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支持实施

放松呼吸
进行深呼吸练习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恢复内心平静。
冥想练习
通过专注于当下,培养积极思维,提高应对能力。
适度运动
进行轻度锻炼可以释放压力,增强身心健康。
情绪调节技巧的培训
1
深呼吸放松
教会患者如何通过缓慢而有节奏的深呼吸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
2
积极思维训练
引导患者学会以正面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
经济担忧
高昂的医疗费用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
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焦虑与恐惧
住院期间患者容易因疾病、治疗过程和不确定未来而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情绪低落
长期的疾病治疗和住院生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无助和失望的情绪。
身体形象障碍
疾病和治疗可能会改变患者的外貌和身体功能,从而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
角色扮演
设置实际情景,让患者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应对方法,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引导式训练
採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帮助患者掌握情绪管理、放松等心理健康技巧。
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跨学科协作
由不同医疗专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全面周到的治疗方案。
专业分工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给予心理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支持重点患者。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
80%
满意度
80%的住院患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到满意
78%
改善情绪
78%的患者表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
7.8
评分
平均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为7.8分(满分10分)
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技巧

心理护理技巧:
关键点是给予病人安全感 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可信 让病人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急病人所急的态度 尤其注意不要有看似冷漠的神情、态度或语气
术前术后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术前: 1.害怕:疼痛与死亡 2.担心,是否会出意外、残废等 术前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害怕与担心做好解释 工作,减轻焦虑使其合作 术后:常常为手术结果焦虑,或因疼痛而生抑郁 心理护理: 1.及时告知手术结果 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3.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 4.鼓励病人积极配合康复指导或者康复操等练习
尊重
爱与归属 的需要
分析各信息,了解病人的需要: 不同病人在不同时期 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病人的需要-1
举例: 气管插管呼吸 机辅助呼Biblioteka 时自我实现 的需要尊重
呼吸顺畅 饮食的供给 温度适宜 缓解疼痛 保障休息和睡眠等
爱与归属 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给予和帮助,满足患者需要
其 他
依赖
依赖心理
患病例后病人大都有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病人 往往对自己日常行为生活自理的确良自信心不足,事 事依赖别人去做,行为变得被动顺从;情感脆弱;一 向独立、意志坚强的人也变得犹豫不决;一向自负好 胜的人变得畏缩不前等。 病人的严重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姑息迁就 病人的依赖心理难以培养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 念。 医护人员应尽量发挥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 对严重依赖者应采用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 为治疗等。
Page 43
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技巧
心理过程分期
1.否认期 2.愤怒期
心理护理要点
对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2 0 年 4月 第 5 07 卷 第 4 期
和情绪上的稳定 。向患者讲解所患症状 、发病 原因、 如何治疗 , 这样 患者才能感到有兴趣和愉 快接 受治疗。 2 特殊检查 中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查,都会引起 患者强烈 的焦虑 不安感 。因此 ,护士在
他们心理负担 ,尽量放松他们 的紧张情 绪,同时护理
人员应主动接触患者 ,尽量表现 亲切和 热情 ,应分析
对方的文化程度、职业等去分别对待 。主动介 绍医院 的一些规章 制度 、院 内环境、作息 时间、责任护士及 主管 医师 ,务必使 每一位 患者都能得到心理上 的安宁
境,在这个 陌生环境 中,他 既没有所 熟悉的人又要受
缘学科也应孕而生 ,例如护理心理学就是一 门。在对 病人 的心理进行分析的基 础上加 以施 护的学科 ,在医
到疾病 的煎熬,甚至还面 临死亡 。因此 ,患者首先发
生的心 理活动 是孤独 ,缺乏安全感 ,为此有焦虑不安 的心情 ,整 日忧心忡 忡;其 次在住 院时的生活习惯完 全不 同,他 的每一个细节被 医护 人员所 注视着 ,被护 士所记录 。入睡后护 士或其他 人员又在走 廊或病 房中 走 动检查,这一切都会加重 患者 的心理 负担 。对 以上 心理 负担,患者 往往表现 无所适从 ,治疗 的效果也会
