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

1.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过程: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2.实验名称: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摆的秘密) 实验材料:摆(1号摆、2号摆、3号摆,2号摆与1号摆摆线长短一样,摆锤比1号重;3号摆与1号摆锤相同,摆线比1号摆短)、秒表、支架、实验过程:1、用1号摆和2号摆实验,摆线长短一样,摆锤的轻重不同。
观察它们在一分钟内摆的次数,每个摆观察3次,比较摆的快慢是否相同。
2、用1号摆和3号摆实验,摆锤轻重一样,摆线长短不同。
观察它们在一分钟内摆的次数,每个摆观察3次,比较摆的快慢是否相同。
实验现象:2号摆和1号摆摆的一样快;3号摆比1号摆摆的快。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实验名称:揭示钻木取火的道理实验准备:火柴、黑板实验方法: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实验现象:火柴会燃烧起来实验结论: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4.制作名称:自制电磁铁制作准备:绝缘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制作方法:把绝缘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可以了。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准备:自制的电磁铁、电池、指南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电流的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电磁铁的两极发生变化;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的两极会发生改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专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专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1.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过程: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2.实验名称: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摆的秘密)实验材料:摆(1号摆、2号摆、3号摆,2号摆与1号摆摆线长短一样,摆锤比1号重;3号摆与1号摆锤相同,摆线比1号摆短)、秒表、支架、实验过程:1、用1号摆和2号摆实验,摆线长短一样,摆锤的轻重不同。
观察它们在一分钟内摆的次数,每个摆观察3次,比较摆的快慢是否相同。
2、用1号摆和3号摆实验,摆锤轻重一样,摆线长短不同。
观察它们在一分钟内摆的次数,每个摆观察3次,比较摆的快慢是否相同。
实验现象:2号摆和1号摆摆的一样快; 3号摆比1号摆摆的快。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实验名称:揭示钻木取火的道理实验准备:火柴、黑板实验方法: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实验现象:火柴会燃烧起来实验结论: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4.制作名称:自制电磁铁制作准备:绝缘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制作方法:把绝缘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可以了。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准备:自制的电磁铁、电池、指南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电流的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设置

---------------------------------------------------------------最新资料推荐------------------------------------------------------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设置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一)一实验名称:摆的秘密二实验材料:放座支架、单摆(小铁锁或螺丝帽)、细线、橡皮泥、秒表二实验方案实验一:把单摆挂在方座支架上,反复实验多次,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2、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的次数。
四实验现象:实验一: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实验二:1 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 摆线短的摆动的次数多,摆线长的摆动的次数少五实验结论实验一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实验二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1 / 5摆线短摆动的快,摆线长摆动的慢。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二) 一实验名探究电磁铁的性质称:二实验材料:大铁钉、包皮细电线、电池、大头针、小磁针、胶带三实验方案:1、做一个电磁铁,用电磁铁的一端靠近大头针,通电和断电观察现象。
2、探究电磁铁的磁极。
让电磁铁的钉头和钉帽分别靠近小磁针的南极(也可靠近北极)四实验现象:1、接通电流吸大头针,断电不吸大头针。
2、发现钉尖与南极相吸时就与钉帽相斥,与钉尖相斥时就与钉帽相吸。
五实验结论:1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2 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三)一实验名称: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的实验二实验材料:大铁钉、包皮细电线、电池、大头针、小磁针。
三一实验方案:一、探究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最新资料推荐------------------------------------------------------ 设计对比试验:1、线圈绕线方向相同,电池正负极接法不同。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名称: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绝缘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实验方案: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也增加;随着绕制圈数的增加,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也增加。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绕制圈数有关,随着这些因素的增加,磁力也会增加。
我的发现是手掌发热,经过思考和实验,我得出了结论: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实验六的名称是“风从哪里来”,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和胶带。
具体实验方案是: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从底部向上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点燃蜡烛和蚊香,然后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的烟冒出处放在圆孔附近,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蚊香的烟被吸入瓶内,瓶口处的纸条会上下晃动。
这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顺着瓶口上升,冷空气则会由底部的小孔流进去补充,从而形成了风。
实验七的名称是“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需要制作自制降落伞。
实验方案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比较伞面大小、悬吊物重量和伞面材料对降落速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伞面大、悬吊物轻和伞面透气性差会导致降落速度变慢。
这是因为伞面大的面积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悬吊物轻受到向下拉的力小,伞面透气性差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从而导致降落速度变慢。
最后,我自己制作了降落伞,使用的材料包括塑料薄膜、细绳、螺母和剪刀。
具体方法是将塑料薄膜剪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作为伞包,再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将细绳固定在塑料薄膜的4个角上,最后捏住伞面的中间将4根绳捋直即可。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汇总

我的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
我的方案:1、准备好显微镜。
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块嫩的鳞片,用刀片在麟叶表面轻轻画个井字,用镊子在井字中间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片表皮。
