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模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1人口增长模式28页PPT
![1.1人口增长模式2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58536c10a6f524cdbf8523.png)
2 、印度 10.5亿 3 、美国 2.9亿 4、印尼 2.3亿 5 、巴西 6 、巴基斯坦 7 、俄罗斯 8 、孟加拉 国 9 、尼日利亚 10 、日本 11 、墨西哥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对经济发展、 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谢谢!
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的警钟在 不断地敲响。
饥饿的儿童
一家人 火车运输
求职现场
失学儿童 生态破坏
工业污染
老是空房
老人世界
德国人的特点:“大块吃肉, 大碗喝”,但,不要孩子。
老兵服役
老年耕地
老年交警
•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什么样的人口状况,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世 界人口增长有什么规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4、认识国情、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课前预习
• 1、读课本第4页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回答: •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各阶段特点?试
分析其原因?
课前预习
1、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是出生率和 死亡率 变化的结果。
★自然2、增出长生率率>0—时死,人亡口率总=自数然增长增率加。 ;
自主探究 人口增长模式
特 高出生率,高
点
死亡率,较低 自然增长率
模式
出生率高,死亡 率急剧下降,自 然增长率增大
出生率快速下 降,死亡率下 降,自然增长 率下降
低出生率,低 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原因
典型 分布 地区
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
特点:
高出生率, 死亡率急剧 下降, 自然增长率 增大。
过渡模式——增长下降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 英、日、德 国家(印度、 (负增长) 土耳其、阿根 等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对经济发展、 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谢谢!
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的警钟在 不断地敲响。
饥饿的儿童
一家人 火车运输
求职现场
失学儿童 生态破坏
工业污染
老是空房
老人世界
德国人的特点:“大块吃肉, 大碗喝”,但,不要孩子。
老兵服役
老年耕地
老年交警
•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什么样的人口状况,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世 界人口增长有什么规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4、认识国情、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课前预习
• 1、读课本第4页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回答: •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各阶段特点?试
分析其原因?
课前预习
1、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是出生率和 死亡率 变化的结果。
★自然2、增出长生率率>0—时死,人亡口率总=自数然增长增率加。 ;
自主探究 人口增长模式
特 高出生率,高
点
死亡率,较低 自然增长率
模式
出生率高,死亡 率急剧下降,自 然增长率增大
出生率快速下 降,死亡率下 降,自然增长 率下降
低出生率,低 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原因
典型 分布 地区
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
特点:
高出生率, 死亡率急剧 下降, 自然增长率 增大。
过渡模式——增长下降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 英、日、德 国家(印度、 (负增长) 土耳其、阿根 等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模式PPT课件
![人口增长模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f938f0482fb4daa48d4b73.png)
人口增长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看)
高
(1)
(2)
(3)
(4)
死亡率与出生率(%)
高-高-极低 (原始)
高-高-较低 (传统)
高-高-低
低
高-低-高 低-低-低 (过渡) (现代)时间
“高-高-低”模式(原始和传统) “高-低-高”模式(过渡) “低-低-低”模式(现代)
由生产力发水平决定
1、“高-高-低”模(式原始、传统)原始到传统:死亡率开始下降
时间:工业革命以前(原始 、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生产力低下
人口增长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大,死亡率较高
2、“高-低-高”模(式过渡)死标亡志率着显人著口下增降长(进出入生过率渡仍模较式高)
时间:工业革命以后(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终结) 目前,“高-低-高”模式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哪个范围? 中国:由“高-低-高”型向“低-低-低”模式过渡。 (城市已实现,乡村正在转变)
当今世界两种人口增长模式的问题分析:
“高—低—高”增长模式(过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给经济、社会、环境、就业带 来压力。 “低—低—低”增长模式(现代型)发发达展中国国家家和少数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十三亿人口日
一、人口增长
J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P3页材料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和发展中国家高的原因?
