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湖南茶叶出口_十五_回眸

湖南茶叶出口_十五_回眸
第 33 卷第 2 期 2006年6月




T EA COM MUNICAT ION
Vo l 33, No 2 June, 2006
湖南茶叶出口
文国华 张运北
十五
杨 勇
回眸
( 湖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长沙 ! 410007) 近年来湖南茶叶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 头, 2004 和 2005 年茶叶出口量年均达到 2 万余 t , 金额达到 3000 余万美元, 创近几年新高。输往俄 罗斯、斯里兰卡、荷兰、美国等 57 个国家和地区 , 并新开辟墨西哥、哥伦比亚和以色列等 6 个市场 , 近两年绿茶出口量占 61% 、货值占 65% , 并且茶 叶质量深受客户 喜爱, 茶商纷 纷来湘考察 , 洽谈 业务。 1 出口茶叶概况 湖南茶叶出口经历了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的低 迷徘徊 , 进入 十五 期间出现了较快增长势头 , 期间我
( 2) 出口企业增多。随着茶叶出口经营权的 全面放开, 申请茶叶自营进出口权由原来的审批制 变为登记制, 许可证和配额也于 2006 年 1 月 1 日 取消。因 此, 许多纯内 销企业也纷纷 步入国际市 场 , 茶叶外销业务由原来的中国土产畜产湖南茶叶 进出口公司独家经营变为目前我省有十九家出口茶 叶经营单位。 ( 3) 出口大户增多。由传统的国有外贸公司独 家经营成为民营企业和股 份制企业唱主 角。近年 来 , 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省三利进出口公司 和湖南登凯贸易有限公司 三家独占鳌头 , 年均超 500 万美元 , 他们占全省出口总值的 88 7% 。湘潭 茶厂和长春茶厂年均达 200 万美元, 成为我省茶叶 出口的新秀。 ( 4) 加工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 技术改造加快。 目前, 我省大多数出口茶叶加工企业 ( 卫生注册企

湖南茶叶出口.doc

湖南茶叶出口.doc

船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技术贸易壁垒对湖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丁捷职称讲师班级二班学号 *********** 学生姓名施硕夫2009年5月29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教学单位:经济管理学院题目:技术贸易壁垒对湖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起止时间:2008年11月16日至2008年11月28日学生姓名:施硕夫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指导教师:丁捷教研室主任:詹晶总负责人:陈熙2008年11月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技术贸易壁垒对湖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在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无论是WTO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措施,还是多边环境协定与环境相关的贸易措施,它们都有一个主要的载体,那就是技术贸易壁垒。

近年来,发达国家运用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所进行的贸易限制措施越来越多,使我省的对外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2000年以来,欧盟对进口茶叶颁布了农药残留限量的新标准以后,我省的出口茶叶对该地区的贸易量骤然下降。

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贸易壁垒对湖南茶叶出口的影响,然后探讨湖南省茶叶出口和茶叶加工业的现状及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贸易壁垒;出口现状;对策T echnical Barriers to T rade in T ea Exports inHunan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 In the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relations question receiv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widespread atten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regardless of being WTO and the trade related environment measure, the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 agreements and the environment related trade measures, they have a main carrier, that is the technology trade barrier.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ed country exported the restraint of trade measure which using the technology trade barrier to our country carried on to be getting more and more, causes our province the foreign trade to come under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Since especially 2000, European Union has promulgated the pesticide residue limiting the quantity new standard after the import tea, our province the export tea to this local volume of trade suddenly to drop.This article has first analyzed the technology trade barrier to Hunan tea export influence, then discusses the Hunan Province tea export and the tea processing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on the existence question.Key word: Technology trade barrier; Export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目录1 技术性贸易壁垒 (1)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 (2)1.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 (2)1.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 (3)2 湖南省茶叶出口的现状 (4)3 湖南省茶产品加工业的问题 (5)3.1“农残”含量 (5)3.2国际认证较少 (6)3.3出口茶叶品种集中,面临国际市场突变的风险 (7)4 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 (8)4.1应对“农残” (8)4.2做好产业结构分工和定位 (9)4.3政府应加强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 (10)4.4必须合纵连横,创出国际品牌 (11)4.5加强出口茶叶卫生质量控制、完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技术 (12)4.6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观念,生产多样化的茶叶深加工产品 (12)4.7增强茶叶产业的国际认证管理意识 (13)参考文献 (15)谢辞 (16)茶叶出口在湖南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海关统计08年1-10月湖南省茶叶出口约2.43万吨,出口金额4596万美元。

