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临床路径
中风临床路径
中风临床路径引言中风,也称脑卒中,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或脑血管破裂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中断的疾病。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中风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活质量,制定了中风临床路径。
中风临床路径的定义中风临床路径是指在中风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从就医到康复,制定了一套标准化且体系化的策略和程序,旨在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风险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风临床路径的目标中风临床路径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中风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紧急救治,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2. 提供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操作指南,以确保各个环节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3. 提高患者对中风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4. 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中风救治的质量和效果。
中风临床路径的内容1. 早期识别和紧急救治:- 通过评估中风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和家族史,提高中风的早期识别和筛查。
- 当中风症状出现时,立即进行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断类型。
- 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采取溶栓治疗或机械取栓,尽早恢复脑血流。
2. 标准化治疗方案和操作指南:- 对不同类型的中风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 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相关指标,降低再发风险。
- 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和循环性脑梗塞。
3. 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为中风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 提供健康宣教和指导,帮助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和预防复发。
- 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评估康复效果和再发风险,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干预。
4. 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供中风救治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
- 强化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确保中风救治的协同性和效率性。
-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结果反馈,优化中风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措施。
中风病临床路径
中风病临床路径中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中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中风(TCD编码:BNG080)。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进行。
(1)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主要表现为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具备2个主症,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进行诊断。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头颅CT或MRI明确出血或梗死病灶。
3.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医内科学》及《新针灸学》。
1.急性期(发病2周内)(1)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抗脑水肿、降颅内压。
③血压调控。
④溶栓治疗⑤抗血小板制剂。
⑥抗凝治疗。
⑦神经保护剂⑧强化降脂制剂出血性中风(脑出血)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抗脑水肿、降颅内压。
③血压调控。
④神经保护剂。
⑤微创血肿清除术。
(2)中医治疗①朱琏针灸治疗方案。
②中药辩证施治。
③其它中医外治综合疗法。
(3)康复治疗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1)西医治疗脑梗死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血压调控。
③抗血小板制剂。
④抗凝治疗。
⑤降脂,稳定斑块。
⑥神经保护剂。
脑出血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②血压调控。
③神经保护剂。
(2)中医治疗①朱琏针灸治疗方案。
中风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梗塞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近来有年轻化趋势,说明:具备两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
不具备以上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1.中脏腑(1)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2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中风病(脑梗死)临床路径
实用标准文档一、中风病(急性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脑血管学分会。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 证候诊断:参照诊疗方案(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诊疗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902)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心电图。
(5)胸部DR片、腹部B超。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
(8)头颅影像学检查(CT)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I、心脏彩超检查、双下肢血管B超、血粘度检测、肿瘤三项检测等。
(七)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中脏腑:醒神开窍为主,按照阳闭、阴闭分证论治,及时扶正固脱。
(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中风后肩痛中医临床路径-最终版
中风后肩痛中医临床路径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同时符合第一诊断为中风(TCD:BNG080)及第二诊断为中风后肩痛,且本次住院主要表现为肩痛。
西医诊断:同时符合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或脑出血(ICD-10:I61),及第二诊断为肩-手综合征,且本次住院主要表现为肩-手综合征症状。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中风病(急性脑血管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年)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3)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诊断要点。
