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认识解析
15-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已读
![15-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已读](https://img.taocdn.com/s3/m/edc15edc9e314332396893df.png)
营养需要泌乳的营养需要产蛋的营养需要第十四章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Nutritional needs of ruminant)乳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z羚羊:z骆驼: Small Ruminants梅花鹿长颈鹿z鹿:反刍动物用途乳用: 奶牛、奶山羊、水牛(摩拉牛)肉用: 肉牛、肉用山羊(波尔山羊)、肉用绵羊(湖羊)皮用: 皮用羊毛用: 细毛羊(美利努细毛羊)役用: 役用黄牛(本地黄牛)、水牛(温州水牛)牛奶:9最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畜产品之一奶业:9转化效率最高的“节粮畜牧业”9奶业产业链长,科技综合性强9欧美国家奶业产值占农业20%以上9奶业科技成熟度高于其它畜种奶业重要性0200400(2000年总头数(单位:万头)5002000年2001年产量(单牛奶产量(单位:万吨)液态奶产量(单位:万吨)50100190519051905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十一五”奶业专项包括:共性关键技术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¾围绕奶业产业链的各关键环节,设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8个¾在不同地区建立10个现代奶业示范区,组装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实现产业化开发,辐射带动全国奶业发展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专利关键技术干预关键通路利用及调节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与组成肪前体物利用&了解奶牛消化道组成及其功能目的要求&掌握奶牛饲料类型及饲喂技术&掌握奶牛饲养和营养&了解奶牛主要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途径&了解导致奶牛主要代谢病发病的营养因素及其对策奶牛消化道组成及其功能一、反刍动物消化道组成具有四个胃(瘤、网、瓣、皱胃)二、反刍动物消化道功能瘤胃具有复杂的微生物区系瘤胃109-1010 BACTERIAUp to 106 PROTOZOA ?? ANAEROBIC FUNGI 108ARCHAEAper g digesta FOODMetabolism inRumen ciliate protozoa100 μm真菌细菌奶牛饲料类型及饲喂技术瘤胃能够消化利用饲料中纤维物质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02亿秸秆总量利用模式31%21%工业原料+造肥还田直接还田氨化青贮1、日粮组成应力求多样化每日干物质进食量可达奶牛体重的3.6%~4.0%,如l 头650千克的奶牛,l 天进食23~26千克干物质,若日粮干物质按50%计,则其昼夜饲料总进食量可达46~52千克。
浅谈反刍动物营养
![浅谈反刍动物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decdb5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6.png)
浅谈反刍动物营养反刍动物是一类独特的动物,它们通过特殊的消化系统,能够有效利用植物纤维,从而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有一些特殊之处,本文将从饲料的选择、饲养管理以及常见营养缺乏症等方面对反刍动物的营养进行探讨。
一、饲料选择反刍动物主要以植物纤维为主要饲料来源,植物纤维的消化需要依赖共生菌群的帮助。
为了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饲料的选择十分重要。
1. 粗饲料: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饲料来源,如青草、绿豆秸秆等。
粗饲料富含纤维,能够提供丰富的消化纤维物质,促进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功能发挥。
此外,粗饲料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
2. 浓饲料:浓饲料主要是由谷物、饲料豆类和油料等组成,如玉米、大豆等。
浓饲料较为富含能量,能够为反刍动物提供丰富的能量来源,满足其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
3. 蛋白质饲料:反刍动物需要蛋白质作为体内结构和代谢的基础。
适量的蛋白质饲料能够促进反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肉、奶产量等。
常见的蛋白质饲料有豆粕、棉籽饼等。
二、饲养管理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对于其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需水需盐、饲喂方式和饲养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1. 需水需盐:反刍动物的饮水量和盐的需求较大,特别是热天气或哺乳期的需求更加旺盛。
合理的饮水和盐的供应对于维持反刍动物正常的代谢功能十分重要。
2. 饲喂方式:反刍动物的饲喂方式主要分为自由放牧和圈养喂养两种。
自由放牧可以使反刍动物获得丰富的天然饲料,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而圈养喂养则可以更加方便对反刍动物进行管理和控制。
3. 饲养环境:反刍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适宜的饲养环境对于其健康和生产性能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
合理搭建舒适的栏舍和合理管理粪便是保持饲养环境优良的重要措施。
三、常见营养缺乏症在反刍动物的饲养过程中,由于饲料营养不均衡或饲养管理不当,常常会导致一些营养缺乏症的发生。
1. 钙缺乏症:钙是反刍动物骨骼和牙齿发育所必需的。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调控原理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调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0ba3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c.png)
反刍动物是一类能够通过发酵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等植物纤维,将其转化为有机酸、细菌蛋白和其他物质的草食性动物。
在这一过程中,反刍动物产生了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和气体,同时也生成了多种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碳水化合物。
