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
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区别,知道乐音对人们生活的积极作用。
2.培养幼儿对周围声音的敏感度,提高对噪音的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1.区分乐音与噪音。
2.认识乐音对人们生活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
2.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的产生。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乐音与噪音的图片、视频。
2.音乐CD: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
3.噪音与乐音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2.基本环节教师展示乐音与噪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让幼儿分辨乐音与噪音。
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乐音对人们生活的积极作用。
教师举例说明噪音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如影响睡眠、听力等。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的产生?3.实践环节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噪音与乐音的卡片,让幼儿自由组合,将卡片分为两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分类。
教师邀请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分类结果,并简要说明原因。
教师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噪音的产生,保护自己的听力。
六、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并记录下来。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关于乐音与噪音的手抄报。
七、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通过互动对话引导幼儿区分乐音与噪音,如:“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吗?”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乐音与噪音的定义,例如:“乐音就像天空中美丽的彩虹,让人感觉开心;而噪音就像突然响起的雷声,让人感觉不舒服。
”2.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干扰,例如:“假设我正在睡觉,突然有人大声播放音乐,我会怎么样呢?我会被吵醒,感到很烦躁。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噪音,例如:“如果我们都在图书馆里,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别人感到困扰呢?”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同时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感受:“你们听到的是一首快乐的歌,它让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是不是感到很开心?”2.基本环节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它让你感觉舒服还是不舒服?为什么?”教师播放音乐和噪音片段,并引导幼儿分辨:“这个声音很动听,它是乐音;而这个声音很刺耳,它是噪音。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第三章《奇妙的声音世界》第三节《乐音与噪音》。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区分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了解乐音与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培养幼儿对美好乐音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能区分乐音与噪音。
2.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声音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懂得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制造噪音。
3. 提高幼儿对美好乐音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学会区分乐音与噪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声音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懂得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制造噪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噪音物品(如闹钟、吹风机)。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卡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钢琴曲,引导幼儿关注并感受乐音的美妙。
随后,教师突然制造一些噪音(如闹钟、吹风机),让幼儿感受到噪音的刺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乐器和噪音物品,讲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让幼儿学会区分乐音与噪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一些声音,让幼儿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并进行小组讨论。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用画笔、卡纸等学具制作自己的乐器,并尝试演奏。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歌声、和谐的乐器演奏。
2. 噪音:刺耳的声音、嘈杂的环境、影响生活的声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记录下生活中遇到的乐音与噪音,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乐音与噪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声音,提高他们对声音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音乐的世界》第二章《乐音与噪音》。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区分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基本认知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乐音与噪音的定义,能区分乐音与噪音。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纪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区分乐音与噪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各种乐器、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场景的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描述情景,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中的乐音与噪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钢琴演奏一首曲子,让幼儿区分乐音与噪音。
(2)教师展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的声音是乐音还是噪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卡片,让幼儿将卡片上的乐音与噪音进行分类。
4. 小组讨论(5分钟)(1)生活中还有哪些乐音与噪音?(2)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避免受到噪音的侵害?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的定义2. 乐音与噪音的区分方法3. 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
要求:用画笔和画纸记录下来,并标注是乐音还是噪音。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并能初步区分两者。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噪音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乐器店,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特点。
(2)开展“音乐之声”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音乐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2024年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
2024年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领域教材《音乐的世界》第二章《乐音与噪音》。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乐音与噪音,区分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了解乐音与噪音对情绪的影响,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欣赏乐音,减少噪音。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乐音与噪音的定义,能区分乐音与噪音。
