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一轮基础专题复习《标点符号》课件(共30张)

顿号可以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停顿:
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 歌声还余音袅袅。
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迫的;但是 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 更热了。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与标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 。名称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冒号
形式 、 , ; 。 ? ! : 标号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名称 形式 备注
破折号 ——
占两格
括号 ()
书名号 《》
引号 “” 右左上角
省略号 …… 占两格
一、点号的基本用法
1.顿号 (1)基本用法 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短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词之间的停顿,句内最短的停顿。 (2)注意事项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 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用逗号
的精力。
句子内部状语后面如需停顿,用逗 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
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过十多处。
3.分号 分号主要表示具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起分清层次的作用。复 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分项列举的各项 之间,可使用分号。
当书名号内还有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6.叹号 用不用叹号要看句子有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没有提出什么 命令、请求等,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
(1)倒装叹,全句末尾用叹。 (主谓倒装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 )
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 歌声还余音袅袅。
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迫的;但是 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 更热了。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与标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 。名称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冒号
形式 、 , ; 。 ? ! : 标号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名称 形式 备注
破折号 ——
占两格
括号 ()
书名号 《》
引号 “” 右左上角
省略号 …… 占两格
一、点号的基本用法
1.顿号 (1)基本用法 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短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词之间的停顿,句内最短的停顿。 (2)注意事项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 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用逗号
的精力。
句子内部状语后面如需停顿,用逗 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
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过十多处。
3.分号 分号主要表示具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起分清层次的作用。复 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分项列举的各项 之间,可使用分号。
当书名号内还有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6.叹号 用不用叹号要看句子有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没有提出什么 命令、请求等,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
(1)倒装叹,全句末尾用叹。 (主谓倒装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常见标点符号及其作用》课件

…………
四、考题讲练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例句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适当方式了解陈独秀、黄镇、邓先……这些家乡人物,撰写一篇《家乡人 物志》。 A.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B.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 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C. “我急着赶火车,再有半小时就开了,可我又想买点首都的糖……”老张立 即征得前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 D. 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 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
密相连的。 4.用在“说、是、证明、例如、如下”等动词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⑥在螳螂的世界里,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是:“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 走向自己的坟墓。 5.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例如:⑦三七:中药名。 ⑧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00(8时)、14:12:36(14时12分36秒)。
②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3)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
例如:“你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4) 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例如: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
完成……任务。” (5)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如:“其实你不该去信。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 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 (6)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10表示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11表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12用于副标题之前。 示例:飞向太平洋
四、考题讲练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例句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适当方式了解陈独秀、黄镇、邓先……这些家乡人物,撰写一篇《家乡人 物志》。 A.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B.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 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C. “我急着赶火车,再有半小时就开了,可我又想买点首都的糖……”老张立 即征得前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 D. 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 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
密相连的。 4.用在“说、是、证明、例如、如下”等动词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⑥在螳螂的世界里,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是:“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 走向自己的坟墓。 5.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例如:⑦三七:中药名。 ⑧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00(8时)、14:12:36(14时12分36秒)。
②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3)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
例如:“你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4) 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例如: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
完成……任务。” (5)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如:“其实你不该去信。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 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 (6)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10表示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11表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12用于副标题之前。 示例:飞向太平洋
中考语文专题基础复习《常考标点符号之冒号、引号、省略号和破折号的作用》课件(共30张PPT)

• 表示作者欲言又止,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这就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了。
5、重复词语的省略
• 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时,用省略号代替。
6、引文的省略
• 在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 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马兰头、马齿苋等,叶多茎嫩,可凉拌食用,不过事前需焯水,以
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 表示提示下文。
•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 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 ②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 门和西华门。
③表总结前文
• 总结上文=分+总 • 用在总括前面表总结
• ①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 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 途。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
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 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 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 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 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 (表示强调论述,突出人物的节俭。)
4、特定称谓
• 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 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5、重复词语的省略
• 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时,用省略号代替。
6、引文的省略
• 在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 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马兰头、马齿苋等,叶多茎嫩,可凉拌食用,不过事前需焯水,以
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 表示提示下文。
•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 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 ②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 门和西华门。
③表总结前文
• 总结上文=分+总 • 用在总括前面表总结
• ①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 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 途。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
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 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 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 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 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 (表示强调论述,突出人物的节俭。)
4、特定称谓
• 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 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标点符号用法+课件

