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合集下载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摘要】本文从公司治理概述和委托代理理论概述入手,探讨了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并分析了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和扩展。

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道德风险管理理论,探讨了这些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结合与应用。

对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为提升公司治理效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公司治理、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道德风险管理、实际应用效果、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是指在公司内部和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有效的决策、监督和激励机制,以保障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式。

公司治理旨在解决公司内部代理关系中的问题,确保公司董事、管理人员等代理人能够忠诚履行其职责,为公司股东等委托人创造价值。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代理关系的存在,公司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合规风险等。

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公司的经营不善、股东利益受损,甚至引发公司治理危机。

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委托代理理论被广泛运用。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关系,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制度,以提高代理人的履职效率和保护委托人的利益。

通过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效果,实现公司和利益相关者的共赢局面。

1.2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在公司治理领域中,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代理人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而偏离委托人的意愿,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在委托代理理论中,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以确保代理人能够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实现公司治理的有效运作。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代理人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和激励机制设计。

委托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委托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委 托 与 代 理 关 系
当拥有很多投 资者 ,股权 被分散 ,另外 ,股东 对公 司只 有 有 限责 任 ,这 样 就 毫 无 疑 问 会 出 现 资 产 所 有 权 与 管 理 分 离 的 现 象 。出钱 的人不参 与公司 日常 的管 理事物 ,而 交 由代 理方代 为 管理 。所谓 的代理 人 ,从 专业 角度讲 也不 只是 一个人 ,而是 一 个 管 理 团 队 ,这 样 ,我 们 可 以称 之 为一 个 委 托 关 系 。 ( 1 ) 采 用委 托代 理 关 系治理 公 司的 原 因 1 . 为 了提 高决 策 效 率 采 用 现 代 公 司 制 度 形 式 ,能 够 比 以 前 更 有 效 地 收 拢 资 金 , 由于 出资者们共 同承担 风险 ,所 以也相对 分散 了风 险。而投 资 者 和 董 事 会 、董 事 会 和 经 营 者 之 间 的 授 权 关 系 ,就 可 以 在 这 种 情形下解决决策效率问题。 2 .为了更加有效利用信息 公司会有很多为决策 所必 须的信 息 ,这些信息 广泛 分布 于 企业 内部 。每一个员 工都 多多少少拥 有一 点公 司的信息 。如果 把 一 切 决 策 权 交 给 最 高 管 理 者 ,如 此 一 来 ,要 想 保 证 决 策 的科 学 性 ,就 要 做 到 所 有 的信 息 都 可 以 再 最 快 的 时 间 内 以最 准 确 的 方 式 传 送 到 最 高 管 理 者 那 里 。 于 此 同 时 ,决 策 者 还 要 能 对 获 取 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才能达到理想 的决策效果。
