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答题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2: 期末考试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2: 期末考试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本套试卷共22小题,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9分)几个世纪以来,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

在中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

对于汉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做出很有洞见性的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国画,主要是受到了书法的影响,而不是书写,但我们同时必须牢记,这两者之间并无实质的差别。

”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都依赖于创新和表达,这与象征性符号不同,象征符号的主要目的在于图示化以实用。

书法和绘画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比如说中国画匠的作品与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

据此而言,在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

这是由中国的书画传统所决定的。

西方文化中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讨论,常围绕着争论绘画和诗歌哪个更具重要性。

莱辛的《拉奥孔》探讨了诗歌和绘画的相对优点,充分地显示了它们各自对于认知理解的贡献。

莱辛意在凸出诗歌的优越性,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

绘画受限于视线,需要将焦点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所得为视线所过滤。

即便被理解的物体已经发生变化,从焦点出发也还是有诸多局限。

莱辛认为诗歌能够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大范围的资源,同时也包括直觉和想象,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对象的更为整体的观念。

随着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的发展,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地发生转变。

比如,20世纪40年代,格林伯格的写作是在寻求一种纯粹的、互不混杂的艺术介质,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

也因此,他攻击文人化的绘画,辨析诗歌在视觉艺术上的局限,以及叙事与绘画的不同。

他想维护的是绘画的纯粹性,反对诗歌(文学)对于绘画的入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08332131】在20世纪以前,我们都说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不过,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并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术界关于神话是文学起源的观点就居于主流地位。

神话是具有神圣性的关于神的故事,重在社会功用性,神话当然对西方文学影响很大。

那么,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究竟是神话,还是六经呢?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他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没有神话概念,这就意味着神话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

所谓的上古神话,其实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上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当下文学史著作中所讲述的上古神话,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共工触山等,并不是产生在上古,而是战国以后,真正属于上古的神话很有限。

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黄帝战蚩尤等,这属于上古神话,而这些神话都有历史作内核,其实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即使神话存在,也构不成文学之源的功能。

所谓“源”,一定要形成对“流”的规定性作用才行。

即所谓“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它要决定其“流”之巨细清浊。

只有有了“流”,“源”的意义才能成立。

尽管中国上古产生过神话,但这些神话对中国文学并没有规定性,形不成“源”的功能。

无论怎样抬高它,它也无法取得像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学史上那样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并不像研究者所说的那般巨大。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问和思考:假如没有上古神话,中国文学是否会逊色?中国文学史是否会改变它的形态与发展方向?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巨星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是否会出现?我想结论是很清楚的。