①.单侧肩手痛,皮肤潮红,皮温上升;②.手指屈曲受限;③.局部无外伤、感染的证据,无周围血管病的证据;④.多发生在脑血管病1- 3月内。
2. 疾病分期(1)Ⅰ期:急性期(2)Ⅱ期:营养障碍期(3)Ⅲ期:萎缩期3.证候诊断(1)气虚不运,血瘀水停证:(2)痰湿阻络,血瘀水停证:(3)阳虚寒凝,血瘀水停证:(4)阴虚热灼,血瘀水停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方案参照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年)标准。
1、诊断明确,同时符合第一诊断为中风及第二诊断为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本次住院主要表现为肩-手综合征症状。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TCD:BNG080)同时符合第二诊断为肩-手综合征的患者,本次住院主要表现为肩-手综合征症状。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临床路径:昏迷、合并心肌梗塞、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等。
中风病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塞)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塞(ICD-10 编码:I63.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中风病(脑梗塞)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塞)。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塞(ICD-10编码:I63。
902)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凝血功能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DSA 或 CTA 等)、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 B 超或TCD)、C 反应蛋白、超声心动图、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 聚体、双下肢血管 B 超等。
中风病临床路径与表单
中风病(脑梗塞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
一、脑梗塞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脑梗塞后遗症(ICD 编码为: I69.301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 2010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后。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常见证型:1.风火上扰2.痰瘀阻络3.痰热腑实4.阴虚风动5.气虚血瘀(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XXXXXX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塞后遗症)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 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塞后遗症(TCD编码:BNG080、ICD 编码为: I69.301 )。
2、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明确手术指征者;(2)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3)患者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4)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六)中医症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
中风病临床路径及表单
中风病(脑梗塞后遗症)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
、脑梗塞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
西医诊断:脑梗塞后遗症(ICD编码为:169.301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1)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诊治指南2010》(2010年)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常见证型:1 .风火上扰2 .痰瘀阻络3 .痰热腑实4 .阴虚风动5 .气虚血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 XXXXXX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塞后遗症)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 标准住院日为W 15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塞后遗症 (TCD 编码:BNG080、ICD编码为:169.301 )。
2、 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特殊处理,也不影 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 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六)中医症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 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 (2) (4)患者。
有明确手术指征者;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患者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 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中风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塞)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得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 周至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1)中经络(无意识昏迷者)风火上扰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2)中脏腑(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三)治疗方案得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与脑梗死(ICD-10 编码:I63)得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得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得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中风病人临床护理路径
中风病人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是指通过确定一套标准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对不同疾病的患者提供统一的护理流程和医疗服务,以提高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针对中风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包括急性期、康复期和护理出院期三个阶段的护理工作。
一、急性期:1.早期护理:在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进行初步护理评估,包括病史了解、体格检查、神经系统评估等。
