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00dc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e.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术引言蚯蚓养殖是一项古老的养殖技术,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蚯蚓不仅是天然有机肥料的生产者,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和促进农作物生长。
此外,蚯蚓也可以作为饲料养殖、钓鱼等行业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介绍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选择适宜的蚯蚓品种养殖蚯蚓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蚯蚓品种。
常见的蚯蚓品种有红蚯蚓、虎皮蚯蚓等。
红蚯蚓是适宜养殖的品种之一,它具有易繁殖、较强抗逆性等特点。
虎皮蚯蚓适应环境变化能力较强,也是较常用的养殖蚯蚓品种之一。
选择适宜的品种有利于提高养殖效果和生产效益。
确定适宜的养殖场地蚯蚓对光照、湿度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养殖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
室内、露天或温室均可作为蚯蚓养殖场地,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是蚯蚓生长繁殖的基本要求。
同时,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和水质也是养殖场地的重要考虑因素。
配制适宜的饲料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对食物的要求较为简单。
常见的蚯蚓饲料包括蔬菜废料、水果渣滓、鱼骨、咖啡渣等。
适当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蚯蚓的生长繁殖。
在配制饲料时,需要避免过多的油脂和辣椒等刺激性物质,同时注意饲料的湿度,保持适当的湿润度有利于蚯蚓的生长。
确定适宜的养殖方法蚯蚓的养殖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式:盒装法和田间法。
盒装法是将蚯蚓放在盒子或容器中进行养殖,适合小规模的养殖者。
田间法是将蚯蚓放在针对蚯蚓生长的土壤中,适合较大规模的养殖者。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定期检查蚯蚓的生长情况,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维护。
管理与维护蚯蚓养殖需要定期进行管理与维护,以保持蚯蚓的生长繁殖状态和养殖环境的良好状态。
管理与维护的主要内容包括饲料的添加与更换、养殖环境的保持、蚯蚓数量的控制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
定期清除蚯蚓的粪便和残饲料,也是保持养殖环境干净整洁的重要措施。
收获与利用蚯蚓的养殖周期一般为3-4个月,当蚯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进行收获。
蚯蚓的收获可以采用筛选法或灯光驱除法等,将蚯蚓与剩余的饲料分离。
蚯蚓养殖技术
![蚯蚓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641c9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1.png)
蚯蚓养殖技术1. 简介蚯蚓养殖是一种低成本、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蚯蚓是典型的土壤动物,通过分解有机废弃物,可以将其转化为优质的蚯蚓粪便,用于农田肥料或饲料补充。
本文将介绍蚯蚓养殖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初学者成功开始蚯蚓养殖业务。
2. 选址蚯蚓养殖对选址要求较低,只需保证有适合的土地和环境条件即可。
以下是一些选址的注意事项:•应选择离城市或农村有一定距离的地方,避免蚯蚓受到城市排污的影响。
•土地需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以确保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选址时需要确保土地不会受到水淹或污染的影响,避免蚯蚓被损害。
3. 蚯蚓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蚯蚓品种是蚯蚓养殖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蚯蚓品种:•红虫(Eisenia foetida):适应性强,耐寒力较强,适合北方地区养殖。
•蚯蚓(Lumbricus rubellus):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适合全国各地养殖。
•青虫(Perionyx excavatus):适应性较强,耐高温,适合南方地区养殖。
4. 环境控制蚯蚓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一些需要控制的环境要点:•温度:蚯蚓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C-25°C,需控制环境温度在此范围内。
•湿度:蚯蚓适宜的湿度为60%-80%,需保持环境湿度的稳定。
•通风:蚯蚓养殖需要充分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过湿或过干的环境。
5. 饲料选择与投喂蚯蚓的饲料选择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饲料选择:•蔬菜和水果废料:如剩菜剩饭、果皮等,是蚯蚓的主要食物来源。
•植物秸秆和稻草:可作为蚯蚓活动的衬底,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其他有机废弃物:如茶叶渣、咖啡渣等,也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补充。
投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投喂时要将饲料切碎或捣碎,以便蚯蚓更好地进食和消化。
•饲料的投喂量应根据蚯蚓的数量和生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6. 管理与繁殖蚯蚓的管理和繁殖对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养殖蚯蚓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养殖蚯蚓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93aa5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6.png)
养殖蚯蚓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养殖蚯蚓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创业方式,以下是养殖蚯蚓的详细指南:一、养殖蚯蚓的基本条件1. 养殖场地: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易于排水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地。
同时要考虑周围环境,确保养殖场地无污染源。
2. 土壤:蚯蚓适宜生活在腐殖质丰富、通气良好的土壤中。
因此,需选择肥沃的土壤或加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条件。
3. 温度与湿度:蚯蚓的活动和繁殖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为15-25℃和60%-80%。
4. 光照:蚯蚓不喜欢阳光直射,所以需搭建遮阳设施,提供适当的散射光。
5. 种苗:选择健康的蚯蚓种苗,从可靠的供应商或养殖户处购买。
二、养殖技术与管理1. 饲料准备:蚯蚓喜欢吃有机物,因此需准备充足的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果皮、菜叶等。
将有机废弃物堆放在养殖场地附近,让其自然发酵。
