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
三座城市的崛起看科技的力量——《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与能力: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教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式探究法。
【导入新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什么让城市更美好?【讲述新课】一、蒸汽时代的轰鸣——棉纺之都曼彻斯特通过对曼联俱乐部和曼城俱乐部的介绍,引出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城市,是世界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如果说英国引领全球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那么曼彻斯特首先引领英国进入了工业社会。
18世纪80年代,曼彻斯特出现了第一家棉纺织厂。
1789年,蒸汽机进入工厂当中,使棉纺织业的发展更加迅速。
分析蒸汽时代的背景。
1.背景:(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思维启迪)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什么?2.瓦特改良蒸汽机:(1)改良经过:①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②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第一章:工业革命与蒸汽机1.1 课程目标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学习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2 教学内容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蒸汽机在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3 教学活动引入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讨论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影响1.4 作业与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蒸汽机的理解和看法第二章:电力与工业化进程2.1 课程目标学习电力的发现和应用了解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影响2.2 教学内容电力的发现和电池的发明电力的应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进程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2.3 教学活动引入电力的发现和应用通过实验和演示展示电力的应用引导学生讨论工业化进程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2.4 作业与评估学生进行一次小组研究,了解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影响第三章:计算机革命与信息技术3.1 课程目标学习计算机革命的发展历程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影响3.2 教学内容计算机革命的起源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影响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3.3 教学活动引入计算机革命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讨论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4 作业与评估学生进行一次小组研究,了解计算机革命的发展历程第四章:互联网与数字时代4.1 课程目标学习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了解数字时代的影响和挑战4.2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数字时代的影响和挑战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发展4.3 教学活动引入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数字时代的影响和挑战引导学生讨论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发展4.4 作业与评估学生进行一次小组研究,了解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第五章:科技与未来展望5.1 课程目标学习科技创新的趋势和未来展望探讨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5.2 教学内容科技创新的趋势和未来展望和的发展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的应用5.3 教学活动引入科技创新的趋势和未来展望通过视频和演示展示和的发展引导学生讨论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的潜在影响5.4 作业与评估学生进行一次小组研究,了解科技创新的趋势和未来展望第六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变迁6.1 课程目标学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互联网技术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6.2 教学内容互联网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互联网协议和网络架构的变迁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6.3 教学活动引入互联网技术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互联网技术变迁的重要事件引导学生讨论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6.4 作业与评估学生进行一次小组研究,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七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7.1 课程目标学习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技术7.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隐私保护和数据加密的技术7.3 教学活动引入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引导学生讨论隐私保护和数据加密的技术7.4 作业与评估学生进行一次小组研究,了解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第八章:数字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8.1 课程目标学习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了解互联网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兴起8.2 教学内容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共享经济的理念和实践8.3 教学活动引入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互联网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兴起引导学生讨论互联网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8.4 作业与评估学生进行一次小组研究,了解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第九章: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9.1 课程目标学习科技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探讨科技发展对社会伦理和责任的影响9.2 教学内容科技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科技企业和社会责任9.3 教学活动引入科技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和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科技企业和社会责任9.4 作业与评估学生进行一次小组研究,了解科技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10.1 课程目标展望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回顾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展望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展望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未来10.4 作业与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未来科技发展和挑战的看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工业革命与蒸汽机难点解析: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之小船创作1.背景(1)政治: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经济: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技: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
(2)18世纪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
(3)此后,纺织业等诸多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影响(1)生产力: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
(2)生产方式: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城市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蒸汽时代”到来的背景和影响知识点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条件: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成就(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
3.影响(1)生产力: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工业迅速发展。
(2)社会关系: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生产方式: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4)社会面貌: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在于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
知识点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互联网的诞生(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互联网的诞生。
(4)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教学设计8: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标志,掌握近代科技发展的过程。
2.通过比较活动学习、资料展示,了解科技发展的进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和比较、总结资料的能力。
3.通过对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发展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明确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利用课堂互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活动设计体现新课改的要求,问题探究,讲究图文,史料结合。
3.情景构设法,构造展馆、贴吧、聊天室讨论、博客等形式,使学生融入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全人类的贡献,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关注社会进步,树立科学精神,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领悟科学技能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构建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的意识,积极汲取外来技术,强化自我创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作。
