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指南最新2024版

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指南最新2024版

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指南最新2024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骨伤科增生性膝关节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增生性膝关节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增生性膝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炎亦称膝骨性关节炎,属退行性病变,广泛发生于50岁以上者,女性肥胖者较为多见。

【诊断】1.单纯疼痛型属早期症状,长途行走、锻炼过量常为诱发因素,常单膝发病,晨起下床行走感疼痛不适,活动几分钟后疼痛消失。

痛处微肿或不肿,局部不发热,有局限性压痛,伸屈基本正常,X片多无明显骨质增生。

如能减少运动量,不受风冷,症状可消失,缓解期或长或短。

2.肿痛发热型属病程中后期,常因劳累或受寒而加重发作,多两膝同病,或左膝重,或右膝重,难于长途行走,甚则跛行,不能下蹲,少数有静息痛,影响睡眠。

检查局部,肿胀明显,浮膑试验部分呈阳性;部分病膝虽较肿胀,系滑膜等组织病理性增厚,积液不多者浮骸试验呈阴性。

局部皮色正常,皮温可稍有增高。

患肢伸屈功能减退,伸直即感疼痛,屈曲可较正常者减少30°或更多。

X片上胫骨平台两侧、牌间崎、骸骨上下缘等均可见骨质增生。

3.单纯疼痛型和肿痛发热型均需和其他关节炎作鉴别。

本病血沉多正常,抗链“0”不高,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阴性,X片膝部骨骼无吸收、破坏改变,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治疗】一、辨证论治单纯疼痛型用二藤汤,功能养血祛风,宣痹和络。

药物为全当归10g,丹参10g,鸡血藤12g,雷公藤10g,羌活10g,地龙10g,炒白术10g,制南星10g,白茯苓12g,生惹及仁15g,川牛膝10g,生甘草10g。

10剂为1疗程。

肿痛发热型用加味二藤汤,功能祛风宣痹,消肿止痛。

药物有全当归10g,丹参10g,鸡血藤12g,雷公藤10g,黄柏10g,地龙10g,炒白术10g,制南星10g,白茯苓12g,生惹及:仁15g,大力子10g,制乳香10g,生甘草IOgo10剂为1疗程。

说明:雷公藤为近年来广泛应用之药物,带皮全根每日常用量为10〜12g,去根皮仅留木质部分的根每日15〜25g,需严格控制用量,以免毒副作用。

二、外治单纯疼痛型可贴麝香追风膏或南星止痛膏。

2022骨关节炎的规范诊疗(全文)

2022骨关节炎的规范诊疗(全文)

2022骨关节炎的规范诊疗(全文)2022年10月12日是第26个世界关节炎日。

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之一,发病率极高,其中,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炎类型。

它不但可以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还可显著升高心血管事件、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馥部骨折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亿骨关节炎患者,而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6.3%。

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因此,规范化的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对于基层医生和基层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结合最新的《中国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2021年版),我们就骨关节炎诊疗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向基层医生做一下解答。

问题1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年龄在40岁及以上、女性、肥胖或超重、有关节创伤史的人群为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

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长期从事负重劳动等特殊职业、有骨关节炎家族史等,同样也会增加骨关节炎患病风险。

根据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骨关节炎高危人群,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骨关节炎发病和疾病进展。

问题2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其中疼痛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

重度骨关节炎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

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骰、膝关节。

此外,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的症状,多发生于晨起时或较长时间未活动后。

但关节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极少超过30分钟。

这一点可以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

压痛和关节畸形是骨关节炎患者体格检查时常见的体征。

关节肿大以指间关节骨关节炎最为常见且明显。

膝关节可因骨赘形成或滑膜炎症积液出现关节肿大。

此外,骨关节炎患者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所以活动时可以出现摩擦音(感),该体征最常见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中到重度能、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也可能出现步态异常。

