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保险论文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论文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本建立起多层次保障的基本框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纳入保险范围内的参保人员也越来越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论文范文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摘要]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
纵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正视市场经济中养老保险的新需求,直面新旧养老保险制度的矛盾冲突及诸多现实问题,借鉴和研究国外先进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对养老保险的新要求,已是理论和实务界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建议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1、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951-198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
1951年2月,国家政务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1953年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意见的决定》,1955年国家出台实施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规定》,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
规定将企业和机关事业两个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险办法进行了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
1966-1977年间(十年动乱期间),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停滞、倒退的阶段。
“”结束后,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得到恢复。
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退休制度得到了恢复。
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在当时保证了社会的安定,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但其特点也使其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面临巨大挑战。
2、社会统筹阶段(1981-1991)这个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步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个企业内部自保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隐含的企业间负担的不均衡以及退休人员保障与所在企业经营风险相关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
基于我国延迟退休背景下养老保险的探究论文
基于我国延迟退休背景下养老保险的探究论文我国延迟退休背景下养老保险的探究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国延迟退休政策逐渐推进。
然而,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论文将对我国延迟退休背景下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应对这一挑战。
关键词: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养老保障和劳动力供应的矛盾,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延迟退休政策。
然而,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论文将探究我国延迟退休背景下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延迟退休背景下养老保险的现状1.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进展。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两个层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广泛,补充养老保险多样化。
2. 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相继出台了延迟退休政策。
根据政策规定,职工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5周岁。
此举旨在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压力,提高劳动力供应。
三、延迟退休背景下养老保险的问题1. 养老保险缴费不确定性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职工的缴费时间相应增加,但也带来了缴费不确定性。
有些职工可能在延迟退休前失业或长期卧床,导致无法正常缴费,影响其养老金待遇。
2.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下降延迟退休政策导致职工退休年龄增加,工作年限减少,因而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下降。
许多职工在延迟退休后,可能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领取养老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养老保险资金短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资金短缺问题愈发严重。
延迟退休政策使投保人员增多,同时缴费时间也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养老保险资金的负担。
如何保证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和运营稳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延迟退休背景下养老保险的对策和建议1. 加强对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监管和评估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管和评估,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试论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论文
试论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论文中国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
经过多年限制生育政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保险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围绕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展开论述。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人均寿命的延长成为了普遍现象。
同时,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0%以上。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二、养老保险的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中的劳动能力逐渐减弱或消失,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也会受到影响。
养老保险的引入有助于解决老年人的经济问题,确保他们在生活上不受到贫困的困扰。
同时,养老保险的建立还能够激励年轻人继续劳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两大体系。
然而,这两个体系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首先,城市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着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由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是按工资缴费并计算养老金,而很多企业的工资水平较低,导致了养老金的总体水平不高。
其次,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面临着覆盖面较窄的问题。
由于农村居民的流动性较强,很多人在外地打工,无法享受到本地的养老保险待遇。
同时,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很多农户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也较差。
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问题,需要对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应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
可以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跨省转移养老金和养老保险待遇,解决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的养老问题。
其次,应增加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
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问题论文
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摘要】从2006年起,国家对养老保险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此次调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将个人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未来几年全面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做实,未能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基金的需求。
【关键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退休职工养老保险“空账运行”:不能承受的养老之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应付老龄化浪潮,我国的养老制度从现收现付模式向“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转轨。
统筹账户完全由企业缴费,个人账户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
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模式,个人账户部分实行完全基金模式。
改革的政策意图是非常明确的:以统筹账户支付老职工的养老所需,以个人账户应对将来老龄化带来的偿付难题。
