养,包括单养、鱼蛙混养。
蛙池面积以0.07公顷以内为好,水深1米,池边有坡度,池内放些水生植物,以利它栖息和隐蔽。
蛙池可以放养幼蛙、成蛙或蝌蚪,但不能混养,只能单养。
放养密度,一般每0.07公顷放养成蛙2000-3000只,当年变态的幼蛙10000只左右,翌年春,稀放为5000-6000只。
养殖牛蛙知识点总结大全
![养殖牛蛙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2383d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2.png)
养殖牛蛙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牛蛙的基本特征1. 外貌特征牛蛙又名青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两栖动物。
牛蛙一般身体较大,有粗壮的后腿和较长的躯干。
一般为绿色或棕色,有特有的斑纹或斑点。
头部宽大,口内有小牙,体表有许多皱褶。
牛蛙的四肢较为健壮,能够跳跃迅速。
2. 生理特征牛蛙是冷血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多数时间处于休息状态。
牛蛙的呼吸器官是皮肤、肺部和黏膜,可以通过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另外,牛蛙的眼睛能够旋转,视觉能力很强。
二、牛蛙的适宜养殖环境1. 温度要求牛蛙是一种热带动物,对温度要求较高。
它适宜的生存温度是20-30摄氏度,要求环境温度较为稳定。
2. 水质要求养殖牛蛙需要保证水体清洁,且水质要求较高。
要避免水体过于污浊或者重金属污染,这样会影响牛蛙的养殖生长。
三、牛蛙的饲养管理1. 喂食牛蛙主要以昆虫、小鱼、软体动物等为食,一般以活饵为主。
在养殖过程中,需定时投放适量的饲料,保证牛蛙的营养需求。
2. 饲养密度牛蛙的适宜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200-300只,密度过高会造成争夺食物和空间,影响牛蛙的生长发育。
3. 疾病预防养殖牛蛙过程中要注意疾病预防,定期检查牛蛙是否有异常情况,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四、牛蛙的繁殖技术1. 产卵牛蛙一般于春季进行产卵,选用水质清洁的浅水面进行产卵。
产卵后,需注意保护卵的安全,避免外部干扰和食物的侵袭。
2. 孵化孵化期一般在7-10天左右,牛蛙卵会在一定条件下孵化,保持水体的干净和温度的稳定是孵化的关键。
3. 幼蛙的饲养牛蛙幼蛙的饲养与成年牛蛙略有不同,幼蛙的主要饲料是昆虫和水生动物,需注意饲养密度,保证幼蛙的生长发育。
五、牛蛙养殖的经济价值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的重视,牛蛙肉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牛蛙肉质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
2. 经济效益养殖牛蛙在适宜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繁殖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养殖牛蛙可以获得肉类和其他产品,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d9dfd6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0.png)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蛙类,由于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以下是关于牛蛙养殖的方法和技术。
一、筛选选种
为了获得健康、生长迅速的牛蛙,我们需要对种蛙进行筛选。
选
种时应选择外形健康、四肢活动灵活、身体饱满、吐泡正常的个体。
同时需要注意选择年龄适中、体型相近、性别组合合理的蛙种。
二、池塘建造及水质管理
牛蛙的养殖最好选用河流、溪涧等水源清澈、水流量大的自然水域,或是人工建造的长方形池塘。
池塘的长度、宽度可以根据养殖蛙
数量的多少来适当调整。
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池塘水并清除底泥。
同时,为确保水质安全,应该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避免垃圾、渣滓等杂物进入池塘,造成水质污染。
三、日常管理
养殖牛蛙要注意给蛙类设置足够的光照及供氧装备,同时注意保
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
牛蛙喜欢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生长,同时也需要适当加强蛙粮的营养成分,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为了避免疫病的发生,需要定期检查蛙类的健康状况。