3、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4、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5、将经过上述步骤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6、利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视频)我的发现:图我的结论:发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二(6、摆的秘密)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线长度不变)我的材料: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我的方案: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三次,保证准确性)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表格)我的发现:在改变摆锤重量的情况下,10秒内摆动次数相同。
我的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线长度不变)我的材料: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我的方案: 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三次,保证准确性)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表格)我的发现:在改变摆幅的情况下,10秒内摆动次数相同。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
实验方案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3、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4、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5、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6、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缘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7、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8、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即使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它的细胞结构也是不一样的实验结论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实验二:摆的秘密实验名称:摆的秘密实验材料:放座支架、单摆(小铁锁或螺丝帽)、细线、橡皮泥、秒表实验方案实验一:把单摆挂在方座支架上,反复实验多次,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2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的次数。
实验现象:实验一: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实验二:1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摆线短的摆动的次数多,摆线长的摆动的次数少实验结论实验一: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实验二: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短摆动的快,摆线长摆动的慢。
实验三:模拟钻木取火实验实验名称:模拟钻木取火实验实验材料:木板、砂纸、铁丝、火柴、手钻。
实验方案:1.两人合作,用手钻钻木板。
2.搓手。
3.用砂纸打磨铁丝或弯折铁丝。
4.在黑板上摩擦火柴。
实验现象:1.过一会用手摸钻头,感到钻头变热了。
2.感到受变热了。
3.过一会感到砂纸变热了,用手摸铁丝,铁丝变热了。
4.火柴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摩擦会产生热量,能量可以转化,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全册科学实验操作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63制刘六年级实验汇总六年级上册1.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样子。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调试直至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2.像与不像帮同学找父母活动目的:知道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在外貌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
活动材料:父母的照片。
活动过程:1.组长收集自己小组内同学父母的照片。
2.组间交换照片。
3.小组内观察其他小组同学父母的照片,找出其体貌特征,和班内同学的体貌进行对比,帮同学找到父母。
活动结论:手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有相似之处,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7.秋季星空认识仙后座活动目的:了解仙后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熟悉找寻仙后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仙后座、北极星周边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仙后座,找出仙后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识读北极星周边星图,尝试使用教科书的方法找到仙后座。
学习使用活动星图活动目的:熟练使用活动星图。
活动器材:活动星图。
活动步骤:1.观察活动星图,熟悉活动性图的各组成部分。
2.根据当前日期、时刻、地理位置调整活动星图,对准方向,练习活动星图的使用。
3.小组间互相指定观测时间、方向,练习使用活动星图。
8.冬季星空认识猎户座活动目的:知道猎户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学会寻找猎户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猎户座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猎户座星图,找出猎户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课后,面向南方观察星空,尝试找到猎户座。
制作并利用星座放映器介绍星座活动目的:学习制作星座放映器,进一步熟悉星座知识。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总结

• 5、在盖玻片的左侧有水处滴一滴稀释 的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侧将 碘液吸过来,该洋葱表皮染色。
• 6、经过上述步骤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 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 7、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 8、画图得出实验结论。 • 9、整理实验器材。
录。(测3次) • (3)不改变其他条件,增加摆幅。测量摆在
30S内摆动了几次,记录。(测3次) • (4)比较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摆动幅度不同
摆动幅 猜测摆 实验现象 我们的
摆 动
度
动 (次/30S 结论
快慢
)
幅 度
大
不
同
小
• 4、 改变摆绳长短
(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
• (1)做好一个摆。 • (2)用秒表测量摆在30S内摆动了几次,记
摆在摆动过程中是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 转化,所以它能长时间不停的摆动,又因为有 空气阻力,所以会慢慢地停下来。
• 【注意事项】
• 1、实验中摆来回一次算作摆动一次, 对于不足1次或是超过1次的可以视摆 动过程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记录。
• 2、拉摆要直,放摆要自然,手不能加 力。
• 3、每个实验步骤要反复多做几次,这 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极的 因素
• 【准备】自制电磁铁、电池、开关、 指南针
• 【注意事项】
• 1、先绕好线圈,再连接电路。
•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处 于断开状态。
• 3、不要让电磁铁长时间通电,以免电 池耗电太多。
• 【实验步骤】 •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 2、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册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滴管、吸水纸实验步骤: 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准备好显微镜。
3、将洋葱切开,掰开一块内的鳞片;用刀片在鳞片表面轻轻划一个“#”,用镊子在“ #”字中间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叶的表皮。
