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葡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一、病害防治1. 黑痘病:这是一种常见的葡萄病害,主要影响葡萄的叶子和果实。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葡萄园的通风良好,避免过度灌溉,及时摘除病叶和病果,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用的杀菌剂有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
2. 霜霉病:这种病害会影响葡萄的叶子,导致叶子变黄、枯萎和脱落。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葡萄园的湿度适中,避免过度灌溉,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用的杀菌剂有甲霜灵、烯酰吗啉等。
3. 白腐病:这种病害会影响葡萄的果实,导致果实变软、腐烂和褐色斑点。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葡萄园的通风良好,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用的杀菌剂有福美双、苯醚甲环唑等。
二、虫害防治1. 葡萄天蛾:这种害虫会吃掉葡萄的叶子和果实。
防治方法包括:人工清除被害虫侵害的叶片和果实,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2. 透翅蛾:这种害虫会咬食葡萄的枝条和叶子,影响葡萄的生长和结果。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被害虫侵害的枝条,使用生物杀虫剂和环境控制(如设置防虫网)进行防治。
3. 葡萄粉蚧: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吸食葡萄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生物杀虫剂和环境控制进行防治,如移除受粉蚧侵害的叶片和果实,减少葡萄园内的湿度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葡萄园,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和虫害。
* 使用环保、低毒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果实的污染。
* 合理使用农药,按照说明书的指示进行喷雾、喷洒等操作,确保农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停止使用农药,确保果实的安全性。
* 避免过度使用农药,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葡萄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结合病害和虫害的特点,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确保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优质果实的生产。
葡萄几种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叶 .减 少靠近 地 面 的枝 叶 和果 穗 .控 制 植株 的 负载 量 及 时 清 除 田 间 杂草 .改善 果 园灌 水 设 施 条 件
主 要 危 害 果 实 、 穗 轴 , 也 危 害 叶 片 初 期 在 果 改 善 架 式 与 整 形 方 式 .根 据 本 地 区特 点 采 用 适 宜 的
晰 的 淡 黄 色 油 浸 状 宽 点 .后 扩 展 至 黄 褐 色 多 角 形 斑 . 大 . 雨 水 偏 多 时 易发 生 此 病 背 面 产 生 白 色 霉 层 .病 斑 最 后 变 褐 , 叶 片 干 枯 新 七 、 综 合 防 治 措 施
梢 、卷 须 染病 ,表 面也 有 白 色霉层 .病 株停 止 生 长 ,
一
、
黑 痘 病 接 近 地 面 的 果 穗 先 发 病 土 质 黏 重 ,排 水 不 良 .地
在 多 雨 地 区 势 低 洼 的 园 地 发 病 重
和 多雨 季节发 生
严 重 黑 痘 病 主
嫩 组 织 — — 幼
四 、 炭 疽 病
主 要 危 害 葡 萄 的 果 实 ,也 危 害 花 穗 、 嫩 梢 及 叶
梗 上 长 有 褐 色 、 不 规 则 的 水 渍 状 病 斑 . 逐 渐 向 果 粒 架 式 .注 意 提 高 结 果 部 位 。 利 用 果 穗 套 袋 措 施 . 可
要 危 害 植 株 的 幼 片 花 穗 从 花 顶 端 小 花 开 始 , 出 现 淡 褐 色 湿 润 状 .