发现生病、死亡的蛙类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同时需要对蛙舍、池塘、设备等进
行及时清洁消毒。
四、繁殖技术
在选好种蛙后,需要给予其足够的饲养期,等待其性成熟。
平均
来说,蛙的性成熟期在第二年春天。
在繁殖季节,我们需要为蛙类提
供适宜的水温和卵石等产卵基础设施。
蛙的交配和产卵也需要人工辅助。
以上是牛蛙养殖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需要养殖者认真掌握并实践。
非洲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非洲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1eb3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2.png)
非洲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非洲牛蛙,作为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物种,其养殖已经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
本文将介绍非洲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想要从事非洲牛蛙养殖的人士提供一些指导。
正文:引言:非洲牛蛙(Pyxicephalus adspersus)是一种体形庞大的两栖类动物,因其肉质鲜美而被广泛人们喜爱。
非洲牛蛙的养殖在多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商业潜力的行业。
然而,成功的非洲牛蛙养殖需要对其需求和生活习性有所了解,并遵循一些注意事项。
一、非洲牛蛙的养殖环境1.1 温度与湿度非洲牛蛙适应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的养殖温度范围为24-28摄氏度。
应保持恒定的高温度,以确保牛蛙的健康成长。
此外,非洲牛蛙喜欢高湿度环境,保持50-70%的湿度有助于其健康存活和繁殖。
1.2 水质与水量非洲牛蛙需要大量的水来生活,所以养殖场地需要有足够的水源供应。
水质应清澈、无污染,为了维持水质的良好,定期更换和过滤水是必须的。
1.3 土壤和栖息地养殖场地应提供适宜的土壤材料和环境,以模拟非洲牛蛙的栖息地。
土壤可包括泥土和湿润的沙子,以便于非洲牛蛙进行埋身和休息。
二、非洲牛蛙的饲养管理2.1 饮食与营养非洲牛蛙是肉食性动物,饲养时应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昆虫、小鱼和小蛇等。
此外,为了满足其对钙质的需求,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钙质补充剂。
饲养者应合理安排非洲牛蛙的饮食结构,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健康成长。
2.2 定期检查与疾病防控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非洲牛蛙的身体状况,包括皮肤、嘴部和四肢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寻求兽医帮助。
此外,养殖场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饲养环境,预防蛙类疾病的传播。
三、非洲牛蛙的繁殖注意事项3.1 入口准备繁殖前,需要准备好适合繁殖的场地和设备。
养殖器材、设备和配套基础设施都应完善,以确保繁殖成果和提高繁殖效率。
3.2 繁殖技术和方法在繁殖过程中,选择健康、体型较大的雌雄非洲牛蛙进行配对。
牛蛙养殖技术方案
![牛蛙养殖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2166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4.png)
牛蛙养殖技术方案一、牛蛙简介牛蛙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水上鸭肉”、“天然绿色食品”。
牛蛙分布广泛,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区,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
二、养殖环境1.水源牛蛙是水生动物,其生活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水质要求。
优良的水源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增加产量。