假如没有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理论与观念的输入,恐怕至今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有神话的存在。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短歌行》中这________二句诗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归园田居》中这两句诗________ 让我们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B.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C.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意思是好像清晨的露水一样转瞬即逝失去的日子实在太多了把“人生”比作“清晨的露水” 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意思是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表明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故选A2.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荷塘月色》——小说——朱自清——中国B. 《小树林中的泉水》——散文——巴尔蒙特——俄国C. 《寂静的春天》——说明文——雷切尔·卡森——法国D. 《茶馆》——戏剧——舒庆春——中国【答案】D【解析】A项应该是“《荷塘月色》——散文——朱自清——中国”B项应该是“《小树林中的泉水》——散文——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前苏联”C项应该是“《寂静的春天》——说明文——雷切尔·卡森——美国”故选D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undersetcdot末末尖端②undersetcdot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B. ①undersetcdot族庖月更刀族一般的②秦晋围郑郑undersetcdot既知亡矣既已经C.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undersetcdot谢项王谢感谢②承天undersetcdot景命景大D. 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undersetcdot度度计划②胜负之undersetcdot数存亡之理数天数命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C.①句意为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谢动词道歉谢罪故选C.4.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B.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成立“创造社” 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的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C. 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后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诗人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情怀“美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D. 姚鼐字姬传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他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诗经》……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错误《诗经》收集了自是西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故选A.5.下列各项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写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情节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合情合理B. 林冲拿刀怒寻陆谦矛盾冲突似乎一触即发也使读者“捏着两把汗” 但作者却老练地虚晃一枪引而不发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 这样写使情节形象生动C. 林冲思想转变的过程就是统治阶级内部分化瓦解的过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革命的产生、发展及其壮大的声势他以自己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和逼上梁山的生活真理D. 小说的自然景物和环境描写极为出色如林冲到草料场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 连点三个“草”字为后文起火预作布置【答案】B【解析】“使情节形象生动”错误这样写使情节跌宕起伏6.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为得体的一组是()【情境①】有一位老师到异地学校去参加优质课赛课走进课堂首先要跟新同学交流一下就说了一段开场白【情境②】李红因家庭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贵阳清华中学招生面试时老师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你是怕中考落榜呢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李红诚实而又得体地进行了回答A.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贵阳清华中学更合适些B. 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贵阳清华中学更合适些C. 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关于保送我上贵阳清华中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D.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关于保送我上贵阳清华中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答案】A【解析】老师面对学生用“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不合身份和场景排除BC回答面试老师一连串的问题“学校征求过我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不得体排除D故选A7.在下面各句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本文既有女性的温婉更有磅礴的气势可以看到大自然给人的________ 看出人生磨砺的影响②找不到路时如有师长点拨一二 _____________ 让你豁然开朗何等快意③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在谈平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是我的用意A. 濡染金针度人挂羊头卖狗肉B. 浸润醍醐灌顶驴唇不对马嘴C. 浸润金针度人挂羊头卖狗肉D. 濡染醍醐灌顶驴唇不对马嘴【答案】A【解析】①濡染指大自然给人的熏陶浸润逐渐渗透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根据语境应选“濡染”②金针度人指师长传授给高明的方法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根据语境应选“金针度人”③挂羊头卖狗肉指里外不一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根据“题目在说……实质在谈……” 应选“挂羊头卖狗肉”故选A8.下列选项中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陌上桑》中有八句诗这样描写罗敷的外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表现罗敷之美却不对罗敷的美貌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罗敷的美貌B.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C. 通感手法往往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起到一种复合修辞的特殊效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落玉盘写乐音的美妙既是夸张又是通感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化把琵琶声表现得无比美妙D. 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具体的形象变得优美动人如咏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飞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景象骆宾王的《咏雪》说“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新花开放多么美好【答案】C【解析】C项“使虚化的东西实化”错误琵琶声是实际存在的不是虚化的东西应该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9.(2)文中第二处画线句中“美丽的错误”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错误”为什么会是“美丽”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3)本文以“燕子”为题有什么好处?试简要说明A. 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增强语气突出强调了作者突然在南国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B. 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 是因为自己感动了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产生了深深的悔意C. 文章中“朦胧的欢喜”是作者想到了和故乡亲人在一起的快乐“朦胧的悲伤”是作者对故土的思念无法排解D. 文章在叙述“我”从把“乌秋”误认为燕子到最后得知真相的过程中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答案】B【解析】(1)B.“深深的悔意”错结合原文语境分析可知此处表现的是父亲因歌词中唱的不是“长城”而是“长亭”而备感可惜、失望表达了父亲对长城外的老家的思念之情【答案】(2)①“美丽的错误”在文章中指“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 以及“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②这些错误之所以“美丽” 是因为它们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排解我们远在他乡的孤寂缓解我们的思乡之苦【解析】(2)第一问具体而言文中出现了两次所谓的“美丽的错误” 一是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 二是“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而第二问则是深入探讨重要词语背后的意蕴很大程度上指向了文章的主旨解答时也需要结合画线句子前后的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归纳本题中结合画线句的下一句可知“错误”之所以“美丽” 是因为“错误”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的还“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答案】(3)①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本文围绕“燕子”来行文布局条理清晰内容集中②“燕子”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突出了主题使文章中心十分明确【解析】(3)本题可以分别从线索、情感主题等角度组织答案本文围绕“燕子”来行文布局“燕子”是文章的线索“燕子”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突出了主题使文章中心十分明确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面这则感动中国颁奖词说的是()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A. 谢军B. 毛相林C. 张渠伟D. 王海【答案】B【解析】坚守偏远山村43年毛相林苦干实干带领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用7年铺就8公里的“绝壁天路” 带大家走上致富路根据“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可知这则感动中国颁奖词说的是毛相林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2.(1)上句(15~20个字) ________2.(2)下句(15~20个字) ________【答案】八十华诞乘风破浪金风送爽颂盛世【解析】解答本题的时候要细致阅读题目的主要要求本题要求学生为学校校庆八十周年写一个通栏标题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八十华诞”和“迎佳宾”的字样基于此考生要有一定的对偶知识(不要求对仗)做到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内容相谐要减少审题过程中出现的上下句没有规定的短语字数控制不合要求等过失性失误【答案】三千桃李果硕花繁丹桂飘香迎嘉宾【解析】3.(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的科普著作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显示了非凡的想象力()3.(2)“她站起来走到墙边拿起梳子在微光中对着墙上的破镜像平时一样从容地梳理她的头发她放下梳子换上了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再用手拉平旗袍上的一些褶痕又弯下身去拭擦鞋上的灰尘”这段文字选自《红岩》“她”是小说中的“江雪琴” ()3.(3)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一个到城市谋生的农村人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家自己的车厂不受盘剥与压榨()【答案】(1)×【解析】(1)“科普著作”错误《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答案】(2)√【解析】(2)根据阅读积累可知这段文字写江姐(江雪琴)就义前的情景故正确【答案】(3)×【解析】(3)“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家自己的车厂”错误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4.(1)写叔祖的“疏懒” 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4.(2)不识字的阿长却来问“我”《山海经》的事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3)当“我”听到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时“我”的表现如何?(用原文回答)4.(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1)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解析】(1)叔祖的“疏懒”及别人不肯真实回答“我”的问题与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形成了对比表现了阿长对“我”的关心“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侧面衬托了阿长的人格写出了她的“伟大” 表现了“我”对她的敬佩与感激之情【答案】(2)疼爱、关心孩子也反映了她的善良【解析】(2)分析人物形象应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原文提到“我”对《山海经》“太过于念念不忘” 阿长并非学者也来过问是怎么回事甚至最后还帮“我”买了回来阿长对《山海经》的关心其实是对“我”的关心、疼爱这件事别人都不肯做但阿长却做了突出了她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答案】(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解析】(3)解答本题首先定位至原文中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位置即第⑤段“我”的表现即第⑥段中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根据原文抄写作答即可【答案】(4)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解析】(4)根据题干“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定位至原文第⑦段前一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即为阿长的“神力” “我”喜欢《山海经》别人都没办法给“我” 但长妈妈却重视这件事将这件事记在心上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不知费尽多少心血才为“我”买到“神力”一词体现出“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5.(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冬景有着怎样的情调?作者描绘了哪些画面来表现江南冬景的这一情调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5.(3)在第⑧段中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诗句来描写江南的雪景这些引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A. 文章真切描绘了江南冬景的特殊情调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作者善于捕捉江南冬天典型的景物表现了江南独特的冬景B.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将江南的冬景与北方的冬景、闽粤的冬景对比着写表达了作者独爱江南冬景的情怀C. 江南的冬天也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蓬勃的生气所以作者说“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D. 文中在描绘江南冬雨图时远近结合以动衬静黑白的画面上点缀红黄的亮色给人以既古朴又优雅的感受【答案】B【解析】(1)B项作者没有说“独爱江南冬景”【答案】(2)情调明朗画面曝背谈天图、多彩植物图(植物生机图)、暖冬散步图、微雨闲聚图、美丽雪景图【解析】(2)根据文中“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可知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冬景有着明朗的情调第二问可根据“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到得冬天……你说够不够悠闲”“一提到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等内容加以概括即可【答案】(3)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诗句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整体意境之美②通过引用作者以虚写实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增强了文章的情趣③这些诗句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解析】(3)回答此题注意掌握在散文中加入诗句内容的作用一般作用是增强文章诗意突出中心使文章的结构安排清晰、条理文中作者在引用诗句时以时间顺序来安排诗句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整体意境之美通过引用作者借用前人描写江南雪景的名句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增强了文章的情趣诗句的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6.(1)联想一般分为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四种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联想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6.(2)在选文中作者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这样写的作用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相似联想)B.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相似联想)C.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相似联想)D.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相似联想)【答案】D【解析】(1)D项判断错误作者由南方的秋天便能想起故都之秋的典型景色这属于相关联想【答案】A【解析】(2)“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描写的是北国之秋的声音这属于听觉描写天空中的鸟叫声和衰弱的蝉声都能听见以声写静以动衬静说明北国之秋的“清”“静” 秋蝉衰弱生命即将结束它的叫声给人以“悲凉”之感B项“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理解错误C项过分解读D项过分解读故选A7.(1)(分析物象特点和作用)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扯扯儿”的特点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7.(2)(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三峡纤夫的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答案】(1)“扯扯儿”的特点质地上乘、缝制精密、牢固安全“扯扯儿”是纤夫自己或妻子或老母亲或情人细心缝制的和下文纤夫心中坚定的目标“回家同妻儿团聚”相照应“扯扯儿”体现了纤夫生活的艰辛以及面对险滩的勇敢无畏“批扯儿”是纤夫拉纤的必备之物它帮助纤夫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进而创造出生命奇迹“扯扯儿”上一个细小的线头或者折痕都会让纤夫肩膀磨破流血表达了作者对纤夫苦难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其创造生命奇迹的敬意【解析】(1)文中对“扯扯儿”的集中介绍在第四段抓住其中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如“细心缝制的”“上好的”“密实”“牢固安全”等不难概括出它的特点“扯扯儿”是纤夫拉纤的搭肩和纤夫生活紧密相关由家人缝制在结构上和下文纤夫的思亲念家相照应在具体描绘纤夫拉纤的艰辛生活中“扯扯儿”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载体进而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纤夫在和自然的抗争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纤夫的同情和敬佩【答案】(2)文章塑造了勇敢无畏、乐观坚韧、团结协作、生活艰辛、思亲顾家的纤夫形象三峡纤夫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对三峡纤夫与自然抗争的悲壮历史表达了对其创造生命奇迹的敬意通过作别三峡纤夫表达了作者对三峡巨变和时代进步的欣慰【解析】(2)通过正面描写三峡纤夫的文字分析可知三峡纤夫是行文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刻画了纤夫的勇敢无畏、乐观坚韧等形象特点表达了对纤夫的敬意文中通过具体的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三峡纤夫的形象通过文章结尾的议论评价性文字深化对主旨的理解流露出对三峡巨变以及时代进步的欣慰8.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文章第二段与链接材料②提到朱光潜与沈从文的两段往事从中可看出朱光潜在治学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8.朱光潜为什么把自己比作米勒名画中拾穗的乡下妇人?请根据文章和链接材料①探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A. 朱光潜高度肯定维柯的《新科学》在近代美学研究中的贡献翻译它是为了开拓美学界视野消除思维僵化的危害B. 在香港中文大学讲“维柯”以及收到美国世界维柯研究会的参会邀请体现了朱光潜学术研究的影响力C. 病重的朱光潜时常冷不防地冒出一句“维柯的《新科学》里这个词早该这样译的”这一细节表现了他对事业的一片痴心D. 对维柯《新科学》的研究奠定了朱光潜先生在中国美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答案】D【解析】“奠定了朱光潜先生在中国美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中无据“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与原文意思有出入原文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答案】①坚持真理力挺倡导“人性”的沈从文无惧他人的批判②谦逊好学向沈从文请教古代社会方面的知识③视野开阔研究视野不拘泥于美学把研究文学、古代社会等视为分内事并具有国际视野将维柯的《新科学》翻译、推介给中国学者。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期中期末试题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颜福庆:一生为了中国医学现代化颜福庆出生于上海一基督教牧师之家,少年时代便立志学医,悬壶济世。

