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E 型燃气轮机燃烧事故分析及预防
9E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及其故障检修措施探析

9E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及其故障检修措施探析【摘要】本文对9E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及其故障检修措施进行了探析。
在介绍了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详细介绍了9E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的概述和工作原理,故障检修措施的介绍,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以及设备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
在分析了防喘设备对燃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并总结了研究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了解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的重要性,提高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确保燃机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关键词】燃机压气机, 防喘设备, 9E燃机, 工作原理, 故障检修, 故障处理方法, 维护保养, 性能影响, 建议, 展望, 研究结论.1. 引言1.1 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的重要性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是燃机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包括提高燃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
燃机压气机是燃气涡轮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燃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压气机发生喘振会导致燃机性能下降甚至发生故障,严重影响燃机的正常运行。
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是确保燃机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有效地减小燃机压气机的气动喘振,提高燃机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和故障率。
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防喘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燃机运行中的噪音和振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的研究和运用对于提高燃机性能、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及时检修和合理维护防喘设备,对于确保燃机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1.2 研究背景燃机压气机是燃气轮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进口的空气加压送入燃烧室,在燃烧过程中提供所需的氧气。
压气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整个燃机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而压气机喘振则是导致燃机工作不稳定和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燃气轮机运行中,特别是在高负载、高转速等工况下,压气机喘振现象容易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燃机停机或损坏。
9E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及其故障检修措施探析

9E燃机压气机防喘设备及其故障检修措施探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燃机在能源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9E燃机作为GE公司的一款大功率燃气轮机,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航空、船舶和石化等多个领域。
在9E 燃机中,压气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它的正常运转对于整个燃机的性能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压气机的正常运转,压气机防喘设备及其故障检修措施成为了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