本文旨在探讨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调控的原理,并对其在动物营养学领域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一、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1.1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它们主要通过草料和其他植物性饲料中的纤维素、淀粉等碳水化合物来获取能量。
1.2 在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中,碳水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转化为有机酸和气体,进而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1.3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与其种类、生长阶段、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利用2.1 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瘤胃、网状胃、omasum和第四胃,其中瘤胃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发酵场所。
2.2 碳水化合物首先在瘤胃中受到微生物的作用,经过发酵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气体和其他有机酸,然后被进一步吸收和利用。
2.3 反刍动物能够通过瘤胃中丰富的微生物裙来降解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植物纤维,将其转化为易于吸收和利用的有机物质。
三、碳水化合物营养调控的原理3.1 碳水化合物营养调控的原理包括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消化与吸收、代谢和利用等多个环节。
3.2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控制需根据其种类、生长阶段、饲养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配比,并且要确保其饲料中含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3.3 消化与吸收是碳水化合物营养调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瘤胃中的微生物活动对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和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3.4 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体内经过代谢和利用后会转化为能量和蛋白质,支持其正常的生长和生理功能,同时也需要通过饲料添加剂等手段进行营养强化。
四、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调控的意义4.1 碳水化合物营养调控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动物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反刍动物营养学
![反刍动物营养学](https://img.taocdn.com/s3/m/c40c126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5.png)
反刍动物营养学营养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与功能间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和功能,以及这些营养素如何融合成配合物,并与机体产生相互作用。
因此,反刍动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反刍动物的健康和营养的科学,涉及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营养素的种类、含量和功能,以及如何提供适当的营养和维持反刍动物的健康。
反刍动物是牛、羊、驴、马、骆驼等动物等,它们是一类复杂的多元生物,它们的营养需求被人们称为“反刍动物营养”,这种营养含有许多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它们有不同的比重,营养专家和畜牧业者应根据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期望的表现和当地的牧草和其他饲料等情况来制定反刍动物的营养配方。
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反刍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表现,以及这些过程与营养相关的关系。
此外,还涉及对反刍动物营养饲料的研究,包括从原料到成品营养饲料的开发与生产,反刍动物营养饲料的调制,以及如何优化营养饲料的组成与品质。
反刍动物营养学还研究各种营养因子与反刍动物表现之间的关系,例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表现的影响;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对反刍动物的运动能力和繁殖能力的影响;脂肪对反刍动物的抗病能力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等。
此外,反刍动物营养学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饲料利用率研究,指导正确给反刍动物配种饲料,优化反刍动物的饲养状况;饲料成本优化;营养调节,指导反刍动物的营养配合,使其达到最佳营养状态;反刍动物用药,涉及药物和营养调节间的关系,以提高反刍动物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利用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可以协助农民提高畜牧业的效益,改善反刍动物的体型和表现,提高反刍动物的健康,提高出栏率和屠宰率。
总之,反刍动物营养学是一门涉及反刍动物的健康和营养的科学,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营养素的种类、含量和功能,反刍动物营养配方的设计、饲料利用率研究、营养调节、反刍动物用药等。
反刍动物营养
![反刍动物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f97287e5551810a6f5248689.png)
反刍动物营养学思考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
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反刍动物营养学:反刍动物营养学是动物营养学的重要分支,它以反刍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摄入、消化代谢和转化利用与生产和生命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4、反刍动物生产的特点(1)节粮型畜牧业(2)物质转化效率低(3)与人类竞争资源(4)环境的污染者,也是保护者(5)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6)维持食物链的正常运转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成员5、瘤胃的功能:微生物消化,是发酵饲料的场所。