工业化程度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高 社会保障程度高 妇女的文化水平高 医疗卫生条件好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生育观念……
二、人口增长模式(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看)
高
(1)
(2)
(3)
(4)
死亡率与出生率(%)
高-高-极低 (原始)
高-高-较低 (传统)
高-高-低
低
高-低-高 低-低-低 (过渡) (现代)时间
“高-高-低”模式(原始和传统) “高-低-高”模式(过渡) “低-低-低”模式(现代)
由生产力发水平决定
1、“高-高-低”模(式原始、传统)原始到传统:死亡率开始下降
时间:工业革命以前(原始 、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生产力低下
人口增长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大,死亡率较高
2、“高-低-高”模(式过渡)死标亡志率着显人著口下增降长(进出入生过率渡仍模较式高)
时间:工业革命以后(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终结) 目前,“高-低-高”模式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哪个范围? 中国:由“高-低-高”型向“低-低-低”模式过渡。 (城市已实现,乡村正在转变)
当今世界两种人口增长模式的问题分析:
“高—低—高”增长模式(过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给经济、社会、环境、就业带 来压力。 “低—低—低”增长模式(现代型)发发达展中国国家家和少数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十三亿人口日
一、人口增长
J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P3页材料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和发展中国家高的原因?
工业化程度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高 社会保障程度高 妇女的文化水平高 医疗卫生条件好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生育观念……
必修二 1.1人口增长模式(共22张PPT)
![必修二 1.1人口增长模式(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8cd9fdf524ccbff12184f5.png)
低–低–低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后工业化
增长缓慢并出现零增 长和负增长
原始型
传统型
“高-高-低”模式
过渡型
(1990~1995年)
“高-低-高”模式
现代型
(1990~1995年)
“低-低-低”模式
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时 间 ( 年 )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70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B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3. 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 漫画反映了我国( D )
①人口出生率较低 ②人口死亡率较高 ③人口老龄化加剧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影 响
战争
因
自然灾害
素
婚姻生育观念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经 济 基 础
决定 上 层 建 筑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原
始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高–低–高 (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人口增长的特点 增长极慢 增长较慢 增长迅速
3.34
0.76
2.58
1999
1.52
0.64
0.88
2002
1.29
0.64
0.65
现代型:出生率<1.5% 自然增长率<1%
(过渡型)“高-低-高”
第一章人口增长模式ppt
![第一章人口增长模式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412ad0c8d376eeaeaa31a4.png)
代表性国家
发达国家 基本进入
归纳: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战争 自然灾害
影 响 因 素
上层建筑
婚姻生育观念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请根据以下表格把人口增长情况分类
国家 美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埃及 墨西哥 1950 加蓬 年 中非 1.48 0.94 2.9 2.5 2.8 3.3 4.2 过渡型 0.88 “三低”型 0.93 1.09 0.82 1.0 0.65 0.6 3.2 3.1 0.6 -0.16 0.19 1.9 1.85 2.2 0.1 1.1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出生率=————×100% 死亡率=————×100% 总人口数 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 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自然增长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100%=__________ ×100% 总人口数 总人口数 =出生率—死亡率
思考:深圳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是什么?
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
—
一、世界人口增长
一、世界人口增长
2005 年 3 月 7 日 10 2005 年 3 月 7 日 10∶ ∶15 15 2005 年 3 月 7 日10∶15
2005 年 3 月 7 日 10 2005 年 3 月 7 日 10∶ ∶16 16 2005 年 3 月 7 日10∶16
继承家业的效益
间接成本
安全保卫效益 维系家庭地位效益
父母特别是母亲因怀 孕、生育、抚养子女 花费的时间损失
二、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ppt13 湘教版
![人口增长模式ppt13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8dbb5901f69e31433294b7.png)
日本
12687
0.94
0.82
0.12
活动三
思考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人口
数量增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国 家,人口数量增长少,这句话对吗?
人口数量的增长取决于
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活动四
自主探究
据P3阅读材料分析,哪些因素影 响人口增长?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 么?
活动五:
% 5 0 4 0 出 生 率 自 然 增 长 率 死 亡 率
活 动 一
结合课本图1-1和下面人口增长曲线图,思考回 答: 1. 世界人口的增长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有什么 特点? 2. 大概什么时间段里面增长十分缓慢? 3. 大概什么时间段里面增长十分迅速? 4. 中世纪时世界人口为什么呈波浪式增长?
