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青少年维权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青少年维权工作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68c8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5.png)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青少年维权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青少年维权工作一、引言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青少年的维权工作也亟待加强。
本报告旨在深入调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的措施和效果,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1. 家庭问题: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离异、缺乏父母关爱和教育等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违法行为。
2. 学校问题:学校中的暴力行为和欺凌现象,以及师生关系不良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3. 社交圈问题:不良的社交圈子、与不良朋友的接触可能引导青少年违法犯罪。
4. 心理问题: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1.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素养,加强家庭关系,提供爱、支持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师生关系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3. 社会教育: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青少年的关注,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活动,让青少年有积极参与社会的机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4. 心理疏导: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青少年维权工作的现状和改进措施1. 现状:目前青少年维权意识不强,维权渠道有限,维权法律法规相对不完善,维权机构和组织相对薄弱。
2. 改进措施:a. 加强青少年权益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b. 建立健全青少年维权机构和组织,提供专业的维权服务;c.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d. 加强青少年维权活动的开展,促进社会对青少年维权事业的重视。
五、结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青少年维权工作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76806c15f0e7cd18525364a.png)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一、个人主观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这里谈的“自身原因”是内因,后面要谈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是外因。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
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
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教育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
”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
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前文谈到的我所曾承办的三名未成年人强奸案,三个被告人的家庭都是离异家庭,其共性是对孩子缺乏关爱。
法庭教育时,这三个父母都痛哭流涕,说对不住孩子,表示以后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三、学校教育原因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
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
尽管我国早已确立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有“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但现在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一个地方教育工作的好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一个学校领导的政绩如何,一个教师的水平怎么样,都要由“升学率”来衡量,来体现。
学校有快、慢班之分,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受到青睐,可以吃小灶,学习差的学生则受到歧视和排挤,结果是差距越拉越大。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f08cf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e.png)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对策思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青少年本应该是阳光灿烂的一代,但在网络世界中,一些青少年却走上了不归路,涉足到网络犯罪的深渊中。
对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
一、成因分析1. 缺乏家庭教育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
这导致很多青少年在网络上行为不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缺乏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很多青少年对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对于网络犯罪的危害缺乏深刻的认识。
这使得他们容易受到网络犯罪者的诱导,从而参与到网络犯罪活动中去。
3.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一个重要成因。
一些不良的网络文化,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其参与到网络犯罪中去。
二、对策思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心孩子的网络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网络不是虚拟的世界,也是有规矩的。
学校、社会及家庭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大赛等形式,提高青少年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3.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到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和违法成本。
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法律教育,让青少年充分了解到网络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以此引导他们远离网络犯罪。
学校、社会应当共同努力,营造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加强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排斥和引导,将不良的网络文化和内容从青少年的生活中剔除,使其身心健康地成长。
5. 加强监管和管理学校、社会、家庭都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监管和管理。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不良行为。
家庭和社会也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监管,提供良好的网络使用环境。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初中政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初中政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37c192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e.png)
初中政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由于青少年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思想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至此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初中政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初中政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一)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特点方面的原因青少年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生长发育过渡期。
一方面,他们在思想、行为上由信赖性向独立性转变,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缺乏成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渴望独立,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行事的驱使下,青少年往往容易对父母、老师的不当干涉产生不满和反感,甚至形成消极对立的“叛逆”情绪;青少年还常表现出喜欢追求新奇事物,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为求表现有时会采取冒险的方式;青少年还善于模仿,而这种模仿时常伴有很大的盲目性,其思想和行为极易受他人的影响和支配。
青少年这个时期被学者们称之为——“危险年龄”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等特征,这也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还是外界环境的影响。