6、反刍:反刍动物采食饲料尤其是粗饲料大多都未经充分咀嚼就呑咽进入瘤胃贮藏起来,经瘤胃液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再咀嚼,再混入唾液,再吞咽进入瘤胃,这一过程称为反刍。
7、反刍的作用:进一步切细饲料,有利于食糜中饲料颗粒的选择性排空。
8、食管沟:嘴唇状双层结构,始于贲门,延伸至网—瓣胃口,是食道的延续。
收缩时成一中空管子,使食团穿过瘤—网胃,而直接进入瓣胃。
在哺乳期的犊牛,食道沟可以通过吸吮乳汁而出现闭合,称食道沟反射。
9、网胃功能:1、如同筛子,将随同饲料吃进去的重物滞留下来。
2、对食物起磨碎、发酵及运转作用。
10、瓣胃功能:1、阻留食物中粗糙部分,继续加以磨细,并输送较稀部分进入后面的皱胃。
2,有较强的吸收功能。
如:水分、肽、VFA、一些无机离子。
11、皱胃的功能:分泌消化液,使食糜变湿。
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大量的酶能消化部分蛋白质,但不能消化脂肪、纤维素和淀粉。
12、影响瘤胃发育的因素•微生物种群建立•自由饮水•肌肉组织发育•有可发酵的底物•组织的吸收功能13、唾液的分泌:在采食和反刍过程中要分泌大量的碱性唾液,含有氨、钠、钾、钙、镁、磷等。
反刍动物营养学
![反刍动物营养学](https://img.taocdn.com/s3/m/3e6529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d.png)
反刍动物营养学引言反刍动物是一类特殊的动物,它们的消化系统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
在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动物的营养需求和摄入途径,以优化它们的饲养和养殖条件。
本文将介绍反刍动物的营养学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
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在理解反刍动物的营养学之前,首先要了解它们的消化系统。
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瘤胃、网胃、沟胃和真胃。
瘤胃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第一个部分,它起到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瘤胃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反刍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
这种微生物发酵的过程被称为反刍。
网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二个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和液体吸收。
食物在瘤胃中进行反刍后,通过槽的运动进入到网胃中。
网胃内的物质会被分离成液体和固体两部分。
固体部分会形成食糜,液体部分则被吸收进入到血液中。
沟胃沟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第三个部位,它是一个紧贴在真胃之前的结构。
沟胃与网胃类似,也起到过滤和吸收的作用。
沟胃将食物进一步处理,并将其分成液体和固体两部分。
真胃真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最后一个部位。
在真胃中,食物被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真胃分为底胃和大网胃两部分,底胃负责分泌消化酶,大网胃为食物的储存和进一步消化提供空间。
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方面的需求。
反刍动物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纤维素和淀粉。
纤维素是一种难以消化的物质,但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以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等供反刍动物吸收利用。
淀粉则可以直接被反刍动物消化和吸收。
蛋白质蛋白质是反刍动物生长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反刍动物通常通过食用植物或其产物来获取蛋白质。
不同种类的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和来源有所不同。
脂肪脂肪是反刍动物营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脂肪还可以帮助动物吸收和利用脂溶性维生素。
反刍动物营养
![反刍动物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43db82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0.png)
反刍动物营养反刍动物是指那些能够进行反刍消化过程的动物,典型的反刍动物包括牛、羊、鹿等。
这些动物拥有特别的胃部结构,可以将粗糙的纤维素食物转化为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能量。
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独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反刍动物的营养。
首先,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非常复杂。
它们的胃分为四个部分:瘤胃、网胃、书本和泌乳腺。
当反刍动物吃下食物时,食物首先进入瘤胃中进行预消化。
然后,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口腔,反刍动物通过咀嚼和吞咽将食物送入口腔中,然后进入网胃进行进一步消化。
在网胃中,食物被分解成更小的粒子,然后再次进入口腔,最后进入书本和泌乳腺进行终端消化和吸收。
反刍动物的饲料主要包括干草、青贮料和谷物。
干草是反刍动物最重要的饲料来源之一,它富含纤维素和能量。
当干草进入反刍动物的瘤胃时,它被微生物发酵分解成短链脂肪酸和挥发性脂肪酸。
这些有机酸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并维持瘤胃的酸碱平衡。
青贮料是指通过发酵保存的植物,它富含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
青贮料可以增加反刍动物的饲料多样性,使其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
谷物是反刍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谷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酶和微生物,反刍动物的瘤胃和网胃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共生,它们可以帮助反刍动物消化谷物。
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分为两大类: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和纤维素。