1909年,年仅27岁的颜福庆成为耶鲁第一个获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

回国后,颜福庆应聘为长沙雅礼医院的医生,他常常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

他常说:“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能为我的同胞服务,这太令人激动了。

”然而当时的医院主要是由国外传教机构开办的,颜福庆目睹外国同事高高在上,用偏执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人,深感依靠外国人只能让人摆布,于是下决心创办独立医学院。

1914年在长沙,他创建了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地区教学机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1925年,他与美国医生胡美合作,在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湘雅的成功确立了他在以西方人为主的中国医务界的地位,也为他十多年后打造中国独立的医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1927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由外国人管理的我国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也很受冲击,为此,董事会决定将学校逐步移交给中国人。

在人选确定上,他们把眼光锁定在了湘雅的颜福庆身上,委任他为协和副院长。

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中国人,在协和医学院的历史上是转折性的事件。

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即后来的中央大学),其中,医学院设于上海。

当时医学院只有8位教师、29名转校生,规模和师资远不及医学传教机构在华创办的学府,前景不明。

然而,颜福庆还是毫不犹豫地离开协和高级管理层,回到上海与医务界同仁共同组建中国自己的西医学院。

由于颜福庆教授的到来,中央大学医学院像一块磁铁,吸引了一批优秀师资。

然而,学院创办所需资源实在太多,颜福庆为此费尽周折。

他首先说服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颜惠庆将上海红十字会医院提供给医学院充任教学医院,再鼓动校友叶子衡捐出名噪一时的叶家花园,改建成上海第一所肺结核医疗院,此后该疗养院成了医学院第二所教学医院。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答题卷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答题卷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题制卷:)一、语言知识和运用(1—5小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模棱摹拟落寞莫逆之交顶礼膜拜B.扉页菲薄斐然匪夷所思蜚短流长C.诋毁底蕴邸所低首下心砥柱中流D.搁浅奶酪贿赂洛阳纸贵一丘之貉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冬至过后,气温下降,寒风瑟瑟,在南滨路的人减少了。

(2)沈从文的《边城》以的文笔反映湘西的人文风貌。

(3)重庆商报与市劳动局联合组织了一次“讨薪行动”,第一天就有四起欠薪纠纷得到解决。

(4)本次历代名家书画展由中华博物馆举办,这些伤口堪称经典之作,是赝品可以比拟的。

A.宵夜简扑妥善决不B.消夜简朴妥善绝不C.宵夜俭朴妥当绝不D.消夜俭朴妥当决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5月16日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不孚众望,终于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杯。

C.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D.丁是丁,卯是卯,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题量、难度、分值、试卷结构等都已确定,我们就不必再讨论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5年,我国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B.恢复升降级的中超06赛季即将打响,人们担心的假球、黑哨等不安定因素,会不会将日渐失去公信力的中国足球,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呢?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养人生、改变气质的价值不可小视。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单元综合测评3 第3单元+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单元综合测评3 第3单元+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综合测评(三) 第三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亦足以畅叙幽.情 幽:幽深内藏的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许 B.⎩⎪⎨⎪⎧①纵一苇之所如. 如:相似②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 C.⎩⎪⎨⎪⎧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名:命名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②而又不随以怠.怠:停止 【解析】 A 项,期,至、及;B 项,如,往;D 项,怠,懈怠。