选择流动水,水质清澈、pH值6.5-8.0、含氧量在5-8mg/L的水源。
2.场地牛蛙养殖场宜选用海拔200米以下、日照时间比较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适宜的区域。
选用平地或略带坡度的土地,水源充足、水流缓慢,河道的宽阔度宜在5~8米。
3.饲养环境养殖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牛蛙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要掌握合理的养殖技术,保持环境稳定。
在牛蛙养殖水池周围播种鲜嫩的绿色植物,以增强蛙塘的养殖环境。
三、牛蛙养殖技术1.孵化牛蛙一般在春季繁殖,孵化期为3-5天。
在养殖场中,可以采取人工控制孵化的方法,将产卵的母蛙放到孵化盆中,控制水温在26-28℃,水深在5-10厘米的范围内,每天换水1-2次,通常在3-5天内孵化完成。
2.育苗牛蛙育苗期为20-30天。
育苗过程中,水质的控制非常重要。
保持水温在22-28℃,水深15-20厘米,每天换水1-2次。
育苗时要配以专用饲料,每天喂食2次,每次喂食量约为蛙苗体重的2%-3%。
3.培育牛蛙培育期为50-60天。
在此期间,要掌握好饲料的供应、水质的控制,确保牛蛙能够健康成长。
饲料一般采取质量好,种类多的营养饲料。
一般每天喂食1-2次,每次喂食量为牛蛙体重的2%-3%。
4.管理牛蛙的管理包括定期清理池塘、控制水质、防止疾病等方面。
每周清理蛙池1-2次,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清理牛蛙泥浆,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检查牛蛙的生长情况,对于生长状况不良的牛蛙及时进行调整。
四、总结综合来看,牛蛙养殖技术的成功与否,既有环境的因素,也有科学的养殖技术。
在牛蛙的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水源的干净、场地的优良、养殖环境的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牛蛙的人工繁殖1、种蛙池的构造:面积以10?15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左右,水深60?80厘米,以水泥结构为佳,池底可高低不平,水位有深有浅,食台固定于一处,池周围设防逃网或防逃墙,池中央可设置一定面积的陆地和产卵区,产卵区约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深保持10厘米。
2、种蛙来源与培育:选择体重在0.5千克以上,年龄2龄以上的青壮年蛙作种,雌雄比例为1:1,每平方米放养1对,4?5天后开始摄食。
已驯食的种蛙,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3?6%,临产前投喂一些蚯蚓、蝇蛆、小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
没驯食的种蛙投喂动物性饵料,日投饲率为5?6%,最高可达10%以上。
一般分早晨和下午两次投喂。
同时用黑光灯引诱昆虫,增加补充饵料。
培育期间,应看天气的变化;不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尤其是产卵季节。
3、产卵孵化技术:牛蛙产孵期在5?9月份,产卵可分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雌蛙催产剂量为牛蛙或青蛙脑垂体4个+HCG600单位+LRH?A250微克/斤,雄蛙剂量减半,采用一次性注射。
在水温20?30℃时,一般经40小时,开始抱对产卵,产卵后20?30分钟即可轻轻捞出卵块放入孵化池孵化。
孵化池以水泥池较好,面积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水深20厘米,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池上方要遮盖好,防止水温骤变。
每平方米可放卵6000?9000粒,在水温25?32℃、气温20?32℃时,经两天半就可孵出蝌蝌。
二、蝌蚪的养殖技术1、蝌蝌池的构造:水泥池、土池均可,面积可大可小,小者几平方米,大者几十平方米或更大,小池以保持30?60厘米水深为宜,大池深可在1米左右,蛙场应建成规格不一的配套的蝌蚪池,以便分批容纳不同时期的蝌蚪。
内池应有进出水设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面10厘米处置一饵料台,另在池中放些浮性物体供变态后的幼蛙休息。
2、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后留在原池内饲养1个月左右。
脱膜后3天开始投饵,每天2次,每次每万尾蝌蚪一个蛋黄,第5天后投喂一个半蛋黄,加少量豆浆。
随着蝌蚪的长大,池水逐渐加至30?40厘米,饵料改为鱼粉、米糠、豆渣等,日投饲率5%,10天后增加到10%,15天增加到15?18%,3?4天换水一次,经一个月饲养,蝌蚪可达4?5厘米长。
