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成果数据要求主体指标讨论

合集下载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生成可用指标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生成可用指标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生成可用指标
1.土地整治面积:统计土地整治的实际操作面积,包括土地治理、整治和恢复的总面积。

2.土地整治项目数:记录完成的土地整治项目数量。

3.土地整治投资:统计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金额,反映出相关资金投入的情况。

4.治理前后土地利用效益变化:考察土地整治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耕地面积的增加、水土流失的减少、退化土地的恢复等。

5.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比较整治前后的土壤质量、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反映整治效果。

6.土地整治成果利用情况:统计土地整治后的利用情况,包括土地用途改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提高等方面的数据。

7.农民收入增加情况:调查农民经过土地整治所带来的收入变化情况,反映土地整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8.土地治理的社会效益评估:综合考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增效、就业创收等因素,评估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

土地整治规划规程

土地整治规划规程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前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

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以及更好地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本标准的补充规定,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补充规定不得与本标准抵触。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向军、钱铭、贾中骥、郑凌志、严金明、巴特尔、胡长海、夏早发、范金梅。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目录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基本规定4 准备工作5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6 土地开发整理取得划定7 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与要求8 规划方案拟定与可行性分析9 实施规划措施10 规划成果11 规划评审与修改附录A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附表附录B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例条文说明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要求、内容、编织程序、成果的提交与评审等。

1.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行政单位(县、区、市、旗,下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

地、市级和乡级行政单位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城市郊区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流域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可以参照本标准编制。

1.3 本标准所称的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188—1993 村镇建设规划标准GBJ 137—19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 基本规定3.1 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内容3.1.1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

3.1.2 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和任务。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9.27•【文号】国土资发〔2017〕115号•【施行日期】2017.09.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1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农发)、农业、水利及相关主管部门: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提升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

各省(区、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凝聚共识、履职尽责,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共同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把握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及《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发改农经〔2017〕331号,以下简称《意见》)关于“统一上图入库”要求,依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和全国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规划,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等有关部门的管理系统,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要求,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一张图”,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为建立健全全面全程监管机制,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与评价考核,动态掌握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和成效提供基础支撑。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对国土空间进行全面整治的成效进行评价的一套指标体系。

全域综合整治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国土空间进行综合性的整治,包括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整治。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旨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绩效,全面评价国土空间整治的成效。

一、土地利用方面的指标1.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评估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的科学性和土地利用强度的适度性。

2.土地资源的保护:评估土地资源是否得到保护,包括农用地的保护、耕地面积的稳定等。

3.土地利用效益:评估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等。

二、城乡规划方面的指标1.城乡规划的完备性:评估城乡规划的制定是否全面、合理,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乡村规划等。

2.规划实施的效果:评估规划实施的情况,包括规划的落地情况、规划的实施程度等。

3.城乡一体化程度:评估城乡规划的整体效果,包括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城乡功能的融合等。

三、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1.生态环境保护:评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态保护地的建设等。

2.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评估自然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包括水资源的利用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3.环境污染治理:评估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水体污染物的处理等。

四、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1.经济增长:评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等。

2.城乡收入差距:评估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程度,包括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消费水平的提高等。

3.就业率:评估就业率的提高情况,包括城镇就业率的提高、失业率的降低等。

五、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1.社会稳定:评估社会稳定程度,包括治安形势的好转、社会秩序的稳定等。

2.公共服务水平:评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情况,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年21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年21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质量,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数据汇交检查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3号)的有关要求,现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七日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do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1.适用范围本细则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数据(以下简称规划数据)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和评价方法等。

本细则适用于汇交到部的市(地)级、县级和乡(镇)规划数据的质量检查和评价。

2.引用标准和规范《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6-2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8-2010)《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3-2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3号,以下简称《通知》)3.提交资料规划数据质量检查应提交的资料包括纸质报送公文和电子成果数据等,按市(地)级、县级和乡(镇)规划数据分级提交,具体要求见《通知》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以下简称“汇交要求”),及市(地)级、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6~1028-2010,以下简称《标准》)。

4.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规划数据质量的检查内容、检查代码、检查对象和检查方式详见表1。

土地整治难点及解决措施分析

土地整治难点及解决措施分析

土地整治难点及解决措施分析摘要:国家提出土地整治差不多有20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的闲置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土地使用率,维持了农村耕地的数量,确保生态平衡。