2.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乐音与噪音对情绪的影响,培养欣赏乐音的能力。
3. 学会尊重他人,养成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区分乐音与噪音,了解乐音与噪音对情绪的影响。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音乐CD、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乐音的美妙。
教师突然制造噪音,让学生感受到噪音的干扰。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讲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
学生与教师互动,区分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如何区分乐音与噪音。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给予点评与指导。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学生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
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完成练习。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的定义。
2. 乐音与噪音的区分方法。
3. 乐音与噪音对情绪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天生活中遇到的乐音与噪音,分析其对情绪的影响。
2. 答案:根据自己的记录,分析乐音与噪音对情绪的影响,学会欣赏乐音,减少噪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积极参与互动,但部分学生在区分乐音与噪音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等场合,运用所学知识,欣赏乐音,减少噪音,培养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能够区分乐音与噪音的能力。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4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精选4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和区别;2. 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4. 培养学生欣赏和区分乐音与噪音的能力;5.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乐音与噪音》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美妙的乐音。
2. 提问:你们喜欢音乐吗?有没有听到过一些噪音?二、探究(15分钟)1. 分类讨论: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具体例子。
2. 观看视频或演示:播放一段乐器演奏的视频或现场演示,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区分乐音和噪音的特点。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讨论一下自己喜欢的乐器,并列举一些乐器的特点和音效。
三、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2. 总结:归纳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区别,并总结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四、拓展(15分钟)1. 听音乐欣赏:播放一段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让学生聆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集体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下流行音乐中可能含有的乐音和噪音元素。
3.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用乐音和噪音元素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或简单的乐器。
五、交流(10分钟)1. 学生表演:鼓励学生逐个或小组表演自己的创作。
2. 学生评价:其他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鼓励正面反馈和建设性意见。
教学反思:通过对乐音和噪音的讨论和区分,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同时,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另外,对于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的环节,有些学生的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教学背景班级情况:小班,30名学生。
主题:乐音与噪音。
教材:儿童音乐启蒙教材。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乐音和什么是噪音。
2. 教授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导入活动(10分钟)老师为学生带来几段不同的声音,例如鸟叫、风吹树叶、车鸣等,让学生分辨哪些声音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知识点讲解(20分钟)1.什么是乐音:指声音美妙悦耳、有规律的声音。
2.什么是噪音:指杂乱无章、不和谐的声音。
活动一(30分钟)给学生一些小乐器,如小鼓、铃铛、木鱼、手摇铃等,让他们互相使用这些乐器,听着别人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和节奏感。
活动二(20分钟)引导学生模仿指定的节奏或音符,可以让学生为自己所喜欢的声音编写节奏,然后让其他孩子一起演奏。
第二节课回顾上节课(10分钟)老师再次提醒学生什么是乐音和噪音,并问学生上节课是否通过小乐器和模仿声音的活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知识点讲解(20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音符和音乐术语,如(红色旗子是4分音符,黑色旗子是8分音符,两个音符加上一条横杠表示不要停顿等等提示符)。
活动一(30分钟)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指定的序列之间的声音间隔,让学生定出节奏和音调的模式,然后创造音乐。
活动二(20分钟)分配小组,让学生学习合唱一首歌曲,并进行现场演出,让不同小组之间比较,挑选出最佳表演团队。
教学反思本次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认识到声音的不同类别,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导入活动、模仿和创造音乐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到了什么是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了解了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互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班学生的年纪较小,教师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乐音与噪音》的主题活动教学,旨在:1.让孩子们认识乐音和噪音的区别,提高他们的听力和观察能力。
2.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加他们的音乐知识。
3.提高孩子们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2. 教学内容1.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区别。
2.听辨乐音和噪音。
3.制作简单的乐器,演奏乐曲。
3. 教学过程第一节:认识乐音和噪音1.导入:播放一段乐音和噪音混合的音乐,让孩子们试听,并找出其中的乐音和噪音。
2.学习: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区别。
3.操练:让孩子们自己模仿发出乐音和噪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
第二节:听辨乐音和噪音1.导入:播放一段乐音和噪音的音乐,让孩子们试听,并分辨其中的乐音和噪音。
2.学习:通过多个例子,让孩子们学会辨别乐音和噪音。
3.操练:让孩子们自己试着发出乐音和噪音,让其他孩子来分辨。
第三节:制作乐器,演奏乐曲1.导入:介绍几种简单的乐器,并演示如何制作乐器。
2.制作:让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自己的乐器。
3.演奏:孩子们分组演奏不同的乐曲,向其他孩子展示自己的成果。
4. 教学评估1.学生在听辨乐音和噪音过程中的表现。
2.学生在制作乐器和演奏乐曲中的表现。
二、教学反思这一次主题活动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乐音与噪音》这个话题,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区别。
在听辨乐音和噪音的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多个例子的学习,很好地掌握了这一技能。
在制作自己的乐器并演奏乐曲的过程中,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团队合作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和勇气。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行主题活动式教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需要对教材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设计,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孩子的多元化需求。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乐音与噪音》及教学反思大全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乐音与噪音》及教学反思大全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乐音与噪音》及教学反思大全《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活动目标:1、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