文中“原汁原味”的引号是为了强调这是原原本本的中国味道,表示强调;A项,“白棉
被”是比喻,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项,“之”是火把排列的形状,用引号表示强调论述对
象;C项,“你管得着吗”是引用他人话语,表引用;D项,“电子蛙眼”是对人类模仿蛙
眼发明的物品的名称,表特殊称谓。
2.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创造 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气势磅礴的大别山区,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 原之势,太多令人心潮澎湃的往事,都在这里发生。
选文中“28年红旗不倒”的引号和C都表强调。A.“北京话”是表特定称谓;B.“大师” 和“发扬国光”是表反语讽刺;D.“863计划”表示有特定意义的简称,即特定称谓。
3.……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 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1
学习目标 1.熟悉标点符号常考题型及变化 2.掌握冒号、引号、破折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 、叹号。
句内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 、顿号、分号、冒号。 2、 标号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 “早”字。
课堂练习
即时训练 1
1.为了塑造“原汁原味”的中国“包宝宝”,石之予和华裔美术总监刘碧青 走遍多伦多、旧金山、奥克兰等地的中国城,观摩华人妈妈的打扮以及买菜说话 的动作,包括她们在公园打太极的样子。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原汁原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D.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被”是比喻,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项,“之”是火把排列的形状,用引号表示强调论述对
象;C项,“你管得着吗”是引用他人话语,表引用;D项,“电子蛙眼”是对人类模仿蛙
眼发明的物品的名称,表特殊称谓。
2.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创造 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气势磅礴的大别山区,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 原之势,太多令人心潮澎湃的往事,都在这里发生。
选文中“28年红旗不倒”的引号和C都表强调。A.“北京话”是表特定称谓;B.“大师” 和“发扬国光”是表反语讽刺;D.“863计划”表示有特定意义的简称,即特定称谓。
3.……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 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1
学习目标 1.熟悉标点符号常考题型及变化 2.掌握冒号、引号、破折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 、叹号。
句内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 、顿号、分号、冒号。 2、 标号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 “早”字。
课堂练习
即时训练 1
1.为了塑造“原汁原味”的中国“包宝宝”,石之予和华裔美术总监刘碧青 走遍多伦多、旧金山、奥克兰等地的中国城,观摩华人妈妈的打扮以及买菜说话 的动作,包括她们在公园打太极的样子。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原汁原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D.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的运用-ppt课件(29页)全文

D项中引用之语独立成句,引用之语能独立,末尾 标点引号里,所以感叹号应在引号里面。
2.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B. 像《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要能够背诵。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引文里面有引文,外面双引里单引;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B.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顿号使用注意
(三)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2.有时用于非并列关系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 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管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 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 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 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
“十三”和“四”不是并列的,表概数,概数之间不用顿
书名里面有书名,外面用双里用单,应写为“《〈论语〉十则》”
引用之语不独立, 标点放在引号外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 “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们。”
2.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B. 像《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要能够背诵。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引文里面有引文,外面双引里单引;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B.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顿号使用注意
(三)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2.有时用于非并列关系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 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管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 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 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 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
“十三”和“四”不是并列的,表概数,概数之间不用顿
书名里面有书名,外面用双里用单,应写为“《〈论语〉十则》”
引用之语不独立, 标点放在引号外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 “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们。”
标点符号的使用++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分,昼日渐长,阳气渐盛,宣示着大地彻底告别了凄冷肃杀的寒冬,洋溢
着温暖与活泼的春天则正式来临。对于以农耕为事的中国古人来说,春分
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节点。
A. 语段中方框处应用“……”表示语意未尽。 B. 语段中用书名号表示“春秋繁露”这一书名。 C. 画横线句子中的“;”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D. 画波浪线句子中的“。”用于陈述句的句尾表示陈述语气。 【解析】语段中方框处应用“……”表示列举的省略。 【答案】A
标点符号
基本用法
(1)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2)表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 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引号 宜用引号标引。当“丛刊”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 (“”‘’) 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4)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 的内容;(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 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 尾用后引号;
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是云南省精品旅游路线“滇
西北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解析】第一、二个方框处,“美丽”是公路的名称,应用双引号表示这
一具有特殊含义的词。第三个方框处,在“桃花”“油菜花”两个并列词
语之间应用顿号。第四个方框处,应用破折号表示“中国第十三大水系”
与“怒江”的注释关系。
【答案】B
2. 下面对语段中有关标点符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立春、雨水、惊蛰这二十四个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每一个节气
都是时光流中的重要节点。春分,是一年中昼夜等长的两天之一。所谓
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项:标点符号(一):点号课件(共33张PPT)

