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生资助工作关系着高校乃至社会的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资助工作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资助工作体系也不断完善,但作为高校一线资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现有资助工作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资助工作的对策,希望能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性。

标签:资助工作问题对策2004年中央16號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2007年5月国务院也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充分说明了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

目前,高等学校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高校收费制度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使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不断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和工作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资助水平显著提高,但作为高校一线资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现有资助工作及其在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资助体系的内容自从1949 年建国以来,我国高校资助政策大概经历了四次较大的变革历程。

1950—1983 年采取的是“免费+人民助学金”的方式,1983—1986 年采取的是“人民助学金+人民奖学金”的方式,1986—1996 年采取的是“奖学金+学生贷款”的方式,1997 年至今采取的是“奖、贷、助、补、减”多元资助体系。

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探析【摘要】在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现实背景出发,探讨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现有工作存在的问题。

针对新形势下的需求,提出了创新与变革的方向,并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建设。

对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强调了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性。

本文旨在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新形势、工作机制、现实背景、重要性、问题、创新、变革、优化、建设、发展趋势、建议、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探析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进行深入探析,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就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进行系统的探析,旨在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本文将从现实背景出发,分析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探讨做好铺垫。

接着,本文将重点探讨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优化建设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的相关思考。

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现实背景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实背景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指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高校在资助学生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高校面临越来越多的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加大资助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解析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解析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解析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大量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学习。

这样,如何更好地资助育人就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应该说资助育人的重点其实还就是育人,而育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确定的工作方针之一。

目前,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以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以助学为主的助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临时困难补助制度;减免学费制度。

这些制度直接从经济上帮助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可以说国家的资助育人政策是非常好的,而现实中,许多拿了助学金的学生并没有刻苦学习、好好表现,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助学金真正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

1 我国资助育人制度现状分析(1)学生贷款制度。

学生贷款制度通常有两种:即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

现在说到贷款通常指生源地助学贷款。

生源地助学贷款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家庭暂时的困难,有效地缓解了学生上学的压力,也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助学金制度。

助学金制度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是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资助制度。

现在高校助学金覆盖面比较广,这就让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享受到这个政策。

(3)勤工助学制度。

勤工助学是指高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生产活动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学生从中取得相应报酬的助学活动。

(4)临时困难补助制度。

(5)减免学费制度。

2 完善资助育人体系的意义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

而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为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

解决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基本学习权益,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本文将从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总体概况、资助政策体系的构建、政策的执行与监督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总体概况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出发点是保证全体学生接受公平、公正、优质的教育,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框架下,包括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各类助学金、奖学金的设立和发放,以及对学生的贷款、减免学杂费、提供食宿补助等形式的资助措施。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主要对象包括贫困学生、优秀学生、残疾人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等。

这些政策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家庭经济困难,解决因家庭困难而影响学业的问题,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资助政策体系的构建1. 政府投入政府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主要扶持者,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国家、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会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用于资助学生。

这些基金主要包括教育经费、资助贫困学生的专项资金、助学贷款基金等,用于支持各类助学金、奖学金和各类资助措施。

2. 助学金和奖学金助学金和奖学金是国家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业成绩、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设立的资助项目。

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业表现,设立不同档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从而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更好地完成学业。

3. 助学贷款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政府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学生发放助学贷款,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助学贷款有着较低的利率和灵活的还款政策,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费支持。

4. 学费减免学费减免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及特殊群体学生,包括农村学生、贫困学生、残疾学生等。

政府对这些学生进行学费减免,让他们能够享受更为优惠的学费待遇,减轻经济压力,更好地完成学业。

5. 生活补助为了帮助学生改善生活条件,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提供食宿补助、生活补助等形式的资助,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的现状及国外研究现状的探讨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的现状及国外研究现状的探讨

一、我国高校国家助学的现状1.1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政策的实施目前,我国高校国家助学政策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国家设立了一系列的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以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2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政策存在的问题然而,我国高校国家助学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助学资金分配不均,部分学生无法享受到应有的资助;另申请助学金的程序繁琐,有些学生即使符合条件也因为所需材料繁多而难以申请到资助。