逐渐 变 为黑褐 色,顺 着花 穗轴 、 小花 、小花梗 发展
叶 、 嫩 梢 、花 穗 空 气 潮 湿 时 .病 穗 上 长 出 白 色 菌 丝 和 粉 红 色 黏 稠 状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葡萄病害全程用药技术
• 萌芽前: 波美3-5度石硫合剂 • 开花前: ①丙森锌
②福美双+甲基托布津 • 落花后:丙森锌 • 套袋前:丙森锌+戊唑醇喷果穗后套袋 • 幼果期:
• 发现病斑喷施戊唑醇治疗 • 为防止裂果喷药时可加入钙肥
五、幼果膨大期(花后—雨季来临前)
• 此期病害较轻,主要以预防为主 • 此期如雨水较少,可用多菌灵或甲托
喷施,间隔7天一次;或波尔多液间 隔15天左右喷雾。 • 若此期雨水多,则选择丙森锌保护 预防,间隔15天左右一次。 • 套袋葡萄套袋前要用丙森锌+戊唑 醇喷或浸果穗,果穗干后即可套袋。
葡萄穗轴褐枯病
• 为害对象: 危害幼穗的穗轴,造 成大量落花、落粒
• 发病特点: 欧美品种、地势低洼, 老龄树及郁闭通风透 光不良的果园易发病
葡萄穗轴褐枯病防治方案
• 花序分离期喷施丙森 锌,同时防止大小粒
• 花后一周再喷一次丙 森锌或多抗霉素,即 可有效防治此病,防 止大小粒
黑痘病
黑痘病为害发生特点
• 病菌在病果、穗梗及 一年生枝蔓上越冬
• 幼果期开始侵染,但 不表现症状。
葡萄炭疽病
• 为害对象:主要危害果实,造成果实软腐脱落 • 发病特点: 前期侵染,潜育期长达20多天,近成熟期
开始发病,果实成熟期进入盛发期;成熟期侵染,潜育 期4天左右;高温、高湿和有雨、雾、露水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萌芽前:波美5度石硫合剂 •落花后:喷丙森锌或福美双 •套袋前:用丙森锌+咪酰胺单独喷果穗后套袋 •幼果膨大后:喷丙森锌和福美双农药交替使用。天 气旱20天一遍,降雨多10-12天一遍。 •着色后:用戊唑醇单喷果穗。叶面喷70%甲基托布 津10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3次。 •摘袋后,用戊唑醇单独喷果穗
葡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葡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病害部分1.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果实、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尤其幼嫩部分受害最重,生长前期易受害,春夏多雨潮湿时发病重。
幼叶初染病时有红褐色、黑褐色细小斑点。
以后扩大成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浅褐色或灰白色,最后干枯穿孔。
幼果初染病时呈褐色圆斑,后病斑中央部分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紫褐色。
药剂防治:葡萄埋土防寒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
发病严重的,早春葡萄芽鳞片膨大时,再单喷1次10%宝丽安1000倍液,消灭越冬病原菌;当葡萄新梢长到3-5片叶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波尔多液(1:0.5~0.7:200~240),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扑海因1000倍液。
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
2. 葡萄炭疽病此病主要危害果实,穗轴也能受害,属葡萄生长后期病害。
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
一般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果面,果面产生针头般大小水渍状褐色圆形斑点,以后斑点扩大下陷,色泽加深,呈轮纹状,病斑里长出小黑点,在潮湿情况下,小黑点涌出桔红色粘状液体,果粒变软腐烂,逐渐失水干缩,变成僵果脱落。
果梗、穗轴受害时产生椭圆凹陷病斑,影响果实成熟。
叶面上密生圆形褐色小斑点,严重时连成片,叶色变黄而脱落。
药剂防治: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现分生孢子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80%多菌灵1000倍,或10%世高5000~6000倍,或40%百菌净可湿粉1000倍液,或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注意要交替用药,提高药效。
.3葡萄白腐病该病主要危害老熟组织,是生长后期宜发生的病害。
果穗受害最重,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
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
受害部位初期出现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果粒软腐,震动时病粒容易脱落,有时病粒干缩成深褐色,有明显棱角的僵果,而长久不落。
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
露地葡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露地葡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0引言葡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果树树种,产品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
葡萄果实、叶片、枝蔓容易滋生各种病害和虫害.所以葡萄的栽培历史一直伴随着其病虫害的防治历史。
1葡萄霜霉病1.1症状表现霜霉病可以侵染葡萄的任何绿色部分或组织,但主要是叶片,也危害花序、花蕾、果实等。
霜霉病最容易识别的特征是在叶片背面、果实、花序或果梗上生产白色的霜状霉层。
1.2发病规律霜毒病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
以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孢子由气孔侵入寄住组织。
自侵染到发病需要4d,但是由于叶片的老化程度不同、品种不同、温度和湿度不同.潜育期的长短也有区别.一般为4~3d,甚至超过20d。
1.3防治措施新发展地区通过种条、种苗的消毒。
不携带病原菌,可以维持多年没有霜霉病。
合理水肥管理。
合理修剪,保证树体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夏季控制副梢量。
休眠期清洁果园。
人工去除病叶。
避雨栽培。
在花前花后和关键时期,喷50%保倍福美双WP1500~2000倍液。
2葡萄根癌病2.1症状表现植物被根癌病菌侵染后,在植物的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初期幼嫩,后期木质化,严重时整个主根变成一个大瘤子。
病树树势弱,生长迟缓,产量减少,寿命缩短。
重插苗圃发病率在20%~100%,有的甚至造成毁园。
2.2发病规律病原菌附着在寄主细胞上,受伤植物所合成的细胞代谢活化Ⅶ基因,激活的Vir基因能加工和转移Ti质粒中的一个片段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组织,并稳定维持。
转移和整合的T-DNA,含有编码合成的两种生长剂的基因。
植物激素的合成,导致植物肿瘤发生。
2.3防治措施土壤消毒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可使用甲基溴熏蒸。
加强苗木检疫和种条、种苗的消毒。
做好冬季的防寒措施是减少冻害的辅助条件,栽培上要尽量减少伤口,发现伤口要提供化学保护。
把E26菌株制作成抗根瘤菌剂11号湿粉剂,用于葡萄根瘤病的防治。
葡萄常见的病害有哪些?