但也滋生出许多新的问题。

现阶段,迫切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各种措施来巩固现有成果,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我国土地整治方面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阐述,同时对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地整治;难点;问题;措施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建设施日趋完善,工业和农业水平提高,城镇化进一步繁荣,要求土地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土地整治的目的就是将闲置、零散土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提高土地集约化,实现规模化管理,改善生活条件,保证生态平衡不被破坏,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和谐发展。

土地整治是经济发展、社会进度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城镇化的扩容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必将侵吞部分耕地和农地,加上公路、铁路如火如荼的建设,加剧了耕地和农地的减少。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渗透到各个角落,城市和农村均存在大量闲置土地,或者土地的集约化不高,使土地利用率不高,产值低下,土地亟需整治,以保证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1 土地整治问题和难点分析1.1重耕地数量轻耕地质量《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全国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进一步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然而对耕地的质量和产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地方为增取立项,拿到资金,许多不能用作耕地的土地照样拿来开垦,像很多新增的耕地位于边坡、丘陵、河滩等不适宜耕种的地方,这样一来,不单单处理成本大,实际开垦的耕地也根本无法实现耕作,比如说这些开垦的土地灌排水设施简陋、耕作层厚度不够、土壤成分不合格等原因,导致耕地的产能低下,经济效益低。

虽然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但仅仅局限在数量之上。

实际后果就是耕地数量有增无减,但是产能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费钱费力费地,损失极大。

1.2运作资金筹措困难对现有土地进行整治前,必须上面覆盖的建筑物,或者农耕地、城中村、旧房改造以及环境优化治理等,首先要垫付大量的补偿资金。

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8.05•【文号】自然资发〔2024〕149号•【施行日期】2024.08.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发〔2024〕1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现就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综合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群众反对意见强烈的坚决不干;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既切实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又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工作的综合效益;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一切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基层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搞“大呼隆”“一刀切”“齐步走”;要坚持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3.27•【文号】国土资发[2012]55号•【施行日期】2012.03.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土资发国土资发[2012]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

现将《国务院关于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批复》(国函〔2012〕23号)和《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土资源部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2015 年)(二〇一二年三月)目录前言第一章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第一节土地整治取得的成就第二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节规划目标第三节主要任务第三章统筹推进土地整治第一节推进全域土地整治第二节统筹区域土地整治第三节完善统筹推进土地整治机制第四章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第一节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第二节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第三节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第四节积极推进其他农用地整治第五章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第一节统筹规划乡村土地利用第二节稳妥推进村庄土地整治第三节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第六章有序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第一节积极开展旧城镇改造第二节积极开展旧工矿改造第三节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第七章加快土地复垦第一节积极推进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第二节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第八章土地整治资金与效益第一节资金供需第二节预期效益第九章切实保障规划实施第一节严格执行规划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第三节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第四节创新土地整治激励机制第五节加强基础和能力建设前言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整治的精神,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依据《土地管理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编制实施《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彳〜20川年)》的基础上制定《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 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思考与建议摘要:“十四五”规划将“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在学习各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的基础上,对科学有效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予以思考,以期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提供理论建议。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案例、建议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资金、廉价农产品等经济发展要素单方面不可逆的从农村流向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乡村地区的全面衰退现象[1]。

1)村庄空心化现象明显,空房子越来越多,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粗放。

2)村庄土地落荒现象突出,耕地无人种,七零后、八零后不愿意种地,九零后不愿意谈种地,土地越来越无人种,粮食安全依赖进口严重。

3)村庄空心化与基础设施配建存在矛盾。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国家也有意愿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但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运营费用过大、设施废弃等问题。

4.村级组织缺乏“造血”功能。

部分村日常运作经费和村干部的工资、补贴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村财没有任何收入,有些村有一些收入,但微乎其微。

很多村除了有一个上百平方的村部,没有其他任何资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是在地方实践的基础上和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被提出的[2]。

2019年,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落实农村农用地整理、生态修复和建设用地整理,通过人居环境改善来激发乡村产业发展。

二、做法浙江“土地整治+”模式浙江省在全国首先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土地整治行动,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具有较好的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基础。