( 2 )信 息 不 对称 与代 理 问题 的 关 系 的一切经济 活动本质 上都是 为了 自己的利益服 务的 。于是 ,美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 看 ,信息传 递是要 成本 的。想 象一 项决 国 人 就想 出将 代 理 人 的个 人 利 益 和 委 托 人 的利 益 挂 钩 ,让 代 理 策 ,如果是在信息变化 剧烈 的情况 中,那 么等 到决 策信 息传递 人 在追 求 自身 利 益 的 同 时 ,也 不 会 损 害 股 东 的 利 益 ,反 而 能 为 到管理者手中 ,那 么据此作 出 的决 策很有 可能是依 赖 已经失去 公司创造价 值和财 富。起 始 阶段 ,可以给代理 人奖金 ,公 司发 时效性甚至无用的信息 ,这又必然会造成决策的失误 。 展 越好 ,代 理 人 得 到 的 奖 励 就 越 多 ,相 应 的 ,委 托 人 的 收 益 也 从员工积极性 的角度 看 ,信息传 递是要 占用时 间和员 工精 会 越大。但是后 来 ,出现 了短期业 绩问题 ,在这 种情况 下 ,很 力 ,同时员工并不 一定会有传递真实信息的积极行 动。 可能代理人为 了满足 自身短 期业绩 的提升 ,并不 注重公 司长远 再从 信息本身 的性质 来看 ,公 司里 的信 息可 以分 为专有 信 发展。看起来好像短 期业绩 上升很 明显 ,代理人得 到 了相应 的 息和通用信息。可 以在不 同人之 间进 行 传递 的只有 通用 信 息 , 奖励 ,可是实 际上损害 了股东 的长期利益 。因此 ,现在 的激 励 专有信息才是 信息采 集者 的专属所 有 ,在这样 的情况 下 ,只能 制度里 面也包括 了长期激励性的报酬 。 通过给专有信 息所 有人授 权 ,让他 尽力把做 决策 的信息 汇集到 第二道是董事会 。就 是用董 事会来 约束代理人 T作 ,它起 决策管理者手中 ,才是高效解决科学决策的办法 。 到 了监 督 的作 用 。董 事 会 是 受 股 东 的 委 托 ,对 公 司 的 生 产 经 营 二 、代 理 问题 和公 司治 理 目标 进行监督 。其 中包括大股东和与企业没有任何关 系的独立董事。 ( 1 )投 资者 价 值 与 公 司 目标 第 三道则是委 托人 自己行 使表决权更换 已选 出的但 是表现 公司的一 切活动 都 围绕着 为 股东 创造 价值 这样 一个 目标 。 不尽职 的董事会 。有 一种说法 是 ,股东 的压力是公 司价值创 造 个公司成立 之前 都要通 过一个 分析和 承诺对外 进行说 明 ,其 的动 力 。原 因就 是 在 股 东 的 表 决 权 很 有 可 能 会 被 赶 出 董 事 会 , 中就包括对一 个基本 的问题 ,即投资 回报情况 的说 明。创造 价 这 样 会 造 成 董 事 会 原 成 员 的声 誉 跌 入 谷 底 。 值 ,是企业成立 的原 因和核心 目标。 第 四道则是社会 所给 的压 力。现在公 司的透 明度更 高 ,社 那 么 ,如何确保企 业可 以创造 出股东价 值 呢?那 就必须 要 会 的舆论对代理人 的行 为也造 成 了很 大的约束 ,同时也是对 股 进行 科 学 有 效 的 管 理 ,首 先 是 要 搭 建 管 理 框 架 的 基 本 内 核 ,简 东 的权益有 了非常大的保 障。(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商学院) 历 战 略 、组 织 和流 程 之 间 的 动 态 调 整关 系 。 当有 了一个好 的 “ 管理框 架” 之后 ,还 要有高效 能 的 日常 参 考 文 献 管理运作活动 。换 句话说 ,就是 当企业 制定 了一个好 的适应 战 [ 1 ] 孙蔓莉 ; 王竹君 ;蒋艳 霞.代理 问题 、公 司治理模式与业 略 的业 务 流 程 和 组 织 框 架 之 后 ,还 要 把 企 业 日常 的 活 动 和 这 个 绩 自利 性 归 因倾 向— — 基 于 关 、 中 、 日三 国 的 数 据 比 较 战略 目标很好 的结合起 来 ,把价 值创造 和战 略 目标跟企 业 内部 [ J ] . 会 计研 究 ,2 0 1 2一 O 1 —1 5( 3 4 ) . 各个环节和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 。 [ 2 ] 陈仕 华;郑 文全.公 司治理理论 的最新进展 :一个新 的 只有通过先设定一 个框架 ,再 建立起 更为 细致 的工作 ,才 分析 框 架 l J . 管 理世 界 .2 0 1 0( O 2 ) 能有效地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 的总 目标。 [ 3 ] 李建华. 美、德 、 日公 司治理结构模 式探 究 [ J ] .经 济

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与对策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上市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承载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责任。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原因,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制约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原因及可能的对策。

一、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上市公司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其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掌握着大量的内部信息,而投资者则只能基于公开信息进行决策。

这导致了代理成本的产生,使得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及风险状况,从而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