Natural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60亿人口日”
1999年10月12日,世界第60亿位居民诞生。联 合国将地球村第60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这是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确定的。世界人口达到60 亿 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在过去的200 年里,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在19 世纪初全球仅有10 亿人,125年后达到了20亿;在 1957年世界人口突破了30亿;1974年达到40亿; 1987年达到 50亿;1999年10月12日突破60亿。
人口政策
中国:自上个世 纪70年代就开始实 行计划生育政策,提 倡晚婚晚育、少生优 生。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口出生率已从 1980年的1.82%下降 到2004年的1.23%.
婚姻生育观
医疗卫生水平
1989~2007年海洋灾害死亡(含失踪)人数
人口增长模式 PPT课件
![人口增长模式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bcf0701eb91a37f0115c1e.png)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
一:“三低”特征; 二: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的趋势, 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者负增 长。 零增长:德国、波兰、奥地利 接近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 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瑞典
中 国 人 口
①解放前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 ②解放后增长迅速 ③20世纪70年代后增长速度下降 ①人口增长快 (人口基数大) 人口问题 ②人口老龄化 (自然增长率低) 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 (基本国策) 高人口素质 人口政策 ②健全社会养老保险、社区服务 制度
练习 :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 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阅读P3资料思考:影响一定区域人口
自然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 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 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大 致有哪些人口发展模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人口数 出生率 = ———— ×100% 指一年内一定地区出 总人口数 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人口数 死亡率 = ———— ×100% 指一年内一定地区死 总人口数 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计算:P3“活动”填表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 ——————————— ×100% 总人口数 指一年内某地区自然增 自然增长人口数 = ———————×100% 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 总人口数 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 模 式 “高———低———高” 模 式 “低———低———低” 模 式
“高—高—低” 模 :原始型、传统型 式 :过渡型 “高—低—高” 模 :现代型 式 “低—低—低” 模 式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1.1人口增长模式 课件(湘教版必修2)
![1.1人口增长模式 课件(湘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e9907462e3f5727a5e962bc.png)
二、“高---高---低”模式
生产力水平低下,疾病、自然灾害、粮食的缺乏、战 争的影响,死亡率高。(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下表是95个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情况
初婚 年龄 妇女 人数 13 14 15 5 1 10 16 17 18 9 14 19 19 20 21 22 23 24 25 29 33 11 7 6 5 2 3 1 1 1
下面是2000年三个国家的人口统计资料,计算并填写下表。
国家 埃及 总人口(万) 出生率(%) 6398 2.5 死亡率(%) 0.65 自然增长率(%) 1.85 0.12
日本
中国
12687
126743
0.94
1.40
0.82
0.64
0.76
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生育率有什么关系? 同等教育水平,农村与城市妇女的生育率有何差别?
唐代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比我国当代法定年龄大一些还是
小一些? 初婚年龄与人口出生率有什么关系?
三、“高---低---高”模式
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发展,粮 食产量的大幅增加,死亡率显著下降。(高出生率-低 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赤脚医生的功劳
四、“低---低---低”模式
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 知识的普及、医疗卫生的 进步,养老保障体系的日 益完善,生育观念的改变。
印度人口的增长
人口数量在增加,但是增长速度在下降,人口增长模 式正逐步从“高—低—高”模式向“三低”型过渡。
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
目标,中国应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及措施?
