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爱莲说》教案范文7篇

《爱莲说》教案范文7篇

《爱莲说》教案范文7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增强语感、加强朗读能力及说写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培养高尚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4、创新目标培养主动质疑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养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__的主旨。

【教学用具】: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累卡片【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主导教法】:诵读、品析、说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赏图评花,设境启疑1.教师启发质疑对于美好的事物,人们总喜欢用花来形容、赞誉,可见花是非常圣洁、华贵的。

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人们不只是用花来装点世界,美化生活,还赋予花以一定的性格品质。

所以,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语言。

比如:红玫瑰的花语是爱/美,是送给爱人或者情人最好的礼物;康乃馨的花语是温馨/慈祥,最适合用来送给母亲。

你还知道哪些花的语言呢?(如勿忘草:不要忘记我等)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各自所了解的花语,然后同位交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花和它所蕴涵的意义。

一、导入课题1、两副图画相同点,答案就是谜底。

埃及、印度国花;介绍荷花知识及动人传说。

【典故】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

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美丽的鲜花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世界上不喜爱花的人恐怕很少。

但是,不同的人往往喜爱不同的花,而同一个人对不同的花看法也往往不同。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精选10篇)《爱莲说》教案篇1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2、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

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能够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学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有关咏“莲”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多少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设计意图:由赏心悦目的图片配上高山流水的古曲,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感受莲的魅力,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诵读感知1读、示范背诵。

以此来激起学生背诵短文的兴趣和信心。

2读、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3读、指名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爱莲说》教案10篇

《爱莲说》教案10篇

《爱莲说》教案10篇《爱莲说》教案篇1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及__特点,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理解__赋予莲的高洁品质,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正衬、反衬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自学互动能力,达到熟能成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莲的高洁品格体会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联系澳门回归的区旗、区徽上的莲花主体图案,进行德育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__成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使119字的小品文婉转曲折、摇曳多姿,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因此,我设计以诵读为主,引领合作为辅,达到当堂成诵,品味__美点,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体会__的审美情趣为本课的重点。

__衬托手法的运用定为__的难点。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功欲和自信心。

二、说教法本节课重在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具体如下:1、朗读教学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

2、合作探究教学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堂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学重点在互动中拓展开来,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电教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电脑、投影、录音),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设计了通过观赏莲花、菊花、牡丹图片,情境导入。

爱莲说优秀教案(通用6篇)

爱莲说优秀教案(通用6篇)

爱莲说优秀教案爱莲说优秀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莲说优秀教案篇1一、案例设计原则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堂教学中尽量不要忽视、荒废学生的任何一种智能。

3、每人都有智能强项,但八种智能可以兼有。

4、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可以对个别的强项智能进行特殊培养。

5、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预习。

二、案例设计理念:1.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2.按照多元智能组合设计教学情境,进行分组学习。

3.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展示探究的成果,交流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资源的提供1.介绍相关教学参考书,提供图书馆、阅览室等与自学有关的时空条件。

2.提供网上学习的条件,介绍有关荷花的相关网站,有关荷花的图片、种类、荷花文化以及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视频资料等,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

3.提供文体相关常识、古代中国文学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引发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探索的兴趣与创新的动力。

在学生第一课时掌握了生字、实词和重点句并疏通大意整体感知,并按要求做好研究性预习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可作这样的要求和设计: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八种智能模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会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肢体运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然观察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同时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围绕教学目标分解任务根据学生的智力倾向以及个人选择,组成几个个“问题解决”小组,分头完成各自小组的学习任务。

六、学生课前必要的知识准备——研究性预习1、收集历代志士仁人、文人墨客有关描写荷花的诗词篇章,动手画一画或剪一剪书中描写的荷花和荷叶;2、亲自去公园观赏荷花,了解相关的知识;3、网上搜集有关莲的摄影图片;4、查阅有关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方面的图书资料;七、对学习者的预期成果:读懂课文,能感受文章语言言简意丰,结构严谨的特点并懂得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哲学家笔下的人生哲理,能以语言、形体、音乐、绘画、人际沟通合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爱莲说》教学设计1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殊不知,莲花还是高洁的象征呢,这恐怕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天我们-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领悟主旨,提升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先学环节(15分钟)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开始自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语速、语气、停顿、重读。

相关知识链接(1)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谥(shì)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议论、抒情,但一般以议论为主,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二)自学检测反馈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书写要认真、规范,然后一对一用红笔批阅并纠错。