2.利益冲突代理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利益冲突。

在上市公司中,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往往会受到个人利益的驱使。

一些高管可能会追求自身的私利,而非追求公司的长期利益。

这种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公司的资源浪费、不当决策甚至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严重损害了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解决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1.加强外部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公司治理的标准和规范,并加强执法力度。

同时,要提高监管部门的专业水平,加强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和监督,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完善的董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同时,应加强股东的参与和监督,推动形成股东和公司利益一致的合作关系。

3.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

上市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市规则,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运营情况、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等重要信息,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全面了解公司的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4.培养诚信文化培养诚信文化是防范利益冲突的关键。

上市公司应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意识培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浅谈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

浅谈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
S we e p i n g o v e r t h e M a n a g e me n t I 管理纵横
浅谈公 司治 理 中的委托代理
吴冰 煤炭 工 业 合肥 设 计 研 究 院 2 3 0 0 4 1
摘要 : 本文 阐述 了新形 势下委托 代理 问题重 心 的转 变, 剖析 了控股 股 东侵 占中小股 东利 益 的方式 , 并 结合工作 实践
有针对 性地就如何 解决委托 代理 问题提 出 了自己的 见解 , 对进一 步规 范所 有者和经 营者的 关 系, 规 范公 司内部 治理 结构 , 促进 管理 水平 的提 高 , 实现股 东利 益最 大化 具有重要 的指 导意 义。 关键词 : 控 股股 东和 中小股 东; 委托代理 ; 公 司治理结 构 ; 股权 分 置
市 公司资金 , 拖欠上市公 司账款 , 以及虚假出资 , 损害中小股 东利 益 。广大 中小股东 由于信息不对称 , 而不易察觉 , 至发现时 已血本 无归。 2 、 利用上市公 司为其担保 。控 股股东通 过上 市公 司的担 保, 侵吞银行资产 , 一 旦出现风险将 赔偿责任 留给公司 , 从 而将 经 营风险转移至上市公司 , 继而进一步将风险转移给中小股东。 3 、 利用不公平关联交易, 调控公司经营业绩, 操纵利益分配 行为。这种做法不仅可 以使大量资产和利润落入 自己手 中 , 还可 以达到 操控 利润分配 的 目的 。许 多上 市公 司年 终不进行 红利分 配, 这样 中小股东得不到正常的股利收入 , 利益受到严 重损害。 4 、提供 虚假财务报告 , 操纵股 价 , 误导 中小 投资者。上市公 司在控股股东和管理当局 的控制下 , 会计信息失真 , 投资者很难评 价公司 的机会和风险 。其结果是加大 了投资者 的投资 风险 , 损害 了投资者 的利益 , 同时又浪费 了社会资源 , 损害 了市场资源配置的 效率。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公司治理是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是指公司内部和公司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关系的安排,以保护股东利益、维护公司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委托代理理论被广泛应用,它是指当一个人(委托人)委托他人(代理人)代表其执行一项任务时,代理人的利益和行为可能与委托人的利益不完全一致,从而引发一系列代理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股东是委托人,公司经营者是代理人,代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代理冲突、代理成本和代理行为。

在公司治理问题中,委托代理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通过研究委托代理问题,发现了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也有许多值得深入挖掘和扩展的地方。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

在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理论被用来解释股东与公司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问题。

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委托公司经营者进行公司的经营管理,但公司经营者往往会追求自身私利,导致与股东利益的分歧。

委托代理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公司经营者会存在代理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建立完善的董事会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等,可以有效地降低代理问题带来的风险,保护股东利益,维护公司的长期发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扩展。

在应用委托代理理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也可以通过扩展委托代理理论,深入研究公司治理中的一些新问题。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跨国公司治理问题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跨国公司治理中不同国家、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随着新经济形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兴起,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有效地处理公司治理问题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经济组织形式中的代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和政策建议。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公司治理问题是近30年来最受关注的经济学和财务学研究领域之一,而由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则是研究公司治理绕不开的话题。

从代理理论视角出发来观察公司中的代理关系和存在的代理问题,会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形成与解决产生更加清楚的认识。

一、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是在过去20年中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关系指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