• D.一般来说,律诗的第二、三联要求对仗。不管是五律,还是七律, 都是如此。
• 答案:B • 解析:B项与文中顿号都是用于句内并列词语之间。 A项是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C项是用于 序次词之后。D项是表示相邻两数字连用的缩略形 式。
•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关于什么是形象思维,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 B.除了你能去,谁能去?他吗?他能去吗?我看他不能去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 句中仅是两个简单的分句, 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 不必使用分号,分号应改 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 为逗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 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则是 最后一个分句是总说,故 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 分号应改为冒号。 都统一的。
转折复句,非并列的单重 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
吧? • C.这个家庭,书籍、衣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
有条。 • D.相反,在另一些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如飞机、
火箭、电视等。
• 答案C。“杯盘碗碟”是与“书籍”“衣服”并列的,故 “杯盘碗碟”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二)逗号
1、用法
用法
举例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
花赶趟儿。
• (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 (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
支”类序次语)之后
• 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 好逻辑学。
2、注意事项
用法
内涵
例句(词)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 大并套小并,大 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 并逗,小并顿 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
• 答案:B • 解析:B项与文中顿号都是用于句内并列词语之间。 A项是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C项是用于 序次词之后。D项是表示相邻两数字连用的缩略形 式。
•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关于什么是形象思维,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 B.除了你能去,谁能去?他吗?他能去吗?我看他不能去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 句中仅是两个简单的分句, 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 不必使用分号,分号应改 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 为逗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 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则是 最后一个分句是总说,故 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 分号应改为冒号。 都统一的。
转折复句,非并列的单重 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
吧? • C.这个家庭,书籍、衣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
有条。 • D.相反,在另一些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如飞机、
火箭、电视等。
• 答案C。“杯盘碗碟”是与“书籍”“衣服”并列的,故 “杯盘碗碟”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二)逗号
1、用法
用法
举例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
花赶趟儿。
• (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 (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
支”类序次语)之后
• 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 好逻辑学。
2、注意事项
用法
内涵
例句(词)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 大并套小并,大 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 并逗,小并顿 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
中考复习标点符号专题PPT优秀课件下载(29张)

9、 句中分号用在逗号后面(先逗 号后分号)
改 逗 号
A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 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改逗号
B 天花板是白色的;墙是蓝色的;墙上挂着地 图;地板刚刷过漆。
并列的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不用 分号。有任何一分句用了逗号,则要用分号。
10、一层意思间,先用分号再句号
号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 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 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2、同一句中不用两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 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 二是脱产培训。
改掉其中一个 冒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在句中后用冒号 或句号 A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 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 刺。” B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 道……”
改逗号
改逗号!
使用冒号时应注意:
1.使用“某某说”, 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 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 引用话后面用句号。
例如:
①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②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张全区党员 登记表上有34个人。” ③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 娘面带着歉意说。
14、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 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句号是全句
的语气,放 后面去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 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这是完全引用! 句号放后引号前
15、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
①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②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标点符号专题
1、非疑问句不用问号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标点符号 课件(共26张PPT)