2. 养殖方式:根据养殖规模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如箱养、池养等。
一般来说,箱养方式简单易行,适合家庭养殖。
3. 日常管理:每天早晚检查养殖箱内的温度、湿度、饲料等情况,确保环境适宜。
及时清理残余饲料,保持养殖箱内卫生。
4. 病虫害防治:加强日常管理,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可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5. 收获与销售:当蚯蚓长到一定大小时,可以开始收获。
收获时,将蚯蚓从养殖箱中挖出,洗净后晾干或烘干,然后销售或储存。
三、效益分析与发展前景1. 效益分析:蚯蚓养殖成本低、收益高,是一个不错的创业项目。
根据养殖规模和条件,每亩地可产蚯蚓数千至上万斤,按照市场价计算,亩产值可达到数万元。
2. 发展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有机农业的发展,蚯蚓养殖业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蚯蚓在医药、饲料、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3. 社会效益:蚯蚓养殖可以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发展蚯蚓养殖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实验报告蚯蚓的养殖(3篇)
![实验报告蚯蚓的养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25a72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繁殖特性及生长环境。
2. 掌握蚯蚓养殖的基本技术,包括饲料配制、养殖环境搭建、繁殖管理等。
3. 体验蚯蚓养殖的乐趣,提高环保意识。
二、实验材料1. 蚯蚓种苗:购买新鲜、健康的蚯蚓种苗。
2. 养殖容器:选择大小适宜的塑料箱、木箱或砖池。
3. 饲料:动物粪便、树叶、果皮、稻草等有机物。
4. 水源:清洁的自来水或地下水。
5. 温度计、湿度计、温度调节设备等。
三、实验方法1. 饲料准备:将动物粪便、树叶、果皮、稻草等有机物混合均匀,堆放发酵,待其温度降至室温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形成蚯蚓饲料。
2. 养殖环境搭建:在养殖容器内铺设一层5-10厘米厚的饲料,然后将蚯蚓种苗均匀撒在饲料上。
3. 环境控制:保持养殖容器内的温度在20-25℃,湿度在70%-80%。
夏季可适当通风,冬季可采取加温措施。
4. 饲喂管理:每隔3-5天喂一次,每次喂食量以蚯蚓能够1周内吃完为宜。
5. 繁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蚯蚓的繁殖情况,发现卵茧后及时取出孵化。
6.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蚯蚓的生长情况,记录养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饲料消耗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蚯蚓生长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蚯蚓的生长状况良好,体长、体重均有所增加。
2. 繁殖情况:在养殖过程中,发现蚯蚓成功繁殖出后代,孵化率为80%。
3. 饲料消耗情况:根据观察记录,蚯蚓对饲料的消耗较为稳定,平均每周消耗饲料量约为总饲料量的1/4。
4. 环境因素对蚯蚓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温度和湿度对蚯蚓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蚯蚓生长迅速,繁殖率高。
五、实验结论1. 蚯蚓养殖技术简单易学,适合在家庭、学校等场所进行实践。
2. 蚯蚓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可以有效处理有机废物,减少环境污染。
3. 蚯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料、饲料等。
4.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确保蚯蚓的健康生长。
怎么饲养蚯蚓
![怎么饲养蚯蚓](https://img.taocdn.com/s3/m/eadb992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1.png)
怎么饲养蚯蚓蚯蚓是改造土壤的高手,含有高蛋白,可以用来喂养宠物,如小鸟、鸭子等。
同时可以经过加工,做成美容产品。
甚至能够制作成食品添加剂,增加蛋白质的含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蚯蚓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蚯蚓饲养方法蚯蚓的习性蚯蚓喜温,生活在15℃-25℃环境为宜,可以冬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盖稻草,放阴凉处,常洒水降温。
蚯蚓喜湿怕干,所以要定期浇水,水不要太大浇透即可。
又因为蚯蚓喜暗怕光,所以饲养床要盖稻草遮光,并保持湿润。
除此还应该增加透气,保持饲养床疏松。
养殖容器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大小合宜的容器。
木箱是最好的选择,即通风透气又滤水。
如果没有的话,花盆、塑料箱、铁箱等也可以,底部需要有一些虑水的密集小孔,小孔不宜过大,不然蚯蚓都跑掉了。
饲养床选择饲养床可以用堆肥做成,采用腐烂熟透的牛粪、马粪,粗制的纸箱板。
农村地区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
城市里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叶子,漫漫发酵使之腐烂,注意的是营养土一定要松软。
品种选择种蚓的选择很重要,选择耐寒抗热的种蚓,繁殖力强而且四季可产。
不要自己在野地里随便挖几条,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并且生命力强悍,蚓体、蚓粪产量高。
蚓种放养首先将饲养床刨得更疏松,然后一次性用水将饲养床浇透。
蚯蚓喜欢空气,因此不要人为将蚯蚓深埋在箱底,而是将种蚓放于表面,如果想蚯蚓快速进入饲养床,可以开灯光照射,蚯蚓不喜光线,会加快进入。
如果种群很大,那么需要注意养殖密度,建议饲养箱要浅一点,然后尽量做长做宽。
饵料选择饵料可以是动物粪便、秸杆、稻草,甚至平时丢掉的果皮、蔬菜残叶,洗碗槽过滤下来的剩饭洗净也可以,什么都不嫌弃。
日常喂养通常1-2天查看一次,或者3-5天查验一次,主要观察饲养床湿度是否合宜,饵料是否充足,蚯蚓的生殖发育状况等等。
如果发现不适立即做出调整。
繁殖及收获一般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蚯蚓能自然发育繁殖。
因此,稍微上心,三五天观察检视一次,保持充分的水分及饵料。
蚯蚓的养殖方法
![蚯蚓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e714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4.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简介蚯蚓(学名:Eisenia foetida)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生物,常见于土壤中,并具有很高的繁殖能力。
蚯蚓养殖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既能帮助土壤改良,也能为农民创造经济价值。
本文将介绍蚯蚓的养殖方法,包括养殖场地准备、蚯蚓选择、养殖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养殖场地准备蚯蚓养殖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场地,以下是一些建议:1.场地选择:选择一个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地,避免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或受到雨水的直接冲击。
2.土壤准备:在准备养殖场地前,需要确保土壤质地适宜。