对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许 萍
0 70 100) ( 内蒙古鄂 尔多斯 市中心 医院
中图分类号 :R 9 . 3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2 - 6 7 2 0 )O —0 6 — 2 7 8 0 7( 0 7 4 02 0
我作为一名住 院护理 人员 , 工作在护理的第一线 , 经过多年的经验 累积 ,我现在对住 院病 人的心 理状态 分析一下,供大家参考 。 随着现代 医学 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 ,现代 的护理 技术和水平 也在不断 的发展和完善 中,许多 的护理边
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住院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住院期间,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住院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改善患者在医院中度过的时间。
问题一:信息传递不畅当患者被送入医院时,他们 often 对自己病情知之甚少,而这使得他们对以下事项感到困惑:治疗计划、检查安排、药物服用和康复计划等。
此外,信息流通也往往没有合理组织,导致了失误或重复工作。
解决方案:1. 提供清晰简明的信息:医院应该确保患者了解他们所处的治疗进程和下一步该做什么。
2. 沟通与合作: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高效团队协作模式。
3. 数字化系统:使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可以更好地跟踪和共享患者信息,减少传统纸质文件可能引发的错误。
问题二:长时间等待住院期间的患者和家人经常需要面对漫长的等待时间。
这个问题可能导致不满和焦虑,特别是在病情危急时。
解决方案:1. 提前计划:医院可以通过提前安排各种检查、手术和治疗来减少等待时间。
2. 有效的预约系统:使用智能预约系统,提前规划较为准确的治疗或手术时间,并避免重复预约。
3. 温暖舒适的环境: 医院应提供一个愉快的等候区域,如舒适的座位、良好通风和娱乐设施,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问题三:不足的心理支持住院期间身体上的不适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然而,在许多医院中,心理支持服务相对欠缺。
解决方案:1.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在住院期间提供个别或群体治疗。
2.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关于应对与缓解压力的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情绪困扰。
3. 患者支持小组:建立患者支持小组,让患者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
问题四:营养不良在一些医院中,饮食可能过于单调或难以下咽。
这导致患者摄入的营养不足,影响他们的恢复速度。
解决方案:1. 个性化膳食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口味偏好提供定制化的膳食计划。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住院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种种问题,老年人们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这篇论文将重点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第一部分: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1. 抑郁症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据统计,超过50%的老年住院患者可能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快乐感、睡眠问题、食欲减少和自我评价不足等。
老年人的抑郁症症状可能不太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帮助和治疗。
2. 焦虑症焦虑症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
焦虑症状可能包括不安和紧张、担心和恐惧、躯体症状(如头晕、胸闷和呼吸急促)等。
因为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的变化,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焦虑症状。
3. 失眠症失眠症是老年人的另一个常见心理问题。
失眠症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多次中途醒来、睡眠时间短和早醒等。
失眠症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昼夜颠倒、疲惫不堪和情绪低落。
4. 神经质老年人的神经质可能表现为焦虑、疑虑、恐惧和情绪不稳定等。
这一点与年轻人有所不同。
老年人的头脑和身体功能正在逐渐减弱,他们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有自信和乐观。
第二部分: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针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而实施的一种治疗。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护理方法:1. 鼓励交流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老年人抒发情感。
抒发情感可能是缓解心理问题的关键,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患者的自尊心。
2. 创建积极的环境为老年人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能使他们更愉悦和放松。
你可以使用自然光线和音乐来增加房间的舒适度,这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紧张。