【答案】 C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08332095】①舞.幽壑之潜蛟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③顺流而东.也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⑦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⑧火尚足以明.也 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A .①③④B .②⑤⑧C .③⑤⑥D .②④⑨【解析】 ①使动用法,②名词作状语,③⑤⑥名词作动词,④意动用法,⑦动词作名词,⑧形容词作动词,⑨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08332096】A.⎩⎪⎨⎪⎧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虽.一毫而莫取虽.无丝竹管弦之盛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解析】 D 项,均为连词,和。

A 项,介词,从;介词,表被动。

B 项,连词,即使;连词,虽然。

C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答案】 D4.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然力足以至焉A .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B .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C .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D .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解析】 ①⑥为状语后置句,②④⑨为判断句,③⑦为定语后置句,⑤为宾语前置句,⑩为省略句,⑧既是判断句,又是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风靡/所向披靡抢购/呼天抢地鲜见/鲜廉寡耻B.躯壳/金蝉脱壳曲折/曲意逢迎记载/载歌载舞C.惊骇/言简意赅裨益/稗官野史渎职/将功赎罪D.剽悍/膘肥体壮悭吝/铿锵玫瑰馈赠/振聋发聩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和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最权威的风向标,也是每年度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

B.如果人民币一旦升值,那么我们的价格优势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出口行业势必受到很大的冲击C.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协商“三通”,外国公司参与两岸航运,实现“三通”与所谓“台湾安全”等相关问题作出了说明。