葡萄常见的病害有哪些?葡萄是常见的水果之一,它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其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影响其产量与品质。
那么,葡萄常见的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一、葡萄常见的病害有哪些?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褐斑病等为葡萄常见病害。
二、葡萄常见的病害如何防治?1、葡萄炭疽病症状:被侵染处会产生褐色小圆斑点,逐渐扩大并凹陷,病斑上产生同心轮纹状近圆形线纹,并生出排列整齐的小黑点。
可扩展到整个果面,病果逐渐干缩成僵果,有时整穗干缩成整穗僵果。
防治方法:(1)彻底清除病穗、病蔓和病叶等,以减少菌源。
在长江以南地区,可在谢花后立即套袋。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整校、绑蔓、摘心,使架面通风。
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
2、葡萄霜霉病病状:叶面被害处出现油渍形状般的小斑点,小斑点慢慢扩大以后出现浅黄色多角斑点,进一步变成褐色,导致叶子枯萎。
如生长环境湿度比较高,叶面产生病变部分斑点还会出现1层白色霜霉层,再逐渐变为变褐色干枯。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时摘心,疏剪过密枝叶和绑蔓,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病害发生。
(2)注意果园卫生,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茵源。
3、葡萄白粉病症状:以果实受害损失最大,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擦去白粉,表皮呈现褐色花纹,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色。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时摘心,疏剪过密枝叶和绑蔓,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病害发生。
(2)注意果园卫生,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茵源。
4、葡萄褐斑病病状:主要为害叶片,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病斑逐渐扩展,直径可达1厘米,病斑由淡褐变褐,进而变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数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叶背面周边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1)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源,合理施肥,科学整枝。
葡萄病害用药管理制度
葡萄病害用药管理制度一、葡萄病害种类及发病特点1. 葡萄根瘤病:是由根瘤病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破坏葡萄根系,影响植株的吸收和生长。
发病初期,葡萄根部会出现浑浊发病,逐渐扩展至整株葡萄植株。
2.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园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易发生。
发病初期,葡萄叶片会出现白色霉斑,随后叶片枯黄干枯。
若不及时防治,会导致整片叶片掉落。
3. 葡萄黑腐病:是由葡萄黑腐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常在果实成熟前后发生。
发病初期,葡萄果实会出现深褐色斑点,逐渐蔓延至整个果实,导致果实腐烂。
4. 葡萄灰霉病:是一种由葡萄灰霉病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常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发生。
发病初期,葡萄果实和叶片会出现灰色霉斑,随后蔓延至整个植株。
二、药物管理措施1. 预防为主,科学施药:在葡萄病害高发季节,建议葡萄种植户定期对葡萄园进行药剂喷洒,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选择适宜的药剂和施药方法,确保药剂均匀喷洒到葡萄植株的叶片和果实表面。
2. 使用合格药剂:葡萄病害的防治需要使用有效的药剂,建议选择注册商标的合格药剂,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药剂剂量的控制,防止过量施用导致药害。
3. 轮换药剂:为了避免病害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建议葡萄种植户在施药过程中轮换不同类型的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要注意药剂的残留期,确保不同药剂之间的间隔时间,避免药物残留过多。
4. 合理施药时机:在预防和控制葡萄病害时,施药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葡萄病害易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发生,因此建议在植株受到病害威胁较大时,及时进行施药,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5. 定期监测病情:为了及时发现葡萄病害的发生,建议葡萄种植户定期对葡萄园进行病情监测。
一旦发现植株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病害的扩散。
6. 安全施药:在进行药剂喷洒时,要严格遵守施药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农药的安全使用。
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同时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常见葡萄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一、葡萄霜霉病1.症状葡萄霜霉病只为害葡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
叶片染病初呈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淡黄绿色油浸状斑点,后扩展成黄色至褐色多角形斑。
湿度大时,病斑愈合,背面产生白色霉层,病斑最后变褐,叶片干枯。
新梢、卷须染病,初呈半透明水浸状斑点,后扩展成黄到褐色病斑,表面也生白色霉层,病梢生长停滞,扭曲或干枯。