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无法得到应有的帮助。

二、国外研究现状的探讨2.1 国外高校助学政策的特点相较之下,国外一些高校的助学政策则更加完善。

在一些发达国家,高校助学政策不仅覆盖了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包括了表现优异的学生,通过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和贷款等形式,鼓励和资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

2.2 国外高校助学政策的启示国外高校助学政策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例如:应注重资助的公平性,既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又要激励优秀学生;助学政策要简化申请流程,减少学生的办事负担;高校助学政策要与社会资助相结合,形成多方资助的局面。

三、结合国内外情况,完善我国高校国家助学政策的建议3.1 优化资助政策,保障资助公平要实现优化资助政策,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保障助学资金的公平分配,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受益。

3.2 简化申请程序,减轻学生负担为了解决申请流程繁琐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简化助学金申请手续,减轻学生的办事负担,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能够顺利获得资助。

3.3 多方合作,形成资助合力除了政府的助学政策外,还可以鼓励社会各界、企业家等多方资助,形成多方合作的资助模式,从而为更多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政策在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但也需要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助学政策,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能够受益。

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多方资助的合力,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浅谈资助工作现状及育人体系

浅谈资助工作现状及育人体系

浅谈资助工作现状及育人体系资助工作是指为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资助工作有着长远的发展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浅谈资助工作现状及育人体系。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学生人数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资助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经济条件艰苦的学生数量庞大,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这种模式无疑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资助管理体系相对薄弱,资金分配不够公平和透明,导致一些学生错失了资助机会。

为了解决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高校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制度、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

这些政策可以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相应的资助,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加强了资助管理工作,建立了专门的资助部门和系统,负责资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这些措施提高了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避免了滥用和浪费。

加强了资助工作与育人目标的结合,推动资助工作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

通过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和关怀,促进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育人体系方面,资助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通过资助工作,高校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学校。

优秀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选择,他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提供更多资助和支持的高校。

资助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专心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经济上的支持可以让学生从繁重的赚钱压力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学习和成长。

资助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资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资助政策和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到应有的资助,导致了资助机会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资助机构和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资助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03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现存问题
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问题
01
政策不够完善
政策制定缺乏全面深入的考虑, 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 缺陷和漏洞。
02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03
缺乏反馈机制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等现象,严重影响政 策效果。
政策执行后,缺乏有效的反馈机 制,无法及时了解政策效果,难 以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个性化资助方案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资助方案,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的研究生资助资金监管机制,规范资金使用行为 ,确保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进行研究。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 和学术论文等途径获取;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研究生和导 师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看法和需求 ;访谈法则主要通过与研究生导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深 入交流,以获取他们对研究生资助体系现存问题的看法和 建议。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资助覆盖面广
01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覆盖面较广,基本保
障了研究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资助力度大
02 国家对优秀研究生的资助力度较大,除了提供基本的
经济支持外,还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贷款项目。
精准资助
03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高校实施精准资助政策
,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历程
初步建立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背景下, 为了确保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质 量,我国初步建立了高校研究生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研究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研究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研究[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高等教育的成本逐步增加,高校的学费逐步提高,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贫困生,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国家和高校都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状况。

本文在对现行资助体系高度评价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其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对改善贫困生生存环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国家“统包统配”无偿培养的旧模式已被打破,许多高校纷纷扩大办学规模,同时实施了学费制度改革,这不仅为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更多的学生可以走进大学校园,圆自己的大学梦。

但随着学费和生活费用的增加,高校贫困生比例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原本存在的高校贫困生问题更加突出。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为了使贫困生都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高校根据中央政策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免”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广大贫困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学业。

(一)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2007年6月,在国务院的部署下,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包括《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8个配套文件,就落实新的资助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新的奖、助学金体系中,设计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项制度。