3. 体贴和关怀体贴和关怀是治疗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护士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耐心细致地照顾患者来提高他们的情绪值和积极性。
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注,老年人也一样。
4. 提供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老年患者的治疗重点之一。
护士或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正式的心理治疗。
住院ICU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21年3 00 月
33 9
住 院 I U患 者 的 心 理 分 析 与 护 理 干 预 C
陈 艳 红
( 黑龙江省双鸭 山煤 炭总医院 IU, C 黑龙江
关 键 词 自我 效 能 ; U; 者 ; 理 ; 复 I 患 C 护 康 中图分类号 :R 7 43 文 献标 识码 :B
4 P rn a e tN,E ri . A a d mi d,c n rl d tilo i ot F n rn o z e o t l r fv — oe a c ro s e p r n e t r u h p e u p r f r mae f st ai u x e e c h o g e r s p o t o l rt me i i i
人是一个 由生 理 、 理、 会所 构成 的系统 , 心 社 这个 系统 与其周 围变动 的环 境发生相互 作用 , 当两者均处 在动态 平 衡时 , 体身心倾向于健康 , 内外 环境失衡 时 , 的完 整 个 而 人 性就 会被 破坏 , 健康 便会 出现 问题 。因此 , IU 的特 殊 在 C 环境下 , 护理人员在照顾这些 身体 健康严 重受创 病人 的时 候, 不仅要减轻病 人 的躯 体上 的不 适 , 同样 要关 注 病人 心 理上 的问题 。对这类患 者进行 心理护 理 , 以通 过运用 恰 可 当的沟通技巧 , 自我 效 能理论 为 指导 , 助病 人 应对 与 以 帮 适应不能改变 的环 境 和现状 , 克服 心理 上 的障碍 , 坚定 康 复 的信心 。 、
我效能, 坚定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让患者 回避负性刺激 。任 何与病 人有关 负性事 件 , 特别是 同种疾病的其他 病人 恶化 或死 亡 的消 息都会 对 自我 信念 构成严 重的打击 , 削弱他们 的努力 , 因此 , 病情 和疗 效 尚 在 不 明朗的时候 , 免让 患者 知道 这类 消 息 , 避 在病 房管 理上 可以考虑危重病人 的分离治疗 J 。
剖析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

17 3
尖处 皮 肤如 果 剥 离 的太 薄 , 体置 人 后 易 引起 鼻尖 处发 红 、 白 假 发 等 皮肤 颜色 的 改 变 , 至穿 透 皮肤 假 体外 露 等 , 一现 象临 床最 甚 这 为 常见 。为 了更好 地 预防并 发 症 的发生 , 不但 要做 到上 述 的几种 预防方法 , 还要在进行手术设计 时, 把鼻形与脸型联系起来 , 务求 使手 术 塑造 出的鼻 形 能与 面部 其他 器 官相 和谐 。 比如 前额 、 颧骨 和 下颏较 高 的就 医者 , 形也 应 高挺 ; 型宽 大的就 医者 , 其鼻 面 其外 鼻亦 应 大些 ; 脸 型小 巧 的就 医者 , 宜配 以高 大 的鼻 子 。 但 则不 实际 设计 时 , 可把 一 个 模式 用 于 所有 的受 术者 , 所 有人 的外 鼻都 不 让 是 一个模 样 。真正 理想 的整形 手术 应该 运用 人体 艺术 的塑 形 , 保 留就 医者原 有 的 轮廓 和 线 条 , 加上 一 些 人 工的 塑造 , 手术 后就 使 医者有 自然美 和 真实 美相 融合 的感 觉 。著名 美 容外 科专 家 P E ES 并 发症 。 “ 。难 然 而 , 鼻 部解 剖 的特 点 , 体 的质 量 及 手术 医生 的经 验 说 过 :鼻 整形 术是 所有 整 形外 科手 术 当 中最 难 的一 个手 术” 根据 假 技 巧 , 定 了隆鼻 术后 并 发症 的多 少及 严 重程 度 。 隆鼻术 后 并 发 度 大是 因为这个 手术 的操作 一般不 是在 直视之 下操作 ,而是凭手 决 症 相 当的常 见 , 样才 能 更好 地预 防并 发 症 的发 生 呢?这 就 促使 术者 的手感 和经验 施行 的 。且 术后 如果有 一点 点瑕疵就 很容易被 怎 人们 看 出来 , 是 因为在 面部 器官 中 , 睛和鼻 子是最 吸引人们 眼 这 眼 整 形 医护对 隆鼻 术后 并发 症 的发 生要 有新 的预 防理念 。 手术 医生 不但要有熟 练的手术技巧 , 还要掌握 并遵 首先 , 前要 对就 医 者的 基本 情况 了解详 细 。 比如 就 医者术 球 的器官 。所 以, 术 才 前的鼻形是什么样子 ,通过整形手术后改变成 为什么样的鼻形 , 循 上述 的原 则及 手 术 的每个 环节 , 能预 防各种 并 发症 的发 生 。 对手术的期望值有多高等 。 手术医生应对手术后鼻子的大概鼻形 参 考文 献 有 所构 思 , 诉就 医者 让 其知 道术 后 的鼻 形 大概 是 什 么样子 。对 【】 . 医学 心理 学【 . 告 1 何伦 美容 M1 北京, 北京 出版社 , 8 : 8 1 8 7. 9 2 戚 王 临床 M] 北京, 民 人 有 的原有鼻形缺陷比较大的就医者来说 , 术后效果就会欠佳一些 。 [】 可名 , 陇德 . 技 术操 作 规 范整 形外科 分 册【 . 2 这 就更应 该让就 医者知 道这是 做 手术 , 木工 做桌 子 , 成什 军 医 出版社 ,0 446 — 6 不是 想做 2 0 .:5 6 . 么样就做 成什么样 。要 根据 自己的鼻形 , 原有 基础 上有所 改观 。 [] . 形外 科 学【 】 江 , 江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9 9 : 1— 在 3王炜 整 M. 浙 ’ 浙 19 ,1 8 90 1 1 02 . 取得就医者的谅解, 使其期望值不可太高 , 最终双方达成共识。 4 ] 张辉. 鼻整形几个问题的讨论[. J 中国美容医学, 1, ] 2 0: 0 6 其次 , 术前外鼻的测量、 设计、 画线也很重要 。最重要的还是 f郭树忠, 7 78 . 腔隙 的剥 离 , 离 出的腔 隙一 定要 在 鼻 背筋膜 下 。前 面 已叙 述 腔 78 - 8 剥 隙在 鼻背 筋膜 下的 优点 , 如果 腔 隙 剥 离在 皮 下 : 假 体 置人 后 稳 【] 顺利 . 体 软 骨与 膨体 聚 四氟 乙烯在 鼻 整形 手术 中的应 用 【. ① 5 姚 自 J ] 定 性 差 , 来手 摸起来 易 动 ; 外 观不 佳 , 一 看 就知 道鼻 子 是 中国美容 医 学, 0 , 4: 3 34 将 ② 让人 2 0 () — . 0 9 3 1 1 做 的; 随着 时间 的推移 , 刺 激皮 下组 织并 穿 透 皮 下组 织 , ③ 假体 甚 【J0 , 杰 . 形 美容 外科 手 术 对 患 者体 像 影 响 的初 步研 究 『. 6R晨 栾 整 J 1 2 0 8 . 0 6 3 至皮肤, 引起假体外露。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剥离腔隙时, 鼻 中国美容 医 学, 1,: 2