1、《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课文的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熟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蕃()濯()涟()亵()噫()鲜()3、解释划线的字词: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7)花之隐逸者也()8)花之君子者也()9)陶后鲜有闻()10)宜乎众矣()4、初译课文,并翻译下面的句子。

《爱莲说》的教案4篇

《爱莲说》的教案4篇

《爱莲说》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字音字形句子翻译;2、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3、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1、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2、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诗句导入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wēi。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二)文体简介“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

(三)文学常识(四)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人。

文学家、哲学家,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

因定居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堂并终老于庐山濂溪,所以号濂溪先生。

(五)预习检测字音字形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噫颐解释加点词语和翻译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类活用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六)解读莲1、莲花有哪些独特的外在特征?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外在样貌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枝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味道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莲这一意象还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借助莲表达什么?出身低微却洁身自好,谦虚谨慎不锋芒毕露表里如一,正直无私美名远播,根基深厚廉洁自律,神圣不可侵犯3、小结托物言志莲花的美是端庄的,典雅的,神圣的,高尚的。

《爱莲说》教案【优秀8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8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 8 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 8 篇《《爱莲说》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这篇短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认识“说”这种文体。

2、学习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对污浊世风的批判。

2、在现实生活中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启迪学生的生活态度。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反复诵读法。

2、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

3、品读赏析重点语句。

教学课时:1 课时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态万千。

莲以其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平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扎根淤泥的根,博得世人的青睐,赢得人们的赞赏,多少文人雅士妙笔生花赞美它,请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含苞欲放的荷态巧妙传递初夏的气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顷荷叶一直连到天边,绿得无穷无尽;朵朵荷花映着旭日,红得娇艳。

写尽了盛夏荷的风貌。

“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写的是秋风初起时,红白相间的荷花,以美人醉酒来形容荷花的艳丽与娇憨。

可见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

说起对莲的钟爱当属宋代周敦颐,莲也因为周敦颐的美赞而留下万世美名。

今天我们来欣赏《爱莲说》理解他爱莲的缘故。

周敦颐 (1017— 1073) ,字茂叔,宋代著名的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爱莲说》教案4篇

《爱莲说》教案4篇

《爱莲说》教案4篇教学目标:学问和技能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了解“说”古文体。

(重点)方法和过程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

(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

(重点)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是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难点。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小组争论相结合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

去洛阳赏牡丹的人摩肩接踵。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这样说。

可是,在宋代有个人偏偏不爱牡丹,他宠爱莲花!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走进《爱莲说》。

板书:爱莲说周敦颐二、朗读(一)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蕃()濯()亵()玩淤()泥清涟()噫()隐逸()鲜()有闻新奇()(二)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和资料解决重点词语。

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的古今义等。

1、重点词语得意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一词多义香远益清远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有朋自远方来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友人惭,下车引之。

3、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2)、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远播4、古今义亭亭净植古义:直立。

今义:植物宜乎众矣古义:应当。

今义:适宜(三)三读课文,疏通文义。

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只宠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只能在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宠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三、概括分析课文(1)四读课文,了解文体和的根底上,思索问题。

题目《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谈论性文体,用于阐述对一事、一物、一种现象的见解或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4篇)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4篇)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4篇)《爱莲说》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

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学过程: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答案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译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爱莲说》教案三篇

《爱莲说》教案三篇

《爱莲说》教案三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疏通文言语句,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谈论的结合。

3、了解本文对比烘托的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以“莲”自况,对高洁品行的追求。

学法点悟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赞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行,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整体感知“说”,古代文体之一,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又可以发表谈论的文体,它与“论”无大异,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给予“莲”高洁的品行,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荣利、明哲保身的操守和感情。

疑难解析质疑: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的用意是什么?解惑: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守身如玉的生活立场。

质疑: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立场。

解惑: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声附和的生活立场。

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质疑:“我”爱莲花什么呢?解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质疑:文章第二段把“菊”“牡丹”“莲”比方象征哪三种人?解惑:菊花比方象征隐士,牡丹比方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方象征君子。

质疑:怎样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解惑:本文采纳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方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方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方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方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方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方君子卓然矗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方君子端庄重肃,被人仰慕。

(实用)《爱莲说》教案四篇

(实用)《爱莲说》教案四篇

《爱莲说》教案四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蕃、鲜等词语的意思,理解疏通__的文义。

3、从文中体会品味出作者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理解__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1、积累词义,理解疏通文义。

2、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理解__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加练习巩固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__的朗读磁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

幻灯片出示莲花图,师配合图片解说,引导学生由图画说出与图相似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国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对莲也可谓是情有独钟,今天我就来学习他写的著名__《爱莲说》。

