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识图(手把手教你)
钢筋入门识图讲解(2020年10月整理).pdf
入门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识图(手把手教你)
04
钢筋的加工与安装
钢筋的加工工艺
钢筋的切割:根据设计图纸, 使用切割机将钢筋切割成所 需的长度和形状。
钢筋的弯曲:使用弯曲机将 钢筋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如 直角、弧形等。
钢筋的焊接:使用焊接机将 钢筋连接在一起,形成钢筋 骨架。
钢筋的绑扎:使用绑扎丝将 钢筋固定在模板上,确保钢 Nhomakorabea的位置准确。
钢筋的防腐处理:在钢筋表 面涂刷防腐涂料,防止钢筋 腐蚀。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将钢筋绑扎成所 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板安装:安装钢筋后,安装模板,确保模 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确保混 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拆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拆除模 板,进行下一步施工
钢筋的符号和标注
钢筋的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长度、形状等 标注方法:包括平面标注法和立面标注法 标注内容:包括钢筋的型号、直径、长度、间距等 标注原则:清晰、准确、简洁,便于理解和施工
钢筋的连接方式
焊接:通过加热 使钢筋熔化,冷 却后连接在一起
绑扎:通过绑扎 丝将钢筋绑扎在 一起
机械连接:通过 机械手段将钢筋 连接在一起,如 螺纹连接、套筒 连接等
钢筋识图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钢钢钢钢钢 加筋筋筋筋筋 目的图的混识 录基纸加凝图 项本的工土的 标知识与结实 题识别安构践
装识应 图用
01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 标题内容
02
钢筋的基本知识
钢筋的种类和用途
钢筋种类:热轧钢筋、冷轧钢筋、冷拉钢筋、钢丝绳等 热轧钢筋: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隧道等工程 冷轧钢筋:主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冷拉钢筋: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隧道等工程 钢丝绳:主要用于吊装、牵引、捆绑等用途
钢筋入门识图讲解
入门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入门识图讲解
入门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手把手教你钢筋识图
手把手教你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识图讲解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 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2Φ25N4Φ18(—0。
钢筋识图手把手教你
(3)钢筋量度尺寸与下料尺寸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 、轴线长度不弯;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的量度方 法是沿直线外包尺寸,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 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L=
1B
3
×2
+(h
-2bhc +2d
)×2
+
11.9d
×2
1
= 3 ×0.4×2+(0.6-2×0.03 +2×0.006)×2 +11.9×0.006×2
= 1.33 (m)
2.箍筋肢数计算
箍筋肢数可划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计算:
. (1)一般的简支梁,箍筋可布至梁端,但应扣减梁端保护层,其计算方法为:
(1)焊接接头。钢筋的接头最好采用焊接,采用焊 接接头受力可靠,便于布置钢筋,并且可以减少 钢筋加工工作量和节约钢筋。焊接接头主要有闪 光对焊和电弧焊两种。
2020/6/14
钢筋计量
38
(2)绑扎接头。它是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 共三处用铁丝绑扎而成,绑扎接头操作方便,但 不结实,因此接头要长一些,要多消耗钢材,所 以除了没有焊接设备或操作条件不许可的情况, 一般不采用绑扎接头。
➢ 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0、450、600三种,其弯 起增加值是指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见下表:
在有些配筋图中, 若没有注示弯起角度时,可根据梁板高度来确定,当梁断面高≥0.8m时,
钢筋识图知识图解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钢筋-配筋图识图
钢筋识图入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2Φ25 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经典:钢筋识图(手把手教你)
18
根据规范要求,绑扎骨架中的受力钢筋,应在 末端做弯钩。一级钢筋末端做180度弯钩,其 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直径的2.5倍,平直部 分的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4)弯起钢筋,主要用于梁、板支座附近,梁中弯起钢筋 的角度一般为45度,当梁高度大于800mm时,宜采用60度 ,板中弯起钢筋的角度一般就小于等于30度。
6
(5)箍筋。箍筋形状如一个箍,在梁和柱子中使用,它 一方面起着抵抗剪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固定主筋和架 立钢筋位置的作用。它垂直于主筋设置,在梁中与受力 筋、架立筋组成钢筋骨架,在柱中与受力筋组成钢筋骨 架。
19
Ⅰ级1筋 80弯钩 Ⅰ 级9筋 0弯 钩
(2.5d+1d) ×3.14 ÷2-(2.5d ÷2+d)+3d=6.25d
20
Ⅰ级1筋 35弯钩 Ⅱ级9筋 0弯钩
21
Ⅱ 级1筋 35 弯 钩
22
• 常用的弯钩长度见表1所示。( 表中d为钢筋直径, X为钢筋弯钩平直部分长度 )
表 1 常用的弯钩计算长度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 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kg/m)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 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12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 5130 d21 0 610.00d 62(1 kg /7m )
建筑施工钢筋入门识图讲解
入门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识图入门知识大全完整版
钢筋识图入门知识大全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 16H-TTMS2A-HUAS8Q8-HUAH1688]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7 没有标注N的就是构造钢筋G, G是15D, X是LaE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讣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单枝箍双肢箍1.单肢箍仅仅出现在农房標条、公园围墻立柱,*园廊架空构件等小工程,在抗震框架梁柱不允许使用:2.梁类构件宜设计为偈数肢箍,不宜出现奇数肢鑫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教你钢筋建筑识图
[转]钢筋识图入门——建工、监理、造价的同学都应该明白平法[图片]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