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文学批评实践
04
CHAPTER
文学与社会文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常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政治风貌。
文学的政治倾向
许多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揭示社会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文学的政治批判
一些作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通过文学作品表达政治立场和诉求,对政治决策产生影响。
05
CHAPTER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与展望
1
2
3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视角,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提供了不同于西方文学的叙事和表达方式。
丰富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学的互动和碰撞,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推动世界文学的交流与互动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主题、风格和叙事方式,为全球作家提供了新的文学创作灵感,启发了跨文化、跨领域的文学创新。
提供新的文学创作灵感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03
培养了新一代读者群体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培养了新一代具有独立思考和审美品味的读者群体。
01
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元素,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思潮
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先锋小说等。
文学流派与思潮
02
CHAPTER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和《阿Q正传》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一)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1. 1928年初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关于无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推广 2.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 立。 1936年春解散。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自觉地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 学运动的联系。 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 论。
大学语文
第二部分 文学作品赏析
第九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 现代:modem (1917-1949) 当代:contemporary (1949-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一、现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世界文化的催生和新文学对外来文化的择取。 2.自身历史孕育的结果,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 启蒙 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强调用现代知识照亮人们的 头脑,用科学民主理性来启蒙。“立人”(“五四”运动称 为“人的运动”)。梁启超提出“新民”,新的是思想, “欲新一国民,必新一国之小说”。 李大钊《晨钟报》:由来新文明之诞生,必有新文艺为之先 声,而新文艺之勃兴,尤必赖有一二哲人,犯当世之不韪, 发挥其理想,振其自我之权威,为自我觉醒之绝叫,而后当 时有众之沉梦,赖以惊破。 文学是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要革新旧文化,就 必须革新旧文学。

(五)文学革命的功绩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思潮涌入:把西方几千年的思潮在几年内全 部搬演一遍 3.社团蜂起: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 4.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创作实绩 1918年5月《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问世
三、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
三个特征: 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 学主潮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政治化。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 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3.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 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互相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 的文学创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全套课件253P)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全套课件253P)

《小说月报》——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
立场与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 创造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简章》 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 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人相信 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与人生很切 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研究会宣言》

势 种 《 《 《 《 ( 社 留 当 田 吾 郁 员 东 月 一 物 《 。 创 创 共 异 洪 创 学 时 汉 、 达 有 京 成 九 , 创 先 造 造 廿 军 在 等 夫 郭 立 二 水 造 造 生 张 , 显 后 月 周 六 突 日 日 沫 于 一 》 , 资 、 最 示 》 , 办 刊 报 期 起 本 若 日 年 平 初 出 等 》 创 都 成 季 》 》 ) 之 有 的 本 七 成 一 刊 、 造 是 、 仿 , 刊 、 、 、
新月社



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 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 起,成员多为英美留学生。新 月社成员较复杂,本来不是一 个专门的文艺团体,带有文化社交俱乐部的性质, 1925年,徐志摩接偏《晨报副刊》,1926年4月在 《晨报》副刊上开辟《诗镌》栏目,宣称“要把创 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在徐志摩的周围 形成了一个诗人群,成为新月诗派,包括闻一多、 朱湘等诗人。

创 造 社
立场与主张
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的活 动罢了。——郭沫若

创造社转向

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 1925年“五卅”为界,分 前后两期,“五卅”后, 冯乃超、彭康、朱镜我、 李一氓、阳翰笙等进步作 家加入创造社,随着革命 形势的发展变化,郭沫若 等又提出了“革命文学” 的口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演示课件(55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演示课件(55页)