2018年浙江省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实施全域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关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浙政办发〔2018〕80号)(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意见》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保障。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规范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规范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规范一、前言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整合资源、综合治理的过程。

绩效评价是对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方法。

绩效评价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指导。

二、评价目标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全面评估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的效果和成果,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规划、资源配置和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评价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效益:评估土地的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效益结构和空间布局等。

2.环境保护效果:评价综合整治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境容量的提升,包括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综合评估。

3.城市规划和建设效果:评估综合整治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促进作用,包括城市景观的改善、交通拥堵的缓解和城市韧性的提升等。

4.治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综合整治所采取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包括政策和法律的落实情况、部门协同工作的效果等。

5.社会经济发展效果:评估综合整治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就业创业机会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质量等。

三、评价指标绩效评价的指标应综合考虑综合整治的目标和要求,既要体现整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分别对应于评价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定量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指标:包括土地的利用强度、利用效率、适宜性等。

2.环境保护指标:包括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质量和污染程度等。

3.城市规划和建设指标:包括城市景观的改善程度、交通拥堵程度和城市韧性的指数等。

4.志愿的效果,包括湿地恢复和生态保护等。

定性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指标:包括政策和法律的落实、政策措施的可行性等。

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以西安市为例

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以西安市为例

第1期(总第409期)2024年1月No.1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以西安市为例周林1,刘喆1,梁晓晶1,王锐1,张瑞杰1,杨钰2(1.陕西华地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8;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摘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国家新时期发展要求,有效发挥优化城乡地区国土空间格局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结合西安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实践经验,从规划编制、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配套管理制度完善、项目实施监管、产业导入等方面,总结了试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全面开展提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困境;对策;西安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1.011Thinking on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Land—Taking Xi 'an City as an ExampleZhou Lin 1,Liu Zhe 1,Liang Xiaojing 1,Wang Rui 1,Zhang Ruijie 1,Yang Yu 2(1.Shaanxi Huadi Survey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Ltd.,Xi'an 710018,Shaanxi,China;2.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Shaanxi,China)Abstract :Carrying out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require ‐ments in the new era,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optimiz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pilot project of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in Xi 'an City,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ilo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ning,establishment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sys ‐tem,improvement of supporting management system,project implementation supervision and industry introduction,etc.,and put for ‐ward targeted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ideas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 ‐sive land consolidation.Key words :whole land;comprehensive regulation;dilemma;countermeasures;Xi 'an City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国家新时期发展要求,有效破解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成果内容和汇交要求

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成果内容和汇交要求

⼟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成果内容和汇交要求附件2⼴东省县级⼟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成果内容和汇交要求⼆○⼀四年⼆⽉为了规范⼴东省县级⼟地整治规划数据建库⼯作,保障全省⼟地整治规划数据库的科学性和统⼀性,为县级⼟地整治规划编制和数据库成果验收、全省县级⼟地整治规划数据汇交、以及⼟地整治项⽬报备打下基础,特制定⼴东省县级⼟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包括数据库成果内容要求、汇交要求和数据质量检查要求等内容。