此时将蝌蚪转入已消毒、培肥的较大面积的土池,每平方米70?100尾,池内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有一定的倾斜度,淤泥少。
每天投喂2次,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施肥。
经40?50天的培育,蝌蚪个体可达50克,开始变态成幼蛙。
三、幼蛙的养殖技术1、幼蛙池的改造:以潮湿、温暖、背风向阳、人为干扰少的地方建池较好,面积不宜过大,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3?5平方米,驯食幼蛙的,以小池为好。
土地、水泥池都可以,池深60?70厘米,池周围要用1米高的纱窗布围住以防蛙外逃及敌害入侵,池内只放一个饵料台,饵料台四周用木条作成框,中间用纱窗布绷紧。
2、变态幼蛙的收集:蝌蚪长出后腿后,用网从蝌蚪池中捞起,适当集中到小一些的水泥池或土池中去,继续投饵,前腿长出后不再摄食,直至尾巴消失,此时将幼蛙捞出放入幼池或驯化池,每平方米100?500只,池内水深10?20厘米。
3、幼蛙的人工驯食技术:(1)前期培育:刚变态的幼蛙体质较弱,须经7天左右的前期培育,使之身体强壮,有一定的营养积累后再驯食。
前期培育主要用活饵料,以蛆和小杂鱼为最好,每100只蛙每天投喂100克左右。
(2)食性驯化:以长条形的小杂鱼或蛆作引诱物质,由少到多掺和加死饵或颗粒饵料,直至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
也可直接用颗粒饲料驯食,此时应降低水位至浅水区刚浸入水中,而深水区幼蛙后腿不着底,将颗粒饲料撒在浅水处,幼蛙的活动使颗粒随水而动,引诱幼蛙摄食。
驯食一段时间后,可将大个体幼蛙带动未驯食的幼蛙摄食,这样可缩短驯化时间。
4、幼蛙的饲养管理(1)将驯化池的幼蛙按大小分开,分稀,每平方米100只左右。
(2)有条件的地方,幼蛙可转入室内饲养。
(3)注意防寒防暑,牛蛙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最高不超过35℃,最低不低于20℃(冬眠除外)。
高温季节,室外适当遮阴,室内保持通风。
冬季,室外幼蛙池要盖塑料布,最好再加一层稻草,经常加注一些井水,保持水温在10℃以上。
(4)定时投饵:适温期间,每天2?3次,日投饲率3?5%,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可间或投喂一些新鲜的饵料。
(5)室内养殖,每天换水,清洗食台。
室外土地,注意水质不能过肥,经常加注新水。
(6)注意观察,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工作。
四、成蛙的养殖技术1、成蛙池的选择和设计:成蛙池的要求不及幼蛙严格,面积也可大一些,水的需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要保持池中有一定的水深,室外越冬池水深应保持1米左右,池的周围最好不设置可供蛙用力跳跃的陆地或其它硬物,水深至少在牛蛙后腿踩不到底的深度上。
池壁要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再在池壁上围一圈向内倾斜的20厘米高的纱窗布。
池内不应设置隐蔽的死角或洞穴。
2、商品蛙的半精养技术:室外的鱼池、洼池、稻田、藕塘等面积较大,蛙较分散,多以天然饵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
池中设几个浮于水面的饵料台,按精养方式投饵。
同时用黑光灯诱虫,为没有在饵料台摄食的牛蛙补充。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10?30只左右,视饵料条件决定。
3、牛蛙的室内集约化养殖:日常管理大体与幼蛙相同,但放养密度不一样,体重1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50只,可一直放养到商品规格,若体重不足100克,密度可稍大一些。
在22?28℃条件下,每天投饵2?3次,日投饲率为3%(新鲜饵料为10%)。
体重约在200?250克左右时,可补投一些新鲜饵料以补充维生素。
4、牛蛙的加温养殖:引进热源,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打破牛蛙的冬眠期,使牛蛙常年摄食生长。
热源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锅炉加温、电加温等,无毒害的热源可直接作为饲养用水,有毒害的热源可处理后利用或通过管道间接加热池水。
加温养殖一般在低温季节养殖,唯有注意加温的温度在适温范围内。
五、牛蛙的病害与防治1、腐皮病:一般危害10?50克的幼蛙,7?9月流行,症状表现为:头部两眼之间表皮破烂、发白,形如撞伤。
之后背部发现有小白点,再几天皮肤溃烂,甚至露出肌肉和骨头,腹部及四肢关节先后发红,随后局部溃烂,终至死亡。