9E燃机的压气机防喘设备作为燃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压气机对于燃机的性能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叶轮的旋转造成的气流不稳定现象以及其他原因,压气机容易发生喘振现象,这将会导致压气机的性能下降,增加机械磨损,甚至对整个燃机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师们在设计9E燃机时引入了防喘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控制气流的不稳定现象,避免压气机发生喘振现象。
压气机防喘设备的主要部件包括防喘孔、喘动频率器和电磁喘振传感器等。
防喘孔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布置和数量,调节压气机内的气流,减小气流不稳定造成的压力脉动。
喘动频率器则是通过监测压气机的喘动频率,对防喘孔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控制压气机的运行状态。
而电磁喘振传感器则是监测压气机的振动状态,一旦发现压气机出现喘振现象,就会通过控制系统对压气机进行干预,避免喘振进一步发展。
除了上述的防喘设备之外,燃气轮机还需要依靠精密的控制系统来实现良好的运行状态。
这些控制系统包括了压气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燃烧控制系统、轴承温度控制系统、气体发电机控制系统等,都为燃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尽管压气机防喘设备能够有效地减小压气机发生喘振现象的可能性,但是在长时间的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防喘设备本身也可能出现故障,甚至引起喘振事件。
对于压气机防喘设备的故障检修措施十分重要。
对于防喘孔的故障,工程师们需要对防喘孔的布置和数量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测试,以保证防喘孔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防喘孔进行清洗和检查,以防止防喘孔被油渍、碎屑等物质堵塞。
9E燃机的IGV控制及常见故障分析

9E燃机的IGV控制及常见故障分析9E燃机的IGV控制及常见故障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格尔木300 MW燃气电站燃气轮机进口可调导叶(IGV)系统。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在机组中的作用,介绍了该系统容易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燃气轮机;IGV系统;控制1 概述早期的IGV控制方式与缺点。
早期的压气机进口导叶被控制在两个固定位置上,称为双位置控制方式。
在启动和停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压气机在低转速下发生喘振,IGV处在关小的位置,当机组达到运行转速时,IGV调整到全开角度(86°),改善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IGV的角度检测一般使用了33TV限位开关(只能指示开位置和关位置),控制方式简单。
这种方式在联合运行时,降负荷运行能力较差,部分负荷时整体热效率下降较多,不具备IGV温控功能。
2 系统的控制作用与原理2.1 系统的控制作用1)处于启机或停机的过程中,燃气轮机转子以部分转速旋转,为了避免压气机出现喘振而调节IGV角度。
IGV的调节范围是34°-57°。
2)IGV温控。
为了充分的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节约能源,我厂采用联合循环方式,在部分负荷运行时适当关小IGV,维持较高的排气温度,提高了锅炉和汽轮机的效率,使联合循环的总效率得到提高。
IGV的调节范围是57°-86°。
3)燃气轮机启动时,IGV处于最小开度,将减小流经压气机的空气流量,降低启动功率。
4)在燃气轮机正常运行时,压气机的耗功大约占到了透平输出功率的2/3。
在机组甩负荷时,控制系统通过开大IGV的角度来增加进气量,以增大压气机耗功,抑制转速飞升,防止超速。
2.2 系统的工作油源IGV系统的工作油源取自两路:第一路是来自液压油母管,主要是作为电液伺服阀90TV-1的控制油以及IGV动作油缸的工作压力油;第二路是来自润滑油系统经20TV-1电磁阀控制,作为IGV跳闸放油切换阀VH3的工作压力油。
9E燃气轮机运行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9E燃气轮机运行故障的分析与处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化,高效率、低排放的燃气轮机发电,逐渐成为主流的发电方式。
燃气轮机具有占地少,负荷调峰快,供电可靠性高等优点。
同时能利用其余热进行供热,具有良好的能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本文就9E 燃机出现的一些运行故障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带给大家参考意义。