⽬录1县级⼟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成果内容要求 (1)1.1要素与代码表 (1)1.2空间要素分层与属性表结构 (3)1.2.1空间要素分层 (3)1.2.2空间要素属性表结构 (4)1.2.2.1河流⽔系、道路交通属性结构 (4)1.2.2.2⾏政区属性结构 (5)1.2.2.3⾏政区界线属性结构 (5)1.2.2.4地类图斑属性结构 (6)1.2.2.5线状地物属性结构 (6)1.2.2.6零星地物属性结构 (7)1.2.2.7农⽤地整理潜⼒属性结构 (7)1.2.2.8⾼标准基本农⽥建设潜⼒属性结构 (8)1.2.2.9其他宜耕农⽤地整理潜⼒属性结构 (9)1.2.2.10基塘整理潜⼒属性结构 (9)1.2.2.11农村建设⽤地整理潜⼒属性结构 (10)1.2.2.12城镇⼯矿建设⽤地整理潜⼒属性结构 (10)1.2.2.13⼟地复垦潜⼒属性结构 (11)1.2.2.14宜耕后备⼟地资源开发潜⼒属性结构 (11)1.2.2.15⾼标准基本农⽥建设项⽬属性结构 (12)1.2.2.16⼟地整治项⽬属性结构 (12)1.2.2.17⼟地综合整治项⽬属性结构 (13)1.2.2.18注记类图层属性结构 (15)1.3⾮空间要素分类与属性表结构 (16)1.3.1⾮空间要素分类 (16)1.3.2⾮空间要素属性表结构 (17)1.3.2.1⼟地利⽤现状表属性结构 (17)1.3.2.2⼟地整治规划控制指标表属性结构 (17)1.3.2.3⼟地整治规划指标分解表属性结构 (18)1.3.2.4⼟地整治潜⼒汇总表属性结构 (19)1.3.2.5⾼标准基本农⽥建设项⽬表属性结构 (20)1.3.2.6⼟地整治项⽬表属性结构 (21)1.3.2.7⼟地综合整治项⽬表属性结构 (22)1.4属性值代码 (23)1.4.1⾏政区界线类型代码 (23)1.4.2⼟地利⽤现状地类编码 (24)1.4.3⼟地整治项⽬类型代码 (25)1.4.4⼟地整治规划控制指标代码 (26)1.4.5农⽤地等别代码 (27)2县级⼟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 (28)2.1成果要求 (28)2.2汇交资料清单 (28)2.3电⼦成果⽬录组织与⽂件命名 (30)2.3.1电⼦成果⽬录组织 (30)2.3.2电⼦成果⽂件命名 (30)2.3.2.1⼟地整治规划⽂档 (30)2.3.2.2⼟地整治规划表格 (31)2.3.2.3⼟地整治规划栅格图件 (31)2.3.2.4⼟地整治规划制图⽂件 (31)2.3.2.5⼟地整治规划成果说明⽂档 (32)2.4电⼦成果格式要求 (32)2.4.1⼟地整治规划数据库 (32)2.4.2其它⽂件格式 (32)2.5其他要求 (33)数据质量检查要求 (34)县级⼟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成果内容要求1.1 要素与代码表表1数据库要素和代码表1.2 空间要素分层与属性表结构1.2.1空间要素分层表2空间要素图层描述表1.2.2空间要素属性表结构1.2.2.1 河流⽔系、道路交通属性结构表3河流⽔系、道路交通属性结构描述表HLSX、DLJT1.2.2.2 ⾏政区属性结构表4⾏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XZQ1.2.2.3 ⾏政区界线属性结构表5⾏政区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XZQJX1.2.2.4 地类图斑属性结构表6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DLTB1.2.2.5 线状地物属性结构表7线状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XZDW1.2.2.6 零星地物属性结构表8零星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LXDW1.2.2.7 农⽤地整理潜⼒属性结构表9农⽤地整理潜⼒属性结构描述表NYDZLQL1.2.2.8 ⾼标准基本农⽥建设潜⼒属性结构表10⾼标准基本农⽥建设潜⼒属性结构描述表GBZJBNTJSQL1.2.2.9 其他宜耕农⽤地整理潜⼒属性结构表11其他宜耕农⽤地整理潜⼒属性结构描述表QTYGNYDZLQL1.2.2.10 基塘整理潜⼒属性结构表12基塘整理潜⼒属性结构描述表JTZLQL1.2.2.11 农村建设⽤地整理潜⼒属性结构表13农村建设⽤地整理潜⼒属性结构描述表NCJSYDZLQL1.2.2.12 城镇⼯矿建设⽤地整理潜⼒属性结构表14城镇⼯矿建设⽤地整理潜⼒属性结构描述表CZGKJSYDZLQL1.2.2.13 ⼟地复垦潜⼒属性结构表15⼟地复垦潜⼒属性结构描述表TDFKQL1.2.2.14 宜耕后备⼟地资源开发潜⼒属性结构表16宜耕后备⼟地资源开发潜⼒属性结构描述表YGHBTDZYKFQL1.2.2.15 ⾼标准基本农⽥建设项⽬属性结构表17⾼标准基本农⽥建设项⽬属性结构描述表GBZJBNTJSXM1.2.2.16 ⼟地整治项⽬属性结构表18⼟地整治项⽬属性结构描述表TDZZXM1.2.2.17 ⼟地综合整治项⽬属性结构表19⼟地综合整治项⽬属性结构描述表TDZHZZXM1.2.2.18 注记类图层属性结构表20注记类图层属性结构描述表GBZJBNTJSXMZJ、TDZZXMZJ、TDZHZZXMZJ、…。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02
土地整治项目的环境分析
• 分析土地整治项目面临的自然资源、生 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 探讨土地整治项目环境的发展趋势和挑 战。
土地整治项目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土地整治项目的发展趋势
• 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在技术创新、管理创 新和模式创新方面的发展趋势。 • 探讨土地整治项目在未来发展方向和战 略重点。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01
土地整治项目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土地整治项目的定义与目标
• 土地整治项目的定义 •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措施和管理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和优化的 活动。 • 土地整治项目的目标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生产潜力和生态效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性及原因
土地整治项目的原因
•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 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 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性
•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 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技术,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 应用土壤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效益。 • 采用生态工程技术,保护和恢复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生态效益。
03
土地整治项目的效果评估方法与标准
土地整治项目的效果评估目的与意义
02
土地整治项目中的教训
• 总结土地整治项目中的经验和教 训,为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效果提供 参考。 • 提出改进土地整治项目的方法和 建议,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要点分析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要点分析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要点分析过去我国城市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各级政府为完成经济发展目标,对国土空间进行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优质耕地被占用、用地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低效以及严重的生态问题。