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课程导入:展示神舟飞船和嫦娥二号卫星的图片,观看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视频。
同学们,你们对刚才展示的图片和视频熟悉吗?对。
是我们中国的神舟飞船和嫦娥二号,神五飞天,开辟了我们中国载人航空的道路,嫦娥二号卫星,意味着我们中国向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迈进,我们中国在航天航空领域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人类在200多年前,却还处在探索机械动力的阶段,下面我们沿着先辈的步伐,走进三个展馆,重温人类科技探索的历程,一起来学习第13课《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馆(展示蒸汽机和瓦特等图片)展示过程教师讲解:①1705年,美国的纽可门制成的蒸汽机(缺点:热量浪费太大,效率不高)②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互动:有哪位同学了解瓦特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蒸汽机发明及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作用的短文,要求不少于800字。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深入理解蒸汽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手抄报,内容包括主要成就、影响等方面。要求排版合理,图文并茂,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待提高,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使其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3.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较为浓厚,可以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个人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风格,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史料解读等,提高教学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在独立思考和观点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学生在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方面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对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自豪感。然而,对于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学生的关注度较低。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关注科技对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观看一部与科技发展相关的纪录片,如《互联网时代》、《创新之路》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作业要求:
1.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2.字迹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注意段落划分。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蒸汽机、工业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历史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蒸汽机的发明及工业革命a. 蒸汽机的发明背景和原理介绍b. 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影响c.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影响2. 第二课时:计算机的发展a.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和应用c.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互联网的诞生3. 第三课时: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影响a.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c. 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4. 第四课时:科技革命与人类生活a. 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b. 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c. 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5. 第五课时:展望未来,创新与责任a.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b. 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c. 科技发展与人类责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系统地传授蒸汽机、工业革命、计算机、互联网等历史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深入理解科技发展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 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蒸汽机、工业革命、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历史教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
针对本章节《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对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科技革命的具体内容、影响及内在联系认识不够深入。
2.思维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在面对复杂的历史事件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效果。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选择一道有关科技革命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个与科技革命相关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设计一道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3.归纳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科技革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任务,如小组报告、历史论文、课堂辩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学习兴趣:学生对科技发展类的话题普遍感兴趣,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导致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主讲教师:___________ 编写:陈向行课时:人文素养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i •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4)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学情分析目标导航二次备课三维目标学法指导人文材料富兰克林与避雷针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
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但没被认同。
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
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
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
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
高中历史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设镜亮标】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史实。
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自主研读】●“蒸汽时代”到来一、背景(联系必修2 英国工业革命,理解其前提、条件)1、17世纪末,英国,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2、18世纪,,运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二、过程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提高效率。
2、80年代,改进:“万能蒸汽机”3、1785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很快得到推广。
三、意义1、时代象征:人类进入“”。
2、社会生产: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政治意义上的形成3、工业城市、工业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形成许多,英法美等国成为4、世界:蒸汽动力在运用,各地联系加强,世界●电气革命的出现1、1831年,英国发现现象(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2、和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3、技术日趋成熟,到20世纪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1、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基础2、60年代,加紧研制(直接原因:“”的需要)1969年,互联网产生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为(中国接入:1994年)●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时代象征:开始出现(信息时代到来);2、全球化:信息经济发展,加快的步伐;3、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借助提高管理水平……;4、社会生活:工作、社交、学习消极: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对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围绕互联网竞争日益加剧,加剧世界动荡与不安;创造的虚拟世界,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讲解与探究: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早期蒸汽机不能满足工业革命的需要,严重阻碍着机器的进一步推广。
2、标志: 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影响(1)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第13课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第 13 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知识梳理
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时代特色
背景
主要发明
主要特色
意义
问题研究:
资料一:蒸汽机的历史意义,不论怎么样夸张也不为过。
它供应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应推进力的手段。
因此,它结束了人类对蓄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靠。
1、联合资料以及课本剖析为何说改进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发明?