并迅速进行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中风部位和类型。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急救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中风病人,进行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缺血性中风病人,在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对于出血性中风病人,则需要迅速控制出血源并将患者送至手术室。
3.药物治疗: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降血脂药物,并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4.并发症防护:监测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咽喉反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进行规范的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卧床位转换等。
5.病情观察与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饮食摄入、尿液排出、肢体活动情况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二、康复期:1.康复评估:对于急性期病人,通常在出院前或康复期初进行康复评估,包括功能状态评估、自理能力评估等,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2.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物理治疗计划,如康复体操、踏步训练、肢体被动运动等,以促进患者肌力和协调能力的恢复。
3.语言治疗:针对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专业语言治疗,包括疏导、启发性言语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
4.营养指导: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特殊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营养补充,以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康复效果。
5.心理支持:中风病人常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三、护理出院期:1.出院指导:详细说明患者出院后的饮食、生活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的宣教资料,以确保患者在家中获得达到护理目标所需的照顾和支持,减少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
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一、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为脑出血的患者。
(ICD-10:I61)(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在起病10-30分钟为进行性加重。
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1)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
(2) MRI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和血管炎等。
3.证候诊断:(1)急性期①风火上扰,肝阳暴亢辩证要点:半身不遂,头痛头晕,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数。
②肺热腑实,瘀阻清窍辩证要点:半身不遂,神昏目赤,项强身热,便秘溲赤,舌红绛,苔焦黄,脉洪滑数。
③痰浊内盛,蒙蔽清窍辩证要点:神疲肢冷,气短懒言,或神昏肢瘫,喉中痰鸣,舌黯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④元气不固,神明散乱辩证要点:头痛呕吐,四肢瘫痪,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自遗,舌痿苔枯,舌黯脉微。
⑤痰瘀阻络,自溢脉外辩证要点:肢瘫语謇,肢体麻木,头胀刺痛有定处,或猝然倒地,神昏烦躁,舌黯且散在瘀点,苔白腻,脉弦涩。
(2)慢性期①阳气虚衰,瘀血内阻辩证要点:面黄肢软,气短懒言,口舌歪斜,语言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涩。
②肝肾两亏,筋脉失养辩证要点:眩晕耳鸣,语声低微或不语,神疲心烦,肢软无力,舌红苔少脉细。
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脑梗死(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风火上扰证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 X线片(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DSA或CTA等)、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聚体、双下肢血管B超等。
中风临床路径
中风临床路径中风(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其临床路径是指对中风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指导性程序。
下面将介绍中风临床路径的一般步骤和关键内容。
步骤一:初步评估和诊断1. 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药物使用史等。
2.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3. 进行初步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以确定中风的类型和范围。
步骤二:治疗和护理1. 药物治疗:根据中风的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凝血药、降压药等。
2. 康复训练:中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以促进功能恢复。
3. 护理措施: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卧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步骤三:监测和随访1.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随访复查:定期随访患者,进行复查和评估,以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关键内容1. 快速识别中风症状:对中风症状的早期识别和迅速就诊非常重要,包括突发的面瘫、言语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等。
2. 紧急治疗窗口:诊断中风后,应尽早进行紧急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和康复机会。
3.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康复训练等方面。
4. 家庭支持和护理:中风患者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护理,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中风临床路径是为了规范中风患者的诊疗和护理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率。
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都应了解和遵循中风临床路径的指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5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饶明俐主编,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协作组制定的“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临床常见证候: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协作组制定的“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121-2008)。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出血性中风(脑出血)。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的患者。