。(2)句中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 开的花丛间;夏天夜晚陪你一起,看星星
项或多次已用句号或分号,各项 眨眼;秋天黄昏与你徜徉,在金色麦田;冬
; 的末尾不再用分号]
天雪花飞舞,有你更加温暖。
点号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
主要
2.非并列(转折、因果、选择等 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
表示
)多重复句内,第一层前后两个 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
句子
分句间。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
中的
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种种
停顿
1.用在称呼后,表示提起下文。
同学们:请安静听讲……
: 2.用在“说、云、想、证明、 (1)他说: (2)他想: (3)向世界证明:
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 (4)他庄严宣布: (5)文章明确指出:
下、曰”等词语后,表示提示下 (6)据可靠消息透露: (7)例如: (8)记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标点符号
1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考点综述: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是河北中考的考查内容之一,分值为
1—3分。
考情预测: 纵观近几年的命题情况,辨析选择为考查重点。具体命题点为“常
用”的标点符号。
2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一、 核心素养·语言运用 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
用
……
3.表话语断断续续 。
(1)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2)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 了!
4.表话语中断,语意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
未尽。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注意事项:(1)省略号与“等”“等等”“之类”不可同时使用。 (2)省略号后不用点号。
中考语文一轮基础专项复习:标点符号之标号用法+++课件(共28张ppt)

1.你的书还在我家里,是我给你送呢?还是
你自己来拿呢?
对。不能独立成句,引 文末尾点号应在引号外。
2.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
景。
错。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
是表示解释说明,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3.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
“中外之界”。 错。该加逗号而不加,造成句子歧义 。
8.引号与相邻标点误用。
使用引号后,句末点号应该放在引号内还是 引号外,关键看所引部分是否是一个独立的句子。
例: ①杜甫的诗句多么豪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得很有道理,它时 刻提醒我们要惜时勤奋。
括号标明 行文中的注释性的话。
分类: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部分词语的括号。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 低声说道。 7.标示语意的转折。
打柴的回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很辛苦。 8.表语意的递进
记住:不要伤害别人——尤其是你最亲的人。
9.标示声音的延长。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10.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班长他牺— —”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4.标示语意未尽。
你这样干,未免太……!
5.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 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6. 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还没结婚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7.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示例:只要……就……
8.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 号。
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目或其他特定意 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 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目本身时,也可 连同事件或节目一起标引。
中考复习课《标点符号》ppt课件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 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 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 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课标
考点聚焦
中考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常用标点符 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具体语句或语境的实际应用 等。
1
29
·新课标
答题指导
要想答好标点符号试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掌握常用标点符号,如双引号、破折号、问号、省 略号、冒号等的用法及其作用。
2.注意标点符号的一些特殊用法。如在选择问句中, 只在句末使用问号。人物对话当中双引号和冒号、逗号、句
2、若引语是独立的,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若引语 是作者(说话人)的语言部分,则引文末尾不用标点。例如:
1)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要想取得成绩,就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使人进 步,骄傲使人落后”。
1
14
9、括号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括号内的内容一
般不读出来。如: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1
1
分类
一、点号
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 末。常见的点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 号、顿号、分号、冒号。
二、标号
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引号、 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间 隔号。此外还有着重号和专名号。
1
2
1、句号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 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 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课标
考点聚焦
中考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常用标点符 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具体语句或语境的实际应用 等。
1
29
·新课标
答题指导
要想答好标点符号试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掌握常用标点符号,如双引号、破折号、问号、省 略号、冒号等的用法及其作用。
2.注意标点符号的一些特殊用法。如在选择问句中, 只在句末使用问号。人物对话当中双引号和冒号、逗号、句
2、若引语是独立的,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若引语 是作者(说话人)的语言部分,则引文末尾不用标点。例如:
1)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要想取得成绩,就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使人进 步,骄傲使人落后”。
1
14
9、括号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括号内的内容一
般不读出来。如: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1
1
分类
一、点号
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 末。常见的点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 号、顿号、分号、冒号。
二、标号
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引号、 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间 隔号。此外还有着重号和专名号。
1
2
1、句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共24张PPT)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运用顿号时应注意:(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这个小孩六七岁。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2)并列词语之间有“和”“或”“与”“及”“同”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使用顿号而用逗号。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4)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5)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的,大层次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标点符号的用法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分号
;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 (1)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如: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碍;索溴峪群峰环抱,雄壮高暖。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改用“,” 也可) (3)如果是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宾语,而宾语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如: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睛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运用顿号时应注意:(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这个小孩六七岁。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2)并列词语之间有“和”“或”“与”“及”“同”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使用顿号而用逗号。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4)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5)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的,大层次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标点符号的用法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分号
;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 (1)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如: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碍;索溴峪群峰环抱,雄壮高暖。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改用“,” 也可) (3)如果是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宾语,而宾语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如: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睛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课件(共23张PPT)

