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
育德路小学贺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3.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展现文中描写的情境,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用多媒体展示,结合图片资料,通过学生小组互助学习,互换交流的体式格局完成本课的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绍兴的桥、船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当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么关系。
三、重难点解决策略:
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朗读与分析、提问与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文中语言文字展开想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四、学情分析:
学生曾经学过《水乡行》《威尼斯小艇》《水墨徽州》这样的关于水乡的文
章,对它的风土人情并不陌生。
因此,注重加以联系与迁移,让学生深刻的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六、教学课时: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在我们一起浏览了宏伟壮观的长江,美丽神奇的五彩池,风光秀丽的天山之后,今天我们一起去被誉为“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
”的绍兴去浏览一番,一起来学习第4课《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二、展示交流
1、出示预习提示
2、预习交流
3、展示预习成果。
①(按照惯例: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搜集到有关绍兴船、桥的相关资料)
②展示生字词掌握情况
③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三、我学我会。
一、二、三题。
四、小结本课。
师:我们熟读了课文,对绍兴有初步的认识,有人说绍兴城就像是飘浮在水面上的陆地。
但是它却是中国位臵最稳固的古都。
在两千五百年历史中,不曾稍有移动。
那你读完文章之后绍兴给了你如何的感受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按照导学案学习绍兴的船、桥的特点以及他们与孩子们的关系。
五、作业布臵
带着问题读文,并感受绍兴的船、桥的特有风情;感受它们与孩子们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句耳熟能详的儿歌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江南水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步了解江南水乡的船和桥的独特风情。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乘坐乌篷船穿梭于有着五千座桥的江南,细细品味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板书]
二、合作交流
教师:请大家来看看这节课的合作交流提示,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K出示:合作交流提示
1、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绍兴的船、绍兴的桥各是怎样的?
你是从哪里词句中看出的?它们和绍兴孩子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2、把你思考的结果与组内同学交流分享。
】
教师:下面请大家根据合作交流提示在你的小组中进行学习。
三、交流分享
过渡:通过刚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能够做到读中思考,积极交流,真正地做到了有效的组内合作分享。
水造就了绍兴,因为有了水,绍兴才有了灵性;船承载了绍兴,因为有了船,绍兴才有了活力。
那么,通过刚才的小组合作学习,绍兴的船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哪个小组来展示?
(一)交流船的特点
张雅馨:我们小组来展示绍兴的船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请弓弦达来展示乌篷船的资料。
弓弦达:我来介绍一下绍兴的乌篷船吧。
(让学生根据本人搜集的资料来说)
教师:老师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乌篷船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乌篷船的图片
(老师可增补说明表明:乌篷船的船篷用竹编成,中央夹着竹箬,呈半圆形,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
绍兴方言叫“黑”为“乌”)
王天举:乌篷船还有很多规矩,大家请跟我看第2自然段“上了绍兴特有的乌篷船要脱鞋,再不许动……这是规矩”。
教师:这也正是绍兴独特的规矩,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独特的规矩吗?
【相机板书:独特规矩】
王天举:大家想啊,乌篷船,又小,又窄,站起来的话有可能会翻船的啊!
教师:是啊,这规矩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似乎显得过于苛刻了,但正是这份束缚才能让孩子们的心沉寂下来,静静地流览,用心的感受那一路上的山光水色。
李梦洁:老师,我特别喜欢这段话“。
请大家跟我看第三自然段。
(读第三自然段)从这段话中,我可以感受到坐在乌篷船上是那么的具有情趣。
还有这个“滑”字用的也很好,更加让我感受了孩子眼中江南水乡的清新与明丽,感受到水乡孩子坐在乌篷船上尽情观赏美景的快乐。
李雪:老师我也想读一读这段话。
教师:通过李雪的朗读,仿佛把我们带入到了江南水乡,你们看,【出示视频】江水潺潺,垂柳依依,桃花盛开,花瓣飘飘,这是多美的水乡美景啊,谁还想带着这个感受来读一读这段话?