其中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

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摘要:虽然资助体系经过多年的完善,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实际资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科学的现象。

因此,文章提出调整资助体系的政策导向和优化资助结构,构建“助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使贫困生真正摆脱物质、心理和能力贫困的状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体系;长效机制一、引言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学生就学成本的不断提高,高校中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凸现。

面对这一形势,以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为目标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关系到每一个贫困学生受高等教育权利的保护、进而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筹资、高效实施”的贫困生资助模式,主要的方式有“奖、助、贷、勤、补、免”,切实解决了许多贫困生的困难。

然而,在贫困学生得到各种经济资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一,我国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高校贫困生人数逐年递增,助困资金缺口较大,多方筹资困难重重;二是资助工作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第三是一年又一年的大批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后,拖欠或缓缴的学费数额巨大,后续配套措施缺乏,部分学生“等、靠、要”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严重;第四是学生欠费数额逐年增加,超出学校基本承受能力,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展;第五是国家助学贷款采取信用方式发放,银行尚缺少控制风险措施,顾虑较多,推进开展的难度还很大。

第六是部分高校贫困学生因贫导致学业下降、身体疾症、心理扭曲、自我封闭,甚至造成社会的不安全隐患。

正是在此背景下,本项目提出调整资助体系的政策导向和优化资助结构,改变现有的资助体系导向,把对贫困生的资助从无偿变有偿,由“输血”向“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转变,最终构建“助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使贫困生真正摆脱物质、心理和能力贫困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
作者简介: 徐秀 云, 研究生 ;
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 分别采取措施予以资助。 据统计, 过去几年中, 全国普通高校专项用于资 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总经 费每年都在 C$ 亿元以上。 其中, 国家助学奖学金每年经费总额为 @$ 亿元, 年 资助学生 A" 万多人。而国家助学贷款自开办以来 至 !$$? 年底, 全国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 @@A 万, 贷 款合同金额达到 &% 亿多元。今年之内, 调整、 完善 后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落实, 资助范围将能涵盖公办普通高校中的全部贫困家庭 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必将成为我国资助高校贫困家 庭学生工作的最重要措施。然而, 因受内外诸多客 观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高校资助体系在现实运行中 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 其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越 来越明显。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第 !" 卷
会捐助占 !#$ !% , 可见, 资助工作 中对国家的依赖 性还是很强的。 !、 国家资助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其指导和协调 功能大打折扣, 不同高校在实际操作遇到的困难都 会有所差别。贫困生已经发展成高校中一个特殊群 体, 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关于贫 困生的内涵和判断标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但 我国的资助制度对此却未作严格规范。而对目前建 立起来的资助体系中较为重要的几种资助办法, 国 家亦没有做好相关的建章立制工作。 &、 高校资助制度的外部环境建设欠缺。无论是 经济体制还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都是由国家主导推 进, 那么深化过程中, 高校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也需要借助国家力量来加以克服。投资教育, 最大 的受益者是社会。从这一角度去想, 社会有责任为 高校的贫困生工作出一份力。而国家在这方面并没 有对社会提出更多严格的要求, 致使社会不是有意 回避责任就是怠于主动承担这类义务。可见, 国家 很有必要通过税收等政策来鼓励社会参与对高校资 助工作的支持。另外, 高校资助体系的运行, 很大程 度上有赖于一些外部公共体系的支持。但是现实中 由于公民信用体系未完善, 已严重影响到高校贫困 生的贷款申办、 勤工助学业务的开拓等方面的工作。 ( 二) 社会方面: 由于国 情的限制, 高校运行资 助体系的绝大部分条件以后将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社 会。但是目前社会对高校内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 认识还不够, 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信任的因素。 ’、 金融机构出于对风险的考虑, 不得不严格控 制助学贷款的发放额。这里的风险包括银行办理助 学贷款业务时, 由于业务对象的特殊性和现有客观 条件的限制所导致经营管理难度加大而产生的管理 风险。主要包括银行投入成本高的风险; 信息不对 称带来经营管理上的风险; 银行评估、 识别和防御国 家助学贷款风险的能力不够, 以及人才流动带来的 经营风险。另外一个就是道德风险, 即银行在办理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 由于借款人道德缺失, 主观上 骗取国家助学贷款, 甚至恶意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这些都导致了金融机构 一般不太愿意对贫困生发放贷款。 !、 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 给银行的贷款管理带来了政策上的风险。政策缺失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文化研究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文化研究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文化研究一、绪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和帮助的工作,旨在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经济困难,保障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是推动公平教育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制度不完善、经费不足、管理混乱等。