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

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诊疗护理资料的分析,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的一些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采用开放式谈话方式询问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入院的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近2年来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日显突出,其中以焦虑、恐惧、不安孤独、失落感为主。
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提高优质护理内涵,可有效解除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干预措施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
相应的,现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也随之增加,加之陪伴家属相对不足以及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其并发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凸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老年人在身体方面,包括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进入衰老期;在心理方面,以意识和个性为其主要测量内容的个体心理学活动的程度来说,其心理年龄也进入衰老期。
因此,在其身体不适时,伴随的精神疾病也显而易见,主要包括性格障礙、神经症、情感性精神病和老年精神分裂症等,及时有效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这些心理问题,给予老年住院患者康复的信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该病区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患者550例。
其中男256例,女294例,男女之比为47∶53,年龄最高82岁,平均年龄63.3岁。
就诊病种分布:脑出血病例238例,占43.3%;脑梗死病例263例,占47.8%;其他病例49例,占8.9%。
1. 2 常见的心理问题1. 2. 1 情绪改变有的患者变得冲动易怒,沟通困难;有的变得敏感多心,对自己的病情悲观消极;有的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
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目的分析ICU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措施。
方法将58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疏导和劝慰,争取社会偶联系统的配合,做好知识宣教等护理措施,于患者入科24h内及出院前用焦虑自评表(SAS)各评定一次进行比较。
结果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ICU 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对其进行细致具体的心理护理后,其心理问题缓解,护患关系加强,护理质量提高,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标签:ICU患者;心理问题;心理护理重症监护的患者病情均非常严重,需要进行及时抢救治疗,患者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和一整套详细的检查和治疗程序,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和不适应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1]。
传统的护理模式中,ICU护理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观察患者各种监护指标及抢救上,忽略了对患者情绪及心理的护理,不利于患者康复,更不利于提升护理质量[2]。
2013开始我们提出并开展ICU患者心理关爱护理,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他们心理应激的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恢复,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自己。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全部来自2014年1月~5月在我科患者58例,平均年龄43岁,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表现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1.2分组将58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1.3方法1.3.1分析心理特点1.3.1.1焦虑、恐惧这类患者因为环境的改变、知识的缺乏往往顾虑重重,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不安,有的表现为急躁易怒、心慌、难以入睡,有的表现为沉默、拒绝交流。
1.3.1.2孤独无助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内心渴望亲人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但又顾虑别人的想法,这种内心的冲突在加上入院后,接触的都是陌生人,而产生孤独无助感。
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

.40 6 1来自绝配合而影响治疗 的顺利进行 。 31 绝望 无助 .3 . 有 些慢性病 患者 , 治疗效 果较差 , 病 疾
医护人员“ 同战胜疾病 ” 共 的信心 。规范护士言行举止 , 掌握沟 通 的技巧 , 学会倾 听的艺术 , 为真诚 、 有效 的沟通打好基础 ; 学
迁延不愈 , 家属 态度 的转变 及家庭沉 重的经 济负担 , 使患者 对 治疗态 度变得消极绝 望。 特别是老年患者常怕给 自己的儿女增
基层医学论坛 2 1 年 1 月第 1 卷第 3 期 02 O 6 O
. . . . . . . . . . . . ..