染病小花及花梗初现油渍状小斑点,由淡绿色变为深褐色,腐烂脱落。
幼果病部变硬下陷,长出白色霉层,皱缩,果粒半大受害,延及果梗,果实软腐,后干缩脱落。
果实着色近成熟期,一般不受害。
2.发病条件一般潮湿冷凉,多雨多露,多雾的季节发病重。
果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密度大、修剪差有利于发病;南北架双东西架发病重,对立架比单立架发病重,棚架比立架发病重,棚架低比高的发病重。
管理粗放发病重,缺少有机肥而大量使用速效肥的果园发病重。
3.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B.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清除落叶,生长期适当控制浇水,增施有机肥来增强抗病能力;C.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药防效果最佳。
常用药剂;霜疫力克600-800倍、盖克世嘉800倍、盖克800倍、轮腐灵600-800倍。
发病严重时2-3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效果最佳。
二、葡萄褐斑病1.症状葡萄褐斑病又称斑点病、褐点病、叶斑病和角斑病等。
主要为害中、下部叶片。
A.病斑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红褐色,中部黑色,有时病斑外围具黄绿色晕圈,且有不明显同心轮纹;B.病斑近圆形或多角形,边缘褐色,中部具黑色圆形环纹,边缘外层呈暗色湿润状,叶片上病斑连片,严重的病叶干枯破裂或早期脱落;C.叶斑小,大小一致,叶片上现褐色小斑,严重时病斑密致叶片枯黄脱落。
2.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发病重,葡萄园管理粗放、不注意清园或肥料不足、树势衰弱易发病。
果园地势低洼、潮湿、通风不良、挂果负荷过大发病重。
、3.防治A.加强葡萄园管理。
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排水,适当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B.药效防治:在发病初期采用霜疫力克600-800倍、盖克世嘉800倍、盖克800倍、轮腐灵600-800倍。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巧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巧1、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①葡萄黑痘病。
主要危害葡萄绿色的幼嫩部分,嫩梢、叶柄、卷须受害时有暗色长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而干枯。
果实着色后不再被害。
本病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南方多雨地方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深埋,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
萌芽前芽膨大时喷5度石硫合剂。
生长期间(开花前和开花后各一次)喷波尔多液,按硫酸铜1斤、生石灰0.5斤、水80-100千克比例配成。
②葡萄霜霉病。
以危害叶片为主,病部表面均匀长出灰白色与霜一样的霉层为主要特征。
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最适发病。
防治方法:雨季防治,从7月份起喷200倍波尔多液2-3次。
③葡萄炭疽病。
危害果实为主,一般在7月中旬果实含糖量上升至果实成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盛期。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消灭病源。
6月中旬以后每隔半月喷一次600-800倍退菌特液。
④葡萄白粉病。
危害葡萄所有绿色部分,如果实、叶片、新梢等,发病部位表面形成灰白色粉层。
高温闷热天气容易发病,管理粗放、架面郁闭亦能促进病毒发展。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浇毁剪下的病枝和病叶。
萌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5月中旬喷一次0.2-0.3度石硫合剂。
⑤葡萄水罐子病。
又名葡萄水红粒,是一种生理病害,由结果过多,营养不足所致。
此病常在果穗尖端部发生,感病较轻时病果含糖量低,酸度高,果肉组织变软。
严重时果色变淡,甜、香味全无,果肉成水状,继如皱缩。
防治方法:通过适当留枝、疏穗或掐穗尖调节结果量。
加强施肥,增加树体营养,适当施钾肥,可减少本病发生。
2、葡萄主要虫害及防治①葡萄二星叶蝉,又名葡萄二点浮尘子,头顶上有两个明显的圆形黑斑、成虫体长3.5毫米,全身淡黄白色,幼虫体长约2毫米。
整个葡萄生长期均能危害,被害叶片出现许多小白点,严重时叶色苍白,致使叶片早落。
喷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或40%乐果800-1000倍液有效。
②葡萄红蜘蛛。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
葡萄霜霉病图片
防治方法
消灭病原在生长季节和秋季修剪时都要彻底清除病枝、病叶、 病果、集中烧毁。 在生长期间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枝叶,创 造通风透光条件。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同时注意减少 土壤越冬孢子被雨溅到叶片上的机会。此外,多施磷、钾肥, 酸性土壤多施生石灰,均可提高树体的抗病树体的抗病力。
二、葡萄白腐病
此病主要为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一般 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 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 软腐,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 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潮 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 枝 蔓病初呈水渍状褐色不规则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生时 枝蔓病斑干枯,表皮与木质部分离,病部皮层纵裂成乱 麻状。有时病部上端产生愈伤组织,成瘤状,使病枝上 部叶变黄或变红褐色,直至干枯死亡。 叶片多在叶尖或叶缘先发病,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 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其上同较产生灰白色小 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葡萄透翅蛾