王晓雪:我来读一读吧。
(教师评价:老师眼前仿佛浮现了水乡的美景)陈亚伟:我也来试试。
(教师评价:坐在绍兴的船上,欣赏水乡的景色也别有一番风味啊)
教师:船不仅是水乡特有的交通工具,更是水乡的精灵,是流动的生命,而坐在船上看到、感受到的独特的美景更是一种逍遥与享受。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K)【板书:享受】
全体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选好组)课件K:第三段出示。
图片+文字。
教师:作者细致描写和别具一格的语言特点,把大家带入了水乡绍兴的别样风味中。
从这段话,你还能发现什么?
韩语彤:我还发现,这段话,作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教师:请大家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如果改为陈述句的话,哪种写法更好一些呢?
李振东:我觉得作者的写法更好,因为这样更能够感受水乡的景色之美
张航飞:我觉得还是文中原句用的比较好,这样的一问一答,形式变化了,显得更生动了。
教师:看来,作者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原本平淡的语言更加的生动,更具灵性了。
这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
五组同学还有吗?
张雅馨:说到绍兴的船,当然离不开驾船人——船夫了。
下面请徐艺霏来谈谈对船夫的印象。
徐艺霏:说到船夫,我从这段话中“瞧,他那粗糙的大手,……杂技演员”可以看出,船夫驾船的技术很高。
如果我是那里的船夫,准可以尽情的穿桥过洞,尽情欣赏水乡美丽的风景了。
【教师板书:技术高】
吴金虎:我来补充一下,从“款款”和“熟练”这两个词更能感受到了船夫的技术娴熟。
张金强:还有其中“嘎吱嘎吱”、“黝黑黝黑”是叠词。
教师:你还能说出以前我们学过的叠词吗?
张金强:吱扭吱扭打扫打扫。
等等
弓弦达:这段话中,船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他那“黝黑黝黑”的皮肤,“长满老茧”的脚,可以看出,那里的船夫常年在船上,船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
张雅馨:乌篷船划船的方式也很特别,他们用手把舵,用脚踩在大木桨柄上来划。
教师:你很细心。
作者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使得船夫形象浮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成为了水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皮肤黝黑、技术娴熟,驾驶着船儿的船夫,这也不失为)
其他小组内,绍兴的船还给你们留下了怎样印象?
贾新月:我们小组还能从文中感受到绍兴的船很多,大家看第5自然段“桥下“突突突突的是机船,吱扭吱扭的是脚划船。
”【板书:很多】
李绅:我们小组从文中感受到了绍兴的船是孩子们的摇篮,它们载着水乡的孩子到处游玩,欣赏美景。
张晓琪:我们小组从文中感受到绍兴的船是柔和的,是灵动的,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堂。
教师:这时船似乎和孩子们融合在了一起。
(二)、交流桥的特点。
过渡:如果说,有了船,绍兴才有了活力。
那么有了桥,绍兴才有了清秀。
哪一个小组来说说,桥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祁小燕:我们小组通过合作学习了解了绍兴的桥。
下面由李振东来说说对桥的印象。
李振东: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绍兴的桥很多。
我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如果你是……三年级了”你们想上桥时是幼儿园,穿过所有的桥后,就成了一年级了。
上桥时是一年级,穿过所有的桥后,就成了三年级了。
看来这桥真的很多。
【板书:桥很多】
师:作者通过侧面描写向我们展示了绍兴桥多。
师:这一段话,你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王佳慧:老师,我从这段话中两次提到“五千座桥”可以看出,桥的数量多。
师:这不正像《水乡歌》中说到的:大桥小桥千万座,出门就要把桥过,带着你们的理解读读这段话吧!
【生练读,指名读。
】
教师:绍兴的桥除了多,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赵鑫昊:不但坐船有规矩,过桥也有规矩。
你们看“上桥了,不要东张张西望望。
这样,一座桥你平平安安过来了。
教师:孩子们,这过桥的过桥的规矩不正像我们要经历的人生之路吗?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走好每一步,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精彩纷呈。
淳美心:我还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绍兴的桥多。
““大河小河,纵横交错,彷佛渔网上的丝;大河小河,横横竖竖,恰如棋盘上的线。
”有河当然就有桥,所以河多桥也就多了。
而且这是个比喻句,形象地说明了绍兴的桥多。
教师:绍兴的桥,是如此之多,那你能带着自己的想像给大家读读吗?