D.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本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可法国总统萨科奇却在中欧峰会的关键时刻,会见达赖,干涉中国内政,这对于金融危机是毫无益处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3分)()A.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B.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C.从洞口入内,你会看到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峡谷深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的地下三峡。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对艺术的真实用孤立的感觉去捉摸是不行的不管舞台上的玩意在外貌上多么逼真我们感受时总是带有想象的B. 对艺术的真实用孤立的感觉去捉摸是不行的舞台上的玩意不管在外貌上多么逼真我们感受时总是带有想象的C. 根据孤立的感觉状况出发去捉摸艺术的真实是不行的尽管舞台上的玩意在外貌上很逼真但我们感受时总是带有想象的D. 根据孤立的感觉状况出发去捉摸艺术的真实是不行的尽管舞台上的玩意在外貌上很逼真我们感受时都是带有想象的【答案】A【解析】划线句子存在两处问题第一处“根据孤立的感觉状况出发去捉摸是不行的”句式杂糅可删去“出发” 第二处“舞台上的玩意不管在外貌上多么逼真”语序不当“不管”应放在“舞台上的玩意”之前 B.语序不当“舞台上的玩意不管在外貌上多么逼真”语序不当“不管”应放在“舞台上的玩意”之前 CD两项结构混乱“根据孤立的感觉状况出发去捉摸是不行的”句式杂糅可删去“出发”故选A【答案】C【解析】第一处直言不讳指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和盘托出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据后文“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语境应选“和盘托出”第二处模仿指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临摹指模仿(书画)由语境是说对于那种照着生活中现成样子学着做的艺术只能地域生活可知应选“模仿”第三处虽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此处承认“在戏曲艺术里一条木桨可以表演惊涛骇浪几根鞭子可以表演万马奔腾这些表演”需要高超的艺术也不否认“一条木桨可以表演惊涛骇浪几根鞭子可以表演万马奔腾”是为了“利用有限的舞台空间表现无限的生活图景” 所以选用词语“固然”第四处夸耀侧重在用言辞向人显示炫耀除形之于言外还可表现在动作行为上根据横线后“技巧” 应选“炫耀”故选C【答案】D【解析】仔细阅读括号所在的语段 AC两项由括号前的句子可知括号里的语句与括号后的语句一起从反面论证了“想象的眼睛”的重要性故括号里的语句应表达出“不从想象的眼睛出发”的意思排除AC B.“只有从物理的眼睛出发不从想象的眼睛出发”中“只有”与括号后“故宫收藏的长卷画《清明上河图》和《万里江山图》就不可能产生”中“就”不搭配排除B故选D答案(1)A(2)C(3)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为近期突然发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常为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①_______________ 往往是急性疼痛的延续颈痛、腰痛、头痛等均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目前慢性疼痛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但事实上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慢性疼痛的危害仍以为疼痛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只要病好了②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出现慢性疼痛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意味着某个部位出现了病变因此专家认为③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慢性疼痛反复且持续时间长, ②疼痛就会消失, ③应高度重视慢性疼痛【解析】①处根据上文介绍的两类疼痛前一句对“急性疼痛”的特点进行了阐述那么分号后面一定是介绍“慢性疼痛”的内容相对于“急性疼痛”可以推测出慢性疼痛的特点是“反复且持续时间较长” 由此可以得出答案②处根据上文列举的人们的错误认识认为“只要病好了” 那么此处应该填写“疼痛就会消失了”—类的句子③处通过“因此”可以推断前文是原因此处填写的是结果原因是慢性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意味着某个部位出现了病变” 故此处应该填写“必须重视慢性疼痛”一类的句子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3.(5)曹操最后为什么要杀华佗?请简要说明原因A.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B.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C.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D.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答案】C【解析】(1)“方药”是意思完整的词语译为“处方医药” 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两项“合汤不过数种” 意思表达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项句子译为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置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故选C【答案】B【解析】(2)B项“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表述错误孝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征辟”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答案】A【解析】(3)A项“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后悔之情”错从“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句话可以看出华佗还是常常产生后悔之情的【答案】(4)①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②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解析】(4)①近短时间济治好恒经常②实确实县这里指“相关” 宜应该含宥包涵宽容【答案】(5)①华佗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欺骗了曹操后被逮捕押送回来最后华佗服罪②荀彧向曹操求情曹操认为不用担忧天下并不缺乏有这种医术的人最终将他拷问致死③曹操认为华佗不根治自己的病是想使自己显得重要即使不杀他他也不会断掉他的病根【解析】(5)根据文章后面几句可以知道曹操杀华佗的原因根据原文“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可知曹操得病华佗老借故推辞根据原文“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可知曹操认为像华佗这种人很多不必担心失去这种人才根据原文“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可知曹操认为他不诚心为自己治病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首联上句用“风霜”体现画面的肃杀之气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B. 颔联通过描写画鹰耸身观望的动作和侧目而视的神态来刻画画鹰形象C. 颈联写如果解开画鹰的绳环它就会高飞就是轩楹也阻挡不了它的气势D. 诗歌章法严谨从“画作殊”写起又从“势可呼”转入情感抒发【答案】C【解析】(1)C项“就是轩楹也阻挡不了它的气势”错误颈联上句写解开画鹰的绳子和圆环画鹰就能够飞翔下句说的是悬挂在轩楹的画鹰神采飞扬呼之欲出【答案】(2)含意什么时候能够让它搏击那些凡鸟让凡鸟的皮毛血肉洒在平原上呢?情感诗人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云霄搏击凡鸟表现了诗人疾恶如仇的思想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解析】(2)尾联“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的意思是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尾联承上收结把“画鹰”当作真鹰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寄托诗人的情感“何当”有希望之意诗人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云霄去搏击凡鸟表现了诗人疾恶如仇之心和昂扬奋发向上之志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审美方式的嬗变促使诗人们拓宽诗的题材把笔触伸向大海去抒写海洋意象和海洋经验B. 从李琦和蒋浩的作品看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通过海与诗的互喻能更新我们对祖国的认知C. 当诗人跃过陆地的边界投身大海之中那些震撼的瞬间会使他找到一种全新的生存经验D. 当诗人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而不是观光对象时诗歌语言就不再是以前的“风花雪月”了【答案】C【解析】(1)A项原文为“诗人将笔触伸向大海的神秘与无垠抒写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从而拓宽了新诗的题材形成了诗歌创作中审美方式的嬗变与生存经验的更新” 选项“诗歌审美方式的嬗变促使诗人们拓宽诗的题材”说法错误B项错误从李琦的作品来看“诗歌更新着人们对于祖国的认知”“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经验的开拓” 从蒋浩的作品来看“‘诗与海’之间具有非常微妙的互喻、互文关系”“不断地激发诗歌本身的形式与语音的潜能” 选项将二者混为一谈D项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为“为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找到一种恰当的诗歌表达如果再用以前的‘风、花、雪、月’的诗意经验模式显然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和海洋化的新的生存秩序”故选C【答案】B【解析】(2)B项“②至⑥段从不同角度提出分论点以论证中心观点”错误应为④至⑥段【答案】C【解析】(3)C项“就要摒弃传统的诗意经验模式”错误原文为“为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找到一种恰当的诗歌表达” 并没有“摒弃传统的诗意经验模式”的意思6.(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6.(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于“慎独”论述的一项是()6.(4)请仿照材料二第③④处的小标题给①②两处各拟一个小标题6.(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曾子的“慎独”主张主要是针对在礼法未及、社会舆论监督又未能到达的“闲处”存在小人恣肆妄为的道德风险B. 季札挂剑的故事表现出季札在意念深处对修身的追求和对至善的企慕显现出高度的精神自律和灵魂纯一因而动人C.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理念它对君子修身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应自觉遵守道德准则D. 当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再依靠外在的约束而是变成内化于心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自觉时人才能够达到内心的真诚自由【答案】D【解析】(1)D项“不再依靠外在的约束”过于绝对由材料二中“当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再单纯依靠外在的约束而变成内化于心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自觉即道德行为的实践源于内心的真诚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力量才能够达到相对的道德自由”可知原文说的是“不再单纯依靠”外在的约束而不是“不再依靠” 且“才能够达到内心的真诚自由”错误应是“才能够达到相对的道德自由”【答案】D【解析】(2)D项“两者的本质是不同的”错误材料二原文表述是“主体性道德人格与‘慎独’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说明两者本质应该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3)A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符合对“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谨慎对待时刻戒慎恐惧以防止违道的意念和行为出现的观点B项谈的是用人失误C项是总体介绍D项说的是鲁迅接受老师批评坚决改正缺点故选A【答案】(4)①自觉要求②独立指向【解析】(4)由材料二中“自觉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要求体现着道德个体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以及道德行为方面的自主性同样‘慎独’思想也蕴含着自觉性的要求”可知此段是在讲主体性和“慎独”的“自觉性的要求” 所以此处的小标题可拟写为“自觉要求”由材料二中“道德人格的独立性指向要求道德个体能够保持思想自由能够独立判断并为自身的道德选择负责‘慎独’思想亦是如此无论是‘独处’ 还是‘独知’ 都强调了道德个体独立观察、独立审思自身行为和内心活动的要求”可知此段是在讲主体性和“慎独”的“独立指向” 所以此处的小标题可拟写为“独立指向”【答案】(5)①首先明确“慎独”的内涵②然后将“群居”与“闲处”进行对比阐述慎独的意义③接着更进一层把“闲处”拓展到“独知” 论证“独知”之境中慎独的价值【解析】(5)材料一第一、二两段明确了“慎独”的内涵第三段“生活中有群居与独处两种生存场景这也就带来了两类伦理空间前者是群处而公开的(人前)后者则是独处而隐秘的(人后)”“且处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严密监视下……而‘闲处’则大为不同了礼法未及……此时君子或会自律而小人就恣肆了”将“群居”与“闲处”进行对比阐述了慎独的意义“不能因己‘独知’而忘乎所以或着意伪饰或刻意扭曲”“如果说‘闲居’已属私秘而‘独知’的‘念虑’之际则是更进一步的‘独’ 是隐之又隐的形而上秘境”等内容可知第四、五两段更进一层把“闲处”拓展到“独知” 论证“独知”之境中慎独的价值7.(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代君王应对天象灾异所采取的一般做法的一项是()7.(2)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天人合一”弊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7.(3)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4)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5)下列对词语中画线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7.(6)下列与“张衡一号”相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7.(7)下列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7.(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人们认识和应对地震的发展过程A. 远离华丽之衣、荤腥辛辣之食、女色、热闹享乐场所B. 下达“罪己诏”来公开承认错误并宣布改过之策C. 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为难天下百姓一切罪责自己担当D. 采取应对天象灾异的具体措施来控制灾情或消灭灾害【答案】D【解析】(1)D项无中生有【答案】C【解析】(2)C项“书呆子”不是“谨小慎微认真对待不贸然施策” 而是泥古不化、援引古例不采取具体措施【答案】A【解析】(3)A项关系颠倒不是“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对天文、气象、物候的研究而是古代中国因非常重视对天文、气象、物候的研究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研究”是因“观念”是果【答案】D【解析】(4)D项人工地震不属于自然现象【答案】C【解析】(5)A项“爆发”不能写成“暴发” “爆”是形声字不是会意字B项“坍”应读作“tān”D项“闷”应读作“mèn” 是“声音低沉的”之意故选C【答案】A【解析】(6)A项原文中的“它使我国成为……”“我国首颗”等表明A项的“填补……空白”的说法成立原文首段末句表明A项的其它内容说法成立B项应是“‘张衡一号’将成为一个试验平台重点监测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量” 而不是“用来研究空间等离子体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联规律”C项错误点在“可监测”及不加区分地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D项要注意材料三第六段中的“除了……投入使用后还将……加快……提高……”等标志词的表达作用故选A【答案】B【解析】(7)B项“张衡一号”不能预测预报地震原文为“这些数据有助于探索地震前兆信息和空间环境监测预报为未来建立地震电磁监测卫星业务化系统作技术准备”【答案】(8)认识——由认为地震是上天决定的是对有过君王的惩罚发展到认识到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进而发展到认为地震会对(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的)电磁场产生影响应对——由君臣改过祈祷上苍但一般不采取具体的措施发展到对震级、裂度、种类、征兆等进行观察研究与科学分析再发展到研制“张衡一号”等卫星来监测电磁波希望能为预测、预报地震提供服务【解析】(8)此题可根据材料一中“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治理不当之过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用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可一旦度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若万一无效这是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力自然也不会被百姓责怪” 材料二中的“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测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单位叫震级”“烈度也是衡量地震的标准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遭破坏的程度” 和材料三中的“‘张衡一号’主要用于监测地震发生时的电磁现象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张衡一号’投入使用后还将带动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应用加快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概括答题要点8.(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古代中国挑战中华文明的游牧民族大多反而被中国文化所“内化” 这个问题引人深思本文提供的答案也很有启发性B. 中国文化相对游牧民族有着由文明定义的“历史叙事” 自在自为流失的时间只要通过人类文明就能变为具有人文刻度的历史C. 人类在构建起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意义的世界”后就把匀速流动的时间变成了有着起伏快慢和生长节奏的历史D. 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加独重“历史意识” 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在几千年里保持连续的文明体系【答案】A【解析】(1)B项“只要……就”表述绝对C项因果关系弄错原文第二段是“变成有着起伏快慢和生长节奏的历史从而建构起一个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意义的世界’”D项“使得”强加因果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文中举秦统一中国、举国纪念长征胜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的时间之轴可说被一系列伟大的历史事件所标定”【答案】A【解析】(3)A项“未来不再具有时间的含义”错误依据原文第五段“未来不再只是未曾到来的时间” 二者表意不同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50个字在苏轼之前关于屈原人格节操的评价大都集中在“忠”字上与苏轼大体同时期的人在评价屈原之时也多是以“忠”字为核心与历史事实相对照应该承认这样的评价符合事实相比之下苏轼对屈原的评价内容更丰富也更加深刻与司马迁的观点相似苏轼在评价屈原时一方面认定其“忠” 又特别强调其“直”的性格和节操另外苏轼在评价屈原时还特别强调其精神价值【答案】对屈原人格节操的评价与古人、时人集中于“忠”字不同苏轼还特别强调“直”的方面以及其精神价值【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表达简洁流畅本文段主要讲述了苏轼对屈原人格节操的评价与古人及时人之间的不同苏轼不仅集中于屈原的“忠” 还特别强调了屈原的“直” 并强调其精神价值由此可以概括得出答案注意字数限制10.(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0.(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0.(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A. 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诗句B. 刚刚走出食堂一曲“梁祝”绊住了我们的双脚C. 直到走出很远我还在想远方在哪里呢?D. 西边的人们看见了东方山梁上的我们也会惊喜地指点看啊那里远方……【答案】B【解析】(1)B项引号运用不当应用书名号【答案】C【解析】(2)A项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符合语境使用恰当B项层峦叠嶂形容山岭重叠符合语境使用恰当C项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此处用来形容云雾缠绕着山峰的样子与语境不符使用不当可用“若隐若现”来形容D项云蒸霞蔚像云雾彩霞升腾聚集起来一样形容繁盛艳丽符合语境使用恰当故选C【答案】(3)①句中把五颜六色的草木比作斑斓宝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二者色彩相似极其耀目给人美感③草木长在山坡上如同宝石镶嵌在山坡上二者形态相似【解析】(3)画线句“五颜六色的草木就像镶嵌在山坡上的宝石一片斑斓”中将“五颜六色的草木”比作“斑斓”的“宝石”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草木”是五颜六色的“宝石”是斑斓的二者色彩相似都是多彩而灿烂夺目草木长在山坡上如同宝石镶嵌在山坡上二者的形态也相似给人一种美感此处的比喻体现了事物的相似性。

