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基金(HIT.MD2003.1.3)・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TenPhiIosophyIdeasandMethodsInflUencingtheInnoVationOfUrbanPlanning程文邹广天ChengWenZOuGuangtian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摘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是城市规划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手段。

该文在分析、提炼影响城市规划创新发展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哲学作为科学之根基,在我国目前城市规划变革的关键时期,将帮助相关的创新研究活动摆脱思想局限、开拓思路、把握方法,从而获得突破性、适用性进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创新哲学哲学思想及方法AbStraCtAbStractPhllOsophyisaknowledgeconcerningtheepistemoIogyandthemethodoIogy.ItisaIsotheguidingideaandbaslcmeansofurbanpIanninginnovationresearch.1nthispaper,basedonanajyzingandsumminguptengreatestphilosophyideasandme}hodswhichinfIuencethedevelopmentOfurbanpIanninginn0Vation,phiIosophyispointed0utt0beasthefound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thatcouIdhelDtherelatedinnovatiOnresearchactiV…estogetawayfromtheIimitt0ideas,toexpandway0fthinking,tograspme十hOds,s0astomakeprogressw计hbreakthroughandappJicabiJjtyjncu几’entjmportantpe一0dOfu帕anpIanningreform.KeyWOrdSUrbanplanninginnoVation,Philosophy,IdeasandmethodsofphiIosophy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第一作者副教授第二作者教授邮编100056收稿日期20070724文章编号1003—739×(2007)09一O007一02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中,一些重大的认识变革和思想创新,常常离不开哲学的启示与支撑。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城市规划是解决城市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问题的科学和综合性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需要不断地创新思维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创新思维,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构建更美好的城市。

一、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增强和资源稀缺性的加剧,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

创新思维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包括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植被覆盖等。

例如,可以采用绿色建筑技术,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建设城市绿地和公园,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空气净化功能。

二、智能化: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化是未来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创新思维要将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构建智慧城市。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城市交通、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可以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的自动控制和拥堵预测,提高交通效率;还可以建设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提供实时的空气质量和水质监测数据,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三、人性化:关注居民需求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

创新思维要将人性化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关注居民的需求和感受。

例如,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方便居民的生活;还可以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完善的步行和骑行道路网络;此外,还可以注重社区的建设,提供活动场所和社交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创意空间:鼓励创新创业未来城市规划应该鼓励创新创业,为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创新思维要将创意空间的构建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提供创意产业园区、孵化器等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和资源。

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创业培训等方式,吸引和扶持优秀的创业团队和项目。

同时,还要注重打造创意氛围,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和创意产业街区,推动城市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创新设计思路

城市规划中的创新设计思路

城市规划中的创新设计思路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合理利用和布局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空间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规划和设计活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因此,创新的设计思路在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创新的设计思路,以期提供参考和启示。

1. 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将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推广低碳交通方式,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自行车,减少汽车使用量;优化绿地布局,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2. 智能城市: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智能化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人流量自动调节亮度,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智能涂料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 紧凑城市设计:将城市规划重心放在市中心地区,通过增加建筑密度和混合用途,减少城市扩张的趋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输效率。

紧凑城市设计能够减少交通需求,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紧凑城市还能够促进社交互动和文化交流,提升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4. 社区参与:在城市规划中,应积极倾听和吸收居民和社区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开展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愿,使规划更加贴近居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鼓励社区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和社区的认同感。

5. 创造性用地利用: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土地的多功能性和多样性。

例如,利用屋顶空间建设城市农场或绿色花园,提供城市农业和休闲空间;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商业街或地下交通网络,增加城市的面积和容量。

创造性用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6. 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规划中的创新设计思路不仅要考虑城市的现代化和功能需求,还应重视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规划哲学

城市规划哲学

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3月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一、理想主义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这一思想的杰出代表,而且其本就是现代城市规划最重要的思想源泉。

摩尔的“乌托邦”,主旨在于通过对理想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描述,以此改造他们所处的不合理的社会,其中也涉及了许多物质形态和空间组织方面的内容,如傅立叶的phalanges.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许多城市发展的新设想和方案。