可用链霉素浸泡病蛙15?20分钟,2?3次即可达到显著疗效,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病蛙15分钟可抑制病情。
2、红腿病:患病蛙后腿无力、发抖,大腿腹面与前肢之间皮肤充血发红,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死亡。
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可预防此病,用3%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可治愈。
牛蛙养殖技术:《CCTV7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正版VCD光盘——牛蛙养殖技术》本片介绍:1、怎样识别和饲养美国牛蛙;2、养牛蛙《中国林蛙、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本片介绍:1、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2、林蛙养殖新技术;3、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4、丁曼春生态养蛙模式;5、巧养黄粉虫。
《农业出版社正版VCD光盘——怎样办好一个养蛙场》养蛙场建设与养蛙池建造、蛙的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特点、蛙的营养与饲料、蛙的引种和捕捞、种蛙的选择与培育、蛙的繁殖与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幼蛙的饲养管理、成蛙的饲养管理、蛙的病害与防治技术。
《农业养殖技术正版光盘——美国牛蛙饲养技术》通过详细的事例将牛蛙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特种养殖品的特点、饲养方法等注意事项,做了很详细的解说。
此外,本片还对深受人们欢迎的,深具市场价值的牛蛙的养殖新技术做了什么周全的介绍,相信你看后,定会对你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01 美国牛蛙的生长习性02 养殖场的建设03 人工繁殖技术04 商品蛙的饲养管理05 疾病防治。
《正版图书——怎样办好家庭牛蛙养殖场》图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牛蛙的优良品种、生物学特性、营养与饲料、养殖场的基本条件、繁殖、蝌蚪的培育、幼蛙和成蛙不同模式的培育方法、运输与采收、疾病的防治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用技术。
目录一、怎样选择牛蛙的优良品种(一)引进种类(二)科学引种二、牛蛙的生物学特性(一)牛蛙的外部形态特征(二)生活习性(三)摄食特性(四)繁殖特性(五)牛蛙的生长(六)牛蛙的变态三、牛蛙的营养与饲料(一)牛蛙的营养需要(二)蝌蚪饵料的种类(三)牛蛙的饵料种类(四)牛蛙食性驯化的方法(五)蝌蚪活饵料的培养(六)蝌蚪人工配合饵料的配制(七)牛蛙人工配合饵料的配制四、牛蛙养殖的基本条件(一)牛蛙养殖场的环境要求(二)牛蛙养殖场的水质要求(三)牛蛙养殖场的水源五、怎样做好牛蛙的繁殖(一)种蛙池、产卵池和孵化池的建造(二)亲蛙的识别和选择(三)亲蛙的饲养管理(四)自然繁殖(五)人工繁殖(六)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七)采卵(八)孵化(九)提高牛蛙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十)产卵总数的估计方法(十一)蝌蚪的发育与变态六、怎样做好蝌蚪的培育(一)蝌蚪池的建设(二)放养蝌蚪前的准备工作(三)蝌蚪的放养(四)投饵(五)水质管理(六)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七)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七、怎样培育商品蛙(一)土池养蛙(二)水泥池养蛙(三)稻田养蛙(四)网箱养蛙技术(五)牛蛙的综合生态养殖技术八、牛蛙的运输及采收(一)蝌蚪的运输(二)幼蛙的运输(三)成蛙的运输(四)牛蛙的采收(五)牛蛙采收标准九、牛蛙养殖场疾病防治要点(一)蛙类的致病因素(二)主要防病措施(三)蝌蚪的疾病及其防治(四)幼、成蛙的病害及防治(五)蛙场常备药物及使用方法(六)禁用药物及其危害十、家庭牛蛙养殖场的经营管理(一)经营决策(二)投资准备(三)成本效益核算成功实例牛蛙养殖技术套装:《牛蛙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怎样办好一个养蛙场》+《农业养殖技术正版光盘——美国牛蛙饲养技术》+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黄粉虫养殖技术》+《正版图书——怎样办好家庭牛蛙养殖场》=1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