本文将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文化角度出发,探讨现阶段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1. 学校关于资助工作的政策和制度不完善目前,很多学校的资助政策和制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

一些学校的资助政策仅限于贫困生,且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能获得资助。

学校的资助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申请流程复杂、审核周期长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资助申请和发放。

2. 资金来源有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资金来源通常包括政府专项资金、学校拨款、社会捐助等。

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资金并不充裕,导致学生资助工作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更是雪上加霜,学生的困难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3. 管理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些高校在资助工作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上存在一定问题。

比如资助信息公开不足、服务不够及时、对学生的辅导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资助申请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难。

1. 健全资助工作的文化体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文化体系,强调公平、公正、透明的核心价值观。

这意味着,学校需要加强对资助政策和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更加明确地规定资助对象的范围和标准,并简化申请程序,提高审核效率,确保学生的资助申请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学校要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强调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使资助对象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拓宽资金来源,增加资助的筹集渠道。

除了政府资金和学校拨款外,可以积极寻找社会捐助和其他赞助资源,以扩大资金总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路径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路径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路径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当前高等教育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

他们面临着物质困境、学习困难、心理压力等多重难题,而如何精准资助这一群体则成为了各高校共同的难题。

本文将围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路径进行探讨。

一、建立健全的资助体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建立既需要高校的自我探索,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集中管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做到信息化、规范化、精准化管理。

政府需要出台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激励企业、社会团体等参与资助,扩大资助范围和渠道。

二、制定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助的前提是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资助标准。

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成绩及个人特点等综合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类,及时更新资助标准,确保资助对象的精准性和公正性。

三、建立资助评估机制高校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估机制,通过家访、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获取资助对象的最真实情况,确保资助对象的真实性及其资助的合理性。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来源是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的重要保证。

高校应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包括政府投入、企业及社会组织捐赠、学生个人后援等,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资助。

五、建立健全的资助宣传与监管机制高校应积极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申请,同时加强资助管理和监管,防止漏洞和资金流失。

六、提供全方位的资助服务高校需要提供全方位的资助服务,包括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就业与创业帮助等,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尽快脱离困境,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路径的建立需要高校、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制定科学的资助标准,建立资助评估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健全的资助宣传与监管机制,提供全方位的资助服务,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数量逐渐庞大,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过去,高校资助主要以奖、贷、助为主,重点在于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在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范畴逐渐扩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经济补助,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如何创新高校资助育人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适应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通过分析现有的高校资助育人现状,探讨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的路径,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出建议和实施策略,旨在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措施。

【内容结束】【字数:212】1.2 研究意义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高校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能够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学生资金困难等问题,有助于建立更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也能够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发现目前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高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探讨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还有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增强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和融合,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创新,旨在提高高校资助育人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分析当前高校资助育人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探讨新时代下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创新路径,寻找符合时代需求的解决方案;三是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未来改进提供借鉴;四是提出针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具体建议,以期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五是探讨机制创新的实施策略,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可行方案。

“五育并举”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探索

“五育并举”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探索

“五育并举”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探索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中“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通过资助工作实现“五育并举”,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等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理念、机制和实践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

首先,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需以新理念为指导。

传统的大学生资助工作主要关注学生的经济方面的需求,忽视了全面培养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构建“五育并举”的资助育人体系需要引入新的理念,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化培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