E.Howard的“田园城市”设想(1898)。

Le Corbusier的城市规划方案。

赖特的广亩城市设想。

二、理性主义理性就是正确判断、辨别真假的能力。

理性主义在城市规划中的影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高潮。

Le Corbusier是其中的代表。

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于1933年通过的《雅典宪章》就是从理性主义的思想出发,依循其方法对现代城市规划原则进行阐述的重要文件。

理性注意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中改变了传统规划对城市形式和图案的过分关注以及对城市现实要素的忽视,从城市中人的活动和土地使用功能出发,对城市规划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探讨,但是由于理性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分解而不是组合,而且强调非常清楚而明确地认识所有的事物,规划师对于城市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纯粹物质空间方面。

印度的Chandigarh、巴西的Brasilia的规划是实践的典型。

理性思想的作用,强调了对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崇尚,因此,以其他科学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为参照,城市规划逐步吸收、消化并发展了一些科学方法。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系统论思想的迅猛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系统方法应用的高潮。

规划过程中,对城市规划的决策究竟如何评价就成为一个首要的问题。

自50年代以来,初步形成了三类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规划平衡表(Planning Balance Sheet)和目标达成矩阵(Goals Achievement Matrix)。

城建规划中的创新性思维

城建规划中的创新性思维

城建规划中的创新性思维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市规划则是保障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基础。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现代社会,城建规划的创新性思维不仅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从生态角度思考城建规划城市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城市规划不能简单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城建规划中,需从生态角度出发,考虑城市的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要从城市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角度出发,通过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方式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从文化和历史角度思考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不能简单地追求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而忽略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遗存。

城市文化和历史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建规划中,需从文化和历史角度出发,尊重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融合,体现城市发展的历程和风貌。

三、从智慧城市角度思考城建规划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又一重要方向。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城市,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在城建规划中,可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

四、从社会性角度思考城建规划城市规划不能只是从建筑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也需从社会性角度出发进行规划。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如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社会安全、治安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和方便的生活环境。

总之,城建规划中的创新性思维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性和现代化等方面,推动城市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

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

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复合性的学科,既需要考虑城市的宏观布局,也需要关注细节的处理,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面对当代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时,城市规划需要借鉴创新思维,以找到更加适应未来的解决方案。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在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只关注建设的效果,而忽视了对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的影响。

而创新思维则要求我们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出发,考虑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例如,在新的城市规划中,可以引入生态概念,将绿色空间融入城市布局,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系统,以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二、社区参与的思维方式城市规划不应仅仅是专家的决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意见。

创新思维要求我们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将居民的声音纳入规划过程。

例如,可以举办公开的座谈会或调查问卷,征求居民对城市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为规划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灵感,使得城市规划更加贴近居民的实际需求。

三、跨学科合作的思维方式城市规划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地理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

创新思维要求我们打破学科的壁垒,与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

例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可以邀请景观设计师、交通专家、社会学家等进行跨学科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全面的规划方案。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多的创意和创新点。

四、科技驱动的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城市规划也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实现创新。

创新思维要求我们关注科技的发展趋势,并将其运用到城市规划中。

例如,可以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模拟城市的发展情况,分析人口迁移、交通拥堵等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规划优化。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五、历史遗产保护的思维方式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历史遗产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创新思维要求我们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可以通过保护性开发、文化旅游等方式将历史遗产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不断迅速发展,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应对人口增长、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多重问题,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着的重要任务。

为了构建可持续、宜居的未来城市,创新的思维方式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未来城市规划所需的创新思维。

一、综合规划思维未来城市规划需要超越传统的单一规划模式,采取综合规划思维。

城市规划者需将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在内,形成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

他们需要了解城市的需求,聆听居民的意见,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二、智慧城市思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城市规划应借助智慧城市的概念,将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

通过建立智慧交通、智能能源等系统,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智慧城市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帮助规划者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城市发展的挑战。

三、生态系统思维生态系统思维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又一重要创新思维方式。

规划者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例如,通过绿化城市、建设雨水回收系统等手段,保护城市水源和生态多样性。