蚯蚓喜欢生活在肥沃、湿润、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中,所以需要调整土壤的成分,添加适量的有机物质,如腐熟的堆肥或酵素。
3.防护措施:为了保护蚯蚓免受外来干扰或捕食者的攻击,可以在场地周围设置防护网或围栏。
蚯蚓的选择选择适合养殖的蚯蚓也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选择蚯蚓的建议:1.蚯蚓品种:市面上常见的蚯蚓品种有红虫、加利福尼亚红虫等。
红虫是一种适应力强、繁殖能力高的品种,较为适合初次养殖者。
2.蚯蚓数量:根据养殖场地的大小和需求量,可以选择适量的蚯蚓。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可养殖1000~2000只蚯蚓。
3.蚯蚓购买:可以从农业市场、种苗店或在线渠道购买蚯蚓。
选择健康、活跃的蚯蚓,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健康证明。
养殖环境控制为了创造适合蚯蚓生长繁殖的环境,需要控制以下因素:1.温度:蚯蚓适宜的生活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蚯蚓代谢过快,过低的温度则会降低它们的活动能力。
可以通过遮阳、通风等方式进行温度调控。
2.湿度:蚯蚓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对蚯蚓的生长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即可。
可以通过定期喷水或覆盖湿润的布料来维持湿度。
3.通风:保持养殖场地的良好通风可以降低湿度过高的问题,同时为蚯蚓提供充足的氧气。
可以通过设置通风设施,如通风窗、通风管道等来实现。
日常管理蚯蚓的日常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饲料投放:蚯蚓的主要饲料是有机废弃物,如果蔬残渣、厨余垃圾等。
蚯蚓的养殖方法
![蚯蚓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0ec2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6.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蚯蚓的适应能力很强,地球上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广泛分布着蚯蚓。
只要掌握了它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根据其昼伏夜出、地面排粪、畏光、喜温、喜湿、好气等特点,除可在室外大面积养殖外,亦可在室内开展如瓶养、箱养、池养、立体养殖等多种不同模式的工厂化养殖,现将几种主要养殖方法介绍如下:一、立体多孔槽养殖法立体多孔槽分三种类型:多孔箱(或多孔桶):适合于处理农户的日常生活垃圾,也可大规模生产。
方法是先将旧木箱(捅)钻孔,孔径2~3厘米,孔的总面积占箱(桶)体侧表面积的一半以上,内养日本大平二号蚯蚓5000~10000条,每月可产鲜蚯蚓1~2公斤,蚓粪35~70公斤。
若规模化养殖,则把多孔箱(桶)堆积起来,两列箱体之间距离应在5厘米以上,以利通风、排粪。
箱(桶)的容积以30-80升为宜。
室内多孔槽:适合于畜牧场、生产队或专业户使用,用角钢焊成长180厘米,宽35厘米,高200厘米的长方体,四周用塑料绳编成,间距为2~3厘米,内装沤制好的饵科和蚓种,每槽可养大平二号蚯蚓2万条。
池内多孔槽:由一个水泥池及若干个多孔槽所组成。
池长100~1000厘米,宽100-300厘米,高150厘米;四壁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内外壁用水泥沙浆抹光.池底设置清理蚓粪的出粪口,在离池底20厘米高处用钢筋焊成底座,钢筋间距为2-3厘米。
池内的多孔槽规格根据池的大小决定,一般长60~260厘米,宽10厘米,高130厘米,周围用角钢焊成,四面用钢筋焊接,钢筋间距2-3厘米。
多孔槽放在底座上,两槽之间距离35厘米左右,槽壁距池壁20厘米,饵料和蚓种放在多孔槽外面。
以上三种形式都要在槽上覆盖塑料薄膜。
饲料的选择及调制:只要是无毒的有机物都可作蚯蚓饲料,含蛋白质过多的单一饵料最好与其他饵科配合投喂。
各种饵料都须经过筛选、去杂、堆积沤制一段时间方可直接以上面投喂。
马粪等比较碎的饵科可以直接投喂,因为通气孔可以把酵母菌等好气性细茵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把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以内,而嫌气性微生物也无法生存,不必担心高温烧死蚯蚓或酸度过高酸死蚯蚓。
蚯蚓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蚯蚓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ff5b7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4.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蚯蚓养殖是一种可以利用蚯蚓进行有机肥料和蚯蚓体液的生产的方法。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生物,它们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质的能力,并且能够产生高品质的有机肥料。
下面将介绍蚯蚓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蚯蚓养殖方法:1. 选择蚯蚓品种:常见的蚯蚓品种有红蚯蚓和青蚯蚓,其中红蚯蚓适应性较强,更适合养殖。
2. 准备容器:选取合适的容器进行养殖,在养殖桶、木箱或塑料箱中进行养殖。
3. 准备基质:蚯蚓的生活需要湿润的环境,所以需要准备适量的废旧饲料或泥土等作为蚯蚓的基质物质。
4. 控制温度和湿度:蚯蚓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5. 添加食物:蚯蚓的食物包括腐烂的植物材料、废旧的果皮等,可以将这些食物撒在基质上,并定期补充食物以保证蚯蚓的正常生长。
6. 定期换水:蚯蚓的养殖容器中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湿度,适当定期换水以保持良好的环境。
7. 避免过度捕杀:蚯蚓对化学物质敏感,避免使用农药或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免对蚯蚓产生伤害。
二、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蚯蚓对温度较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
2. 饲料选择:蚯蚓对植物材料的分解能力较强,但有些植物材料可能会对蚯蚓产生不良影响,如辣椒等,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饲料。
3. 注意通风:养殖容器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避免湿度过高或空气不流通导致的蚯蚓死亡。
4. 控制密度:蚯蚓的养殖密度也需要合理控制,过高的密度会导致养殖环境不良,过低的密度则会降低养殖效益。
5. 防治病害:蚯蚓养殖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病害问题,如蚯蚓白化病、秧虫等,需要注意定期检查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6. 定期清理:养殖容器中会产生大量的蚯蚓体液和蚯蚓粪便,定期进行清理以保持环境的卫生。
总结:蚯蚓养殖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生产方式,但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温度、湿度的控制,饲料的选择和通风等。
蚯蚓的养殖三法
![蚯蚓的养殖三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f30b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d.png)
蚯蚓的养殖三法
1.简易养殖法
这种方法包括箱、坑、池、棚、温床养殖等,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容器、坑或池中分层加入饲料和肥土,料土相同,然后投放种蚯蚓,在养殖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农民和城镇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容器、砖池、育苗温床等,来生产动物性蛋白质废饲料,加工有机肥料,处理生活垃圾。