m a i45 47 78 @ q co r 1 1 4 8 : n 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处 于一种高度 的应激状态 。应对产妇进行合 理的心理护理 , 消
【 程芳云 . 宫产率 与剖宫产指征 变化 因素分 析[ . 层医学论 坛 , 2 ] 剖 J基 】
2 1 ,5 2 :3 1 . 0 1 1 ( ) 1— 4
( 稿 日期 :0 2 0 一 O 收 2 1— 7 l )
除其心理障碍 , 缓解产妇高 度紧张 的心情 , 从而积极 配合手术
加负担 , 担心 自己成为家庭 的累赘 ; 孤寡 老人常 因无 人照顾 自 己及对 治疗 费用 的担忧而 内心不安 , 往往使他们失去治疗 的信 心 , 现为沉默寡 言 、 表 自怜 自怨 、 孤苦无 助 , 对病痛 的恢复逐渐 失 去信 心 , 对疾病 的救治不抱积极态度。 31 逃避 .. 4 逃避是一种正常 的心理防卫机制。 有些患者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受到疾病的折磨,再加上长期住院的生活条件限制等因素,心理状况及情绪都会有很大变化。
因此,作为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应重视患者心理上的变化,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问题会对患者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都知道,住院患者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心理问题是不是也会对住院患者造成较大危害呢?首先,在医院治疗期间,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失眠和焦虑。
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睡眠维持障碍、失眠等。
睡眠障碍导致的主要危害就是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劳动能力。
其次,由于住院治疗期间,患者若缺乏情感支持,和家属之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
有些家属对病人的病情不理解、不关心,甚至存在歧视和虐待病人等现象,这些不良行为对病人的康复不利。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很容易导致疾病复发及加重。
最后,由于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治疗效果不好,患者容易产生自卑、绝望、厌世等不良情绪。
这些不良情绪会使患者情绪消极,甚至出现厌世情绪。
由此可见,心理问题对住院患者心理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我们应该重视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提高其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对住院患者的作用是什么?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常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这对疾病的康复非常不利。
所以,要想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调养身心,就必须做好心理护理。
那么,心理护理对住院患者有什么作用呢?(1)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疾病康复。
同时,患者在住院期间,也要注意住院期间的饮食、运动、及睡眠等。
这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2)有助于身体恢复。
在住院期间,患者会在生理上、心理上发生许多变化,因此,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必须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并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新医学模式下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

品单独放置框 中清洗 。
5 利器如刀 片、 头 、 针 缝针等 放入 专用利器 盒 内, 密封 后放 入 医用塑料袋 中由专人送到垃圾 回收处理焚烧。 6 物流 : 流方 向区域 的合理划 分物 流。人 流方 向实 行单项 人
l3 1
通过 的方法 , 逆流 , 行 由污 到净 , 止人 员跨 区的 随意 走 不 实 禁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 的转变 , 治疗 手段也 随之 改变 , 不仅是指生 物 医学传统 模式 的治疗 , 应该 是生 物一心 更 理~ 社会医学模式下 的治疗 。在这种新 的治疗模式 下 , 医务 人 员所 面对的不是 孤立 的疾 病 而是活生 生 的个 体 , 有着经 历、 个
性、 需求 、 经验等 特征 的人 , 而且 人与人 有着 差异性 , 医务 人 员
关键 词 : 患者 ; 心理健康 ; 干预 中图分 类号 :3 5 R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0 0r (0 10 —0 1 —0 1 6— 9 92 1 )3 13 2 0 7 A rc: at W仙 t hneo m d  ̄m d ro e aea e ne t dn f iae ipc o d es O lpyl1 clat s- l cag ei od,  ̄f v wud ̄a i 0ds s,m at f i ae nte s l0 a f o o l e f c l h n n g e s l c0 c m, tf f 0s v g a r ne t  ̄ g I o e t ipoe h uU 0ene i a ete pyhl c r l s y锄a I cue i d f h e8 r t dma n .n r ro m r e a ̄ f li d es t a m, sco 6 fpo e a a e eu n d vt q i f s er m l o l bm b l l g ass
住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及焦虑抑郁现状分析

住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及焦虑抑郁现状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住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及焦虑抑郁现状的分析,发现青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焦虑状态较为明显、抑郁情绪较为普遍的问题。
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为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相关心理技能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心理困扰。
文章对实际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启示和展望,为未来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疾病。
【关键词】青年、高血压、心理弹性、焦虑、抑郁、住院、研究、干预措施、关系分析、综合分析、研究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也开始出现高血压的情况。
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数需要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年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常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包括对健康状况的担忧、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生活的恐惧等。
这些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影响到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了解住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弹性以及焦虑抑郁状态,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住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焦虑抑郁现状,分析其心理状态和心理弹性水平。
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状况,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揭示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及焦虑抑郁现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心理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住院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住院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院治疗。
然而,住院期间患者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住院患者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问题在陌生环境中长时间住院,患者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焦虑。
尤其是那些与亲人分离或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受到心理困扰。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配合治疗和恢复速度,还可能加重原有疾病。