事实上,公司治理问题就是外部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二、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按照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目标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必然引起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而引发的代理问题。

现代公司内部的代理关系极为复杂。

仅公司治理层面就包括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会与经理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公司治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解决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监事会、公司高管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股东行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有权审议通过董事会所制定的公司重大决策并通过驾驭董事会控制企业管理当局。

但是在股权高度分散、大多数投资者只持有少量股份的现实中,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实施有效治理的成本很高。

这样在股东之中普遍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使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激励机制变得名存实亡。

此外,在公司的CEO同时兼任董事长,有的甚至还同时兼任执行主管的情况下,CEO不仅能直接控制董事会且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能左右股东大会,至于操控监事会更是不在话下。

在管理者屡屡越权、股东大会形同虚设的情形下,建立健全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来保护自身利益,乃是广大股东寄予厚望的势在必行的选择。

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的董事组成,扮演着股东利益监护人的角色。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在一个经济组织中,存在一个委托人和一个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人是资源所有者或投资者,而代理人则是资源的管理者或执行者。

在公司治理问题中,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委托人通常无法获得与代理人相同的信息,并且代理人有机会滥用他们的权力。

委托代理理论指导下的方法包括监督和激励机制,以确保代理人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监督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公司董事会来实现,董事会可以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审查。

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薪酬和奖励制度来激励代理人更好地履行职责。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解决冲突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委托人和代理人通常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存在利益冲突。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引导设计合理的合同和协议,以确保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期望。

可以在合同中设置利润分享机制或者约束性约定,以确保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还可以应用于解决股权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股东通常是委托人,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则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指导股东投票机制的设计,并鼓励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过程。

委托代理理论还可以引导设计合适的股权激励计划,以鼓励代理人积极追求委托人的利益,提高管理层的绩效。

在公司治理问题中,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其他方面。

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委托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义务。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指导设计合适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以确保代理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和环境的期望。

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跨国公司治理问题中。

在国际经济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指导设计跨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并鼓励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扩展潜力。

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

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

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引言: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公司作为一种主要的商业组织形式,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

代理问题指的是,当一个人(代理人)被委托代表另一个人(委托人)进行某项任务时,代理人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而违背委托人的利益。

在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是指公司股东(委托人)将公司管理委托给管理层(代理人)后,管理层可能因个人利益或不当行为而违背股东的利益。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一、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代理问题的背景下,公司治理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机制。

公司治理通过诸多机制来确保管理层合理行使权力,最大限度地维护股东利益。

其中,董事会的作用至关重要。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应充分发挥监督、决策、资源配置等职能,确保管理层按照股东意愿行事。

此外,独立董事的引入可以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决策水平,减少利益冲突,有助于解决代理问题。

二、激励与约束激励与约束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两个关键因素。

一方面,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股东利益服务。

例如,薪酬制度应该设置与公司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约束机制可以限制管理层的行为,防止其滥用权力。

监管机构的角色就是对公司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确保公司按法规和道德准则运营。

三、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是代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管理层掌握的信息多于股东时,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信息披露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供公司内部信息给外部相关方。

例如,上市公司应定期披露财务报表、重大事件和决策,以便股东和投资者了解公司状况。

此外,独立评估机构可以对公司业绩和治理情况进行评价,提供独立的信息。

四、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还应承担社会责任。

在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之间,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折衷点。

公司治理应坚持以股东利益为核心,但也应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及其与外部相关方之间相互制约与协调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保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委托代理理论被广泛应用,通过建立合理的代理机制来解决代理问题,保障各种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本文将从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入手,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扩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当一方(委托人)委托他方(代理人)为其处理某项事务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而可能导致的代理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股东作为委托人,通过董事会作为代理人来管理公司,而董事会则将权力委托给高级管理层来执行公司的日常经营。

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代理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委托代理理论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来解决代理问题,保障各方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上。

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有效地监督和约束代理人,防止其滥用权力,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构成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它们分别代表了股东的所有权、经营管理层和外部监督机构。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起着监督和决策的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董事会来处理代理问题,公司可以实现代理成本的最小化,提高经营绩效和公司价值。

