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2017届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7届一般高中毕业班第2次适应性测试
2017届一般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答案(原文第二段是“魔幻类影视作品……但……揭露人性”,紧扣该段论述魔幻类影视作品揭露人性的段意,而D项调换了“但”前后的内容,倒置了原文的语意,就偏离了段意。
而且“现实的繁重”前删除原文的限定语“在故事背景的设定上看似”,就变成了事实上的“逃避现实的繁重”了。
) (“是因为观众把……”错误。
由原文第四段段首内容可知缘故是创作者的缘故,而非观众。
) (“不关注收视率及票房成绩的影视剧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说法过于绝对。
)(抒发了作者厌恶官场沉浮的心情,原文无依据。
)5.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用“安然”“从容淡定”“悠然”等连续串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灵渠从容、淡泊、安详(宽敞、坦荡、从容、深邃)的特点(2分),抒发了作者对灵渠的深深赞扬(表达了作者被灵渠的灵性与美深深吸引住了)(2分)。
6.①灵渠历史悠长,厚重而飘逸;②灵渠导引舟船,滋养繁华,济世济人;③灵渠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④灵渠屹立两千年不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⑤灵渠教诲咱们要淘洗污浊,维持圣洁,让心与心相通。
(每点2分,答对3点意思即可)(原文说“并非必然是想找到一种商业模式”。
)(C项“无需面对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于文无据。
E项原文“在一段时刻内是没方法平稳的。
此刻只能去捐躯和家庭在一路的时刻。
”由此可见,并无能平稳二者关系。
)9.①摩拜单车创业中碰到的问题。
②对摩拜单车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试探。
③摩拜单车的治理。
④摩拜单车在行业中的竞争与压力。
⑤对摩拜单车创业前景的试探。
⑥谈谈自己对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每点1分,答对其中五点可得总分值。
有其他归纳分析得有道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条:分条)(干支排序中,天干中“甲”为第一,地支中“子”为第一。
)(“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译为“全蜀国库中收藏的各行业能工巧匠的珍奇宝物都随身携带”。
)13.⑴吐蕃发动三万人马侵犯宁州,高崇文率领三千士卒前去救援,两边在佛堂原交战,吐蕃取胜。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特色小镇”作为新兴概念与传统小镇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在梳理特色小镇概念时,应当严格划分特色产业小镇与特色旅游小镇。
特色产业小镇是以鲜明的产业为支撑,形成宜居宜业为特征的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并使其产品具有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力,或占有国内较大市场份额的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小镇。
特色产业小镇不同于以产业为主体、主要作为发展工具和空间载体的产业园区,而是以居民为主体,具有多元的功能、完善的服务、社区的认同、浓郁的生活氛围。
而依托优美自然环境、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等要素构成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则是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竞争力,吸纳外来游客在地消费为特征的另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小镇与特色旅游小镇在本质上存在巨大差异,是不相融的,但在一定的条件背景下可以相互影响,因此“产业与旅游双轮驱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特色文化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内容,特色小镇建设的根本是以特色文化为内涵、资源整合打造出特色产品。
(摘编自王丹《实现特色小镇旅游和产业双轮驱动》)材料二: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有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
从有关数据来看,国家可能更支持旅游发展型和历史文化型的特色小镇,申报旅游发展型和历史文化型可能更容易申报成功。
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类别分布(摘编自《2018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材料三:浙江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备相应的要素和产业基础。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6
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6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
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
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
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
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
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
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
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
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
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ovopsi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
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
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
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
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
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
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2017届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密卷(二)语文试题
2017高考语文预测密卷二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与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渐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上·清远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当今时代,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没有“增量”,只吃“存货”,谁都难免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B . 这是一架电子分析天平,它能精确地称量微量物质,其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厘不爽。
C . 逸兴遄飞的文化情怀,波澜壮阔的文化创造,是我们古老祖国永葆活力的源泉。
D . 金风阵阵,菊香遍野,梁子湖的螃蟹个儿大,只只都脑满肠肥,吃起来鲜美无比。
2. (2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工信部官网称,随着全球5G试验与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开展5G试验的国际合作。