只有将资助工作与培养目标相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才能让资助更有价值。

其次,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需完善机制。

构建“五育并举”的资助育人体系需要在制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建立起学生资助部门、教育教学部门、心理咨询部门等多部门之间的通畅沟通机制,促进各方资源的共享和协同。

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校内、校外资源的整合,与社会各界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资源,丰富学生的培养途径和方式。

最后,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需要通过实践来完善。

只有将理念和机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职业规划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和创业的相关帮助。

其次,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

最后,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提供科研经费和导师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实践中探索“五育并举”的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既需要高校内部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发展很快,各种形式的资助项目不断涌现,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1. 资助项目过多、重复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各种形式的资助项目不断增加,但是很多项目却存在重复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资金和人力资源,也影响了申请资助的学生的选择。

2. 资助对象没有系统筛选很多高校的资助对象主要选取的是贫困学生,但是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筛选和评估,导致一些不需要资助的学生也获得了资助,浪费了资助资源。

3. 资助申请难度大一些高校的资助申请难度过大,需要填写大量的申请表格和提供各种证明材料,而且往往需满足较高的平均分和奖学金荣誉等条件,导致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不能获得资助。

4. 资助管理粗放在资助管理方面,很多高校采用比较粗放的方式进行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制度,从而容易出现资产浪费、资助核查不严等情况。

5. 资金监管不到位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由于一些相关制度的不规范或者管理的不到位,往往存在资金分配不公、贪污等现象,导致资助工作的公信力受到破坏。

二、高校资助工作的对策与建议1. 优化资助项目结构高校应该逐步优化资助项目结构,避免出现重复资助的情况,把有限的资助资源更聚焦地,用于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困难,从而更好地发挥资助的作用。

2. 建立科学的筛选机制在资助对象的选择上,建立科学的筛选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对申请人进行筛选和评估,避免出现过多的资助对象或者资助对象不到位的现象。

3. 改善申请流程优化简化资助申请流程,提高申请人提交申请的入口,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并提高资助的申请效率。

4. 完善管理制度高校应该加强资助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资助的流程开始进行规范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这样可以避免资助的浪费和文件的烦琐。

5. 健全资金监管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资金监控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作,保证高校提供的资助项目能够得到合理、公正、透明的使用,降低资金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浅谈资助工作现状及育人体系

浅谈资助工作现状及育人体系

浅谈资助工作现状及育人体系资助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资助工作的现状以及育人体系的建设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资助工作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助政策的不够完善和公平。

由于不同高校间的资源差距以及地域差异,导致资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是资助工作的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资助工作的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流程冗杂、资金使用不透明等。

三是资助工作的对象和范围有待明确界定。

在资助对象和范围的确定上,不同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明确。

育人体系的建设是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育人体系的核心目标。

资助工作在育人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资助工作,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资助工作还能激励学生自我发展、自强不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如何完善资助工作现状并构建育人体系?一是要健全资助政策,保障政策的科学、公正和透明。

学校应该制定更加细化、完善的资助政策,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确保资助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是要加强资助工作的管理机制建设。

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资助工作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督促,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公正分配。

三是要明确资助工作的对象和范围。

学校应该明确资助工作的对象和范围,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

建设育人体系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一是要加强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指导和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

二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良好的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资助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资助工作的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高校资助工作在当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申请流程繁琐、审批周期长、资助额度不足等。

通过问题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资助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层面的不到位。

目前已有的对策包括简化流程、加强审核力度等,但存在实施难度大、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在可行性分析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建立更加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加强资助管理能力等措施。

高校资助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期待未来高校资助工作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问题、对策、可行性、改进建议、总结、展望、建议措施、研究目的、现有问题、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资助工作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需要接受各类资助来帮助他们解决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其中包括资金不足导致资助标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申请流程繁杂、审核不公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影响着整个高校资助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对于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研究和改进高校资助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资助效率,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和解决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资助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方向,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加高效和公平地为学生和家庭提供资助支持。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认清问题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终达到优化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资助服务,促进教育公平及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2. 正文2.1 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1. 资金来源不足: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以及学校内部收入等,但是这些资金往往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高校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挑战,如学生数量增长、高校资源不足、贫困生入学困难等问题。