委托代理理论还体现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

代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代理人的积极性,使其为委托人的利益而努力。

在公司治理中,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政策,可以激发高级管理层的工作动力,使他们更加努力地为公司创造价值。

股权激励计划也可以使高级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相一致,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

委托代理理论还体现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上。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1. 股权激励计划:通过给予管理层股权或股票期权,使其与股东利益相一致,激励其为公 司长期增值而努力工作。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2.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独立董事来监督和平衡管理层的权力,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
3. 信息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度,让股东和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运营 情况和决策过程,减少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是指在公司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代理关系,导致可能出现利益冲 突和道德风险的情况。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委托管理层代表其管理和运营公司,但管理 层可能会追求个人利益或违背股东利益。这种代理问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低效率和不公平 的决策。
为了解决公司治理代理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管制策略:
4. 监管机构和法规:加强对公司治理的监管和法规制定,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提高违规 成本,以降低管理层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
5. 股东参与和监督:鼓励股东积极参与公司事务,行使股东权益,通过投票和提案等方式 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和约束。
公司治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这些管制策略的目标是建立健康、透明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 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在公司治理问题中,股东将权力委托给代理人(公司管理层),通过契约约束代理人的行为,确保代理人不滥用权力或追求私利,维护股东利益的一种理论。

1. 定义权责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权责分工,明确了公司治理中不同角色的职责和权力。

股东作为委托人,代理人作为被委托人,委托代理理论规定了代理人的义务和责任。

3. 激励机制设计: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激励机制,以确保代理人为委托人创造最大的价值。

股权激励制度可以通过将管理层的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激励管理层为股东利益努力工作。

4. 信息披露和监管: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信息披露和监管是确保代理人行为合法、合规的重要手段。

公司应当及时和充分地向股东披露公司治理相关信息,使股东能够了解公司运作情况,有效监督代理人的行为。

1. 职业经理人和董事会的治理: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职业经理人和董事会治理中。

职业经理人作为代理人,董事会作为委托人,委托代理理论的原则可以帮助规范职业经理人的行为,加强董事会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督和控制。

2. 股东活动主动性:委托代理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行为。

股东可以通过委托代理关系,行使投票权参与公司决策,推动公司治理改善,维护自身权益。

3. 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委托代理理论还可以扩展到公司治理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供应商、员工等。

公司治理应考虑到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建立合理的契约关系,平衡各方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起到了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在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综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原则,设计合适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公司良好运作,维护股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广泛应用,主要是针对公司管理中的代理问题。

其核心思想是,公司的股东作为主要的委托人,将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交给了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代理人,由代理人进行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

然而,股东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公司治理,遏制代理人行为多样化。

其应用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该拥有代理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维护股东利益以及保护公司持续的生产和经营。

代理人应当通过透明、规范的内部治理机制,尽可能地保护股东利益,同时减少内部代理问题。

因此,公司治理规范化以及高效、透明的财务信息公开,是保障股东权益不受侵害的基础。

第二,公司和股东作为委托人,应该全面了解代理人的职业操守和作风。

如果需求能够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估,这样公司就能够及时制止代理人的违规行为。

而且在公司治理中加强董事会的作用,加强独立董事的职级权利还有权威,可以开展外部监管审计、并设立董事会秘书室,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职业准则来约束代理人的行为。

第一,委托代理理论不仅适用于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关系,也适用于公司中各部分管理者之间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例如,公司中的工作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委托关系,部门经理可能也存在代理冲突等问题,这时候就可以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决。

第二,委托代理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治理,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等不同的社会组织。

例如,政府旗下的公共事业机构,民间组织等都会涉及到类似的代理问题。

第三,遏制代理人行为,不仅要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完善法规架构,也需要加强社会治理机制。

