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防灾减灾》课件下载1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PPT人教版1

《防灾减灾》PPT人教版1

一、防灾减灾手段
(4)灾害恢复:
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 的恢复和发展,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北川新县城
活动 认识地震专业救援队
1.你认为地震专业救援队应包括哪些专业救援人员? 2.讨论强震发生后国际救援的重要性。
二、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
(1)能预测的,如洪涝、台风 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气象卫星
气象监测
一、防灾减灾手段
(1)灾害监测: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地质环境监测站
麻城地震台
一、防灾减灾手段
案例
地震预警系统
工作原理:
利用深入地下的探测 仪探测纵波,传给计 算机,即刻计算出震 级、烈度、震源等, 抢在横波到达前,通 过传播速度远快于地 震波的电磁波(如电 视、广播、短信等) 发出警报。
6.3 防灾减灾
一、防灾减灾手段
1. 指导方针: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 主要手段
(1)灾害监测: 建成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进行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 修建防灾工程; 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 启动应急预案,调动物资和人员, 救治伤员,稳定社会秩序。
(4)灾害恢复:
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一、防灾减灾手段
(2)灾害防御: 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
水库、堤坝
防护林
一、防灾减灾手段
(2)灾害防御:
施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一、防灾减灾手段
(3)灾害救援与救助:
启动应急预案, 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 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一、防灾减灾手段

人教版地理《防灾减灾》上课课件

人教版地理《防灾减灾》上课课件

【新教材】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 课件—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共4 1张PPT )
【新教材】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 课件—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共4 1张PPT )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课堂篇主题探究
防灾减灾手段 问题探究 材料一 2019年3月23日是第59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局长 表示要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的基础能力、预报的核心技术能力、 信息的有效覆盖能力、风险的科学防范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 “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2019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中国地震局局长 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对地震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和灾害链规律的 认识,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地震灾害风险的防控 和应急保障,全面提升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
第三节 防灾减灾
-1-
课标导引
知识建构

程 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 标 施。

1.依据图文资料,分析自然灾害的成 因及特点,明确防灾减灾手段。(综
目 标 导
合思维) 2.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制定防灾 减灾措施。(区域认知)
引 3.熟悉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
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和疏散
逃生的方法、要领、技巧、路线以
【新教材】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 课件—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共4 1张PPT )
【新教材】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 课件—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共4 1张PPT )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1.判断正误 (1)我国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只能对自然灾害的孕育过程进行动态 监测。( ) (2)灾害防御主要指的是建立水库、防护林等工程措施。( ) (3)在地震发生前一定要注意当地的灾害预报,为及时逃离做准备。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6章第3节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6章第3节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
灾害
流失
阻隔或控制灾害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人口和财产安全
与人口、财产等 建立护坡、挡墙等阻拦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
途 的直接相遇
庄、耕地
径 改变财物特征, 兴修水库、电机井等工程配套设施,防洪抗旱
提高抗灾性能, 减少灾害损失
加固房屋,增强抗震性能
[拓展延伸] 1.干旱灾害的防御措施 (1)技术措施:人工增雨;循环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 率;污水资源化。 (2)工程措施: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 (3)生物措施:农林牧结合,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 林,植树造林;选择耐旱作物,选育耐旱品种;改进耕作制度。 (4)管理措施:重视灾情预报;优化农业布局。
提示:(1)灾害救援与救助。 (2)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快速实施灾中救援与救助;积极稳 妥地安置灾民;通过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积极防御自然灾害;加 强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提高当地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救助能力。 (3)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程,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积极实施 各种防御措施;经济水平提高,救灾物资充足;技术水平提高;居民文 化素质提高,防灾意识加强。 (4)加强灾害成因调查,为灾后重建进行科学规划;遵循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恢复不能等同于恢复原貌;对灾害造成的环境变化,寻求新 的利用方式;对灾后环境进行科学论证,制定新的保护方案和灾害防御 措施。
(2)①保持呼吸畅通,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用毛巾、衣袖捂住口鼻。 ②保存体力,减少体力消耗,寻找水和食物。③与外界进行联系,等待 救援人员。④要有生存的勇气和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归纳拓展 1.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1)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的关键三点