其优点是就地取材、投资少、设备简单、管理方法简便,并可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充分利用有机废物。
2.田间养殖法
选用地势比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菜园、果园或饲料田,沿植物行间开沟槽,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上面用土覆盖10厘米左右,放入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冬天可在地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以便促进蚯蚓活动和繁殖能力。
由于蚯蚓的大量活动,土壤疏松多孔,通透性能好,可以实行免耕。
所以这是一种适于农村多种用途,简单易行的养殖方法。
3.工厂化养殖法
这种方法要求有一定的专门场地和设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蚯蚓。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巧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67df82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4.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与技巧
蚯蚓主要用于有机肥料的生产,其养殖方法相对简单,以下是一些养殖方法与技巧:
1. 土壤的选择:蚯蚓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可以选择混合泥土、肥料和腐烂的叶子、草等制成的混合物,也可以使用牛粪或鸡粪等有机肥料。
2. 养殖环境的选择:蚯蚓适合生长的温度在15~25之间,适宜的湿度为60%~80%。
养殖容器可以是塑料盒、桶等,容器必须有通风孔,要保证空气流通和排水。
3. 培育种群:可以从野外捕捉蚯蚓来培育种群,或者购买蚯蚓培育,每个容器中放入1~2千只蚯蚓。
4. 饲料的投放:蚯蚓喜欢吃有机物质,如土壤中的腐殖质、残渣和废弃物等。
养殖者可以在土壤中添加饲料,如厨余垃圾、残饭、瓜皮等,也可以使用发酵过的堆肥或饲料。
5. 定期给容器清洗:清洗可以有效清除细菌和臭味,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健康,每3~6个月清洗一次即可。
6. 动物防病:蚯蚓容易被害虫和细菌感染,可以用黄瓜皮、香蕉皮等天然防病
剂来防治。
7. 及时收获蚯蚓:一定时间后可以收获蚯蚓,每次收获30%~50%的种群,保证种群和容器的平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蚯蚓在有机物上生长和繁殖,制造有机肥料供农作物使用。
蚯蚓的养殖方法
![蚯蚓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26b4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e.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
蚯蚓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养殖方式,适合于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
下面将介绍蚯蚓的养殖方法。
1. 选址:选择一个适合养殖的地方,最好是避免太阳直射的地方,同时能保证通风良好。
可以选择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养殖。
2. 准备容器:可以使用塑料箱、木箱或者竹框等作为蚯蚓养殖的容器。
容器的底部需要有透水孔,以便水分的排出。
可以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细沙或细石,利于水分的流通。
3. 准备培养基:蚯蚓的培养基主要以腐殖土、饲料渣滓、菜叶等有机物为主。
将这些有机物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厚度约为15-20厘米。
4. 放入蚯蚓:在培养基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蚯蚓,根据容器的大小和需求量来决定。
蚯蚓可以在土壤中自由穿行,帮助分解有机废料。
5. 管理养殖环境:蚯蚓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保持环境湿润,但避免太过湿润以免蚯蚓滋生病菌。
温度方面,最适合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
保持养殖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积水。
6. 饲养蚯蚓:定期给蚯蚓补充食物,如饲料渣滓、蔬菜碎末等有机废料,以保持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注意不要过量投喂食物,以免造成腐败和异味。
7. 收获:蚯蚓的生长周期为2-3个月,根据需求可以定期收获成体蚯蚓或蚯蚓粪便,并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
蚯蚓养殖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同时要注意对养殖环境的质量管理,以保持蚯蚓的生长和健康。
养殖的蚯蚓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也可以用于鱼类、鸟类等的饲料或钓鱼活饵。
蚯蚓的养殖方法
![蚯蚓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d979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1.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蚯蚓品种是养殖的关键。
常见的蚯蚓品种有红蚯蚓、斑点蚯蚓等,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繁殖力强,是比较理想的养殖品种。
在选择蚯蚓品种时,要注意保证种源的质量和纯度,避免引入病虫害。
其次,搭建合适的蚯蚓养殖场所。
蚯蚓适宜生活在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因此养殖场所的选择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通风性好的塑料箱或者木箱作为蚯蚓的养殖容器,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湿润泥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要定期清理粪便和残留的饲料,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
第三,科学合理地饲料喂养蚯蚓。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可以食用腐烂的有机物和粪便等。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喂养蔬菜残渣、水果皮、剩饭剩菜等有机废弃物,但要避免喂食辛辣、腐烂发霉的食物,以免对蚯蚓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注意蚯蚓的生长和繁殖管理。
蚯蚓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3-4个月即可达到成熟。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蚯蚓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粪便和残留的饲料,保持养
殖环境的清洁。
此外,还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导致蚯蚓生长缓慢和疾病传播。
