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19 04
E 中医 2 1 7月第 3 02年 4卷第 7期
Hee JT M,u 0 2 V l 4. o7 b i C Jl 2 1 。 o 3 N . y
囊
萋警 誊
蕾 : ’ ’ :。 。 :: 麓 应性 鼻炎研究进 展
史春 和 韩 福谦
( 河北省 唐县人 民医 院耳 鼻喉科 , 北 唐 县 河
【 关键词 】 鼻 炎, 变应性 , 常年性 ; 中医疗法; 综述
02 5 ) 7 3 0
【 中图分类号】 R6.1; 7 1 . ; 5 【 7 2 R 6 0 3 R一 5 3 2.5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1— 6 ( 1 o —04 0 02 21 2 7 1 —4 1 9 D) 9
生化之源 , 肺之 阴津需 脾 气运 化 水谷 2 1 辨证论 治 .
药物组成 : 附子 9g 肉桂 3g 熟 熟 , , 精微 以填 充 , 气 充 沛有 赖 后天 水谷 应性 鼻 炎 患 者 分 为肺 气 虚 寒 型 ( 6 阳 , 肺 3 精微不断充养 , 而气之根 又在 肾 , 肾虚 例) 脾气虚弱 型 (0例 ) 肾阳不足 型 地 黄 、 山药 、 山茱 萸 、 骨 脂 各 1 , 补 2g 诃 、 3 、 则摄 纳 无 权 , 不 归 源 , 气 易 于 耗 (2例 ) 气 卫 五味子 、 干姜各 9 g 。瘀 血阻络 型 , 1 及肺经伏 热 ( 8例 ) 4型 。肺 气 子 、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鼻鼽的治疗多 以益气 固表 以治本 , 表通窍 以治标 为大法 。 疏
气虚 , 一则主水化津液功能失调 , 易于形成水湿 、 痰饮之 “ 根” 夙 ,
- - .
疏 表通 窍主要用于鼻鼽之发病期 , 多选用 的方剂 有桂枝 汤 、 苏 香
饮 、 芎散 , 夷 散、 耳散等 ; 川 辛 苍 由于 鼻 鼽 之 发 病 有 营 卫 不 和 之 因
鼻塞等为特征 的鼻病 , 临床耳 鼻喉 科 的常见病 之 一。属祖 国 是
吴茱萸 、 细辛等温 阳益肺之 品 , 治疗 7 2例 中 , 痊愈 4 0例 , 显效 1 5 例 , 效 I例 , 有 I 无效 6例 , 总有效率 9 . % 。王 士贞等 将 鼻鼽 17
医学的“ 鼽” 鼻 范畴。在人 群的各个 年龄段 均 可发病 , 中又 以 其
N卫表御 邪功 能不 足 , 于感受 外 邪。内 有 “ 根 ” 外 感风 易 夙 ,
寒, 邪正相搏 , 肺气 不 得通 调 , 液 停 聚 , 窍窒 塞 , 津 鼻 遂致 鼻 鼽。
临床上本病的辨证论治 多是依据 病因病机 而采用 相应 的分型施 治, 晏氏 将本病 分为 3型 : 虚感 寒型治 以温 补肺气 、 风散 肺 祛
关键词 : 变应性鼻炎 ; 医药疗法 ; 究进展 ; 中 研 综述
中 图分 类 号 :7 5 2 16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0一 74 2 1 ) 8— 0 5— 3 10 o 0 (是指 以突 然和反 复发作 的鼻痒 、 嚏、 喷 流清 涕 、
散加味 , 视其 偏 虚的 脏腑 而 加减 ; 血 虚 风燥 型 。治 以养 血活 ③
血、 疏风开 窍 , 方选 桃 红 四物 汤加 味 。张 国雄 将 鼻 鼽 分 为 3
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变应性鼻炎是鼻炎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治疗上常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第二代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明显的优势。
本文就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发病病因、临床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用于临床治疗参考。
标签: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1]。
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高居不下,2015年,在美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AGAR)中公布,AR患者数量约占美国总人口数量的1/6[2]。
而在我国,不同地域人们AR患病率不同,患病率为4~38%[3]。
本文针对近年来AR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AR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变应性鼻炎简介1.1 變应性鼻炎概念变应性鼻炎,又称作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 介导的介质(如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1.2 变应性鼻炎症状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鼻塞间歇或持续发作;鼻痒,亦有伴眼痒、耳痒和咽痒;喷嚏连续多个,连续多次发作;清水样鼻涕不自觉外流。
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干咳、咽喉异物感等症状。
据统计约40%的AR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在有鼻部症状的同时,可伴胸闷、憋气、喘鸣和咳嗽等肺部症状[4]。
1.3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易感性)是AR发病的重要基础。
郭丽君[5]在变应性鼻炎病因学调查与分析临文献中报道,有AR家族史和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家族史者分别占21.7%和30.4%,说明遗传与AR的发病关系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致敏源)是AR的主要激发机制。
当致敏源进入过敏反应患者的皮内时,立即特异性地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等活性物质的释放,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诱发风团。
临床发现AR往往由2种及2种以上致敏原引起。