2024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024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等。疼痛多呈钝痛,且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表现。
临床表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中应关注患者的年龄、职业、既往关节疾病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等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等特征性改变。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评价
通过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评价康复锻炼效果,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并发症预防
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关节疼痛
关节僵硬
关节肿胀
关节活动受限
临床表现评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为关节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酸痛,休息后可缓解。
由于关节滑膜增生和关节积液,膝关节可出现肿胀。
患者在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会出现僵硬感,活动后可逐渐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严重者甚至出现关节畸形。
MRI检查
定义与发病机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包括高龄、肥胖、长期关节劳损、关节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此外,长期缺乏运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可能导致行走困难,甚至需要借助拐杖或轮椅。

中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增生性骨关节炎,是一种因膝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慢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以50〜60岁为常见,女性发病较多。

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在上下楼梯、下蹲起立时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甚至步行受限并伴有关节肿胀。

二、治疗方法1.拔罐疗法【主穴】梁丘、血海、内外膝眼、膝阳关、阿是穴。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或坐在靠背椅上,双脚放置在一小凳上,然后以小口径火罐拔于穴位,留罐5〜10分钟,隔日1次或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

2.穴位注射【主穴】取患侧足三里、膝眼、阴陵泉、阿是穴等穴。

【操作】采用丹参注射液IOml和注射用腺昔钻胺粉剂1.5mg及注射用水2nd,用5ml注射器分别抽取相应药液,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刺进一定深度后患者感到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即将药物缓慢注入。

每次取2个穴位,一穴应用丹参注射液2ml,另一穴应用腺昔钻胺注射液2ml,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周,共治疗3个疗程。

3.中药熏洗【药物】大丁疑15g,泽兰15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防风12g,红花12g,五加皮10g,荆芥10g,桑寄生10g,秦芜IOg o 【操作】以上中药装入布袋,置于200OmI水中煮沸20分钟后,将膝关节置盆上方(调节距离以不烫伤为准),蒸汽熏蒸约10分钟,然后移离火源,继续熏蒸,待温度降到40~50。

C将中药袋捞出,加入陈醋100ml,后用毛巾浸入药汁热敷膝关节,并同时做膝关节自主性屈伸活动。

上述每日2次,每剂可连用2天。

疗程为4周。

4.中药热敷【药物】灸马钱子5g,灸六轴子5g,生川乌5g,威灵仙30g,红藤30g,生天南星5g,羌活10g,独活10g,透骨草30g,北细辛2g,大川茸5g,青风藤10g,徐长卿10g,仙灵脾5g,桂枝5g,白芥子5g。

【操作】将药物以醋浸煎制备用,用前加热至6(TC,以毛巾浸药湿敷患膝,以患者能承受热度为准,以TDP灯照射保持温度。

膝骨性关节炎常见病诊疗规范

膝骨性关节炎常见病诊疗规范

膝分离性骨软骨炎与关节内游离体一、分离性骨软骨炎【概述】分离性骨软骨炎也称干脆性骨软骨炎或剥脱性骨软骨炎,一般认为外伤造成关节面骨折或因多次重复外伤引起局部血运障碍致软骨下骨损伤坏死后,剥脱的骨软骨或软骨碎片与母骨完全分离,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

多有膝关节创伤史。

以膝、肘关节最多。

【诊断】1.临床表现典型表现受累关节疼痛、压痛,上下楼、半蹲位时疼痛加剧,在某一特定位置常有打软腿的现象。

并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肿胀、关节积液或交锁等症状。

查体:受累关节肿胀、压痛,关节积液征阳性,活动受限。

2.X线表现可见含骨的碎片及母骨缺损处。

晚期可见骨关节炎改变。

【治疗】关节内有游离体时,手术摘除。

母骨缺损处可用克氏针钻数个孔以刺激软骨生长,3个月后负重。

碎片尚未游离时,采用石膏固定及对症治疗。

二、关节内游离体【概述】膝关节内游离体是膝关节内可以移动的骨性或软骨性组织,可引起疼痛、交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游离体的来源包括:滑膜软骨瘤病、关节软骨磨损剥脱的软骨(如分离性骨软骨炎及骨软骨炎)、关节软骨骨折脱落形成、半月板破裂后脱落的半月板组织和脱落的骨赘。