浅析湖南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浅析湖南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摘要湖南是我国的茶叶生产大省,更是我国的茶叶出口大省,无论是茶叶出口量还是出口额,湖南茶叶出口都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茶叶逐渐走向世界的同时,作为茶叶大省的湖南省如何提高竞争力打破层出不穷的国际贸易壁垒,逐渐提高湖南省茶叶的出口竞争力,逐渐成为湖南茶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面临的挑战,应重视对湖南茶叶出口贸易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对策进行优化。

通过分析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湖南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品牌效应、质量标准和环境认证制度落后,茶品企业管理能力不足,国际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等。

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品牌建设、技术完善等方面提出促进茶叶市场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湖南茶叶出口贸易贸易壁垒ABSTRACTHunan is our country's tea production province, is our country's tea export province, whether it is tea export volume or export volume, Hunan tea expor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country.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Chinese tea gradually towards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as a big province of tea how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unan province to break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emerge in endlessly, gradually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xport of Hunan tea, gradually become Hunan tea enterprises in export trade challeng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export of Hunan tea, and look for countermeasures to optimiz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 export trade in Hunan province, the problems of tea export in Hunan province a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lack of brand effect, the backward quality standard and environmental certification system, the insufficient management ability of tea enterprises, and the endless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 market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brand building and technology improvement.Key words: Hunan Tea Export trade Trade barriers目录一、引言 (1)(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二)文献综述 (2)二、湖南茶叶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分析 (3)(一)湖南茶叶出口贸易国内外环境分析 (3)(二)湖南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5)三、湖南茶叶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10)(一)缺乏国际品牌效应 (10)(二)质量标准和环境认证制度落后 (11)(三)茶叶企业管理能力不足 (12)(四)国际贸易壁垒层出不穷 (12)四、促进湖南茶叶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13)(一)加大研发和品牌建设力度 (13)(二)引用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和环境认证制度 (14)(三)企业自身完善技术建设和管理经营 (14)(四)强化贸易壁垒应对意识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17)浅析湖南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陈伟乐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近年来宏观经济的下行,导致整体的市场情况都不佳,从而引发了消费升级的比对局面。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省份之一、湖南茶叶以其独特的品种和优质的品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下面是对湖南省茶叶出口的分析。

一、湖南茶叶的品种和特点湖南茶叶品种繁多,主要有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岳阳楚茶等。

其中,信阳毛尖是湖南省最有名的传统茶叶品种之一,以其细嫩的叶尖、鲜爽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著名。

君山银针则以其鲜爽的滋味和宜人的香气而受到欢迎。

岳阳楚茶是湘中地区的特产,以其独特的花香和鲜嫩的叶片而备受消费者推崇。

二、湖南茶叶的出口情况湖南茶叶的出口量逐年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湖南茶叶的年出口量超过10万吨,出口金额超过1.5亿美元。

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东南亚国家、欧洲国家和北美洲国家等。

三、湖南茶叶出口的趋势1.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湖南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其他茶叶生产大国的竞争。

因此,加强品牌建设是提高湖南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品牌建设,湖南茶叶可以更好地展示其独特的品种和优质的品质,吸引更多海外消费者。

2.提高质量标准:为了满足国际市场对质量的要求,湖南茶叶企业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同时,推行有机种植和绿色生产,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茶叶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3.开拓新兴市场:除了传统的茶叶消费大国外,湖南茶叶企业还可以开拓一些新兴市场。

比如,中东地区由于宗教因素,对清真茶叶的需求较大;非洲地区人口增长快速,茶叶消费也在上升;拉美地区对有机茶叶的需求较高等。

湖南茶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

4.加强国际合作:湖南茶叶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其他茶叶生产大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附加值。

可以与国际茶叶产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茶叶推广和培训活动,扩大湖南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四、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市场竞争激烈:湖南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来自其他茶叶生产大国的竞争,包括中国其他省份的茶叶。

湖南黑茶的出口贸易研究

湖南黑茶的出口贸易研究

湖南黑茶的出口贸易研究湖南黑茶,俗称湖南黑茶,又名衡州黑茶、湘西黑茶,是中国茶叶主要品种之一,因产于湖南而得名。

湖南黑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回甜,口感浓郁,故而深受国内外茶客的喜爱。

在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湖南黑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湖南黑茶的生产、品质、出口情况等方面展开研究,希望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茶叶贸易的促进提供参考。

