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叙(原文+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条辨〉叙》译文 从前淳于意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担忧的事情,是 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病种多而治病的方法少的情况,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 为什么呢六气之中,君火和相火造成的疾病不用说了,风 邪、湿邪和燥邪造成的疾病没有不兼有温热证候的,只有 寒邪造成的疾病跟温热病相反,但是被寒邪所伤的病人一 定患有温热的证候,那么,天下的疾病有哪一类比温病更 多呢!医方书是从张仲景开始有的。张仲景的书是专门论 述被寒邪所伤的疾病的, 这寒邪只是六气中的一种气罢了。 其中有同时谈论风邪的内容,也有同时谈论温邪的内容, 但是其中所谈的风邪,是寒邪中的风邪;所谈的温邪,是 寒邪中的温邪:因为该书本来就是论述被寒邪所伤的疾病 的。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它们,因此后世没有对它们 的传述。即使这样,医方书的开创者张仲景被称为圣人, 阐述张仲景书的人也被称为贤明之人。学医的人们如果真 的能够研究该书的文字,弄通其中的意义,灵活地加减变 通其中的方剂(理法),推广并且实行它们,那么用来治疗 六气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来治疗 内伤造成的疾病也是 可以的。无奈世上缺少才智超群的杰出人物和把医学的缺 漏当作令人感到耻辱的精神,一般的医生又不能够举一反 三,只是致力于像照着相马图经去寻求骏马的愚人那样套 用该书,拘泥而不知变通。 自从王叔和以后,医家们大体上都是用治疗伤寒的方 法来通治六气造成的疾病的, 这就犹如用葛布抵挡风寒 方法实属不当;又好比指鹿为马,混淆了伤寒和温病的不 同。等到一经使用就行不通时,也才知道了他们自己医术 的浅陋。于是就仍然沿用旧有的方剂,只是稍微改变一下 药物的组成,结果冲和汤、解肌汤等方剂就纷纷地被记载 了下来。到了陶华的《伤寒六书》这部书问世以后,就竟 然用臆造的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天下的六气造成的疾 病。不仅是张仲景的书中没有讲出的内涵没能被阐发明白, 连张仲景已经写定的书也全都遭到了窜改。世上的俗医们 喜欢它浅显易懂,一起尊奉它,可是百姓的灾祸就多了。 又有吴又可,写有《温疫论》,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一定 时期的季节性流行病的,但世上的俗医们却错误地用以治 疗任何一个时节中都会发生的温热病。最后象方中行、喻 嘉言等先生,虽然把温病列到了伤寒之外,但治法却最终 没有脱离伤寒的范围。只有金朝的刘河间守真先生,独独 通晓热病,超过了众多的医家。他所写成的《河间六书》 分为三焦论述治则,而不是死守六经辨证的纲领,差不多 就像黑暗房间的一盏明灯,是一位中流砥柱般的堪当大任、
《温病条辨》叙
江廷珍
昔淳于公有言:人之所病,
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 夫病
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 者矣!何
也六气之中,君相两火 无论已,风
湿与燥无不兼温, 惟寒水与温相
反,然伤寒者必 病热。天下之病,
孰有多于温 病者乎方书始于仲景。
仲景之 书专论伤寒,此六气中之一
气 耳。其中有兼言风者,亦有兼
言温者,然所谓风者,寒中之 风,
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 其书本论
伤寒也。其余五气, 概末之及,是
以后世无传焉。 虽然,作者谓圣,
述者谓明。 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
义,化 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
气 可也,以治内伤可也。 亡如,
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 不
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
盖自叔和而下,大约皆以 伤寒
之法疗六气之疴, 御风以
絺,指鹿为马,迨试而辄困, 亦知
其术之疏也。因而沿习故 方,略变
药味,冲和、解肌诸 汤,纷然著
录。至陶氏之书出, 遂居然以杜撰
之伤寒,治天下 之六气。不独仲景
之书所未言 者,不能发明,并仲景