关于社会治理机制的建立,政府部门应该强化监管机制和检验机制,社会媒体应该开发出一些移动端应用面向公众监督公司管理的行为,而公民社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主人翁的角色,在议事和制定规范方面,同时出现的有新的青年精英阶层,他们结合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媒体,采取更加创新的治理方式,账号亲民、全民参与,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途径,共同推进社会治理机制的实践与创新。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问题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委托代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中,它为分析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委托代理理论是由经济学家Jensen和Meckling于1976年提出的。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当委托人(公司所有者)将权力委托给代理人(公司管理者)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的问题。

代理人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而偏离委托人的利益,这种行为被称为代理成本。

委托代理理论的目的是通过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经理人的行为受到激励机制的影响。

激励机制包括薪酬制度、股权激励、激励合同等。

通过合理设计激励机制,可以使经理人的行为更加符合股东的利益,从而降低代理成本。

委托代理理论还强调监督机制的重要性。

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形式,可以有效地限制经理人的行为,促使其更加符合股东利益。

1. 薪酬制度的设计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薪酬制度是影响经理人行为的重要激励机制。

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激励经理人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激励合同中的股票期权可以使经理人对公司的业绩更加关注,因为公司业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股票价格的变化,从而使经理人更加努力地为公司创造价值。

2. 董事会监督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监督机制。

董事会在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和决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董事会的监督,可以有效地限制经理人的行为,保护股东的利益。

董事会可以对公司重大决策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公司的经营方针符合股东的利益。

3.激励合同的设计委托代理理论强调通过合理设计激励合同来影响经理人的行为。

利用契约理论中的激励合同原理,可以制定一些契约性激励措施,如目标管理、股权激励、绩效评估等,来约束经理人的行为,提高其工作动机,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在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行为所产生的代理成本与代理收益之间的矛盾。

在现代企业中,公司治理问题也存在着代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代理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公司治理问题中,解决代理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例如加强内部管控和监督机制、增加股东参与度、完善企业法律法规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发挥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价值:一是完善董事会制度。

作为公司治理最核心的制度,董事会应该在公司管理中发挥其作用,通过其监督、指导、决策等职能,确保公司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规范公司经营和决策行为,维护股东权益和公司价值。

同时,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和投票制度,将股东的利益与公司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二是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在治理代理问题中,企业需要在内部建立完善的控制机制,通过风险识别、预警、控制和管理,加强对公司的内部及外部治理。

这需要企业在组织结构、法律框架、信息披露等方面采取措施,同时加强对关键职位与重要岗位的审核与监管,并在实现公司目标的过程中,注重风险与利益的平衡,保证公司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除此之外,委托代理理论可以进一步扩展,应用于更多的公司治理问题中。

例如,解决公司在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代理问题,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鼓励企业员工在公司管理中发挥其作用。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公众信任的商业伙伴。

总之,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和监管措施,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动力推动。

只有在企业家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是指在经济学中解释代理问题的一种理论。

代理问题指的是当一个人(代理人)被委托去为另一个人(委托人)进行某项任务或行动时,代理人是否能够真正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动。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扩展。

公司治理是指管理者如何履行责任,保护股东利益以及与股东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

以下是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1. 委托代理理论解决了股东-经理代理问题:公司股东委托经理人来运营公司,但经营者可能有自己的利益,并不全然按照股东利益行动。

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如薪酬制度、奖惩机制等来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经理人行动与股东利益一致。

2. 委托代理理论衍生出了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一系列公司治理机制来解决代理问题,例如董事会监督、股东大会监督以及外部监督机构的设立等。

这些机制旨在确保经理人展示诚信、尽职尽责,并履行对股东的义务。

3. 委托代理理论扩展到不完全合同和信息不对称: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和合同不完全性是普遍存在的,在公司治理中也不例外。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问题,提供了合同设计和激励机制等解决方案。

4. 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治理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涉及投资公司的资源和管理,通常存在明显的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风险投资中,帮助投资者设计激励机制,确保投资者和经理利益的一致性。

5. 委托代理理论扩展至监管问题:在监管领域,委托代理理论可以解释监管机构与被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

监管机构代表公众利益,但被监管机构可能有自己的利益,可能存在监管“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监管机构和被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约束,以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提供了一套解决代理问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问题日益成为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组织结构及运作规范,以确保公司各方利益得到平衡和保护的一种管理模式。