而以往实施的土地整治活动分布零散且仅解决某方面或局部的问题,不能大范围发挥有效作用。

要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科学的布局,就必须有该区域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科学规划。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发展的重大创新举措,对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与实践意义。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刚刚起步,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试点阶段,应对其理念、价值、定位、政策、技术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步骤1、优先落实措施,促进区域内各方的联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是对区域内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辖区内的“田、水、路、林、村”全要素全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缓解并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土地整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规模更大、手段更综合,涉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群众的通力协作。

为了能使该区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为了能让区域内群众都能参与其中,令规划编制工作能顺利进行。

区域的地方政府要由政府一把手领衔带头,动员政府各个部门抽调人员跟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事宜,建立区域内分级的决策、协调、宣传机制和工作小组,落实好相关费用,负责及时向区域内政府部门和群众宣传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导相关部门和群众参与其中,设立意见反馈的通道,便于群众及时反馈以及相互协调解决规划编制时出现的问题。

2、确定区域规划任务,综合整治类型和重点项目根据外业调查核实的各项土地整治潜力区域和生态修复区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特色及实际需要,归纳产业布局,制定区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目标,划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明确各个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内综合整治类型和重点区域,在重点区域内初步选取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对项目投资与效益进行分析,调整列入专项规划的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形成规划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及其措施的探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及其措施的探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及其措施的探讨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洛分公司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升级版,是在现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对乡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高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盘活利用复垦置换等。

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标;问题;措施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概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整体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对闲置、利用低效、生态退化及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活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基层对土地管理和发展用地及政策需求、渴望的积极回应,不仅能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由中央部委牵头推进的综合整治工作,其是建立在全面调查研究和规划的基础上。

按照乡镇或乡村整体开展的土地综合整治,借助土地的综合整治,重点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和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并以此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

目前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进行,将相关指标和任务细分到每一块土地,落实可实施目标。

根据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要求,实施后能够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数量不低于现有耕地面积的5%,质量不低于占用的耕地质量,新增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调整面积的5%,各地编制的综合整治方案都需要结合村庄的规划一并实施,实施完成后要对现有基本农田数据进行更新,对于土地综合整治完成之后新增加的建设用地,可以积极用于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此来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应用探讨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应用探讨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应用探讨摘要:目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已结束,而其成果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国土空间规划、年度变更调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等工作中。

同时,由于本次调查获得了翔实准确的国土利用现状数据,调查成果也是国土利用动态监测、违法用地监测、自然资源科学管理等工作开展的基础。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成果的具体应用,从而分析其在各种工作中的应用方式及重要价值。

关键字: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成果应用引言:伴随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结束,其他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工作也陆续开始,为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提供依据,对编制、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为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撑将二调到三调近十年来的用地变化情况进行梳理,通过纵向比对分析,同时与国内同等城市进行横向比对分析,理清相应地类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差异,分析其内在成因,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国土空间的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