同时,将自然和人文景观融入规划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四、创意设计思维未来城市规划需要创意设计思维,打破传统的规划模式和固有思维。

规划者可以采用新颖的建筑设计、空间布局等方式,给城市增添艺术氛围和个性化特点。

此外,利用文化、科技等元素,创造出具有创意和创新精神的城市环境。

五、参与式规划思维未来城市规划需要引入参与式规划思维,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

规划者可以使用公众参与平台、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反馈。

这样一来,规划决策将更加民主、透明,也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

六、可持续发展思维未来城市规划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规划者需要考虑城市的能源利用、废物处理、交通布局等方面,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未来城市规划也要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和社会的共同富裕。

古代哲学思想与城市规划

古代哲学思想与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城市规划哲学思想常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渊源,也是形成城市规划与建设某种文化素质的基因。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非常发达,早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伏羲氏太昊就创制了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八卦,试图解释宇宙。

到了西周,文王将八卦演绎为《周易》六十四卦,在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周易》成为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体系。

西周之后的春秋战国,哲学思想更加丰富,诸子百家争鸣,涌现出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管子、孙子等大批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他们各抒己见,遂形成道家、法家、儒家、兵家、农家、轻重家等众多学派,其中儒、道两家与《周易》一样,深刻影响历代政治思想,成为古代有代表性的文化传统。

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真谛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家的传统命题是“真、善、美”标准的研究,有关“真、善、美”标准的各种观点,表现出中华民族在理论思维方面的独创性。

古代思想家“真、善、美”的标准可概括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

1、“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哲学家的政治标准。

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大体有以下内容:1、“天”是宇宙的总括,孔子说:“唯天为大”。

2、天存在“天道”,人存在“人道”,而“天道”主宰一切。

庄子说过,“敝于天而不知人”。

3、天与人是有联系的,“天道”与“人道”应当统一在一起。

庄子说过,“道一也,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

4、人道要符合天道,如是说“天与人惟其一本故能合,惟其异,故必相须以成而存合”。

5、人是天地之“心”,孟子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为一体”,强调人道发挥好了,能感动天。

2、“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哲学家实践标准,强调言行一致。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著名的实践家。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哉”,常教育弟子要言行一致。

孟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都强调不断实践。

3、“情景合一”“情景合一”是哲学家美学标准,强调人对环境要有造化天地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基于本身情操高尚。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

• ——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 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边地区关系, 及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问题。
• ——指出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 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 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 ——还指出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 及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 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 1925年,提出了巴黎改建的新设想方案, 即伏埃森(Voison)规划。——16栋60 层的供国际公司总部用的大厦。但是, 该设想没有被接受。
• 1933年,发表了《光明城》(Radiant City),这是一个假想需要协调和有领导 的社会产物。城市中心区是居民区 (2700居民的居民联合体)而不是行政 机关。
• 巴金哈姆是一个理想社会主义者,1849年他在“国家 罪恶与现实救济政策”的论文中提出了规划“约一万 居民的社区”的方案,名叫“维多利亚 ”。 • 1500平方米,放射状的八条路分别命名为:正义、统 一、和平、调和、刚毅、慈善、希望、诚实。 • 中心部附近布置高官和豪宅,外周部的住宅面积较小。 中央广场设置92米高的灯塔,周边4000公顷的农地。
3雅典宪章1933年在雅典召开的ciam第四次会议上与会者研究了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分析了3个城市的调查材料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应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会议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著名的雅典宪章
第三章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的系谱
1.资本主义初期的理想城市
(2)勒 • 柯布西埃的300万人城市 • 法国建筑师勒 • 柯布西埃(Le Corbusier) ,把工业化 的思想大胆地带入了城市规划,与之前的各种城市分 散主义理论相反,提出了“城市集中主义”的城市规 划理论,主张用全新的规划与建筑方式改造城市。 • 他的城市规划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 第一,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完善传统城市中心区的集聚 功能; • 第二,通过提高密度的手法解决城市拥挤的问题,就 局部而言,可考虑建高层建筑,或“摩天楼”; • 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城市中心区的建 筑密度和就业密度; • 建立一种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的新 型、高效的地面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规划设计思路及规划要点

