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
202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易观测的行为 表征,帮助教
师更 准确 地对学生
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 促使学 生 形成良好 的
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 社会行为 。
(四)根据三级 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 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体 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 程目标体 系和课 程 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了 具体 教学 内容的 选择原则。各地区和学校制订 具体的 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 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 方 面的 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 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 程是以 身 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 育 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 主要 内容,以增进学生健 康,培养学生终身体 育意识和能力为 主要目 标的课 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1.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 育与健康知识、 技能和方法,养成体 育锻炼习惯和健 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 身 体育学习和健 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 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 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 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 育
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
观有机统一 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
202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订版】
第一部分 前言
2022 年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 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 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 的 课 程目标体 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 学内容的基础 性、选 择性及教 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 动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体 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增强学生 的体 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 往能力等,为 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一、 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修订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修订一、课程性质与定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它是一门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基本理念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受益。
3. 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和终身锻炼意识。
三、课程目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提高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2. 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体育精神,提高体育道德水平,发扬体育精神。
5. 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了解体育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包括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锻炼实践三个部分。
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 体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了解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为后续的体育锻炼和实践打下基础。
2. 运动技能学习:主要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练习方法。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大纲(2022年版)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大纲(2022年)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结合。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三、课程目标(一)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运动能力: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三个维度。
健康行为: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
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
体育品德: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二)总目标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三)水平目标【水平一】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①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②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等基本运动技能。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感受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②知道个人卫生保健、营养膳食、安全避险等健康知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③活泼开朗,体验快乐,乐于与他人交往,适应自然环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1. 运动参与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
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
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
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
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
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
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一、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和比赛规则,了解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运动兴趣。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表现出对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关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 体育运动项目本标准设置了必修和选修的运动项目,包括田径、游泳、体操、球类、武术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运动项目进行。
2. 健康教育本标准设置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营养与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急救知识等。
学生可通过课程,提高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体育与健康实践本标准设置了体育与健康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健康监测等。
学生可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模仿、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 教学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校内外的体育与健康资源,如场地、设备、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保障1. 组织与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职责,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2024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4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4年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课程性质: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 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并分学段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4.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5. 课程实施: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三个方面,提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
6. 课程评价: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原则和实施要求。
7. 课程管理:从地方管理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管理要求。
8.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强调体育与健康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教师培训和自主专业发展途径,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总之,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第一部分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1.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3.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 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2、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 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健康行为包括体 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 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 ,主要体现在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用 眼、作息和卫生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控 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 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 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1、有规律地参与校内外体育锻炼。 2、运用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健 康管理的能力增强。 3、情绪调控能力增强,心态良好,充 满青春活力。 4、善于沟通与合作,适应多种环境。
1、积极应对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表现出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勇于争先 的精神。 2、做到诚信自律,公平公正,规则意 识强。 3、具有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正 确看待比赛的胜负。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参与体育学练、展示或比赛对个 人品德塑造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遇到困难或挑战自身身体极限且 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与同伴一起顽强拼搏;遵守体育游 戏、展示或比赛规则,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充 满自信,乐于助人,表现出良好的礼仪,承担不同角色并认真履行职责,正确 对待成败;能将体育运动中养成的良好体育品德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2、学练体能和多种运动项目的 知识与技能能进行体育展示或 比赛。