6、域外小说翻译运动:一批知 识分子认为西方的强大主要得 益于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教化与 新民,尤其强调小说对政治思 想的宣传与政治运动的配合。 于是,翻译西方小说成风,使 中国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广泛 影响。
三、文学革命前20年中国文学概况(文学的 过渡性特征)
成就最高,对后来文学革命造成了直接影响 的是政论散文、小说翻译和创作。
我们学习中国现代文学 史,就是要掌握有关中国现 代文学的知识,培养阅读、 理解、分析、鉴赏中国现代 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史与 作家作品学习相结合,重在 解读文本。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 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 为其先导。是文学在特定历史阶段 的激变。
1、政论散文:以梁启超成就最高,梁启超把 自己的新文体作为新民的觉世之文,以此传 播西方的政治思想,鼓吹立宪、新民、强国 ,是富含感情,汪洋恣肆的魔力文字。如《 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等。
2、革命派散文:以章太炎(有学问的革命 家)成就最高。文章动人心魄,自由尖 锐,富于创造。革命派散文具有革命性 、斗争性、鼓动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9、沉钟社:1925年2月浅草社解散,同年秋 原成员陈祥鹤、冯志等汇集到北京重组的 社团。注重翻译和创作,广泛介绍了文艺 复兴以来的文学思潮和作品,创作上写五 四后觉醒但尚未突破个人生活圈子的知识 青年的悲凉心声,主要倾向忧郁和感伤的 创作。1934年解散。
其一,外国文艺理论的介绍,
其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
1918年《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译载 《娜拉》等作品,
鲁迅、刘半农、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 耿济之、田汉、周作人等都是活跃的翻译者和介 绍者。
当时几乎所有进步报刊都登载翻译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彼岸》:表现“人与人的牵制关系”主题。戏剧提 供一系列游戏的方式,展示了作者的思考。
(四)80年代散文概述
80年代散文呈现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 二是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重散 文的审美存在。 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巴金的《随想录》。此 外,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杨绛的《干校六 记》、贾平凹的《爱的踪迹》、曹明华的《一 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等中青年作家的散文创作, 不乏高质量的作品。
以及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捍卫,对人道主义与理想 主义的呼唤。
舒婷、北岛、顾城、 江河、杨炼、梁小斌、 芒克、多多、食指等 “朦胧诗派”主将的 名 字,将永远与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诗坛紧 联在一起。
1986年,“新生代”诗 歌“新生代”以绝对 反传统的姿态跃上诗 坛。
以韩东、于坚、王小龙、 车前子、蓝马、尚仲 敏等人为代表,在极 短时间内各自树立起 不同的旗帜。
《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新颖方式和独特的剧作结构、 舞台形象别具匠心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剧作在形 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 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 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 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野人》:表现了人类的迷惘和痛苦,是对人的全面 反思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2.现实主义的争论。
讨论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1977年)、《伤痕》、 《失去的爱情》(1978年)、《乔厂长上任记》、《我 该怎么办》(1979年)、《在社会档案里》(1979年)、 《女贼》、《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啊,人》、 《夏》、《人到中年》、《公开的情书》和“朦胧诗” 等。
(三)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优秀版】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PPT

【优秀版】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PPT
义的。 戊戌变法前后编辑《白话丛书》。
(二)浪漫主义也是这一时期的 文学主潮。
第一、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拥有一 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
第二、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 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 作实践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 诗的形式美。
(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占 有一席之地。
吸收外国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 于其创作中。如《野草》的象 征主义,徐志摩诗的唯美主义、 诗人李金发的象征主义等。
梁启超等人倡导“小说界革命”、新文 体 。著《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倡导的“诗界革命” 形成独特的“语丝”体。 第二、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 (二)浪漫主义也是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 裘廷梁(1857-1943)。 戊戌变法前后编辑《白话丛书》。 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 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倡导的“诗界革命” (二)浪漫主义也是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 第二、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 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 戊戌变法前后编辑《白话丛书》。 第二、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
▲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 刊。该刊创办于1924年11月, 1930年3月停刊。主要撰稿人 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 语堂等。
以散文创作为主,发杂感、短 评、小品。形成独特的“语丝” 体。
二、文艺思潮
著《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一。 )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潮地位 。 梁启超等人倡导“小说界革命”、新文体 。
倡导白话文运动的先驱。 戊戌变法前后编辑《白话丛书》。 倡导白话文运动的先驱。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共36页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共36页PPT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当代女性文学
探索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揭示她们对社会经济、 文化和性别议题的关注。