一、湖南黑茶的生产概况湖南黑茶的生产地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南部的衡阳市和湘西自治州的境内。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衡阳市的黑茶主要分布在湖南省东北部的耒阳市、衡阳市、常宁市和衡东县等地。

湘西自治州的黑茶主要分布在湘西北部的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和龙山县等区域。

这些地方因地处湘南山地,气候湿润,高山、低山、丘陵地貌间杂,环境条件非常优越,是湖南黑茶得以生长和发展的理想之地。

湖南黑茶的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衡山地区的茶叶品种有着18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在唐代时期,即已出现了湖南黑茶的雏形。

明清时代,湖南黑茶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成为湖南省的重要特产之一。

至今,湖南黑茶的生产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体系,包括农艺栽培、采摘加工、熟化制作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二、湖南黑茶的品质特点湖南黑茶因地而异,呈现出多样的品质特点。

一般来说,它的干茶外形紧结,色泽乌润,金毫显露,灰褐色。

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回甜持久,茶味浓厚。

不同地域的湖南黑茶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衡阳的黑茶则以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闻名;湘西的黑茶则以其色泽红润、滋味醇厚而著称。

湖南黑茶的品质特点主要受生长地理环境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茶树的生长环境有所不同,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而加工工艺的不同则决定了最终茶叶的风味特点。

湖南黑茶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精湛的加工工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高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三、湖南黑茶的出口情况随着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持续扩大,湖南黑茶也逐渐走向世界。

湖南茶叶出口分析

湖南茶叶出口分析

收稿日期:2006-02-07 修改稿收稿日期:2006-06-20作者简介:黄成云,男(1982-),湖南衡阳人,主要从事茶叶贸易工作。

湖南茶叶出口分析黄成云 辜阳平(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 长沙 410015)摘 要:本文依据湖南茶叶出口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影响湖南茶叶出口的诸多因素,指出了扩大出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茶叶;出口;对策Analysis on the Export of Hunan TeaHUANG Cheng yun,GU Yang ping(H unan Pr ovincial Sanny I mp Ex p Corp L td ,Changsha 410015,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 port of Hunan tea,the author an alys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x port of H unan tea,and poined out the effective w ays to improve it Key words :Tea;Ex port;Countermeasure 湖南曾号称 江南茶馆!,有两千多年产茶历史,是我国重点产茶省份之一。

茶叶是我省传统的大宗出口农产品也是省政府扶持的重点农业产业之一。

湖南茶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有过辉煌历史,1988年湖南约有2万t 左右茶叶出口,创汇达4000万美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湖南茶叶出口量逐年下降。

到1991年,因为欧盟农残标准等原因,出口大幅下降,全省全年出口茶叶仅为1 15万t,创汇1551 3万美元。

近几年出口形势逐渐好转,但湘茶处在中国茶叶全球地位下降的总体背景下,在其它主要产茶省茶叶产业稳步发展大气候下,即使近几年出口形势已好转,我们仍应清楚认识到湘茶出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贸易经济--湖南茶叶出口技术壁垒分析

贸易经济--湖南茶叶出口技术壁垒分析

28上旬刊湖南省商务厅统计报表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茶叶在湖南省农产品出口量中2003年位于第三排名有所下降04年04年比03年上升了44.42%05年比04年的上升强度下降了34.82%04年12.06%2005年的出口比重下降较多第一是俄罗斯联邦9960532美元比2004年上升了73.66%29上旬刊而欧盟的检测方法是直接拿茶叶进行检测默认标准二字来形容中国茶叶出口已经遭受重创茶叶出口欧盟时除执行欧盟指令外英国2005年湖南出口德国的茶叶下降了48.86%日本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定范围之广这一新标准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肯定列表有的甚至超过400项检测项目预计将增加5倍以上而在我国尚没有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达492种农产品262种湖南省的检测技术比较落后根本就无法达到这个标准俄罗斯等国的茶叶技术壁垒1999年美国部分茶叶进口商对中国出口红茶及部分绿茶提出大肠杆菌超标问题磁性物质如进口茶叶的磁性物含量规定不得超过5PPm氯氰菊酯甲基对硫磷韩国三一是安全用药技术普及存在盲点二是我国现行卫生标准与国际不接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低农残工作的难度但其中部分不符合欧盟的要求甲氰菊酯等超标2.加工在生产贮藏如生产加工用具和包装材料等被微生物污染从事茶叶加工也可能导致茶叶被致病性病源微生物污染资金和技术力量都很薄弱对出口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但企业规模小而散这对湖南茶叶畅通无阻地进入国际市场是不利的进行品牌建设是当务之急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并对重金属污染进行研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充分发挥茶叶同业公会的职能作用联合起来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建立更大规模的集团企业实现农科工商资一条龙进出口结合3.加强茶叶的国际认证实行茶叶的国际认证配带相同的这是一张畅通无阻的国际贸易通行证因为产品认证所依据的标准是国内外的先进水平检验结果无疑是可信赖的产品要想在世界上有竞争能力参考文献日本及欧盟在国际贸易中实施技术壁垒情况1[3]江玲平:试述我国新茶叶卫生标准的特点及作用.茶叶通报2006贸易技术壁垒协议。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八年,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理念得到客户的青睐和肯定。