2.适合内科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即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ml,无合并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
3.继发于脑梗死的出血,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肿瘤性出血,血液病、淀粉样脑血管病、感染性动脉性、动脉炎引起大动脉炎、药的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中风病中医康复临床路径
中风(脑梗死)临床路径一、中风病中医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中医诊疗第一诊疗为中风病(TCD 编码为:BNG080;ICD10 编码为 I61、I63:);2、西医诊疗第一诊疗为脑梗死(ICD10 编码为)。
(二)诊疗依照。
中医诊疗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康复重点专科中风病诊疗方案相关诊疗依照制定(见附件)。
西医诊疗标准:参照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1)病史:突然发病,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阻挡、局灶体征;(2)主要症状: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深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吵嘴倾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等;(3)协助检查:头部影像学(CT/MRI )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照。
治疗方案依照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康复重点专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拟订。
①风火上扰证: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连续高升,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倾斜,语言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
治法: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各30 克;玄参、生地、夏枯草、生麦芽各 15 克,黄芩、栀子、川芎各 10 克,生甘草 6 克。
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生石膏;头痛眩晕者加钩藤、菊花、白蒺藜;语言謇涩加菖蒲、郁金、天竺黄;肢体麻木,伸屈不利或震颤者加蜈蚣、全蝎、白花蛇;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②痰瘀阻络证:口眼倾斜,于强言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圆滑,苔紫暗,脉弦滑。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天麻 15g、胆星 12g、天竺黄 10g、半夏 10g、橙皮 15g、地龙 6g、僵蚕 6g、全蝎 6g、远志 10g、石菖蒲 10g、桑枝 10g、鸡血藤 10g、丹参 10g、红花 10g。
)③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肢体僵直,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
中风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中风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中风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1.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中风的定义和分类2.1 中风的定义2.2 中风的分类2.3 中风的流行病学特征3.中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 主要病因3.2 发病机制3.3 相关风险因素4.中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1 中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4.2 临床评估和诊断方法4.3 影像学检查在中风诊断中的应用5.中风的治疗原则和现有疗法5.1 急性期治疗5.1.1 静脉溶栓治疗5.1.2 血管内介入治疗5.1.3 其他药物治疗5.2 康复期治疗5.2.1 早期康复治疗5.2.2 长期康复治疗6.中风临床路径的分析6.1 现有临床路径的概述6.2 评估现有临床路径的优缺点6.3 需要改进的问题和挑战7.中风临床路径改进方案7.1 制定改进目标和指标7.2 提出改进策略和措施7.3 实施中风临床路径改进方案的步骤8.改进方案的评估和效果8.1 评估指标和方法8.2 数据分析和结果8.3 改进方案的效果分析和总结9.讨论和展望9.1 讨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9.2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附件:附件一:相关统计数据表格附件二:临床路径改进方案详细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临床路径:指在特定疾病或病种的治疗中,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序列,确定患者经过的重要诊疗过程、标准和基本操作等内容。
2.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或改善血管的通畅,在中风急性期可能用于恢复血液供应受限的脑部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中医临床路径制定与实践就是从单病种角度对中医相关得文献资料及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同时积累了中医临床专家得共识,建立与完善各单病种中医诊疗模式、临床路径得实施,对于医疗、护理与患者都会产生有利得作用。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同时成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
实施前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对中医临床路径有关管理与实施要求,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得问题进行培训,争取熟练掌握中医临床路径得流程、方案、表单及实施、管理方法与评价、报告制度、一、中医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实施小组组长:苑司臣副组长:张贵格申春霞吴杰(质检员)成员:谭海军王秀芳马银玲及全科医护人员二、管理实施小组职责1。
负责搜集临床路径病种相关资料、2。
负责培训科室医护人员临床路径有关知识与管理办法。
3、制定本科室临床路医疗、护理相关措施、三、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制定适合本科实际得实施方案。
2. 医师必须严格掌握临床路径得诊断标准与住院流程。
接诊临床路径病种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定进入路径,向患者讲解执行临床路径得意义,告知患者诊疗护理方案、检查检验项目以及需要配合内容等。
3。
对执行临床路径患者得医嘱、病例、病程记录等必须详细记录临床路径实施情况。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梗塞得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1)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近来有年轻化趋势,说明:具备两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
不具备以上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与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与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1.中脏腑(1)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2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脉微欲绝。