第四部分:新文学风潮
1 元末明初派
介绍元末明初派作家代表性作品的特点和风 格,挖掘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 乡土文学
探究乡土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揭示其承载的 地方特色与情感。
3 后现代文学
解读后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内涵,探讨其反思 与超越传统文学的意义。
抗战文学
揭示抗日战争期间文学创作的精神与主 题,并探讨对后期文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当代文学
80年代文学
着眼于8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介绍该时期出现的 代表性作品和主题。
90年代文学
探究9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重点关注文学作 品中的思想和审美追求。
2 1 世纪文学
展望2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作品中反映的当 代社会问题。
审视小说和杂文在前现代文学中的地位,揭示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
1
文艺复兴运动
2
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变革。
3
文化大革命文学
4
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创作的特点和 表现形式,以及其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
响。
五四文学运动
回顾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对现代文学的 推动作用,重点介绍鲁迅等代表作家。
4 纪实文学
分析纪实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了解纪实文学 对真实世界的揭示与批判。
结语
当代文学的特点
总结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审美特点,展示其与前现代文学的比较与对比。
文学对社会的影响
探讨文学对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
文学和文化传承
强调文学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发展历程
起始阶段
转型阶段
五四运动时期,以鲁迅、茅盾、郭沫 若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散文、随 笔等形式为主,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 思想潮流。
改革开放以后,以莫言、余华、贾平 凹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诗歌、散 文等形式为主,反映了社会转型和思 想多元化的趋势。
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以巴金、老舍、钱钟 书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散文、戏 剧等形式为主,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 和人民生活的变迁。
交互式文学
新媒体技术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交互式小说、游戏化 文学等,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参与故事情节。
跨媒体叙事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叙事模式,出现了跨媒体叙事,如电影、 电视剧、游戏等与文学的结合,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跨国文学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跨 国文学节、国际书展等活动为各国作家提供了交流平台。
详细描述
知青文学的作家通过书写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和思考,作品多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怀旧情感。
先锋小说
总结词
先锋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股文学潮流,强调小说的形式和实验性。
详细描述
先锋小说的作家通过尝试新的写作手法和形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限制,作品多 以短篇小说为主,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创新意识。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 现当代文学概述 • 文学流派与思潮 • 文学批评与理论 • 文学与社会文化 • 跨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学 • 未来展望与挑战
目录
Part
01
现当代文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当代文学是指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文学,它标志着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是以博爱心为基础的文学, 不是以好名心为基础的文学;是为文学而创作的文 学,不是为文学本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而创作的文学。

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几乎所有文学革 命的发起者和参加者都做过译介外国文学的 工作。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沈 雁冰等人都是极为活跃的译介者。 《新青年》从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外国文学的 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 者就直接从外国文学中得到过启示。 如胡适深受美国庞德诗歌影响,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则以西方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作 为蓝本。其倡导文学革命的基本理论——文 学进化论就是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 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

2、1918——五四运动爆发,是五四文学革命 的“发展期”。在1917年,文学革命虽然形 成了一定的声势,但反响并不强烈。1918年3 月,为了增强其反响,《新青年》第四卷第 三号发表了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信”。 3、五四运动——1927年,是文学革命取得全 面胜利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新的、优秀 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纯粹的文学社团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从文学 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珂夫、易朴生 这些俄国、法国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涌入和 被接受。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内,西方文艺 复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 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文学思潮如:形式主义、自
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 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哲学思潮如:进化论、 人道主义、实证哲学、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哲学、弗洛 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 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ppt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1898年前后,中国的 历史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民族存亡的大 背景上,中国文学开始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的现代化努力。
-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 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发生于1917年 的文学革命,既是清末民初文学现代化的 历史准备的必然,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 的结果(域外小说的大量翻译)。
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而彻底的 文学革新运动,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 式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
-
◆在文学观念上 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 种种传统的文学观念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 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 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 向。
◆在文学内容上 体现着现代的民主主义、人道 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洋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论争
◆20年代的文学论争主要体现在新文学 的意识、语言与封建的旧的文学传统之 间的分歧与斗争:
◇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的论争 ◇与“学衡派”的论争 ◇与“甲寅派”的论争 ◆新文学阵营在与各种复古思潮进行斗 争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着分化和斗争。
-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文学革命开始后,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批判旧文学 ◇一是探索如何建设新文学 对于怎样建设新诗、新小说、新戏剧,文学 革命的先驱们也进行了探讨。
-
文学革命的重大实绩:
◆ 白话文全面推广。 ◆ 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 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 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 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 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最主要 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功绩就在于它为 当代文学准备了作家队伍,一些在现代时 期就享有盛名或十分活跃的文艺家在新中 国成立后又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骨干力量, 这些跨越现代而来的文艺家为当代文学的 产生发展提供了保证。
2024/4/3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1
• 第三,中国当代文学是随着新中 国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
虽然它在50、60年代向这个传统中灌注了过 多的政治内容,也曾经出现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 元独尊的偏向和并不十分成功的“两结合”的尝试, 甚至在“文革”中将这一传统变成了一种僵硬的政 治模式。但是,“文革”结束以后的新时期文学却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再一次使这 一传统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在不断地融合异质艺 术因素的过程中,使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 当代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整体 的历史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称为 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正是从文学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方面, 说明了当代文学与作为中国新文学 主流的革命文学的历史具有本质上 的一致性。但除此以外,当代文学 还有其他各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 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2024/4/3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2
1、文学现代性追求的深化。
中国文学自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完成了从 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之后,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 化一直是新文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当代文学是 中国新文学这个统一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 发展阶段。
在50、60年代步履维艰,在“文革”中甚 至处于一种完全中止的状态,但经过“文革” 后的“拨乱反正”,80年代以来,它又复归于 正常发展轨道,而且表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 也进一步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当代文学正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它必将实现中国新文 学所确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的历史目标。