关节内游离体的存在可诱发或加速骨软骨炎的发展。

【诊断】1.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

常在某一特定位置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或交锁现象,如合并骨关节炎则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和关节积液。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患者查体时可发现关节活动时的顿挫感,可于主动屈伸膝关节时出现关节交锁。

2.X线表现不伴随钙化的软骨性游离体在X线片上常不显影,骨性游离体可表现为关节腔内边缘光滑的高密度影,常存在于股骨后方关节间隙内,变换关节姿势后复查X线片发现高密度影位置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有时需与籽骨及滑膜软骨瘤鉴别。

籽骨位于关节腔外,位置不会改变。

滑膜软骨瘤病形成的关节内外高密度影常为多发或体积较大,单纯关节内游离体数量一般不超过l~2个。

【治疗】无症状的关节内游离体、关节活动受限不严重或交锁不频繁的患者可观察随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膝痹早在《内经》中就指出》:“膝为筋之府,……”《张氏医通》:“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

”膝痹是因劳损或年高,膝失精血充养,经气不利所致。

以膝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时关节内有声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名称:中医诊断:膝痹;西医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5年1月1日实施1、初起多见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

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

3、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常有喀刺声或摩擦声。

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4、X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证候分类:1、肾虚髓亏: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关节活动不利,伴头晕,耳鸣,耳聋,目眩。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2、阳虚寒凝:肢体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

舌淡,苔白,脉沉细缓。

3、瘀血阻滞: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关节畸形,活动不利,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脉沉或细涩。

入院指征:1、患者多为中老年。

2、初起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

3、X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中医治疗方案:辨证循经选穴:按照全国统编教材第六版5腧穴学6定位,(一)、普通针刺治疗:主穴:内外膝眼,梁丘, 阳陵泉,阴陵泉,1、瘀血阻滞:加血海,膈俞以局部取穴为主,手法以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辨证循经选穴: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 腰阳关,肾俞,命门,阿是穴(以痛为腧)操作:每天取2~3穴,穴位部施温和灸,以穴位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

2、阳虚寒凝:配合祛湿温阳之穴,腰阳关,风市,肾俞,命门,气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临床症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有无局部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与遗传和体质有关,多见于肥胖的老年人;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局部其他原因基础上继发,包括:1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膝内外翻,致关节面结构异常;2长期机械性刺激, 如某些职业或工种的膝关节反复轻微机械性磨损刺激;3损伤如关节内骨折或膝关节半月软骨破裂等;4关节疾病使软骨损伤,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等;5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性关节的损害;临床表现:1、继发于某些疾病:①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膝内外翻,致关节面结构异常;②长期机械性刺激, 如某些职业或工种的膝关节反复轻微机械性磨损刺激;③损伤如关节内骨折或膝关节半月软骨破裂等;④关节疾病使软骨损伤,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等;⑤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性关节2、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上、下楼或从坐位站立时明显;3、可有“晨僵”或“静息痛”,如有游离体则有关节交锁;体征:1、髌骨及关节周围有压痛;2、有时可触及关节摩擦感;3、急性发作时,可有膝关节肿胀,股四头肌痉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沉正常,胶乳试验一,关节滑液为非炎性,淡黄清亮,粘度高,粘蛋白凝块试验好,白细胞一般不超过1000个,以单核细胞为主;2、骨关节X射线分级:0 级:正常;Ⅰ级:轻微,关节间隙狭窄;Ⅱ级:轻微~~中等,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侵蚀;Ⅲ级:中等,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侵蚀;Ⅳ级:中等~~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轻到中度侵蚀和/ 或囊变,偏位;Ⅴ级: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中到重度侵蚀和/ 或囊变,半脱位;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首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其次是阻止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药物作用方式,分为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包括镇痛剂,非类固醇消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和软骨保护剂等局部用药包括关节表面外用及关节腔内注射用药,前者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乳胶,消炎痛药膏等,后者主要包括关节腔内的注射糖皮质激素及透明质酸盐,常用于关节剧痛或传统止痛药无效时;每周一次,五周为一个疗程;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血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常用的疗法有超短波疗法,低中频电刺激疗法,超声波疗法,脉冲磁疗法及光疗等;3、运动疗法一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无需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关节肿胀,则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病变关节局部需短期固定,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4、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行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术后可根据病情积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延缓病情发展;5、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晚期患者,保守及关节镜手术无效,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可以积极人工关节置换;术前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手术前半小时继续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开始下肢正规康复训练,12~24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用7-10天;抗生素应用3~5天,术后14天拆线;1 常规医嘱:①骨科护理常规②二级护理③普通饮食2 检查医嘱:①入院系列②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③凝血四项④胸透、心电图⑤X线标准片⑥双下肢血管超声⑦CT⑧必要时检查MRI。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规范摘录湖南中医学院论文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肾虚髓亏证膝部酸痛或隐痛,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夜尿频多,舌谈,苔薄白,脉细弱。