目前公司主要经营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六大系列下各类茶叶的出口。

欧洲、亚洲作为中国茶叶销售的两大市场,一直是中国茶业出口的传统市场,本文主要从产品出口到消费出口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茶业至欧洲、亚洲做出口茶业成本核算,为出口茶业的宣传和推广设计出口经营方案。

关键词:茶业出口贸易市场分析一、出口商品概况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经过多次深化改革而成的专门经营研发茶业进出口的国际品牌企业。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等六大系列,在此专门介绍红茶,绿茶,黑茶三大系列。

(一)红茶、绿茶、黑茶的基本概况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凋萎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

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英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祁门红茶独具的特色是: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绿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

湖南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

湖南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

贫 困 现 状 : 全 市 9 个 县(市 区)中 , 有 4 个 国 家 扶 贫 工 作 重 点 县 有 带 动 力的 龙 头 企业 。
(阆 中 , 仪 陇 , 嘉 陵 , 南 部 ), 2 个 省 级 贫 困 县 (营 山 , 西 充 ), 1138 个 重
6.加强 扶 贫 资金 管 理 , 加强 审 计 、社会 和 舆 论监 督 。
Tim e s Fin a n c e
地方经济
湖南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
唐艳红
摘 要: 本文就湖南茶叶出口现状,分析了影响湖南茶叶扩大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 词 : 茶叶 出口 对策
一、湖 南 茶 叶出 口 现 状 茶叶是湖南省重要出口创汇农产品, 早在汉代就传入朝鲜、日本,17 世纪初到 欧洲,湖南茶叶出口主要有乌龙茶、绿茶, 其次是红茶、白茶和花茶,还有不少颇为珍 贵的茶种:如岳阳的“君山银针”,历以供品 享誉海内外;宁乡的“沩山毛尖”富含硒锌 等矿物质; “安化松针” “高桥银峰” “南岳云 雾” “湘波绿”等等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 2006 年我国 27 个省市区出口茶叶,湖南 出口茶叶总量为 2.05 万吨、出口总额为 3,350 万美元,仍居全国第二。湖南、安徽、 广东、重庆、北京、云南、湖北和广西茶叶出 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湖南茶叶出 口现状分析如下: (一)出口企业相对集中 五家企业出口业绩较好,且彼此差距 甚大。今年 1- 11 月,湖南省茶业有限公 司、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湖南登凯 贸易有限公司、湘潭大洋茶叶有限公司、湖 南省长沙县长春茶厂等五家企业出口累计 总额 2851.95 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 92.11% ;出口数量 1.74 万吨,占全省出口 数量的 91.57% 。其中湖南省茶业有限公 司出口累计总额 1547.52 万美元,出口金 额同比增长 52.47% ,其业绩远远超出省 内茶叶企业同行,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创 下了“五个第一”,即:经营茶叶商品数量全 国第一;茶叶出口创汇全省第一;出口欧盟 市场茶叶量全国第一;出口红茶量全国第 一;经营边销茶 2 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一 半,排名第一。 (二)出口茶叶质量有所提高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课件资料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课件资料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摘要导论1、问题的提出2012年,湖南省的茶叶出口排名全国第二,茶叶在湖南省出口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的饮品市场竞争激烈,虽然湖南省的茶叶出口在持续增长,但还是能够感受到来着市场的压力与挑战。