现当代文学史.pptx

现当代文学史.ppt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2020-5-31
谢谢阅读
1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小说
2020-5-31
谢谢阅读
2
第五节
莫言
2020-5-31
谢谢阅读
3
莫言(1955-)
生于山东高密农村一个大家庭。生活 艰苦,自称像一个小动物一样,悄悄 地长大的。
只读完小学五年,就回家务农。 从小喜欢读书,擅长作文。反动小孩。
2020-5-31
谢谢阅读
13
《透明的红萝卜》(1985)
题材来源:
莫言参加过水利工程劳动。因为偷 生产队的萝卜而被处罚,被父亲毒 打。
让他站在那里,背毛主席语录,向 毛主席检讨。
2020-5-31
谢谢阅读
14
基本主题
饥饿、孤独与人世幽暗、欲望。 黑孩儿形象及其视角。 黑孩儿外形,是饥饿所致。黑孩儿
谢谢阅读
27
酷刑叙述是突破
中国文学中没有这种内容。增加了作 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酷刑是封建制度的产物,酷刑被制度 化了。
刽子手赵甲,愚昧、残酷。把自己的 暴力欲望合理化,艺术化。
酷刑结束,很难说是觉醒。
2020-5-31
谢谢阅读
28
人的悲剧:
生命悲剧:存在悲剧。原罪。 赵小甲看到每个人都是动物。象征人
工具论。
2020-5-31
谢谢阅读
9
莫言的先锋性
“红萝卜”、“红高粱”之后,莫言 基本姿态是先锋。
现代主义观念、方法写乡土。 魔幻写法与魔幻现实主义:化真实为
幻想的境界。 突破禁忌:历史、伦理、文体、语言
方面 ,敢于突破。
2020-5-31
谢谢阅读
10

中国当代文学史全套精品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全套精品课件
2、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 “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
3、在具体的创作上,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 矛盾的作品,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在文学创 作中,最能显示“双百方针”的巨大精神力量的是青年作 家王蒙、刘宾雁、宗璞、李国文、陆文夫、丛维熙等人的 小说创作和流沙河、邵燕祥、公刘等人的诗歌创作。
“反党集团”的批判。
三、对批判的认识
1、这些批判不是纯粹学理上的批评,是主 流意识形态强行要求文学认同其规范的行 为,带有行政手段和权力色彩。
2、作为批判对象的“异端”派由于得不到 官方支持,处于弱势地位而不战自败。
这些批判共同巩固了第一次文代会所确定的 文学规范在当代文学前30年的统治地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绪论
一、中国当代文学定义 1、“中国当代文学”(分三个层面来理解) (1)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2)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的
文的分期
(1)50—70年代的文学,主要叙述特定的文 学规范如何取得支配地位,以及这一文学 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文艺大跃进”和走向
“文革文学”
一、“文艺大跃进”
1、从“民歌”到“文艺大跃进”。1958年春在成都召开的 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搜集民歌”的任务,后又经再三 提出,“搜集民歌”成为了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上至下的 新民歌运动开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后来“搜集民歌”发 展为写作民歌,提出了“村村要有李有才,县县要有郭沫 若”的口号。为顺应当时的经济大跃进,郭沫若提出“文 艺也要放卫星”,要求文艺上的大跃进。各省各地开始定 计划、作规划,“文艺大跃进”运动就此展开。此次运动 的成果是大跃进民歌的大量出版,单1958年下半年出版的 诗集数量就超过了新诗产生以来的诗歌总和。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木,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梁实秋的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 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美好与哲理,给人以宁 静与启迪。如《雅舍小品》系列文章,通过对雅 舍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
悟与热爱。
散文的影响与发展
对读者审美的影响
对后续创作的启迪
文化传承的意义
现代散文以其丰富的类型与深刻的内涵,对读者 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拓宽了读者的阅 读视野,提高了读者的审美品味,促进了文学素
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舆论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推广白话文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这一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的现代化,为现
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工具。
代表性作家
鲁迅及其《狂人日记》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短 篇小说,通过狂人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对现代文学 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独特魅力。
随笔的随意与深刻
随笔以其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而著称,强调作 者随感而发,表达对生活、自然的独特见解。 如周作人的《苦雨》,以雨为引,探讨人生苦 短与淡然处之的生活哲学,展现了随笔的深刻
与随意并存的魅力。
杂文的社会批判
杂文以短小精悍、针砭时弊为特点,通过对社 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与批判,展现作者的思想深 度与社会责任感。如鲁迅的《热风》,以其犀 利的笔触揭露社会黑暗,呼唤民众觉醒,是杂
城市与乡村的对比
在现代诗歌中,城市与乡村的对比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们通过不同的视角 和手法,展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面貌和 生活方式,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爱情与革命的诗篇
爱情与革命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诗 人们以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歌颂了 爱情的甜蜜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 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 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 PPT