2.寒湿阻滞证膝部冷痛、沉重,遇寒痛增,畏冷肢凉,苔白滑或润,脉沉细。

3.瘀血阻滞证膝部胀痛或刺痛,固定不移,舌淡紫,苔薄白,脉弦。

4.脾肾亏虚证膝部隐痛,面色晦暗,头晕,纳呆,自汗,苔白腻,脉沉弱。

5.肝肾阴虚证膝部酸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胞晦暗,目干涩,口干苦,红舌,少苔,脉细数。

6.湿热痹阻证膝部灼痛,遇热痛增,关节肿胀积液,口干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内服方药以续断丸(《医级》,续断、萆薜、牛膝、木瓜、杜仲)为基本方,根据不同的证型加减用药。

1.肾虚髓亏证治以补肾益精。

续断丸合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常用药物:续断、萆薢、牛膝、木瓜、杜仲、山药、熟地,枸杞.当归,补骨脂、菟丝子等。

2.寒湿阻滞证治以温补肾散阳,寒祛湿。

推荐方剂:续断丸合蠲痹汤(《医学心悟》)。

常用药物:续断、萆薢、牛膝、木瓜、杜仲、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红花、当归。

3.瘀血阻滞证治以活血祛瘀,宣痹通络。

推荐方剂:续断丸合当归活血汤(《医便》)。

常用药物:续断、萆薢、牛膝、木瓜、杜仲、当归、赤芍、白芷、威灵仙、川芎。

4.脾肾亏虚证治以温补脾肾。

推荐方剂:续断丸合无比山药丸(《和剂局方》)。

常用药物:续断、萆薢、牛膝、木瓜、杜仲、肉苁蓉、山药、熟地、茯苓、菟丝子、巴戟天、泽泻等。

5.肝肾阴虚证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痹。

推荐方剂:续断丸合杜仲丸(《医学入门》)。

常用药物:续断、萆薢、牛膝、木瓜、杜仲、龟板、黄柏、知母、枸杞、五味子、白芍、破故纸等。

6.湿热阻痹证治以清热祛湿,活血通痹。

推荐方剂:续断丸合二妙散(《丹溪心法》)。

常用药物:续断、萆薢、牛膝、木瓜、杜仲、黄柏、苍术、白术、茯苓。

骨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诊疗规范

骨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诊疗规范

骨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诊疗规范1、诊断标准中医部分因劳损或年高,膝失精血充养,经气不利所致。

以膝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时关节内有声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西医部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骨痹”诊断标准拟定:(1)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

(2)髌骨压痛阳性,研磨试验阳性,浮髌试验阴性。

(3)X线检查:膝关节间隙不对称或变窄,关节面骨质增生,髁间棘变尖。

(4)排除膝关节其它病变,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

2、治疗方法:取穴:梁丘、血海、双膝眼、委中、承山(1)中频脉冲电治疗+TDP:在选定的穴位上置一约3×5cm2大小的棉垫,在其上注射自配药液(林可霉素、654-2、普鲁卡因、黑老虎提取液)约2ml,用胶布把磁片固定于棉垫上,磁片采用异名极并置法,连接多功能高效磁电治疗仪,输出的脉冲直流电流频率为60-80次/次,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一次,每次6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2)针刺,均用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或电针或艾灸,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3)针挑:穴位常规消毒,用1%普鲁卡因在穴位皮下注射一直径约1cm的皮丘,然后持无菌针挑钳,(亦可用外科巾钳)钳住皮丘以固定,用右手抓紧巾钳柄用力均匀地进行前后上下摇摆挑提,,每分钟约挑摇60~100次,持续操作15分钟。