针对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心理咨询: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住院患者提供情绪支持和建议。
2. 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开展康复小组、兴趣班等活动,促进患者之间交流与共鸣。
3. 建立志愿服务队伍:邀请志愿者定期陪伴患者,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二、营养问题住院期间,患者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来促进康复。
然而,由于医院食堂菜品单一、口味不符合患者喜好等原因,许多住院患者在进餐方面存在困扰。
营养摄入不足会延缓康复速度,并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餐饮服务:与专业营养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2. 提供食物选择:增加菜品种类,丰富口味,满足患者个人需求和偏好。
3. 加强宣教工作:为住院患者提供关于饮食习惯和注意事项的指导,使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合理膳食。
三、医疗信息不透明在住院期间,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科室的治疗和检查,这就涉及到医疗信息的传递问题。
然而,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或医疗信息不透明,患者和家属经常无法了解治疗进展、用药情况等重要信息,给患者带来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定期与患者交流治疗计划和进展。
2. 提供多元化信息渠道: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向患者提供治疗信息,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3. 建立在线平台:开设在线健康档案系统,使患者和家属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健康数据和相关医疗信息。
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培训

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培训在医疗服务中,除了对患者身体疾病的治疗,关注其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住院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的不适、对疾病的担忧以及环境的改变等多种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为医护人员提供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培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和恐惧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疾病的未知、治疗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的不良后果感到焦虑和恐惧。
他们可能担心疾病无法治愈、治疗带来的痛苦、对家庭和工作的影响等。
2、孤独和无助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朋友,身处陌生的病房,患者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特别是在病情较重或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情况下,这种感受可能更为强烈。
3、抑郁和悲观长期的疾病折磨、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对未来失去信心,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和悲观的情绪。
他们可能对生活失去兴趣,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4、依赖和退化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间会过度依赖医护人员,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和意愿,出现心理上的退化现象。
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1、促进身体康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提高免疫力,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身体的康复。
2、提高患者满意度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温暖、关怀的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和尊重,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心理护理的原则1、尊重和关爱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以关爱、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2、倾听和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
3、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
4、保密原则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
四、心理护理的方法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迎接患者,主动介绍病房环境、医护团队和治疗流程,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问题分析和干预

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问题分析和干预目的探讨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问题及干扰措施。
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精神科住院的15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资料。
结果导致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与患者所患疾病、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结论探究精神科病人的心理状态及临床资料,掌握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发病原因,是精神科制定护理计划,施行护理干扰措施、保障患者身心安全的前提條件标签: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不良情绪;护理干预措施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常常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对疾病的转归及其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情绪不稳定时,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加之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容易出现冲动、自伤、伤人、毁物等行为[1]。
本文从护理角度对113 名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精神科住院的出现情绪波动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79例(52.7%),女71例(47.3%)。
70例(46.7% )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35.5%)情感性精精神障碍患者,10例( 6.7%)神经症患者,7例( 4.4 %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5例( 3.3% )分裂样精神病患者,3例(2.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3例( 2.2%)癔症患者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所选150例出现情绪波动的精神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调查情绪波动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引发原因2 病人住院期间常出现的心理问题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即包括正常的心理反应,也包括病态的心理反应。
本文对对15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存在的主要不良心理问题为:悲观(79%)、自卑(55.16%)、缺乏自信心(50.12%)、担心原有疾病复发(18%)、害怕出现药物副反应(21%)。
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5、抑郁、消极:患者由于疾病的 原因,对预后的忧虑和不安,担心手术 会对今后工作、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对 自身的疾病缺乏治疗信心,以及家庭经 济原因对治疗的影响等,患者容易产生 悲观忧虑和不安的心理。