能量是反刍动物维持生命和进行日常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组成动物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纤维素是由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壁形成,它不能被反刍动物自身消化吸收,但可以为瘤胃中的微生物提供能量。
微量营养素主要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
矿物质是维持反刍动物各种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物质。
维生素则是维持反刍动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有机物质。
为了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饲养者需要注重饲料的选择和搭配。
例如,在牛场中,牛主人通常会根据牛的品种、年龄和生理阶段选择适合的饲料。
反刍动物名词解释
![反刍动物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cc6d7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b.png)
反刍动物名词解释
反刍动物是一类具有特殊消化系统的哺乳动物,包括牛、羊、鹿等。
它们具有特殊的胃部构造,胃分为四个部分:瘤胃、网胃、书胃和皱胃。
这些胃部合作共同完成食物的处理和消化过程。
首先,反刍动物以咀嚼食物后进入胃部的瘤胃中进行暂存和部分分解。
然后,食物经过口部反刍回到嘴中,再次咀嚼细化,形成较小的颗粒,最终再次吞下。
接下来,食物进入网胃,这里有丰富的微生物,可以帮助消化纤维素等复杂碳水化合物。
经过网胃的部分分解后,食物流向书胃,这里主要进行液体和固体的分离。
液体部分被吸收,而固体部分进入皱胃进行继续分解和吸收。
这些过程中,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发酵分解复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和其他有益物质。
总的来说,反刍动物通过咀嚼-反刍-再咀嚼的过程,结合胃部特殊结构和微生物的帮助,能够充分利用植物纤维等难以消化的食物,使其转化为营养物质,提供能量和养分。
这使得反刍动物能够适应吃草、叶子等植物性食物的生活方式。
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理--韩国060614)
![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理--韩国060614)](https://img.taocdn.com/s3/m/cec68b4a51e79b8969022686.png)
粗饲料与纤维素的最低喂食基准
观察粗饲料来源纤维素的功能 1) 填满牛的消化器给予饱满感 2) 对反刍胃给予物理刺激,促进反刍作用及唾液分泌 3) 分泌出来的唾液稳定地维持反刍胃内Ph值 (pH 6.2左右) 4) 保持瘤胃内微生物的均衡来维持反刍功能 5) 保持挥发性脂肪酸的均衡的生成比率来维持乳脂率 (3.6%以上)
(lignified protein)
• 促进反刍作用及唾液生成
• 饱满感
• 促进乙酸生成 → 增加乳脂率
26
碳水化合物代谢
■ 影响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因素
1) 谷种类 燕麦 > 小麦 > 大麦 > 玉米 > 高粱 Amylopectin>Amylose
2) 谷类加工方法 : 糊化(Gelatinization) Steam flaking、 extrusion、 popping、 pelleting
10
Composition(g/100gDM) of rumen microbes (van Soest,1994)
▪ True protein
: 47.5
▪ RNA
: 24.2
▪ DNA
: 3.4
▪ Peptidoglycan : 2.0
▪ Polysaccharides : 11.5
▪ Lipid
气体排出 所发生的 损失
体 组 织 体组织
代谢
牛奶
28
挥发性脂肪酸的利用
挥发性脂肪酸 乙酸 丙酸 丁酸
正常发生比率 60% 30% 10%
能量利用效率 57 100 71
29
肝脏中葡萄糖生成与乳房中合成乳糖和乳脂肪
• 大多数丙酸在肝脏中合成为葡萄糖 (这时需要氨基酸) • 其他消化道内不能吸收葡萄糖 - 牛奶 20Kg : 需要900g的葡萄糖 • 为了形成乳糖(lactose)需要较多的葡萄糖 • 产乳量 : 受到在反刍胃内生成的来源于丙酸的葡萄糖的影响 • 葡萄糖合成为牛奶时转换为甘油(glycerol)+乙酸及酮体 → 乳脂肪 • 葡萄糖在乳腺上与含 C4~C14的脂肪酸合成 : 总乳脂肪的一半 - 剩余一半来源于含 C16 以上的饲料脂肪
反刍动物营养学讲义
![反刍动物营养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ab881273968011ca300919a.png)
• 消化吸收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随淀粉进食量增加而 增加
幼年反刍动物葡萄糖营养状况随年龄而异
表1 由不同前体物合成的葡萄糖占绵羊体 内葡萄糖周转量和肝脏葡萄糖合成量比例
(Begman,1973;Lindsay,1978)
占葡萄糖周转量% 前体物 占肝脏葡萄糖合成量%
饲喂状态
丙酸 血液来源 27-40
前
言
反刍动物葡萄糖营养和代谢具有极其重要 的位置
葡萄糖代谢在所有脊椎动物碳水化合物代 谢中间居中心位置 葡萄糖是动物机体内唯一能通过血浆和细 胞在全身循环的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是动物机体重要的能量载体物质 葡萄糖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20世纪末反刍动物葡萄糖营养研究取得 了长足进步
肉用阉牛
1096 487 0 1443 -60 707 2150 1054
乳牛
2007 345 1600 3313 220 1276 4589 2582
RG——葡萄糖周转量,指离开血浆参 加代谢并会重新返回的葡萄糖量 OG——葡萄糖氧化量,指被氧化生成 CO2葡萄糖量
表3 激素对糖异生作用的调节
(Van soest,1994)
阉
奶
牛
牛
9.9-23.2
9.9-39 12.28-15.8
Orskov(1980)
Orskov(1980) 王玲(2003)
绒山羊
代谢葡萄糖(MG)
定义:饲料经动物消化吸收后,可以给动物本身代谢提供 的可消化的葡萄糖总量。 公式: MG=POEG+BSEG =0.09K1×Pr+0.9K2×BS
葡萄糖营养研究必须从NFC与NDF相互联系中探 求 葡萄糖营养研究必须把能量载体物质和能量利用 结合起来 葡萄糖营养研究必须和蛋白质营养代谢结合起来
反刍的知识点总结图
![反刍的知识点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8ebd42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4.png)
反刍的知识点总结图第一部分:反刍动物的特点1. 反刍动物的分类反刍动物包括牛、羊、鹿、骆驼等。
它们通常属于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为植物性纤维,如草、叶、树枝等。
这类动物体型较大,消化系统发达,适应了反刍的消化方式。
2. 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四个胃,分别为瘤胃、网胃、皱胃和真胃。
这四个胃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能够完成不同阶段的消化和反刍过程。
这种复杂的消化系统使得反刍动物能够更有效地消化植物性纤维。
第二部分:反刍的生理过程1. 进食和初步消化反刍动物在进食时,食物会先咽下到瘤胃中进行初步的消化。
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纤维素,将植物纤维转化为易于消化吸收的物质。