调查表明,螨虫、屋内尘土是常年性AR患者的主要致敏因素。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研究现状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研究现状谢强;付文洋【摘要】对近年有关变应性鼻炎(AR)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已基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远期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但诊断标准不统一,作用机理不明确,临床疗效难以比较,尚需大量实验和临床基础研究以制定客观的诊断标准;同时在无特效药的情况下,局部诊疗和全身诊疗相协调,结合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辨证治疗,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平衡,提高免疫力,防止复发,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可以为AR的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f allergic rhinitis (AR) in recent years were concluded and summa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complete and safe system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AR treatment had been basically estab-lished with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especially the long-term, and fewer adverse reaction. But for different diagnosis standards and a lack of clarity in functional mechanisms,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medicine can not be compared by large amount of experiments and the objective diagnosis standards specified by lots of clinical basic researches. Meanwhile since there is no specific medicines for AR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ordinat-ing topical and systemic diagnoses and treatment, combing the researches of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to treat b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gulating the balance of body'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enhancing patients' immunity and preventing recurrence with a wider prospect of AR treatment.【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140-142)【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中医药治疗;综述【作者】谢强;付文洋【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33;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变应性鼻炎,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学“鼻鼽”的范畴。
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鼻鼽(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病因主要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有关。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一般包括辨证施治、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临床诊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方案。
首先,中医辨证施治对于鼻鼽(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肺热咳嗽、湿热痰饮、脾胃虚弱等。
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辨病因、辨病机、辨病位、辨病证,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证,可以采取祛风散寒,开窍通窍的药物治疗,如葛根汤、麻黄汤等;对于湿热痰饮证,可以采用清热化痰、利湿排脓的药物治疗,如黄芩汤、半夏厚朴汤等。
中药治疗也是中医临床诊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进行组方,并根据辨证施治的要求进行配伍,达到调整病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连翘、地龙、白花蛇舌草等。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可以选择单味药或复方制剂,一般采用中药内服的方式治疗。
针灸是中医临床诊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另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针刺穴位,刺激人体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鼻翼、印堂、攒竹等,一般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持续一段时间,可以缓解鼻鼽(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此外,推拿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手法压迫、揉搓、捏拿等手法,刺激身体局部的经络和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拇指推、揉捻法、托举摇动等,一般持续一段时间,可以改善鼻鼽(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桂雄斌;伏广虎
【期刊名称】《大众科技》
【年(卷),期】2018(020)006
【摘要】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且易反复发作.文章分析了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文献,介绍了中医药对该病病因病机和治法的认识,以及辨证施治的研究进展情况,探讨中医药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复发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61-62,73)
【作者】桂雄斌;伏广虎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J], 李磊;张小梅
2.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J], 史春和;韩福谦