但是,新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结果却难以令人乐观,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部分远不足以支付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为了保证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只能利用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的便利,“拆东墙补西墙”,直接挪用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
结果,按照规定标准缴费的职工的个人账户虽然账面上仍显示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额,但实际上都变成了空账户,也就是说这部分钱根本就不存在。
结果形成了一种在资金流程上与现收现付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空账运行”体制,即形式上的部分积累、实质上的现收现付制。
结果是企业职工养老不堪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支付危机频现。
2.“做实”个人账户:巨额“隐性债务”谁买单我们知道,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到20世纪80代末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采取的是“高积累,低消费”的分配政策,政府通过降低职工工资的方式来筹集和积累建设资金,从而保证了我国迅速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以企业为主体的养老、医疗等现收现付制保障体系。
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替代了原有经济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所谓“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与此相应,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隐性债务”及其支付的问题。
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
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待遇问题的存在分析入手,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以及实施的可行性。
一、问题的存在1. 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化明显: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农村居民的待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养老金发放标准较低,很难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与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关。
2. 养老保险缺乏灵活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乏灵活性的问题。
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过于僵化,没有顾及到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这使得一些特殊群体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待遇,比如一些青年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多年后无法获得相应的养老金。
3. 养老金支付困难: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金支付面临的困难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导致养老保险资金的支付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解决对策1. 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了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化的问题,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这个制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倡导公平公正,根据居民的缴费情况和个人需求确定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从而缩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差距。
2. 考虑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解决养老保险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应该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农民工、城市低收入者等,应该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政策,保障他们享受到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 建立养老金支付机制:为了解决养老金支付困难的问题,可以探索建立一种养老金支付机制。
比如可以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式,将农村地区的养老金支付工作由金融机构承担,通过金融工具保证养老保险金的及时支付,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
三、实施可行性1. 加强政府支持: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相应的支持。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论文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论文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和完善摘要:养老保险作为保障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保险制度,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和完善。
本文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和完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两个层次。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但是缴费比例低,待遇水平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企业年金覆盖面狭窄,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导致很多职工无法享受到企业年金的福利。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偏低,很多老年人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养老保险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导致养老金投资收益低下。
再次,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不透明,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监督。
最后,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狭窄,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三、养老保险的对策和建议为了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应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1.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应适度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增加养老金的发放金额,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建立多元化的养老金投资渠道。
应推动养老保险资金向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市场投资,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并确保投资风险可控。
3.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要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制,加强对投资运营的监管,提高运营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4.推广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
应加大对企业年金制度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
5.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宣传和教育。
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老年人和职工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增强他们的养老保障意识。
结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和完善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
养老的论文
养老的论文题目:养老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制度成为一个关键的社会议题。
本文主要研究养老制度的现状与发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数据,分析养老问题的背景和现状,探讨养老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来应对养老问题的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养老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资金不足、服务不完善、参保人群不全等,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政策倡议,包括增加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和覆盖范围、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金管理和投资运营等。
最后,本文对养老制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养老制度、养老问题、养老保险、养老服务、资金管理引言:人口老龄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这种趋势给养老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养老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养老制度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亟需进行改革和调整。