3、运用所学知识观看体育展示 或比赛。
(2024年整理)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版
(2024年整理)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版一、前言1.1 背景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课程标准。
1.2 目标本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性质2.1 学科性质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身体锻炼、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多元功能。
2.2 课程定位体育课程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国民体质的关键环节,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
三、课程目标3.1 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健康素养、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学段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将课程目标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
四、课程内容4.1 运动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
基本运动技能是指跑、跳、投、传、接、运等基本动作,专项运动技能是指各种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
4.2 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生理健康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正常发育和机能;社会适应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遵守规则。
五、教学方法5.1 教学原则坚持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原则。
5.2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分组教学、竞赛教学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素养。
六、评价体系6.1 评价原则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6.2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运动技能、健康素养、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一) 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二)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四)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学练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踢绊 功、搓绊功、起桥、蹦子)、把 位(中心带、后带、偏带、软门、 小岔、后契),以及抓把和抢把 手法、拆把手法(挡、掩、攥)、 基本步法(撤步、背步、滑步、 垫步、挑勾子)、基本动作(披、 揣、夹颈背、长腰勾、大得合、 支别)等,并描述基本要领:了 解中国式摔跤的相关知识和文化, 以及常见中国式摔跤运动损伤的
赛进行简要评价
了解长拳的比赛规则、常见犯规 动作及裁判方法等,如比赛服装 要求、比赛场地规格、手型及所 学动作完成标准等;能对常见犯
规动作进行判罚
学习如何观赏舞龙比赛或表演; 每学每学期通过现场、网络或电 视观看不少于8次舞龙比赛或表 演;了解与舞龙有关的重要比赛, 并能对这些比赛进行简要评价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课程内容(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
分裁判工作
了解篮球比赛基木规则及判罚动 作,并能承担班级内比赛的部分
裁判工作
了解乒乓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及判 罚动作,并能承担班级内比赛的
部分裁判工作
观赏与评价
学习如何观赏所学球类运动项 目的比赛;每学期通过现场、 网络或电视观看不少于8次所学 球类运动项目的比赛,如观着 班级内、校队、全国或国际比 赛等;了解与所学球类运动项 目有关的重要比赛,井能对这
些比赛进行商要评价
学习如何观赏足球比赛:每学期 通过现场、网络或电视观看不少 于8次足球比赛;了解重要的足 球比赛,并能对这些比赛进行简
要评价
学习如何观赏球比赛:每学期通 过现场、网络或电视观看不少于 8次篮球比赛;了解重要的篮球 比赛,并能对这些比赛进行简要
评价
学习如何观赏乒乓球比赛:每学 期过现场、网络或电视观看不少 于8次乒乓球比赛;了解重要的 乒乓球比赛、并能对这些比赛进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5、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 据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的差异作相应的调整。教 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 习氛围,为他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 争力,同时还应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尊重其人格,开发其 潜能。
3、优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按照《课标》 教师按照《课标》要求对教学内容应有较大的选择。 内容的设计要淡化“学科体系”,走向学生的现实 生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学生的心理 发展水平。同时,所选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自身教学条 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建议。
2、目标体系方面 “课标”包括具有递进关系层次目标— “课标”包括具有递进关系层次目标—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使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 更具操作性。 例:“课标”提出:通过《体育与健康》 例:“课标”提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 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2 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 心理素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 健康的生活方式;(5 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 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而以往的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内容是以育人为宗旨, 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 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的建设者。比较笼统,操作性也不强。
3、结构内容方面 “课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 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它实际上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运动主线, 另一条是健康主线。 虽然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成五个学 习领域,但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每一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它领域而独立实现课程目 标。而体育教学大纲的学习领域则是按运动项目划 分的,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 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可以脱离 其它领域而独立存在。另外,课程标准按照水平划 分为六个学段,这样划分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发展和 各地、各校情况的差异性。体育 教学大纲则是将一 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学段。
2022年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100%
实践性课程
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强 调学生的实践体验。
80%
综合性课程
融合多种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 综合体育素养。
基本理念及内涵解读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方法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 同需求。
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新课标的实施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理念创新、 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和效益。
新旧课标对比分析
01
02
03
04
课程理念更加先进
新课标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 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养和终身体育意识。
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新课标增加了健康教育的内容 ,注重体育与健康的有机结合 ,同时强化了运动技能的学习 和运用。
完善健康教育内容
保留并加强健康教育内容,包 括健康行为、疾病预防、心理 健康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 面发展。
新增内容亮点介绍
01
02
03
增设专项运动技能
新增足球、篮球、排球等 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内容, 满足学生多样化运动需求 。
强化跨学科融合
注重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 合,如体育与音乐、舞蹈 等艺术的结合,培养学生 综合素养。
• 教材编写、选用及资源开发建议 • 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策略探讨 • 总结: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发
展趋势展望
01
新课标修订背景与意义
修订背景介绍
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与时俱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一) 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二)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四)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及其解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2022版)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础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本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基础性强调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性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和方法进行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积极参加课内体育与健康学习以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选择性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在学校开设的若干运动项目中进行自主选择,较为系统地学习1~3个运动项目,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综合性强调关注多种内容和方法的整合,以体育教育为主,融合健康教育,注重学科德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设置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整合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能、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学习的同时,融合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获得全面发展。