3.变应性鼻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J], 王瑞雯;万文蓉
4.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J], 沈露娜;吴昆旻;殷立平
5.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J], 马春; 李淑玲; 郝如彬; 杨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六经辨证论治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4580);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DYAL19143) 作者简介:黎玉秀(199309—),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医治疗耳鼻喉疾病,Email:754040104@qqcom 通信作者:谭智敏(197907—),女,博士,教授,主任医 师,研究 方向:耳 鼻 喉 科 学 中 医 临 床 研 究、耳 鼻 咽 喉 病 的 辨 证 规 律 研 究,Email: tanzhimin71@163com
中医学将 AR归于“鼻鼽”范畴,《素问·脉解》 中记载“所 谓 客 孙 则 头 痛、鼻 鼽、腹 肿 者,阳 明 并 于 上,上者则 其 孙 络 太 阴 也,故 头 痛、鼻 鼽、腹 肿 也 ”。 中医药在治疗 AR方面具有不良反应小、效率高、复 发率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认可[3]。中医学 者根据六经辨证规律确定相应治法,取得了可靠的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4期2020 Vol.38 No.472Clin Exp Nephrol ,2018,22(2):283-290.[14] King C ,Logan S ,Smith SW ,et al.The efficacy of rituximab inadult frequently relapsing minimal change disease [J].Clin Kidney 2017,10(1 ): 16-19.[15] 杨琛,蔡广研•成人微小病变肾病诊断治疗现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6): 562-565.[16] 涂晓文,陈静,许倬•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3,35(10): 837-840.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研究进展[17] 杨林,闫詰•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J].临床荟萃,2010,25(24):2177.[18] 黄晓,葛永纯,徐峰,等•碳酸锂治疗后肾病综合征[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7,26(6):583-586.[19] 张方杰,刘瑞琪,许志华•肾透明细胞癌并发微小病变肾病1例[J]•临床医学,2014,34(3): 108.(收稿日期:2020-03-24)严琦打李鹏打汪常伟2*作者简介:严琦(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耳鼻喉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Tel : 152****8620,E-mail : ******************通讯作者:汪常伟(1971—),男,硕导,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耳鼻喉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Tel : 138****8507,E-mail : wangchangwei51*********(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摘要:变应性鼻炎,也称过敏性鼻炎,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鼻炎类型。
补中益气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组成包括 :黄 芪、炙甘草 、人参 、 白术、升麻、柴胡、当归、
上,则为 心;戊土 下行 ,阳降而化 阴,阴降于右 ,则为肺 ,降 于下,则为 ’ 肾。肝属木而心属火 ,肺属金而 肾属水 。是人之五
[ Ke y w o r d s ] T h e B u z h o n g Y i q i d e c o c t i o n ;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 T h e o y r o f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 P h a ma r c o l o g y ; C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陈 皮 。现 代 研 究认 为 补 中益 气 汤 治疗 变应 性 鼻 炎 有 重 要 作 用 。
变应性鼻炎 ,是 以鼻痒 、鼻塞 、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样涕为
主症 的由 I g E介 导 的 1 型 变 态 反 应 性 疾 病 ,属 于 中 医 “ 鼻鼽 ” 范 畴 。 目前西 医认 为 T h l / T h 2失 衡 是 其 主 要 发 病 机 制 ;而 中 医 认 为 主 要 是 内 因肺 、 脾 、肾三 脏 虚 损 ,外 由 风 寒 异 气 之 邪 侵 袭 ,
s u mma r y i s a b o u t a l l a s p e c t s o f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Bu z h o n g Yi q i d e c o c t i o n , s u c h a s he t c l i n i c a l t h e o r y o f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 p h a r ma c o l o g y .
中医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调 理 体 质 为 治疗 1个 疗 程 。结 果 : 总 有效 率 鼻塞、 喷 嚏等 症 状 。儿 童 变 应 性 缓解期 以扶 助正 气 、 本 病遵 “ 急则治标 , 缓 9 5 . 9 6 %, 且 服药期 间未 发现 任何 鼻炎属中医学鼻鼽、 鼽嚏范畴, 中 主 。总 之 , 之 则 。在 辨 证 基 础 上 以 副作 用。张世 中等 应用 阳和 医药 内服 外 治疗 效 明 显 , 较 西 医 则治 本 ” 以散 寒 祛 汤加 减 治 疗 儿 童 变 应 性 鼻 炎 2 9 治疗手 段 多 , 副作用少 , 费用 低 , 补 肺健 脾 温 肾 治 其 本 , 例 。药 物组成 : 细辛 1~ 3 g , 炙黄 复发率 小 。兹将 近年 来 中医药治 风通 窍治其 标 内治 法 芪l 0~1 5 g 炙麻 黄 3 g , 桂 枝 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综述 2
