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岛设计说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二期工程(辅助生产建筑物工程)

陆域形成与地基处理施工图设计说明(第1页,共两页)

一、 概述:

本项目陆域形成总面积25312m\U+00A12¢,场地最终设计标高+10.0m (秀屿理论最低潮面,下同),地基处理交工面标高+9.3m 。根据总平面布置和现状地形,陆域分为两部分,主要为开山区域和回填砂区域。场地四周为直立式护岸,场地西侧局部靠近山体的区域为挖方边坡护坡段。

场地内需开山整平区域即陆域形成\U+2160区面积7442m\U+00A12¢,现状最高点标高17.0m 。回填砂区域即陆域形成\U+2161区面积17870m\U+00A12¢,现状天然泥面标高1.0m~5.0m 。开山区域采用爆破工艺施工,回填海域区域吹填砂形成陆域。挖方边坡采用喷射C20混凝土进行坡面防护。

本次陆域形成与地基处理施工图的内容包括陆域形成、地基处理、开山、挖方边坡防护等。本设计说明主要介绍陆域形成、地基处理、开山、边坡防护的施工技术要求,具体施工内容和工艺如下:1、施工准备,场地清理;2、陆域形成Ⅰ区开山;3、场地西侧开山边坡防护施工;4、陆域形成Ⅱ区(海域回填区)吹填砂施工;5、陆域形成Ⅱ区强夯加固回填区地基;6、场地内振动碾压至地基处理交工面标高。 二、 设计依据及规范: 2.1设计依据文件及资料:

(1)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2)建设单位的建设技术要求;(3)《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物流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阶段)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4年5月。 2.2设计规范: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S147-1-2010);《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2013);《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S144-1-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750123-1999);《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146-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三、设计资料: 3.1高程关系:

本工程潮位基面采用秀屿理论最低潮面,拟建工程处的理论最低潮面与其它基准面的关系见下图

3.2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7.30m ;设计低水位:0.80m ;50年一遇极端高水位:8.56m ;25年一遇高水位:8.41m ;10年一遇高水位:8.21m ;50年一遇极端低水位:-0.13m 。10年一遇高水位:8.21m ;50年一遇极端低水位:-0.13m 。

3.3地形地质条件:拟建陆域内填海区域天然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4个大层及其相应的亚层。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Ⅰ1-1灰色淤泥:饱和,流塑。土质较均匀,切面光滑,混少量贝壳碎片和少量腐植物,含少量砂颗粒,局部混砂较多,干强度高,韧性高,为新近淤积形成,土质极软,钻具一般自沉。该层仅在钻孔ZK9区域有揭露,直接出露于海底,厚度为0.6m 。

Ⅰ1-2灰色淤泥混砂:饱和,流塑。土质不均匀,切面较粗糙,含少量贝壳碎片和腐植物,局部含大量贝壳,摇震无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为新近淤积形成,土质极软。该层在勘察区仅零星分布,仅在钻孔ZK13、ZK14、ZK16区域有揭露,一般也直接出露于海底,厚度一般为0.6~0.9m 。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2~3击。

Ⅰ3灰~灰黄色砂混淤泥:饱和,松散,局部稍密。砂质不纯,颗粒不均匀,局部为粗砾砂,含少量腐植物及贝壳碎片。该层在围堤西侧区域分布广泛,东侧区域缺失,顶板起伏大,局部直接出露于海底或地面,标高一般为+8.8~+0.7m ,厚度一般为0.6~3.6m 。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2~5击,局部达11击。

Ⅳ全风化层:颜色以灰黄色为主,湿,密实。原岩主要为花岗岩,局部见辉绿岩岩脉,原岩结构模糊不清,岩芯具散体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及云母等矿物组成,已经完全风化呈中粗砂状,部分呈黏性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手捏易碎。该层在勘察区零星分布,仅在拟建围堤西侧的钻孔ZK10、ZK13处有分布,顶板标高分别为-1.8m 和+1.0m ,厚度分别为1.2m 和0.9m 。实测标贯击数约为31击。

Ⅴ1花岗岩散体状强风化层:颜色以灰黄色为主,湿,较硬。偶见辉绿岩岩脉,原岩结构形态较模糊,岩芯具散体状结构,呈砂砾或中粗砂状,手捏易碎,泡水易软化、崩解。该层在拟建围堤西侧区域分布较广泛,东侧区域缺失,顶板随基岩出露起伏,起伏大,标高一般为+3.8~-3.0m ,ZK20钻孔处达到+12.8m ,厚度未揭穿,揭示厚度一般为0.6~4.6m 。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50击或远大于50击。

Ⅴ2花岗岩碎裂状强风化层:颜色以灰黄色为主,局部为褐红色,湿,硬。原岩结构清晰可辨,具碎块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及云母等矿物组成,部分长石已风化成黏土矿物,岩芯大多呈碎块状,部分呈粗砾砂状,标贯试验剧烈反弹。该层在勘察区仅零星揭露,顶板标高一般为+7.7~+5.7m ,厚度未揭穿,揭示厚度一般为0.5~4.4m 。

Ⅵ花岗岩中等风化层:颜色以灰黄色为主,局部为灰白色或肉红色,坚硬。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及云母,沿裂隙面见有风化痕迹;节理裂隙发育,见铁锰质浸染痕迹,锤击声稍脆;金刚石钻进缓慢。偶见辉绿岩岩脉。该层拟建围堤东侧海岸上有揭示,一般直接裸露在地表,顶板起伏不大,顶板标高一般为+7.6~+6.0m ,层厚均未揭穿。 3.4地震: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勘探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四、设计标准:

1、使用荷载:20kPa (考虑满足上部面层结构和一般流动设备使用的荷载要求);

2、地基经处理后残余沉降≤40cm ;

3、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150kPa 。

以上设计标准是按大面积陆域使用要求确定的,场区内建筑物等将来需考虑二次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等深基础。 五、高程与坐标系统:

1、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秀屿理论最低潮面。 六、图纸说明:

1、由于本工程陆域面积较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与已知条件不符时,请及时与业主和设计单位联系。

2、图纸是按比例绘制的,在施工中必须按图纸中给出的尺寸进行施工,不应采用按图纸量尺寸的做法。

3、施工图纸编号以最新的修改版为准。

4、要求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图纸地形重新进行测量。测图比例为1:500。

七、材料要求: 7.1概述:

(1)工程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均应按规定进行抽检、试验,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2)材料的取样与试验频率应符合各有关规范中的规定,所有取样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进行。

7.2质量要求:(1)吹填砂:陆域吹填砂需满足粒径大于0.075mm 的砂颗粒含量占总质量的85%以上,粘粒含量控制在5%以内,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