2. 反刍的过程经过初步的消化后,部分食物被呕吐至口腔中进行反刍。
在口腔中,食物被充分咀嚼,并与唾液混合,形成反刍团。
然后通过再次咽下,食物再次进入瘤胃进行二次消化和发酵,随后再反刍,如此反复,直至食物被充分消化吸收。
3. 吸收和排泄经过多次反刍后,食物被充分消化和吸收,养分被释放到体内,残渣则被排泄出体外。
第三部分:反刍与其他消化方式的比较1. 反刍与单胃动物的比较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相比,能够更充分地消化植物纤维。
单胃动物的消化系统简单,对植物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能量来完成消化和吸收。
2. 反刍与复食动物的比较反刍动物与复食动物相比,反刍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食物。
复食动物在进食后会将食物储存在特殊的器官中,经过发酵后再一次性地进食,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但与反刍相比,效率明显较低。
第四部分:反刍的意义1. 提高食物利用率反刍能够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充分利用植物纤维中的养分,并减少粪便的产生,提高食物的利用率。
2. 保持动物体温反刍动物在反刍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咀嚼食物,这样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产生热量,保持体内的温度。
3. 调节食物的营养价值通过反刍,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酵,使得植物纤维中的难以消化的物质得到转化,提高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特点
![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2f264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4.png)
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特点研究了这么久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特点,总算发现了一些门道。
你知道吗,反刍动物可有意思了。
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特点首先那得从它们独特的消化系统说起。
它们有好几个胃,像牛啊、羊啊,这几个胃就像是一个个小工厂,会把吃进去的东西反复加工。
比如说,它们吃进去干草,干草里的蛋白质可不好消化,但是在反刍的过程中,这些蛋白质就有更多机会被分解和利用了。
还有,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来源要求没有咱们想象中那么严格。
像尿素这种东西,在咱们人看来根本不是蛋白质的来源,但是对于反刍动物来说,它们胃里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尿素中的氮来合成微生物蛋白,最后这些微生物蛋白又被动物消化吸收,这可是超级神奇的事儿啊。
不过呢,这里也有点不太好理解的地方。
就是反刍动物虽然能利用这些非蛋白氮,但是量要是控制不好就会出问题,觉得这里挺微妙的。
好比一辆汽车加油,不是油加得越多就跑得越好,加太多反而可能会坏掉,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也是这个道理。
而且啊,反刍动物需要的蛋白质里,如果氨基酸组成不均衡,那就像是盖房子少了几块关键的砖一样。
比如说瘤胃微生物生长需要特定种类和比例的氨基酸,如果不足的话,微生物生长不好,那合成蛋白质的效率就低了,最后影响到整个动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奶啊或者产肉这些产出。
再说说幼龄的反刍动物,它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和成年的又不一样。
就像小婴儿和成年人的饮食需求有差别一样。
幼龄反刍动物自身瘤胃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消化和利用蛋白质的方式和成年的反刍动物就有点区别了,它可能需要更多优质的、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
另外,在饲料的搭配上,如果饲料里蛋白质太多了,那多余的蛋白质就会被浪费。
就好比你吃饭,给你上了一大桌子菜,你吃不完就都浪费了。
这对于养殖户来说也是成本的提高,所以啊准确掌握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特点,在养殖里是超级关键的呢。
我一开始还以为反刍动物只要吃得多就有足够的蛋白质呢,后来发现真不是这么回事儿。
光看饲料的量不行,还得看饲料里蛋白质的质量、氨基酸的组成这些。
反刍动物营养学
![反刍动物营养学](https://img.taocdn.com/s3/m/282440c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3.png)
反刍动物营养学反刍动物的营养学是指它们的营养需求,营养状况及其影响的一类研究。
由于它们的特殊饮食习惯,反刍动物有着独特的营养需求和对营养的健康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展关于反刍动物营养学的研究。
反刍动物包括草原动物、家畜和家禽等,它们通常以各种草料及其制品作为主要营养来源。
这些动物的营养状况与它们摄取的各种营养成分有着密切关系。
此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气候对反刍动物的营养状况也有影响。
因此,了解反刍动物营养学的实际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设计营养配方,及时发现反刍动物饮食不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最大限度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
多种营养素是反刍动物的关键营养素,它们的含量和比例是反刍动物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氮素、磷素是反刍动物营养状况的关键营养素,氨基酸是动物体内构成蛋白质的必需物质,而微量元素如钙、镁、硫、钠、钾等,及维生素等有机物,是反刍动物的关键营养素。
确定反刍动物营养需求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非研究观察法、实验室分析法、静态模型法、动态模型法以及免疫学法等。
其中,实验室分析法是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它提供营养分析结果,能为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提供有效根据。
此外,为了更好地针对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研究者也可以利用动态模型把反刍动物的营养状况与草料营养特性、草料采收量等因素联系起来,这样可以使反刍动物的营养健康得到很大的改善。
在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免疫学方法来研究反刍动物的营养状况。
这种方法利用反刍动物体内抗原反应的变化来检测反刍动物营养状况,从而可以对反刍动物的营养提供及时、精确的监控信息。
总之,反刍动物营养学是一门涉及反刍动物营养需求,营养状况及其影响的研究,它的关键是提供科学的营养解决方案,确保反刍动物的营养健康。