3、会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乐音和噪声的感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活动过程:一、感知乐音和噪声.(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幼儿自由议论之后,请他们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3)放录音,请幼儿听听小鸟的叫声,说说听这种声音的感觉。
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
二、区别乐音和噪声。
(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声。
听到乐音时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示,听到噪声时用夸张的表情来表示。
(3)请每一位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尝试发出乐音。
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发出乐音的。
(4)教师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请幼儿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
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
三、了解噪声的危害。
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乐音与噪音》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世界》第二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和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声音的产生,探索声音的不同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初步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乐音与噪音的区别,能分辨周围环境中的乐音和噪音。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区分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各种乐器、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幼儿闭眼倾听,感受乐音的美妙。
随后,教师突然播放一段嘈杂的噪音,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图片,讲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引导幼儿认识和区分。
通过举例,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辨别乐音和噪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乐器,让幼儿亲自演奏,体验乐音的产生。
同时,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噪音”的游戏,培养幼儿对噪音的识别能力。
4. 小组讨论(5分钟)a. 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乐音和噪音?b. 乐音与噪音有什么不同?c. 为什么要保护听力,避免噪音?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乐音:优美、和谐、令人愉悦噪音:杂乱、刺耳、影响生活2. 区分方法:闭眼倾听,感受声音的美妙与嘈杂观察声源,判断是否有序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作业要求: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记录下生活中遇到的乐音与噪音,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答案示例:乐音:今天在公园里听到了小鸟的歌唱,感觉非常美妙。
噪音:过马路时,汽车的喇叭声让人感到刺耳。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以“乐音与噪音”为主题的画作,展示自己对声音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声音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声音环保知识,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世界》第二节《乐音与噪音》。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学会区分乐音与噪音,培养对音乐的美感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乐音与噪音的定义,能分辨乐音与噪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并能正确区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音乐CD、图片、小喇叭、环保标语。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乐音的美妙。
随后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乐音吗?乐音和噪音有什么区别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和现场演示等形式,讲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和区别。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乐音与噪音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一组音乐,让学生分辨乐音与噪音。
随后,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乐音与噪音。
4. 环保教育(10分钟)教师讲述噪音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展示环保标语,让学生齐声朗读,培养环保意识。
5.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用画笔、画纸等学具制作环保标语。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2. 内容:乐音:美妙的声音,给人愉悦感受。
噪音:刺耳的声音,影响人们生活和环境。
环保标语:保护环境,从我们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乐音与噪音,并写一篇环保日记。
2. 答案示例:画出乐音:一个微笑的音符,阳光照耀着它,周围有鲜花和蝴蝶。
画出噪音:一个皱眉的音符,乌云笼罩着它,周围有垃圾和烟雾。
环保日记:今天我学会了区分乐音与噪音,还制作了一个环保标语。
我要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和区别。
2024年小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反思《乐音与噪音》
2024年小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反思《乐音与噪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认识与实践》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生活中的声音》,详细内容涉及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区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讨论如何识别乐音与噪音,了解它们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及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含义,学会区分两者。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安静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度和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准确地区分乐音与噪音,并理解它们在不同场合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对情绪的影响,培养他们自觉维护安静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乐音与噪音的音频素材、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乐音和噪音的音频,让幼儿分辨并讨论哪种声音让他们感到舒适,哪种声音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2. 讲解:根据幼儿的讨论,引出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并通过图片和卡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在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音量,以及如何避免产生噪音。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乐音与噪音识别大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的定义。
2. 乐音与噪音的区分方法。
3. 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音量。