B .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个唱歌的美国诗人----鲍勃•迪伦,诺奖评委会虽然已经给出了颁奖的理由,可很多人还是有所质疑。
C . 在网络社交中,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暧昧的,因为在不同语境中,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D .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
3. (2分)下面是长沙岳麓书院的一副对联,为上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B . 学宗邹鲁,礼义廉耻圣贤心C . 天通荆楚,华章盛世帝王业D . 天通荆楚,繁华太平帝王业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酷”字口语流行之我见读了《对语言污染不能太宽容——从“ku”说起》(本文认为“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冷酷,冷峻”与“顶刮刮”“棒”“帅气”不沾边。
河南省六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图片)——语文(语文)
2017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1.D D项,“善于征伐的古代军事学家”错误 ,范围缩小 ,原文有“由史籍所记载的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军事言行等”,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对兵学的研究还有政治家等,不仅是军事学家。
2.B B项,“自秦汉始”错误 ,原文有“秦汉以降 ,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这说明秦汉之前也有 ,同时前文引用的《国语·齐语》也说明先秦时期军事技术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标尺。
3.C C项,“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等大都涉及军事史”中“大都”错误,于原文无据,无中生有。
另外,这些文献古籍等涉及的兵学问题 ,未必就是军事史问题。
4.C C项,“卡斯特罗的英文水平仅限于阅读官方文件”有误 ,文中说“他能阅读英文 ,却不会说。
他是文学作品的虔诚读者 ,我曾经介绍他如何快速地阅读畅销书 ,至今仍只被他用来作为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由此可以看出 ,“阅读英文”和“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说的是两件事 ,没有本质联系。
5.AE B项,“后来有点儿‘过分地放松’”错误,这个“放松”是指他的饮食问题 ,不是对工作的放松。
C项,举这两例是为了说明卡斯特罗阅读兴趣广泛,虽身处面积狭小国家,但志向高远。
D项,本选项只是涉及阅读和写作,不能作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6.①喜爱饮食,乐于探讨美食。
卡斯特罗有一个硕大的胃 ,对饮食十分爱好。
他会打电话询问菜的烹饪方法。
②注重节制,懂得养生。
虽然喜爱饮食 ,但他注重节制 ,日常生活中 ,需要的食物很少且普通。
他说过自己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 ,坚持运动、少喝酒。
③为了工作,无规律饮食。
为了工作 ,有时候卡斯特罗甚至一天只有两顿饭 ,到了晚上才吃第二顿。
(答两项4分,答三项5分)7.(3分)C. A项中“父子关系紧张”属无中生有。
B 是对常远们这样的做法不满、不理解或者鄙视,而不是对“这一代人”不满。
D对常远的演出目的理解错误。
8.(5分):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框架。
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二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同学们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你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回答得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思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有数种:第一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①本性为“无明”②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世界,还有什么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说:人类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那生在世上信从上帝的,灵魂升天;不信上帝的,便魂归地狱,永无超生的希望。
第二是哲学家,像那孔、孟一流人物,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大道德家、大政治家,为人生最大的目的。
又像那老、庄的意见,以为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乐,万万不可强求。
又像那墨翟主张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为人生义务。
又像那杨朱主张尊重自己的意志,不必对他人讲什么道德。
又像那德国人尼采也是主张尊重个人的意志,发挥个人的天才,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大事业家,被叫作寻常人以上的“超人”,才算是人生目的;什么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说法。
第三是科学家,科学家说人类也是自然界一种物质,没有什么灵魂;生存的时候,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
这些人所说的道理,各个不同。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呢?我想佛教家所说的话,未免太迂阔。
个人的生灭,虽然是幻象,世界人生之全体,能说不是真实存在吗?人生“真如”性中,何以忽然有“无明”呢?既然有了“无明”,众生的“无明”,何以忽然都能灭尽呢?“无明”既然不灭,一切生灭现象,何以能免呢?一切生灭现象既不能免,吾人人生在世,便要想想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才是。
河南省六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附答案)$783798
2017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D (“善于征伐的古代军事学家”错误,范围缩小,原文有“由史籍所记载的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军事言行等”,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兵学的研究还有政治家等,不限于军事学家。
)2.B (“自秦汉始”错误,原文有“秦汉以降,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这说明秦汉之前也有,同时前文引用的《国语·齐语》也说明先秦时期军事技术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标尺。
)3.C (“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等大都涉及军事史”中“大都”错误。
另外,这些文献古籍等涉及的兵学问题,未必就是军事史问题。
)4.C (“卡斯特罗的英文水平仅限于阅读官方文件”有误,文中说“他能阅读英文,却不会说。
他是文学作品的虔诚读者,我曾经介绍他如何快速地阅读畅销书,至今仍只被他用来作为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由此可以看出,“阅读英文”和“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说的是两件事,没有本质联系。
)5.(4分)AE (B项“后来有点儿‘过分地放松’”错误,这个“放松”是指他的饮食方面,不是对工作的放松。
C项举这两例,第一例是为了说明卡斯特罗阅读兴趣广泛,第二例表现卡斯特罗关心医学发展。
D项只是涉及阅读和写作,不能作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选对一项2分)6.(5分)①喜爱饮食,乐于探讨美食。
卡斯特罗有一个硕大的胃,对饮食十分爱好。
他会打电话询问菜的烹饪方法。