予 参苓 白术 散 加减 治 疗 儿 0 g 、 黄芩 6 g ; 食 少、 便溏 、 金法 , 不 能 自收 ” , 指 出 了其 病 因病 机 。 瓜仁 l 0 g 、 苍术 1 0 g 、 牡蛎 童 变应性 鼻炎 3 7例 。药 物组 成 : 《 医学纲 目 ・ 鼻鼽》 日“ 阳明所至 自汗加 山药 2
利E 中医 2 0 1 5 年 3月 第 3 7卷 第 3期
He b e i J T C M, M a r c h 2 0 1 5 , V o l 3 7, N o .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2 6 1 9 . 2 0 1 5 . 0 3 . 0 5 4
的患病率 约 为 1 0 % , 且 呈 不 断 虚 、 肺 经伏 热 3型 辨 治 。发 作 期 枣 3枚 。 日 1 剂, 水煎 取汁分 早 、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散 总提取 物及总多糖均能 使 C 4 /D +、 一 D +C 8 I 2分泌显著上升I L 4 1 , 这些 指标 向正常状态恢 复 , 显著改善 免疫低下 ; 2 对细胞 问粘 ()
气温补肺脏 ; 陈皮行气化湿 ; 升麻 、 柴胡升举 清阳以降浊邪 ; 当归
1 温 肺散 寒 益 气 固表
《 问・ 素 金匮真言论》篇说 :两方 白色 ,入通于肺 ,开窍于 “
鼻 : 指出了鼻 与肺的关系密切 。 证治要诀》 :清涕者 , ” 《 说 “ 脑冷肺 寒所致。” 景岳全 书》 “ 南风寒而鼻塞者 , 又《 :凡 以塞闭腠理 , 则经 络壅塞而多鼽涕 ” 。指 出肺虚感寒与鼻鼽的发病密切相关 。治疗 上 以温肺散寒 为治 , 张 氏医通 》 如《 卷八 指 出 :鼻 鼽 , 出清 涕 “ 鼻 也。风寒伤皮毛 , 则腠理郁 闭, 宜疏风清肺 , 香苏散加川芎 、 蜀椒 、
指 出脾虚则气血 生化之 源不足 , 精微无 以上输 , 而致发生 鼻塞 。 《 医学纲 目・ 鼻鼽》 巾说 : 阳明所至为鼽嚏 , “ 治以温剂是也 ” 。进一 步指 出脾气虚弱所致鼻 鼽的治法 。可用补中益气汤等 益气 健脾
之 方 加 减 治疗 此证 。补 中益 气 汤 中黄 芪 、 白术 、 参 、 草 健 脾 益 党 甘
以及 预 防 和治 疗 肿 瘤 作 用 M , 明显 恢 复 脾 虚 小 鼠低下 的非 特 异 能
性免疫功能 , 善免疫缺陷机体的免疫功能 , 改 补中益气汤是 良好
本, 加桂 、 、 附 蔓荆 、 白术 ” 。现代 医家多 以玉 屏 散加减 治疗本 证。玉屏风散 白于《 医得效方》 以补益肺 脾之气 , 世 , 益卫 同表 为主, 于增强体质的预防治疗之中 方巾黄芪补气升 阳以同卫 用
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况研究
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况研究变应性鼻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患者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均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
中医中药也开始广泛使用,现就关于中药方剂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况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这一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依据。
标签:变应性鼻炎;中药;玉屏风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现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全球平均发病率约10%~25%[1]。
AR发病机制不明,通常是指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涕、鼻塞为主要症状。
中医学认为,AR属于”鼻鼽”范畴,多认为肺、脾、肾虚损,正气不足以固本,风寒邪气乘虚侵袭,凝聚于鼻窍,阻塞肺气所致。
AR反复发作,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抗过敏、免疫抑制等方式,但均不可根治。
而中医通过益气固表、健脾温肾、祛风通窍等方法,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来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中医常以玉屏风散加减治疗AR,现代研究已证实该方可多途径作用于AR发病环节,从而降低AR复发率。
1 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基础研究1.1玉屏风散对肥大细胞的双向调节作用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皮肤及内脏粘膜下的微血管周围,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在组织内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接触变应原后被激活,释放出类胰蛋白酶等炎症介质,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胰蛋白酶本身可激活肥大细胞,加之过敏反应性炎症时可刺激邻近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放大肥大细胞效应,故短时间内使整个脏器的肥大细胞以”瀑布”式反应被激活[2]。
Buroun等[3]实验研究发现,常年AR患者血清中类胰蛋白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故类胰蛋白酶是引起过敏反应的关键物质,张仲林[4]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玉屏风散在体内可抑制AR肥大细胞脱颗粒,体外可抑制AR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类胰蛋白酶,并抑制类胰蛋白酶表达,最终抑制AR肥大细胞的活性,从而以抑制其过敏症状,但玉屏风散与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的量效关系尚不明确。