城市规划设计思路及规划要点

城市规划设计思路及规划要点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长期性的规划,旨在合理利用和开辟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设计思路和规划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城市规划设计思路1. 综合性思路综合性思路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各个功能区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序、协调的城市空间布局。

2. 可持续性思路可持续性思路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思路,要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3. 人本性思路人本性思路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关注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4. 创新性思路创新性思路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推动力,要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城市规划设计不断向前发展。

三、城市规划要点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要合理划定城市用地的功能区域,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份,要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共交通、自行车道等,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

3. 绿化规划绿化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的布局和绿化的种植,包括公园、绿化带、景观道路等,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4. 建造规划建造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关键内容,要合理规划城市的建造布局和风格,包括住宅、商业建造、文化设施等,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5.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保障,要合理规划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保障。

6.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体保护、垃圾处理等,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在现 代 城市 规 划演 进 历 程 中 ,与实 证 主 义相 关联 的 对事 物本质 与规律 的研 究认识 ,否 认通 过理性 思维所 成果 最 为 丰富 ,除 了大 量 的实 践性 规 划 编制 和规 划 建立 的慨念具有反 映事物本 质的意义。 设 计 ,相 当多 的理 论 论证 也 依 托于 它 的支 持 ,其 中 城 市规划作 为一种 高度实 践性 的活 动 ,实 用主义
经验 和实验 研究 ,认为哲学 应 当成 为 以经 验为基础 的 的 比较 分析 ,都 是对生命 哲学 、现象学 、物质表 象和
普 遍 的方 法论 。
i k s a now l edge conce ng t r ni he epi em ol s t ogy an t et d he m hodol ogy . I i aI t ts so he gui ng dea and di i
及 方 法
A bs r tact
A bsr tact
Phi ophy l os
人文感悟 得 以传 递 ,其作用 和影 响多数 时候 是潜移 默 实 证 主义 强 调 以 可以观 察 和实 验 的 事实 及知 识 为 内 化的 。诺 伯格 - 尔茨对 城市空 间 “ 舒 场所 ”意义 的诠 容 ,以经验 或表象现 象 为对 象 ,摒 弃抽象本 质 ,推 崇 释 ,拉 波波特对 城市聚 落形态 、人与环境 及文 化心理
识观 念都对 现代城市 规划 的发展产 生过影 响 ,其 中作
将 帮 助 相 关 的 创 新 研 究 活 动 摆 脱 思 想 局 用和影响较突 出的有 以下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
1 实证 主 义
实证主 义是 现代哲 学 “ 性主 义”的开创 之作 。 理

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程文;邹广天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7(025)009
【摘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是城市规划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手段.该文在分析、提炼影响城市规划创新发展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哲学作为科学之根基,在我国目前城市规划变革的关键时期,将帮助相关的创新研究活动摆脱思想局限、开拓思路、把握方法,从而获得突破性、适用性进展.【总页数】2页(P7-8)
【作者】程文;邹广天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100056;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10005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1
【相关文献】
1.探究智慧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创新 [J], 饶杰
2.论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 [J], 宋海龙
3.“规土融合”的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于城市规划目标导向的方法创新与实践 [J], 陈华飞;洪旗;冯健
4.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变革与创新r——评《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与规划
方法创新》 [J], 石海彬
5.探究智慧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创新 [J], 饶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对城市规划和布局的影响——以元明清北京

