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疾病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中耳炎
总结词
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的耳部疾病,由于中耳感染导致疼痛、 发热等症状。
详细描述
中耳炎常表现为患儿哭闹、摇头、抓耳等行为,伴随发热、 呕吐等症状。家长应留意观察,及时发现并带患儿就医。治 疗中耳炎需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同时保持外耳道干 燥、清洁。
急性肠胃炎
总结词
急性肠胃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由于饮食不当、感染等原因导致腹泻 、呕吐等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3
常见疾病护理方法
发热护理
护理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减衣 物,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治疗 ,多饮水,避免过度穿衣导致中 暑等问题。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避免过 度使用退烧药,及时就医。
腹泻护理
护理方法
保持饮食卫生,适量饮水,避免过度进食,遵医嘱治疗,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 状态和排便情况。
婴幼儿尚未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容易 接触和感染病原体。
预防与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健康成长
预防与护理婴幼儿常见疾 病有助于保障婴幼儿的健 康成长。
减轻家庭负担
及时预防和治疗婴幼儿疾 病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和 精力负担。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预防与护理婴幼儿常 见疾病,可以提高婴幼儿 的生存质量和家长的幸福 感。
VS
详细描述
急性肠胃炎起病急,患儿出现呕吐、腹泻 、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 质紊乱等表现。治疗急性肠胃炎需调整饮 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使用抗生素和止 泻药等药物。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05
家长注意事项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1
一、黄疸
出现时间 持续时间 消退时间 皮肤黄染部位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在出生后2-3天出现
4-6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 减轻 7-10天消退,早产儿可持 续到第3周 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
过早,一般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生后 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
持久不退,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 重
消退时间过晚,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黄 疸进行性加重
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
血清胆红素指标 有无其他异常
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 12mg/dl
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 其他异常
过重,呈金黄色,皮肤黏膜都明显发黄
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 5mg/dl
让脐带沾水
5
五、湿疹
(一)表现 红色小丘疹,有渗液,可结痂、脱屑,反复
长期不愈,瘙痒难忍。 (二)原因 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婴儿过敏性疾
病。人工喂养的宝宝多见。 也与宝宝本身皮肤特点和过敏体质有关,与
某些食物及外界因素有关。
6
五、湿疹
(三)护理 1、注意清洁卫生 2、喂奶恰当 3、产妇要忌口 4、急性期水疱破后不要洗澡
3
三、呕吐
(一)原因 1、喂养不当 2、咽下综合症 3、药物作用 4、感染 5、新生儿肝炎 6、小肠结肠炎 7、胃食管反流 8、幽门痉挛 9、颅内压升高
4
四、脐炎
(一)原因 脐带还没脱落的这段时间内护理不当,感染
细菌而发炎,即为脐炎 (二)护理 1、出院时遵医嘱每天涂抹消炎液1-2次 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3、脐带未脱落时,洗澡分上下两部分,不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1
一、黄疸
出现时间 持续时间 消退时间 皮肤黄染部位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在出生后2-3天出现
4-6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 减轻 7-10天消退,早产儿可持 续到第3周 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
过早,一般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生后 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
持久不退,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 重
消退时间过晚,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黄 疸进行性加重
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
血清胆红素指标 有无其他异常
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 12mg/dl
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 其他异常
过重,呈金黄色,皮肤黏膜都明显发黄
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 5mg/dl
