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与循环伏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鋰電池分析-充放電與循環伏安

微電能實驗室一.實驗目的:

近年來各種電子機器之小型、輕量化及手提化之進展,從經濟性,環保性及便利性上著眼,一次電池用完即丟的缺點將被取代,也促進了高性能二次電池之研發。故本課程將針對鋰離子二次電池作簡單介紹,使同學們了解鋰離子二次電池工作原理,並且透過本實驗實際操作,使同學們對於放電曲線圖、循環伏安測試圖形有進一步的認知。

二.實驗原理:

鋰電池(Lithium Battery)的構想最早出現於1947年,由法國工程師Hajek 所提出,第一代的鋰電池採用鋰金屬作為負極,並以LiCoO2作為正(陰)極材料,雖然鋰金屬提供了重量輕及高操作電壓之優點,但是因為高成本及電池反覆充放過程中,鋰離子會在鋰金屬表面反覆地進行電沉積(Electro-deposition)與電溶解(Electro-dissolution),形成樹枝狀結晶物(Dendritic Structure)與充放電反應之「呆鋰」(Dead Li)的現象。當樹枝狀結晶物累積至一定程度後,有可能會刺穿隔離膜,穿越過電解質液,並與正極相接觸,進而造成電池內部短路,放出大量的反應熱,導致電池失效甚至引起爆炸。由於使用鋰金屬作為負極會有電池性能欠佳、使用安全上的疑慮及成本過高的考量,因此許多取代鋰金屬的方案在1980、1990陸續被提出,在1980 年,Armand[12]提出“搖椅式電池”(Rocking Chair Battery , RCB)的概念,並採用嵌入式非金屬化合物負極材料(如碳材)來取代鋰金屬,得以大幅提昇鋰電池之操作安全性。由於石墨態碳材具有層狀架構,因此負極表面發生的反應不再是單純的鋰金屬氧化還原反應,而是鋰離子的嵌入(Intercalation)及嵌出(Deintercalation)的機制。圖2.2為此種鋰離子電池之充放電原理。當電池進行充電、放電時,鋰會以離子型態進行電化學反

應:充電過程鋰離子依循由正極(陰極)之活化區嵌出,經由電解液再嵌入負極(陽極);放電過程鋰離子再遵循由負極嵌出,經由電解液以嵌入正極,形成一重覆充放電的可逆機制,其中鋰離子於兩極之間來回搖擺,故稱為搖椅式電池(RCB)。

鋰離子電池的材料系統在已商業化成功的鋰離子二次電池中,其正極與負極皆使用層間化合物,而這些層間化合物必須要能夠容許鋰離子的進出,而不使材料結構發生不可逆的變化,如此才能讓鋰離子在充放電過程中往返於正負極之間如﹝圖一﹞,充電反應式可寫為:

正極LiCoO2-------> Li1-x CoO2 + xLi+ + xe-

負極6C + xLi+ + xe- ------->Li x C6

全反應6C + LiCoO2-------> Li x C6+ Li1-x CoO2

圖一層狀LiCoO2充放電時Li離子工作原理示意圖充放電過程:充電時,電子由充電器外部經過負極的碳材料,而同時正極材料的鋰離子則離開正極經過電解液進入負極;放電時,電子和鋰離子則反向而行。正常使用下,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循環壽命可達500 次(即500 次時,

電容量仍在原容量80%以上)。鋰離子電池充飽時,在無負載時電壓為 4.1~4.2V,電位若是低於3.6V 左右會產生電壓陡降,一般手機會以沒電來表示,事實上是電壓不足不能再工作了。好的座充是依照鋰電池特性而設計的。第一段充電是定電流充電,等到快充飽時再以定電壓﹝4.1~4.2V﹞充電的方式讓電池達到最佳狀態。

循環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CV) :乃是以控制電極電位,以三角形電波之電位輸入待測物中,待電位線性增加至某一設定值後,再反向操作至原電位,電位改變期間若有氧化或還原反應發生,則會有電流產生,而可得一電流對電位之關係。循環伏安法的分析應用於電池研究,主要可利用在不同操作條件下(如循環次數、掃描速度、不同溫度及掃描電壓範圍等),觀察電池電極材料的氧化還原(即充放電)反應機構、電池的循環效益(可逆性),活性物質結構的改變、亦可測量電化學反應發生時的擴散係數與電子轉移數等。

三.實驗儀器:

AUTOLAB充放電儀器(PGSTAT30)(參閱圖二)、LiMn2O4鈕釦型電池。

圖二AUTOLAB充放電儀器(PGSTAT30)

四. 實驗步驟:

4-1.電池充放電性能測試 :

本實驗主要為採用二段式充電方法,先以定電流500μA / cm2充電至4.5V ,再以定電壓4.5V 充電,電流隨著定電壓充電過程的繼續而逐步減小,當減小至0.01C 時,則認定為充電終止。最後便以定電流(5μA / cm2)放電模式進行測試電池元件之性能,充放電截止電壓分別為(4.5及3.0V)。以前述之流程將薄膜試片組裝成的硬幣型電池,與充放電儀(AUTOLAB, PGSTAT30)連接。利用銀導線及電池座安裝至恆溫箱中。將電池置於具恆溫控制系統的恆溫箱中,溫度維持在25℃,進行連續充放電實驗,並利用電腦記錄電壓與時間之變化。

4-2.循環伏安測試 :

本實驗的循環伏安法(Cyclic V oltammetry, SSCV )測試是在 1 M

LiPF61/EC-EMC (1:2) 電解質液系統中,以Li + / Li 作為參考及對應電極。掃描速率:0.2 mV/sec ,掃描電位範圍3.2~4.5V 。

V o l t a g e v s . L i /L i +

(v o l t a g e )

Capacity (mAh/g)

圖三 0VDC +大氣退火60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0.00020

-0.00015-0.00010-0.000050.00000

0.000050.000100.00015

4.17V

4.05V

4.10V 3.97V

I

E/V vs. Li/Li +

(voltage)

圖四 經大氣退火600℃後0VDC 的 LiMn 2O 4鈕釦型電池之循環伏安測試圖

五、實驗結果

1.詳細紀錄實驗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

2.紀錄充放電與循環伏安各項條件。

六、問題與討論

1.討論一次電池與二次電池的不同點。

2.名詞解釋:正極、負極、能量密度、過充(放)電。

七、參考文獻

1.可充電電池技術大全,孫清華編譯,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 Lithium Ion Batteries Fundamentals and Performanc e ,M. Wakihara ;O. Yamamoto.-Weinheim ;Berlin ,Kodansha Ltd.,Tokyo(Japan),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