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对城市规划和布局的影响——以元明清北京
门)。
城市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城市文化更是人类物质创造、精神财 富的集合体。由f地域、历史、文化、民族等因索的不同,每个城市都 有自身独具的特质,它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品格。 结语 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思想提倡“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也就是 告诉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行事符合自然的 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蕴涵着与现代生态伦理相 契合的合理因素。在研究元明清北京城市规划过程中,中国道家哲学思想 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 古都风貌曾经是北京最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占代道家思想蕴 含的自然观、生态观,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应用于新北京城市规划 中,一个植根历史、尊霞传统、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理念尤 为重要。这一城市规划理念在勾勒北京未来的城市轮廓时有着特别的意义, 新北京必将在这一指导思想上开始新的飞跃。加强北京城市生态化建设。 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城市文化的 进一步需求,构筑系统稳定、功能齐全、生物多样的城市生态系统,构 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市生态文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 境,实现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是推进北京宜居城市建设。弘扬生态文 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自奚.仁爱观念与生态伦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陈小明.中国城市规划中天人观的研究.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姜秀娟等.论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 年11月第18卷第6期. [4]朱晶晶.先秦道家自然法思想.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5】姜东成.尤大都城市形态与建筑群基址规模研究.2007博士学位论文. 【6]钟澳.先秦道家生态智慧探究.2008年硕七学位论文. [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8】庄周.庄子.哈尔滨出版社.2004. 【9]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8. [10】余谋昌.生态伦理学理论走向实践.酋都师范大学出版1999. [11]钟晓龙.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研究.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2】乐爱国.“道法自然”的生态意义.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 25卷第5期.

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是一个包括城市设计、城市开发、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性规划工作。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城市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城市的良好管理和控制。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会探讨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是指城市内部各种区域、空间功能、交通流线和景观特征等相互作用的空间模式和空间形态。

在城市规划中,空间结构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需要考虑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等因素,分析城市的功能分区,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2.城市化理论城市化理论是指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部的结构、空间和效益逐渐变化的一种理论。

城市化的速度和范围,对城市的发展和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

城市化理论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化的规模、进展、速度等因素,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城市规划措施。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城市规划中要注重保护环境资源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4.城市美学理论城市美学理论是指城市的景观、建筑风格、色彩等方面的审美标准和观念。

在城市规划中,美学理论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城市形态,将其融入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二、城市规划的方法1.市场分析方法市场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城市人口、经济、产业等整体市场的分析,进而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保障。

市场分析方法需要了解人口变化趋势、市场需求、资金来源等因素,确定城市规划的方向和重点,以满足市场需求。

2.区域分级方法区域分级方法是指根据城市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功能差异和居住差异等因素,将城市分成不同级别的区域。

不同级别的区域规划目标和重点也不同。

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与方法

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与方法
– 霍华德(Howard 1898)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首先明确提 出了关心人民利益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
– 这一立论根本转移了城市规划的立足点,成为现代城市规划 理论的奠基性著作。
• 规划的社会关怀在行动上表现为对理想 城市状态的追求——对美好城市蓝图的 追求; • 蓝图如何绘制?
• 应对实践产生了规划的第二个基本理 念——理性主义
• 会议同时通过更具操作性的《21世纪议程》
– ―…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因素…‖
– ―社会和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 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 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的名义取消经济增长。 强调“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 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 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 ―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 ―…物质空间结构决定社会行为,这两个因素的关 系是单向联系的,在这种关系中,社会行为是因变 量…‖ – 在城市规划中,通过物质空间(自变量)的控制, 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就能自动地解 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 展和进步。 – 这一认识是1950年代以前的主导城市规划思想,由 此形成的城市规划内容和方式主要是物质空间规划 (Physical planning)。
– 城市民众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强调“对于从 事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 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 – 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 和具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求来估量功能 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制订了 以人为本的方向。
• 《雅典宪章》建立在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 础之上,认为建筑空间是影响社会变化的工具。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设计,来实现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而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则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框架和规划方法。

在城市规划领域,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理论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框架被广泛应用。

其中之一是城市功能分区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城市中不同区域应该根据其功能特点进行合理划分,比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通过将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效率和便利性。

另一个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是城市生态学理论。

这个理论强调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城市规划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绿地和水体,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这个理论认为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和能源等资源,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方法城市规划方法是指在城市规划实践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其中之一是城市设计方法。

城市设计方法通过对城市建筑、道路、公共空间等进行设计,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城市的街道和广场,可以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人们的活动空间。