标签:9E燃气轮机;运行故障引言9E 燃气轮机是一种以空气为和燃气为介质,空气通过压气机送往燃烧室,和燃料喷嘴喷入的燃气混合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
通过透平喷嘴和动叶膨胀做功,推动透平转子带动压气机和发电机转子一起高速旋转,实现了气体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并输出电能。
做功后燃气轮机排气可以引入余热锅炉,由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带动汽轮机进行发电和供热,实现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1燃气轮机运行简介1燃气轮机运行原理最简单的燃气轮机装置包括三个主要部件:压气机、透平和燃烧室。
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是,压气机(即压缩机)连续地从大气中吸入空气并将其压缩;压缩后的空气进入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料混合后燃烧,成为高温燃气,随即流入燃气涡轮中膨胀做功,推动涡轮叶轮带着压气机叶轮一起旋转;加热后的高温燃气的做功能力显著提高,因而燃气涡轮在带动压气机的同时,尚有余功作为燃气轮机的输出机械功。
燃气轮机由静止起动时,需用起动电机带着旋转,待加速到能独立运行后,起动电机才脱开。
[1] 。
2燃气轮机故障及事故的处理原则在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机组出现故障,运行人员应该遵循以下处理原则:2.1在运行过程出现异常时,运行人员应迅速定位异常发生位置,根据运行规程和相关数据参数及时判断和分析,迅速的找准故障发生原因,并及时处理。
如果判断故障相对严重时,应按规程及时停机,防止事故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2.2在由于事故造成停机事件后,应着重监视燃机的排气温度、滑油油回油温度、轮间温度以及各轴承振动是否在正常值,机组缸体有无摩擦异响等。
9E燃机电厂燃烧模式分析与管理

9E燃机电厂燃烧模式分析与管理发布时间:2023-02-28T03:34:31.772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0月19期作者:曹政[导读] 燃气轮机是燃气电站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运行稳定性将直接妨碍电站运行的稳定性,曹政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泰州市 225500摘要:燃气轮机是燃气电站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运行稳定性将直接妨碍电站运行的稳定性,甚至对电站运行的可靠性造成直接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研究电厂中9E燃气轮机的燃烧模式。
主要目的是探讨电厂9E燃气轮机的燃烧原理,分析其燃烧模式改变和切换的过程,提出一种可行的燃烧模式管理方法,避免燃烧模式切换的失效。
本文简要分析了燃气轮机9E的技术特点和燃气轮机电站9E的燃烧方式,并对燃气轮机电站9E的燃烧方式切换和防控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9E燃机;电厂;燃烧模式;分析;管理引言在电厂运行中,为了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燃气轮机制造商一般采取向燃烧区注水或注蒸汽等措施。
但是,这种方法会对燃气轮机的性能和维护间隔造成严重影响,并且会提高空气污染物,例如CO和UHC。
鉴于这些原因,燃气轮机制造商一直在研究其他类型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技术。
例如,目前普遍作用的干式低氮氧化物(DLN)技术在预混燃烧时控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使燃烧火焰的表面温度低于扩散燃烧的理论燃烧温度,从而对氮氧化物的浓度进行控制。
为了充分发挥9E燃气轮机的作用,需要对电厂9E燃气轮机的燃烧方式进行分析,参照燃烧过程对燃烧方式进行自动切换,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仍然存在燃烧方式失效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增强9E燃机燃烧运行的管理,进一步提升9E燃机燃烧运行效果,发挥良好的防控作用。
1. 9E燃机的技术特征9E燃气轮机是GE开发的E级汽轮机产品。
在原有9E.03机组原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增加了F级燃气轮机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燃气轮机产品的综合性能。
参照9E燃机产品结构分析,9E燃机保持了目前大多数9E.03产品的机型结构,采取使用17级叶片,设计压力为13.1,进一步降低了研发成本,提升了整机结构循环,有效避免机组调整影响整机热系统。
9E燃气轮机DLN1.0燃烧切换异常问题分析、判断及处理