资料二:早在 19 世纪 50 年月,马克思就预知了电的伟大革命力量,以为蒸汽机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此刻它的统治已到末日。
此外一个更大非常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2、联合资料以及所学知识,剖析应当怎么样评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
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资料三:有位英国人说:“印刷机完全改变了个人获取的事实,记录其余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一便士即时邮’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取新闻和我们与其余集体进行通讯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们讲话的方式,并扩大了可互相商讨问题的联系人的范围。
互联网所改变的不单归纳了这全部,并且还将远胜于此。
”
3、联合资料以及所学知识,剖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精选2篇)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精选2篇)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重点和难点:1、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2、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方法:对比法、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导入: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所学的知识。
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
新课:三个子目合成一气。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和其他电气的发明和使用、电气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信息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工业革命代表性发明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问题小结:以蒸汽机(电气、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篇2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一、教材分析《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近现代西方的科技》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教学设计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学法指导1.主要问题和记忆方法2.重点拓展(1)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瓦特在此期间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创造,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的产生使人类开始跨入信息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及学习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2)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应用:最直接的影响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世界日益联系密切成为一个整体;还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和城市化的进程。
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②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④早期蒸汽机用于矿井排水。
(2)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②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③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④交通运输业发生变化,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⑤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3)“蒸汽时代”到来的消极影响①环境污染开始。
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对抗加剧。
③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
2.电气革命的出现(1)背景①蒸汽动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②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表现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问世,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
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3)影响①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一、《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力量》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影响。
2. 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3. 探讨技术进步与人类生活方式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关键的历史事件和科技发明。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理解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引言(10分钟)介绍教案主题,引起学生对技术进步的兴趣。
简要概述工业革命和信息化时代。
2. 第一次工业革命(25分钟)讲解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对工业化的影响。
探讨纺织工业的革命和机械化生产的兴起。
3. 第二次工业革命(25分钟)介绍电力和内燃机的应用,及其对交通和制造业的改变。
分析大规模生产和流水线作业的出现。
4. 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工业革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分享各组的发现和感受。
第二课时:5.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20分钟)回顾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的兴起。
强调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6.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20分钟)探讨互联网如何改变了通讯、教育和商业。
讨论信息技术对个人隐私和安全的挑战。
7. 未来展望(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讨论作为学生,如何准备自己迎接未来技术的挑战。
8.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研究一个特定的技术发明,并写一篇短文,描述其对社会的贡献。
六、教学评估:课堂讨论的参与度。
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深度。
学生对技术进步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六、《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力量》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影响。
2. 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3. 探讨技术进步与人类生活方式的关系。
九、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关键的历史事件和科技发明。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设计1: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课标要求1.近代: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 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目标引导目标一: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目标二: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目标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三、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一)、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三四十年代):1、主要发明: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气机(18世纪60年代)2、交通工具革新:美国人富尔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3、意义: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工业国家;③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1、主要发明: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用,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
2、意义:①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②生产力迅猛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③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④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⑤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这时期的发明有电灯、电车、电梯、电话、电冰箱、洗衣机和电影等。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出于冷战需要,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WW)。