欧盟、美国等湖南省茶叶出口的重要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均对我国出口到该地区的茶叶产品制定了较为苛刻的技术标准,这样就对湖南省茶叶的出口形成一定的阻碍,这样,湖南省的整个茶叶产业链条都将受到影响。

本文针对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本文相关的国外动态优质化管理在茶叶产业先进地区较早的被普遍采用并推广,在茶树的采摘、修剪、加工和包装等方面也都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

在市场营销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茶叶产业先进地区的企业能够通过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主动的迎合市场的需求,这样就会对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生产技术推广方面,主要有相关协会完成,通过协会对会员企业在生产机械、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能够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运营发展。

3、本文相关的国内动态2012年,徐永成分析了我国绿茶和红茶出口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支持我国茶叶发展的相关意见与措施。

2011年,张星海以国际贸易为切入点对我国茶叶贸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理论及其主要包含因素。

2010年,许咏梅一我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为研究方向,指出供需关系变化、技术与贸易壁垒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并提出了完善出口机制、创立国际品牌和研发新品种茶叶等意见与措施。

2009年,郑洲以我国茶叶生产所具备的优势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指出我国应该调整茶叶生产与出库哦的相关战略,在利用好现有比较优势,通过创新来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使得茶叶的出口量得以持续增长。

2008年,贺旭辉通过分析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剖析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湖南茶叶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茶叶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前言2.湖南出口现状3.湖南出口存在的问题4.湖南茶叶出口的对策前言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饮料市场将是茶饮的天下,人们崇尚自然和健康的时代已经到来。

茶以其绝对的保健优势、幽香芬芳的品味、茶道茶艺之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生物及医学上的开发和研究证明,茶饮较其它饮料具有绝对的自然优势。

茶的利用也已从单纯的饮料渗入到旅游、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多种行业。

这预示着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正在兴起。

谁能把握商机,谁就能占据主动。

茶叶是湖南出口农产品中的主导产品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湖南茶叶出口竞争力已经势在必行。

1、湖南茶叶出口的现状李赛君等人对湖南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作出了分析。

2006年末全省有茶园8万亩,产茶7.63万t,产值11.96亿元。

与2000年比分别增长了9%、33%和190%。

纵向比较,发展速度快,来势相当好。

同时他认为,湖南茶叶的高速发展有着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茶叶市场红茶产区调整,绿茶消费比重增加,为中国绿茶拓展了市场,扩大了获利的空间;国内经济条件明显改善,茶叶消费水平从量与质两个方面不断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茶叶得到了普遍发展,但和先进省份比,湖南茶叶量、质、效三个方面的增长幅度都不是很快,所以横向比较,形势并不令人乐观。

他指出,一些省份的名优绿茶比重已经达到了30%,而湖南2006年生产的7.63万吨茶叶中,名优绿茶只有7560 吨,不到总产量的l0%,这说明湖南可以通过增加名优绿茶的生产来提升茶叶出口竞争力。

同时茶树良种普及率不高也是湖南茶叶生产的一个问题。

根据湖南省农业厅的统计,到2006年底止,全省无性系良种茶还只有2.47万亩,不到茶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在全国是比较低的。

省财政厅发布的一份《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茶叶是我省仅次于生猪的第二大创汇农产品。

2008年我省茶园面积145万亩,茶叶总产量超过10万吨,其中出口3.2万吨,创汇5490万元,居全国第二位。

茶叶的产销概况中国茶区分布详解课件

茶叶的产销概况中国茶区分布详解课件

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唐代以来, 茶道、茶艺、茶诗等文化形式逐渐形 成,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中国茶文化在传承古典茶道精神 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不断发 展与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参与其中。
CHAPTER 02
中国茶叶产区分布
华南茶区
中国最南端的茶区,以生产红茶和乌龙茶为主。
品种。
CHAPTER 04
中国茶叶的消费市场与趋势
中国茶叶的消费群体分析
年轻化趋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 轻人开始喜欢喝茶,成为茶叶消费的 主力军。
品质化追求
多元化需求
消费者对茶叶的口味和类型需求呈现 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绿茶、红茶 外,乌龙茶、普洱茶、白茶等也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茶叶的产地、品种、制作工艺等方 面的信息关注度增加。
CHAPTER 03
中国茶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未经发酵的茶,色泽鲜绿,口感清爽 鲜美。
VS
绿茶是中国最古老的茶类,历史悠久 ,品种繁多。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 青、揉捻和干燥。绿茶具有色泽鲜绿 、香气清幽、口感清爽鲜美的特点, 富含茶多酚、咖啡碱等营养成分,具 有抗氧化、提神醒脑、助消化等多种 保健功能。
有一定的出口量。
出口市场分布
中国茶叶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 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其中, 亚洲地区的进口量最大,欧洲和
北美地区也有较大的需求。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与挑战
竞争优势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品质优良 、品种丰富、价格合理等竞争优势。 同时,中国茶叶的种植历史悠久,文 化内涵丰富,也是其竞争优势之一。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摘要导论1、问题的提出2012年,湖南省的茶叶出口排名全国第二,茶叶在湖南省出口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的饮品市场竞争激烈,虽然湖南省的茶叶出口在持续增长,但还是能够感受到来着市场的压力与挑战。