每天针挑一次。

视病情,3-5天为一疗程。

(4)中药封包治疗: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分钟。

(5)穴位注射:取内、外膝眼为主,药物用玻璃酸钠或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及强的松龙混合液,每周一次。

3、难点:症状反复。

4、解决思路、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饮食调理,补钙等。

5、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

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膝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

有效:症状及体征好转,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膝痹病诊疗规范

膝痹病诊疗规范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各病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均参照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

西医部分参考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

膝痹病,西医名为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 ),属中医“膝痛”、“痹证”、“骨痹”等的范畴,常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间隙狭窄、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继发关节骨质增生、滑膜急慢性改变,其临床表现多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二)诊断依据(1)前个月大多数日子膝痛;(2)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3)晨僵小于30分钟;(4)年龄≥38岁;(5)膝检查示骨性肥大;(6)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膝骨关节炎诊断:具备(1)、(2)、(3)、(4) 项或(1)、(2)、(5) 项或(1)、(4)、(5)项.或(1)+ X线改变(三)证候分类(1)气滞血瘀证: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局部压痛,动则痛甚,舌暗红,脉弦或细涩。

(2)肝肾亏虚证:无明显的外伤史,肿痛较轻,静时反痛或损伤日久,上下楼梯时明显,髌骨有压痛,肌肉萎缩,膝软无力,弹响交锁频作,舌红或淡,少苔,脉细或细数。

(3)痰湿阻滞证:损伤日久或术后,膝关节肿胀明显,酸痛乏力,屈伸受限,舌淡胖,苔腻,脉滑。

膝痹病的长圆针系列治疗二、治疗方案(一)长圆针治疗1.治疗原则“针至病所”的观念及独到的“解结”治痛治疗。

解除横络对经脉的卡压,使膝关节动态平衡得到恢复,通过长圆针治疗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松解粘连、从而解除膝关节痹痛,达到通则不痛的明显疗效。

膝部筋结点足太阳经筋(后侧)合阳次、内合阳、委阳次、阴谷次、外合阳、委中次、浮郄次足阳明经筋(前侧面)胫骨结节、髌上、胫骨外髁、髌外、胫骨内髁、髌内、足三里次、髌下、鹤顶次、髌外下、髌外上、髌内下、髌内上足少阳经筋(外侧面)阳陵泉次、腓骨小头、成骨次、陵下次、陵后次、成腓间足三阴经筋(内侧)阴陵上、髎髎次、膝关次、曲泉次、髎膝间、血海次注:“XX次”:是已规范定位的结筋病灶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要求规范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要求规范标准

概括痹症是因为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转,致使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痛苦、重着、辛酸麻痹,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直、肿大、变彳丁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含西医学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中医诊疗依照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痛苦,屈伸不利,或痛苦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苦以及季节、天气的严寒湿润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妥相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纪,但不一样年纪的发病于基本的种类有必定的关系。

西医诊疗标准参照取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表1膝关节0A诊疗标准注: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切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疗膝关节OAX线片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分级(依据KellgrenandLawrence放射学诊疗标准)(1)0级:正常。

(2)I级:关节空隙可疑变窄、似有骨赘,(3)II级:关节空隙可疑变窄、显然骨赘,(4)III级:关节空隙明确变窄、中量骨赘,(5)W级:关节空隙显然变窄、大批骨赘、硬化和畸形。

疾病分期(1)初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痛苦,常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显然畸形,关节空隙及四周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2)中期痛苦较重,可归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II、III级(3)后期痛苦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可以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显然,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显然减小,严重不稳。

X线表现:IV级。

辨证论治初期:(1)风寒湿痹①行痹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曲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防风汤加减。

酸痛以膝踝等为主者,可加独活、牛膝、防己等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肾气不足者可加杜仲、桑寄生、续断等温补肾气。

