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规定:教育要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既让每位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让其思想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根据体育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与其他许多学科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它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体育课虽然也进行体育基础教学,但绝大多数的时间则用于实践教育,也就是说它更是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学科,其它大多数学科都没有这样的实践性。
正是因为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它也是一个“暴露性”很强的课程,这也是体育课独具的。例如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多数时间的自己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践,几乎没有哪门课能像体育课这样长时间地在户外进行教学,也没有哪门课能像体育课这样要求学生去适应阴晴冷暖,去面对风吹日晒,去适应自然界的寒暑变化。体育课中这种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这是十分明显的。往往在寒冷的冬季进行体育活动,有的学生懒得伸手,不是由于身体适应性差,更多的是由于意志力不强。而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伸出手来,无疑对学生的意志力是一种锻炼。
除了从体育课的整体特色上来看,它对德育的独特意义之外,许多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对学生的某些品质、品德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长跑是对耐心的考验,这个项目很能培养学生的毅力,一些集体性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跑等,在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其他许多体育项目也都在技能、技术的同时蕴涵着德育因素。
二、根据教育对象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模仿力特别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效从。
小学生的进取心,好胜心特别强。他们对道德的认知会在体育中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平时校评和各种比赛中。教师应予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确目的,要求,端正比赛态度,激发学生荣誉感,培养学生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和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对手的优良品质。
小学生分辨是非能力较弱。根据这一特殊性,教师对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要进行恰当的表扬和批评,从而使学生认清是非,形成良好思想。教师进行表扬和批评时要注意,
表扬要在”正面”进行,让其他学生进行效仿,批评时应该在背后进行,先“夸”后“批”以防患于未然。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甚至出现多余动作。例如进行改列游戏,奔跑游戏,球类游戏。游戏一般是集体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因此,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随意性较大,有同学喜欢这项活动,有的同学喜欢那项活动,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安排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要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达到在体育课中育体又育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