②注重节制,懂得养生。
虽然喜爱饮食,但他注重节制,日常生活中,需要的食物很少且普通。
他说过自己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坚持运动、少喝酒。
③为了工作,无规律饮食。
为了工作,有时候卡斯特罗甚至一天只有两顿饭,到了晚上才吃第二顿。
(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5分。
)7.(3分)C (A项中“父子关系紧张”属无中生有。
B项“很不满意”“鄙视”言之过重,“我”只是对他们的做法不以为然又无可奈何。
D项对常远的演出目的理解错误。
)8.(5分)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小说的基本框架。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扶沟二高2017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沦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何谓“精神” ?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行进的基本思想。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必定文化创建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广博精湛,因此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纯真的,而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一致系统。
这个系统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此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君臣、父子、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办理各样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系统。
“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期间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
《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含“发奋图强”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
”天体运转,永无已时,故称为“健”。
君子法天,故应“发奋图强” 。
“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断止。
《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荣华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的独立人品。
《象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即顺,“载物”就是包含很多物类。
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襟,包含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一样的建议,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
《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天性,顺是阴气的天性,在两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4
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4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普高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最关心的是群体生存秩序问题。
群体生存秩序在观念领域中的反映。
即所谓的“人伦”或广义的“伦理”,其实就是一套社会规范及其制度。
这套制度规范,儒家称之为“礼”。
一部《周礼》,其实就是一整套社会规范建构和制度安排。
在这个意义上,儒学就是“礼学”。
对于儒家的“礼”,社会上甚至儒学界内部都存在着认识上的严重误区,这导致当前儒学复兴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就是往往用前现代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来评判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现代人的行为方式。
这是由于人们未能明白,在周孔孟荀的原典儒学中,作为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的“礼”既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又有特殊性和变动性。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任何社会群体都需要一套社会规范及其制度,都需要一套“礼”,就此而论,“礼”是普遍的、永恒的。
孔子指出:“无礼则乱。
” 荀子讲得更为具体:“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因此,孔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 ,即克制个体的情欲、而遵守社会群体的规范及其制度。
“不学礼,无以立” ,即是说,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规范及其制度,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必定为这个群体所不容。
这一点直到现代自由社会依然是成立的,因为自由的保障是法治,而法治意味着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法律及其制度成为社会的最高规则,即没有任何人或组织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如果仅仅这样理解“礼”,那还是偏颇的,因为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生活方式需要不同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这就意味着“礼”具有特殊性和变动性。
(语文)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2021年整理)
(语文)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语文)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语文)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
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
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继月氏、匈奴之后,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党项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甚至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
再看回纥,其与唐朝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
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等以加强治理。
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
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也输入西方。
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
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大蒜、菠菜等,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
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
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
元朝时,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在其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