2004年8月的傍晚,在我市百货商场附近的一家歌舞厅门口发生了一宗故意伤害案,一伙青少年与另一伙青少年因发生了一些口角,在争斗时,其中一位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说:“把刀给我,由我来砍,我未满14岁,不会承担刑事责任,”而后砍伤对方一人。
(二)家庭环境方面的影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离婚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现象。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离异、长期分居等原因造成完整家庭残缺,无法让孩子得到亲情和关爱,有些父母甚至将夫妻间的矛盾渲泄到孩子身上,使青少年过早品尝生活的苦涩,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便寻求不当的方式加以逃避或对抗。
另一方面,在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家长往往忙于自己的工作、事业,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只在物质上满足青少年的需要,却很少从精神上给予青少年关爱,与其进行思想沟通。
正处于迷茫时期的青少年时常会面对挫折、困惑或缺乏精神依托,在处理一些小问题时也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教导和纠正,他们渴望能倾诉和交流,此时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和误导。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09fd9c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d.png)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多,那么,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吧!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一般而言,良好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常常成为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外,不良家庭因素是导致子女犯罪的直接原因。
①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和有效的家庭教育,一遇不良习气和坏人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缺乏父爱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
另外不良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高压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这种高压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性极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
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二) 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正规教育的场所,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目的性和有计划性,学校教育因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其应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反,它常常是造成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重要外因之一,②据调查发现,近70%的少年犯超过了一条由学生变为流生,再由流生沦为犯罪的道路。
被调查的少年犯中,在校成绩好的占2.97%;成绩一般的占31.68%;成绩差的占56.44%,还有8.91%说不出成绩好坏。
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不说与学校教育有极大关系。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建议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a100b7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3.png)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介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青少年个人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威胁。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家庭矛盾与暴力:家庭内暴力和矛盾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创伤,导致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促使他们选择违法犯罪的道路。
•缺乏父母关爱:家庭关爱不足会导致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迷失自我。
•家庭教育水平低: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容易使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学校环境•学业压力:学业压力过大会引发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使其寻求违法犯罪作为发泄方式。
•同伴影响:青少年容易被同伴的不良行为所影响,形成违法犯罪的团伙。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价值观念的调整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经济差距:贫困家庭的孩子面临生活困境,经济问题容易成为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对策建议家庭教育1.加强父母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的力量,帮助父母提高教育水平和方法,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
2.提供家庭咨询服务:建立家庭咨询机构,为需要的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和教育辅导,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1.倡导素质教育:学校应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减轻学业压力。
2.增加社会实践课程:通过社会实践课程,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支持1.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的社区系统,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提供各类文化、体育、艺术等社区活动。
2.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举办心理辅导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问题。
制度保障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立法工作,提高法律法规的专业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2.建立健全社会援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提供经济支持和教育资源,防止贫困家庭的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3篇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307a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7.png)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一)调研目的: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以及从教育、家庭、社会等方面采取哪些预防措施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率。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展调研。
调研对象:青少年、教育专家、家长、社会工作者。
调研结果: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1.家庭环境不良: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缺乏关爱、家庭成员有违法犯罪行为等,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2.教育缺失:一些学校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缺乏,缺乏对青少年进展法制教育,对于一些错误行为没有及时正确引导。
3.社会吸毒和暴力的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涉及____、暴力等违法行为的引诱和影响,对青少年产生不好的示范作用。
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关注子女成长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准确引导,强调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2.改良学校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讲座等形式教育青少年。
3.社会力量的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提供安康成长的环境和时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
4.加强法律援助和矫治力度:及时发现和帮助那些已经犯罪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和矫治措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回到社会。
结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各方面的合力。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改良学校教育、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加强法律援助和矫治力度等措施,可以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率,促进青少年的安康成长。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二)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市公安局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组的成员,现向您汇报我组近期所做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情况。
