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6高级动物营养学2009
《动物营养学》案例教学初探

《动物营养学》案例教学初探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饲养和饲料营养的一门学科,通过实地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动物营养学》案例教学初探的简要概述。
案例名称:奶牛饲养与饲料营养管理案例背景:一家奶牛养殖场面临奶牛产奶量下降和奶牛健康问题的挑战。
养殖场主希望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并给出相关的营养改进措施,以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健康状况。
案例目标:通过该案例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奶牛饲养管理的基本要点,掌握奶牛所需要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的制定,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教学步骤:1. 案例导入:介绍案例背景,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养殖场的现状和问题,并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 调查研究: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养殖场的环境、奶牛的饲养管理和饲料提供等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奶牛摄取的饲料种类和量、奶牛的体重情况等。
4. 问题解决:学生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结合奶牛的营养需求,提出改进方案,如调整饲料配方、增加奶牛摄取的营养物质等措施,以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健康状况。
5. 方案实施:学生通过编制饲料配方和营养改进措施的实施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施。
6. 结果评估:学生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奶牛的产奶量的变化、健康状况的改善等。
7. 汇报分享:学生将调查研究、数据分析、问题解决和结果评估的结果进行汇报和分享,让其他学生了解案例的背景和解决方法。
案例教学的优势:- 实践性强: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和深入地了解动物饲养和饲料营养管理的实际运作。
- 综合性强:案例教学可以将动物营养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合作性强:案例教学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结:通过《动物营养学》案例教学初探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农业科学中的动物营养学

农业科学中的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是农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动物饲养、繁殖、生长发育和产蛋产奶等方面。
正确的营养管理方案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一、营养素1. 粗蛋白粗蛋白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总量,包括优质蛋白和非优质蛋白。
不同动物对粗蛋白的需求量不同,如猪和鸟类对粗蛋白需要较高,而奶牛和肉牛相对较低。
在动物饲料中,应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量和食物来源进行粗蛋白的调配。
2. 粗脂肪粗脂肪是饲料中的脂肪总量,是动物营养中必需的能量来源之一。
不同动物对粗脂肪的需求量各异,如猪和家禽对粗脂肪需要较高,而奶牛对粗脂肪的需求比较低。
粗脂肪的来源包括植物油、动物脂肪和鱼油等。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饲料中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是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之一。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包括玉米、小麦等谷物和豆腐渣、糠饼等副产品。
4. 矿物质矿物质是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类,如钙、磷、钾、镁、铁、锌等。
矿物质来源包括饲料、饮水和饲料添加剂等。
5. 维生素维生素是动物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须的有机化合物,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和K)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
维生素的来源包括饲料、饮水和饲料添加剂等。
二、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是指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效率,在动物营养学中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饲料转化率高,意味着在保证动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减少了饲料的消耗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在提高饲料转化率方面,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配合饲料不同动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素的需求量不同,应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 合理饲喂方式饲喂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饲料转化率。
对于家禽等动物,应定时定量喂食,避免过度喂食或暴饮暴食;对于猪和牛等大型动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并控制饲料数量。
3. 保证动物健康动物疾病的发生会影响饲料转化率,因此应注重动物的健康管理,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和防治措施。
《高级动物营养学》课件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确定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研究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利用,以及如何通过合理饲养管理来满 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从而提高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意义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对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障动物的健康和提高其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健康 的食品来源。此外,动物营养学的研究还可以为农业、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动物营养研究展望
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型饲料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饲料资源被发现和开发,如微生物资源、昆虫 资源等。这些新型饲料资源的利用,可以大大降低传统饲料的消耗,提高养殖效 率。
饲料加工技术
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如超微粉碎、生物发酵等,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 化率,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THANK YOU
饲养标准的实施与管理
饲料配方与加工
根据饲养标准,合理设计饲料配 方并确保饲料加工过程的准确性 ,以确保饲料营养成分的稳定性
。
饲养管理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如分群 饲养、定期饲喂和保持适宜的饲养 密度等,以实现饲养标准的实施。
监控与评估
对动物生长状况、生理指标和生产 性能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检 验饲养标准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 和完善饲养标准。
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01
02
03
开发新饲料资源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需要不断开发新的饲料资 源以满足动物需求。
高效利用现有资源