让脐带沾水
5
五、湿疹
(一)表现 红色小丘疹,有渗液,可结痂、脱屑,反复
长期不愈,瘙痒难忍。 (二)原因 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婴儿过敏性疾
病。人工喂养的宝宝多见。 也与宝宝本身皮肤特点和过敏体质有关,与
某些食物及外界因素有关。
6
五、湿疹
(三)护理 1、注意清洁卫生 2、喂奶恰当 3、产妇要忌口 4、急性期水疱破后不要洗澡
3
三、呕吐
(一)原因 1、喂养不当 2、咽下综合症 3、药物作用 4、感染 5、新生儿肝炎 6、小肠结肠炎 7、胃食管反流 8、幽门痉挛 9、颅内压升高
4
四、脐炎
(一)原因 脐带还没脱落的这段时间内护理不当,感染
细菌而发炎,即为脐炎 (二)护理 1、出院时遵医嘱每天涂抹消炎液1-2次 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3、脐带未脱落时,洗澡分上下两部分,不
小儿常见病症及护理PPT课件
部分患者鼻、咽、口腔、结膜和外阴可发疹,粘膜易 破,形成破溃,常有疼痛。皮疹初呈红色斑疹,拌瘙痒 ,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 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初 透明,数小时后变为混浊,若继发化脓性感染则形成脓 胞,常因瘙痒使患者烦躁不安。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 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皮痂脱落, 一般不留疤痕,若继发感染则脱痂时间延长,甚至可能 留有疤痕。一般水痘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各阶段,但最后一批皮疹可在斑丘疹期停止发展而陷退 ,发疹2~3天后,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 同时存在。个别病儿可能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 病儿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衣服和被褥适当。 •多饮水,尤其是糖盐水,饮食要清淡。
•物理降温:寒颤或服过退热药的病人不用。 (1)冷敷及冰枕 (2)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出疹的孩子不用。 (3)洗温水浴:采用低于体温2℃的水。 (4)酒精擦浴:用30-50%酒精,新生儿,小婴儿、体弱儿、麻疹患儿 不宜用。 (5)药物降温:可咨询儿科医生,新生儿不用。
(3)饮食护理 进食温凉、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禁食冰冷、刺 激、过咸的食物。多饮温开水,少量多餐,对于 拒食、拒水的患者及时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 (4)预防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预防的关键是平时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的习惯。
6、皮疹的护理 (1)剪短指甲,保持指甲和皮肤、床单的清洁干燥, 避免抓破疱疹,儿童可戴布质手套或用布包手,衣 服柔软、宽大、勤更换。 (2)皮疹结痂后让其自行脱落,不要强行撕脱,翘起 的痂皮可用消毒剪刀剪去。 (3)皮疹破溃后应注意及时处理,小面积者可涂以龙 胆紫或抗生素软膏,大面积者用消毒纱布包扎,防 止继发感染,如有感染者定时换药。 7、发热的护理: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 敷、温水擦浴,但禁用酒精擦浴,以避免对皮肤的 刺激,对持续高热物理降温不明显者,可遵医嘱给 予适当药物降温。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CHAPTER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 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分为生理性和 病理性两类。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 持续约1周,程度较轻,不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 时间长,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肺炎
总结词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类 。
新生儿脐炎
总结词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
详细描述
脐炎可能导致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碘伏消 毒,严重时需就医。
03 特殊新生儿护理
CHAPTER
早产儿护理
体温管理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 需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包裹适
宜的衣物,以保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喂养与营养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 物质和免疫物质,有助于提高宝宝的 免疫力。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需要在母乳喂养 或人工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辅食 ,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婴 儿配方奶喂养,但需要注意奶量和营 养搭配。
02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消毒隔离
对于有感染症状的家庭成员,应与新生儿隔离, 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1 2
温度控制
新生儿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环境,室温应保 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
穿着适当
根据温度调整新生儿的穿着,避免过热或过冷。
3