1. 宣传教育活动:我们组织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校、社区与家庭的合作,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a894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5.png)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分析青少年犯罪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需要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
本文将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因素1. 社会经济压力:当前社会经济压力不断加剧,许多家庭生活负担沉重。
一些青少年受到贫困、失业或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的影响,缺乏物质享受和尊严感,通过犯罪活动来获取物质需求。
2. 教育水平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一部分青少年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缺乏个人发展的机会。
这些青少年可能会感到自卑,面临就业竞争压力,导致选择犯罪活动。
3. 社会价值观扭曲:社会价值观的扭曲也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一些不良价值观如物质主义、暴力倾向等在社会中泛滥,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从而犯罪。
二、家庭因素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许多家庭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缺乏与子女的沟通和关心,使得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在这种环境下,青少年追求刺激和快乐的冲动推动他们参与犯罪活动。
2. 家庭暴力和亲子关系紧张:虐待和暴力在家庭中的存在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这种不稳定和暴力的环境中,青少年可能学习到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对他人的不尊重,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增加。
3. 家庭经济条件差:家庭经济条件差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家庭可能会驱使青少年选择违法犯罪手段来改善生活状况。
三、个人因素1. 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难以抵御错误的诱惑。
他们往往冲动、好胜,容易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从而选择犯罪行为。
2. 心理问题:一些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攻击性、过度自信等。
这些个人因素增加了他们参与犯罪的可能性。
3. 良好社交能力缺失:缺乏良好的社交能力使一些青少年难以适应社会,无法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2024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全年总结(2篇)
![2024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全年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f75d1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3.png)
2024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全年总结2024年是一个关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要年份。
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加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2024年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家庭环境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缺失、情感的缺失等因素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和不良行为。
2024年,相关部门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推动家庭教育培训,加强对家庭教育需要帮助的家庭的支持等。
理论上,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但由于时间较短,暂时无法得出明确的效果。
其次,学校教育的影响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024年,政府加大了对学校教育的关注,推动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教育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虽然这些措施刚刚开始实施,但可以预见,通过长期的努力,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产生积极的效果。
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4年,社会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各界纷纷加大力度投入社会事业,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健康环境。
同时,警方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经济形势也相对稳定,这些因素使得社会环境相对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在2024年,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强了与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举办法治教育讲座、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等方式,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理念和方法传递给更多的人群,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相关部门还组织了各类媒体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知识,提高社会对该问题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综上所述,通过2024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可以看出,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feaf6d03968011ca20091bb.png)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
但是,社会上的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
许多青少年思想单纯,世界观尚未形成,在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强烈刺激下,分不清美与丑、是与非,生活空虚,精神颠倒。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文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对策和建议谈谈看法,以便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这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搞好综合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1、社会原因⑴网络的不良诱惑造成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网络犯罪是全社会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网吧好比是双刃剑,又称作电子海洛因,特别是一些黑网吧,网吧经营者昧着良心,让未成年人在网上涉及黄色下流、暴力枪杀的东西,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⑵歌厅、酒吧、夜总会对青少年的误导和消极影响①黄色毒品的冲击。
有些娱乐场所混乱复杂,管理不够严格,个别场所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违法犯罪活动视而不见,有的还提供方便,一些不法商贩公开出售黄色书刊、画报甚至淫秽制品,腐蚀毒害青少年。
②地痞流氓滋扰。
一些四处游荡的流氓分子,为了寻求刺激,经常出入歌厅、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不服从场所人员管理,进场不买票,还故意起哄,捉弄客人,挑逗女青年,进行流氓活动,这些都对青少年产生了诱发性的消极影响。
③暗娼嫖客等不法分子的引诱。
有些娱乐场所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人员思想品质差,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内外勾结,使暗娼嫖客等不法分子接触到青少年,导致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加。
2、家庭原因⑴家庭亲职教育弱化有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父母的作用不断被削弱,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的情况,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青少年陷入孤独的情形加剧,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施加影响的机会增多、效果增强。
⑵父辈权威弱化一些父母仍拘泥于传统管教方式,或者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不仅不能发挥家庭亲职教育功能,而且使子女失去家庭归属感和温馨感,并间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ba5f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e.png)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不可忽视,深入了解和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对于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存在哪些问题?1.1 性格与环境因素青少年个性不成熟,不懂得防范意识,缺乏自我控制、自我调适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这种对自我控制和自我宣泄的不足可能导致他们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犯罪。