科学的营养管理,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刍动物的产量,改善它们的生活质量,为反刍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反刍动物营养认识解析
![反刍动物营养认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9e1776bd64783e09122b9e.png)
前者调节能力较强瘤胃缓冲能力与饲料,唾液和瘤胃壁的分泌 相关,并受pH值,CO2分压和VFA,NH3浓度的影响. 温度: 39~40℃ 比重 1.022~1.055
瘤胃内环境
1 瘤胃内容物的干物质含量 瘤胃干物质含量变异较大,通常占瘤胃内容物的
瘤胃pH<5.4,瘤胃壁会增厚和发炎。 育肥肉牛日粮常会因缺乏粗饲料,瘤胃pH很低,•引起肉牛相互舔食,被毛进 入瘤胃刺穿瘤胃,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肝浓肿.。
瘤胃pH 控制的措施
• 精料的比例 • 饲喂次数 • 谷物的加工 • 唾液分泌 (粗料) • NaHCO3使等缓冲剂的使用
瘤胃内环境
8.瘤胃氨浓度
大麦类型 瘤胃pH 反刍时间 吞咽食团次数 消化率
(Min/d) (次/d)
整粒大麦
6.2
402
521
78.0
颗粒大麦
5.1
216
263
76.7
(3) 采食行为。采食慢,唾液多,反之则少。
瘤胃内环境
防止瘤胃环境过酸,特别是控制瘤胃pH低于6的时间对纤维素的消化和维 持瘤胃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精饲料所占日粮比例和饲料种类、加工方法 对纤维素的消化有很大的影响。Orskov的研究表明,氨化秸杆、甜菜和大麦 的消化率分别为54、83和83%,若30%的氨化秸杆与70%的甜菜或70%的大麦混 和后,消化率分别下降到70%和65%,也就是说,•氨化秸杆的消化率分别只有 44%和22%。
– 配合瘤胃的功能、限制粗料大颗粒的流出
• 瓣胃
– 水分、VFA的吸收
• 真胃(皱胃)
– 类似于单胃动物的胃。分泌HCl,对蛋白质、脂 肪进行消化。
反刍动物营养学讲义
![反刍动物营养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36a3d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5.png)
反刍动物营养学讲义第一部分:引言I. 引入反刍动物A. 定义和特点B. 反刍动物的重要性C. 反刍动物的分类第二部分:反刍动物消化系统I. 概述反刍动物消化系统A. 口腔和食管B. 反刍室C. 瘤胃D. 真胃E. 小肠F. 大肠和直肠第三部分:反刍动物的饲料消化I. 高纤维饲料的消化A. 纤维的降解B. 微生物发酵C. 产生短链脂肪酸D. 吸收和利用短链脂肪酸E. 高纤维饲料的营养价值II. 高蛋白饲料的消化A. 蛋白质的降解B. 氨基酸的吸收C. 高蛋白饲料的利用率D. 高蛋白饲料的影响因素III. 碳水化合物饲料的消化A. 糖类的降解B. 糖类的吸收C. 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利用率D. 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I. 能量营养需求A. 维持能量需求B. 生长能量需求C. 繁殖能量需求D. 运动和工作能量需求II. 蛋白质营养需求A. 维持氮平衡的蛋白质需求B. 生长和发育的蛋白质需求C. 繁殖的蛋白质需求D. 乳牛的蛋白质需求III. 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需求 A. 维生素需求B. 矿物质需求第五部分: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I. 饲料的配制A. 饲料成分的选择B. 饲料配方设计C. 饲料加工和保存II. 饲喂技术A. 饲喂频率和时间B. 饲喂量和饲喂方式C. 饲喂管理的注意事项III. 水的供应A. 水的重要性B. 水的供应方式IV. 疾病和营养相关的管理A. 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B. 疾病和营养的相互关系C. 营养调整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第六部分:实例分析I. 牛的饲养管理A. 干草的选择和喂养B. 精饲料的配制和使用C. 奶牛的饲养管理II. 羊的饲养管理A. 草料的选择和喂养B. 浓缩饲料的配制和使用C. 母羊的饲养管理第七部分:结语I. 总结反刍动物营养学的重点II.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方向III. 复习和回答问题。
反刍动物生理
![反刍动物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80de9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2.png)
反刍动物指的是一类特殊的哺乳动物,它们具有特殊的消化系统和饮食习惯。
这类动物包括牛、绵羊、羚羊、鹿等。
它们在食物摄入、消化和吸收方面与其他哺乳动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饮食习惯以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是其与其他哺乳动物最明显的差异之一。
它们的胃被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胃(瘤胃)、第二胃(网胃)、第三胃(书本胃)和第四胃(瘤脘胃)。
在反刍动物的胃中,食物经过一系列的反刍过程。
首先,它们将大量食物咀嚼后咽下,然后进入第一胃(瘤胃),在这里食物与胃液混合,并形成粗糙的食糜。
食糜随后经过部分退化的肌肉,进入第二胃(网胃)。
在第二胃中,食糜被细菌和真菌分解,产生一种叫做反刍的过程。
细菌和真菌将食糜分解成可溶解的有机物质,而反刍动物则将这些物质吸收。
接下来,食糜经过第三胃(书本胃)进入第四胃(瘤脘胃)。
在第四胃中,食糜与进一步分解过程。
这些分解后的物质被吸收并供养给动物的身体细胞。
反刍动物的特殊消化系统的存在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消化粗糙的植物纤维。
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它们能够从植物中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
这是由于细菌和真菌产生的产物,如挥发脂肪酸和维生素,对反刍动物有益。
除了消化系统,反刍动物的饮食习惯也是其特点之一。
它们主要以草类植物为食,如青草、草根、树叶等。
这类食物富含纤维素,其他动物很难消化。
然而,反刍动物通过反刍过程,将植物纤维分解得更充分,更容易吸收和利用。
举个例子,绵羊是一种典型的反刍动物。
它们在草原上吃草,然后通过反刍过程将食物消化吸收。
绵羊的反刍过程非常重要,它们能够消化纤维素,从而摄取更多的营养。
正是因为绵羊的反刍能力,它们能够在草原上生存,并提供羊毛和肉类等重要的资源。
反刍动物在人类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牛肉和羊肉是人们常见的肉类来源,这些肉类源自牛和绵羊等反刍动物。
此外,牛奶和羊奶等乳制品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含粗纤维饲料是反刍动物的必须营养需要
![富含粗纤维饲料是反刍动物的必须营养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f7bedd2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0.png)
富含粗纤维饲料是反刍动物的必须营养
需要
在饲养反刍动物时必须保证日粮中所含粗纤维水平。