监测体温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内。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 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分为生理性和 病理性两类。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 持续约1周,程度较轻,不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 时间长,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肺炎
总结词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类 。
新生儿脐炎
总结词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
详细描述
脐炎可能导致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碘伏消 毒,严重时需就医。
03 特殊新生儿护理
CHAPTER
早产儿护理
体温管理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 需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包裹适
宜的衣物,以保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喂养与营养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 物质和免疫物质,有助于提高宝宝的 免疫力。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需要在母乳喂养 或人工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辅食 ,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婴 儿配方奶喂养,但需要注意奶量和营 养搭配。
02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消毒隔离
对于有感染症状的家庭成员,应与新生儿隔离, 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1 2
温度控制
新生儿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环境,室温应保 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
穿着适当
根据温度调整新生儿的穿着,避免过热或过冷。
3
监测体温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内。
最新婴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2)多参加户外活动
生活有规律、适当活动是幼儿吃得下、睡得香的前 提,所以根据幼儿年龄、体质等促进活动是增强食物的 好方法。
(3)及时发现并治疗引起厌食的疾病
运用某些药物辅助治疗。如果是微量元素锌的缺乏 ,可遵医嘱适当补充硫酸锌等药物。
Write
SLOGUN (十)营养不良
Company System
LOGO
(2)屈光参差性弱视
(3)视觉剥夺性弱视
(4)先天性弱视
2. 矫治
治疗弱视的最好时间是6岁以前,经过治疗,视力可 以提高,并恢复立体视觉。
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由于弱视不容易被早期发 现,建议学前儿童3岁以后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
Write SLOGUN
Company System
LOGO
3. 预防
婴幼儿肥胖的出现有两个高发期:
一是婴儿期,活动范围小,食物营养丰富,食 量不予控制时很容易出现“小胖儿”;
二是学龄前期,大致在6~7岁之间,中度以 上单纯性肥胖多在7岁左右开始,就餐无规律 、吃得快而多、蔬菜吃得少,这是此阶段肥胖 幼儿的饮食特征。
Write SLOGUN
Company System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LOGO
一、早发现疾病 (一)神情及脸色改变 (二)体温异常 (三)哭喊
1.非病理性哭喊 2.病理性哭喊
Write SLOGUN
Company System
LOGO
Write SLOGUN
Company System
LOGO
(3)全身疲乏无力,较大幼儿可自诉头晕、眼前发黑 。
(4)呼吸、脉搏频率增快,尤其是活动后感到心慌、 气促。
(5)患儿时常烦燥不安或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的刺 激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个别幼儿出 现异嗜癖(如嗜食泥土、煤渣等)。
生活有规律、适当活动是幼儿吃得下、睡得香的前 提,所以根据幼儿年龄、体质等促进活动是增强食物的 好方法。
(3)及时发现并治疗引起厌食的疾病
运用某些药物辅助治疗。如果是微量元素锌的缺乏 ,可遵医嘱适当补充硫酸锌等药物。
Write
SLOGUN (十)营养不良
Company System
LOGO
(2)屈光参差性弱视
(3)视觉剥夺性弱视
(4)先天性弱视
2. 矫治
治疗弱视的最好时间是6岁以前,经过治疗,视力可 以提高,并恢复立体视觉。
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由于弱视不容易被早期发 现,建议学前儿童3岁以后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
Write SLOGUN
Company System
LOGO
3. 预防
婴幼儿肥胖的出现有两个高发期:
一是婴儿期,活动范围小,食物营养丰富,食 量不予控制时很容易出现“小胖儿”;
二是学龄前期,大致在6~7岁之间,中度以 上单纯性肥胖多在7岁左右开始,就餐无规律 、吃得快而多、蔬菜吃得少,这是此阶段肥胖 幼儿的饮食特征。
Write SLOGUN
Company System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LOGO
一、早发现疾病 (一)神情及脸色改变 (二)体温异常 (三)哭喊
1.非病理性哭喊 2.病理性哭喊
Write SLOGUN
Company System
LOGO
Write SLOGUN
Company System
LOGO
(3)全身疲乏无力,较大幼儿可自诉头晕、眼前发黑 。
(4)呼吸、脉搏频率增快,尤其是活动后感到心慌、 气促。
(5)患儿时常烦燥不安或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的刺 激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个别幼儿出 现异嗜癖(如嗜食泥土、煤渣等)。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29
健康教育
• 1.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 • 2.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做到勤洗手,多饮