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环境中的负面影响或家庭中的不和谐与教育不到位可能加重年轻人犯罪的风险。
1.2 生活压力青少年犯罪的另一大原因是生活压力。
现在社会对学生学习的优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学习方面要求逐年加强,这给孩子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从中逃避的做法就是犯罪行为。
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异化的社会文化,也是造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原因。
1.3 犯罪氛围的影响犯罪氛围的强大影响力不可小觑。
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如不良电影、网络游戏等,以及犯罪人员的“用力说服”和“暴力煽动”,都会影响年轻人对犯罪的认识。
二、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2.1 改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性格和道德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温暖,同时注重对他们进行引导和规范。
家庭成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和习惯,让他们远离不良信息和犯罪思想。
2.2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对学校的安全和管理问题应加强关注。
学校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作为根本目标。
同时,加强警示教育和实践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3 政府部门的关注和干预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政府部门还应对青少年开展必要的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平衡、开放的心态和意识。
三、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如何?3.1 心理治疗的意义心理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方法之一,具有多方面的治疗功能。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2a35913c1ec5da50e270e2.png)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防范措施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渐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及周围等不良影响。
这些不良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理想信念不清,思想道德滑坡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有不少人有学不上,只享受吃喝玩乐。
犯罪青少年精神极度空虚,道德观念差,虚荣心强。
他们当中大多数无视自己的经济条件,他们不是确实无法生活下去才进行偷盗,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私欲。
他们一味地追求享受和精神刺激,一旦其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进行各种犯罪活动。
2.犯罪的青少年一般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通过对犯罪青少年的调查,在青少年犯罪中,大多数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有的甚至是文盲,法律意识在他们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这些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差,就会是非不辨,还使他们遇事缺乏应有的理智,他们往往在行动中不计后果,甚至犯了严重的罪行还全然不知。
当个人私欲不能满足时,就不惜去实施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走上犯罪道路。
3.学校教育管理不当,导致青少年犯罪从目前来看,在校生犯罪明显增多,这种现象的增多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但就学校的教育工作来看,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弊端。
其主要表现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正规的法制教育。
由于缺乏正规的法制教育,许多青少年头脑中根本没有应具备的法制意识,一旦进入社会,很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遇到一些不良条件,就可能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4.不良家教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家教有以下五种。
(1)娇惯溺爱式。
我国的溺爱式教育方式占不良家教的51%,可见最常见的失败教育是溺爱式教育,娇惯家庭出来的孩子大多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不会主动关心、照顾和宽容别人,自私、任性。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6c9e6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d.png)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首先体现在青少年心智未成熟、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行为控制与冲动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对法律知识的缺乏,他们常常无法评估一些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从而盲目做出决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分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家庭因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环境的恶劣将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家庭冲突、亲子关系不良、缺乏经济保障等都可能促使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风气虚浮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未成年人对法律的尊重和依从心理。
个人因素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心理健康问题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心理不稳定,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采取以下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其次,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为贫困家庭提供经济保障和教育资源,减少因贫困而导致的犯罪情况。
再次,加强学校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加强社会监管,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
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要依法惩处,同时也要进行思想教育和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在实施对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要提供资源和支持,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个性。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要加入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中,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总之,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救助、加强学校教育和加大社会监管,可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并帮助他们重新回到正轨,实现健康成长。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6f9ce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c.png)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在法律规定的法定年龄之前犯下的违反法律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呈增长趋势, 各国政府采取的各种手段和策略没有完全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家庭问题:家庭问题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庭的不良状态如荒诞、破碎、冷漠等都会给年轻人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而这些因素可能加剧犯罪的风险。
例如,无法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经常面对父母的争吵和打斗,甚至遭受家庭暴力和虐待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犯罪的行为。
社交问题:社交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困扰青少年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青少年为了获得某些东西,如金钱、财物,或者为强烈的自我满足欲望而从事违法活动。
此外,青少年也容易受到同龄人或某些社交媒体的负面引导。
他们可能会被同伴推向激烈的行动,以赢得社交认可和自我价值。
心理问题:青少年犯罪与心理问题之间存在关联。
青少年在生长和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如悲伤、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他们可能需要寻求靠谱的人和资源,以帮助他们应对这些问题。