总的来说,蚯蚓的养殖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蚯蚓品种,搭建合适的养殖场所,科学合理地饲料喂养,以及注意蚯蚓的生长和繁殖管理,都是成功养殖蚯蚓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到有意向养殖蚯蚓的朋友们,祝愿大家在蚯蚓养殖事业上取得丰收的成果。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6b88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e.png)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简介蚯蚓养殖是一种利用蚯蚓进行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和转化的生态环保养殖业。
蚯蚓充当着天然的有机物分解者,可以把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从而解决了大量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也可以获得丰富的有机肥料作为农作物的天然施肥材料。
养殖场地选择蚯蚓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以下是场地选择的几个要点: 1. 选择通风良好的场地,保持养殖环境的空气流通,有利于蚯蚓生长和繁殖。
2. 应选择自然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场地,避免水浸。
3. 场地周边环境要相对安静,远离噪音和震动干扰。
蚯蚓品种选择蚯蚓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在养殖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下是常见的几个蚯蚓品种: 1. 红蚯蚓:体型较大,肉质丰满,适合于废弃物的分解和堆肥。
2. 黑蚯蚓:较小巧,数量繁多,适合于蚯蚓饲料的产生和蚯蚓粉的提取。
3. 洋蚓:体形中等,适合于养殖过程中的繁殖和销售。
蚯蚓养殖方法饲料准备蚯蚓的饲料选择是养殖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下是常见的蚯蚓饲料: 1. 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蔬菜、剩菜剩饭等,是蚯蚓的主要饲料之一,可以有效地分解为有机肥料。
2. 农作物秸秆:如玉米杆、稻草等,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和床料,提供蚯蚓生活的场所。
3. 动植物残体:如动物尸体、植物枯萎,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提供养分。
蚯蚓养殖箱的制作蚯蚓养殖箱是蚯蚓养殖的必备设备,以下是制作蚯蚓养殖箱的方法: 1. 材料准备:选择适当大小的木板或者塑料板,切割成箱体所需的大小。
2. 组装箱体:根据所选择的材料,使用胶水或者螺丝钉将木板或塑料板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体的箱体。
3. 留有透气孔:在箱体的底部和侧面加工一些透气孔,保证养殖环境的通风。
养殖及管理1.饲料投放:将准备好的饲料均匀地投放到养殖箱中,注意不要一次性投放过多。
2.保持湿度: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需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湿度,可以适量地给予水分补充。
3.光照控制:蚯蚓怕光,养殖箱要放在较暗的地方,但也要保证适当的光照。
蚯蚓的养殖方法
![蚯蚓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4f4cb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c.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
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
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
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蚯蚓的养殖方法露天堆肥养殖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
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
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
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
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盆养蚯蚓装入的饲料为盆高的3/4,每盆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792fda0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0.png)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在掌握了各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之后便可以人工养殖了。
具体的养殖方法和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规模大小而定。
其养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
室内养殖,按照养殖容器的不同,有盆养法、筐养法;室外养殖,常见的有池养法、沟槽养殖法、肥堆养殖法、沼泽养殖法、垃圾消纳场养殖法、园林和农田养殖法、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半地下室养殖法、人防工事养殖法、塑料大棚养殖法、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等。
虽养殖容器和场地各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就是要科学的养殖。
盆养法也仅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养殖的科学和实验。
1.盆养法可利用花盆、盆缸、废弃不用的陶器等容器饲养。
由于盆缸等容器体积较小,容积有限,一般适于养殖一些体形较小,不易逃逸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等。
而体形较大的、易逃逸的环毛蚓属的蚯蚓往往不适宜用这种方法养殖。
盆养法也只限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是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看、搬动方便,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于养殖的科学实验。
盆内所装材料的多少取决于盆容积的大小和所养蚯蚓的数量。
一般常用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爱胜蚓10-70条,但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3/4。
由于花盆体积较小,盆内温度和湿度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盆内的表面土壤或饲料容易干燥,温度也易于变化。
所以在用花盆养殖是要主要,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要尽量保持盆内土壤或饲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如可加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经常喷水,以保持其足够的湿度。
还应注意的是在选择盆、缸、罐等容器时,一定不要用已盛过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品的容器。
以免引起蚯蚓死亡。
2.箱、筐养殖法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因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也不稀用含有铅的油漆或酚袖等材料制造饲养箱,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
蚯蚓养殖新方法