本文旨在通过对养老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为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部分:养老制度的背景和现状分析1.1 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和影响1.2 养老制度的概念和功能1.3 养老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养老制度的重要性和价值评估2.1 养老制度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2.2 养老制度对老年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第三部分:养老制度的改革与政策调整3.1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2 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改善3.3 养老金管理和投资的策略调整第四部分:养老制度的未来发展与研究展望4.1 养老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结论:通过对养老制度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了养老问题的现状以及所需的改革措施。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研究论文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养老保险面临严峻的挑战。
不断出现的城镇养老基金缺口大、筹资难等问题,已使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力不从心;而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土地保障”模式与现实要求相距甚远。
构建符合国情和深得人心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目前社会保障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城镇企业亟需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村则宜单独立法,建立“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新制度。
关键词:养老保险;模式;制度据有关资料显示,预计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2003年将达到9000多万,相当于目前欧洲老年人口之和;预计到2015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
在21世纪的20年代到40年代,我国老年人口将由占世界人口1/5逐步提高到1/4.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
纵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正视市场经济中养老保险的新需求,直面新旧养老保险制度的矛盾冲突及诸多现实问题,借鉴和研究国外先进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对养老保险的新要求,已是理论和实务界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及立法现状评价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离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的~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由于适用人数多,基金数额庞大,因而构成了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养老保险适用于曾与用人单位建立过劳动法律关系,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且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
德国是最早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于1889年颁布了《残废和老年保险法》,随后养老保险制度被许多国家所效仿和采纳,相继颁布养老保险法规和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迄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养老保险立法。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建国之初。
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第3章第15条明确规定了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1955年又将养老保险范围扩大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之中。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论文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摘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经历多次改革,基本上建立了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和财政投入规模持续增长,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制度运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下面谈谈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现状的看法。
【关键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我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步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在城镇地区,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
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人群不断增多。
在农村地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弥补了农村养老制度的空白。
二、我国现行养老体制存在的弊端(1)基金来源渠道单一,收支矛盾日显突出。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主要是保险费的收入及其利息收入和财政补贴。
养老保险基金的范围不够广泛,不能够使养老基金规模扩大,并且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企业拖欠保费或者美誉给职工参保,保费欠缴的情况非常严重,弹性收缴与刚性支出的矛盾日趋突显出来。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导致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享受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当期参保人员的缴费额不足以支付高额的养老金,养老保险费用开支增加,成为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以前最主要问题之一。
(2)转制成本的存在,是养老金难以给付。
当前统账结合模式下,我国面临体制转轨成本问题。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和所有养老保险体系转轨的国家一样都会面临一个转轨成本问题。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要从现收现付制过渡到统账结合的混合制,意味着目前就业人口要将其缴纳的养老金的一部分存入他们的个人账户,这部分养老金不再代际转移,这样自然会出现缺口,这块缺口就是转制成本。
在我国,实际上涉及两种人的养老金缴纳和养老金给付问题。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研究》范文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该制度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确保其晚年生活得到稳定的经济支持。
而缴费档次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概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
该保险制度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养老金、丧葬补助等保障。
三、缴费档次的设置及现状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通常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等因素设定。
一般分为多个档次,以满足不同经济状况的居民的参保需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缴费档次的设置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某些地区的缴费档次设置过于单一,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部分地区的缴费档次差异过大,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
四、缴费档次研究的必要性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下居民的参保需求,为缴费档次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研究有助于提高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城乡居民。
最后,通过研究可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支持。
五、缴费档次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一)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等文献,了解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及缴费档次的研究现状。
2. 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制度及缴费档次的看法和建议。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了解缴费档次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1. 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下城乡居民的参保需求,为缴费档次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课题研究论文: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认识
120653 保险学论文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认识前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重大改革。
然而,在养老保险的不断改革变化中,也逐渐出现了政府筹集资金难度大,人们参保意识薄弱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就需要建立起新型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确保老人们老有所依。
1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中的主要问题1.1 国家政府参与度与责任认识不到位国家政府是新农保政策制定者,也应该是政策的执行者。
但是在推行新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参与度与责任认识明显是不到位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未尽到强制推行责任。