另一个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法是城市交通规划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方法通过研究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网络,来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和鼓励非机动交通方式,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城市社区规划方法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城市社区规划方法通过研究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特点,来制定适合社区发展的规划方案。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社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活动场所,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凝聚力。

2021年城市规划思想归纳

2021年城市规划思想归纳
1.理性思想与绝对君权结合增强了对至高无上君主颂扬,成了都市规划建设中越来越突出主题。
2.古典主义园林中一方面透出唯理得秩序。
3.凡尔赛宫、卢浮宫、整座巴黎都是反映古典主义规划思想典范。
4.古典主义提出了规划真实性、逻辑性,构图简洁、几何性强,但是它反对创作中对个性和热情体现,追求冷冰冰“数和谐”是不可取。
都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表格
时间
背景
都市生活形态
规划思想
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文化时期
1.古希腊文化孕育成长阶段。
2.公元前六世纪波斯侵入亚欧,导致名族迁徙和融合。
1.城邦社会基本是公民。
2.对都市定义:是一种为着自身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社区,社区规模和范畴应当使其中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享有轻松地生活。
有机疏散
沙里宁
都市与自然界所有生物同样,都是有机结合体,有机秩序原则是大自然基本规律,她改造目的:1.吧衰败地区各种活动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地方去。2.把腾出来地区改作其她用途。3.保护一切老和新使用价值。
她将都市活动分为寻常性活动和偶尔性活动,以为“对寻常性活动进行功能性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分散”。代表作:大赫尔辛基规划
3.对丰富多彩社会现实不予理睬,忽视了丰富都市生活。
极度分散主义
赖特
高度注重自然环境,努力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结合。
与田园都市比较:
田园都市:1.“公司城”,试图建立劳资双方和谐关系。2.既想保持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想环境优美。
广亩都市:1.“个人都市”,是富人生活形态反映。完全抛弃老式都市构造特性。
功能理性主义
1.从分解到综合系统规划思想。
2.对都市复杂性结识和系统把握。

跳出常规思维城市规划如何创新

跳出常规思维城市规划如何创新

跳出常规思维城市规划如何创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规划模式和思维方式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时,逐渐显露出局限性。

为了打造更宜居、更可持续、更具活力的城市,我们需要跳出常规思维,探索创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

常规的城市规划往往侧重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满足当下的需求为主要目标。

然而,这种模式往往缺乏对未来变化的充分预测和适应性。

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加剧,传统规划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长远需求。

那么,如何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城市规划创新呢?首先,我们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城市的核心是居住其中的人,规划应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为首要目标。

这意味着不仅仅要考虑住房、交通等基本需求,还要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交需求和健康需求。

例如,在规划社区时,可以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如公园、广场和休闲设施,鼓励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要注重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需求差异,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特殊的服务和设施,打造一个包容和多元的城市环境。

其次,创新的城市规划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中的人口流动、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等数据,规划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城市的运行状况和问题所在,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例如,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优化城市的交通流量,减少拥堵;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和维护,提高其运行效率。

再者,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过去,城市的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了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

如今,我们应该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的每一个环节,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

这包括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推广绿色建筑,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可以采用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理念

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理念

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理念近年来,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智能化、人性化以及多功能性等几个方面介绍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随着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传统的城市规划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资源的需求。

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旨在实现长期的、对未来代际的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首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存在土地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问题。

现代城市规划通过科学的土地评估和分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推动绿色建筑。

现代城市规划鼓励建筑行业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再次,改善公共交通。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以汽车为主导,导致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现代城市规划倡导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巴士等,以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并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

智能城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优化,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智能化方面,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

智慧交通系统通过传感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调控和交通信息的实时传递,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其次,智能能源管理。

现代城市规划倡导建设智能能源系统,通过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再次,智慧城市管理。