2中02考1年 语中 文考 复语 习文 :复 标习 点: 符标 号点 的符 用号 法的 课用 件 法 (课 共件23 (张共PPT2)3 张PPT)
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的考查
请选出正确的一项(C )
A.她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 给你买来了” !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 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 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2中02考1年 语中 文考 复语 习文 :复 标习 点: 符标 号点 的符 用号 法的 课用 件 法 (课 共件23 (张共PPT2)3 张PPT)
2中02考1年 语中 文考 复语 习文 :复 标习 点: 符标 号点 的符 用号 法的 课用 件 法 (课 共件23 (张共PPT2)3 张PPT)
不与“即”“就是”套用。
例: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
2中02考1年 语中 文考 复语 习文 :复 标习 点: 符标 号点 的符 用号 法的 课用 件 法 (课 共件23 (张共PPT2)3 张PPT)
“即”与冒号具有相同 的提示作用,不能同时 使用,必须删掉其中一
个。
2中02考1年 语中 文考 复语 习文 :复 标习 点: 符标 号点 的符 用号 法的 课用 件 法 (课 共件23 (张共PPT2)3 张PPT)
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课件 (共23 张PPT)
2中02考1年 语中 文考 复语 习文 :复 标习 点: 符标 号点 的符 用号 法的 课用 件 法 (课 共件23 (张共PPT2)3 张PPT)
提示性词语不同位置后符号的考查:
A.我吃惊地说:“老王,你好些了吗?”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共34张ppt)