9E燃气轮机DLN1.0燃烧切换异常问题分析、判断及处理发布时间:2023-02-23T02:34:07.357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9期作者:赵暾1,万洪军2,王晓东3[导读] 9E燃气轮机DLN1.0低氮燃烧技术在燃烧模式切换时,赵暾1,万洪军2,王晓东3东莞深燃天然气热电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281摘要:9E燃气轮机DLN1.0低氮燃烧技术在燃烧模式切换时,可能发生切换失败,无法进入预混稳定燃烧模式,甚至回火。
其中空气进气滤网,在潮湿阴雨天气时差压大幅增加,如处理不当,会诱发燃烧模式异常及燃料喷嘴损坏。
关键词:燃烧模式;喷嘴烧蚀;进气滤差压机组概况广东某电厂建有两套S109E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2×180MW,于2014年对两台PG9171E型燃气轮机进行干式低NOx燃烧(DLN1.0)技术改造,改造后机组在基本负荷下NOx排放量低于30mg/m3。
DLN技术的关键在于采用富氧均相预混燃烧,这种通过增加火焰锋面空燃比的燃烧方式有效降低了燃烧室内部火焰温度,进而抑制热力型NOx产生,从而大幅降低电厂烟气排放氮氧化物总量。
1 故障现象某日,该厂3号燃气轮机按电网调度指令调开,点火、暖机、升速、并网及低负荷运行均稳定正常。
待余热锅炉、汽轮机准备完毕后,机组按值长令接带高负荷。
当负荷升至90MW时,燃烧模式切换出现异常,机组突发“燃烧室一区自动重点火”、“扩散贫-贫模式排放高”报警,同时燃烧室一区出现火焰,机组进入扩散贫-贫模式(EXT_LL),未能正常进入预混稳定模式(PM-SS)。
运行人员降负荷到50MW,退出扩散贫-贫模式(EXT_LL),之后重新升负荷,再次进行预混切换模式(PM_XFER),但仍然失败。
专业技术人员梳理报警清单,未发现有价值信息;对火焰强度、排气温度等信号反馈进行动态观察,各项运行参数较为稳定、无明显异常。
鉴于机组无法正常运行,在扩散贫-贫燃烧模式下不宜长时间停留,被迫向调度申请故障停机。
9E型燃气轮机辅助联轴器事故分析和日常维护探讨

9E型燃气轮机辅助联轴器事故分析和日常维护探讨摘要:联轴器的齿套、齿轮常发生磨损而导致安全事故。
给企业正常运行带来影响,究其原因,主要由配件质量、润滑系统振动异常或摩擦。
本文阐述了9E型燃气轮机的辅助联轴器基本结构,对其故障过程及其原因展开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辅助联轴器的检修、维护要点。
关键词:9E型燃气轮机;辅助联轴器;事故分析;日常维护;探讨某燃机发电厂使用的蒸汽联合燃气轮机是从美国GE企业进口的PG9171E型机组,1999年正式投入使用。
机组燃用的原油燃料,迄今运行近48 000小时。
燃气轮机在点火与升速,主要由启动、盘车电机经液力变矩器、辅助联轴器、辅助齿轮箱等盘动主轴来带动。
机组运行期间,辅机依靠主轴借助辅助联轴器而带动。
辅助联轴器处于燃气轮机的主轴与辅助齿轮箱中间,主要用于连接与传递扭矩。
一旦产生故障,机组则停止运行,甚至产生燃气轮机的主轴热弯曲现象,以下对辅助联轴器展开详细分析。
一、9E燃气轮机的辅助联轴器结构分析9E燃气轮机的辅助联轴器为充油式,由齿套、齿毂、浮动轴和附件组成,具体结构如图所示:图1-辅助联轴器的组件构成图在联轴器齿套内的内齿轮齿同齿毂的外凸齿啮合,齿毂用花键或双平键配合到浮动轴上,齿套同齿毂产生的枢轴作用补偿辅助齿轮箱同燃气轮机轴的微小不对中。
在齿毂同齿套之间的相对轴向滑动允许燃气轮机相对于辅助齿轮箱的轴向移动。
置于联轴器法兰凹槽里和位于齿套和齿毂之间的“O”型圈来密封联轴器的润滑油。
二、辅助联轴器的故障过程及其原因分析(一)故障阐述1998年下半年,本公司1号燃气机应用美国产9E型重型的燃气轮机,投入使用以来,次年十月十日晚八点零三分,此机组以联合循环的形式运行,负荷由50MW升到70MW,四分钟以后,1、2号轴承的振动从正常升到1.04cm/s,(1.27cm/s会发生自动报警;2.54cm/s时会发生跳机现象),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检查以后,发现燃机本体部分存在明显的震动感,其它部分没有异常情况,于是把负荷降到50MW,轴承的振动曾经有所回落,达到0.99cm/s,又过了几分钟,继续隆低负荷为30MW时,在此降负荷期间,最大的振动BB-MAX忽然升高,达到1.52cm/s,把机组即刻紧急停车。
9E燃气轮机燃油系统故障的分析

9E燃气轮机燃油系统故障的分析一、概述我厂1#机组是GE公司生产的PG9171E型重型燃气轮机,于2001年建成投产,采用一拖一的联合循环方式,两班制运行,燃机使用重油燃料,至今已运行了18000小时。
2004年5月,燃油系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停机熄火后旁路烟囱出现白烟、燃油喷嘴背压异常、燃油分配器损坏等,经过现场检修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些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二、问题的现象和分析9E机组燃油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燃油截止阀VS-1、电磁离合器20CF-1、主燃油泵PF-1、燃油流量分配器FD1-1、燃油伺服阀65 FP 和旁路阀VC3-1、双联高压燃油滤,14个燃油喷嘴及单向阀、燃油喷嘴前排污阀VP-1,2。
其流程为:由轻/重油切换阀过来的燃油通过燃油截止阀后,经通过电磁离合器由辅助齿轮箱驱动的主燃油泵增压,通过高压燃油滤后,由燃油流量分配器等量将燃油送入14个燃油喷嘴(喷嘴前有单向阀,要求点火时燃油压力在8bar左右),机组所需燃油量由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工况通过伺服阀调节旁路阀的开度来精确控制,在燃油流量分配器和燃油喷嘴之间有一个喷嘴背压选择阀,通过切换手轮可观察到1~14#喷嘴的背压情况和燃油泵的进、出口压力。