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带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带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带答案)一、基础知识1.划横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偏僻( pì )癖( pì)好繁霜鬓(bìn)放诞(dàn )B绯(fēi )闻朱拓( tà )国子监(jiàn)俨(yǎn)然C间(jiān)奏曲间(jiàn)或不更(gēng)事桌帏(wi)D 强(qiǎng)迫强(qiáng)制拗(niù)不过搭讪(shàn)2.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不经之谈笑靥梦魇浮燥B飞舞盘旋潦倒缭草磨砺C天梯石栈收敛收殓惘然D千呼万换检查检察舟楫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群众的智慧无穷无尽,一个人的才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我是集邮迷,不管得到什么时期,什么国家的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珍爱有加。

C.他患有严重的胃病,不仅不能饮美酒,对面前的佳肴,也只能浅尝辄止。

D.说话写文章不能拖泥带水,而要简洁明了。

4.从逻辑角度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众所周知,人的思想总是要变的,认真改造会变,不认真改造也会变,可见进行思想改造对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B.天色渐浓,晚霞随炊烟飘散,父亲沿着田野小路匆匆归来,夜露打湿了他的额头,打湿了他蓝色的衣衫,也打湿了我的眼眶。

C.秀如屏风的青山、润如碧玉的流水、艳如油彩的山花、亮如明镜的天池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

D.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晰,耐人咀嚼。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的的一句是()(2分)在美国,一部佳作未必卖座,而卖座的不一定是上乘之作,。

A.但美国影评界却公认获得本届奥斯卡影片奖的《母女情深》二者兼备。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答题卷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答题卷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题制卷:)一、语言知识和运用(1—5小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模棱摹拟落寞莫逆之交顶礼膜拜B.扉页菲薄斐然匪夷所思蜚短流长C.诋毁底蕴邸所低首下心砥柱中流D.搁浅奶酪贿赂洛阳纸贵一丘之貉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冬至过后,气温下降,寒风瑟瑟,在南滨路的人减少了。