而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于解决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入手,探讨其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家Jensen和Meckling提出。

该理论主要探讨了在公司治理结构下,股东(委托人)与公司经理人(代理人)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代理问题。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以确保代理人能够真正为委托人利益服务。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为了激励代理人尽职尽责地为委托人服务,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如股权激励、绩效考核等,以确保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利益保持一致。

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代理人更加积极地为公司创造价值,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对于减少代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可以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减少代理人的行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可能性。

建立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

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代理人往往具有较大的权力,而委托人相对较弱,容易导致代理人滥用权力。

建立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对于保护委托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董事会及其特别委员会,设置专门的审计和监察机构等,都是为了有效约束代理人的行为,保障委托人的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公司治理中的股东监管、股权结构设计、高管薪酬设计等方面,为解决公司治理中的各种代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导言一、委托代理理论基本原理委托代理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主要研究公司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调节机制。

在企业实践中,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股东和经理人的利益可能会存在代理问题,即股东委托经理人代为经营公司,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原因,经理人可能会出现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信息不对称、风险规避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代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确保经理人不会滥用权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股东的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点:信息不对称、风险规避和激励机制。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公司经营中,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即经理人掌握着更多的信息,而股东并不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经理人滥用职权,损害股东利益。

风险规避是指股东为了规避风险而将公司经营权委托给经理人,但这种风险规避可能会导致经理人不尽职尽责。

激励机制是指为了使经理人更好地为股东利益服务,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基于这些原理,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代理问题的方法,比如股权激励、董事会监督、信息披露等,这些方法旨在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信息不对称,规范经理人行为,激励经理人为股东利益服务,从而解决代理问题,实现公司治理的有效运作。

二、公司治理问题现状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公司治理问题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首先是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可能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在一些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中,股东数量众多,股权分散,股东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较低,这就为经理人滥用职权提供了机会。

其次是信息透明度不足。

信息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资源,信息透明度不足会导致股东无法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从而无法有效行使监督权和表决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目录一、绪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股东日益增多,公司制企业以其可以自由转化的企业股权,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独立法人,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主体等优势逐渐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

和传统的单个业主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投资主体更多,成分更复杂,经营管理和决策难度更大,企业所有者已不能亲自管理自己决策,而必须逐步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开始雇佣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的管理才能的人员来对公司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制度。

委托代理问题便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导致的问题之一。

二、委托代理理论概述1、建立基础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

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

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

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信息,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信息模型。

2、主要内容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

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

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

”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

3、主要观点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

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

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

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三、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原因委托代理使得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被分离。

公司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及剩余索取权,但是没有经营管理权。

相反,公司经理拥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但是没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

这使得经理有可能偏离股东的目标函数,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委托代理问题会导致两种类型的结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

逆向选择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我认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虽然公司的经营者享有公司的经营管理劝和最终成果的控制权,但是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并不能享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由企业所有者享有,因此就使得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产生了偏差。

从财务角度来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因此股东的财务目标是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亦即股东权益最大化。

而股东权益的增多并不一定能使得经营者的收入增多,因此经营者的财务目标是使得个人在当前阶段以及未来阶段自己的收入最大化。

经营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追求短期的收入最大化,有可能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以及股东的个人利益。

由于财务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利益的冲突,导致经营者在缺乏委托人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出现以牺牲公司利益为代价谋求私利、隐瞒行动和信息等行为,使得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偏差越来越大。

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是由于交易费用和人为故意隐瞒所造成的。

委托人聘请代理人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时,对候选的代理人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无法进行百分之百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代理人虽然对于自己的各方面水平都十分了解,但是未必会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完全向委托人反映,因此就造成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同时,由于成本的考虑、技术上的制约以及其他未知因素的干扰,委托人不能对代理人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因此委托人只能根据可以观测到的数据来判断代理人是否存在隐藏信息和行动的情况,这使得委托人的主动权和对代理人的有效监控受到一定的制约。