![蚯蚓养殖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6db0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4.png)
养殖管理
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如合理投喂、定 期清理等,提高养殖效率。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技术培训
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蚯蚓养殖从 业者的技术水平。
资金扶持
加大对蚯蚓养殖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更 多人从事蚯蚓养殖。
市场开拓
加强市场开拓和营销推广,提高蚯蚓产品的 知名度和竞争力。
THANKS
注意饲料质量与投喂量
选择优质饲料
选择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饲料,以保证蚯蚓的正常生长 。
控制投喂量
根据蚯蚓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 免过量或不足。
多样化饲料搭配
尽量提供多样化的饲料,以满足蚯蚓对不同营养的需求。
注意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预防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等,以降低 病虫害的发生率。
生态修复
蚯蚓养殖可用于矿山、油田等地的生态修复,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生态平衡。
生物制药
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开发新型药物。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品种选育
培育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繁殖力高的蚯 蚓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环境优化
改善养殖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提 高蚯蚓生长速度和品质。
气候条件
选择气候温和、湿润、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极端气候条件 。
交通条件
养殖场地应便于运输,以便于饲料和蚯蚓的进出。
确定养殖品种与规模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生长 快、繁殖力强的蚯蚓品种。
规模确定
根据养殖场地、资金、技术和管理能 力等因素,合理规划养殖规模。
设计合理的养殖设施
1 2
病虫害治疗
蚯蚓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蚯蚓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1fe65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5.png)
蚯蚓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文章摘要:蚯蚓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尝试。
本文通过介绍蚯蚓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地养殖蚯蚓,并对其可行性做出评估。
正文:引言:蚯蚓被誉为土壤的“医生”,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供充足的养分,并有益于植物的生长。
因此,蚯蚓养殖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蚯蚓养殖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堆肥蚯蚓养殖法堆肥蚯蚓养殖是最常见和简单的蚯蚓养殖方式。
首先,选择适合蚯蚓生长的容器,比如塑料箱或饲养桶。
然后,将蚯蚓放入含有适量饲料和有机物的堆肥中,控制好湿度和温度。
每隔一段时间搅拌堆肥,并适时补充饲料。
通过这种方法,蚯蚓会不断繁殖并分解堆肥,形成有机肥料。
二、养殖箱蚯蚓养殖法养殖箱蚯蚓养殖法相对于堆肥法来说需要一些额外的设备。
首先,选择一个适当大小的养殖箱,为箱底铺一层蚯蚓营养基底,然后将蚯蚓放入底层。
在养殖箱中间加入适量的饲料并覆盖一层湿润纸浆。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定期添加适量的水。
三、土壤养殖法土壤养殖法是蚯蚓养殖中一种较为自然的方式,更适用于户外环境。
选择适合蚯蚓生长的土壤,将其培养好的干燥土和蚯蚓混合在一起。
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和通风度,可以进行日常的观察和管理。
将土壤中的杂质以及无脊椎动物的残渣去除,蚯蚓会更活跃地生长和繁殖。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蚯蚓品种,包括深色种和皮肤柔软的品种。
红蚯蚓是最受欢迎的养殖品种之一。
2.提供适合蚯蚓生长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
通风要充分,保持空气中的新鲜氧气供应。
3.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不要过度喂食。
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确保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4.定期检查和维护蚯蚓的生长环境,防止疾病和害虫的侵害。
5.注意蚯蚓的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禁止随意放生蚯蚓以免扩散有害物种。
结论:蚯蚓养殖是一项简单而又可行的农业养殖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管理,可以得到可观的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收益。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f8530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b.png)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养殖蚯蚓的方法很多,按照养殖的容器和场地分下列几种。
(1)盆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社员家庭,城市居民或进行有关科学研究的小规模养殖。
可采用花盆、缸盆和其它废旧陶器进行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简便,容易管理,搬动方便,温湿度便于控制。
由于器皿、盆、罐的容积有限,一般只适宜养殖一些体型较小、不易逃跑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红色爱胜蚓、背暗异唇蚓等。
一般每盆可养殖不同种类的蚯蚓一条到几十条,饲料一般不要超过盆深的四分之三。
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
可将盆底浸于3厘米深的水中(盆底应有渗水孔),或经常囔水,以保持盆内土壤和饲料有适当的湿度。
(2)箱筐养殖法。
养殖箱筐利用包装箱,废旧木材、竹、柳条、荆条、藤条等制作。
杉木、芳香性针叶木料和含单宁酸、树脂液的木材对蚯蚓有害,不宜做养殖箱。
含铅的油漆或油酚桶也不能作饲育箱。
箱筐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需要制作,但每个箱筐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1平方米,这样便于移动和管理。
养殖箱一般有下列几种规格;长、宽、高为50.8X36.5养殖规模较大时,可将养殖箱重叠起来养殖,这样就变成了立体箱式养殖。
如果还拟扩大规模,可采用室内多层床养殖,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饲养量、便于管理,适用于_专业化常年养殖。
床体结构可用角铁焊接或竹木搭架。
养殖箱放在床上。
床体一般4-5层为宜。
床间设有作业道,宽1.5米左右。
屋顶开设排气筒一个,便于室内气体交换。
室中间安装电灯,用作照明。