欧盟、美国等湖南省茶叶出口的重要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均对我国出口到该地区的茶叶产品制定了较为苛刻的技术标准,这样就对湖南省茶叶的出口形成一定的阻碍,这样,湖南省的整个茶叶产业链条都将受到影响。

本文针对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本文相关的国外动态优质化管理在茶叶产业先进地区较早的被普遍采用并推广,在茶树的采摘、修剪、加工和包装等方面也都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

在市场营销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茶叶产业先进地区的企业能够通过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主动的迎合市场的需求,这样就会对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生产技术推广方面,主要有相关协会完成,通过协会对会员企业在生产机械、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能够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运营发展。

3、本文相关的国内动态2012年,徐永成分析了我国绿茶和红茶出口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支持我国茶叶发展的相关意见与措施。

2011年,张星海以国际贸易为切入点对我国茶叶贸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理论及其主要包含因素。

2010年,许咏梅一我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为研究方向,指出供需关系变化、技术与贸易壁垒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并提出了完善出口机制、创立国际品牌和研发新品种茶叶等意见与措施。

2009年,郑洲以我国茶叶生产所具备的优势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指出我国应该调整茶叶生产与出库哦的相关战略,在利用好现有比较优势,通过创新来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使得茶叶的出口量得以持续增长。

2008年,贺旭辉通过分析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剖析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茶叶出口风险管理课件

茶叶出口风险管理课件

法规执行的影响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与合作,确保企业符合 相关法规要求,降低法 规风险。
贸易壁垒的影响
关注国际贸易壁垒的变 化,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降低贸易壁垒对茶叶 出口的影响。
合同转移
与客户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部 分风险转移给客户或第三方。
信用证转移
通过开具信用证等方式,将收款风险转移给银行 或其他金融机构。
风险保留策略
风险自留
自行承担风险,通过内部管理和财务安排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损失 。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减少损失。
风险分散
通过多元化出口市场、客户和产品等方式分散风险,降低单一风险 的影响。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保障茶叶产业的 健康发展,避免因风险导致的损失。
02
茶叶出口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方法
SWOT分析
通过分析茶叶出口的优 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识别潜在的风险。
历史数据分析
对过去茶叶出口的数据 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可
能导致风险的因素。
市场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 市场的需求、竞争态势 和政策环境,从而识别
04
茶叶出口风险监控与改进
风险监控方法
风险识别
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内部审查等方式,识别茶叶出口过程 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 度。
风险跟踪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持续跟踪,及时掌握风险的变化情况。
风险预警系统
预警指标
01
建立一套预警指标体系,用于监测茶叶出口过程中的关键风险
风险。
专家咨询
请教行业专家或风险管 理专家,获取他们对茶 叶出口风险的见解和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摘要导论1、问题的提出2012年,湖南省的茶叶出口排名全国第二,茶叶在湖南省出口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的饮品市场竞争激烈,虽然湖南省的茶叶出口在持续增长,但还是能够感受到来着市场的压力与挑战。

欧盟、美国等湖南省茶叶出口的重要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均对我国出口到该地区的茶叶产品制定了较为苛刻的技术标准,这样就对湖南省茶叶的出口形成一定的阻碍,这样,湖南省的整个茶叶产业链条都将受到影响。

本文针对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本文相关的国外动态优质化管理在茶叶产业先进地区较早的被普遍采用并推广,在茶树的采摘、修剪、加工和包装等方面也都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

在市场营销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茶叶产业先进地区的企业能够通过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主动的迎合市场的需求,这样就会对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生产技术推广方面,主要有相关协会完成,通过协会对会员企业在生产机械、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能够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运营发展。