4. 如何避免产生噪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并记录家里一天中产生的乐音与噪音,尝试用画笔描绘出来。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乐音与噪音,并用画笔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区分乐音与噪音方面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乐音与噪音大调查”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音频的选择和播放。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音乐的世界》第四章第一节《乐音与噪音》。
主要内容为让幼儿初步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区别,通过实践、听辨、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基本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区分乐音与噪音,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基本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乐器、图片、音乐CD等。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眼倾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是乐音还是噪音?”(3)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讲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
(2)教师用乐器演示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3)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奏乐器,感受乐音与噪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分辨乐音与噪音。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乐音与噪音?”(3)幼儿发言,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2. 内容:乐音:美妙、和谐、令人愉悦的声音。
噪音:杂乱、刺耳、令人不适的声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记录下来,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2. 答案:乐音:如鸟叫声、流水声、琴声等。
噪音:如汽车喇叭声、机器轰鸣声、人大声喧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了乐音与噪音,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寻找乐音与噪音,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世界》,主要内容为乐音与噪音的认识和区分。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乐音和噪音,培养幼儿对美好声音的欣赏能力和对噪音的防范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乐音和噪音。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对美好声音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噪音的防范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声音世界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区分乐音与噪音,培养他们的声音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提高他们对噪音的防范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乐器、图片、卡片等。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美妙。
然后提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是乐音还是噪音?”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对声音世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乐音和噪音。
(2)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乐音和噪音。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例题,如:“下面这些声音中,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幼儿判断其中的乐音和噪音,并进行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的定义2. 生活常见的乐音与噪音3. 如何辨别乐音与噪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记录下来,并画出相应的场景。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学会了辨别生活中常见的乐音和噪音。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一、教学内容《乐音与噪音》选自小学社会课程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声音”。
本节课主要围绕让学生认识乐音与噪音,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影响,以及如何文明用声,共建和谐生活。
详细内容包括: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声音的传播、文明用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能正确区分乐音与噪音。
2. 使学生认识到在不同的环境中,乐音与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学会文明用声。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乐音与噪音的定义,如何区分乐音与噪音。
难点:乐音与噪音在不同环境中的影响,文明用声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图片、卡片、教学课件。
学具: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响设备播放一段音乐和一段嘈杂的声音,让学生感受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2. 讲解教学内容(10分钟)(1)介绍乐音与噪音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2)讲解声音的传播,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3)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乐音与噪音在不同环境中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声音是乐音还是噪音,并说明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乐音与噪音,讨论如何文明用声。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2. 内容:(1)乐音与噪音的定义(2)声音的传播(3)乐音与噪音在不同环境中的影响(4)文明用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出3个乐音和3个噪音,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示例:(1)乐音:小鸟的鸣叫、流水的声音、钢琴演奏。
(2)噪音:汽车的喇叭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人大声喧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乐音与噪音的区别,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精彩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精彩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课程,涉及教材《乐音与噪音》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学会区分生活中常见的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基本感知能力,以及初步了解音乐对情绪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乐音与噪音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乐音与噪音。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遵守社会公德,减少噪音污染,关心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区分乐音与噪音,并理解音乐对情绪的影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各种乐器、音乐CD、乐音与噪音的图片。
2. 学具:彩笔、画纸、音乐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快乐氛围。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遇到的音乐和噪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乐音与噪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讲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让幼儿学会区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
邀请幼儿模仿乐器演奏,感受乐音的美妙。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如何减少噪音,关心他人。
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的区别:乐音:悠扬、和谐、让人愉悦噪音:刺耳、杂乱、影响生活2. 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欢快的音乐:让人愉悦、兴奋悲伤的音乐:让人难过、沉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乐音和噪音,并说明原因。