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

资助育人是指通过多种形式的资助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促进其全面发展。

这不仅是高校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研究表明,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资助政策较为分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学生获得资助的途径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有必要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完善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效益,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资助政策,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助力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本研究将深入分析现行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现状,探讨新时代下的资助育人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改革完善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研究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加强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现状分析高校资助育人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课题研究论文: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题研究论文: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2109 高等教育论文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高等教育学习贫困学生的资助管理系统的设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性问题。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促使贫困资助的对象越来越符合国家资助标准认定,但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文正是基对这方面问题的考虑进行探讨。

通过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俩方面的提升,以期实现更为精确的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管理。

一、高等教育学校贫困生资助简述1、资助流程。

在本世纪初我们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意见》的管理办法,连同《意见》下发的还有具体配套实施办法。

贫困学生申请国家补助的流程一般如下:学生通过国家建立的贫困学生入校绿色通道进入到大学以后,会得到国家贫困等级的认定然后是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在高校申请助学金然后经过国家系统的资格审理,发放助学金,然后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然后将助学资金发放给受资助学生,最后就是后期的跟踪管理系统。

2、现存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在技术技能方面提供了很多便利。

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的“奖、贷、助、勤、补、减”等方面的国家资助,但是在实际的资助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技术不足。

贫困资助信息的管理方面,高等教育资助工作的分工较为分散,资源之间不互通,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方面的工作不足,造化成立一些国家资过于集中的现象。

并且教育资助部门与高校之间关于贫困生补助方面的沟通较少,在出台了相关资助体系后,有的高校不清楚资助渠道和方法,很难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受补助办法。

我们国家在资助人员排比方面基本是2500:1的比例配比,但是在高校实际专注于贫困学生补助的人员是达不到这个比例标准的,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学生大量的扩招。

二、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做为数据库,在系统输入中依照“学生――困难学生――困难等级认定――国家资助”这样一个程序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有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研究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一样获得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家出台的一些资助项目,并就高校在认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简单的解决办法,使资助政策在高校中能够高效率的发挥作用。

标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问题措施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大学高昂的学费及大城市的消费水平也使得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望而却步。

如何资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化、完备化、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这套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 等政策。

因而,高校的资助工作可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一、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1.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是教育部为了激励高校学生努力学习、勤奋刻苦,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每年评选一次,获奖人数约占全国高校学生人数的0.2%,获奖学生将获得8000元的奖金。

为了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努力学习,国家规定,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的设立不仅使同学们能够在经济上的补助,更重要的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国家奖学金是以激励贫困生为导向的资助方式。

2.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略有不同。

资助对象为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评奖一次,获奖人数占全国高校学生人数的3%,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5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设立主要用于激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资助奖励。

3.国家助学金
除了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和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又一覆盖范围更广,资助力度更大的政策。

主要资助高校里品行表现较好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为三个档次:一等每人每年资助4000元,二等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三等每人每年2000元。

高校里20%的学生都能获得资助,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

4.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是教育行政部门、银行和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银行贷款,学生不需抵押即可向银行贷款一定的金额,以期能够正常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分期偿还。

目前常见的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农信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科生每生每年贷款金额不超过8000元。

但是会有部分同学毕业后不能正常、按时还款,应该加强在校生的诚信教育。

5.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困难的又一有效途径。

大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取得合法收入。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每学期校内设置700-1000个勤工助学岗位,每学期工作4.5个月,每周工作不超过8个小时,酬金120-150元每月每岗,而且学校和各学院在招聘时,也是侧重选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在工作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

6.“ 绿色通道”制度
为了让贫困学生都能上大学,全国各普通高校都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

新生在入学期间,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学校审核后为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学费缓交或减免手续,保证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学习。