二、中国文学的分期 古代(古典)文学: 清朝末期以前的文学(1840年前)。 近代文学: 1840年——1917年的文学,古典文学向现 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现代文学: 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
二、中国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 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的文学。
现当代文学: 现代、当代文学的合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80年代后期提 出,将近代、现代、当代文学整合,以揭示中 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第五届(2000年,四部)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1、2)王旭峰
第六届(2005年,五部) : 《张居正》熊召正 《无字》张洁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柳建伟 《东藏记》宗璞
第七届(2008年,四部):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暗算》麦家 《湖光山色》周大新
三、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内容思想 2、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三、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内容思想 2、创作方法 3、代表作家
鲁迅
沈从文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曹禺、闻一多、丁玲、赵树理 戴望舒、萧红、艾芜 艾青、路翎、穆旦
张爱玲
徐志摩
钱钟书
三、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内容思想 2、创作方法 3、代表作家 4、主要作品
六、当代文学的特点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七年文学的特点
2、十年文革时期文学的特点 3、新时期文学的特点
(1)、文学与政治关系更趋于科学和合理,文学 观念得到空前的解放和拓展。 (2)、文学从单一狭窄的格局中解放出来,题材 范围扩大,艺术表现多元化。 (3)、出现一批思想成熟、目光敏锐、富于探索 精神的作家。 (4)、受外来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上完整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上完整课件
详细描述
巴金及其作品
总结词
语言幽默,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详细描述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生动逼真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包括《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这些作品通过对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并提出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认识。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革新和思想解放,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影响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
总结词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左翼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起因
鲁迅、茅盾、巴金等。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和斗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
影响
白话文运动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同时,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学从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
起因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普及和文学革新,发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思想观念、文学理论和创作技巧等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紧密相连,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历史背景
03
晚期现代文学(1938-1949)
抗战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白毛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饮 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学者。享年五十六岁。
三、新文化运动的客观条件
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中国社会转型成为可能。 2、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同时 新式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一大批 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知识者群体(他们有现 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成为 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
三个十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背景 第一个十年
①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 ②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 ③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由于 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 义知识分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 建文化。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
八、文学革命的实绩 1、白话文全面推广。五四后各地所办报刊都采 用白话文。1920年1月当时教育部颁布命令, 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统一用白话文。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以胡适 和周作人为代表) 4、引人注目的文学作品: 小说—鲁迅为代表。 诗歌—胡适《尝试集》、 郭沫若《女神》等。

2、1918——五四运动爆发,是五四文学革命 的“发展期”。在1917年,文学革命虽然形 成了一定的声势,但反响并不强烈。1918年3 月,为了增强其反响,《新青年》第四卷第 三号发表了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信”。 3、五四运动——1927年,是文学革命取得全 面胜利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新的、优秀 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纯粹的文学社团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从文学 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2、与“学衡派”和“甲寅派”的斗争。
分别发生在1922年和1925年。学衡派以融贯 中西古今的文化思想,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 行为做出批评。他们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后提出 一个宗旨,即“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鲁迅写了《估学衡》一文进行反击。章士钊 在《甲寅》发表了《评新文学运动》等文,提倡 “废弃白话”、“读经救国”等。新文化阵营全 力反 击,写了许多批判“甲寅派”的文章。
分化。
④出现了新文学的代表作——鲁迅的《狂人日记》 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 ⑤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主要有文研会、创造社。