人教版《防灾减灾》PPT课件1全文

人教版《防灾减灾》PPT课件1全文
2.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就是通过修建防灾工改变地表环境(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
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
多采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
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一方面修建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3)灾害救援与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4)灾后恢复: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3.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自救与互救1.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1)防洪准备
(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
2.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1)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的关键三点:
(2)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具体图解如下所示:
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
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耕地
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防洪抗旱
加固房屋建筑,增强抗震性能
3.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的防御,即非工程性防御。工程性防御措施是修建防灾工程,例如,兴建水库、加固大堤等工程。
3.应对滑坡、泥石流的自救措施 (1)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2)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3)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防灾减灾PPT课件(共10份)(2024)

防灾减灾PPT课件(共10份)(2024)

02
应急救援与物资调配
在灾害发生时,社会组织可迅速组织救援力量,提供紧急救援和物资调
配支持。
03
灾后重建与心理援助
社会组织可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援助和社区重建支
持。
企业参与责任担当
制定应急预案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灾害的措施和责任分工。
保障员工安全
企业应确保员工在灾害发生时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应急避险场所和救援物资。
应急预案的制定步骤
风险评估、资源调查、流程设计、预案编写和审核。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
桌面推演、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应急资源储备与调配
应急资源的种类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
应急资源的储备方式
实物储备、合同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等。
应急资源的调配原则
快速响应、就近调配、保证重点和兼顾一般。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等。
03
人为灾害及预防措施
火灾事故及预防
火灾原因
包括电器短路、燃气泄漏、违规 操作、纵火等。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电器线路,规范使用燃气 ,加强火源管控,提高消防安全意 识。
应急处理
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及时报警 并疏散人员。
交通事故及预防
01
02
03
事故原因
超速、酒驾、疲劳驾驶、 违规变道等。
无人机航拍
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多光谱传感器等设备,对 灾区进行快速、灵活的航拍,获取实时、高清的灾区影像 数据。
地面监测站
在灾害易发区设立地面监测站,通过采集气象、水文、地 质等数据,实时监测灾害发生前的异常变化,为预警和应 对提供依据。