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随意用他人的餐具和生活 用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 3.家庭室内保持空气对流,清新,室温适宜。定期 消毒玩具、餐具。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合, 以减少感染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其成份比
例合理,有利于吸收,喂服时用汤匙一匙一匙喂,
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内吸收,轻中度脱水一般2-3分
钟喂一次,每次约10-20ml,积少成多,4-6小时就
能纠正。
14
护理措施
• 5.消化不良者如仅有轻度腹泻,不需要用药物止
泻,只需加强饮食卫生。注意观察大便的情况。 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后肠蠕动更快而加重腹 泻。
4
病因
• 1.非感染感染性因素 • 2.感染性因素 • 3.消化道外脏器病变
5
病因
• 1.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喂养不当,新生
儿的肠管娇嫩,胃肠道的发育不够成熟,
消化酶比较少,在喂养过程中,喂养次数
太多,每次量较多,或过早添加大量淀粉
类食品,人工喂养时牛奶的温度偏热或偏
冷都可能造成肠道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立即解开衣领,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取出口咽部分泌物,并托 起患儿上颌,防止舌根后坠引起窒息, 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 以免唇舌咬伤。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可予雾化吸人,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
21
基础护理
• 吸氧
迅速给予氧气吸人,氧流量1~2Lmin, 可以减轻缺氧与脑细胞损伤。
37
治疗要点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去 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健康教育
• 1.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 • 2.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做到勤洗手,多饮
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随意用他人的餐具和生活 用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 3.家庭室内保持空气对流,清新,室温适宜。定期 消毒玩具、餐具。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合, 以减少感染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其成份比
例合理,有利于吸收,喂服时用汤匙一匙一匙喂,
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内吸收,轻中度脱水一般2-3分
钟喂一次,每次约10-20ml,积少成多,4-6小时就
能纠正。
14
护理措施
• 5.消化不良者如仅有轻度腹泻,不需要用药物止
泻,只需加强饮食卫生。注意观察大便的情况。 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后肠蠕动更快而加重腹 泻。
4
病因
• 1.非感染感染性因素 • 2.感染性因素 • 3.消化道外脏器病变
5
病因
• 1.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喂养不当,新生
儿的肠管娇嫩,胃肠道的发育不够成熟,
消化酶比较少,在喂养过程中,喂养次数
太多,每次量较多,或过早添加大量淀粉
类食品,人工喂养时牛奶的温度偏热或偏
冷都可能造成肠道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立即解开衣领,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取出口咽部分泌物,并托 起患儿上颌,防止舌根后坠引起窒息, 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 以免唇舌咬伤。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可予雾化吸人,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
21
基础护理
• 吸氧
迅速给予氧气吸人,氧流量1~2Lmin, 可以减轻缺氧与脑细胞损伤。
37
治疗要点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去 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儿童常见病的护》课件
一名1岁女孩,出现频繁排便、大便稀溏等 症状,诊断为腹泻。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调整饮食,避免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注意患儿的腹 部保暖。
经过适当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患儿病情逐 渐好转,三天后痊愈。
哮喘护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 患儿情况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 咳嗽等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患儿情况
一名2岁男孩,出现发热、咳嗽、流 涕等症状,诊断为感冒。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患儿多休息, 遵医嘱治疗,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护理效果
经过适当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患儿病 情逐渐好转,一周后痊愈。
腹泻护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
患儿情况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 感染或消化不良引起,表现为频繁排便、 大便稀溏等症状。
腹泻及护理
总结词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形 状改变等。
详细描述