含徐长卿的中药复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进展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Vol.33No.9含徐长卿的中药复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进展*刘文,林丰兰,王菊霞,戴秋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摘要]从检索策略与纳入文献以及徐长卿为君药组方的单纯中药治疗临床研究、徐长卿为非君药组方的单纯中药治疗临床研究、含徐长卿组方且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研究及中医经验介绍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含徐长卿的中药复方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徐长卿祛风化湿止痒功效为主,但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复方;徐长卿;综述[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20)09-0160-03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Herbal Compound Containing Xuchangqingin the Treatment for Allergic RhinitisLIU Wen,LIN Fenglan,WANG Juxia,DAI Qiufang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004,China By summarizing search strategies,the included literature,clinical study of single Xuchangqing(cynanchi paniculati radix et rhizoma )as monarch drug,clinical study of Xuchangqing as non-monarch drug,clinical study ofthe compound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Xuchangqing and combining with Western medicine,the introduction to TCM experience,and others,it is pointed out that herbal compounds containing Xuchangqing is playing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for allergic rhinitis since Xuchangqing could dispel the wind,eliminate the damp and relieve the itching,However,multicenter,large-samp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ies are needed in further confirmation.allergic rhinitis;clinical study;compound prescription;Xuchangqing ;review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ts ,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1]。
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易 行 , 临 床 中 广 泛使 用 。 现就 穴 位 贴 敷 法 治 疗 A 在 R的 报 道
综述如下 。 1 穴 位 敷, 初 、 、 伏 时 每 次 敷 贴 8 h 膏 膻 在 中 末 。对 照 组 口 服 西 药 开 瑞 坦 片 ,0 mg次 , 1 / 1次/ , 服 6 d 停 用 d连 ,
7.% , 8 O 2组 对 比 差 别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 5 。 梁 远 兰 P 00 )
伏 天 将 16例 变 异 性 鼻 炎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1
5 8例 。治 疗 组 应用 中 药 “ 贴敷 散 ” 汁 调 制 , 位 贴 敷 大 椎 、 姜 穴
肺俞 、 门 、 俞 、 肓 、 风 脾 膏 肾俞 、 关 、 隆 , 照 组 针 刺 风 池 、 外 丰 对
下 机 制 发 挥 作 用 。首 先 , 物 气 味 入 于 皮 腠 、 穴 , 之 于 孙 药 腧 继
仁 将 5 变 异 性 鼻 炎 患 者 随机 分 为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治 0例 疗 组 在 三伏 天 中采 用 穴 位 贴 敷 疗 法 , 取 : 百 劳 、 俞 、 穴 ① 肺 膏 肓 俞 ; 大椎 、 门 、 俞 ; 大 杼 、 俞 、 ② 风 脾 ③ 肺 肾俞 。 对 照 组 内服 鼻 窦 炎 经 验 方 。 治 疗 组 有 效 率 占 9 . % , 照 组 有 效 率 占 40 对
3~ 后 统 计 结 果 。治 疗 组 有 效 率 占 9 .% , 照组 有 效 率 4d 60 对 占 8 .% , 30 2组 对 比 差 别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 5 。 陈 美 P 00 )
穴 位 敷 贴 法 治 疗 原 理 主 要 来 源 于 中 医 学整 体 观 , 过 以 通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马春; 李淑玲; 郝如彬; 杨丽华【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10【总页数】4页(P1473-1476)【关键词】中医药; 变应性鼻炎;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作者】马春; 李淑玲; 郝如彬; 杨丽华【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00;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1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因素互相作用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清涕、鼻痒及黏膜苍白水肿为特点[1-2],属于中医“变应性鼻炎”“鼻鼽”“鼽嚏”与“鼽鼻”等范畴。
随着公共环境变化,AR在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保守估计在5亿以上[3]。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避免接触变应原、环境刺激物、药物治疗、免疫疗法、手术疗法等,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后易反复且不能根治[4-5]。
中医药具有调节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抗炎、抗过敏及平喘等作用,在治疗AR 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6-7]。
近年来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s)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在气道过敏反应中发挥作用[8]。
但目前有关TLRs介导的AR发病机制、中医药对此受体及其信号通路调控的作用方面报道甚少。
故笔者拟对AR发病后TLRs及其信号通路的变化,综述中医药对其具体调节机制,为中医药单体及复方干预AR提供治疗思路。