【地理】防灾减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理】防灾减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饲料储备相对充足,农牧民基本生活均有保障。 灾害救援与救助。
(1)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的行动属于防灾减灾的哪一个环节?(2分) (2)减轻雪灾对玉树的危害,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6分)
(3)加近强年自来,然我灾国害自的然监灾测害的和防预御报能;力快大速幅实提高施,灾为中什救么援?与(6分救)助;积 极(4稳)政从妥府地地高理角安度度置重,灾视你民防对;灾青通减海玉过灾树工工灾程程后性,恢措建复施立有和什健么非全建工防议程灾?性减(6措分灾施)体积系极;防积御极实 自 施加然各强灾种灾害防害;御成加措因强施调灾查;,后经为的济灾恢水后复平重重提建建高进工行,科作救学;灾规提物划高资;当充遵地循足居自;然民技规防术律灾水,减平因灾提地制高; 意 居 宜证,,识民制对;文定灾提化新害高素的造救质保成助提护的方能 高环案境力,和变等防灾化。灾害,意防寻识御求加措新施强的等等利用。方式;对灾后环境进行科学论
救助方式
自救与互救
3.灾后自我保护: 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
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地震后: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
实践互动--不同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活动组织: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负责一个任务分工,成员1政 府领导,成员2政府部门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部门,成员3社会力量,成员4 个人,成员5学校,成员6国家力量 【小组1】探讨针对洪涝灾害,不同人员不同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
地震救援对专业知识、专业设 备和相关技能的要求很高;地 震发生后,地震专业救援队是 地震救援的主要力量;世界上 多个国家,如中国、俄罗斯、 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 成立了地震专业救援队。我国 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 2001年成立,在对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等救援时发挥了很大 作用;在国外发生强震灾害时, 这支救援队也会奔赴受灾现场, 与其他国家的专业救援队一起, 进行救灾援助。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防灾减灾课件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防灾减灾课件
地势高
如:洪水来袭,应尽量向 __________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
安全地带
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 ____________;如遭遇泥石流,
垂直于
应向 __________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2) 如 不 能 逃 脱 或 被 掩 埋 , 应 尽 可 能 地 进 行 自 我 保 护 , 并 寻 找
立防灾自救意识。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
一、防灾减灾手段
防为主
1.工作指导方针:以 ____________,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工作的内容
(1)灾害监测。
人造卫星
地震台
建成了由 __________、气象站、水文站、
__________、地质环
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
全面消毒
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 ______________,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2)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
广告牌
__________、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做打算。
【名师助学】
想一想: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进入汛期,针对可能出现的险情,首先应做
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
命极限
Hale Waihona Puke 5.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远
“生”,后救“人”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将24颗卫星 均匀分布在6个不 同的轨道平面内。 现在有27颗卫星 在轨运行。
任何地点在任何时 刻,都能观测到58颗GPS卫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系统组成
由35颗轨道卫星 组成卫星星座。
2019年11月23日止, 共发射51颗北斗导 航卫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特点 ★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1、全球4大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 导航系统(GNSS)和欧盟研制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SN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系统组成
信号接收系统 (用户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 (地面控制部分)
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系统组成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课堂总结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 1、概念
传感器
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 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
2、原理
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反射、吸收电磁波。
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应用
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 缩短救援搜救时间。
地理信息系统
1、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 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数据输入 与处理
数据存储 与管理
地理信息 系统基本
功能
3.完成第2题需要用到地理 信息系统的哪些功能?
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 们的未 来是自 己去改 变的。 励志名 言:比 别人多 一点执 着,你 就会创 造奇迹 2、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 共处逆 境时, 别人失 去了信 心,他 却下决 心实现 自己的 目标 3、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 易:被 习惯所 掩盖, 被时间 所迷离 ,被惰 性所消 磨。 4、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的 形式, 获得在 野外寻 找岩石 的亲身 经历。 5、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经历观察岩石 特点的 活动过 程,能 够运用 多种感 官、多 种方法 对岩石 的颜色 、花纹 、手感 、气味 、轻重 等特征 进行观 察,并 向其他 同学介 绍。 6、通过给岩石分类,让学生经历一个 简单的 提出问 题、解 决问题 的过程 ,培养 学生运 用语言 解释问 题的能 力。 7、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组同学的 岩石合 在一起 ,用你 们组认 为最合 理的方 法给它 们分分 类,并 在记录 表中做 好记录 。
遥感技术探测的范围大 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能够对地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 4、应用
◆实时监测台风、洪涝等灾害的形成过程
10月7日
10月6日
10月4日
10月5日
遥感技术 4、应用
◆快速识别地震等灾害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汶川5.12地震前后RS影像对比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制图与产 品输出
空间查询 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1、基本功能
根据不同目的对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
图层用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 个主题的数据,如道路、村庄、河 流等。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 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 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 及文字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不同物体辐射的电磁波特性(波长、频率)不同 不同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率不同
判断物体的性质
遥感技术 2、原理
用以接收、记录、传 送目标物的电磁波强 度和特征等信息。
被动式:如摄像机, 主动式:如雷达,
遥感技术 2、原理
遥感技术
3、特点
右图为日本海啸前后卫星遥感图, 据图讨论:遥感与事体测绘的传统方法 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2、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与遥感技术的优势组合
地理信息系统
2、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全球卫星 导航系统与地理信 息系统的结合应用
案例
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活动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判断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1.对比灾害前后的卫星遥感 影像,在灾后图中勾勒出泥 石流的范围。
2.如果估算泥石流冲毁的住 宅数量,还需要哪些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