在新政策出台后,政府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金融机构等多渠道多种方式开展宣传,但是目前来看,政府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应是具备“强制性”这一特点的政策制度,但是在推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又强调居民参保“自愿性”,两种概念给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带来的效果是明显不相同的;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政策配套不完善。
国家既然出台了新型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以对于新政的财政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很明显国家还是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了经济生产中去了。
由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使得这项工作开展的比较缓慢,造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推广工作效率低下。
1.2 传统思想影响参保工作开展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的国家,传统的“养儿防老”思想还是比较根深地固的。
从目前我国的几个基本养老方式上来看,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子女养老为主。
大城市这一方面体现的还不是很明显,越小的城镇比例越大,农村就基本上是以子女养老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城乡居民把主要的财政收入都投入到了子女身上,对于参保热情不高。
这一点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度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浅谈我国最新的养老政策论文
浅谈我国最新的养老政策论文我国养老服务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很多方面反映出我国的养老政策还需不断的完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养老政策论文,供大家参考。
我国养老政策论文篇一:《优化养老产业政策对比研究》[摘要]社会政策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风险。
中国的社会养老政策是弥补家庭养老的缺乏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社会养老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济。
在中国“孝”文化的背景下,社会养老政策不能完全“家庭化”,基于家庭责任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通过社会政策来鼓励家庭成员照顾老人,让家庭成员照顾老年人劳动,避免老人被抛弃、虐待,贫穷。
部分家庭养老资源通过社会养老政策支持。
[关键词]社会养老政策;对比;研究一、国内老龄化现状分析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每一个国家,地区,是人类无法抗拒。
老年人的数量在上升,增加的人口比例将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
最明显的是家庭。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只有每个家庭幸福,而我们的家庭,整个社会将会和谐,国家稳定。
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家庭结构的变化,出现了“4-2-1”模式。
2000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明显,超过65岁和老年人比例达到7%,而这个数字现在是8.9%。
现在,许多家庭有“4-2-1”家庭结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4-2-1”家庭结构加速度:一个四口之家的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
是一对夫妻,父母,既要照顾四个老人,照顾他们的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双方还将逐渐变老,到了高龄期,老人需要更多的人来照顾,所以两个人照顾四个老人如何安排?如果在10年或20年,这对夫妇也变老,他们的孩子也有了孩子,四代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快乐的生活在地球上,但他们的孩子就需要照顾八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这样的任务是如此艰巨。
现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沉重负担的年轻人照顾老年人,他们不能离开工作在专心照顾老人和孩子,所以养老行业出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模式出现了。
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及解决方法论文1500字
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及解决方法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养老问题不仅涉及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当前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2. 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2.1 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5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增加。
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加重,养老资源短缺,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2.2 养老服务不足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仍然不完善。
城乡差距明显,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服务质量较低。
此外,养老服务种类单一,主要以养老院为主,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
2.3 养老经济压力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经济压力也随之增大。
由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缺陷,养老金支付供不应求,出现了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同时,养老服务费用也在不断上升,养老金的覆盖范围和金额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3. 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法3.1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完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需要建立更多的养老院、养老社区和日间照料中心,以提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养老服务。
同时,应注重发展家庭养老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提供家庭护理、助餐等服务。
3.2 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为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政府应加大养老金的筹资力度,延迟退休年龄等措施也可以适度采取。
此外,应开展养老金制度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提高养老金发放金额和覆盖范围,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3.3 促进多层次养老金融产品发展养老金融产品的发展可以为解决养老经济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多元化、灵活性强的养老金融产品,如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和养老债券等,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养老收入来源。
3.4 鼓励家庭养老和社区参与鼓励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加强对家庭养老者的支持和帮助,为家庭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条件。
关于养老保险的论文
关于养老保险的论文一、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我国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由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构成。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模式,均衡单位负担;个人账户部分采取积累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企业招用的农民工。
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8%,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养老保险资金补助。
2007年中央财政给予养老保险资金补助873亿元、地方财政补助260亿元。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基本养老金待遇: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土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由于1997年前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以补充个人账户养老金。
养老政策论文
养老政策论文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待老年的态度、敬养措施成为衡量一个时期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以及稳定程度的重要依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养老政策论文,供大家参考。
养老政策论文范文一:养老政策小步“并轨”“城乡居民养老金并轨”的新政,将使近5亿人被覆盖。
这个难度最小的改革,是建立公平、多维度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步,有可能开启城乡一体化的新闸门。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
在全国层面推开之前,已有15个省份实现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依据人社部2012年的人口数据,按照每人每月55元的标准,全国基础养老金年支出为862.95亿元。
在整个国家财政10多万亿元的结构中,只占相当小的比例,却解决了老年人口的基础养老金问题,迈出了建立公平、多维度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步。
但专家亦表示,新农保与城居保率先并轨水到渠成,难度最低,阻力最小,至于最终建立公平合理的全民基本保障制度,则有赖于更彻底的制度改革。