(2)沈从文的《边城》以的文笔反映湘西的人文风貌。

(3)重庆商报与市劳动局联合组织了一次“讨薪行动”,第一天就有四起欠薪纠纷得到解决。

(4)本次历代名家书画展由中华博物馆举办,这些伤口堪称经典之作,是赝品可以比拟的。

A.宵夜简扑妥善决不B.消夜简朴妥善绝不C.宵夜俭朴妥当绝不D.消夜俭朴妥当决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5月16日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不孚众望,终于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杯。

C.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D.丁是丁,卯是卯,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题量、难度、分值、试卷结构等都已确定,我们就不必再讨论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5年,我国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B.恢复升降级的中超06赛季即将打响,人们担心的假球、黑哨等不安定因素,会不会将日渐失去公信力的中国足球,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呢?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养人生、改变气质的价值不可小视。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高一人教版必修二语文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一人教版必修二语文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公姥玳瑁周公吐哺龙子幡鼓瑟吹笙B.拊掌陆离繁花似锦青骢马泣涕涟涟C.兰皋槌床千里清秋墟里烟渐车帷裳D.鹄舫樊笼暗香盈袖漫浩浩青青子矜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②尔.其勿忘乃父之志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②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

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十五个地方的民歌。

“雅”分“大雅”“小雅”。

“颂”是祭祀乐歌。

B.《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诗歌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5.课文内容默写。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3)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5)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6.对《氓》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

B.全诗以抒情为主,但女主人公在回忆中的感情变化不时打断叙事,加入一些感慨和议论,如后一章则全是女子的感情表白,抒情性强。

高一语文(必修二)测试卷2【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测试卷2【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测试卷A卷一、语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煤屑.(xiè)譬.(bì)如嫩.(nèng)叶伶俜.(píng)B.纨.(zhí)素公姥.(lǎo)三匝.(zā)锲.(qiè)而不舍C.禊.(xì)事激湍.(tuān)拂.(fú)去旁稽.(jī)博采D.癸.(kuǐ)丑兑.(duì)现芰.(jì)荷游目骋.(pǐng)怀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啜泣房檩暧暧载笑载言B.赡仰瞻养嗟悼越陌度迁C.流觞撕杀肄业鬼鬼崇崇D.模索狙击兰皋终南截径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合称“乐府三绝”。

B.“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是十二时辰之一,即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C.“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中,“永和”和“癸丑”都是古人纪年的方法,其中“永和”是干支纪年法,“癸丑”是年号纪年法。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总角”,古代少年男女往往把头发扎成丫髻,后来指少年时代。

4.下列各句中对所用修辞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B.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排比)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互文、对偶)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设问、对偶、拟人)5.下列各句中文言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无与士耽耽,沉溺B.回朕车以复路兮朕,第一人称代词,我C.始适还家门适,刚才D.信可乐也信,副词,实在,确实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杨柳依依.. B.怨灵修之浩荡..兮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 所以..游目骋怀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自挂东南枝A.不吾知其亦已兮B. 列坐其次C.为仲卿母所遣D. 死生亦大矣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2第二单元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2第二单元试题带答案

A.苟余情其信芳
/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
采之欲遗谁
D.适得府君书
/
少无适俗韵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B.步余马于兰皋兮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我心伤悲,莫我知哀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精品文档,名师推荐! 来源网络,造福学生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4.在诗中诗人把“官场”比作



(4 分)
15.“守拙归田园”,如何理解诗人的“拙”(4 分)
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较长,句式
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D.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8.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的意象,最恰当的一项是
莫向风前折
,柔条原不绾相思。
等是有家归未得,
休向耳边啼。
A.柳条 杜鹃
B.竹枝 杜鹃
C.柳条 黄莺
D.竹枝 黄莺
三、(6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3 题。(23 分)
精品文档,名师推荐! 来源网络,造福学生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人教版2021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2021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2021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人教版2021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目录同步练习1荷塘月色(1)同步练习2荷塘月色(2)同步练习3故都的秋(1)同步练习4故都的秋(2)同步练习5囚绿记(1)同步练习6囚绿记(2)同步练习7《诗经》两首(1)同步练习8《诗经》两首(2)同步练习9离骚(1)同步练习10离骚(2)同步练习11孔雀东南飞并序(1)同步练习12孔雀东南飞并序(2)同步练习13诗三首(1)同步练习14诗三首(2)同步练习15兰亭集序(1)同步练习16兰亭集序(2)同步练习17赤壁赋(1)同步练习18赤壁赋(2)同步练习19游褒禅山记(1)同步练习20游褒禅山记(2)同步练习2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同步练习2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I同步练习23我有一个梦想(1)同步练习24我有一个梦想(2)同步练习2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同步练习2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II202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史必修fgg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1 荷塘月色(1)本同步练习共2页,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倩影(qiàn) 羞涩(sè) ..B.袅娜(nuó) 畸形(jī) ..C.敛裾(liǎn) 数落(shǔ) ..D.独处(chǔ) 藻饰(zǎo) ..笼着(lón��) 含情脉脉(mò) ..颤动(zhàn) 蓊蓊郁郁(wěn��) ..丛生(cōn��) 不屑一顾(xiè) ..乍看(zhà) 令人咋舌(zé) ..【解析】 A项,笼:lǒn�溃�B项,颤:chàn;C项,丛:cón�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①芯片领域的一位专家说:“中国芯片的发展必须要两条腿走路,既坚持自主创新,寻求突破,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又要开放合作,抛砖引玉。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二: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考]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二: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考]

高中语文必修二综合能力测试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

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

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

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

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

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

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

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

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

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

人教版高中最新语文 必修2:第一单元 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最新语文 必修2:第一单元 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士”的家园。

朱自清在《你我》中讲:“我依着时光老人的引导,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世界民’,这条路非走不可。

”为什么非要走这“忆之路”?因为现实“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暂时只有逃避一法”。

为何“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一个具有仁爱思想的“士”,当然是“不能或不愿参加”到屠杀者的行列。

他逃避法之一,便是“忆之路”,而忆的结果则是对自己的解剖:“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范畴终于只是范畴,此外也只能是廉价的新瓶装旧酒的伤感。

”社会形势的前逼后追、日常琐事塞实了他的心房,一颗“士”心几乎被吞没,精神家园濒于沦丧。

那么,神游荷塘,仿佛梦魂归家园,漂泊的“士”魂回到了心室,心灵复苏了。

这是陈酿的“旧酒”从死封的“新瓶”中潜溢出来,弥漫朱先生周身,熏香、微醉。

尽管这醉意是微微的、淡淡的、暂时的,但足以慰藉他的心。

既然朱先生坚守的是“士”的品格,怎样理解他早期参加的文学革命活动呢?这是一个青年儒士的积极用世的态度,“士志于道”的人生理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的体现。