此外,这种大规模立体式箱养法,室内还应备有温湿度表,喷雾器(喷水加湿用)、碘钨灯、竹夹子、铅丝网(孔眼4平方毫米)、四齿叉等用具。
箱养的养殖密度,一般最好每平方米5000-10000条蚯蚓。
饲料层上覆盖一层乙烯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
当冬季寒冷季节,室外温降到-1℃时,要及时启用加温装置,使室内温度升到18℃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
室内的气门每天可开2-3次,以保持空气清洁。
夏季气候炎热,要全部打开气门,经常用凉水喷洒饲料层和地面,达到降温保湿的目的。
蚯蚓怎么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蚯蚓怎么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5c9f3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e.png)
蚯蚓怎么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蚯蚓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型农业养殖物种,其具有排泄土壤、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蚯蚓养殖是一项简单可行的农业养殖方式,但需要注意饲料、环境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蚯蚓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蚯蚓养殖。
正文:一、蚯蚓养殖方法1. 确定养殖场地:选择适宜的场地是蚯蚓养殖的第一步。
通常室内或室外都可进行蚯蚓养殖,但需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以保障蚯蚓生长健康。
2. 准备养殖箱:养殖箱可以是木制、塑料制或金属制,但需确保通风良好。
养殖箱的尺寸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较小的养殖箱可使用塑料盒或旧水泥槽。
3. 配置桶饲料:优质饲料是蚯蚓养殖成功的关键。
饲料可采用腐熟了的有机物、厨余垃圾、废弃农产品等,但需避免食用油脂、辣椒和肉类等对蚯蚓有害的食材。
4. 制作蚯蚓床:将配置好的饲料放入养殖箱中,形成约15厘米左右的蚯蚓床。
床厚越大,能养殖的蚯蚓数量就越多。
确保床面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以免蚯蚓窒息。
5. 放入蚯蚓:选择适合养殖的蚯蚓种类,将其放入养殖箱中。
初始投放的蚯蚓数量应根据养殖箱的大小和所需产量进行合理调节,一般建议每平方米放置500-1000只蚯蚓。
二、蚯蚓养殖注意事项1. 管理饲料供给:蚯蚓的饲料供给要均衡,并遵循定量定时的原则。
供给的饲料应避免过干或过湿,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
在添加新的饲料前,需要等到上一次供给的饲料几乎被蚯蚓吃完。
2. 维持合适的环境温度:蚯蚓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一般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在冬季或寒冷地区,需要对蚯蚓床进行保温。
可通过添加覆盖物、使用加热设备或改善通风等措施调节环境温度。
3. 预防疾病与害虫:蚯蚓养殖容易受到一些病毒、细菌和害虫的侵袭。
要注意监测蚯蚓的生长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床面清洁、避免过度捕食和加强蚯蚓的抵抗力等。
4. 定期收蚯蚓产物:蚯蚓在养殖过程中会排泄出有机肥,也称为蚯蚓腐殖土(蚯蚓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蚯蚓粪营养成分的研究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奶牛业得到迅速发展,奶牛厂的建立日趋增多,但大量的牛粪排出,导致粪屎等废弃物堆积,造成城郊环境的污染。
目前各国广泛研究应用蚯蚓来防治公害。
特别是利用蚯蚓处理废物已引起各国重视,如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已建立蚯蚓养殖场作为城市垃圾的处理补充系统,以解决城郊环境污染问题。
利用蚯蚓处理粪便的研究,至今报导较少。
利用蚯蚓处理畜禽粪便,不仅为发展畜牧业开辟了动物蛋白质饲料新来源,也为城市净化、处理公害找到了新途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蚯蚓处理牛粪获得蚓粪,分析测定蚓粪的化学成分,以探讨蚓粪作为饲料、肥料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
1 试验材料和方法1 1 蚓粪收取方法新鲜奶牛牛粪常温自然发酵后投放一定数量的蚯蚓,任其自由吞食牛粪,由于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适宜,蚯蚓大量繁殖,牛粪被蚯蚓全部吃掉而排泄成无臭、多孔的黑色团粒即蚓粪,在蚓粪堆用插样器分上下两层抽取原始样品,后用分样器分取平均样品,最后用十字分样法分取试验样品。
表1 蚓粪的有机质和NPK含量表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N%) (P%) (K%) (%)蚓粪0.96 0.36 0.97 19.47 7.10牛粪 1.13 0.48 0.69 25.62 7.502 检查分析项目 2 1 肥效测定采用土壤肥料肥力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蚓粪的有机质、pH和全氮、全磷、全钾。
2 2 养分测定用常规分析法测定蚓粪的吸附水、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钙、磷含量。
表2 蚯蚓粪的化学成分(%)风干烘干吸附水3.63粗脂肪0.490.51粗纤维4.594.76粗蛋白6.006.23粗灰分71.8474.55无氮浸出物 13.4513.96钙4.164.32磷0.360.372 3 氨基酸含量用日立835-6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18种氨基酸含量。
2 4 微量元素测定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光度计测定了5种矿物元素含量。
2 试验结果分析2 1 蚓粪的肥效测定通常情况下,植物所需要的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数量很多,但土壤所能提供的数量又比较少,在饲料生产上往往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包括作物、牧草)的需要。
由表1可知,牛粪中投放蚯蚓后最后获得的蚯蚓粪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而且氮、磷、钾的含量也很丰富,分别为0 9 6%、0 36%、0 97%。
尽管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稍有减少,全磷明显增加,说明蚓粪仍是三要素含量高的有机肥料。
蚓粪的pH为7 10,较牛粪略有降低。
蚯蚓调节牛粪pH的能力和蚯蚓食道分布的钙腺有密切关系。
因为钙腺能分泌过剩的钙或碳酸盐,中和有机酸,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2 2 蚓粪的营养成分表2资料说明,蚓粪的粗灰分含量高达74 55%,作为畜禽饲料,是矿物质饲料的来源之一。
无氮浸出物和蛋白质的含量也比较高,前者为13 96%,后者为6 23%,尤其是粗蛋白含量远高于禾本科秸秆(3%~5%),而接近或超过豆科桔秆。
牛粪因产生硫化甲烷、氨、硫化氢、苯乙烯等气体而有臭味,但蚓粪无这种臭味,这是因为蚓粪比表面积大,阳离子置换容量大,并含有能分解种种臭气的微生物群如放线菌、丝菌、大肠菌等,即蚓粪具有消除牛粪臭气的作用。
由此看来,蚓粪用作畜禽饲料日粮的一部分是完全可能的。
蚯蚓养殖利用疑难解答一、为什么我养殖的蚯蚓没有什么产量,越养越小条?影响蚯蚓的产量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蚯蚓的粪料不足。
养殖蚯蚓需要丰富的动物粪便(鸡粪、人粪不可用)和稻草等有机垃圾等,这些物质一定要经过充分发酵才能使用。
部分学员对这些材料还没有发酵调制完就用来养殖蚯蚓,结果导致蚯蚓逃离、死亡,或者繁殖下降、生长放慢等;2.蚯蚓是低等动物,低等动物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退化。