当孩子出现腹泻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家长应合 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暂停不易消化的食物,逐步恢复清淡的 饮食。同时,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若症状持续 不改善,应及时就医。
哮喘及护理
总结词
哮喘是一种功能减退症、糖 尿病等;生长发育迟缓、性早
熟等。
儿童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 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
生。
健康饮食
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 养,避免营养不良和肥
胖。
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 的运动和休息,避免长 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
。
环境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四、婴幼儿的用药量
1、婴幼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耐 受能力和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因此,用药必须严 格掌握剂量,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或发生中毒 现象。
2、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3、紧急情况下可采用下列方法用药: 按粗略体重计算的公式用药(体重均为千克) 0-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8 7-12个月:出生体重+6*0.8+(月龄-6)*0.25 1-10岁:年龄*2+7或8 药物剂量(每日或每次)=药量/千克*估计体重
19
五、家庭药箱的配置
1、体温计 2、外用药物: 消毒(纱布、棉球、绷带、胶布):用于包扎伤
口 消毒酒精:消毒用 金霉素眼膏:涂眼睛或皮肤小伤口 创可贴:小伤口用 碘伏1瓶:皮肤消毒 2%双氧水:清洗伤口 3、内服药物: 退热药、感冒药、消化药、腹泻药、咳嗽药等
20
六、疾病的基本护理技能
7
可致高烧的常见疾病:
与高烧伴随的症状
可能患的疾病
鼻堵、流涕、咳嗽、咽红
感冒
嗓子痛、扁桃体红肿
急性扁桃体炎
发烧3—4天后烧退,出现皮疹
幼儿急症
嗓子痛,呕吐,猩红色小米粒大小皮疹, 猩红热 杨梅舌
冬春季,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上有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血点
(流脑)
夏秋季,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抽风 流行性乙型脑炎
至于什么部位生病了,应根据伴随发热的具有 定位意义的其他表现一一定位体征,作出判断。
10
4、食欲 健康儿童要注意 1)精神因素: 2)饮食习惯不良:
患 儿: (1)食欲不振:传染性肝炎、Va中毒、贫血、
消化系统疾病等 (2)异食癖:如吃纸张、泥土、蜡烛、煤渣等,
可能缺锌、缺铁或得了钩虫病等。 (3)食欲亢进:可能得了糖尿病、皮肤生疮生疖
贴近婴儿的脸就哭
中耳炎、外耳道疖
大便时哭吵
肛裂
小便时哭吵
泌尿道感染
夜间哭炎、口腔炎
夜间哭闹多汗
佝偻病
其他哭闹
湿疹、荨麻疹、痱子等 17
三、婴幼儿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
1、早发现、早治疗 2、注意辨别婴幼儿的啼哭及其原因 善于从婴幼儿日常生活表现中发现异常 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
有食用不洁食物史,抽风,可有脓血便 中毒性痢疾
8
发热会烧坏孩子吗?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是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武器。
小儿处于低热状态<38 ℃时,代谢速度增快,能制造较多的抗 病物质,有利于康复。因此不要把发热看成是不能容忍的症状 而急于降温。发热在这时对机体是有利的反应。
小儿发热时,精神只要好,就说明病情不重,就应该让机体与疾 病抗争,不要急于应用退热药。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1
一、婴幼儿疾病早发现
1、晨间检查: 一问:询问家长孩子在家的健康情况 二摸:触摸幼儿的前额 三看:观察幼儿的脸色(有无流泪、流鼻涕、眼
结膜充血、皮肤上是否有疹子等) 四查:检查幼儿口袋里是否有造成伤害的小东西 2、日常观察:重点观察精神、食欲、大小便、体温
及睡眠情况。
“白陶土样”大便,尿 色加深
“柏油样”大便,如未 流鼻血
肠套叠(2岁以下小儿 可能出现) 黄疸型肝炎
消化道出血
13
7、小便异常 正常尿液:清晰透明、淡黄色
异常尿液:
尿的颜色
可能患的疾病
红色尿,眼皮浮肿 急性肾炎
桔黄色尿
肝、胆疾病
乳白色尿
泌尿道感染
14
8.呼吸异常 若呼吸变粗,频率增加或时快时慢,面部发红
或心理异常等。
11
5、睡眠
健康儿童:入睡快、安稳、无鼾声,身上可有 微汗
患儿:
(1)入睡困难或嗜睡—脑膜炎,脑炎的早期 表现。
(2)睡眠不安—心理障碍,蛲虫病,佝偻病, 夜惊,梦游
(3)鼾声大作—鼻咽部疾病
12
6、大便异常:
大便颜色
可能患的疾病
脓血便,便次多,发烧 细菌性痢疾
“红果酱样”大便,腹 痛,呕吐
9
一般来说,发热只说明孩子病了,并不能说明 什么部位生病了。
发热的原因有两大类:
■一类是感染性发热,也就是能使人发病的微 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进入人体,在 侵入部位生长繁殖,破坏人体组织,产生毒素, 使人得病。
另一类是非感染性发热,是自身体温调节功能 障碍,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者是由于过敏, 肿瘤引起的。
右上腹部疼痛
可能是胆道蛔虫、肝胆疾病
左上腹部
可能是脾脏创伤
脐周围疼痛 右下腹部疼痛
可能是肠蛔虫症、急性肠炎 可能是急性阑尾炎
左下腹部
可能是痢疾、粪块堵塞
扁桃体炎、肺炎等也 可能引发腹痛
16
10、啼哭
症状
可能患的疾病
哭声洪亮,无其他异常 非疾病的啼哭
哭声无力、嘶哑、嚎叫 肠道急性感染或消化不良
哭声急尖,声调高,可有 颅内出血、颅内感染 喷射性呕吐
面色苍白或发黄,下眼皮缺 可能是营养不良性贫
少血色
血
皮肤与眼睛虹膜同时染黄 可能是黄疸
面色红中带微紫
表示有高热
颊部、口唇、鼻尖等处发绀 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
出汗过多
常见于结核与佝偻病
6
3、体温
健康儿童: 腋下体温为36C°-37C°
患 儿: 37C°—38C°为低烧 39C°以上为高烧
问题: 孩子一旦发烧,要马上退烧吗?为什么?