然而,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他们就可能陷入犯罪的行为中。
药物和酒精成瘾:青少年滥用药物和酒精也是困扰许多家庭和社区的问题。
成瘾可能妨碍青少年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导致犯罪行为。
研究表明,毒品和酒精成瘾使青少年冒险而且易受诱因,并试图满足自我愉悦的需求。
缺乏教育媒体:青少年缺乏教育及倡导,从而缺乏认识什么是违法行为。
他们可能不了解他们的行为将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没有足够的教育和倡导,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包容和诱导成为罪犯。
家庭沟通:父母和监护人必须与青少年保持沟通,尤其是在青少年经历人生转折点的同时。
父母需要关注自己的孩子并以积极的方式对待他们。
他们应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尽力解决可能的问题,例如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或家庭治疗来帮助他们。
积极参与:积极参与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必要条件。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3e076d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2.png)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其中未成年的犯罪率更是让人咋舌。
青少年犯罪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吧!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1、家庭结构残缺,缺乏父爱或母爱导致的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理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单亲家庭少年成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概率增大。
如钱某故意杀人(未遂)案,在对其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访谈时,他对自己作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有效交流能力、处理情绪能力、和谐关系能力等9项能力的自我评价时,所打的分数偏低,可以看出他的自卑心理。
2、心理脆弱、偏执、逆反心理重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
(1)父母的纵容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
而对子女不加管教自由放任,包庇纵容,容易使他们产生孤僻、冷漠、放荡不羁、狂傲自负等不良心理,常常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满,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冲突,一旦被坏人教唆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父母的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对,采取高压,专制和棍棒的管教方式,造成青少年的自卑、逆反、压抑、焦虑、过分孤僻和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这样的青少年一旦犯罪,暴力性犯罪就是其主要犯罪类型。
(3)父母素质低,亲子沟通不足。
由于父母文化素质偏低,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是以喂养为主,无法与他们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导致青少年远离家庭,向外界寻求认同和支持,而导致受到不良影响。
如个案访谈中的被告人童某某在学校里受到被害人殴打、威胁后,回家后也不愿意求助于父母,获取父母的帮助,导致其愤怒情绪升级,进而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处理矛盾,最终造成犯罪。
3、逞强好胜心理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而刑法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结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f3424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4.png)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结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构成犯罪的行为。
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总结。
以下是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1000字总结: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突出。
该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使人们意识到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等。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暴力、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
学校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些学校的教育质量低下、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现象容易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社会经济地位也是影响青少年行为的重要因素,经济贫困、社会不公平等会增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心理、道德观念和自控力等。
一些青少年可能具有攻击性、冲动性等心理特征,这些特征会增加他们违法犯罪的倾向。
道德观念的形成对于个体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作用,一些缺乏道德约束的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
自控力的缺乏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意识和管理能力。
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注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和理解。
对于有违法犯罪倾向的孩子,家庭应该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问题。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培养他们的自控力。
此外,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来帮助那些有违法犯罪倾向的青少年。
社会组织和机构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这些青少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深入理解
![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深入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07c17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d.png)
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深入理解引言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是指未满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在法律上犯下的违法行为。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深入理解,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社会、心理和家庭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失业率高、教育资源不足、社会不公平等因素可能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挫折和无法满足基本需求,从而诱发犯罪行为。
2. 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处理挫折和冲突,从而采取违法行为作为发泄或获得满足的途径。
3.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不良行为示范、家庭暴力等问题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形成不良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解决方案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解决方案,从社会、教育和法律等多个角度进行干预和预防。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社会层面:改善社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教育资源,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从根本上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2. 教育层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挫折和冲突,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3. 家庭层面:加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榜样,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4. 法律层面: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同时对于犯罪行为进行及时、恰当的法律制裁和教育。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和解决。
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加强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完善法律保护机制,我们可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保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083cf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d.png)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日益凸显。