教学设计11: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的“上升2”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后不久,宇航员列昂诺夫打开通向气闸室的内舱盖,让气闸室充气,然后进入气闸室,穿好舱外活动航天服,并对它的密封性能进行了检查,随后逐渐让气闸室降低气压,最后,列昂诺夫打开气闸室外盖,走出气闸室,进入茫茫太空,以28000千米/小时的速度绕地球运行。
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了!人类开发太空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讲授新课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 ①政治:17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②经济: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③文化:牛顿力学体系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④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2.过程:①18世纪60年代瓦特研制出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②80年瓦特代发明联动式蒸汽机,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③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北美广泛采用:用作提水、带动车床和织布机;适应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部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工业革命与蒸汽机1.1 教学目标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学习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探讨蒸汽机对工业发展的贡献。
1.2 教学内容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蒸汽机在交通、纺织等领域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观看工业革命时期的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蒸汽机的原理和应用。
老师提问学生关于蒸汽机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电力时代的到来2.1 教学目标学习电力的发现和应用。
了解电力对工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探讨电力时代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电力的发现和早期应用。
电力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电力对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
观看电力时代的相关视频资料。
老师提问学生关于电力对工业和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内燃机的发明3.1 教学目标学习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了解内燃机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
探讨内燃机对现代交通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发明背景。
内燃机在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的应用。
内燃机对现代交通发展的推动作用。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观看内燃机应用的相关视频资料。
老师提问学生关于内燃机对现代交通的影响。
第四章:计算机革命的兴起4.1 教学目标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在工作、学习等领域的应用。
探讨计算机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早期发展阶段。
计算机在工作、学习等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观看计算机革命的相关视频资料。
老师提问学生关于计算机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互联网的发展与影响5.1 教学目标学习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影响。
2. 使学生理解互联网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工业革命1.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2. 纺织工业的变革3. 铁路和航运的发展4.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二部分:互联网的历史1. 计算机的诞生2.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3. 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展示历史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3. 学生课后作业和反思报告的质量。
五、教学安排:第一部分:工业革命(2课时)1. 第一课时: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纺织工业的变革,铁路和航运的发展。
2. 第二课时: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二部分:互联网的历史(2课时)1. 第三课时:计算机的诞生,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2. 第四课时: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关于工业革命和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文献和书籍。
2. 多媒体资源:相关的图片、视频、纪录片等。
3. 网络资源: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网站、文章等。
4.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工业革命(具体见教学安排)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兴趣。
2.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蒸汽机、纺织机、铁路和航运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互动环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学生分享自己对工业革命的了解和看法。
4. 总结:强调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二部分:互联网的历史(具体见教学安排)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互联网历史的兴趣。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DOC范文整理】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科技是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扼要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来引入本课的学习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讲授新课】一、“蒸汽时代”的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总结:)概念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
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条A17世纪末,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B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c到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D到18世纪中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标志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的发明历程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为人类社会进步做贡献的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的发明历程。
(2)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1)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现代科技产品的图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等,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然后提问:“这些科技产品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科技的发展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蒸汽时代”的到来(1)蒸汽机的发明结合教材内容和相关图片,向学生介绍蒸汽机发明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发明者瓦特。
强调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它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工厂制的建立。
(2)蒸汽机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蒸汽机的发明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到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的来临(1)电气技术的发展讲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以及电力的广泛应用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电气技术发展的历程。