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分享感受。
2. 答案:画出自己喜欢的乐音和噪音,如钢琴曲、汽车喇叭声等。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引导幼儿表达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关注幼儿的学习效果。
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习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2.了解哪些声音是乐音,哪些声音是噪音;3.能够听出乐音和噪音之间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1.介绍乐音和噪音的概念;2.播放不同种类的声音,让学生分辨乐音和噪音;3.带领学生模仿乐器发出乐音;4.教授学生简单的拍子,让学生跟着拍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老师准备了一段乐器演奏的视频,让学生听一遍,并问一下学生:你们认为这段音乐好听吗?通过引导学生们的思考,老师逐渐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向今天课程的主题。
2. 学习乐音和噪音的概念老师将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展示给学生,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然后播放几个声音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乐音还是噪音,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3. 模仿乐器发出乐音老师给出一些简单的乐器图片,带领孩子们模仿乐器,发出各自的声音,同时让孩子们区分乐音和噪音,并解释他们之间的区别。
4. 以拍子来区分乐音和噪音在活动的最后,老师教授简单的拍子,然后让学生跟着拍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区分乐音和噪音,并在教学结束前巩固之前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更深入的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学习内容;3.活动设计要有趣,希望能够选择更多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参与性更强。
总之,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紧扣小班学生认知和能力特点,通过模仿乐器发出声音、拍子区分乐音和噪音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了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并且体验了音乐的美妙之处。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音乐的世界》第二章《乐音与噪音》。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1.认识乐音和噪音;2.分辨乐音和噪音;3.体验乐音和噪音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4.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聆听美好声音,避免产生噪音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欣赏美好声音的情感。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噪音污染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区分乐音和噪音,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乐器、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2. 讲解:通过展示图片和卡片,讲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它们的区别。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乐器,让幼儿分辨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4. 随堂练习:分组让幼儿进行“找乐音”和“找噪音”的游戏,增强他们对乐音和噪音的辨识能力。
5. 体验环节:让幼儿用乐器演奏乐音,感受乐音的美妙;同时制造一些噪音,让幼儿体会噪音带来的不适。
7. 作业布置:每人画一幅关于乐音或噪音的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2. 内容:乐音:优美、舒适、让人愉悦的声音。
噪音:刺耳、不适、影响人们生活的声音。
3. 作业:画一幅关于乐音或噪音的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乐音或噪音的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完成一幅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音乐会,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乐音的美妙,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噪音问题,学会如何减少噪音,保护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区分乐音和噪音,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第三章节《生活中的声音》,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乐音与噪音的区别和认识,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能够辨别乐音和噪音,并了解它们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分辨乐音和噪音,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制造噪音,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辨别乐音与噪音,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重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公共道德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乐音与噪音的音频素材、图片、卡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乐音和噪音的音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并区分它们。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向幼儿介绍乐音与噪音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寻找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活动,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发现。
4. 例题讲解: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并说明理由。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和画纸,画出心中的乐音与噪音。
7. 课后拓展: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乐音与噪音的调查报告。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2. 内容:(1)乐音:优美、和谐、让人愉悦的声音。
(2)噪音:刺耳、杂乱、影响生活和学习的声音。
3. 图片展示:乐音与噪音的典型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身边的乐音与噪音》2. 作业内容:(1)请幼儿列举出身边的乐音与噪音。
(2)谈谈自己对乐音与噪音的认识和感受。
3. 答案示例:示例1:身边的乐音:小鸟的叫声、妈妈的歌声、钢琴声等。
噪音:汽车的喇叭声、工厂的机器声、电视机过大的声音等。
示例2:我认为乐音让人感到愉快,噪音让人感到不舒服。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噪音,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幼儿园优秀教案小班社会《乐音与噪音》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优秀教案小班社会《乐音与噪音》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辨别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辨别乐音与噪音。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具:音乐CD、音响、噪音图片、乐音图片。
2.环境布置:将教室划分为乐音区、噪音区。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乐音,引导幼儿倾听。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感觉?2.基本环节(1)乐音与噪音的辨别①教师播放一段噪音,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段声音好听吗?为什么?③教师出示乐音与噪音的图片,让幼儿分辨并说出理由。
(2)乐音欣赏①教师播放一段段优美动听的乐音,让幼儿欣赏。
②教师提问:你们喜欢这段音乐吗?为什么?③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听到的乐音,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噪音的危害①教师出示噪音图片,让幼儿说出噪音的危害。
②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音?(4)实践活动①教师将教室划分为乐音区、噪音区,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
②教师引导幼儿在乐音区欣赏音乐,噪音区保持安静。