应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浙江省温州人文高级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1人口增长模式(1)(共25张PPT)
![浙江省温州人文高级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1人口增长模式(1)(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0ec31fb0717fd5370cdcaa.png)
练习:
1、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B )
A. 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C. 人口死亡率高
B. 生产力水平低 D.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
2、最能代表现代欧洲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3、当今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为
6.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合理容量。它 反映了人口合理容量具有 ( D )
A.不确定性 B.相对性 C.临界性 D.警戒性 7.环境人口容量 ( A )
A.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B.消费水平是制约它的首要因素 C.不随社会的发展面有所变化 D.可随生产力发展面无限扩大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D、“低—低—低”模式
7、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人口身体素质差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指数增长:即“J”形曲线增长,人口增 长开始少,但很快急剧膨胀
环境的限制性
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是 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二、人口增长模式
类型
时期
特征
原始型 人类社会初期
极高、极高、极低
传统型 农业社会时期
高、高、较低
过渡型 产业革命时期
高、低、高
现代型 后工业化时期
低、低、低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
高三课件《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
![高三课件《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7595c8a1c7aa00b52acb17.png)
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巴基斯坦 俄罗斯 孟加拉国 日本 尼日利亚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2年人 口数/亿 1990~1995 1995~2000 2000~2005 12.95 1.10 0.91 0.75 10.41 1.86 1.64 1.41 2.88 1.00 0.83 0.71 2.17 1.54 1.43 1.22 1.74 1.49 1.31 1.20 1.48 2.68 2.77 2.50 1.47 -0.03 -0.16 -0.19 1.43 3.10 2.00 2.10 1.27 0.16 0.17 0.10 1.15 2.57 2.39 2.24
一、世界人口增长
近代 快速增长 古代水平提高
1、人口增长的特点:持续性、阶段性 (1)持续性: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2)阶段性: ①古代时期:缓慢 ②近代(工业革命开始):迅速增长 ③现代:新技术革命开始:迅猛增长
2.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人口增长地区差异的原因: 世界各国 工业化进程 不同。 (2)表现: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的人口增长 大大超过了 发达国家和地区, 世界的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 发展中 国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考纲: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 分布 重点: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掌握世界各 大洲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难点: 学会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影响因素, 利用地理统计图表分析目前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 长模式差异的原因
1. 人口的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型》课件
![《人口增长模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1b6a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2.png)
周期性
人口增长呈现一定的周期 性,受经济、社会和政策 等因素影响。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对 人口增长有直接影响。
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和迁出人口的数量对 地区人口增长有重要影响 。
政策因素
政府政策对生育、移民和 人口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 影响。
人口增长模型的分类
指数增长模型
01
通过模型模拟不同的人口政策效果, 为政府制定计划生育、移民政策等提 供科学依据。
分析人口变化原因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影响人口增长 的各种因素,如生育率、死亡率、移 民等。
02
人口增长模型的基本概念
人口增长的特性
01
02
03
连续性
人口增长是连续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 。
不确定性
人口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假设人口数量与时间 呈线性关系,即人口 数量随时间增长而呈 等比增加。
假设人口增长率是常 数,即不受时间、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
模型建立
指数增长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N(t) = N_0 e^{rt}),其中 (N(t)) 表示在时 间 (t) 的人口数量,(N_0) 表示初始人口数量,(r) 表示人口增长率。
05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
模型假设
假设种群增长存在环境最大容 量,即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最 大容量时,种群增长速度将减 缓。
假设种群增长受环境阻力影响 ,种群增长率随种群数量增加 而降低。
假设种群增长是连续的过程, 不受时间步长限制。
模型建立
01
(N)((t)):种群数量
02
(K):环境最大容量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迁移PPT课件( 74页)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迁移PPT课件( 74页)](https://img.taocdn.com/s3/m/f5dc3fe9240c844769eaeef6.png)
生活环境和 富
秩序的破坏,
汗 难
并常常引发 民
人口迁移。
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 常引发人口迁移。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文化教育
改变了人 口的生活态度 和生活期望, 也改变了人们 认识外部世界 的态度,从而 促进了人口的 迁移。
家庭婚姻
婚姻是 影响青年人 人口迁移的 重要因素。 而家庭因素 则在未成年 人和老年人 口的迁移中 起着重要作 用。
14.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B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 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
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A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出生率略低于 或等于死亡率, 老年人在人口 中所占比例较 大,并且会越 来越大。这种 类型的社会人 口趋于老化和 减少。
1.2 人口合理容量
木桶效应
......