(2)电气技术的影响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电气技术的应用给工业生产、城市发展、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巨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4)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
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但没被认同。
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
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
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
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后来,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
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
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
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
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的“上升2”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后不久,宇航员列昂诺夫打开通向气闸室的内舱盖,让气闸室充气,然后进入气闸室,穿好舱外活动航天服,并对它的密封性能进行了检查,随后逐渐让气闸室降低气压,最后,列昂诺夫打开气闸室外盖,走出气闸室,进入茫茫太空,以28000千米/小时的速度绕地球运行。
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了!1984年2月7日,两名美国宇航员,当他们从航天飞机 “挑战者”号中自由飞出后,首次成为两颗人体卫星。
这一由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利斯和罗伯特-L-斯图尔特创造的奇迹,是对一种可保证人类在太空中随意工作的装置的试验。
麦坎德利斯首次解开系绳在太空行走了170米。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1705年,纽科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纽科门机的缺陷:热量浪费太大,效率不高;只有简单的往复式线性运动。
)很早以前,就有人设想把蒸汽作为动力使用,但真正把蒸汽动力用于生产,却是17世纪末以后的事情。
1698年,托马斯·萨夫里发明了蒸汽唧筒,用于抽干矿井里的水。
18世纪初,铁匠T .纽科门在改进萨里夫蒸汽机的基础上,制造了一种大气压力蒸汽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但它们都存在明显缺陷,不能作为动力机普遍安装。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建造起来,但这时的动力主要是利用河流里的水力,在这方面,有很多缺点,因为工厂都必须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
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动力问题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问题。
人们都希望找到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不同机器。
2、瓦特改良蒸汽机:(1)改良经过:①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②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真正意义上的瓦特蒸汽机终于制成,并在1785年运用于工厂生产,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
③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2)主要用途: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瓦特的蒸汽机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成就,蒸汽机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使工业技术的变革出现了新的飞跃。
瓦特出生于苏格兰,在格拉斯哥大学实验室当实验员时,负责修理纽科门蒸汽机,他勤奋好学,善于钻研。
他生活在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时代,每一项新的技术革新,都受到他的密切注视。
从1766年开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瓦特解决了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种种困难,终于在1769年生产了改进型的蒸汽机。
这一年,瓦特以发明分离冷凝器,获得他在革新纽科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一个专利。
但这种蒸汽机仍不够理想,主要问题是无法克服纽科门蒸汽机只能做往返运动的缺点,这就不能使蒸汽机变成能带动各种工作机的原动机。
1781年,瓦特研制出了一套齿轮联动装置,凭借这套装置他终于把活塞的往返直线运动转变为轮轴的旋转运动,将蒸汽机的动力臂由原来的直线运动改为连续均匀的圆周运动,这样就可以驱动其他的机器工作。
他也因此获得了第二个专利。
接着,为了进一步提高蒸汽机的效率,增大蒸汽机的动力,瓦特对汽缸本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782年,瓦特试制出了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把原来的单向汽缸组装成双向汽缸,并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压蒸汽改为高压蒸汽,他也因此取得第三个专利。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
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如美国人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萨凡纳”号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等。
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
(3)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4)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要渲染科学家的追求精神)(1)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2)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电池【备课资料】伏特发明电池:汽车上的蓄电池又叫做“伏特电堆”,是一个叫亚历山德历·伏特的意大利人发明的。
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人们把电压的计量单位叫做伏特。
伏特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被后人称做“伏特电堆”的电池,这就是在铜板和锌板中间夹上卡纸和用盐水浸过的布片,一层一层堆起来的蓄电池。
这种电池,今天仍然在使用着。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发电机的发明和改进: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
这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原理是说:“当磁场的磁力线发生变化时,在其周围的导线中就会感应产生电Array流。
”法拉第曾煞费苦心,通过研究和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这一影响巨大的科学原理,而且他确信,利用此原理肯定能制造出可以实际发电的发电机。
就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的第二年,受法拉第发现的启示,法国人皮克希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最初的发电机。
皮克希的发电机是在靠近可以旋转的U 形磁铁(通过手轮和齿轮使其旋转)的地方,用两根铁芯绕上导线线圈,使其分别对准磁铁的N 极和S 极,并将线圈导线引出。
这样,摇动手轮使磁铁旋转时,由于磁力线发生了变化,结果在线圈导线中就产生了电流。
为了使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皮克希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磁铁的旋转轴上加装两片相互隔开成圆筒状的金属片,由线圈引出的两条线头,经弹簧片分别与两个金属片相接触。
另外,再用两根导线与两个金属片接触,以引出电流。
这个装置,就叫做整流子,在后来的发电机上仍得到应用。
皮克希发明的这种发电机在世界上是首创,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
需要对它进行改进的地方,一是转动磁铁不如转动线圈更为方便灵活;二是通过整流子可以得到定向的电流,但是电流强弱还是不断变化的。
为改变这种情况,人们采用增加一些磁铁和线圈数量,并稍微错开地将变化的电流一起引出的办法,使输出电流的强度变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从皮克希发明发电机后的30 多年间,虽然有所改进,并出现了一些新发明,但成果不大,始终未能研制出能输出像电池那样大的电流,而且可供实用的发电机。
1867 年,德国发明家韦纳·冯·西门子对发电机提出了重大改进。
他认为,在发电机上不用磁铁(即永久磁铁),而用电磁铁,这样可使磁力增强,产生强大的电流。
西门子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发电的原理是,电磁铁的铁芯在不通电流时,也还残存有微弱的磁性。
当转动线圈时,利用这一微弱的剩磁发出电流,再反回给电磁铁,促使其磁力增强,于是电磁铁也能产生出强磁性。
西门子的新型发电机问世后不久,意大利物理学家帕其努悌于1865 年发明了环状发电机电枢。
这种电枢是以在铁环上绕线圈代替在铁芯棒上绕制的线圈,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的效率。
到了1869 年,比利时学者古拉姆在法国巴黎研究电学时,根据帕其努悌的设计方案,兼采纳了西门子的电磁铁式发电机原理进行研制,于1870 年制成了性能优良的发电机。
古拉姆发电机的性能好,所以销路很广,他不仅发了财,而且被人们誉为“发电机之父”。
有些人看到古拉姆发明发电机获得成功,也想对发电机进行改进从而制造出更先进的发电机。
在这些人中,就有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电机的工程师阿特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