3、本文相关的国内动态2012年,徐永成分析了我国绿茶和红茶出口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支持我国茶叶发展的相关意见与措施。

2011年,张星海以国际贸易为切入点对我国茶叶贸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理论及其主要包含因素。

2010年,许咏梅一我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为研究方向,指出供需关系变化、技术与贸易壁垒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并提出了完善出口机制、创立国际品牌和研发新品种茶叶等意见与措施。

2009年,郑洲以我国茶叶生产所具备的优势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指出我国应该调整茶叶生产与出库哦的相关战略,在利用好现有比较优势,通过创新来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使得茶叶的出口量得以持续增长。

2008年,贺旭辉通过分析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剖析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本文主要研究湖南省茶叶出口现状,并对制约湖南省茶叶出口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提出问题并综述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二部分为湖南省茶叶出口现状的介绍。

第三部分对制约湖南省茶叶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提出推动湖南省茶叶出口的措施与建议。

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以上四个部分的内容。

一、湖南省茶叶出口现状2015年湖南省出口茶叶2.5万吨,出口额为1.8亿元人民币,出口均价为每吨1.6万元。

从主要出口国看,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德国排在前三位,其中2015年出口俄罗斯茶叶5659.6吨、乌兹别克斯坦茶叶4277.8吨、德国茶叶2096.6吨。

从茶叶出口品种看,绿茶出口占据主导地位,花茶出口量大幅增加,湖南省出口绿茶19166吨、出口红茶及其他半发酵茶2640吨、出口乌龙茶350吨、出口花茶687吨、出口普洱茶235吨从企业性质看,湖南省的茶叶生产企业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茶叶2.2万吨,占湖南省出口茶叶总量的93.2%,国有企业仅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量的6.8%。

从城市看,湖南省长沙、益阳、岳阳、湘潭、湘西州五个市州有茶叶出口,其中九成以上的出口份额都被长沙市所占据,而其他四座城市的茶叶出口量均较少。

二、制约湖南省茶叶出口的因素分析1.资源禀赋明显,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在中国南部,有一片由雪峰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构成的地区,由于该区域地处生态环境优越的洞庭湖和武陵山,全年的雨量充沛、温度适宜、气候温和,为茶树的生产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被誉为中国的名优绿茶生产“黄金纬度带”。

这片被誉为茶树生长的“黄金纬度带”位于我国湖南省,自古湖南就有“江南茶乡”的美誉,在这里主要生长着名优绿茶、茉莉花茶、黑茶,并辅以并辅以红茶、黄茶、茶叶提取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备茶叶出口所需的生态条件[1]。

据资料统计在2015年,同为产茶大省的浙江省已有优质茶园面积高达273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面积达205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9万亩;而我省茶种植面积只有145万亩,其中优质茶园面积只占30%,而有机茶认证面积更不足3%[2],只有区区的4万亩,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省虽然茶基地形成一定规模,但是要达到出口的优质基地规模尚需要些时日。

因此,目前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加快脚步,建设优质茶基地,改良种植品种,优化基地建设,在国际认证及可追溯方面下足功夫。

湖南省的采茶与制茶一直延续的传统的农业方式,大多数的工作量都是以手工为主,手工加工的比例占我省茶叶加工比例的八成。

许多家庭世代是茶农,可也说是茶叶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湘民。

但是,我省从事茶叶生产的人普遍教育程度偏低,具不完全统计,其中仅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而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12.7%,接受过高等教育仅仅占4.7%,文化程度的落后导致了劳动者对新生事物的接纳[3],以及新技术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

再者家庭式的作坊一般机械化程度较低,他们并不愿花费较大的价钱增加机械设备,对于茶树的修剪、改冠、施肥、加工等技术沿袭了祖辈们的手工式,产能相对较低,随着近年来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的大幅度涨幅,就导致了成本的几何式上涨,严重影响了湖南茶叶出口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这样一来,是否能尽快的实现茶叶加工的技术革新,加快茶叶加工业的机械研发,降低茶叶加工的人工成本,实现制茶业的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2.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方式有待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化经营以及沿用多年的传统加工方式是制约我省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在湖南省,大部分的茶叶都是由农户自己进行承包经营,茶叶的生产还是停留在一家庭为单位的原始阶段,政府没有在顶层为我省的茶叶生产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与产业规划,整个产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较低,企业的生产活动还是停留在小作坊的初级阶段,各自为战的情况较为突出,在这种经营过度分散的产业结构中,我省的茶叶产业无法形成竞争的合力。