• (3)主谓倒装句子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 号。
• 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
句,句末不用问号。 •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提示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二十五分。
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 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 ①表直接引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
•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
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 前进的动力。
•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 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
毫升鲜血。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二十五分。
• 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二十五 分。
•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
军家的狗。” • C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氯化钠、氯化钙、氯
作没听见? •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
《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 而优美的恋歌。 •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 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 D “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 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们。”
A选择疑问句,第一个句子后使用逗号,句末使用问号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二十五分。
• 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
句,句末不用问号。 •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提示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二十五分。
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 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 ①表直接引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
•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
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 前进的动力。
•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 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
毫升鲜血。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二十五分。
• 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二十五 分。
•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
军家的狗。” • C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氯化钠、氯化钙、氯
作没听见? •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
《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 而优美的恋歌。 •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 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 D “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 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们。”
A选择疑问句,第一个句子后使用逗号,句末使用问号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二十五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
1
学习目标:
会判断标点符号使用的对错。
.
2
标点小故事
留不留 明朝有个才子叫徐文长,有一次外出访友,正是黄梅季
节,淫雨连绵, 他只好住在朋友家里。几天过去了,朋友 看徐文长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难开口,于是就在客厅 写了一张字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朋友心里想: 你这个徐文长看了字条还好意思赖着不走吗?不一会儿, 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抬头看见了字条,心中默念 道: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明白了主人的用意, 对朋友用这种使自己难堪的做法非常生气。他仔细一看, 见未加标点,于是提笔加上标点,成为: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 一字未变,意思完全相反,主人见了反而脸 红了。
.
15
.
9
G.省略号 1、但相反,在有些领域中,人却超过了自然力,如飞机、火
箭、电视……等。 2、参加这次大会的有英国、法国、意大利、…… 3、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 我来总结:1.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
2.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 3.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应保留。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我来总结:1.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2.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 3.集合词语不能用顿号。 4.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5.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6.并列谓语和补语. 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5
.
6
.
7
E.引号 1.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2.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
.
3
小试牛刀
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用得对吗?如不对请改正。 A.问号 1、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2、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3、我不知道他在哪? 4、除了他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我来总结: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2.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3.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
问句,不能用问号。
.
10
H.书名号 1、北京市教委与《中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迎接建国50
周年》征文。 2、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视》等6个奖杯。
我来总结:1.征文活动名称不是作品名称,可用引号,不 能用书名号。 2.奖品、奖状名不可用书名号。
注释:书名号一般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 剧目名、电视、音乐、诗歌、雕塑和法规文件等名。不可 用于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学科、活动、单位、奖状、商 标名。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 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 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 “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
12
2、(2013年德州第4题,2分)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 确的一项是( )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 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
14
4、(2015年黄冈中考)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 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 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 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
13
3、(2015年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 当的一项是( )
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 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 钻得越锲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
11
三、链接中考:
1、(2012年德州第4题,2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 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 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 描绘得淋漓尽致。
号。
4.特指性问句,每句末尾都要用问
.
4
B.顿号 1.今天我买了苹果、桔子、梨、和葡萄等水果。 2.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3.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 4.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熟悉的。 5.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
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6.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 (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 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 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 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满生机。”
3.他站起来问老师:“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我来总结:1.独立引用(全部引用)时,句末标点应放在
后引号内。一般前面是冒号。
2.非独立引用(部分引用)时,引文末尾不用 标点。如放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之外。一般前面没有标 点或是逗号。
3.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里面一层要用单引号。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 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 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店呀、挂艾草呀、 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8
F.括号 1.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
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大重要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我来总结:1.句内括号——注释句内某个词语,应该紧贴 被注词语后面,括号内最后一个点号应省去。 2.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句外括号放在 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符号不变。
.
1
学习目标:
会判断标点符号使用的对错。
.
2
标点小故事
留不留 明朝有个才子叫徐文长,有一次外出访友,正是黄梅季
节,淫雨连绵, 他只好住在朋友家里。几天过去了,朋友 看徐文长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难开口,于是就在客厅 写了一张字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朋友心里想: 你这个徐文长看了字条还好意思赖着不走吗?不一会儿, 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抬头看见了字条,心中默念 道: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明白了主人的用意, 对朋友用这种使自己难堪的做法非常生气。他仔细一看, 见未加标点,于是提笔加上标点,成为: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 一字未变,意思完全相反,主人见了反而脸 红了。
.
15
.
9
G.省略号 1、但相反,在有些领域中,人却超过了自然力,如飞机、火
箭、电视……等。 2、参加这次大会的有英国、法国、意大利、…… 3、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 我来总结:1.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
2.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 3.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应保留。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我来总结:1.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2.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 3.集合词语不能用顿号。 4.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5.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6.并列谓语和补语. 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5
.
6
.
7
E.引号 1.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2.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
.
3
小试牛刀
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用得对吗?如不对请改正。 A.问号 1、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2、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3、我不知道他在哪? 4、除了他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我来总结: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2.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3.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
问句,不能用问号。
.
10
H.书名号 1、北京市教委与《中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迎接建国50
周年》征文。 2、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视》等6个奖杯。
我来总结:1.征文活动名称不是作品名称,可用引号,不 能用书名号。 2.奖品、奖状名不可用书名号。
注释:书名号一般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 剧目名、电视、音乐、诗歌、雕塑和法规文件等名。不可 用于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学科、活动、单位、奖状、商 标名。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 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 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 “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
12
2、(2013年德州第4题,2分)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 确的一项是( )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 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
14
4、(2015年黄冈中考)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 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 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 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
13
3、(2015年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 当的一项是( )
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 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 钻得越锲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
11
三、链接中考:
1、(2012年德州第4题,2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 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 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 描绘得淋漓尽致。
号。
4.特指性问句,每句末尾都要用问
.
4
B.顿号 1.今天我买了苹果、桔子、梨、和葡萄等水果。 2.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3.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 4.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熟悉的。 5.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
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6.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 (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 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 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 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满生机。”
3.他站起来问老师:“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我来总结:1.独立引用(全部引用)时,句末标点应放在
后引号内。一般前面是冒号。
2.非独立引用(部分引用)时,引文末尾不用 标点。如放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之外。一般前面没有标 点或是逗号。
3.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里面一层要用单引号。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 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 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店呀、挂艾草呀、 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8
F.括号 1.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
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大重要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我来总结:1.句内括号——注释句内某个词语,应该紧贴 被注词语后面,括号内最后一个点号应省去。 2.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句外括号放在 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符号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