二、欣赏朗读。

激发朗读欲望,过度下一环节:同学们想不想也读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别人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你?文中这几个字词的读音,看你能否读准确。

三、预习检测。

练习朗读。

1、注意读准下列加点词的读音。

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濯清涟而不妖亵玩淤泥隐逸陶后鲜有闻(指名稍差的同学读,订正读音。

)2 、提出朗读要求,练习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把字音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感情充沛,语速适中,停顿得当。

3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有待改进,读的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合适。

读完后请同学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4 、齐读课文。

四、理解疏通文义。

1 、老师指导疏通文义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疏通__的文义。

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老师,问旁边的同学,再不能解决的留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自学指导:结合课下注解,用译讲的方法自学,疏通文义。

译讲:①读出句子。

②讲重点词义。

③翻译句子。

(需要加、改、调、省。

)(具体讲解一下)3 、学生自学,老师巡回指导,帮助解疑答难。

4 、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强调__中的疑难点。

疑点:予:我。

爱莲说教案十篇

爱莲说教案十篇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十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莲说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

2、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能顺畅地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

2、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掌握本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入:1、了解“说”这种文体"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

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

“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

《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

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

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

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

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读准字音。

颐()淤()濯()亵()清涟()不蔓()不枝噫()鲜()有闻(二)课堂探究(二)课堂研讨1、初读美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把握节奏2、听录音,再读课文,读出语气及情感3、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蕃:独:染:濯:益:植:亵:鲜:宜:重点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找出文章主旨句5、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莲的,分别赞美了君子的哪些品格?6、文章为什么写菊和牡丹?7、文章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拓展延伸。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爱莲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背诵全篇,积累文言字词。

2.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形象美领会作者品质和情操。

3.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授课类型:赏读课★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国古代文人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如,借梅花表现自己坚定的品格高雅的志趣,借竹来写自己坚守节操,借莲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初步感知1、介绍作者,体裁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理学奠基人。

他历任地方官吏,胸襟淡泊。

平生酷爱莲花,在南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

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

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提笔写下传世名篇《爱莲说》。

说:古代一种文体,是一种议论文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观点和主张。

2、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蕃 fán 淤泥 yū濯 zhuó清涟 lián隐逸 yì噫 yī鲜有闻 xiǎn1、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美、意境美。

2、指导朗读。

①古文朗读可采用吟诵法,语言舒缓,抑扬顿挫,有韵味。

②在读“而”、“也”、“噫”、“矣”等词时,语气适当延长些。

③骈散结合的句子,诵读时,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富有气势。

3、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展示,师生评点。

4、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晋陶渊明/ 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 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结合主疏通文意三、读文见义,整体感知1、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爱莲说》教案优秀12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12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12篇爱莲说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解决问题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

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

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有仙则名()往来无白丁()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花之君子者也()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3、“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 “这那”,有时相当于“的” 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

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本之花,可爱者甚蕃()(3)无案牍之劳形()(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课堂研讨展示组内交流展示,相互检查是否都会。

(1)“陋室”的主人是个粗俗低下的人吗?(2)从文中看,刘禹锡笔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质。

全班展示,突破难点,老师点拨。

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作用是什么?(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体会两文各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当堂反馈(一)课内语段阅读《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爱莲说》教案集合5篇

《爱莲说》教案集合5篇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集合5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学习者特征分析:这个学段的学生一般14至16岁,欠缺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对作者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采取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发展。

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展示关于荷的诗句二、作者简介生先谈,然后看大屏幕三、词句闯关1.解释加点的字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爱莲说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为。

④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读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四、美点探寻(一)、聆听课文,享受文章美1、听读课文。

(教师背诵课文,配乐。

学生闭目聆听。

感受荷之风韵)2、小组合作,疏通词句(二)、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美。

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

2、读文,感受语言形式的美。

(三)、读懂课文,领悟品格美【小组讨论完成】1、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近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之王。

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追求名利富贵)4、作者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的。

《爱莲说》教案集锦六篇

《爱莲说》教案集锦六篇

《爱莲说》教案集锦六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__大意。

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理解作品,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引导学生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重点:探究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衬托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插图,谈感受(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插图第一页,这是什么?看到这幅图你有何感受?请同学来谈一谈。

那么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看到了盛开的荷花又会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敦颐赏荷有感而发写成的绝世佳作《爱莲说》。

)二、文学常识1、“说”如何理解?(划下注释一,齐读)2、作者简介(齐读)3、30秒识记常识。

三、诵读课文1、欣赏录音朗读。

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节奏、语速、语气。

2、跟读。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准确。

3、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感情。

4、齐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四、疏通文意1、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2、不懂的词句可以作上记号,小组讨论交流。