7.入伍代偿
学校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等相关文件精神,为入伍的大学生提供的优惠政策,符合政策的补助对象,每生每年补助不超过8000元。

8.大学生医保
国家规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具体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水平,减轻学校和学生家庭的负担。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学校每年新生入学统一收取大学生医保费用,并统一为学生办理参加淮南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手续。

9.学费减免
学校对符合减免政策的孤儿和新疆内高班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在校实际表现,酌情减免全部或者30%-50%的学费。

有的学校还有一些特殊的奖学金,一些院系也会为因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变故,本人患有重大疾病而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临时性补助。

由此可见,国家和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了很多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交不起
学费而辍学。

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有很多,所涉及的部门也很多,各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扎堆申请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界定、民主评议过程不完善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使得国家的资助政策不能发挥其最大的好处。

下面我们就资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这项有利于学生的政策真正帮助到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1.贫困认定环节缺乏可信性,认定工作有困难[1]
现有的贫困生认定,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衡量什么样的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什么样的学生家庭经济不困难。

一般都是,老师一启动贫困生资助工作,学生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方面是资助金额较多,学生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故意隐瞒家庭收入情况,夸大困难程度,以取得资助。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经济真正困难,因自尊心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而选择放弃助学金的申请。

往往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反而得不到资助。

贫困生一旦认定不准确,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比如学生会认为老师做事不公平;会出现一些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拿到助学金之后花钱大手大脚,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

2.班级评议过程不完善[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需要经过班级民主评议环节,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以辅导员、班主任任组长,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民主评议工作,一般采取民主投票方式评定困难等级。

这种民主投票的方法能够避免由辅导员认定产生的偏差,但也出现一些问题[3]:一是评议小组成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评选结果,部分评议小组成员容易凭个人喜好投票而忽视实际情况;二是每年大一新生刚入学不久即开始困难学生认定,同学之间缺乏了解,评议过程困难重重,容易评判失误;三是每次评选前存在拉票情况,同寝、同乡、朋友等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评议结果,评议过程缺乏监督规范。

3.认定标准过于僵化[4]
很多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中都有,是否有一些高档的通讯工具,或者吃饭消费高不高等。

但实际情况是,贫困学生也可能有这些物品,一般为长辈所赠,或者学生通过空闲时间打工自己所挣,所以不能单纯根据学生有没有高档通讯工具或生活消费高一点就片面断定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贫困孩子也有吃饭吃的好一点的权利。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该采取的新措施
1.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
进校之初,就要专门召开资助工作主题班会,让每一位同学都要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及资助办法。

加强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做好同学们的利益观教育,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从根本上杜绝伪贫困现象的发生。

通过和学生多谈心,多接触,并结合身边同学的反映,筛选出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生活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也贫困。

营造良好的评选环境,尽力做到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得到资助。

2.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要严格评定标准,对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困难的学生做好调查工作[5]
辅导员对认定工作程序要认真把关[6],确保每个环节公平公正。

尤其是民主评议,它是认定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同班同学彼此联系密切,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民主评议能较好地反映民情民意,有利于认定过程中的公平公正。

助学金的评定应该在辅导员指导下进行。

可以通过向申请者同宿舍和其接触频繁的同学了解情况,也可直接向申请者家里或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打电话核实。

辅导员应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申请助学金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家庭经济等情况,并以此作为申请助学金的重要参考。

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班级中哪些学生生活简朴,哪些学生喜欢铺张浪费、摆阔气,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到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时候就能做到公平公正,让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更多的资助。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的资助政策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一样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更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好国家资助政策,全面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的问题,在平时就把工作做细,转变观念,大胆探索,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德铎,张桂华,陈芳.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圈,2007(23):186-187
[2]于纪航. 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议[J]. 教育探索,2008(8):20
[3]夏侯宏,王璐,郑红勇等.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的调查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8(5):57
[4]曾李红,鲁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与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160-161
[5]刘明然.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探讨[J]. 学理论,2009(8):175
[6]王春娟.高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探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
(3):163-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