(1)在“底数”与“底图”分析中的应用三调”成果数据作为一种可覆盖全部规划范围的数据,可较好地弥补传统城市总体规划中数据不全的问题,并可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核心的“底数”与“底图” 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源,特别是关于各类用地的统计与空间叠加分析方面。

(2)在评价与评估中的应用基于“三调”成果数据的用地类别,利用 GIS 空间叠加分析,可以为评价与评估用地冲突、发展演化等问题提供支撑依据。

(3)在规划编制方案中的应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三线”划定与“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涉及到全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再整合。

“三调” 成果数据一方面可为这项工作提供较为直接的判断依据;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类型数据的空间校核分析,可为各项功能区范围划定提供决策支撑依据。

此外,“三调”成果数据还可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土地整治分析提供依据。

2为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提供数据支撑目前的耕地占补平衡主要是通过耕地分等调查评价成果进行体现,随着“三调”成果的应用,耕地质量保护考核指标有可能从原有的耕地分等调查评价成果考核转变到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的考核。

土地整治入库面积指标

土地整治入库面积指标

土地整治入库面积指标
一、已实施整治面积
已实施整治面积是指已经完成整治并纳入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地面积。

这些土地经过整治后,其质量、权属关系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得到了改善,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已实施整治面积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入库面积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未实施整治面积
未实施整治面积是指尚未纳入土地整治项目区,但具备整治条件且计划在未来进行整治的土地面积。

这部分土地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尚未得到及时整治,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它们将成为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对象。

了解未实施整治面积的情况,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土地整治计划和目标。

三、储备土地面积
储备土地面积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预先储备的土地面积。

这些土地可能尚未进行开发利用,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储备土地面积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规划整治面积
规划整治面积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计划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进行整治的土地面积。

这部分土地可能尚未进行实质性的整治工作,但其整治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

了解规划整治面积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土地整治计划,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历史遗留土地面积
历史遗留土地面积是指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存在权属不清或其他问题的土地面积。

这些土地可能因为历史原因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但其潜在的土地资源价值不容忽视。

通过合理的调查和评估,历史遗留土地有望成为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对象之一。

新形势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研究及思考——以广西为例

新形势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研究及思考——以广西为例

新形势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研究及思考——以广西为例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城乡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也在急剧下降,乡村国土空间被严重压缩,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凸显,已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开展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本文仅以广西为例,笔者通过对试点项目的深入考察调研,并结合自身的项目经验,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出个人一些看法和思考,希望能给土地工作者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当前,我国农村建设正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战略转移。

如何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布局,保护有限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的统领下,在传统土地整治政策的基础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新概念的提出和推进实施,是顺应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须要求。

在此背景下,自然资源部202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概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涵义,是指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针对乡镇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和生态质量退化等综合性问题,通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用综合性治理手段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以及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等,以达到全面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国土空间布局的综合整治活动。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最终目的就是要激活各种资源要素,构建乡村耕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聚、生态文明和谐、空间形态集约的国土空间新格局,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2003年浙江省开展土地全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国内首次出现“土地全域整治”概念,在实践中取得较好地效果。

借鉴其成功经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永续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生态功能,实现人地和谐、人与自然协调共生发展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新理念。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word版)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word版)

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10‟16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统筹安排、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部决定同步开展全国和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及市县试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提出要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规划期内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

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坚守耕地红线和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由点到面深入推进,特别是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基本农田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迫切需要制定土地整治规划,保障土地整治有序、规范、有效实施。

土地整治规划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导地方科学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整合资源、引导资金、整体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有利于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调”成果数据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探索

“三调”成果数据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探索

“三调”成果数据在市县国⼟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应⽤探索摘要本研究基于第三次国⼟调查数据的特征分析,总结了“三调”成果数据在国⼟空间规划编制中的整体应⽤⽅案。

其中,“三调”成果数据的特征分析包含“三调”⽤地分类与国⼟空间规划⽤地⽤海分类的差异、⽤地转换⽅法与实现途径等内容。

整体应⽤⽅案包含整体应⽤框架结构、不同编制内容中的具体应⽤思路与实现途径。

总体⽽⾔,“三调”成果数据可以为当前国⼟空间规划的“底图”与“底数”构建、现状评价与评估、“三线”划定、国⼟空间规划分区以及国⼟综合整治等⽅⾯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