1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AR为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特异性个体与抗原接触后,在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趋化作用下,由IgE介导引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9]。
有研究表明[10],患者接触过敏原后,机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异常等变化,使Th1和Th2之间细胞/免疫反应失调。
Th2细胞因子刺激B淋巴细胞后产生IgE,IgE与抗原结合后预先合成嗜碱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从胞质内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支气管平滑肌收缩[11]。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进展一、概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和鼻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面,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中医药在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预防复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理和临床应用。
通过对传统中药方剂的挖掘和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了许多具有抗过敏、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中药和方剂,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药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与西药相比,中医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且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总结,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医药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还能够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过敏性鼻炎的概述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引发的多因素性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机体对环境中某些致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产生过度反应,进而引发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
这种病症的发作性特征明显,常伴随着喷嚏、流涕、鼻塞等鼻部症状,同时也可出现眼部发痒、流泪以及呼吸道不适等伴随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影响着数以亿计的患者。
尤其在西欧、北欧和北美等发达地区,其发病率更为显著。
这种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过敏性鼻炎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进展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进展摘要:当前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为变应性鼻炎,发病率逐渐呈现明显上升,目前逐渐引起重视。
变应性鼻炎主要是由于过敏原物质对于病患的口鼻造成感染。
临床期间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鼻腔给药,会伤害到病患的鼻腔黏膜,有出现损伤的可能性,带来极大的不便。
本文通过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治疗;临床进展现阶段,临床期间对于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普遍认为是饮食、空气、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物质于病患的口鼻等造成一定程度的感染,由于病程较长,并且和天气变化、季节变化等有密切联系,可发生于任何人群当中。
如果不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还会有引发鼻窦炎、喉炎等严重疾病的可能性,进一步对病患自身健康和生活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1.分型和诊断1.1分型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变应性鼻炎从症状持续时间、症状来看,症状持续时间在4天,总体病程在4周,诊断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
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在4天/周,总病程在4周以上,那么诊断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在进行对应结合的同时,目前变应性鼻炎一般分为4个亚型:轻度间歇性、重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以及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相比较传统的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具有一定差异。
当前来说,新的分型方案不断重视[1]。
1.2诊断当前对于变应性鼻炎诊断包含常规、相关疾病项目。
当前来说,常规诊断项目包含病史、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及对应的鼻部检查等,哮喘、结膜炎以及中耳炎等疾病。
2.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体系包含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几个步骤,应避免接触变应原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不佳、症状持久患者进行特异性变应免疫治疗,还应考虑手术治疗。
在依据变应性鼻炎的同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依据其进行调整,并增减治疗的强度。
皮质类固醇激素作为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轻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应考虑鼻用、抗组胺药物,对于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变应 性鼻炎 亦 称 为 过 敏性 鼻 炎 、 鼽 、 嚏 、 鼻 鼽 鼽 水 , 指 因变态 反 应 原 因所 致 的鼻 粘 膜 炎 症 。临 床 是