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现有 饲料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和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 。
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开发利用饲料资源的同 时,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高级动物营养生理学[1].大纲
![高级动物营养生理学[1].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38a8d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7.png)
高级动物营养生理学[1].大纲GDOU-B-11-213《高级动物营养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高级动物营养生理学课程对动物营养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学生开设,共 36课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各半。
课程包括动物营养生理学研究与实验发展历史简介、研究与实验手段介绍、动物摄食与消化行为的高级生理调控机制、环境、温度对营养调控的影响、神经-内分泌生长轴的介绍、各内分泌激素和阶段性营养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生物活性肽的作用、受体与动物体内营养信息的转导、胰岛素抵抗、高级糖基化终产物的清除等内容。
实验包括各种消化道瘘管和反刍动物瘤胃瘘管的配置,电生理仪器在动物营养研究上的应用等内容。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高级动物营养生理学课程是动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选修课程。
课程要求:选修的学生在已有动物生理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完善生理学,尤其是动物营养生理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动物营养生理理论,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动物营养生理研究手段与实验技能,并能运用这些技能设计相关实验(试验),完成相关的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工作。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后,要求学生能更系统地掌握动物营养方面的知识与前沿研究动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动物营养方面的相关疑难问题,进行相应研究工作。
三、面向专业:动物营养专业四、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外科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欠修动物生理学,缺乏相关知识基础及实验技能的学生,应补足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生理学研究基础(4)第一节生理学研究间介(2)一、生理学发展概况世界:(C)中国:(B)中国生理学会(C)中国生理学杂志(A)参考书目:(A)二、动物营养生理学基础(一)研究方法(A)1、在体实验方法(A)2、离体实验:(A)人工瘤胃(A).乳房灌流(B),离体(禽类)卵巢灌流(B)。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标准定稿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标准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组制定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目录一、课程定位与性质 3二、设计思路 3三、课程目标 4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五、教学组织 7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8七、考核与评价 10八、建议与说明 12一课程定位和性质《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动物营养专业、畜牧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核心基础课之一,我系畜牧兽医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专业、本专业着重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我校工学结合的一门核心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更好的为畜牧业、饲料加工工业服务。
动物与人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物质的的合成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可多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工学结合,把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畜牧业饲料加工业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课程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实用技术课,里面的营养知识,饲料加工方法,配合饲料的生产,饲养标准等都可以直接用来指导生产,为饲料加工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养殖业实际操作提供科学依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前期指示课程主要有《家畜解剖学》、《动物生理生化》、全方位支撑后期《畜禽生产》《饲料添加剂》、《饲料加工》,《环境卫生》、《遗传繁育》等,以实现本专业前、后期课程有机衔接,构筑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据。
二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课程理念根据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本地区域特点,紧紧链接有关生产实践部门,依据工作过程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动物营养学》课程是我系骨干教师和企业精英共同打造的一门优质课程。
课程设计方案与建设内容是由骨干教师和饲料养殖的精英才干共同制定的。
《动物营养学》案例教学初探

《动物营养学》案例教学初探动物营养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研究动物食物摄入与消化、吸收、代谢等过程及其对生长、发育、繁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教学动物营养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案例一:鸟类营养教学目标:了解鸟类的特殊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案例描述:某饲养场需要饲养鹦鹉,但是饲养员发现鹦鹉的食欲不振、羽毛暗淡,无法达到理想的生长发育状态。
教学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鹦鹉的特殊生理和营养需求,如鹦鹉对维生素D的需求较大,可以通过日照提供维生素D。
通过案例分析鹦鹉的食性,鹦鹉是杂食性动物,需要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引导学生思考饲养管理的问题,如给鹦鹉提供舒适的环境,确保饲料的新鲜和卫生等。
案例二: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教学目标:了解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特点及其适应不同饲料的能力案例描述:某农场饲养了一批牛,但是发现有些牛食欲减退,粪便稀烂,出现消化问题。
教学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牛的消化系统特点,如牛的胃划分为前胃和真胃,前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部分。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牛的消化问题可能的原因,如饲料质量不佳、喂养不当等。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如适当控制饲料中的粉末状成分,合理配制饲料,确保水源质量等。
案例三:禽类饲料配方教学目标:了解禽饲料配方的原则和方法案例描述:某禽类养殖场的育肥鸡群体生长缓慢,食欲不振,导致饲料利用率低。
教学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饲料配方的原则,如根据禽类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配制饲料。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育肥鸡的饲养管理问题,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能量过高等,导致营养平衡失调。