当然高热(>39 ℃ )或超高热持续过久,可造成代谢紊乱,将 对肝,肾,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时有发热抽搐史者,更应 监测体温,勿使其发热过高。
另外,发热也是疾病的一种信号,根据发热可以判断孩子是否 有病以及判断病情是否好转。而急用退热药,会使我们的判断 迷失方向。所以,既不能一见发热就吃退烧药,又要在高热时 果断地采取退热措施。
2
二、婴幼儿生病的迹象
判断儿童是否生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皮肤、体温、呼吸、腹痛、啼哭、 食欲、睡眠、大小便
3
1、精神及神情 健康儿童:活泼、好动、爱玩、对周围环
境、事物感兴趣、眼神灵活 患 儿:烦躁不安、疲倦嗜睡、不爱玩、哭
闹、眼神呆滞
4
2、皮肤
健康儿童:面色红润
5
患儿:
症状
可能的疾病
则可能是发热; 张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动作是鼻子不通气的表
现; 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50次,鼻翼煽动,口唇
周围青紫,呼吸时肋间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 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 性横隔膜疝气等病,切不可掉以轻心。
15
9、可能引起腹痛的疾病
症状
可能的疾病
上腹部正中疼痛
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
四、婴幼儿的用药量
1、婴幼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耐 受能力和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因此,用药必须严 格掌握剂量,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或发生中毒 现象。
2、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3、紧急情况下可采用下列方法用药: 按粗略体重计算的公式用药(体重均为千克) 0-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8 7-12个月:出生体重+6*0.8+(月龄-6)*0.25 1-10岁:年龄*2+7或8 药物剂量(每日或每次)=药量/千克*估计体重
19
五、家庭药箱的配置
1、体温计 2、外用药物: 消毒(纱布、棉球、绷带、胶布):用于包扎伤
口 消毒酒精:消毒用 金霉素眼膏:涂眼睛或皮肤小伤口 创可贴:小伤口用 碘伏1瓶:皮肤消毒 2%双氧水:清洗伤口 3、内服药物: 退热药、感冒药、消化药、腹泻药、咳嗽药等
20
六、疾病的基本护理技能
7
可致高烧的常见疾病:
与高烧伴随的症状
可能患的疾病
鼻堵、流涕、咳嗽、咽红
感冒
嗓子痛、扁桃体红肿
急性扁桃体炎
发烧3—4天后烧退,出现皮疹
幼儿急症
嗓子痛,呕吐,猩红色小米粒大小皮疹, 猩红热 杨梅舌
冬春季,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上有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血点
(流脑)
夏秋季,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抽风 流行性乙型脑炎
至于什么部位生病了,应根据伴随发热的具有 定位意义的其他表现一一定位体征,作出判断。
10
4、食欲 健康儿童要注意 1)精神因素: 2)饮食习惯不良:
患 儿: (1)食欲不振:传染性肝炎、Va中毒、贫血、
消化系统疾病等 (2)异食癖:如吃纸张、泥土、蜡烛、煤渣等,
可能缺锌、缺铁或得了钩虫病等。 (3)食欲亢进:可能得了糖尿病、皮肤生疮生疖
贴近婴儿的脸就哭
中耳炎、外耳道疖
大便时哭吵
肛裂
小便时哭吵
泌尿道感染
夜间哭炎、口腔炎
夜间哭闹多汗
佝偻病
其他哭闹
湿疹、荨麻疹、痱子等 17
三、婴幼儿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
1、早发现、早治疗 2、注意辨别婴幼儿的啼哭及其原因 善于从婴幼儿日常生活表现中发现异常 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
有食用不洁食物史,抽风,可有脓血便 中毒性痢疾
8