水到渠成的变革“碎片化”无疑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最明显特质之一,常因此而饱受诟病。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接受《小康》采访时介绍,目前我国存在4种养老保险模式,一是公务员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模式,二是城镇职工与经营性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模式,三是面向农民开办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四是面向无职业或自由职业年满16周岁以上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由于4种养老保险模式在财政补贴比例、个人缴费水平、单位或企业或集体承担保费比例存在较大差别,使我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多种养老保险设计模式共存的国家。
”郝演苏指出,此次并轨的即为后两种养老保险模式。
养老保险的毕业论文
养老保险的毕业论文养老保险的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险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养老保险是一项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本文将从养老保险的意义、现状和问题以及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养老保险的意义养老保险的意义在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成本逐渐增加,而他们的收入来源却相对有限。
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同时,养老保险也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但仍有许多人没有参加该制度,特别是一些农民工和自由职业者等群体。
其次,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和基数较低,导致养老金的发放金额较少,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此外,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也存在问题,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三、改进养老保险的方向为了解决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应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对于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和自由职业者等,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参加养老保险。
其次,应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
可以通过适度调整缴费标准和基数,增加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同时,还可以考虑引入个人账户制度,鼓励个人进行养老储蓄,增加养老金的来源。
最后,应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四、养老保险的国际比较在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完善,覆盖范围广泛,待遇水平较高。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则存在一些问题,如覆盖范围窄、待遇水平低等。
我们可以从国际经验中吸取有益的借鉴,借鉴一些先进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做法,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问题愈加凸显。
但是,当前我国养老体系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基础养老金水平偏低、城乡差异、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有所启示。
一、基础养老金问题当前,我国基础养老金体系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基础养老金水平过低。
我国基础养老金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但是目前基础养老金的待遇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二是城乡差异。
城市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相对于农村退休人员,普遍要高出许多,不公平性很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目前我国养老金中需要公共财政投入,政府在此方面应在多方面进行投入,同时增加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二是普遍化基础养老金制度,消除城乡差异,保障所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二、养老服务问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在医疗保健、社会化养老服务、养老院建设等方面,供给还十分不足。
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对养老服务供给的投入并不充分,还有一些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全没有建起来,对老年人的生活形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转型。
这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推动;二是通过发放治理性建设资金,鼓励加快医院建设和相关资源配置等,提供更为便利和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
三、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养老保险制度普及水平不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深化于我国老年人求助养老医疗护理花费的大多数情况是来自个人私人储备,而养老保险制度只承担了一部分的保障,这就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钱来支付护理的花费。
此外,保险制度对于年龄大、病情重、护理时间长的老人,保险理赔的金额还不足以满足他们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养老保险论文摘要:养老保险制度是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而养老保险基金则是保证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的有效保障。
当前,随着我国养老保险金缺口的逐渐增大,加之通货膨胀的日益严重,对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模式,找出当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给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营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1养老保险基金概述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政府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有能力进行劳动时,缴纳一定的资金,并在劳动者达到解除劳动义务时,定时、定量向劳动者发放养老金的一种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同时也是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制度。
而养老保险基金则是为了保障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实施,国家和政府机关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专门建立的,用来支付养老保险的基金。
养老保险基金是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保障生活的重要来源,主要由公共养老保险金和补充养老保险金这两部分组成。
养老保险金的运营主要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当中,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过程。
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1.安全性原则。
因为养老保险基金是关系到劳动者年老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
所以要求养老保险基金在运作时,必须要保证安全性,要必须能够全部收回投资的本金。
2.增值保值原则。
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值保值,因为社会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实现增值,就有可能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造成支付问题。
3.流动性原则。
要求养老保险基金必须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可以随时变现,当投资风险较高时,可以随时撤出资金,保证投资的优化组合,有效地规避风险。
2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当中存在的问题2.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构成和特点2.1.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基本构成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②补充养老保险基金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通过强制性手段筹集到的社会保障基金。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一般是个人8%,用人单位12%。
并且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分为个人账户和个人统筹账户两部分,个人账户是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主要构成部分,社保机构每年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基数向个人统筹账户纳入一定的资金。
社会统筹账户则是指社保机构向企业所筹集的,直接用于支付当前已经退休老年人的基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则是指政府管理部门为了避免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出现亏空而建立的基金,属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战略储备资源[1]。
2.1.2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特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三大部门各有特点①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建立并实施的,其筹集、运作和经营都具有法制性,所以必须要加强法制监管。
因为养老保险基金是退休人员生活保障的底线,所以必须要保证基本养老保险的安全性,同时也还要追求其运营的经济效益。