因为粗纤维是反刍动物的必须营养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动物的健康:淀粉和中性洗涤纤维是瘤胃内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的主要底物,淀粉在瘤胃内发酵比中性洗涤纤维要快,如果日粮中粗纤维水平过低,淀粉会快速发酵产酸,严重时会导致酸中毒。
而粗纤维能结合氢离子,是一种缓冲剂。
另外粗纤维可刺激咀嚼而刺激唾液的分泌,大量唾液可间接地提高瘤胃的缓冲能力。
2、维持正常的生产性能:日粮中粗纤维水平过低导致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中的乙酸过少,而致乳脂肪合成减少,所以粗纤维是维持乳脂率和乳量的必须饲喂饲料。
3、为反刍动物提供大量的能源。
因为粗纤维可分解为大量的脂肪酸,而脂肪酸又是反刍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反刍动物所需能量的70-80%需要由粗纤维分解来提供,所以反刍动物的日粮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富含粗纤维饲料。
1。
反刍动物营养:第1讲 反刍动物的唾液分泌与瘤胃
![反刍动物营养:第1讲 反刍动物的唾液分泌与瘤胃](https://img.taocdn.com/s3/m/6e4f6d11a8114431b90dd84a.png)
二、反刍动物的唾液分泌
(一)不同反刍动物的采食与反刍时间
项目
采食,min/d 反刍,min/d 反刍,min/kg NDF 咀嚼次数/d 咀嚼次数/每个食团
牛
330
465
绵羊
240 491 850 35482 71
山羊
254 446 830 40094 78
84 49912 52
Welch and Hooper (1988)
青贮饲料 干草
奶牛颗粒料和干草 玉米、块料和干草
Bailey (1961)
草
三、反刍动物唾液的成分与性质
(一)无机成分及酸碱性
1、离子 绵羊的混合唾液中含有干物质1.0 ~ 1.4 g/100 ml、灰分0.7 ~ 0.9 g/100 ml、钠370 ~ 462 mg/100 ml、钾16 ~ 46 mg/100 ml、钙1.6 ~ 3.0 mg/100 ml、镁0.6 ~ 1.0 mg/100 ml、磷37 ~ 72 mg/100 ml、氯25 ~ 43 mg/100 ml。其中磷以 HPO4=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以HCO3—的形式 存在。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117 ~ 283 ml/100 ml。 3、酸碱性 绵羊唾液呈弱碱性,pH值为8.4~8.7。
一反刍动物的唾液分泌与瘤胃发酵二反刍动物的瘤胃发育三瘤胃细菌与原虫之间的关系四粗饲料的生物学加工处理五npn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代用品六奶牛瘤胃酸度过高七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科学性八瘤胃发酵与cla产生九反刍动物蛋白质评定体系十cncps简介十一反刍动物营养研究技术概述第一讲反刍动物的唾液分泌与瘤胃发酵一反刍动物与瘤胃一常见的反刍动物反刍动物肉牛反刍动物奶牛反刍动物绵羊反刍动物鹿食管瘤胃背囊瘤胃腹囊小肠二反刍动物的复胃结构三瘤胃的特点1体积
反刍动物的营养物质代谢分析
![反刍动物的营养物质代谢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c3ebfd915f804d2b16c1d2.png)
反刍动物的营养物质代谢分析对反刍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机理进行了分析论述,探讨三大营养物质对反刍动物机体合成的重要性。
标签:反刍动物;营养物质反刍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瘤胃內栖居的厌氧微生物利用日粮蛋白降解产生的氨、肽和氨基酸作为氮源、利用日粮有机物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和ATP分别作为碳架和能量合成微生物蛋白(MCP)。
MCP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氮源供应者,能提供蛋白需要量的40%-80%),MCP合成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包括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及常量元素等,而维持微生物生长最主要的营养源是能量和蛋白质。
了解瘤胃MCP合成的因素对于进一研究动物营养调控技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反刍动物的定义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现象的动物,通常是一些草食动物,因为植物的纤维是比较难消化的。
反刍动物的消化分两个阶段:首先咀嚼原料吞入胃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再次咀嚼。
反刍动物在解剖学的共同特征是均为偶蹄类。
反刍动物的胃分为四个胃室,分别为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皱胃。
前两个胃室(瘤胃和网胃)将食物和胆汁混合,特别是使用共生细菌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然后食物反刍,经缓慢咀嚼以充分混合,进一步分解纤维。
然后重新吞咽,经过瘤胃到重瓣胃,进行脱水。
然后送到皱胃。
最后送入小肠进行吸收。
2 三大营养素的代谢机理2.1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机理及研究热点反刍动物真胃和小肠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类似。
但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使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与单胃动物又有很大的差异。
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经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成肽和氨基酸,其中多数氨基酸又进一步降解为有机酸、氨和二氧化碳。
微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氨与一些简单的肽类和游离氨基酸,又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如果饲喂的蛋白质含量过高,降解的氨会在瘤胃积聚并超过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最大氨浓度,多余的氨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并在肝中转变成尿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瘤胃内温度 一般38~40℃,影响因素:
(1) 体温; (2) 发酵,饲喂苜蓿等发酵快的饲料温度高些; (3) 饮水; (4) 部位,下部温度较上部高。
4. 瘤胃渗透压
是调节组织液和瘤胃液的一种动力 正 常 和 血 液 平 衡 (300Mosm/kg) 毫 渗 克 分 子 , 饲 喂 后 渗 透 压 提 高 到 350~400Mosm/kg,饮水下降,随后恢复。
反刍动物营养认识
一、了解反刍动物营养 提高利用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己工作中的竞争力 为什么反刍动物易患酸中毒,通过饲料、饲养如何
避免? 如何合理安排反刍动物饲养制度?