第二个十年 ①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文艺团体,有茅盾、田汉、蒋光慈、 柔石、丁玲、殷夫等作家。(茅盾的《子夜》 则标志着革命文学的实绩); ②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老舍、巴金、 曹禺、洪深、沈从文、萧乾、张爱玲、钱钟 书,以及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如刘呐欧、 施蛰存,穆时英等。 ③鲁迅杂文丰收。 ④1936年鲁迅逝世。
1、细胞学说 2、生物进化论 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二、借鉴外国文学建设新文学 1、周作人《人的文学》大力介绍欧洲文艺 复兴运动“发现了人”,提倡“灵肉一致” 的人道主义文学主张。规定了新文学创作的 价值取向,影响了整个“五四”时期文学创 作的走向。 2、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一文中对文学 所做的历史唯物论的初步解释,则是受了马 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观点的影 响: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
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是以博爱心为基础的文学, 不是以好名心为基础的文学;是为文学而创作的文 学,不是为文学本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而创作的文学。

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几乎所有文学革 命的发起者和参加者都做过译介外国文学的 工作。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沈 雁冰等人都是极为活跃的译介者。 《新青年》从
2、创造社 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 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 穆木天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他 们先后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 月刊》《洪流》等十余种刊物。初期主张“为 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 自己“内心的要求”,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 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作品 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 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 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后期创造 社转向革命文学。

胡适
1891-1962,原名胡洪騂(xing),字适之,安徽 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七、文学革命与旧文学势力的斗争
1、林、蔡之争
林琴南写了《致蔡鹤卿书》,指责新文化运动和文学 革命运动“覆孔孟、铲常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鹤卿)在《答林琴南书》中,义正词严地予以驳斥, 并宣称:“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林 纾在上海《新申报》上抛出了两篇含沙射影诅咒文学 革命领袖的文言小说《荆生》《妖梦》。新文化阵营 进行了反击,李大钊、鲁迅等人都发表文章谴责所谓 “国粹家”的历史倒退行为。
第三个十年 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 ②文学界形成三个不同的文学区域:沦陷区、 国统区、解放区。 ③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重大 深远。 ④三个区均出现了优秀作品。
绪论(3)




三、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1、 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 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 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 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2、人性意识的觉醒。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 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人的文 学”。 3、世界性。指现代文学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纳 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 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2、新文化运动在思想启蒙方面做了两方面的 工作: 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 思想自由; 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源自六、五四文学革命的历程及发展

1、1915——1918年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首倡 期”。发端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1917年1月在《新青年》二卷 五号上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其主 要内容是“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 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 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语俗 字。这篇文章为文学革命发难之作,奠定了 胡适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发轫人的地位。
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珂夫、易朴生 这些俄国、法国、北欧的外国作家的作品。

四、西方各种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涌入和 被接受。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内,西方文艺 复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 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文学思潮如:形式主义、自
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 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哲学思潮如:进化论、 人道主义、实证哲学、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哲学、弗洛 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 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第一章 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20年代文学论争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爆发的思想背景 1、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处于内焦外困之 中,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当时的 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眼光探首域外,向西方 寻找救国的方略,主张开放国门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是先驱。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外国文学的 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 者就直接从外国文学中得到过启示。 如胡适深受美国庞德诗歌影响,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则以西方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作 为蓝本。其倡导文学革命的基本理论——文 学进化论就是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 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
九、文学革命的意义
1、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传统 文学思想加以否定,代之以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 积极的文学思想。 2、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 想,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3、在语言形式上,摒除了文言文和僵化的传统文学格 式,用白话写作,吸收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和手 法,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相联结, 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学语言 与文学形式。
四、新文化运动的本质
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 的思想启蒙运动。
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 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 以此为肇始。特别是1917年《新青年》迁到 北京后,更是集结了一大批推进新文化运动 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 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推 向高潮。《新青年》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 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民主 Democracy )和赛先生(科学Science),以 救治中国政治、道德、学术、思想上的一切 黑暗。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刘素萍
绪 论(1)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 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古典文学的 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二、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 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 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 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 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 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它既表明中国 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 的一种形态的文学;又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 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 的文学。
绪 论(2)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 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 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 也叫20年代文学。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 命和文化启蒙。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 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