骨伤科膝痹病

骨伤科膝痹病

骨伤科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股摩擦音、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4、具体诊断标准:(1)近一个月之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3)中老年患者(大于等于40岁)(4)晨僵小于等于3分钟(5)活动时有摩擦音标准:符合(1)+(2)条或者(1)+(3)+(4)+(5)条克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症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犹如刀割或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畏寒,舌淡胎白腻,脉紧。

2、风寒热痹证:起病较急,关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红胎黄脉滑数3淤血痹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僵硬或麻木,舌暗紫胎白而干涩4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痛,腰膝酸软无力,遇劳加重,舌红少胎,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1、独一味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活血止痛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3、萘丁美酮每次1g,每日1次;4、芬必得每次300mg,每日2次。

;5、仙灵骨宝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1、风寒湿痹证: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方药: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

防风、防己各10g、黄芪18g、羌活、独活、桂枝各12g、当归、川芎各15g、木香12g、乳香9g、甘草6g。

2、风寒热痹证:治法: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2g、当归15g、羌活、防风、白芷各10g、熟地18g、茯苓15g、石膏20g、川芎、白芍、独活、黄芩各12g、生地、白术各16g、细辛3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临床症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有无局部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与遗传和体质有关,多见于肥胖的老年人。

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局部其他原因基础上继发,包括:(1)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膝内外翻,致关节面结构异常。

(2)长期机械性刺激,如某些职业或工种的膝关节反复轻微机械性磨损刺激。

(3)损伤如关节内骨折或膝关节半月软骨破裂等。

(4)关节疾病使软骨损伤,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等。

(5)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性关节的损害。

临床表现:
1、继发于某些疾病:①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膝内外翻,致关节面结构异常。

②长期机械性刺激,如某些职业或工种的膝关节反复轻微机械性磨损刺激。

③损伤如关节内骨折或膝关节半月软骨破裂等。

④关节疾病使软骨损伤,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等。

⑤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性关节
2、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上、下楼或从坐位站立时明显。

3、可有“晨僵”或“静息痛”,如有游离体则有关节交锁。

体征:
1、髌骨及关节周围有压痛。

2、有时可触及关节摩擦感。

3、急性发作时,可有膝关节肿胀,股四头肌痉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沉正常,胶乳试验(一),关节滑液为非炎性,淡黄清亮,粘度高,粘蛋白凝块试验好,白细胞一般不超过1000个,以单核细胞为主。

2、骨关节X射线分级:
0 级:正常。

Ⅰ级:轻微,关节间隙狭窄。

Ⅱ级:轻微~~中等,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侵蚀。

Ⅲ级:中等,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侵蚀。

Ⅳ级:中等~~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轻到中度侵蚀和/ 或囊变,偏位。

Ⅴ级: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中到重度侵蚀和/ 或囊变,半脱位。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首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其次是阻止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药物作用方式,分为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

全身用药包括镇痛剂,非类固醇消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和软骨保护剂等局部用药包括关节表面外用及关节腔内注射用药,前者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乳胶,消炎痛药膏等,后者主要包括关节腔内的注射糖皮质激素及透明质酸盐,常用于关节剧痛或传统止痛药无效时。

每周一次,五周为一个疗程。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血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常用的疗法有超短波疗法,低中频电刺激疗法,超声波疗法,脉冲磁疗法及光疗等。

3、运动疗法一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无需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关节肿胀,则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病变关节局部需短期固定,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4、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行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

术后可根据病情积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延缓病情发展。

5、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晚期患者,保守及关节镜手术无效,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可以积极人工关节置换。

术前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手术前半小时继续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开始下肢正规康复训练,12~24小时皮下注射0.4ML低分子肝素钙,用7-10天。

抗生素应用3~5天,术后14天拆线。

1 常规医嘱:
①骨科护理常规
②二级护理
③普通饮食
2 检查医嘱:
①入院系列
②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③凝血四项
④胸透、心电图
⑤X线(标准片)
⑥双下肢血管超声
⑦CT
⑧必要时检查MRI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