以 阵发性 喷嚏 、 大量 清水样 鼻 涕 、 鼻痒 和鼻塞 为 主要
特征 。其 全球 平 均 发 病 率 在 1% ~2 % 左 右 。 目 0 5 前 临床上 尚无 特效 疗法 和药 物 。本 文就 近年来 中医 治疗 变应 性 鼻炎研 究进 展作 一概 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密 切相关 。
李 氏等 。用 温通 法 治疗 9 变应 性鼻 炎 , 物 。 6例 药 加减 组 方 : 巴戟 天 、 灵 脾 、 黄 、 姜 、 芪 、 味 仙 麻 干 黄 五
子 、 合 。治疗 总有效 率 达 9 . % 。认 为温 通法 是 百 68 治 疗 鼻鼽 的主要 方法 。
方用真 武 汤 。
叩而呜 , 肾 阳衰竭 , 或 内则 难 以温 养 内脏 , 则 无 法 外
资助卫 气 而抗拒 外邪 。
陈 氏 采用 补 气 固表 益 肾 法 治 疗 变 应 性 鼻炎 5 6例 , 愈 4 治 l例 , 转 1 好 1例 , 愈 4例 , 有 有 效 未 总 率 为 9 .6 。提 示 本 病 多 与肺 肾相 关 , 发 病 机 28% 其 理 主要是 气 虚卫表 不 固 , 理疏 松 , 腠 导致风 寒邪 气 内 侵所 致 , 故临 床治 疗应 注 意补 气 固表 益 肾法 来 治 疗
8% 。认 为一 次性脱 敏贴 治疗 变应性 鼻炎 的短 期疗 9 效 和长期 疗效 明显 , 值得 临床 推广 。
6 结语
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00 ) P< .5 。徐 氏_用玉屏风 8
散 加昧 ( 防风 、 白芍 、 黄芪 、 白术 、 枝 、 桂 甘草 等 ) 治疗 变 应性 鼻炎 3 0例 , 痒严 重者 加蝉蜕 、 鼻 僵蚕 ; 嚏严 喷 重者 加煅龙 骨 、 珠 母 ; 涕多者 加莲 子须 、 珍 鼻 诃子 ; 鼻 塞重者 加辛 夷 、 白芷 ; 夜尿多 者加 益智 仁 、 骨碎 补 ; 胃 纳差者 加 太 子 参 、 实 。 总 有 效 率 为 8 . % 。 黄 芡 67 氏 l 以著 名 中医学 家 干祖 望 教授 的截 敏 汤 为基 础 , 9 治 疗变 态反应 性 鼻 炎 8 0例 。结 果 中西 药 短 期 内改 善 变态 反应 性 鼻 炎 的症 状 和 体 征 都 具 有 较 好 的效 果; 然而 就远期 疗效 而言 , 截敏 祛风 汤治 疗组 的疗效 明显 优 于西替 利嗪 对照组 ( 0 0 ) P< . 1 。可见 截敏 祛
中药经方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吴素琪1…席艺轩1…陈俊2…葛海涛2*(1.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61)摘要:中药经方以其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等优势,态反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辨证类型,并总结近10年来,汤等中药经方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成果,关键词:小儿变应性鼻炎;中药经方;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A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简称为变应性鼻炎,又可称为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鼻部疾病。
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其发病率依旧有升高的趋势[1],应当引起重视。
根据变应性鼻炎的致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可将其列为中医“鼻鼽”的领域,在《素问·脉解》“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也”[2]中最早被描述。
临床症状以突然或重复发作的打喷嚏、鼻塞、鼻痒、流清涕为特征,并时常伴有眼睛和上颚瘙痒、头痛、疲劳、打鼾、睡眠紊乱等,严重者会引起结膜炎、哮喘、鼻窦炎等疾病[3-4]。
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多针对患者的体质和临床表现,着眼于整体调节,主要从肺、脾、肾等入手,根据寒热虚实进行治疗。
此外,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促进了中药在小儿变应性鼻炎上的广泛应用。
1…病因病机古今中医学家对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见解不一,但主要涉及天、地、人三方面。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黄帝内经》中认为人禀受天地之气而生,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受四时六气变化的影响[5]。
其中,“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肃降”[6],说明四时六气变化与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关系密切,六气致病可导地域不同,气候和生活环境具有差异,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因此改变,因此治疗时应根据地域的差异而稍有不同。
导致鼻鼽的外因多是四时六气、地域变化,但究其根本原因是人的体质。
个人体质不同,当受到外界刺激或某些致病因子的影响时,疾病的发生与否和发展过程也有差异。
通过观察鼻鼽患者中医体质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发现特禀质和气虚质是关联较强的体质类型[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研究
)$.)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李国云!俞秋荣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中医药疗法"研究进展"综述