这与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年轻时不是一致的吗?然而将近而立之年的朱先生,所志的“道”已被摧毁殆尽,“学而优”亦不能“仕”;在现实中他不可能“达”,也就无法“兼济天下”;他连“独善”的起码条件也不具备,没有“士”的基本生活保障,没有自在的生存空间,没有自由自主的权利,任凭他怎样坚守而现实无“士”的立身之地。

于是,他在艺术的真实中为苦闷的灵魂寻了一方宁静的乡土——月下荷塘,从而获得了心灵的真实感和解脱感。

(节选自《名作欣赏·文学研究》)5.下列关于朱自清的“士”的回归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在真与美组成的生机勃勃的和谐纯净的静谧荷塘中,朱自清对冰清玉洁、特立独行的品格的自我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答题卷————————————————————————————————作者:————————————————————————————————日期: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考试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题制卷:)一、语言知识和运用(1—5小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模棱摹拟落寞莫逆之交顶礼膜拜B.扉页菲薄斐然匪夷所思蜚短流长C.诋毁底蕴邸所低首下心砥柱中流D.搁浅奶酪贿赂洛阳纸贵一丘之貉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冬至过后,气温下降,寒风瑟瑟,在南滨路的人减少了。

(2)沈从文的《边城》以的文笔反映湘西的人文风貌。

(3)重庆商报与市劳动局联合组织了一次“讨薪行动”,第一天就有四起欠薪纠纷得到解决。

(4)本次历代名家书画展由中华博物馆举办,这些伤口堪称经典之作,是赝品可以比拟的。

A.宵夜简扑妥善决不B.消夜简朴妥善绝不C.宵夜俭朴妥当绝不D.消夜俭朴妥当决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5月16日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不孚众望,终于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杯。

C.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D.丁是丁,卯是卯,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题量、难度、分值、试卷结构等都已确定,我们就不必再讨论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5年,我国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B.恢复升降级的中超06赛季即将打响,人们担心的假球、黑哨等不安定因素,会不会将日渐失去公信力的中国足球,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呢?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养人生、改变气质的价值不可小视。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组合恰当的一组是()①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②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③那突然显得高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④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了浅红⑤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A.②①⑤④③B.①④⑤②③C.①②③⑤④D.③①④⑤②二、现代科技文阅读(6—9小题,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

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

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

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

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

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

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

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

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

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

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

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

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

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

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

所以能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6.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7.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8.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赴。

B.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C.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9.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三、文言文阅读(10—14小题,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0~14题。

重修定王台①碑记清·夏献云湖湘人尚气节,风俗敦厚。

虽乡愚僻壤,谈某也忠、某也孝,辄勃然色动。

盖其崇根本,渐摩成化久矣。

而其千古不磨者,忠莫著于贾太傅,孝莫著于长沙定王,一宅②一台,岿然独存。

云以同治九年庚子奉命来湘。

光绪二年,修贾太傅祠成,议修定王台,有志未逮。

今年春,郡绅李君兴谟等以重修请。

官绅俱有同志,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蒇③事,焕然一新。

考《汉书》,景帝二年,封子发为长沙王。

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

与程姬有共太后之称,唐姬并无封号。

而相传定王筑台,有云望程唐二母者,有云望唐母者。

《长沙县志》称双女墓,地不可考。

亦从《水经注》、《方舆胜览》、《楚宝》、《通志》拾遗言,望唐姬为是。

宋朱、张夫子登台有诗,元许有壬始言定王之孝。

《楚宝》言定王载米博长安土筑台,以志思亲,说必不谬。

《北海碑》④言:“炎汉太宗,长沙清庙。

”光武中兴,肇祀舂陵⑤,李碑⑥足补祀典之阙,亦文人尊崇之意耳。

蓼园⑦见任昉《述异记》,尤为孝思之证云。

又考,宋时台为长沙学宫,今祀仍旧制。

窗牖洞开,风景殊胜。

隙地复蓼园旧迹,台侧得泉曰古涧泉。

泉旁为东涧草堂,迤南为望云山馆。

有池有馆,杂植花竹,足以备流连,志景慕已。

夫整纲饬纪,守土之责;明伦尚孝,风俗之良。

不忍薄于其亲,则必有忠爱其君者。

云从政湖南,涓埃无补,见斯邦化行俗美,而知彝⑧伦秩叙之有由来。

登斯台也,其必有闻风兴起于百世下者矣。

是为记。

【注释】①定王台:为古代长沙名胜,传为西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所筑。

相传刘发来长沙后,思念其母,派人运米去长安,再将长安的土运来长沙,筑一高台以登临望母。

②宅:贾谊故宅。

③蒇:完成。

④北海碑:即麓山寺碑,唐李邕作。

⑤肇祀舂陵:肇,开始。

舂陵,湖南宁远县西北,刘发之子刘买封于此,称舂陵侯;光武帝刘秀即为刘买后裔。

⑥李碑:即李邕的麓山寺碑。

⑦蓼园:定王刘发宫殿中的一处苑囿。

⑧彝:常道,法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莫著于长沙定王著:显著,昭著B.议修定王台,有志未逮逮:达到,实现C.言定王载米博长安土筑台博:增加,丰富D.夫整纲饬纪,守土之责饬:整治,整顿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云以同治九年庚子奉命来湘②斧斤以时入山林B. ①谈某也忠、某也孝,辄勃然色动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C. ①不忍薄于其亲,则必有忠爱其君者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①而知彝伦秩叙之有由来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2.下列陈述和理解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湖湘一带的人由于崇尚为人的根本,久之而成风习,故即便是偏僻地方的愚鲁之人谈及忠孝,也会神情激越。

B.作者奉命来到湖南后,先修整了贾太傅祠,但定王台的重修不太顺利,后在一些地方绅士和官员的支助下才了却心愿。

C.长沙王刘发的母亲因出身微贱,故而得不到景帝的宠爱,她与程姬表面上虽然都有太后的称呼,但实际上并没有分封。

D.关于定王刘发修筑高台的目的,历来有多种说法,作者以《水经注》《楚宝》等典籍为据,认为应该是为了遥望唐姬。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每句3分)(1)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蒇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