4、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5、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6、将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7、利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8、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格子构成,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它的细胞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实验结论: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名称:摆的秘密实验材料:细线、钩码、铁架台、秒表实验步骤: 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做好一个摆。
3、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S 摆动的次数。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改变摆线的长度。
测量新摆并记录。
5、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质量增加。
测量新摆并记录。
6、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改变摆幅的大小。
测量新摆并记录。
10S 摆动的次数,10S 摆动的次数,10S 摆动的次数,7、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1、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2、改变摆锤的质量,摆摆动的次数不变。
3、改变摆幅的大小,摆摆动的次数不变。
实验结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质量、摆幅的大小无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实验名称:模拟钻木取火试验实验材料:砂纸、铁丝实验步骤: 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用砂纸宝珠铁丝。
3、反复快速摩檫一段时间。
4、用手摸铁丝。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用手摸铁丝,铁丝变热了。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实验材料:电池、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导线、电池盒实验步骤: 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六三制)

验
步
骤
1.把燃烧的蜡烛、(厚)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好;
2.调节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3.将蜡烛离凸透镜远一些,在光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吗?
4.换(薄)凸透镜,又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
1.将(厚)凸透镜远一些,在光屏上并不能在形成清晰的像。
2.换(薄)凸透镜,又可以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实验结论
P49
分组
9
梳子梳头发产生静电小实验
P49
分组
10
灯泡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P49
分组
11
制作简易的太阳系模型
P56
分组
12
自制“磁悬浮列车”
P70
分组
序号
1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名称
近视眼的成因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近视眼看物体模糊的原因
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2个凸透镜(一厚一薄)、光屏
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
实
验
步
骤
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
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
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
实验现象
宣纸被玻璃球击穿。
注意安全,不要被烫伤。
9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梳子梳头发产生静电小实验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塑料梳子碎纸屑若干
1.用塑料梳子不断沿着一个方向梳理头发;
2.然后把梳子放在碎纸屑堆里。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

实验三:摩擦生热的实验实验四:通电的线圈(一)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我的材料:电池、绝缘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
我的方案: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我的发现:1、绝缘包皮细电线缠绕相同圈数,串联电池多的吸起大头针多。
2、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绝缘包皮细电线缠绕圈数多的吸起大头针多。
我的结论:串联电池节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大;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大。
(二)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我的材料: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铁钉、小刀、指南针。
我的方案:1、组装电磁铁。
2、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接近指南针,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3、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观察电磁铁两极变化情况。
4、改变线圈胡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两极变化情况。
我的发现: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两极改变;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两极改变。
我的结论: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和线圈的缠绕方向,能改变电磁铁在极性。
实验五:无处不在的能量实验一:我的材料:铁条我的方案:反复弯折一段铁条,摸摸弯折处的温度。
我的发现:铁条弯折处变热。
我的结论:在反复弯折铁条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实验二:我的材料:瘪了的乒乓球、水杯、热水。
我的方案:1、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水杯里。
2、往水杯里倒入热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的发现:观察一段时间后,瘪了的乒乓球慢慢鼓起来了。
我的结论: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乒乓球鼓起来,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实验三:我的我的方案:1、用塑料梳子在头上来回梳头。
2、立即拿梳子靠近或放入碎纸屑,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发现一些碎纸屑粘到了塑料梳子上。
我的结论:用塑料梳子在头上来回梳头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实验四:我的材料:烧瓶、橡皮塞、热水。
我的方案:1、先湿润橡皮塞,把橡皮塞塞进烧瓶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极变化情况。
第9课通电的线圈(二)
(二)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
我的发现 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两极改变;
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两极改变。
我的结论 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和线圈的缠绕方向,
能改变电磁铁在极性。
第10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能量的转化实验
实验一: 我的材料:铁条 我的发现:铁条弯折处变热。 我的结论:在反复弯折铁条的过程中,机 械
能转化成了热能。
第10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能量的转化实验
实验二: 我的材料: 瘪了的乒乓球
水杯 热水
第10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能量的转化实验
我的发现:观察一段时间后,瘪了的乒乓
球慢慢鼓起来了。
我的结论: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乒乓
球鼓起来,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 6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水 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这样一个简单的洋葱表皮 的临时装片就做好了.