3、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4、自主读译课文,巩固重点文言词。

5、齐读课文(要求:口读心译)五、研读探究1、__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为什么爱莲呢? (用原文回答)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莲具有哪些品质特点值得作者喜爱?(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小组讨论补充)3、由此看来,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写莲,实质是写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通达正直,高洁端庄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4、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诵读这几句。

5、__写的是莲,文中却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这是为什么?有何用意?(正衬,反衬)6、作者对爱菊和爱牡丹的人各持什么态度?(惋惜,鄙视)最后三句应该怎样来读?明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爱莲说》教案篇一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质教育目标。

师生讨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

让我们先复习有关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注释学习“铭”,让学生当堂记忆。

教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学生齐读。

[复习旧课知识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薛青草,登阶入室,并无荒芜之感,倒有一股生气。

(4)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

(5)文中是怎样描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的?先找出文中原话,再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边讨论边明确:“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帮助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优秀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淤泥洗濯清涟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吗(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5)濯清涟而不妖(6)不可亵玩焉(7)陶后鲜有闻(8)同予者何人二、指导学习(一)情境导入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这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状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3、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能够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

(前后左右能够讨论,实在不懂的能够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探究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

(班上发言)老师综合归纳: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1)貌美品美抽一学生读描述莲的文字。

(多媒体展示)讨论:读到那里我们能够联想到什么(人)(2)语言优美。

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构成文章,怎样使语言到达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衬托的手法。

《爱莲说》教案优秀3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3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3篇爱莲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境。

(可展示实物,也可制作课件配以诗文、音乐。

)2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

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

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

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

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研读课文1板书课题。

(边讲边板书:爱莲说周敦颐dūn yí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不能写成“臣”字。

“莲”是上下结构,“艹”应在“连”字之上。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

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3指导顺畅朗读(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

(3)让两位学生上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可以用屏幕展示,也可用小黑板。

评点时,注意形义的点拨。

)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不染(rǎn)亵(xiè)玩隐逸(yì)噫(yī)鲜(xiǎn)有闻(4)学生齐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学设计太和县第三中学李秀梅【教学目标】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

2、掌握“蕃”、“濯”、“亵”、“鲜”等词语意思,并翻译本文。

3、学习托物言志、正衬反衬的写法,理解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趣。

4、熟读背诵本文。

【教学理念】以学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组织师生双边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吸引力,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提高。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揭示目标1、导入设计①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荷花图片”视频。

②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一段展示荷花神韵的优美视频。

荷花又叫莲花,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文人墨客也写过赞美莲花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说》。

(打出课题幻灯片)2、交代教学目标(打出教学目标幻灯片)二、了解文体,简介作者1、了解文体①结合学生初一所学知识,指名学生介绍“说”这一文体;②教师点拨补充。

(打出“说”文体知识幻灯片)“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简介作者①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检查提问;②教师点拨补充。

(打出“作者简介”幻灯片)周敦颐(1017~1073),宋代着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黄庭坚称其为“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那作者究竟想借花阐述什么志向呢?三、诵读文本,疏通文意1、诵读文本导入:学习古文,重在诵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们来正确诵读本文。

①让学生听读范文,注意字音及停顿。

利用多媒体播放《爱莲说》朗读视频②出示“字音拼读”幻灯片,点拨生疏汉字读音。

示:蕃fán 濯zhuó蔓màn 亵xiè鲜xiǎn③学生自由朗读本文。

④指名学生朗读本文,点拨纠正错误之处;全体学生齐读本文。

2、疏通文意导入:在正确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来疏通一下本文的意思。

①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试译本文,标画出不理解的生疏词句。

②释疑解惑:让学生提问自己遇到的生疏词句,老师解答。

③教师就文中一些重要词语意思提问学生,并点拨强调。

(打出相关幻灯片)示:A、可爱者甚蕃(多)B、自李唐来(唐朝)C、濯清涟而不妖(洗)D、不蔓不枝(长蔓)E、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F、陶后鲜有闻(少)④在解决词语疑难的基础上,指名学生翻译本文,教师纠正学生翻译中的错误。

四、自主质疑,理解内容导入:我们在掌握文意的基础上,下面来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预设:1、陶渊明爱不爱别的花?他为什么爱菊花?——理解“独爱”之妙。

参读:陶渊明《饮酒》(印证陶渊明爱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案要点: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

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2、“世人甚爱牡丹”的“甚”字可否删去?不可。

印证性参读:①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②李肇《唐国史补》: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