通过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建筑与文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基金(HIT.MD 2003.1.3)·
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Ten Philosophy Ideas and Methods Influencing the Innovation of Urban Planning
多元方法论和相对主义对城市规划创新的影响 首先体现在价值观和认识论上,并由此渗入城市规 划方式、程序的改良之中。与其一脉相承的动态发 展观、地域环境观、多元规划观培植了渐进规划、 交往规划和社会规划等。而80年代后,众多的复杂 性城市规划研究则在思想根源、思维方法上与之存 在较深的渊源[4]。
10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
Abstract Philosophy is a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epistemology and the methodology. It is also the guiding idea and basic means of urban planni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nalyzing and summing up ten greatest philosophy ideas and methods which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 innovation, philosophy is pointed out to be as the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at could help the related innovation research activities to get away from the limit to ideas, to expand way of thinking, to grasp methods, so as to make progress with breakthrough and applicability in current important period of urban planning reform.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innovation, Philosophy, Ideas and methods of philosophy
1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现代哲学“理性主义”的开创之作。 实证主义强调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 容,以经验或表象现象为对象,摒弃抽象本质,推崇 经验和实验研究,认为哲学应当成为以经验为基础的 普遍的方法论。
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证主义代表当属P·格迪斯和 他的“调查——分析——规划”的方法,他不仅开 创了城市规划与设计从实证入手,通过大量信息资 料分析,获得进一步设计及决策支持的基本工作模 式,同时也确立了城市规划理性主义的发展基石。 在现代城市规划演进历程中,与实证主义相关联的 成果最为丰富,除了大量的实践性规划编制和规划 设计,相当多的理论论证也依托于它的支持,其中 就包括简·雅各布斯利用众多情景实例的归纳论 述,彼得·霍尔等人建立基于大量规划建设成果与 实效调查的研究报告,纽曼和肯沃西关于“紧凑发 展”的数据与实例对比等[1]。
2 马赫主义
马赫主义是实证主义的变革与发展,是近代经验 主义传统的继承者,马赫主义哲学认为科学和认识所 及的世界就是经验世界,经验是中性的东西,它主张 取消现象范围以外的存在和本质的问题,马赫主义试 图建立基于经验理性演绎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不足 在于可能导致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2]。
马赫主义在现代城市规划创新中的作用相当突 出,从西谛的视觉空间分析到城市形态推理,从城市 要素关系梳理到城市与区域扩张模式演绎,马赫主义 在引领思维和启发灵感过程中不自觉地成为认识与方 法的核心,直到今天,经验推理仍然经常出现在不同 层次的城市规划创新之中,而其主观主义的片面影响 也往往如影相随。
9 多元方法论和相对主义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提出的多 元方法论和相对主义推动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迈出 了新的一步,并影响到后继的城市规划创新研究。
费耶阿本德认为,认识史上没有一成不变的 知觉和事实,也没有相应不变的概念、解释和理论 范式,即不存在永恒的法则、原理和方法,事物发 展不存在绝对的确定性,事物之间也没有分明的界 限。在方法论上,他反对“普遍适用”的教条式方 法,主张开放型、创造型和自由选择的方法,肯定 非理性的方法在推动科学进步中的作用,反对传统 理性方法论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狭隘理性主 义。费耶阿本德还指出,文化的多样化与自由探索 的科学并不冲突,现实中到处都充斥着人类不断变 化的观念、意识和愿望,多样化才真正体现人类文 化的本质。
5 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一般都注重如何把复合的东西分解为它 们的组成部分,以揭示终极成分和由此构成的事实的 一般形式。分析哲学反对形而上学,否认纯理智能单 独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逻辑实证主义和蒯因提出的 逻辑实用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
作为理性主义最重要的分支,分析哲学在现代城 市规划创新中功效卓著,其方式方法及思维范式深深 地影响了各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创新活动与成果。从田 园城市、雅典宪章到可持续发展规划,从理论创新到 实践运行,从城市规划的领域拓展到城市规划编制设