发热会烧坏孩子吗?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是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武器。
小儿处于低热状态<38 ℃时,代谢速度增快,能制造较多的抗 病物质,有利于康复。因此不要把发热看成是不能容忍的症状 而急于降温。发热在这时对机体是有利的反应。
小儿发热时,精神只要好,就说明病情不重,就应该让机体与疾 病抗争,不要急于应用退热药。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1
一、婴幼儿疾病早发现
1、晨间检查: 一问:询问家长孩子在家的健康情况 二摸:触摸幼儿的前额 三看:观察幼儿的脸色(有无流泪、流鼻涕、眼
结膜充血、皮肤上是否有疹子等) 四查:检查幼儿口袋里是否有造成伤害的小东西 2、日常观察:重点观察精神、食欲、大小便、体温
及睡眠情况。
“白陶土样”大便,尿 色加深
“柏油样”大便,如未 流鼻血
肠套叠(2岁以下小儿 可能出现) 黄疸型肝炎
消化道出血
13
7、小便异常 正常尿液:清晰透明、淡黄色
异常尿液:
尿的颜色
可能患的疾病
红色尿,眼皮浮肿 急性肾炎
桔黄色尿
肝、胆疾病
乳白色尿
泌尿道感染
14
8.呼吸异常 若呼吸变粗,频率增加或时快时慢,面部发红
或心理异常等。
11
5、睡眠
健康儿童:入睡快、安稳、无鼾声,身上可有 微汗
患儿:
(1)入睡困难或嗜睡—脑膜炎,脑炎的早期 表现。
(2)睡眠不安—心理障碍,蛲虫病,佝偻病, 夜惊,梦游
(3)鼾声大作—鼻咽部疾病
12
6、大便异常:
大便颜色
可能患的疾病
脓血便,便次多,发烧 细菌性痢疾
“红果酱样”大便,腹 痛,呕吐
9
一般来说,发热只说明孩子病了,并不能说明 什么部位生病了。
发热的原因有两大类:
■一类是感染性发热,也就是能使人发病的微 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进入人体,在 侵入部位生长繁殖,破坏人体组织,产生毒素, 使人得病。
另一类是非感染性发热,是自身体温调节功能 障碍,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者是由于过敏, 肿瘤引起的。
右上腹部疼痛
可能是胆道蛔虫、肝胆疾病
左上腹部
可能是脾脏创伤
脐周围疼痛 右下腹部疼痛
可能是肠蛔虫症、急性肠炎 可能是急性阑尾炎
左下腹部
可能是痢疾、粪块堵塞
扁桃体炎、肺炎等也 可能引发腹痛
16
10、啼哭
症状
可能患的疾病
哭声洪亮,无其他异常 非疾病的啼哭
哭声无力、嘶哑、嚎叫 肠道急性感染或消化不良
哭声急尖,声调高,可有 颅内出血、颅内感染 喷射性呕吐
面色苍白或发黄,下眼皮缺 可能是营养不良性贫
少血色
血
皮肤与眼睛虹膜同时染黄 可能是黄疸
面色红中带微紫
表示有高热
颊部、口唇、鼻尖等处发绀 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
出汗过多
常见于结核与佝偻病
6
3、体温
健康儿童: 腋下体温为36C°-37C°
患 儿: 37C°—38C°为低烧 39C°以上为高烧
问题: 孩子一旦发烧,要马上退烧吗?为什么?
当然高热(>39 ℃ )或超高热持续过久,可造成代谢紊乱,将 对肝,肾,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时有发热抽搐史者,更应 监测体温,勿使其发热过高。
另外,发热也是疾病的一种信号,根据发热可以判断孩子是否 有病以及判断病情是否好转。而急用退热药,会使我们的判断 迷失方向。所以,既不能一见发热就吃退烧药,又要在高热时 果断地采取退热措施。
2
二、婴幼儿生病的迹象
判断儿童是否生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皮肤、体温、呼吸、腹痛、啼哭、 食欲、睡眠、大小便
3
1、精神及神情 健康儿童:活泼、好动、爱玩、对周围环
境、事物感兴趣、眼神灵活 患 儿:烦躁不安、疲倦嗜睡、不爱玩、哭
闹、眼神呆滞
4
2、皮肤
健康儿童:面色红润
5
患儿:
症状
可能的疾病
则可能是发热; 张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动作是鼻子不通气的表
现; 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50次,鼻翼煽动,口唇
周围青紫,呼吸时肋间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 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 性横隔膜疝气等病,切不可掉以轻心。
15
9、可能引起腹痛的疾病
症状
可能的疾病
上腹部正中疼痛
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