• 1.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 朝上,标本对准通光孔的正中央,用压片夹固 定,
• 2.从侧面看着,转动调焦螺旋,使物镜接近切 片(约0.5cm),注意不要碰坏了玻片,
• 3.一边用左眼对着目镜观察,一边转动调焦螺 旋,使标本慢慢离开物镜,直到出现物像,继 续转动调焦螺旋,直到物像最清晰为止 .
• 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大或减小,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 5.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长增长或缩短,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第6课.摆的秘密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摆幅大小、摆线长度不变)
我的发现
在改变摆锤重量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内摆
课题
第1课《细胞》 第6课《摆的秘密》 第7课<钻木取火> 第8课 通电的线圈(一) 第9课 通电的线圈(二)
第10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13课风从哪里来
第14课降落伞
第15课小帆船
器材准备
显微镜(每小组一台),洋葱、小刀、镊子、滴管、烧杯、清水、滴稀碘液(或红墨水 )、载玻片、盖玻片,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叶子细胞装片、血 细胞装片
第6课.摆的秘密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摆幅大小、摆线长度不变)
我的材料 细 线 钩码 秒表 铁架台(带支架)
• 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 上, 做好一个摆。
•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三次,保证准确性)
• 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 (换一重量重的块砝码)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 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细线 钩码 秒表 铁架台(带支架)
木板 手钻 砂纸、铁条、 火柴
电 池 电池夹 包皮细电线 铁钉
大头针 小 刀 胶带
铁条
瘪了的乒乓球 烧杯 热水
塑料梳子 碎纸屑
烧瓶 橡皮塞 热水
大可 乐瓶 小刀 火柴 纸条 蚊香 蜡烛 胶带
塑料薄膜 细绳 螺母 剪刀 胶带
手绢 细绳 螺母 剪刀
一次性台布 细绳
螺母 剪刀
第8课、通电的线圈(一)
制作电磁铁
我的材料:
电 池 电池夹 包皮细电线 铁钉 大头针 小 刀 胶 带
• 1、用绝缘包皮细电线在铁钉一端打结,然后 将包皮细电线缠绕在铁钉上。
• 2、如果想缠绕圈数增加,可缠绕几层,方向 必须一致。
• 3、将绝缘包皮细电线两端去掉绝缘皮,分别 接电池的两极,电磁铁即成。
第七课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实验
方法三: 我的材料:砂纸、铁条。 我的发现:铁条发热
• 用砂纸包住铁条反复快速摩擦 • 一段时间,然后用手摸铁条。
第七课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实验
方法四: 我的材料:火柴
我的发现:火柴能燃起来
第七课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实验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动次数相同。
我的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第6课.摆的秘密
(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 (摆锤重量、摆线长度不变)
我的发现 在改变摆幅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内内摆动次数相同。 我的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幅无关。
第6课.摆的秘密
(三)改变摆线长度的实验 (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
我的发现 摆线长摆动慢,摆线短摆动快。
胶带
自制帆船 大脸盆 水 风管
第一课 细胞
我的材料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洋葱 小刀
镊 子 滴 管 烧 杯 清水
滴稀碘液(或红墨水) 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叶子细胞装片
血细胞装片
认干 净.
• 2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 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 3取、在洋葱的内表皮上用小刀划一个“井” 字形,“井”的内正方形约0.5×0.5厘米, 用镊子从一角开始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 4展、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 镊子把薄膜展平。
•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 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覆盖在薄膜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 4、用电磁铁去吸大头针,检验是否有磁性。
第9课通电的线圈(二)
(一)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我的材料:电池 绝缘包皮细电线
铁钉 大头针。
我的结论:
串联电池节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大, 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大。
•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包皮细 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 观察并记录吸起大 头针的数量。
•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 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 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 量。
第9课通电的线圈(二)
(二)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
我的材料 电池 电池夹 包皮细电线 铁钉 小 刀 指南针
• 1、组装电磁铁。 • 2、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接近指
南针,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 3、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观察电磁铁两极
我的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
第七课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实验
方法一: 我的材料: 我的发现:
木板 手钻 钻头发热
第七课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实验
方法二: 我的材料:双手 我的发现:感觉手发热
• 1、一同学用双手将木板固定好。
2、另一同学双手持手钻在木板上钻。
3、一段时间后,用手摸钻头的温度。
• (注意:1、注意安全。2、用手摸钻头 时防止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