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井六大系统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概述 (1)
第一章矿井概述 (3)
第一节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3)
第二节主要系统 (3)
第三节生产布局 (6)
第四节劳动定员 (7)
第二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方案设计 (7)
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 (7)
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 (13)
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 (15)
第四节供水施救系统 (20)
第五节通信联络系统 (22)
第六节紧急避险系统 (23)
第三章组织措施 (32)
第一节组织机构与职责 (32)
第二节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计划安排 (33)
第三节管理与维护 (34)
附主要设备及器材清册 (36)
前言
一、概述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建设完善井下急救避险系统、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并使其它“五大系统”与紧急避险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设备。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和《关于印发(吉林省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总体规划)的通知》(吉安监管煤监一字【2010】304号)文件的各项要求,完成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工作。根据矿井生产实际,除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外,矿井其它“五大系统”已建设完毕,因此本次设计补充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对其它“五大系统”如何与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相连进行详细论述。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根据梅河四井实际生产状况,除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外,其它部分以建设完毕,因此本设计补充建设井下紧急避险措施,包括永久避难硐室2个,分别设于+55暗副井筒车场附近及-300暗副井筒车场附近。
二、设计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4、《吉林省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吉安监管煤监一字【2010】304号);
5、《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
6、《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
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9、《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
10、《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
11、《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01—2007)
1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1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1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
1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23—2011)
1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
1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011)
1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5—2011)
1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
20、矿井现场实际资料。
第一章矿井概述
第一节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一、交通位置
梅河煤矿四井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红梅镇境内,位于梅河口市215°方位约14.5 km处,是梅河煤田的一部分,梅河煤矿本部设于梅河口市红梅镇,梅河煤矿四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25°37′52.3″~125°39′43.0″,北纬42°25′37.6″~42°26′40.7″。该矿井是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河煤矿基本生产矿井之一,属国有企业。
梅河煤矿四井距矿本部3.5km,北部矿区铁路专用线与沈吉线黑山头车站相连,距梅河口车站15.0km,距辽源车站80.0km。梅河煤矿四井的主要交通干线公路有两条:一条是沿沈吉铁路的沈梅公路,另一条是纵贯井田北部的矿区公路,交通极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
二、矿井建设概况
该矿井采用阶段片盘斜井开拓,两段斜井开拓整个井田,由吉林省煤矿设计院设计于1973年。同年由原煤炭工业部批准,并于1974年1月1日破土动工,1979年10月1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t/a,后经采煤方法、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技术改造,现核定生产能力90万t/a。
改造后的主要技术原则及主要经济指标;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21Mt/a,核定生产能力0.9Mt/a。
2、矿井开拓方式为四条斜井两个水平,分别为+55和-300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240m。
3、根据矿井开拓布置方法,皮带井为主要提升井,装备带宽800mm的带式输送机;副井为辅助提升井,采用串车提升,利用原有JK-2.5/20型提升机,配套电动机功率310kW。
4、矿井采用混合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改造后皮带井和副井入风,专用回风立井排风,矿井总风量为58m³|s。
三、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系
矿区位于大柳河冲积平原,大柳河由井田西南的大杨树河、小杨树、白银河及横道河汇集而成,流向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海龙、朝阳镇与伊通河合并为辉发河,最后流入松花江。大柳河因受大气降水及潜水补给,枯水期流量小,雨季流量为10~15m3/min间变化。矿区不受河水危害。
另外还有磨盘山水库之人工水渠――海龙水渠和白石沟河,从本区西北及西南部经37、36、39等勘探线流出本区,东北部曙光水库,与东部井田边界相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