③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3.结束环节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2.教学不足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噪音的辨别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关于乐音与噪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辨别,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4.教学拓展教师可以结合本次活动,开展一系列关于音乐的教育活动,如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在辨别乐音与噪音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听觉和情感体验来区分两者,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互动对话加深理解。
1.教师播放乐音片段,引导对话: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段音乐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幼:我觉得很快乐,像在玩耍一样。
小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反思《乐音与噪音》
小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反思《乐音与噪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课程》第四章《生活中的声音》,详细内容为“乐音与噪音”一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幼儿能够区分乐音与噪音,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能分辨它们之间的不同。
2.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声音环境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听觉辨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噪音对生活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乐音与噪音的区分,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噪音对生活的危害,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录音机、乐音和噪音的音频素材、图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乐音和噪音的音频素材,让幼儿闭上眼睛分辨它们。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说出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乐音和噪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讲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幼儿判断它们是乐音还是噪音。
邀请幼儿上台表演,模拟乐音与噪音的场景。
4. 环保意识培养(10分钟)讲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导幼儿了解噪音污染的危害。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音,保护环境。
5. 创意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创意绘画,让幼儿用画笔表现出乐音和噪音的场景。
互相分享作品,加深对乐音与噪音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乐音与噪音的概念2. 乐音与噪音的区分3. 噪音对生活的影响4. 环保意识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天中遇到的乐音和噪音,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答案示例:今天我在家里听到了钢琴声(乐音),感觉很愉悦;在马路上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噪音),感觉不舒服。
2. 课后拓展: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减少生活中的噪音,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乐音与噪音的概念,并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乐音与噪音》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会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乐音和噪声的感受,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社会《乐音与噪音》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
3、会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乐音和噪声的感受。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
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乐音和噪声.
(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幼儿自由议论之后,请他们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快思.教案网出处!听起来感觉怎样?
(3)放录音,请幼儿听听小鸟的叫声,说说听这种声音的感觉。
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
二、区别乐音和噪声。
(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声。
听到乐音时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示,听到噪声时用
夸张的表情来表示。
(3)请每一位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尝试发出乐音。
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发出乐音的。
(4)教师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请幼儿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
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
三、了解噪声的危害。
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
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
如在圆形卡片中间画上嘴和手指;在长方形纸上画上睡觉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标牌,在圆形卡片上贴上“静”字等。
延伸活动:
幼儿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各种“安静”标志贴到(或插到)适当的地方,如午睡室、医务室、图书室等处。
观察记录:
活动课“乐音与噪音”中,我问:“噪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子浩大声的回答:“人听了,睡觉的时候睡不着,还有耳朵会聋的……”。
子儒不等子浩说完就抢着说:“还有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这样别人就听不清楚。
”我接着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来减少噪音呢?”我特地请子儒回答,她很高兴的回答:“我们讲话的时候要轻轻,别人在讲话时不能插嘴。
”我笑着说:“那刚才子浩在讲话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她红着脸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
可见,他的行为还不是完全受意识的控制。
因此我认为单单只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加强环保行为的培养。
我们老师必须要重视其他环节,关注其他环节中出现的事,进行随机教育。
让幼儿学到的环保行为得到实践,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取得有益的经验。
从而体现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的真正含义。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噪声,如:大声地讲话、发出尖叫声、音乐活动中杂乱的敲击声等,而且劝阻效果甚微。
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也无处不在,教育幼儿区分乐音和噪声迫在眉睫。
根据《纲要》和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使这样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化为具体形象的游戏。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
围绕这个重点,启动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听、用动作表现、用手画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儿充分理解,同时还让幼儿从自己发现中来理解噪声的危害,并共同来参与环保活动,使环境意识深入幼儿的心田。
小百科:乐音: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乐音。
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都是能发出乐音的乐器。
乐音是音乐中所使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音乐中的旋律、和声等均由乐音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