②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是指用人企业根据自身的效益,自愿建立,为退休人员提供养老资金的基金,主要特点是专项性、储备性、福利性,并且只能够专款专用,不能从事生产活动或者是抵押贷款活动等等,其主要代表就是企业年金。
③全国社保基金具有很强的集中性,由政府专门设立的理事会来负责管理,同时又具有专项性,主要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时候使用,是养老保险基金的重要保障。
2.2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2.1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体制不够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在筹集、运作过程当中,都是由当地社保机构来负责。
虽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体金额教大,但是较为分散,许多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实现市级统筹甚至县级统筹,完全不能实现规模效应,很难优化投资结构,管理成分过高。
2.2.2投资渠道较为单一在我国,由于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养老保险的投资渠道较为单一,我国大部分的养老保险基金都是用于购买国债或者是用于银行存款,因为考虑到金融产品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比的情况,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非常少,主要采取以安全为主的传统投资方式,与历年的通货膨胀率相比较,很多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甚至没有跑赢通货膨胀的速度,尚不能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证,更不用谈基金的增值[2]。
2.2.3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空账运行尽管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每年都在扩大,但是收不抵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基金就会出现缺口,严重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安全、稳定运行。
由于人们生活寿命的不断增加,我国已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缴纳的基金需要支付给已经退休的人群,并且资金需求正在飞速增长。
由于养老金收支不抵,许多地区大量的动用现有个人账户的资金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资金,造成当前许多人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空帐运行,并且空帐规模越来越大。
2.2.4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缺乏有效地监管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缺乏有效地监管,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全部的养老基金都由政府支配,基金运作不够透明,支付和提取全都掌握在政府的手中,缺乏专业的投资人员和管理人员使得基金运作经常出现亏空,监管的缺乏容易出现腐败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擅自动用养老保险基金,对基金的正常运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建议3.1规范现有的资金投资运营管理体系3.1.1成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构当前我国只有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大部分仍然是市级统筹。
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规模效应,应当成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构,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并且成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机构来进行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和运营,明确运营机构的职责,最大规模的实现基金的投资收益,真正的担负起养老保险运营基金的投资运营责任。
3.1.2稳定养老保险基金的来近年来,社会上有少部分退保现象,认为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不高,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定出现了一定问题。
但是养老保险基金在社会保险制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社会长期安全稳定的保障,所以一定要稳定养老保障基金的来源,统一立法,统一缴纳,全国统筹。
3.2优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策略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不仅仅要考虑基金自身的稳定性,更要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
投资应当采取多元化投资的方式,从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来看,一般都是用于投资股票、债券、不动产等实物。
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在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的追求投资回报率。
这给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启示是可以在资本市场上选择多种投资工具,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3.2.1投资工具的选择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可以选择以下几种。
银行存款、国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市场等。
可以全面的分析各项投资方式的风险和收益,在可承担风险的范围内,扩大投资的渠道,通过各项投资方式的组合投资,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银行存款具有保障性,是最安全的投资方式,但是收益率较低。
国债是债券内的一种,受国家信用的保障,所以安全性最高,收益也比银行的活期利率要高,收益相对较高,但是与其他投资相比,收益还是相对较低。
证券投资基金,是借助专门的投资机构,在证券市场上投资与金融产品,实现收益的目的。
在国外,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重要方式。
股票,虽然收益较高,但是风险也非常大。
股票价格受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风险较大,但是可以在可承受风险的范围内少量投资股票,通过基金管理公司的合理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3]。
3.2.2养老保险基金分层投资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着特定的来源和独特的用途。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于基数庞大,投资主要以安全为主,可以购买短期国库券、长期债券等,能够在保证战胜通货膨胀的基础上取得盈利。
补充养老金的使用具有长期性的目的,在投资当中应当进行组合投资,进行债券、股票等多种投资工具。
全国保障基金是当前我国唯一开始进行入市操作的基金,在过去的投资运营当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定要注意投资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组合,进行组合投资,保证收益的安全性。
3.3建立投资运营的风险管理体系3.3.1建立合理的风险约束机制。
所谓约束机制就是不允许某种情况的发生,一旦出现某种情况,要对责任人进行处罚,通过约束机制来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防范人为风险的发生。
3.3.2建立合理的风险分赛机制在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过程当中,要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来实现对风险的分散管理。
3.3.3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的立法,来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法律保障,使得一切都有法可依,依法运营。
4结语养老保险制度是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运行的制度,养老保险金的健康有序运行是保证养老保险制度安全运行的基础,所以在投资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保证投资的收益,并且通过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健康、有序运营。
作者:吴云华夏亚华单位:鄂州三六五金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考文献:[1]苗绘.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对策研究简[J].金融与经济,20211:27.[2]李小年.国外养老保险基金信托经验及其启示[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216:15.[3]张翊.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215:67.摘要: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还存在许多问题。
就河南省而言,存在着参保率低、退保率高、保障水平低、转移接续困难等问题,河南省应通过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模式、加强立法、提高农民工意识等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关键词:河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限制了社会成员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导致一大批农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来回迁徙,他们户籍身份是农民,但是基本脱离农业生产而在非农产业从事经济活动,他们游离于城乡之间,非工非农,故称为农民工。
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由于身份的特殊,他们生活在城市,而且从事的大多都是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却因为没有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对于增强农民工对社会的归属感、解决农民工群体的后顾之忧进而促进农民工群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实施现状分析一河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实施基本情况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拥有超过一亿的人口,按照河南省现有的城镇化水平测算,有将近五千万的农民;而保守估计,农民工群体的数量超过两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