同时,在加工工艺方面,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加工技术水平普遍落后,加工水平参差不齐,流动资金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加工质量的品质,这与目前全球制茶业的规模化生产大相径庭,严重影响到我省茶叶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3.国内茶叶需求旺盛,增长空间巨大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17世纪才由传教士代入欧洲各国,所以中国是一个传统茶叶消费国,茶叶产量的70%是内销。

有调查显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增长,国内茶叶消费量急剧上升,数据表明茶叶的供给量从1980年的19.6万吨增至2008年近84万吨。

2002年到2008年之间年消费增长率为19%,而人均消费量从1980年的0.2公斤增至2008年的0.61公斤,超过了世界人均消费茶叶量0.55公斤,其中绿茶消费量约占茶叶总消费量的70%以上,且消费增长势头仍然强劲,各省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遍布四周[4]。

虽然国内茶叶产量持续增加,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广大茶叶消费者所重视与此同时,由于长期饮茶能够为人身体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饮茶的队伍中,茶叶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然而全球人均消费茶叶超过1公斤的国家有17个,例如我们的邻居俄罗斯联邦为1.26公斤,由此看来中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5]。

在中国的农村,八成以上的人口仍然没有养成饮茶的习惯,作为有着一个庞大农村人口基数的国家,根据波特理论十分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际竞争优势中的作用,湖南应紧抓机遇,在扎实推进本省绿茶品牌整合的同时,促进内需,进而扩大茶叶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奠定我省茶叶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4.人才优势明显,湘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湖南是神农炎帝的安寝之地,而安葬他的地方因此被命名为茶陵县,据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申农本草》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湖南自古就和茶有着不解之缘,唐代,湖南人首创茶树“庇荫栽培法”并发明“炒青绿茶”的方法,清代,我国北方“丝绸之路”衰弱后,出现了横跨亚欧大陆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乃至莫斯科、圣彼得堡的驼道--茶叶之路,它南起湘、闽,越过长城后以骆驼为运输工具,贯穿蒙古,途经乌兰巴托至当时的中俄边境恰克图,或着走多伦、经棚、赤峰、二连等地,将湘茶经西伯利亚转往欧洲[6]。

近年来,湖南农大茶学系、省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队伍不断扩军,力量雄厚,积极探索制茶、育茶新方式,特别是在茶叶深加工、茶叶良种选育、茶树生物技术、茶叶加工与审评、有机茶生产、茶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

省农业部门凭借有利条件,在全省茶基地大力推广有机茶技术、提取物深加工产品的开发、黑茶科研的全面推进,凭借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制茶工艺,使得湖南特色茶叶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同时悠久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湖湘茶文化也为茶叶的品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为湘茶出口扩大了市场空间,充分孕育了茶叶出口的潜力[7]。

5.骨干企业凸显,品牌效应需持续营造作为湖南省的优势项目,省政府要将制茶业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拳头项目。

进入21世纪,政府已茶园为依托创立品牌、增长效益、进一步发展壮大现有产业。

湖南茶业由此开始了以名优绿茶生产为重点,绿茶、黑茶、花茶等茶类同步快速发展的十年。

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数据表明:2010年1~6月实现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3%。

在全省拥有“个优质茶园基地,总面积达48.6万亩,并在全国建立了8000多个营销网点,品牌示范专卖店400多家,年经营茶叶总量达4万吨,约占全省茶叶商品总量的70%,位居全国第一。

与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形成了遍布全球的茶叶销售网络。

在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省内其它一些出口企业如湖南中茶(三利)、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也快速发展,也有力地带动了全省茶叶行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扩大了湘茶产业的市场份额,推动了本土茶叶品牌的成长。

为湖南茶叶在全国乃至世界茶叶舞台上站稳脚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消费者们越来越看重食品的品质和品牌,在茶叶行业一些“散茶”早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胃口,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市场上散装的、无牌无名的茶叶由于无法提供质量保证,市场将逐步缩小,最终逃脱不了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目前在国内的茶市场上“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可谓妇孺皆知,湖南省虽然出产了安化松针、湖红工夫、古丈毛尖、伪山毛尖、君山银针茶、等多种名茶;拥有“岳阳银针”、“安化黑茶”、“东山秀峰、石门银峰、高桥银峰、安化千两茶临湘黑茶”、“猴王花茶”、“桃源野茶王”等知名茶品牌,但与上述大品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