最后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调整饲料配方,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优化营养成分,提高饲料利用率。
通过以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动物营养学中的抽象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与最新科技成就;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理论或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1. 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2. 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营养3. 动物营养与安全养殖4. 动物营养与免疫三、学习年限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7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
至少应修满12学分。
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学分,实验课不限。
(一)必修课1. 公共必修课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36学时)② 博士生英语(Ⅰ)(2学分,36学时)或博士生英语(Ⅱ)(2学分,36学时)(二选一)2. 专业必修课①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进展(3学分,54学时)(二)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全校范围内选修,具体课程请参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课程库”。
(三)补修课以同等学历和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研究生,至少应补修该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2门。
如果补修的课程已经在我校修过,可以按规定申请免修。
补修课不计学分。
① 高级动物营养学② 高级配合饲料学五、培养环节博士研究生除了完成规定的最低应修课程学分外,必须完成以下必修环节。
1. 开题报告及综合考试在第二学期启动开展论文开题工作,开题报告需得到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讨论通过。
提交开题报告至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8个月。
在进行开题报告的同时进行综合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动态。
2. 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答辩前必须交回毕业论文实验的所有原始数据,由导师或所在实验室存档。
论文答辩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高级动物营养学

引起中毒或增加某些慢性病的风险。来自03动物营养与健康
营养与免疫系统
营养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动物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依赖于充足 的营养供给,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
精准营养供给技术
个体化营养供给
01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品种和生产性能的动物,制定个性化的营
养供给方案,满足动物不同的营养需求。
智能化饲养管理系统
02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饲养管理的智能化,提高饲
养效率和动物生产性能。
营养与健康监测技术
03
通过实时监测动物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高级动物营养学
• 动物营养学概述 • 动物营养需求 • 动物营养与健康 • 动物营养实践 • 动物营养研究前沿 • 案例分析
01
动物营养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营养需求、 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产性能之间关 系的科学。
目的
为动物提供适宜的营养供给,提高动 物生产效率,保障动物健康,促进动 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6
案例分析
猪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
猪的营养需求
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能量、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不同 ,需根据其生长阶段和生理特点制定 合理的饲料配方。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 重要,包括提供适宜的饲料、保持猪 舍清洁卫生、定期接种疫苗等措施, 以提高猪的抵抗力。
鸡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
200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3086高级动物营养学(总分:100分)适用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本试题随同答题纸交回!
一、术语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
2.蛋白质周转代谢
3.基础代谢
4.动态营养需要模型
5.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生物学效价(BV),也有人称之为生物学利用率(BA)。
生物学效价分成两种形式。
绝对的和相对的。
绝对生物学效价即沉积率,对家禽是表观代谢率。
相对生物学效价则是以一种无机磷化合物为某一指标量化反应与待测磷源该指标量化反应的比
二、填空或选择题(每空或每题1分,共20分)
1.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方式包括、和。
2.新生仔猪最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是铁,其典型缺乏症状为缺铁性贫血。
3.幼龄动物缺钙的典型症状是。
4.动物出现肌肉营养不良,可能与缺乏和有关。
5.确定动物养分需要量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和。
6.动物采食量的长期调节机制一般用脂肪稳衡理论解释。
7.产蛋家禽的钙需要量很高,一般为非产蛋家禽的 4-5 倍。
8.下列有机物经燃烧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热量最高的物质是()。
A. proteins
B.lipids
C. carbohydrates
D. cellulose 9.下列哪种氨基酸不是猪的必需氨基酸()。
A. Lys
B. Met
C. Ile
D. Gly
10.下列哪种脂肪酸不是动物的EFA()。
A. linolenic acid
B. linoleic acid
C. oleic acid
D. arachidonic acid 11.反刍动物常用能量体系是()。
A. DE
B. DE and ME
C. ME
D. NE
12.下列哪种氨基酸不属于半必需氨基酸()。
A. cysteine
B. Tyrosine
C. Phenylalanine
D. serine
13.下列哪种维生素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A. biotin
B. VB2
C. VB12
D. VB6
14.不同营养素热增耗不同,其中热增耗最大的是()。
A. lipids
B. Proteins
C. Carbohydrate
D. minerals 15.我国奶牛饲养标准的能量体系采用产奶净能,以NND表示,一个NND代表的产奶净能是()MJ。
A. 3.238
B. 3.138
C. 2.318
D. 3.813
三、计算题(共25分)
1.一头小公牛每天采食9千克饲料,排出18千克粪便。
饲料和粪便的组成(%)如下表:
(1)计算饲料水分的百分含量(2分);
(2)计算饲料粗蛋白质的消化率(4分);
(3)计算饲料的消化能含量(Mcal/kg)(4分)。
2.一头80kg的育肥猪,日沉积蛋白质160g、沉积脂肪200g。
请计算此猪每日的如下需求参数:(1)计算该猪每日沉积蛋白质所需NE(2分);
(2)计算该猪每日沉积脂肪所需NE(2分);
(3)计算该猪每日总的ME需要量(6分);
(4)该猪每天约需要玉米-豆粕典型饲粮多少千克(2分)。
(5)日粮粗蛋白水平为多少%?(3分)
( 注: 800.75=27 )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任选答四题)
1.简述提高动物对蛋白质利用效率的原理和方法。
2.试比较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异同。
3.简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4.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三聚氰胺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思路。
5.阐述现代动物营养学研究新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