研究还结合⼀些具体案例进⾏补充说明,同时指出“三调” 成果数据在当前应⽤中所存在的不⾜。

作者许军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程师徐海贤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级规划师(通讯作者)韦胜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级城市规划师全国第三次⼟地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是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的⼀项全国性⼟地数据调查⼯作。

与此同时,全国市县国⼟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作也在逐步开展。

尽管“三调”⼯作并⾮仅仅是为市县国⼟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进⾏的,但“三调”成果数据在国⼟空间规划领域已作为编制市县国⼟空间总体规划、建设国⼟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底图”“底数”,其基础性地位⼗分重要。

在已有成果中,韦胜等⼈探索了全国第⼆次⼟地调查(以下简称“⼆调”)成果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四区”划定⽅⾯的应⽤研究。

其他成果则主要是针对各⽅⾯进⾏的独⽴研究,如对“三调”⼯作本⾝技术⽅法的研究和探讨,或是对国⼟空间规划专项⼯作内容的研究,如桂德⽵等⼈研究了“多规合⼀”空间规划底图编制⽅法;魏旭红等⼈探讨了基于“双评价”的市县级国⼟空间“三区三线”技术⽅法。

总⽽⾔之,相关学术成果中关于“三调”成果在国⼟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应⽤探讨还较少,特别是综合性的应⽤分析研究。

此外,虽然“三调”成果数据可为市县国⼟空间总体规划提供多⽅⾯的应⽤⽀撑,但在实际应⽤过程中也存在着⼀定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探究题1.(2011重庆,第16题第(4)题下图是量筒的测量情形,图l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图14【答案】2.62.(2011江苏南京,第29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m ,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 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 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答案】(1D (21∶2∶3 1∶4∶9 形状相同的纸锥,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3.(2011江西,第23题)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26 64 90 路程S/cm1S 4 6 时间t/s平均速度v/26 16 15 (cm/s)(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答案】(1)见表中(2不是,因为小车在全程内的运动速度是不断变化的4.(2011江苏无锡,第32题)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表一表二、(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选壤“大" 或“小” 。

(2如图所示的A 、B 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选填“A ”或“B ”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通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答案】(1正比大(2)B A(3)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比较弹簧的伸长长度5.(2011年广东省第16题)(2)①如图1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②如图14所示,物体的长度为.【答案】337.5 2.506.(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第25题)(3分请你读出图13中各测量工具的示数:(1图13(a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答案】80km/h7.(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第25题)(3图13(c手的拉力是N 。

【答案】1.48.(2011北京,第24题)如图0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 cm【答案】3.38六、计算题1.(2011浙江绍兴,第37题)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4)如图,双黄线右侧的两个机动车道,每车道宽3.6米,一辆长为4.5米、宽为1.8米德轿车A ,以54千米/时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在左侧机动车道正中间,某时刻,在距距离轿车前方S=22.5米德岔路口的C 点,一辆长为1.8米德自行车,突然从非机动车道横穿机动车道,不考虑轿车和自行车车速和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自行车车速只有在和范围内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

所以行车时随时注意观察周围车辆,按照红绿灯信号要求,保障安全通行。

【答案】小于2.5米/秒,大于5.4米/秒。

2.“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7所示的限速牌。

小明用了10min 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 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

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答案】⑷解:s = 10km t = 10min =小明开车的速度为: 1h 6v = s 10km = =60km/h>40km/h ∴超速 t h 6警示语:参考答案: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3.(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27题)(8分)甲图是大型超市内常见的自动人行道,它能方便快捷地运输顾客和货物上下楼,乙图是其构造示意图,丙表是其部分参数(表中“运输能力”是指每小时运输的顾客和货物所受的总重力)。

80% 效率2>0M单位:平方米,见表注26符号代码FHDMText8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面积指图斑毛面积,此次规划均使用图斑毛面积进行。

表2.2-11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区属性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要素代码YSDM Text 10 M2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区代码NCZJDZZQLQDM Text 2见表A.6M3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区NCZJDZZQLQMC Text 20 M名称4 编号NCZJDZZQLQBH Text 4 非空M5 面积MJ Double 19 2 >0 M 单位:平方米,见表注26 符号代码FHDM Text 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面积指图斑毛面积,此次规划均使用图斑毛面积进行。