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摘编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鲜卑、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当时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汉族一起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C.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和洛阳在唐朝时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当时的朝野上下无不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
D.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上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海上道四条,汉族及北方、西北的游牧民族都是其重要的开拓者。
B.“青海道”“青唐道”和草原丝路之所以又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和“回纥道”,是因为它们曾分别被吐谷浑、吐蕃和回纥控制过。
C.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不能否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不能忽视中原王朝的长期经营和有效治理。
D.丝绸之路联结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内地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多元统一体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丝绸之路在汉、北魏、唐、宋、元等朝代比较繁荣,但因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它在历史上也有过衰落的时候。
B.在西夏和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这说明当时西夏人已有饮茶的习惯,可见物产上的互通有无也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从生活中常见的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名称可以看出,它们很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D.丝绸之路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重要商贸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为主,而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阿弟黎晗她第一次来,他在看一份文件,没注意到她。
她在窗外探了探头,轻轻地喊了声:“阿弟。
”他吓了一跳,抬头看到了一张干瘦而谦卑的脸,他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
她在窗外站着,摩挲着双手,挺局促的样子。
“有没有废纸旧报纸卖啊,阿弟?”“哦。
”他犹豫了片刻,脸上终于放松下来,“有啊,你进来吧。
”她走进来,很快就把那些旧报刊归到了一起。
看到她麻利的动作,他想了想,又从书橱上翻出了些旧杂志,轻轻地放在了那堆她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旧报刊上。
“一斤两毛钱,阿弟。
我去拿秤子。
”她满脸堆笑地说。
“送你,都拿去吧。
”他说。
“这么多,好几块钱呢!”她的脸上有点吃惊,又有点喜出望外。
“没事。
你拿去吧。
”他轻声说。
她再进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拖把。
“我帮你拖一下地吧?阿弟你人真好……”她的脸上又有了那份谦卑。
他心里突然烦躁起来。
“不要了,你去吧。
我要做事情了!”他板着脸说。
“好好好。
这个阿弟人真好……”她麻利地把那些旧报刊塞进麻袋,一只手拖着袋子,另一只手举着拖把出去了。
办公室一下子空了下来,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下去了。
她的声音,她的样子,她的动作,她消瘦的背影,她脸上谦卑的表情,太像他已经去世多年的母亲了……母亲去世的时候,就是她现在这个年纪。
她现在的这个样子,就是母亲最后留在他记忆中的样子……从这以后,他留了心,别人来收旧报刊,他一概回绝。
他把所有的旧报刊都留给了她。
屋角的报刊堆得有点高了,偶然间看到,他会在心里突然想起她。
有一回,他到另外一栋楼去开会,看到过道上堆满了旧报刊,他忍不住停下脚步观望了一下。
果然是她的收获,她正在帮人家拖地板呢。
她突然看到他,抬手捋了捋垂下的发绺,有点害羞地笑了。
他也笑着点了点头。
刚好旁边有同事看到了,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他迅速收起脸上的笑意,很快走开了。
她对他还是一副唯唯诺诺的表情。
“阿弟,你人真好!”她总是这样说。
他笑笑,没有接她的话。
“阿弟”是这个地方父母对儿子的称呼,也是哥哥姐姐对弟弟的称呼,在更大的范围内,只要是年纪小的男性,都可以这样叫。
母亲一直到临终,都是这样叫他的。
她的声音太像母亲了。
她渐渐在机关大院混熟了,生意越做越顺。
要过年的时候,他看到她购置了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每天都载着满满一大车废品,吃力地骑出机关大院。
年前的最后一天,她带了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
看到那个男孩,他眼睛一亮,慢慢地走了过去。
她骑在三轮车上,小男孩跟在车后面。
“阿弟,你扶住,别让东西掉下来!”她嚷嚷着。
他就站在车的后面。
小男孩发现了他,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
小男孩和他小时候一样瘦,但跟他长得一点也不像。
他有些失落,却长嘘了一口气。
他要走开时,三轮车突然刹住了。
她和她的三轮车被门卫拦住了。
是一个新来的保安,态度非常强硬。
她忙不迭地解释着。
“阿弟,我跟你讲,我一直在这里面收东西的……阿弟,我不骗你……”“谁是你阿弟!”保安不耐烦地呵斥她,“你这东西怎么来的?啊,我怎么知道你是买的还是怎么的!”他看到了那个小男孩眼里藏着的泪光,捕捉到了那泪光中的委屈和愤怒。
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这时候她看到了他。
“阿弟……”她朝他虚弱地喊了一声。
他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
他胸前的工作牌子让那个保安的声音小了下去。
她和她满满的一车废品慢慢地出去了,小男孩跟在后面。
他心里涌出了一种酸楚……过了年上班以后,他突然被任命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局长。
过了几天,那个新来的保安唯唯诺诺来找他。
“领导,不好意思,那天……那天我刚来,不知道那个女的是您家亲戚……”“你说什么?”他脸上瞬间布满了怒气。
保安走了之后,他把保卫科科长喊了过来。
从此,她再也没有出现在这个机关大院。
半个月以后,那个保安被炒了。
(选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朱红与深蓝》,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中“他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看到收废品的女人时的惊异,为后文写那女人的样子很像他早年过世的母亲做了铺垫。
B.当收废品的女人带着谦卑的神情说要帮他拖地时,本来态度很好的他“突然烦躁起来”,这可能是因为她让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曾在人前这样谦卑,心里很不是滋味。
C.小说中插入“‘阿弟’是这个地方父母对儿子的称呼”这句话,与小说开头他听到轻轻一声“阿弟”就“吓了一跳”相照应,使小说的情节发展更入情入理。
D.那个唯唯诺诺向他道歉的保安被辞退,应该是他授意的结果,小说结尾这看似赘余的一笔却深刻揭示了他睚眦必报、公报私仇的狭隘。
5.类似“阿弟你人真好”这样的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收废品的女人后来再也没有出现在那个机关大院,应该是他吩咐保卫科科长不让她进的,这样的情节安排符合情理吗?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理由。
(7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追求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在生前,王小波的小说很少有人敢出版,但是他的杂文却已得到广泛认可。
作为小说家,他的文笔非常出色,杂文比一般作者的更具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