心理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通 过自己良好的行为、语言、表情、态度、 姿势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 状态行为,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帮 助其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 态。心理特征不同,护理对策各异。 1、紧张烦躁的心理护理:耐心听取患 者的诉说,对患者所述痛苦及因此而引发 的各种牢骚给予理解,取得患者的信任, 注意使用暖刺激性的语言,使患者消除紧 张、烦躁、稳定情绪。
心理护理方法的应用现状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心理护理 展开比较普遍,许多护士开始注意与 病人的交流与沟通,把共性心理护理 与个性心理护理相结合,采用各种量 表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较满意 的效果。
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1、压抑、孤独:由于患者住进医院, 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同医护人员之间“只有 服从的权利”往往只是按医护人员要求去做, 患者会产生孤独感和压抑感。 2、恐惧、烦躁不安:患者面对医院各 种复杂的的环境,甚至引流管和监护仪导线 制约了身体的活动,伤口的疼痛、术后咳嗽 咳痰,更换体位的不适,会产生恐惧感。当 医护人员不断的为他们进行检查、治疗、护 理时,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恐惧心理。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医学服务的对象是有思想的人,目前患病 率10﹒5%,2020年15%,疾病死亡率420万, 2020年达到770万。心理疾病致死率将占死亡的 19﹒7%,此外,心理疾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劳动能力下降。美国每年有20%的人患心理疾病, 目前我国有16000万人患心理疾病,老年心理障 碍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增高,大、中学生心理卫 生问题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 心理障碍导致的严重后果---自杀。精神分 裂症患病率为6﹒5%,每年约20万余人死 于自 杀,中国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约有45~ 70%人患有抑郁症。
住院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住院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患者住院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方式,但在住院期间,患者可能面临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困扰,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康复效果和医院的运作。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住院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善这些情况。
一、心理压力大住院治疗往往伴随着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以及对疾病恐惧和不确定性的担忧。
这些因素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中,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医院可以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首先,可以派遣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社工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扰,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安抚。
其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放松训练、艺术创作等活动,帮助患者释放压力、舒缓焦虑情绪。
同时,提供心理疏导的课程,帮助患者学习一些缓解压力的技巧和方法。
二、食欲下降住院期间,患者可能因为疾病、药物副作用或环境变化等原因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
这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身体情况。
为了改善食欲问题,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丰富饮食种类和口味,并注重菜品的营养均衡性。
在满足医生推荐饮食要求前提下,增加患者喜爱的菜品,增强其食欲。
其次,在用餐时提供温暖友好的餐桌环境,让患者感到舒适与放松。
还可以邀请家人参与患者的用餐过程中,增加亲情关怀。
三、床位资源紧张随着医院人流量不断增加和医疗资源有限,住院患者面临床位资源紧张的问题越来越普遍。
这给须要长时间住院治疗的患者造成了诸多困扰,也给医院的病房管理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床位资源紧张问题,医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大投入,增加和改善病床数量。
这可以通过扩大医院规模、提高建设速度、引进更多的技术设备等方式实现。
其次,加强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优化病床使用率。
通过严格的病情评估和住院时间管理,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
此外,开展日间手术和门诊治疗等形式也能有效减轻住院患者的压力和缓解床位资源紧张情况。
四、交流困难语言沟通障碍是很多外地或非本地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CCU病房病人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CCU病房病人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ccu就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的,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ccu患者大多数起病急,病情为重且变化复杂,伴随生理改变而出现心理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资料表明ccu约有50%危重患者有不良心理反应[1],因此针对这些不良心理反应通过多方面给予心理护理。
关键词:CCU病房病人;心理分析;应对措施一、患者心理分析1、焦虑与恐惧患者入住ccu后,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并且发现其他患者大多都有监护、吸氧、血氧、多重液路,自然意识到自己受到威胁,或因其他病人的呻吟声,或因抢救时紧张的气氛,医护大声讨论病情,或因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声,都会在心理上极度不安,极易产生焦虑与恐惧。
2、独孤感CCU是心脏病重症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患者大多病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原则上是不允许家属陪护的,实行隔离探视,患者置身予陌生环境,缺少家属呵护,患者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会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加上患病以后对亲情的渴望及依赖,使患者产生了强烈的孤单害怕的心理[2]。
这样容易使患者产生陌生、恐惧、无助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
此外,医护人员有时因工作繁忙而忽略了予患者的的沟通交流,更增加了患者的孤独感。
3、沮丧忧郁患者住院后,由于疾病或手术伤口疼痛的原因,生活不能自理,一切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易产生消极被动情绪,从而产生消极意念,很多病人由于文化程度或相关知识缺乏,对疾病认识有限,对治疗心中没底,于是忧郁苦闷、忧心忡忡,如果监护室内有因病去世或抢救无效去世的病人更会加深病人的恐惧、悲观、消沉的负面情绪。
4、暴躁、烦躁患者在生病后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事业、生活受到了影响,心理发生改变,易导致情绪不稳、冲动、暴躁、逆反心理、不配合治疗、或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
在监护室大多数患者会进行监护、吸氧、血氧饱和度监测、身上有许多电极线和多路液体,手臂还会有袖带监测血压,这样可能会觉得肢体受到束缚,不自在,或因医护人员的频繁走动、通宵照明、时间感丧失,缺乏时间感和昼夜节律感都会加重病人的烦躁感。
新医学模式下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

・
31 2 ・ 8
N .7 2 1 o0 0 1
MI I A F R T0 E C LI 0 MA 1 N D N
医疗 论 坛