喷嘴前排污阀的作用主要用于停机后燃油管路的冲洗和在日常燃油系统检修需要时将管道存油排尽。
下面将具体介绍月亮湾电厂燃机运行中燃油系统出现的一些故障。
1、旁路烟囱停机熄火后冒白烟在5月中旬,燃机出现正常停机熄火后旁路烟囱冒白烟现象,冒烟的时间较长,一般要持续3小时以上。
当时挡板已关闭,并在烟囱口处闻到柴油味,确认是从燃机内部排出的油烟,而在MARK V控制 屏上无火焰信号,说明没有在燃烧室中燃烧。
这种现象在2003年下半年曾出现过。
更换所有14个燃油喷嘴单向阀后,问题未再出现。
这次检修人员同样进行了单向阀的更换工作,但只维持了两次正常起停,就又出现同样的问题,通过检查发现燃油截止阀存在关闭不严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2008年第3期9E 型燃气轮机燃烧事故分析及预防A n al y si s a n d P r ev e n t i on M e a s u r e s f o r C o m b u s t i on E v e n to f 9E G a s T ur bi n e摘要:针对一起9E 燃气轮机组的燃烧事故,详细分析了事故的起因与过程,对9E 机组的火焰监测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防止燃烧事故的技术措施,对运行与维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燃气轮机;分散度;燃烧;监测中图分类号:TK 4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881(2008)03-0026-03叶仁杰(台州电厂龙湾发电,浙江台州318016)图18号火焰筒烧灼情况温州300M W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有3台100M W 联合循环机组。
在一次运行巡检中发现1号燃气轮机冒黑烟,即手动停机。
经检查,2只火焰筒、1只过渡段完全烧毁,其余4只火焰筒和7只过渡段经修复后可以使用。
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元,抢修时间3天,企业损失电量约900万k W h 。
虽然燃烧部件局部已严重损坏,但G E 燃烧监测保护并未动作切断燃料,围绕该起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为今后的运行提供借鉴。
1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当日23时45分,因电气原因,1号燃机满负荷跳机。
在其后重新启动过程中,因机务、控制等各方面原因历经了4次高速清吹、点火,直至次日3时28分并列。
3时52分机组负荷80M W ,排气分散度(通常默认是第一分散度)26.7℃。
22时54分负荷100M W ,排气分散度升至38.3℃,约1h 后升至50℃,减负荷至90M W ,第2日0时54分分散度升至59℃,运行人员再次减负荷至85M W ,排气分散度降至40℃,此后机组一直维持该负荷运行,排气分散度基本稳定在40.5℃。
凌晨6时20分运行人员巡回检查时发现烟囱冒黑烟,立即停运机组。
经检查,设备损坏情况如下:(1)7-8和8-9联焰管严重损坏,其中阳联焰管烧穿,管身因高温严重变形,靠7号、9号火焰筒一侧的联焰管头部烧灼情况稍轻,其余燃烧单元的联焰管正常。
(2)8号火焰筒严重损坏,筒体尾部全部溶化,密封裙环全部丧失,筒体除顶部颜色基本正常外,其余大部分颜色变黑,筒身部分冷却气孔被溶化的金属重新凝固后堵塞,见图1。
(3)2号、7号、12号过渡段正常,3号、4号、6号过渡段内部表面(气流转弯处)有不同程度的斑坑,但未穿透。
其余7只过渡段内有大小和范围不同的穿孔,未穿透的斑坑内部及其他部位有明显结垢。
8号过渡段严重溶化、烧穿,见图2。
(4)8号过渡段对应的3片静叶凹弧表面浙江电力ZH E J I AN G ELECT R I C P O W E R29 2008年第3期图28号过渡段烧灼情况浙江电力有黑烟,其中1片静叶进气边上附着较多金属溶渣,其余燃烧单元对应的静叶正常。
(5)所有导流衬套没有烧伤、变形的痕迹,全部可用。
经查,燃烧室和燃烧缸、透平缸、排气框架等底部排污通道全部畅通,14只燃油逆止阀经校验台校验基本正常,动叶未做检查。
2燃烧事故原因分析影响燃烧单元热负荷变化的因素很多,如燃料分配的均匀程度、燃料的雾化、冷却空气的均匀,通流部分叶片的结垢程度、局部焓降差别、局部漏气等,排气分散度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反应。
在稳定的工况下,即使火焰筒、过渡段等部位发生局部过热,只要不穿透、不改变冷却流场分布,分散度仍将维持原先的水平。
从燃机燃烧系统的工作情况看,压气机出口约1/3的空气流量作为一次助燃空气从火焰筒端部鱼鳞孔进入,其余2/3空气量从火焰筒筒体冷却孔进入,在火焰筒内表面形成气膜以阻止高温燃气的表面接触。
就温度分布情况看,在接近燃尽阶段的断面上混合气体平均温度最高,负荷越高,这个断面越接近尾部,满负荷大约就在筒身的2/3处,这是因为作为二次冷却的空气大部分从燃尽阶段的冷却孔内流入。
由于火焰筒有良好的几何形状,本身具有完善的冷却条件,表面金属温度并不高,而过渡段外表面仅存在有限的对流冷却,内壁承受的是燃气轮机的进口初温,是燃气轮机温度最高的金属部件。
大部分过渡段被烧穿而火焰筒相对完好也说明了这一点。
燃油中含有一定金属添加剂,燃烧后产生的颗粒对输送通道产生磨损。
过渡段承受的是高温且高速流动的燃气,当流动方向改变时产生的磨损最严重。
过渡段被穿透后冷却空气从穿透处进入过渡段,导致过渡段压力升高,也使火焰筒内压力增加,火焰筒内燃烧的高温燃气通过联焰管流向二侧燃烧筒的流量增大,高温燃气直接接触火焰筒内壁而迅速烧坏火焰筒。