每春暮,车马若狂。

以不耽玩为耻。

……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译文:京城长安的王公贵族和没有职务在身的人,崇尚牡丹三十多年了。

每逢暮春三月,他们有的坐车,有的骑马,争先恐后地去观赏牡丹,都像发了狂一样。

谁不喜欢,就被认为是一种羞耻。

……有人精心培育以谋取暴利,一株牡丹有的价值几万两银子。

③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大屏幕显示白居易的诗《买花》:“地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想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

上张帷幕庇,旁织篱笆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误。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首诗与《爱莲说》中的哪句话描写的情景一致?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牡丹呢?答案:因为牡丹象征富贵,而世人多追求富贵。

3、作者爱莲花什么“品质”呢?(“予独爱”领其下文哪几句?)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在作者眼里,菊、牡丹又各有什么象征意义?莲——君子七种品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纯朴自然。

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方正。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不拉帮结派。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独立高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尊自爱,令人尊敬。

托物言志的写法:先写物,后言志。

写物时既写“形”,又写“神”。

“神”与“志”统一。

小结:周敦颐教会了我们怎样做文、做人。

5、根据课文,把莲、菊、牡丹“品格”的高下排个序,并说明理由。

答案:①莲,②菊,③牡丹。

理由:牡丹虽艳丽,但象征荣华富贵,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然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不值得仿效;莲花的生活态度比菊花积极,它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难能可贵。

6、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主题)?答案:批评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答案: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物”,言“洁身自好”之志。

提示: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好的节操。

五、学以致用、扩展探究1、写一段话,用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①污浊的空气在你周围弥漫,我坚信你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一个总是泡网吧、沉溺网络游戏的人,你会相信他是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吗③我读《红楼梦》,觉得贾宝玉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不因自己的出身高贵而妄自尊大,也不因是贵族王孙而沾沾自喜。

相反,他生在官宦之家,却讨厌官宦之人,讨厌“仕途经济”……难能可贵!2、作者在本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自比。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状写所喜爱的一种花,并能抒写出喜爱的原因。

例:我喜欢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示:我喜欢(物),因为3、参读三首咏花诗词,指出其寓意。

①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欢乐。

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

②黄巢《题菊花》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我花开”与“百花杀”,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菊花的威力,突显出它独占风光的精神品质。

满眼望不到边际的黄花簇拥装扮着整个长安城,一阵阵刺鼻的芳香让人沉醉其中;慢慢地,一朵朵黄花渐渐在眼前清晰,那是一位位身披金黄铠甲的起义将士,正豪情冲天地谋划未来。

极写菊花盛开之景。

身披黄金铠甲,抗霜伴寒,傲然怒放,浓郁香气,直冲云天,这形象是何等英武和俊伟!③南宋志士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

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六、回顾目标,布置作业1、回顾本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巩固学习效果。

2、布置课下作业①、把这篇文章的译文整理在作业本上。

②、以《爱说》为题目,仿写一篇小短文。

资料补充:一条线索:爱。

两种陪衬:菊花(正衬);牡丹(反衬)三种花喻三种人,三种人三种生活态度和三种评价:菊花——隐逸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赞赏;牡丹——富贵者——追名逐利——鄙弃;莲——君子——洁身自好,不慕名利——讴歌。

三个方面描写莲花:生长环境: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种表达方式:记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描写: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议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抒情: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次比较: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⑵晋陶渊明独爱菊。

⑶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⑷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⑸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不”意识:陶渊明认为君子的内涵就是要有“五不”意识:一是不“染”。

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必须具有顽强的抗干扰、拒腐蚀的能力。

拒绝不良诱惑(比如偷盗、赌博、吸毒等)的能力,坚决说“NO”!二是“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即使处于良好的环境,言行举止打扮也不要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把自己搞得很孤立,让别人觉得难以接近,觉得很怪异。

三是“不蔓”。

蔓就是攀附,趋然附势,敢于坚持正义和真理,不察言观色,不随风使舵。

四是“不枝”。

“中通外直”是莲不枝的特征。

不节外生枝,不拐弯抹角,不拉帮结派,不划圈子,不搞山头,不亲近疏远,都是不枝。

人生不能搞小圈子。

五是“不可亵玩”。

要能尊重人,也能自尊;能爱人,也能自爱;坚守本义,不畏强权;坚守信念,不受屈辱;保持操守,高风亮节;堂堂正正的做人,受得起尊重和敬爱。

一位正直的人,是值得信任,值得维护,值得服从,不可亵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