作 时马虎大意 , 不遵守护理操作程序 , 发错 药打错针 , 违反无 菌原则 , 不注意 用法律 、 法规约束 自己的言行 , 不清楚 患者 就医享有 的权利 , 免 陷入护患 难 纠纷 。对患者指导不到位或 者缺 乏最根 本的 宣教 , 引起 患者不 满。有 的护 士进入临床工作后 , 不思上进 , 不加强 自 的学习 , 身 导致理论 知识欠 缺 , 护理 业务水平差 , 工作经验不足 , 不知道 怎样去 观察患 者病情变 化 , 以致 延误治 疗 。在治疗过程 中, 对新 进的医疗设 备性 能的不 了解 , 作方法不 熟悉 , 操 出 现异常情况时不 能正确应对 , 忙中出错 而引发纠纷。 2 5 护理管理 不严 格。护 士各班 职责不 明确 , 作缺乏 主动性 , 相 . 工 互 推诿 , 且护理 人员配制不足 , 工作量 大 , 巡视时 间相对 不够 , 造成液体更 换不 及时 , 输液速度过快或不顺畅 , 迫穿刺 处时 间不够长 等 , 压 往往 造成患 者或 家属不满, 发生纠纷较多。 2 6 环境管 理不善。个别患者对治疗质量 和环 境都期望过高 , . 由于环 境嘈杂 , 床单不洁 , 贵重物品丢失 , 饭菜供应不及 时等均易使患者不 满, 迁怒 于护 理 人 员 引 发 纠 纷 。 2 7 护理人力资源缺乏 。每班 的工作 量大 , . 由于护理 人力资 源缺乏 , 医护 比例倒置现象还普遍存在。17 9 8年卫生部 的要求病床与护士 比例为 1 : 04, . 医护比为 12, : 目前 各 医院护理 人员严 重缺 编。我科 的 比例根本 达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摘要】针对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较为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采取积极对策,即通过一系列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建温馨的护理服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健康教育,使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以提高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住院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患者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在住院期间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
针对其心理反应等问题采取积极的对策通过一系列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工作,其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以提高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住院患者早日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 患者的基本需要
患者入院后,首先的需要是健康的需要。
这又分为身体的需要和社会心理需要。
身体的需要包括:需要新鲜的空气,充分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富含营养的食物、水,生理排泄,保持正常的体温。
保持皮肤清洁、完整,需要安静及必要的活动,需要舒适无痛苦和良好的感观刺激。
社会心理需要包括:一定的自主权,明确的环境认识,卫生、教育,与各方面的交流,人道主义(承认、接受、尊重)地位,温暖的关怀等。
其次是生存环境的需要,包括安全可靠,经济收支合理,出行舒适方便等。
2 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
2.1 恐惧和焦虑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产生焦虑,不了解自己疾病的性质,易产生期待性焦虑,而在接受治疗时,面临各种治疗(手术、注射等)以及各种检查,患者容易产生较强的心理负担,调查发现55%的患者对治疗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从心理护理的角度看,属于自我躯体完整性丧失而产生这类心理上的损失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
另外,住院费用过高也是导致焦虑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2.2 对环境的不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无论是病房、治疗室、医护人员及病友,对新入院的患者都是陌生的,面对这一切,患者会感到不安,如适应不良,会产生恐惧、失眠、甚至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3 心理问题的护理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当患者步入病房时,护士首先同患者见面,应热情、主动、礼貌相待,因第一印象最为深刻,它可直接影响今后的护患关系,护士要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及主管医生的姓名,在谈话过程中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讲话,多一些征求的口吻,以示尊重,在介绍住院环境及医院各项规则时要从关心患者的角度出发,避免患者产生“受管”的感觉,使患者能正确理解各项住院规则完全是为病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与休息环境所必备的条件。
患者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睡眠障碍,护士可根据其不同的性质给予及时的对症处理和安慰,尽量使其保证良好的睡眠。
而对于妇女、儿童及静脉血管不好的患者,应由高年资护士给予操作,使其减少恐惧,优质服务不仅包括微笑的面容,更包含高层次的专业化、知识化服务。
同时要做好家属及亲友的思想工作,以求多给患者一些帮助和安慰,
因为这种亲情和爱抚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每句话都非常敏感,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合理要求,应尽量给予明确的回答和满足,对不太了解的情况,不要勉强回答。
这就需要护士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使语义明确、达意、规范并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要求护士提高语言修养,从而增进护患关系。
3.2 创建温馨的护理服务要求护士走进病房,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
切实为患者解决问题,并掌握患者现存及潜在的各方面问题。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通过谈话给予启发和开导。
因入院的患者对医院的环境、医护人员都是陌生的,加上病痛的干扰,心情常处于焦虑与苦闷之中,易产生烦躁不安、忧虑、失眠等,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的痛苦,故需要护士关心和开导,尽快让患者适应环境。
应主动介绍医院大概情况及本科的环境和设施,如食堂、开水房、洗漱间、办公室、配餐间以及午休、查房、探视、治疗等具体时间等,做检查时,安排陪检人员全程陪同,并详细交代注意事项。
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亲切、温暖,有如在家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要将其他病员介绍给新病员,包括姓名和这些病友的基本情况,使他们彼此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相互关照,以使其消除在新环境中产生的孤独和寂寞感,尽快适应新环境而不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3.3 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护士在为患者做任何一种检查、治疗时都应主动讲解,如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各种检查采取的基本方法,使患者对其有所了解,并明确如何配合治疗,以解除其因不了解而产生的忧虑。
若发现患者对某个问题迷惑不解、精神负担较重、情绪低落等,应主动开导患者说出其原因,并与其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找出治疗的有利因素,指示患者应采取的态度和措施。
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家庭经济情况给予指导和健康宣教,使其获得有关知识,积极支持与配合治疗,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应付病情变化的能力。
所以说,护理工作和艺术工作有相似之处,“有情有才方能动人”。
因患者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人生观不尽相同,职业各异,所以要求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要针对不同的人,做到语言因人、因病而异,以标准规范的护理措施达到预期的目标。
3.4 做好健康教育住院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的疾病的诊治、护理、预后情况,并希望医护人员重视自己。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收集资料,准确通俗给他们讲解病情的发展、化验结果,治疗方案,并及时了解他们用药后的效果,即使反馈给医生。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教会其家属做好家庭护理,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产生依赖性和懒惰性,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4 小结
住院患者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不良的心理问题,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恐惧和焦虑,多见于年老、病重或多次入院及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的患者;而对检查和治疗产生恐惧,多见于初次入院,医疗知识缺乏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所以,我们发现心理问题若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可避免患者产生对环境、治疗、检查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使其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