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对青少年个人和家庭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预防对策,对于减少犯罪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1. 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家长处事不当,或缺乏亲子交流,对孩子的言行不做规范管理,就会给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学校因素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二个环境,也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学校的教育质量低下,管理粗放,老师教育、激励不到位,往往就会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3. 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社会各种不良信息充斥着青少年的生活。
如果青少年长期接触不良信息,特别是暴力、色情等信息,就会导致其价值观有所偏差,行为变得越来越偏离社会道德。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对策1. 家庭预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应该积极担当起引导孩子的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尊重社会公序良俗的意识,从而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2. 学校预防学校应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争取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学到健康的知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学校管理要规范化,老师教育和激励要到位,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3. 社会预防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尽可能地提高孩子的依法意识和生活能力,让青少年明白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
同时,社会还应该提供更多的良好的娱乐活动和文化活动,让青少年有更多的娱乐选择,缓解生活与学习带来的压力和疲惫。
三、结语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治理。
只有所有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地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社会学: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社会学: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6bd2d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4.png)
社会学: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青少年犯罪的人数逐年递增,涉及的犯罪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这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那么,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呢?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的背景和社会原因。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庭由于家庭纠纷或者父母离婚等原因,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父母不关心子女,孩子得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这就是家庭造成的缺乏安全感和关爱感而引发的一些问题。
同时,一些家长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困扰。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扭曲,从而对社会产生危害。
二、教育因素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环境。
完善的教育环境是培养良好公民素质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系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存在一些学校基础差、设施老化、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问题,且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遍布各层次的学校,所以相对的许多学生压力过大,产生挫败、厌学等不良情绪,这些因素也会导致青少年犯罪。
三、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犯罪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道德的缺失、言论自由、思想不稳定、暴力电影电视等作品的大量传播,青少年的心灵承受力相对不足,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容易产生犯罪倾向。
此外,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也会引发社会不满与对抗心态,青少年犯罪也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
四、心理因素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其行为。
一些因害怕、落后、封闭、虚荣或变态等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长时间影响下,青少年产生了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容易发生犯罪行为。
尤其是一些遭遇不良经历的青少年,可能会对社会抱有愤慨和逆反情绪,由此也会产生犯罪倾向。
总的来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 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 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由老师或家长出面制止,也 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据调查,一些学生在受到非法侵害如 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 面找人来报复。这种做法是千万要不得的。要知道报复伤人 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的。
•
•
一、客观原因
•
(一)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由于生理尚未完 全成熟,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 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主要社会不良因素有: 1、金钱物质的不良诱惑。 有些青少年就是抵制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进行盗窃、 抢劫、敲诈,从而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案例我们办案中经 常遇到。如去年我们办理的一起刑事案件,蔡某某、谢某某、 冯某某、朱某某、朱某某等6人,他们中最大的只有17岁, 最小的仅有13岁,因抵制不住对金钱的诱惑,在去年5月至6 月短短1个多月时间内,采用翻院墙、掰窗栏钻窗入室手段, 先后在本区浦南、北环、朝阳、红梅、丽华等新村连续作案 30余起,窃得金器、钻戒、手机、现金等物总价值近20余万 元。现他们有的正在服刑,有的已被治安处罚。
青少年违法犯罪 成因及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有统计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14-18)犯罪 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10%以上,而青少年(14-25)犯 罪则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50%-70%左右,可见当前青少 年违法犯罪形势相当严峻。就我市而言,情况也同样不容乐 观:近两年,我市公安机关办理的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人员 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总数的比例始终在50%以上,且呈逐年 上升趋势。在校生犯罪低龄化、智能化、暴力化程度不断加 剧,特别是青少年中的严重刑事犯罪、团伙犯罪和毒品犯罪 明显增多。 • 造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公安 机关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
以上我给同学们介绍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和如何加强 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 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 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假期生活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在家尤其要注意安全,注 意用电、用火安全,出去旅游一定要有大人陪同。对游戏室、 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 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我们发现有些平时表现较好 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 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希望同学 们在休息好的同时,能够学习好、生活好,远离违法、远离 犯罪,不受非法侵害。
•
•
2、思想单纯,思维方式简单,行为具有一定的盲动性。
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遇事头脑欠冷静,对外界充满好 奇和模仿力,甚至把冒险当勇敢,把轻率当果断,把鲁莽当 英雄,把江湖义气当友谊等等,从而触犯法律。如某中学生 梁某沉溺于暴力录像,并进行模仿,他自称老大,经常带领 小弟出入饭店酒吧,狂吃海喝。当饭店向他要钱时,梁仿照 录像的情节,招呼小弟们将饭店老板打成重伤,梁因此而受 到了法律的严惩。