已定之 书,尽遭窜易。世俗乐其浅
近, 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
又 有吴又可者,著《瘟疫论》,其
方本治一时之时疫,而世误以 治常
候之温热。最后若方中行、 喻嘉言
诸子,虽列温病于伤寒 之外,而治
法则终未离乎伤寒 之中。惟金源刘
河间守真氏者, 独知热病,超出诸
家,所著《六 书》,分三焦论治,
而不墨守六
独撑危局的人物。可惜他质朴而缺少文才,他的理论简略 而且不够通畅,他的方剂有时也显得杂乱而不够精炼,继 承他的学术的后世学者又不能阐明他的思想,弥补他的疏 漏,同时下等智慧的人象张景岳之流的医生在听到了他的 高明理论以后,还在责怪而且诋毁他。于是他的学说就不 能发扬光大、也不能推行开来。至于世上的俗医们遇到了 温热病,则是无不首先发汗解表,夹杂着用消食导滞的方 法治疗,接着就猛用攻下之药,或者乱用温补之药,轻病 患者因此加重,重病患者因此死亡。侥幸避免了灾祸就自 己吹嘘自己的功劳,造成了死亡却闭口不提自己的过错。 即使病人也只知道自己已是病入膏肓难以挽救了,去卩不明 白是药物害了人。这些欺世盗名的方法,父亲把它传给儿 子,师傅把它传给徒弟,整个世上都是这种风气,牢固得 不能打破。肺腑不会说话,被误治而死的冤鬼在夜半号哭, 两千多年以来,大致走的就是这同一条路子,能够让人感 慨得尽吗! 我们这个朝代政治和洽、学术昌明,高明的医家一批 批地涌现,都知道从《灵枢》和《素问》中探求医学的本 源,从张仲景的书中学习医道。自从吴县人叶天士先生写 的《温病论》和《温病绪论》问世以后,然后才确定了温 病的名称、辨明了温病的内涵。好学的人们,也都知道了 学习的方向。然而贪恋常规、沿用旧法之流的医生,仍还 各自认为自己师傅的学说是正确的,厌恶听取这一高明的 理论。至于那些技术粗疏的医生又只是大概知道温病的粗 浅内容,没有通晓其精髓要旨,把它应用到实践当中后, 很少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的朋友吴鞠通先生,怀着救 助世人的心愿,具有高超的智慧,酷爱学问,不知满足, 研究医理,务求精深,坚持高尚的志向并仰慕古人,虚心 地以百家为师。担忧这个世上的人们对温病蒙昧不明,阐 述了前代名医的精辟言论, 发抒了他自己平生的心得体会, 深入研究了温病的源流,写成了《温病条辨》这部书。但 是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水平,把它藏在书箱很久。我认为 学者的心中,本来就没有相信自己水平的时候。但是对着 天下最多的疾病,却竟然没有对付疾病的方法,幸运地得 到了对付的方法,应该赶快拿出来使它公开。打个比方, 就如同救助溺水的人、抢救被火烧着的东西,哪里能等到 戴好帽子、梳好头发呢!何况人的心理没有不同,高明的 医理不会孤立,这部书一经问世,扬子云那样的学者一定 会迟早遇到它,而且将会出现阐明其中的意义、弥补其中 的疏漏、使患了温病可能早死的百姓都达到长寿境地的人 士。这是天下之人和后世之人的幸运,也是吴先生的希望 啊!就好比《折杨皇苓》这样的通俗乐曲,一般的人们听
经,庶几幽室一灯,中流一柱。
惜其人朴而少文,其论简而未
畅,其方时亦杂而不精。承其 后
者又不能阐明其意,裨补其 疏。
而下士闻道,若张景岳之 徒,方
且怪而訾之。于是其学 不明,其
说不行。而世之俗医, 遇温热之
病,无不首先发表, 杂以消导,
继则峻投攻下,或 妄用温补,轻
者以重,重者以 死。幸免则自谓
己功,致死则 不言己过,即病者
亦但知膏盲 难挽,而不悟药石杀
人。父以 授子,师以传弟,举世
同风, 牢不可破。肺腑无语,冤
鬼夜 嗥,二千余年,略同一辙,
可 胜慨哉!
我朝治洽学明,名贤辈出, 咸
知溯原《灵》、《素》,问道长
沙。自吴人叶天士氏《温病论》、
《温病续论》出,然后当名辨 物。
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 贪常习故
之流,犹且各是师说, 恶闻至论;
其粗工则又略知疏 节,未达精旨,
施之于用,罕 得十全。吾友鞠通吴
子,怀救 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
学不 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
虚心而师百氏。病斯世之贸贸 也,
述先贤之格言,摅生平之 心得,穷
源竟委,作为是书。 然犹未敢自
信,且惧世之未信 之也,藏诸笥者
久之。予谓学 者之心,固无自信时
也。然以 天下至多之病,而竟无应
病之 方,幸而得之,亟宜出而公
之。 譬如拯溺救焚,岂待整冠束髫
况乎心理无异,大道不孤,是 书一
出,子云其人,必当旦暮 遇之,且
将有阐明其意,裨补 其疏,使天札
之民,咸登仁寿 者,此天下后世之
幸,亦吴子 之幸也。若夫折杨皇
荂,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