多媒体出示:K
大河小河,纵横交错,彷佛渔网上的丝;大河小河,横横竖竖,恰如棋盘上的线。
淳美心:朗读(多指几名学生来读)
师:这一段中还有哪能看出桥多呢?
祁小燕:“两岸的小朋友虽然能见面能说话,但想要在一起跳绳、拍球,就只好绕上几里路了。
”他们能看到对岸的朋友,而且能说话说明离的不远,可是要想一起玩,就要过好多桥,要绕上几里路了。
可以看出桥多。
师:的确是这样,以至绍兴有“家家临水,户户行船”之说,这也难怪绍兴被称为“桥乡”了。
那绍兴的桥和孩子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杨焕志:绍兴的孩子们可以从桥上找到快乐。
大家跟我看第5自然段:
“暗下来了,暗下来了,这是进桥孔了;亮起来了,亮起来了,这是出桥孔了。
”说明孩子们坐船很喜悦。
坐着船一下子进桥洞一下子出桥洞一定很好玩。
他们生活在那里一定很快乐。
师:那谁能带着这种快乐读读吧!
【K出示:】
教师评价:真是一个快乐的水乡娃啊!
教师评价:你的快乐传染给了我们。
教师评价:水乡的孩子原来在穿梭桥洞间也能寻找快乐啊!
贾新月:我还从第七段看出来水乡孩子们很幸福。
他们一吃完钣就在桥头乘凉,听故事。
多好呀!读“天渐渐地灰暗下来了,……老故事。
”【板书:听故事】
师:他们听故事,我们也听故事的经历呀,可是我们的经历却不同?谁再来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
(找几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想象。
)
【K出示老故事那段话】
教师评价:一个依偎在奶奶身旁的乖孩子。
教师评价:看来,这段故事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了。
教师评价:这个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听故事了。
师:作者用精美的笔触,给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画面。
这时,桥不只出行的工具了,更是一种文化,一道风景;踩满了水乡孩子成长的足迹,载满了水乡孩子的欢声笑语,它和绍兴人们的生命密不可分。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这个谜语“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
背上有人走,腹下也可通。
”谜底是:齐说——桥!
三、总结板书
今天,我们在作者充满韵律的语言中,感受了绍兴船与桥的独特风情,感受到水乡孩子那份独特的童真童趣,真是“船载水乡意,桥载故乡情”啊!
让我们带着绍兴孩子的盛情邀请,带着对美丽水乡的向往,再次走入那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有感情的朗读三自然段。
)
四、作业布臵
在本课结束之前,老师还想说,绍兴不仅是“山青水秀之乡”,还是“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
”像我们所熟悉的治水英雄大禹,以及文坛巨匠鲁迅、一代伟人周恩来、东晋“书圣”王羲之……垂名于世者不可胜数。
正应了那句话“一方秀丽水,养育一方灵性人”啊!
课下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完成:【K出示】
1、喜欢朗读的你:再读课文,把三、六、七自然段“照”大脑相机中。
2、喜欢积累的你:把描写江南美景的句子、诗词、文章写在“摘抄本”上。
3、喜欢写作的你: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家乡。
4、喜欢搜集的你:课下搜集有关绍兴名人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船独特规矩
享受
技术高
很多富有情趣
桥很多
听故事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反思
张玉艳
本课我以新的教育模式为主旨,在形式上吸取了教学杂志上的点滴教学观念,采纳了新课标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课堂效果很好。
聆听学生们肆意挥洒着的畅想,欣赏着孩子们学习的那一分热情与执着,我认为这才真正放飞了他们充满想象的心的翅膀。
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本课教学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新观念。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整节课我不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交流、讨论、争辩、质疑。
教师只是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适当引导。
学生尽情的发言,抒发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2.体现开放式教学思想。
本节课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课文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
我们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包括学生对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感受。
比如:学生出示的问题里有这样一个问题: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却构建起了学生们美丽的想象。
有的学生想到了古老的民族文化,有的想到了水底轻轻摇曳着的美丽的水草,还有的同学想到了水边垂柳的婀娜多姿。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他们的眼神里全然没有了老师在身边的拘谨。
他们大声说,高声笑,使课堂成了他们的演练场。
总之,新课标、新理念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让我们倾注爱的心血,使每一朵鲜花早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