淡 水
土 地
矿 产
生 物
气 候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荷兰风车
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生物学研究表明,婚姻范围小,夫妻双方有可 能有着比较近的血缘关系,共同的基因缺陷使得子女 患“家族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婚姻范围的扩大, 血缘关系越远,基因(DNA)组成差异越大,互补 作用越强,则后代的先天素质较好。
任何地域都会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 文化之间的人口通婚,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融合,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1.1人口增长模式(25张PPT)
![1.1人口增长模式(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d2b204cf84b9d529ea7a1c.png)
高–高–低 (极低)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社会
增长极慢
高–高–低 (较低)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高–低–高
(人口增长过渡模式)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增长较慢 增长迅速
低–低–低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后工业化
增长缓慢并出现 零增长和负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请说出各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数量、 速度)?
人口逐渐增多,速度加快(产业革命); 有快有慢;
2 、 人口增长模式图呈什么形状?
一条“J”形曲线
1、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就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的人口出生率与
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出总—生人—人口—口数—数— ×100%
死亡率= 死—总亡—人人—口口—数数— ×100%
请从材料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影响因素:
材料1: 从20世纪60年代起,俄罗斯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从
1993年至今,俄罗斯人口总数从1.49亿减少到1.43亿。 造成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因素很多,其根本原因是苏联解 体后国家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以及生育观念的变化,很多俄罗斯人不愿生孩子或选择 少生孩子。此外,心血管疾病、结核病、艾滋病等疾病 的蔓延以及酗酒、毒品泛滥导致居民死亡率,特别是青 壮年死亡率直线上升,免费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 废除更是加剧了这种形势。专家认为,如果俄罗斯不对 人口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该国人口将在本世纪中期减少 到1.2亿甚至9000万。
低-低-低
原始型 传统型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PPT课件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4948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8.png)
过渡模式 工业化开始 .
原始低增长 高高低模式 工业革命前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
2.各大洲之间的差异:
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发达国家。
.
大洲(地区)
非洲
亚洲、拉丁美洲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世界平均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
增长阶段 高增长
增长下降
低增长 增长下降 增长下降
低增长
增长模式 过渡 过渡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
(3)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
国,最可能是 ( B )
A.中国
B.日本
C. 印度
D.泰国
.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高增长
增长下降
.
收缩型: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表明
人口比重缩小,
人口比重增
大,是
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
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
势将呈
增长,人口缩减。
.
收缩型: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 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 势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①解放前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 ②解放后增长迅速
③20世纪70年代后增长速度下降
①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 人口问题 ②人口老龄化(自然增长率低)
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
原始低增长 高高低模式 工业革命前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
2.各大洲之间的差异:
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发达国家。
.
大洲(地区)
非洲
亚洲、拉丁美洲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世界平均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
增长阶段 高增长
增长下降
低增长 增长下降 增长下降
低增长
增长模式 过渡 过渡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
(3)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
国,最可能是 ( B )
A.中国
B.日本
C. 印度
D.泰国
.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高增长
增长下降
.
收缩型: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表明
人口比重缩小,
人口比重增
大,是
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
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
势将呈
增长,人口缩减。
.
收缩型: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 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 势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①解放前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 ②解放后增长迅速
③20世纪70年代后增长速度下降
①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 人口问题 ②人口老龄化(自然增长率低)
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
人口增长与预测模型PPT课件
![人口增长与预测模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780b9fe45c3b3567ec8be8.png)
1
1
1
• 若L矩阵存在bi, bi+1>0, 则 k 1,k2,3 , ,n
且
lim
k
x(k)
1k
cx* ,
c是由bi,
si,
x(0)决定的常数
解
释
x(k)Lkx(0) L对角化 LP [di(a 1 , gn)P ] 1 L k P [di(a 1 k, gk n)P ] 1 P的第1列是x*
lk im x (k 1 k)Pd(1 i,0 .a , g 0)P1x(0) cx*
7
稳态分析——k充分大 lim x(k) cx*
种群按年龄组的分布
k
k
1
1)x(k)ckx* ~ 种群按年龄组的分布趋向稳定,
x*称稳定分布, 与初始分布无关。
2 )x(k 1 )x(k) ~ 各年龄组种群数量按同一
.