蚯蚓的退化是由于蚯蚓近亲交配造成的。
造成蚯蚓近亲交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引进的种蚯蚓数量太少,引种数量在3万条以下的是很难保证蚯蚓不近亲交配而造成蚯蚓退化的;二是养殖户对蚯蚓的提纯复壮工作不重视或者没做。
以上原因导致你养殖蚯蚓与过去传统的养殖方法没什么区别,结果是蚯蚓不但没有什么产量,而且越养越小条。
二、蚯蚓繁殖的高峰期是哪几个月?蚯蚓繁殖的高峰期是每年的:南方地区是1、2、3、4、5、10、11月,产卵最少的是7、8、9月;北方地区4、5、6、9、10月为高峰期,产卵最少的也是7、8、9月。
因为7、8、9月是最炎热的夏季,蚯蚓便会降低繁殖,但并不是它停止了繁殖。
如果把蚯蚓养在较阴凉的室内,蚯蚓一样能大量繁殖。
三、为什么不能养殖本地的野生大蚯蚓?野生蚯蚓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个大。
但除了个大以外,就没有其它的优点了。
以下是野生蚯蚓与人工养殖蚯蚓的区别:野生蚯蚓人工养殖蚯蚓1.繁殖速度:年10-30倍年3000-40500倍2.生长速度:幼蚓到成蚓需一年仅需40-60天蚯蚓养殖的经济意义一)蚯蚓—土壤改良者达尔文早就说过:犁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有价值的发明物之一,可是,远在人类出现以前,土地早已被蚯蚓耕耘过了。
所以,现在有的人就叫它“活犁耙”或“生物犁”,这是对蚯蚓恰如其分的评价。
对于蚯蚓改良土壤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已有不少人做过。
达尔文曾经推论过,如果每英亩地里有 5 万条蚯蚓的话,由于它们每年吞食土壤,可以排出7.68-18.41吨的粪便,如果将这些蚯蚓平铺在地面上,那么经过十年就可以铺上一层厚 2.54-3.81 厘米的蚓粪。
在我国,濮禹教授最早研究蚯蚓肠的消化作用和对于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她认为通过蚯蚓的消化道以后,蚯蚓吞入的土壤(称为母土)变成有效磷、有效钾、总氮氨、含钙率和氨氮率均高的粪土排出来,而这些有效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近年有人又研究了蚯蚓对土壤结构形成的速度、形态和微结构的观测研究及蚯蚓团聚体的性质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蚯蚓具有较高的水稳性以及优良的供肥、保肥能力,称之为“微型的改土车间”。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测试中心检验结果表明:蚯蚓粪含氮 2.15% 、磷 1.76% 、钾0.27% 、有机质32.4% ,并含有23 种氨基酸,如果是采用动物粪便养殖蚯蚓的蚯蚓粪含量更高。
是农作物、花卉、草坪、城市绿化的好肥料。
用蚯蚓粪可配制成各种专用肥,年用量达万吨以上;国外市场广阔,仅美国就有高尔夫球场12 万个,年需肥量达千万吨。
还有人做过实验,在有蚯蚓粪的土壤中栽培和种植豌豆、油菜、黑麦、玉米、稞麦或马铃薯,可以分别增产豌豆 3 倍、油菜 6.2 倍、黑麦0.6 倍、玉米 2.5 倍、稞麦 1.64 倍、马铃薯 1.35 倍。
由此可见,利用蚯蚓不断地纵横钻洞和吞土排粪的生命活动,不仅能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还可以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
使板结贫瘠土壤变成疏松多孔,通气透水,保墒肥沃而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的高产土块。
这样,就可以免耕或少耕,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做到节省劳力,节约能源和增加产量。
(二)新型动物性蛋白饲料近年来,世界各国因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很快,对于动物蛋白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快,目前不少国家着手养殖蚯蚓,并进行对开辟蛋白质饲料新来源的研究。
有的国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进展也比较快。
蚯蚓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在干物质蛋白质的含量可以高达70% 左右,一般分析结果也可以得到41.62-66% 的粗蛋白质。
据报道,在蚯蚓的蛋白质中有不少氨基酸是畜、禽和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赖氨酸等。
蚯蚓蛋白中精氨酸的含量为花生蛋白的 2 倍,是鱼蛋白的 3 倍;色氨酸的含量则为动物血粉蛋白的 4 倍,为牛肝的7 倍。
不仅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就是在它的粪粒里也同样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日本食品分析中心曾经对蚯蚓粪进行过分析,在含水量只有11% 左右的时候,蚯蚓粪内所含的全氮约 3.6% ,以此推算粗蛋白为22.5% 。
因此蚯蚓与蚓粪均可供畜、禽和鱼类食用。
用蚯蚓粪做饲料时,添加量一般为15% —30% ,不会影响饲料的质量,对于养猪、养鱼来说还会提高动物的适口性,饲喂的方法最好用来发酵或制作成颗粒后投喂。
我们采用蚓粪饲喂泥鳅、田螺、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用量80% —100% ,鱼类生长良好,成本大幅度降低;在蚯蚓粪里面加少量化肥等,制成颗粒就是优质的复合肥料,也可用袋装成 1 公斤 1 袋作花肥出售,每袋可卖1— 2 元;或直接卖给花卉场和菜农、果农等,每吨可卖200 元以上。
用蚯蚓喂养的猪、鸡、鸭和鱼,长得快,味道又鲜美,主要原因是蚯蚓蛋白质多,而且容易被畜、禽和鱼消化和吸收,很合他们的口味。
畜禽和鱼均喜欢吃混有新鲜蚯蚓的饲料,混合的用量要根据畜、禽和鱼的种类以及个体的大小而定,以占饲料总重量的5% 左右较好,但有时可多达40 —50% 。
用这种混合饲料喂养幼小的畜、禽和鱼,效果特别好。
它们吃了蚯蚓后生长快,色泽光洁,发育健壮,不生病或少生病,还减少死亡。
据初步报道,每头猪每天喂 2— 4 两蚯蚓(按猪的大小而定),每天可增重0.5-1.0 市斤,而不喂蚯蚓的猪,每天只能增重0.3-0.7 市斤。
用蚯蚓喂蛋鸭,可使每只鸭每天都产蛋,而不再间隙停产,并且每个蛋比原来的平均增重10 克(即 2 钱)。
据资料表明:在饲料中添加2-3 %的蚯蚓粉,猪生长速度可提高74.2% 以上;喂鸡产蛋量提高17-25% ,生长速度加快30-100% ;用鲜蚯蚓喂鳖增产30-60 %以上;用鲜蚯蚓喂养黄鳝,任何其它饲料都不能相比,且增长40 %;用蚯蚓喂对虾、河蟹、鳗鱼等名优鱼类,均增产30 %以上,饲料成本下降40 %-60% 。
也可以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蚯蚓,即可制成优质高效饲料。
这样,蚯蚓既是优质饲料,又是理想的摄食促长物质,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摄食强度、饲料利用率。
为什么用蚯蚓喂养动物(特别是水产类)有如此好的效果呢?因为蚯蚓不但富含氨基酸,且含量极高,组成齐全,几乎所有氨基酸类均有,完全具备鱼类及其它名贵水产动物所需的10 种必需氨基酸。
并且对鱼类还具有强烈的刺激取食功效。
(三)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由于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众多的工业废弃物被排出,造成严重的公害,大量地应用农药,污染了成片的农田,人类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急待采取保护的措施,已成为国际间共同关心的大事。
英国与日本等国积极研究处理公害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用蚯蚓来处理公害。
例如一条蚯蚓每天可以处理0.3 克的造纸污泥,只要养殖三亿三千条蚯蚓就可以每天处理100 吨的造纸污泥了,所以,在日本用蚯蚓来处理造纸污泥已进入实用化的阶段。
此外,蚯蚓还可以处理酒厂、畜禽和水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和废水,日本利用蚯蚓每月可处理这些废弃物多达3000 吨。
在美国利用五亿条蚯蚓每天可处理200 吨工业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