2.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遵循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和需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师生和谐互动、形式灵活多样、气氛热烈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理解运动的价值,促使学生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转变,喜爱体育与健康学习,乐于参与课外体育与健康活动和竞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积极的体育与健康消费观,使体育与健康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与梳理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三大”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第三部分 小学体育与健康“四大”核心素养理念
解读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三大”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
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三大”核心素养
1 运动能力 2 健康行为 3 体育品德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第一部分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一)关于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 径,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健全人格品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 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 现实和长远意义。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
课程内容五大板块——基本运动技能
教学策略:
(1)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开展游戏化教学 如模仿熊、兔子等动物的移动方式
(2)运用启发性问题 如“能不能用身体展示一个圆形的苹果?” (3)重视组织学生进行身体双侧协调练习,如左右手交替运球 (4)注意与艺术、劳动等相结合,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 (5)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如运球时进行变换方向等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三大”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核心素养解读—③体育品德
内涵: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
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主要表现:
包括 三个维度 体育精神维度 体育道德维度 体育品格维度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三大”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核心素养解读—③体育品德 主要表现:
(四)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
课程实施应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 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倡导将教师的动作示范、重 点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将集体学练、小组学练与个人学练有 机结合,注重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讲授、交流互动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决体育与健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下的体育与健康
新课标下的体育与健康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颁布几年了,它的颁布使广大教师对课程目标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确认了课程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体育新课程教学的性质与特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这说明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统一教学内容如果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即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只要能完成学习目标就行。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要依据对象发生的变化而改进和创新,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运动情景或运动课题,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为主旨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弘扬,也为我们的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发展的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21世纪初,体育教学走进“关注学生健康”这个质的飞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更注重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身心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各种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
过去体育教师年复一年地教同样的内容,一把哨子、一块表、一把皮尺随身带,运动服陪我度春秋。
而现在,课程标准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由于课程标准是一个目标体系,它仅仅是从学习目标上向学生提出了适当的要求,并没有学习内容上的限制,因此,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其实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
1.促进学生我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2.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3.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
4.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等于体育加健康教育。
学科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2.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二、制定水平四教学计划的依据
答:1.制定水平教学计划首先应在认真研究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水平四(初中段)五个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以及相应的内容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学年的教学目标。
2.要认真研究内容标准,根据水平目标以学生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为中心并结合本校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3.以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主线,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4.根据水平四教学总时间合理预计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对于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预计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性质、作用以及难易程度来分配,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而定。
传统的教学计划中有很多优秀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如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确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根据季节和地域特点安排教学内容等。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XXXX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参考学时144学时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五、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指导法1.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
2.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3.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4.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
5.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
(二)评价方法1教学整体设计,能渗透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
6.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7.教学设计具有新颖、独特和创新。
8.上课具有艺术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
(三)教学条件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
国家已制订了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各地学校应争取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对现有体育设施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
2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3
4
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5
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
6
二、课程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7
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8
三、课程基本理念
9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10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11
12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13
四、课程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14
15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16
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17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18
五、课程目标
19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20
21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2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态度
23
六,学习领域目标
24
1,运动参与目标
25
2、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
26
27
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28
3、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
29
30
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1
4、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识身心发展32
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形成克服困33
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34
5、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35
育道德(2)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36
七、课程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外和
37
校外资源的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体育信息资源38
的开发。
八、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39
40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性别的特征
41
(2)运动形式活泼,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42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3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