2。
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参照《中医脑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中脏腑(1)闭证[病机]邪闭清窍。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首选]安宫牛黄丸,口服/鼻饲;选醒脑静注射液静点;若为阴闭,选用苏合香丸、(2)脱证[病机]元气败脱,神明散乱、[治法]益气回阳救逆。
[处理]首选参附注射液静脉缓慢推注,继用参附注射液静滴、若有气阴两虚之象,可选用参麦或生脉注射液静点、若气虚明显者,可加用黄芪注射液静点。
2、中经络(1)风阳上扰①治法:平肝熄风,清热通络。
汤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②清开灵注射液40ml,或脉络宁20ml静滴。
③特色疗法①中频脉冲电治疗:选穴:双乳突、百汇、太阳穴等。
方法: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5—30分,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调节强度与时间、②经颅超声溶栓治疗:选穴:风池(枕窗)、双太阳(颞窗)、时间:20分钟/次,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病情需要,调节强度与时间。
③耳穴埋豆:选穴:依据病情选不同穴位,如坐骨神经、皮质下、肝等。
方法:用王不留行子贴敷耳穴,三日一次。
④康复锻炼法:方法:结合患者病情,选用推拿、康复、针灸等,结合针灸科意见执行,进行功能锻炼。
(2)痰热腑实①治法:通腑泻热化痰。
汤药:星蒌承气汤加味、②清开灵注射液4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③特色疗法①中频脉冲电治疗:选穴:双乳突、百汇、太阳穴等。
方法: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5-30分,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调节强度与时间。
②经颅超声溶栓治疗:选穴:风池(枕窗)、双太阳(颞窗)、时间:20分钟/次,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病情需要,调节强度与时间。
③耳穴埋豆:方法:用王不留行子贴敷耳穴,三日一次、④中药灌肠:适应症:脑血管病见便秘者、方药:以星蒌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为主方,药选:大黄、芒硝、南星、瓜蒌、厚朴、枳实、甘草等、方法:以上方辩证选药灌肠,痰热腑实型以星蒌承气汤为主,仅大便不行,7日以上者大承气汤,3—5日未大便且大便燥实者调胃承气汤,3—5日未大便伴心下痞满者小承气汤、⑤康复锻炼法:方法:结合患者病情,选用推拿、康复、针灸等,结合针灸科意见执行,进行功能锻炼。
(3)风痰瘀阻①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汤药: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等②血塞通2支或,复方麝香注射液20ml。
③特色疗法①中频脉冲电治疗:选穴:双乳突、百汇、太阳穴等。
方法: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5-30分,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调节强度与时间。
②经颅超声溶栓治疗:选穴:风池(枕窗)、双太阳(颞窗)、时间:20分钟/次,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病情需要,调节强度与时间。
③耳穴埋豆:方法:用王不留行子贴敷耳穴,三日一次、④康复锻炼法:方法:结合患者病情,选用推拿、康复、针灸等,结合针灸科意见执行,进行功能锻炼、(4)气虚血瘀①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汤药:补阳还五汤②参芪扶正注射液 250ml, 血塞通2支静滴、③特色疗法①中频脉冲电治疗:选穴:双乳突、百汇、太阳穴等。
方法: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5-30分,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调节强度与时间。
②经颅超声溶栓治疗:选穴:风池(枕窗)、双太阳(颞窗)。
时间:20分钟/次,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病情需要,调节强度与时间、③耳穴埋豆:选穴:依据病情选不同穴位,如坐骨神经、皮质下、肝等。
方法:用王不留行子贴敷耳穴,三日一次。
④康复锻炼法:方法:结合患者病情,选用推拿、康复、针灸等,结合针灸科意见执行,进行功能锻炼。
(5)阴虚风动①治法:滋阴熄风。
汤药:镇肝熄风汤②生脉针40ml ,天麻注射液20ml,脉络宁注射液20ml静滴。
③特色疗法①中频脉冲电治疗:选穴:双乳突、百汇、太阳穴等。
方法: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5-30分,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调节强度与时间。
②经颅超声溶栓治疗:选穴:风池(枕窗)、双太阳(颞窗)。
时间:20分钟/次,一日一次到两次为宜,依据患者体质、病情需要,调节强度与时间、③耳穴埋豆:选穴:依据病情选不同穴位,如坐骨神经、皮质下、肝等、方法:用王不留行子贴敷耳穴,三日一次、④康复锻炼法:方法:结合患者病情,选用推拿、康复、针灸等,结合针灸科意见执行,进行功能锻炼。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与脑梗死(ICD-10编码:I63)得患者、2、病期属于急性期。
3。
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得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得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得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得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凝血功能检查(4)血压、心电图(5)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彩超)、(8)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
2.可选择得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A或CTA、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心悸酶谱、高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中脏腑:按照闭证、脱证分证论治,及时醒神开窍、扶正固脱。
(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依据病情需要,结合不同分期选用不同得治疗方法,选用以下中医特色治疗:超声溶栓穴位治疗、中频脉冲穴位电治疗、耳穴埋豆、中药灌肠、针灸治疗(结合针灸科医师意见执行)、推拿治疗(结合针灸科医师意见执行)、头针治疗(结合针灸科医师意见执行)等,可单用,亦可联用。
4、脑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得预防与治疗、血压血糖得调整、颅内高压与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得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可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5.康复训练:病情平稳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6.护理:6。
1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遵医嘱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针灸、电针或中药灌肠或康复锻炼等治疗,以缓解病情,消除症状,促进患者康复、6。
2 高热者,可予物理降温、6、3 尿潴留者,可按摩中极、关元、气海穴等,必要时留置导尿。
6、4尿失禁者,嘱患者定时排尿,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接尿器或留置导尿。
6。
4 便秘者,遵医嘱可给予通便中药口服,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或中药灌肠。
6、5 中风后遗症得护理中风各期常遗留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对后遗症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