中医对变应 性 鼻 炎 之 外 治 法"有 包 括 针 灸 疗 法’局 部 外 用 药’推拿按摩法’熏 洗 疗 法’穴 位 贴 敷 法 等$外 治 法 在 过 敏 性 鼻 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作用直接’吸收快’起效快’用 药量小等优点$周氏等-().引用自制的辛芷滴鼻剂 !辛夷’鹅不 食草’苍耳子’防风’鱼腥草’黄芩’夏枯草’白芷’路路通#点鼻" 每次 %:#15"每日 !次"治疗 )"例"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 ,!:)U$张氏-"%.用超声雾化与中药相结合的方 法"选用中药 !苍 耳 子’辛 夷’白 芷’薄 荷’细 辛’黄 芪’白 术’防 风#"将其煎煮"取药液 #%%15"沉淀去渣"加入雾化器的雾化瓶 中"使其直接变成雾状喷于息处"每次 "%1@C"每日 #次"-次为一 疗程"治疗 .%例"痊愈 "(例"有效 #.例"无效 "例"总有效率 )!U$王氏-"#.用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制备的芪辛双防滴 鼻液!生黄芪’细辛’辛夷’防风’防己等#滴鼻"采取头后仰低位" 鼻孔与天花板垂直"每次左右鼻腔各滴 (+"滴"滴后 #%1@C左右 恢复直立位"每日 "次"治疗 -%例"显效 !3例"有效 #!例"无效 . 例"总有效率 )#:$U$钱志云-"(.取穴(肺’肾’迎香’合谷*肺透 心"肾透脾"迎香透 鼻 通’睛 明"针 刺 得 气 后 先 泻 后 补"然 后 接 通 -,%.治疗仪"电流频率 #(%次 41@C"强度由小到大"逐渐递增*痊 愈 #.例"显效 ."例"好转 ",例"无效 #-例$吕氏等-"".用自制 鼻炎膏!公丁香’吴茱萸’肉桂’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份 烘干后"碾成 细 粉"与 生 姜 汁 调 成 膏 状*急 性 发 作 期 取 大 椎’陶 道’定喘’肺俞’肾 俞’风 府*慢 性 迁 延 期 取 肺 俞’脾 俞’肾 俞’定 喘’膻中"两者兼有者"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治疗 -%例"治愈 #例"显效 (#例"好转 (#例"无效 (例"总有效率 )-:$U$ /"小结
李鹏 运 -#). 用鼻敏宁丸!党参’黄芪’白术’仙灵脾’桃仁’红 花’苍耳子’辛夷’防风’蝉蜕’徐长卿’乌梅’黄芩’赤芍#以温肺 健脾补肾’活血祛风通窍"临床总有效率 )!:(U"能使患者鼻粘 膜敏感性降低"血清 Q8*’Q8H含量升高"血清 Q8a含量降低"具有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于万海 用 -(%. 敏愈汤!党参’黄芪’苍 术’白 术’苍 耳 子’辛 夷’僵 蚕’细 辛’黄 芩’防 风’白 芷’川 芎’甘 草#治疗 .!例"显效 ""例"有效 3,例"无效 "例$吴朝晖-(#.用 蔡氏抗敏鼻炎方!黄芪’白术’防风’沙参’麦冬’五味子’桔梗’辛 夷花’苍耳子’甘草#治疗鼻鼽 ".例"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 (例"有效率 )!:"U$温跃才-((.用自拟鼻鼽灵!黄芪’白术’防 风’淫羊藿’徐长卿’乌 梅’石 菖 蒲’路 路 通’白 芷’当 归’露 蜂 房’ 细辛’甘草#治疗 #%%例"有效率达 ).U$赵天佑-(".以补中益气 汤为主"依据症状适当加加减"并配合西药滴鼻"共治疗 (!%例" 总有效率 )":$U$赵学云等 用 -(!. 二麻汤!麻黄’麻黄根’黄芪’ 白术’防风’辛夷’鹅不食草’五味子’淫羊藿’桃仁’甘草#治疗儿 童鼻 鼽 ".例"治 愈 (-例"好 转 !例"有 效 率 ,$:.U$刘 金 霞 等-(..自拟御风健鼻汤!黄芪’党参’白术’防风’苍耳子’辛夷’诃 子’陈皮’僵蚕’菖蒲’甘草#治疗鼻鼽 #-,例"痊愈 .)例"显效 ,) 例"有效 #,例"无效 (例"有效率 ))U$陈虹等自拟健脾通空汤
鼻鼽的治疗多以益气固表以治本"疏表通窍以治标为大法$ 疏表通窍主要用于鼻鼽之发病期"多选用的方剂有桂枝汤’香苏 饮’川芎散"辛夷散’苍耳散等*由于鼻鼽之发病有营卫不和之因 素"故 疏 风 解 表 之 剂 佐 以 调 和 营 卫 之 品"其 中 以 桂 枝 汤 最 为 代 表*在鼻鼽慢性期或缓解期"常用温补益气法"多选用玉屏风散’ 补中益气汤’金匮 肾 气 丸 等 补 肺’脾’肾 虚 之 方 剂*若 有 热 象 者" 加用降火’滋阴之品$于丽等-#%.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 疗变应性鼻炎 -%例(黄芪 (%8"白术 #.8"防风 #.8"辛夷花 #.8" 苍耳子 #%8"徐长卿 (.8"荆芥 #(8"蝉蜕 #.8"五 味 子 #.8"诃 子 #%8"干地龙 #%8$上药加水煎至 !%%15"早晚各服 (%%15"每日 # 剂""%天为 #疗程"一般服药 #f(个疗程$临床加减(肺气虚重 者加党参*脾气虚重者加山药*肾阳虚重者加淫阳藿’肉苁蓉*肾 阴虚重者加龟版*鼻 塞 较 重’鼻 粘 膜 苍 白 重 者"选 加 附 子’细 辛’
变应性鼻炎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 邪’寒邪或 异 气 侵 袭 而 发$其 正 气 不 足 是 根 本"外 邪 侵 袭 为 诱 因$变应性鼻炎发 作 期 应 祛 除 诱 因"控 制 症 状"以 治 标 为 主*缓 解期应全身调理"以治本为要$在用药方面"多数学者认为变应 性鼻炎的病机为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感受风寒等六淫之邪为 标"本着急则治其 标"缓 则 治 其 本 的 原 则"在 补 肺 健 脾 温 肾 的 基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变应性鼻炎 是 指 以 突 然 和 反 复 发 作 的 鼻 痒’喷 嚏’流 清 涕’ 鼻塞等为特征 的 鼻 病"是 临 床 耳 鼻 喉 科 的 常 见 病 之 一$ 属 祖 国 医学的%鼻鼽&范畴$在人群的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中又以 青少年患病居 多$西 药 对 本 病 的 治 疗 仅 停 留 在 缓 减 症 状’减 轻 痛苦的水平"而且 存 在 着 易 反 复 发 作’副 作 用 多’远 期 疗 效 不 理 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加深"渐发现中医药 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辨证分型论治
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卫表不固" 寒邪侵袭"束于 皮 毛"阳 气 无 从 泄 越 所 致$干 祖 望-#.认 为"本 病 多为营卫失调"风寒之邪侵袭"使肺经受邪*或为脾失健运"清阳 不升"使清窍为 浊 阴 所 扰*或 因 肾 阴 不 足"肺 脾 失 煦 而 致 嚏$ 鹿 道温等-(.认为本病以肺气虚寒为主"补气固表是治疗变应性鼻 炎的守则"采用温补肺气"散寒固表之法"方药选用温肺止流丹’ 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郑彦等-".认为变应性鼻炎以肺气虚 者居多"脾虚次之"小儿则以脾虚型为主$对肺’肾虚者以温肺’ 补肾为基本治则"脾虚型则辅以健脾$鄂永安-!.提到肺脾肾之 气虚"一则主水化津液功能失调"易于形成水湿’痰饮之%夙根&" 二则卫表御 邪 功 能 不 足"易 于 感 受 外 邪$ 内 有 %夙 根 &"外 感 风 寒"邪正相搏"肺 气 不 得 通 调"津 液 停 聚"鼻 窍 窒 塞"遂 致 鼻 鼽$ 临床上本病的辨证论治多是依据病因病机而采用相应的分型施 治"晏氏-..将本病分为 "型(肺虚感寒型治以温补肺气’祛风散 寒"用温肺止留丹 !+辨 证 录 ,#合 玉 屏 风 散 化 裁*脾 气 亏 虚 型 治 以健脾益气’祛风 通 窍"用 补 中 益 气 汤 或 参 苓 白 术 散 之 类 化 裁* 肾阳亏虚型治以补肾壮阳’温通鼻窍"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饮之 类化裁$黄氏--.亦将本病分为 "型"肺气虚弱型治以温补肺脏’ 祛风散寒"选用黄 芪’白 术’防 风’桂 枝 等 温 肺 祛 寒 之 品*肺 脾 气 虚型治以健脾除湿’益气养肺"选用人参’黄芪’白术等培土生金 之品*肺肾两虚型 治 以 补 肾 温 阳"益 肺 固 表"选 用 黄 芪’鹿 角 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