7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与科学结构分析、系统理论和模型方 法的发展运用有关。结构主义通常将事物看作一个 整体,它由众多要素按照一定规则、秩序组成,要 素变化存在广泛的相关性,结构主义通过研究揭示 这些关系,来诠释事物所涉及的各种现象。
城市规划中的结构主义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方 面,一是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结构、功能关系的理解 和分析,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按功能关系与层次、 特性与需求进行理性的组织布局的规划方式的发 展。这一方面相关的探讨和创新一般会演绎转化为 具体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案;另一方面是对城市规 划内涵及其要素层次关系的解析,它更多地体现在 关于城市及城市规划演化内因和规律的分析上,20 世纪中期后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城市规划复 杂系统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结构主义哲学的思 想及方法。
程 文 邹 广 天
Cheng Wen Zou Guangtian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7)09-0007-02
摘 要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 学问,是城市规划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 与基本手段。该文在分析、提炼影响城 市规划创新发展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的基础上,指出哲学作为科学之根基, 在我国目前城市规划变革的关键时期, 将帮助相关的创新研究活动摆脱思想局 限、开拓思路、把握方法,从而获得突 破性、适用性进展。 关键词 城市规划创新 哲学 哲学思想 及方法
华 中 建 筑 第25卷 9/2007
计,分析哲学的还原分解方法、逻辑实证主义思想 方法以及后期的逻辑实用主义思想方法等,构成了 城市规划创新的核解释学和实用主 义等影响下建立的文化哲学体系,不仅强调人的生 活和实践的意义,而且力图超越理性的界限来解释 人的精神和文化活动。卡西尔认为语言、神话、宗 教、艺术、科学等符号形式都具有其特殊结构和品 性,都具有不连续性和异质性,从而构成了人类丰 富的文化形态。其中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体现人性的 一个方面,而人类文化和历史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 文化形态得以充分展现。
结 语
当前,我国的城乡发展正进入一个重要的转 折时期,城市化、城市竞争需求以及不断突显的各 种矛盾,使城市规划创新的压力日趋严峻。如何克 服思维与认识局限,灵活运用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决 定创新的价值和成效[5]。而哲学作为科学研究之母 (爱因斯坦),也许能为我们开拓新境界,破译领 域之谜[6],对哲学的参悟,就是对思维与方法运用 根本的把握,将有利于城市规划相关研究的开拓与 革新,有利于帮助创新活动跳出传统、开辟蹊径、 获得突破性进展。当然,哲学思辨不能替代科学的 城市规划研究方法,只能作为补充,帮助我们事前 思考与过后反思。 ■
4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把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 经验所及的范围,强调人的认识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 性,承认经验与实证的作用,注重行动和成事,排斥 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研究认识,否认通过理性思维所 建立的概念具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意义。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高度实践性的活动,实用主义 的渗透和影响是其能够付诸实施、解决城市问题的必 要基础。实用主义引导规划与设计立足现实矛盾,把 确定内涵的具体目标作为出发点,追求可见成效。城 市规划创新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往往强调个人与社会之 间的协调和实践与行动的社会性。实用主义让城市规 划创新广泛糅合不同的立场观点,使城市规划的发展 表现出明显的调和与折衷趋势。
人类文化哲学从20世纪20 ̄30年代逐步渗入城 市规划领域,并推动了规划理论与实践在多元化和 异质认同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其人文包容、民情突 显、历史文化传承的思想精髓,鼓励和培植了大量 地域化、个性化、继承化创新,并在城市的社会、 文化、历史、教育等认识方面支撑了L·芒福德、 简·雅各布斯等人的伟大成就。人类文化哲学从价 值观和认识论的高度为当今的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了 指引。
8 社会批判哲学
即法兰克福学派,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希望通
过社会批判来拯救人类、改善人类的生存、生活环 境。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黑格尔关于真理、理性原 则的学说和辩证法思想,重视个体性,追求个人的 自主性、自发性、创造性,关注社会心理现象,反 对生存标准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众多的城市规划思 想创新都受到它的影响,涉及各个层次的社会、政 治、经济以及理性规划的理论与研讨,有的甚至就 是城市规划领域的“法兰克福学派”,如简·雅各 布斯以及她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所表现的 思想与思维方法[3]。法兰克福学派不仅在城市规划 的理论思想上引起了变革,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 辩论,它营造了一个宽松、争鸣的城市规划创新评 论与决策参与的社会意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