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任不对称委托人对企业的盈亏状况承担直接后果,但是失去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

代理人对企业的盈亏状况不承担直接后果,并且拥有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

这种责任上的不对称性使得对于代理人的行为约束被大大弱化,从而缺乏认真负责、努力工作的压力,进而偏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四、解决途径虽然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但是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人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以及股份制企业股东众多等问题,委托人与代理人又存在着依赖关系,同时代理人又会由于以上矛盾而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因此我认为委托人需要在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激励,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1、完善公司对于代理人的约束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一方面,要想促使经理人努力工作,就必须使他与业绩相连的报酬弹性很大;另一方面,要想保护经理免遭风险,就应给予他的报酬具有相对稳定性。

这就决定了经理的报酬应由固定的和变动的两部分组成。

固定报酬应独立于经营成果,这部分薪金根据公司规模和经理的劳动性质来确定。

变动报酬则应与业绩具有紧密相关性。

这其中的关键是怎样使经理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与股东的效用最大化具有一致性。

因此,目前最好的方式是采取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

根据理性人假设,人们都会选择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因此,将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挂钩,让代理人有权分享公司因利润上涨所获得的收益。

具体做法是企业的股东或者董事会授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种权利,即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的股票,让其持有本公司的股权。

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能够让管理者享受股票升值的收益,从而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和约束力,也可以形成对管理者的长期激励,该报酬能否实现取决于管理者能否通过努力来实现公司的激励目标。

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有以下几点好处:①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难以得知代理人是否有为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而努力,而股票期权将代理人与企业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在做决策时能更加考虑股权权益。

此外企业对于代理人的薪酬激励中的工资、福利、津贴都是企业为激励所支付的成本,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尤其对于刚刚设立的,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而言,难以支付给管理者较大的现金流,但是如果薪酬水平不合理又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股票期权激励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股权激励对于管理者而言是不确定的预期收入,这种收入是在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增长在股票市场上得以实现,既不用让企业为激励代理人而支付大量的现金,又能将代理人的管理绩效与自身利益相结合,节约成本。

②有利于改善代理人的短视心理和行为股东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考虑的是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代理人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多的是以自己任期内的管理绩效作为考察自身能力的标准。

因此较之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出业绩得到回报的项目,代理人则更可能投资于短期内即可看到成果但是收益不明显的项目,因为当长期项目发挥作用的时候代理人可能都已经退休或者离职,无法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所以代理人更多的是追求短期利润。

但是这种追求短期利润的做法对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以及长期发展来讲是不利的,因此股票期权可以解决委托代理中代理人短期行为,通过让管理者持有公司股票而享受公司长期发展带来的收益,避免其短期行为。

2、完善经理人市场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事档案,加强对经理人声誉资本的监控和管理,准确地反映其不同时期的价值变动情况,并将其资源统一系统中共享。

这样,经理人在努力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市场也会给予他一个新的价值,从而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在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员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其过去的工作业绩和市场声誉,而其市场价值又决定了他的未来收入,因此,作为具有理性的代理人,经理人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常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来积累自己的工作业绩;通过诚实守信的职业行为,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从而提升自身市场价值和未来收入。

同时,在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员的私人信息趋于公开和透明,这种状况为委托人选择合适的代理人提供了信息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决策风险。

因此,作为一种隐性激励机制,经理人市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削减了代理人道德风险滋生的土壤,使得经理人既勤于工作又注意职业操守,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为委托人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自身价值,从而形成一种委托人与代理人同心协力、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合作双赢的全新格局。

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在企业中发挥着监督作用。

独立董事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代理人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为了加大对于代理人的监督力度,有必要将独立董事像职业经理人一样,建立一个独立董事的人才市场以及统一管理其档案资料的系统,合理确定企业独立董事的数量,将独立董事的聘用、管理以及考核都予以规范化,从选聘到薪金的发放都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从而就加强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监督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更好地行使独立董事监督的职能,为企业服务。

五、总结在长期的发展中,公司由业主制企业发展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促进了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而委托代理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在现代公司中,只要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代理问题也就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