二.反刍动物消化生理
胃
• 瘤胃 • 网胃 • 辫胃 • 真胃(皱胃)
胃的功能
• 瘤胃
– 发酵、 VFA吸收
• 网胃
瘤胃内容物干物质 影响因素:(1) (2) (3) (4)
含量一般为10~15%。 日粮组成; DM进食量,随着DM的提高,DM%稍有增加; 饮水; 唾液分泌量。
瘤胃内环境
2. 瘤胃液比重
和牛奶差不多为1.022~1.055,平均1.038。 影响因素(1) 饲料类型,全放牧低于1(0.8~0.9),精料多,比重也越大。
10~15%。Warner和Stacy(1968)指出,瘤胃的含水量大 约与血液中的水分一样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尚不 清楚。瘤胃干物质含量受饲料特性的影响。饲料的采 食不连续,唾液分泌、瘤胃发酵、瘤胃内容物固相或 液相外流也不规则, 瘤胃体积不固定。一般可用g干物 质/kg体重来表示。
瘤胃内环境
终产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终产物是VFA,CO2,CH4,NH3 唾液: 瘤胃液被胃壁吸收后,以唾液的形式分泌到瘤胃中,
补充瘤胃液的损失,同时唾液的pH值为8~9, 可以中和瘤胃的酸环境,起缓冲作用, 此外唾液也含有营养物质如尿素的再循环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环境
瘤胃内容物的性质: 动物采食、反刍、饮水, 食物和水分相为稳定进入瘤胃, 供给微生物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瘤胃内容物含干物质10~15%, 食糜在瘤胃的分层见瘤胃的pH值: 变动范围5.0~7.5,pH值若低于6.5就不利
于纤维素的消化, pH值呈规律性变化,取决于日粮的类型和采食的时间,
NH3的浓度: 氨氮的含量变动较大,浓度一般为10~50毫克/100毫升, 饲喂后1~1.5小时达到峰值,大体上反映饲料的含氮量及 饲料蛋白质的可溶性和降解特性.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环境
渗透压: 瘤胃内的渗透压比较稳定,接近血浆水平,牛的瘤胃内的 渗透压为250~380毫渗透摩尔/千克,瘤胃中的NH3, VFA是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收,如采食后VFA量增加,渗透压增加, VFA进入血液中.
瘤胃内环境
瘤胃渗透压
渗透压以渗透摩尔来表示(Osmoles)。一个渗透摩尔(1000个毫渗透摩尔, mOsm)含有6×10 23个溶解离子/升溶液。渗透压来自于离子对水分子的吸引 力。通常用溶液冰点降低程度来表示。冰点每下降1.86℃相当于1000 mOsmol/kg Warner和Stacy(1965)报道,喂前瘤胃液渗透压通常比血液渗透压低;而饲喂后 数小时内瘤胃液渗透压高于血液渗透压,而后逐渐回至饲喂前的水平。
• 可以消化单胃动物不能消化的粗纤维 • 可以利用非蛋白氮来合成蛋白质 • 饲料蛋白 — 微生物蛋白转换
二、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环境 反刍动物主要靠瘤胃微生物来消化,消化的终产物与单胃动物不同
容积大 :能采食大量的饲料,包括精料和粗料,瘤胃在贮存饲料的同时, 也大量贮存水分
大量的微生物: 瘤胃相当于一个活体的发酵罐,将饲料的能量和 蛋白质转化为微生物蛋白和VFA;
瘤胃内环境
5.缓冲能力
当pH在6.8~7.8时,瘤胃内容物可被很好地缓冲。但在这一范围之外, 如加入HCl或NaOH,其缓冲能力就显著降低。瘤胃的缓冲能力受唾液质、 量,瘤胃挥发性脂肪酸、CO2内容物吸收及外流等因素的影响。
6.瘤胃中气体的成分
CO2和CH4气体是主要气体, 由于大量的CO2可被转化为CH4, 所以随着 饲喂时间的延长这两种气体的浓度逐渐接近。氧气一般占气体总量的 0.1~0.5%。
饮水可导致瘤胃液渗透压下降, 而数小时后稳定上升。 钠的吸收(瘤胃中主要阳离子)及VFA的吸收是动物调节瘤胃渗透压的重要手段。 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在260~340 mOsm/kg之间,均值为280 mOsm/kg,高渗 透压对于瘤胃功能有影响,渗透压在350~380 mOsm/kg的范围内可使反刍停 止。饲喂高精料可使渗透压升高。对于反刍动物,应防止饲喂大量的矿物质。
瘤胃内环境
7.瘤胃pH
(1)变化大,5~7.5, 正常值为6~7; (2)对纤维分解菌影响最大,•纤维分解菌的最适pH为6.4~7.0,
pH<6.2活性降低, pH<6.0纤维分解菌就会完全停止生长,原虫只有极少数 能存活,同时采食量下降。 瘤胃pH的维持:(1) VFA的产量,与日粮的精粗比有关;
– 配合瘤胃的功能、限制粗料大颗粒的流出
• 瓣胃
– 水分、V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吸收
• 真胃(皱胃)
– 类似于单胃动物的胃。分泌HCl,对蛋白质、脂 肪进行消化。
知识点
食管沟反射
食管沟是牛网胃壁上自贲门向下延伸到皱胃的肌肉 皱褶。在犊牛期,当牛受到与吃奶有关的刺激时,食管 沟闭合,将奶绕过瘤胃和网胃,直接进入皱胃进行消化, 此过程称为食管沟反射。
食管沟反射避免了奶进入瘤胃和在瘤胃中发酵产生 消化障碍。
在人工哺乳时应注意不要让犊牛吃奶过快而超过食 管沟的容纳能力,导致奶进入瘤胃,引起不良发酵。
在人工哺乳时要定时定人,以保持犊牛良好的食管沟 反射。
消化生理
• 微生物厌氧发酵
– 细菌、纤毛虫、真菌 – 细菌160 - 200 亿个/ml – 200,00 纤毛虫/ml
缓冲力: 瘤胃本身有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HCO3-/H2CO3,HPO42/H2PO4-,
前者调节能力较强瘤胃缓冲能力与饲料,唾液和瘤胃壁的分泌 相关,并受pH值,CO2分压和VFA,NH3浓度的影响. 温度: 39~40℃ 比重 1.022~1.055
瘤胃内环境
1 瘤胃内容物的干物质含量 瘤胃干物质含量变异较大,通常占瘤胃内容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