•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 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 青少年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在遭到暴 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 行为的随意侵害。
• •
(四)加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 •
•
(二)家庭教育不严,方法不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环境。在家庭 环境中出现的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影响极其深刻。 • 大量事实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称职的父母是导致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如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份溺爱, 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养成骄横、任性、性情粗暴、 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的不良习性;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 所适从,只重视智力提高,忽视品行教育,使孩子易被社会 上不良因素侵蚀;有的家长自身素质差,有的甚至沾有社会 不良恶习,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还有的父母离异或家庭不 和睦,使子女缺乏家庭管教和亲情交流,从而使他们存在性 格中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 如去年,我区92名未成年犯罪人员中,父母离异或家庭 不和的占46名,父母因忙于生计等原因对孩子放任不管的有 17名,分别占总数的50%和18.5%。
•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青少年 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青少年自甘堕落, 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 案犯舒某原是某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 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 他转到其他中学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 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 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 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
以上我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下青少年 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再向同学 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
(一)青少年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青少年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 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就应该 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 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 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如在 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中,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 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去年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某歌 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一住宅 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后进屋要陈某拿钱, 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 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 少,不辩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 教育和挽救政策,最后对他不作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 极主动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
2、庸俗文化的侵蚀。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 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影视作品严重泛滥,桑拿、舞厅、 卡拉包厢、洗头屋等参杂色情服务的场所遍布大街小巷、到 处可见。对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近几年,青少年因社会庸俗文化侵蚀而进行违法犯罪的 明显呈上升趋势。如中学生刘某在暑假在家观看了黄色录像, 将来讨论功课的女同学强奸。ຫໍສະໝຸດ •• 二、主观原因
•
1、生理心理不够成熟,辨别是非、抵御社会不良因素 侵蚀能力差。 •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一些事务有了自己的独立想 法,但由于自控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受不良因 素的影响和坏人的引诱。如我市某中学学生王某,高考后结 识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整天在游戏室打游戏机,每次都由 朋友为其付钱。后朋友叫他一起去盗窃,他不得不参加。此 案被我们公安机关破获后,王某收到了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但也只能未进大学门,先进监狱门。
•
我再给同学们讲另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情形,这也是我 们在平时的办案当中常常遇到的情况。举一个案例说明:学 生蒋某假期与邻居李某及李的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蒋 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车出去玩,在出租车上,蒋某听李及朋 友说:“等一下要将那人的手机抢来,另外还要搜一下他的 身看有没有钱”,蒋某听了这话知道李某等人是要去抢劫, 他有点想不去,但碍于朋友情面,他跟着去了抢劫现场,实 施抢劫时,蒋某站在边上看,李某叫蒋某帮忙搜一下受害人 的身,蒋某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将搜到的钱全部交给李 某,案发后,由于受害人及时报案,公安机关很快将李某及 朋友还有蒋某一并抓获,蒋某归案后一直辩解说他并不想抢 别人的钱,他觉得很冤枉,但是法律规定:帮助他人犯罪的 同样构成犯罪。蒋某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当你开始与同伴在一 起玩时发现同伴有犯罪意图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 不了的话,你就要赶快想办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 气跟着同伴去犯罪,因为你一旦到了犯罪现场,即使你没有 动手,你也难脱干系。因为受害人不管你具体有什么行为, 他只说共有多少人实施了抢劫,你们这些去的人即使没动手 也都助了威。所以我们的同学以后如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惹祸上身。
•
3、贪图享乐、追求享受。 有些青少年从小娇生惯养,好逸恶劳,要吃好的,穿名 牌,进出高档娱乐场所,当身上无钱时,容易铤而走险。如 一个发生在前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岁,成绩一直很好, 他在暑假里,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 他见李某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 方,经常带杜到网吧、游戏室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 是天天跟着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 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说:“我们现在没钱玩了,要玩 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 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 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 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某等人抓获归案。 到了9月1日,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 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 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后悔呀。”但是法 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
• •
3、网络的不良影响。 网络就象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沟 通和交流,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全面 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中带有色情或宣扬暴力等不健康内容 的影片及文章对青少年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少年 性犯罪和暴力犯罪加剧的诱因。 • 如朱某某(16岁)、范某某(17岁)、汤某某(16岁) 和刘某某(15岁)四人,因没钱上网,于是商量如何才能弄 到钱,后来他们想到了网上看到的抢钱来钱比较快,于是就 决定一起去抢钱。去年3月12日晚19时左右,他们四人来到 本市红梅公园门口等待机会,这时正好一个叫陆某某的15岁 小男孩骑车经过,他们四人就把陆某某拦下,采用语言威胁、 暴力殴打、强行搜身及持刀威胁等手段,抢走被害人黄某某 的现金人民币五元、捷安特自行车一辆后逃离现场。后该四 名犯罪嫌疑人携赃车销赃途中被接到报警的民警当场抓获。 现该四人已被法院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