在这一过程中,相对应的过渡段因局部磨穿而使冷却空气量增加,从而改变了整个燃烧系统冷却空气量的分配。
从上述分析来看,虽然分管回流式燃烧系统有诸多优点,但所有的燃烧单元不可能做到热负荷均匀一致,微小的误差随时间的积累终归会使薄弱环节遭到损坏,从结构上看这些薄弱环节就在过渡段的气流拐弯处。
因此,1号机在燃烧事故发生前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已存在自然磨损,在电力短缺期间,机组连续满负荷运行,水洗周期成倍延长,过渡段已达到当量时间而未进行燃烧检查,一旦穿透便在较短时间内扩散并演变成燃烧事故。
3G E燃烧监测保护的缺陷事实证明,G E燃烧检测保护存在严重缺陷。
根据多年的运行经验,如果燃烧设备发生突发性的严重偏离设计工况的情况,燃烧检测保护应能发出报警和保护动作、切断燃料。
但对于一些因长期积累引起的燃烧部件缓慢损耗的事故却无法及时报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燃烧监测将排气温度作为唯一计算量,把排气温度分布作为燃烧部件及通流部件是否正常的唯一判据,虽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运行中却不能完全保护设备,根本原因是没有对温度变化历史趋势进行分析。
排烟温度偏差在正常范围时,初温特别是局部初温不一定正常。
因此不能仅以排烟302008年第3期姚秀平.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翁史烈.燃气轮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1][2]温度来判定初温是否正常、燃烧是否正常。
(2)燃气轮机进气容积流量太大,反映设备状况的温度、压力等流动参数的偏差不足以反映排气端温度分布的较大变化。
即使对平均值来说,也仅当透平运行正常且工况稳定时,进口和出口参数才具有对应关系。
(3)G E 设置的保护定值不是很合理。
例如在基本工况下,通过计算其分散度大致在68℃左右,而实际运行中超过33℃的概率不大;变工况下的监测保护定值是在原稳态基础上增加111℃,工况稳定后以一定速率衰减至稳态值,而实际的情况是工况变化时排气分散度很少超过44℃。
因此,这样的分散度变化不可能引起保护装置动作。
4应对措施和几点建议日常维护应制定防止燃烧单元热偏差的技术措施,定期进行燃烧检查。
对于燃用液体燃料特别是重油的燃气轮机,每隔200h 的停机水洗为日常维护提供了条件。
4.1燃料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是日常维护的主要对象。
(1)双螺杆泵是供油系统中的主要增压设备,转子外表涂有比较坚硬但比较脆的涂层,用于减少动静部分间隙,提高泵的效率。
实际运行中多次发生涂层剥落,这些剥落的碎片很容易卡住燃油管路上的单向阀、燃油喷嘴等,导致燃油流量不均匀,也造成多次燃烧监测保护动作。
(2)流量分配器的主要问题是磨损。
磨损导致流量分配不均匀,测速齿轮的固定螺丝脱落和测量间隙的变化,运行中主要反应在流量显示有偏差和波动,影响了调节品质,造成机组负荷摆动大。
因此应充分利用机组水洗机会定期测量测速齿轮的间隙和紧固螺丝的紧力。
(3)单向阀。
每一燃烧单元的燃油喷嘴入口均设有单向阀,目的是当供油系统进行管线清洗时防止清洗的柴油进入通流部分。
单向阀的特性(启闭压力)对燃油流量影响较大,要保证14个单向阀特性一致确有困难。
可定期将单向阀放到自制的压力校验台上进行启闭压力的校验,将启闭压力相对均匀一致的单向阀集中使用。
(4)燃油喷嘴的性能对燃烧系统的影响非常大。
现场无法进行流量和雾化试验,但可进行严密性试验,目的是防止燃油、雾化空气互相串通。
流量的偏差通过单向阀前的压力进行监视。
4.2燃烧检查(1)目视检查。
利用机组水洗后的干燥期间,对角拆卸1组或2组燃油喷嘴,对联焰管、火焰筒、过渡段和一级喷嘴进行目视宏观检查,尽早发现早期缺陷。
(2)孔窥仪检查。
通流部分的检查是目视检查的盲区。
孔窥仪检查通常是在目视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缺陷,而机组仍然存在原因不明的问题,需要对通流部分特别是一、二级喷嘴的冷却部分进行的检查。
(3)按G E 标准进行的检查,即计划小修。
这种检查方式较为彻底,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但要事先申请。
5结语对于大多数在役的9E 型燃气轮机,其分管回流式燃烧系统尽管有诸多优点,但因制造、安装、现场使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会产生一定热偏差,随着时间的积累必然会导致设备局部过早失效,是诱发燃烧事故的主要因素。
必须从提高燃气轮机运行和维护的技术入手,充分重视原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工作,为燃气轮机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提供决策,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收稿日期:2007-11-09作者简介:叶仁杰(1964-),男,浙江建德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热力发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
(本文编辑:龚皓)叶仁杰:9E 型燃气轮机燃烧事故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