5
假设 xi(k) ~时段k第i 年龄组的种群数量
与 建模
n
x1(k1)bixi(k) (设至少1个bi>0) i1
b1
s
1
L
0
x i 1 ( k 1 ) s ix i( k )i , 1 , 2 , ,n 1
b2 0
b n1 0
bn
0
x (k ) [x (k )x ,(k ) ,x(k )T]
政治的独立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致使人口死亡率下降而 自然增长率高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已出现缓慢增长、零增长或 负增长
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人们自愿 节育,出生率逐步下降,目前多已接近零增长,甚至负 增长。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3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乙 死亡率 (%)
0.8
0.7
2.2
0.81
发达国家存在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养老 负担重
发展中国家存在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素质低,社会 负担重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13质
活动
(1)
13╳5+14 ╳1+15 ╳10+……+29 ╳ 1+33 5+1+10+9+ …… + 3+ 1 + 1 + 1
╳
1
=18.35
(2)小一些(我国目前婚姻规定的初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
(3)初婚年龄早会延长妇女的生育周期,提高人口出生率, 从而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时,初婚年龄早,会缩短人 口代际间的更替周期,加快人口数量的增长。
(4)晚婚晚育会延长人口代际间的更替周期,有利于对人口 数量的控制,所以我国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以利于对 人口数量的控制。
低低
生产力水平的进
一步提高,医疗
低
卫生事业进步, 生活水平和文化
水平的提高,生
育观念和生育行
为的变化
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等 接近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日本等 增长较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约0.4-0.8)
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 和部分发 展中国家, 如韩国、 新加坡、 古巴、乌 拉圭等
原因
生产力水平极 低,受自然环 境影响大,死 亡率极高
生产力水平 有所提高, 生存环境有 所改善,死 亡率仍较高
地区分布
热带雨林 的原始部 落
较落后 的发展 中国家 或地区
4
2、“高—低—高”模 式
过渡模式
5
人口增长特征 类 历史 型 时期
出生 死亡 自然增 率 率 长率
原因
地区分布
18世
纪中
产业革命的发 现主要在
8
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 “低低低”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展中国家 “高低高”型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型 (自然增长率约为1.4)
9
人口增长类型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
转变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0
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建国初到90年代: “高低高”模式
90年代到现在:正在向“三低”模式转
变 现在:“三低”模式
高 期后
生,生产力水 亚非拉发
低 (产 高 低 高 平明显提高, 展中国家,
高 业革
医疗卫生事业 如巴基斯
型 命时
进步,粮食产 坦、尼日
期)
量提高
利亚等
6
3、“低—低—低”模式
现代模式
7
人口增长特征 类 历史 型 时期 出生 死亡 自然增
率 率 长率
原因
低 现在 低 (后 低 工业 型 化时
期)
16
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判断问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17
二、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1
1、“高—高—低”模 式
原始模式
2
1、“高—高—低”模 式
传统模式
3
类 历史时 人口增长特征 型 期 出生 死亡 自然增
率 率 长率
原 原始社 始 会(采 极 极 极 型 猎文明) 高 高 低
奴隶、
封建社
传 会和资 高 高 较
统 本主义
低
型 社会初
期(农
业文明)
14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征比较
读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现代,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为阶段(4)
1、B人、口原再始生人产口类增型长转模变式开为始阶的段标(志1)
2、C人、口我再国生人产口类增型长转模变式的为的阶根段本(原2因)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阶段(3)
15
1、下图中黑线代表人口死亡率,红线代表了人口出生率, 则中间阴影部分代表_____ 2、(1)阶段,人口出生率____,人口死亡率____, 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 这属于______人口增长模 式。 3、(5)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______工作,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_____向__的转变。
11
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有三个:
1、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我国 增长模式: “三低”
人口 增长
城市:已基本实现现代型
状况
地区差异
农村:处于转变阶段
12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
550
250
1000
甲 死亡率
(%)
0.5
0.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