表2.2-12农村设施与生态环境用地整治潜力区属性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要素代码YSDM Text 10 M2农村设施与生态环境用地整治潜力区代码NCSSYSTHJYDZZQLQDM Text 2见表A.6M3 农村设施与生态环境用地整治潜力区名称NCSSYSTHJYDZZQLQMC Text 20 M4 编号NCSSYSTHJYDZZQLQBH Text 4 非空M5 面积MJ Double 19 2 >0 M 单位:平方米,见表注26 符号代码FHDM Text 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面积指图斑毛面积,此次规划均使用图斑毛面积进行。

表2.2-13农村补充耕地整治潜力区属性结果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要素代码YSDM Text 10 M2 农村补充耕地整治潜力区代码NCBCGDZZQLQDM Text 2见表A.6M3 农村补充耕地整治潜力区名称NCBCGDZZQLQMC Text 20 M4 编号NCBCGDZZQLQBH Text 4 非空M5 面积MJ Double 19 2 >0 M 单位:平方米,见表注26 符号代码FHDM Text 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面积指图斑毛面积,此次规划均使用图斑毛面积进行。

表2.2-14中国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区属性结果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小数位值域是否必备注度数填1 要素代码YSDM Text 10 M2 中国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区代码ZGWLYDKFQLQDM Text 2见表A.6M3 中国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区名称ZGWLYDKFQLQMC Text 20 M4 编号ZGWLYDKFQLQBH Text 4 非空M5 面积MJ Double 19 2 >0 M 单位:平方米,见表注26 符号代码FHDM Text 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面积指图斑毛面积,此次规划均使用图斑毛面积进行。

表2.2-15中国未利用地开发重点区属性结果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要素代码YSDM Text 10 M2中国未利用地开发重点区代码ZGWLYDKFZDQDM Text 2见表A.6M3中国未利用地开发重点区名称ZGWLYDKFZDQMC Text 20 M4 编号ZGWLYDKFZDQBH Text 4 非空M5 面积MJ Double 19 2 >0 M单位:平方米,见表注26符号代码FHDM Text 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面积指图斑毛面积,此次表2.2-16土地复垦潜力区属性结果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要素代码YSDM Text 10 M2土地复垦潜力区代码TDFKQLQDM Text 2见表A.6M3土地复垦潜力区名称TDFKQLQMC Text 20 M4 编号TDFKQLQBH Text 4 非空M5 面积MJ Double 19 2 >0 M单位:平方米,见表注2 6符号代码FHDM Text 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面积指图斑毛面积,此次规表2.2-17土地复垦重点区属性结果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要素代码YSDMText1M2土地复垦重点区代码TDFKZDQDMText2见表A.6M3土地复垦重点区名称TDFKZDQMCText2M4编号TDFKZDQBHText4非空M5面积MJDouble192>M单位:平方米,见表注2 6符号代码FHDMText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面积指图斑毛面积,此次规划均使用图斑毛面积进行。

表2.2-18 重点建设项目要素基本属性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要素代码YSDMText1M2项目所在地XMSZDText100M项目涉及乡(镇、街坊名称3项目编号XMBHText3见表注M4类型代码LXDMShortInteger1 [1,4] M“1”:能源;“2”:交通;“3”:水利;“4”:环保5 项目名XMMCText4非空M称6建设性质JSXZShortInteger1[1,3]M“1”:新建;“2”:改建;“3”:扩建7用地规模YDGMDouble192>0 O单位:平方米8占用耕地面积ZYGDMJDouble22>=O单位:平方米9占用基本农田面积ZJNDouble192>=O单位:平方米10占用机动指标面积JDZBDouble192>=O单位:平方米11符号代码FHDMText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项目编号规则为3位顺序号,从001开始顺序编号。

表2.2-19 重大工程项目要素基本属性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要素代码YSDMText1M2项目所在地XMSZDText100M项目涉及乡(镇、街坊名称3类型代码LXDMShortInteger1[1,4]M“1”新农村建设;“2”都市型现代农业;“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4”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项目名称XMMCText4非空M5项目编号XMBHText2见表注M6备注BZText4O7符号代码FHDMText8 M注1:M-必选,O-可选,C-条件选择.注2:编号规则为2位顺序号,每类重大工程项目单独从01开始顺序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