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兰河传》读后感
成年人在回顾童年之时,向来不是怀着轻松的心情的。更何况,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畔,善良的劳动人民如此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不禁令人痛心。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了5篇呼兰河传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1
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中,张爱玲是文青最爱,林徽因是话题女王,丁玲是最能激发论文数量的研究对象,而有“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之称的萧红,似乎受到了冷落,即便李少红导演曾根据她的生平经历拍有影片《黄金时代》。属于萧红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或许尚未到来,抑或夹在两者之间。一九一一年出生的她,与中华民国可谓同岁,她度过了最为动荡的岁月,从开始执笔到震撼文坛,时间较短,而后更是在三十一岁便英年早逝。
不过尽管如此,萧红还是给后世留下了不少杰作,(受到鲁迅激赏的)《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以及《小城三月》,都堪称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呼兰河传》一书收录了萧红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商市街》,分别讲述了“我”在
儿童、青年时期的遭遇,透过“我”的眼睛,读者可以一窥当时的(局部的)中国。
《呼兰河传》中,“我”生活在小城呼兰河,父母、祖父母,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我”同祖父最亲,不喜欢用针扎“我”手的祖母。除此之外,“我”还同租住自家房间的邻人结实,后者的生活,进入了“我”的世界。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有二爷的孤独生活,冯歪嘴子的短暂婚姻,“我”都亲眼见证。除此以外,“我”个人还有着丰富的家庭生活,其间也常与自然亲密接触。
到了《商市街》,“我”是一个青年女性悄吟,与喜欢的男人郎华同居(推断出来)。二人的生活颇为拮据,往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物质生活的贫困,也在阻碍他们精神生活的充实,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需要为生计发愁。好在他们彼此恩爱,互相体谅包容,郎华更是从事家庭教师、武术教师等多重职业,以改善两人的生活。随着战事吃紧,搬到商市街的他们,后来需要再次搬家,离开伪满洲国。然而,离开之后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小说戛然而止。
阅读萧红的小说,很难感受不到里面的启蒙精神与价值诉求。呼兰河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淹死鸡鸭无数,妨碍过往行人,却始终无人站出来号召大家修一修。这何尝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讽刺性描绘——大家都知道它生病了,却没有一个敢充任先行者,因而勉强度日。至于看客文化(鲁迅小说中也常见)、熟
人社会的窥私癖、害死人不偿命的封建迷信,更是无须赘言,值得一批再批。等走到商市街上,迎接我们的,却偏偏是一个冷漠的都市社会,自由获得了,但关怀却急剧减少了,每个在底层的人,都在艰难生存,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理想抱负早就烟消云散。
小说能够指涉的范围,究竟界限何在,笔者一直心存疑问。《呼兰河传》和《商市街》书写的中国,当然不是全貌,但它获得了一种逼真的艺术效果,一种即便在今天看来仍不陌生的震惊——我们看见了父辈们的饥饿、青年人的叛逆与落魄、童年生活的美好与隐含的可怕。距离萧红离世已有七十多年,但《呼兰河传》和《商市街》,读来仿佛就是在对我们当下的生活的速写。经典的意义,恐怕就在这里,它不断邀请你一再重读,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
呼兰河传读后感2
初次接触到萧红,是在大学的现代文学课堂上。老师为了吸引我们的兴趣,首先跟我们讲的是关于萧红的一些故事,而并不是直接来就分析萧红的作品。听完关于萧红的故事,你会对这一个人的作品产生兴趣的。有着这样经历的一个人,她到底会写出怎样的作品?听完故事,也许,你会有这样的思考。萧红的代表作品,其中就有《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我看了好几遍的一部作品,每一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因为自己所处的年龄段不同,所以,看一次就
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产生不同的思考。我真诚的向你推荐《呼兰河传》。如果你是漂泊在外的人,看完这本书,你会更加的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人。
第一次读萧红,对她是又敬佩又喜爱。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年代,她竟能写的如此语言流畅,文思缜密又意境幽远的书;她将日常写的像隆冬时下的大雪,天地万物即便是寒苦都显得是那么的纯美。以幼童的视角展开叙事,浑然天成一股童贞的客观,即不流于煽情又不失于冷漠。
萧红真的很了不起,在这本书里面,她采用一些它所独特的技巧,来让你感受它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你如果想把一些隐形的痛苦写的让人痛彻心扉,就用小孩子的眼光写。只要你是个成年人,你都会理解这种纯净的放大镜下最难忍的痛。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风土人情”。所谓风土人情,“人情”是重点。光有“风土”,不过是强凑进小说的散文。这也是为何,《长恨歌》冗长的开头常为人诟病。同样写农民的劣根性,萧红写得比鲁迅好。相比夸张讽刺漫画式的手法,扎扎实实不动声色的白描,实在是更高级的表现形式。
在《呼兰河传》中,几乎每个人都是不幸的,可日子还得安安静静的过。
萧红的文笔很细腻温柔,浅浅淡淡地记叙着小镇故事。不是写小镇的淳朴,而是写小镇的愚昧、冷漠,很有批判性。笔触细腻,但一针见血。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故事很接地气,也很凄凉。体裁应该算散文、回忆录,而不是小说。文字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明明是最简单的句子和词,初看很淡,细想都是密密麻麻的悲凉和孤独。
吊了你们这么久的胃口,接下来,我就说一说,呼兰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吧!“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么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了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呼兰河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简
单的小城,但是它带有自己独特的韵味。
可是,你知道呼兰河城里的人,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呼兰河的人们,过着努力散漫、没有前路更不回头的日子,他们活在日历里,每一天平板板的,带着些冷漠,活着,然后死掉了。心好像在坠落坠落,字里行间的凄苦苍凉,源于纯真的恶,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