防治方法
二、葡萄根瘤蚜
葡萄根瘤蚜属于同翅目,瘤蚜科。在辽宁、山东、陕西、台 湾等地的局部葡萄园发生,其它地区尚未发现。葡萄园一旦 发生,为害严重,所以已被列为国内外主要检疫对象。 葡 萄根瘤蚜对美洲品种为害严重,即能为害根部又能为害叶片, 对欧亚品种和欧美杂种,主要危害根部。根部受害,须根端 部膨大,出现小米粒大小、加呈菱形的瘤状结,在主上形成 较大的瘤状突起。叶上,叶背形成许多粒状虫瘿。因此,葡 萄根瘤蚜有根瘤型和叶瘿型之分。雨季根瘤常发生腐烂,使 皮层裂开脱落,维管束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根对养分、水分 的吸收和运送。同时,受害根部容易受病菌感染,导致根部 腐烂,使树势衰弱,叶片变小变黄,甚至落叶而影响产量, 严重时全株死亡。
生产中葡萄常见的细菌病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
生产中葡萄常见的细菌病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葡萄是一种广泛种植的水果,在其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细菌病害给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生产中葡萄常见的细菌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葡萄细菌病害1、葡萄根癌病这是一种发生在葡萄根部的病害,病原菌会在根部形成肿瘤状的突起,初期为乳白色,后期变为褐色至黑色。
根癌病会影响葡萄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2、葡萄溃疡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穗轴、果梗及果粒。
发病初期,会在发病部位出现褐色的水渍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溃疡状的病斑。
病斑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3、葡萄细菌性叶斑病叶片是主要受害部位,病斑初期为水渍状的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
严重时,病斑会相互融合,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4、葡萄细菌性髓坏死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新梢和枝条,病部会出现褐色的坏死斑,髓部坏死,导致枝条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二、葡萄细菌病害的发病原因1、病原菌的存在这些细菌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等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
2、伤口入侵葡萄植株在修剪、嫁接、农事操作等过程中造成的伤口,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通道。
3、环境条件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土壤酸碱度不适、排水不良、通风不畅等也会增加发病的风险。
4、植株抗性差植株生长弱、营养不良、遭受病虫害侵袭等,都会导致其抗性下降,容易感染细菌病害。
三、葡萄细菌病害的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在种植葡萄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预防细菌病害的基础。
(2)合理修剪冬季修剪时,要注意剪去病枝、病叶,并及时清理出果园,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夏季修剪要注意保持果园的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
(3)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
注意果园的排水,避免果园积水。
(4)避免伤口在修剪、嫁接、采摘等农事操作中,要尽量减少对植株造成的伤口,并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18种葡萄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18种葡萄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方法!近十几年来,葡萄生产尤其是南方地区发展迅速,由于南方地区温暖多湿,稍有不慎,葡萄病害就会蔓延,严重影响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
所以在生产中,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葡萄病害的发生规律,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症用药,合理混配,交换使用的科学用药原则,并通过加强肥水、改善光照、增强树势等综合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下面介绍葡萄生产中18种常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葡萄灰霉病危害特征:主要为害花序和果实,有时也有新梢及叶片感病。
花序感病:开花前为害,花序暗褐色,似开水烫伤状,病部组织软腐,表面长满灰霉,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
果梗感病:变黑色,有时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
新梢及叶片感病:产生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有时为轮纹状。
近成熟期果实感病:先产生淡褐色凹陷病斑,再果实腐烂,潮湿时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
成熟果实感病:果实变色、腐烂,潮湿时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有时出现黑色块状菌核。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性品种,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菌残体,减少病源;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②开花前10天到始花前1~2天是药剂防止的关键时期,可用以下药剂防治:啶酰菌胺;腐霉利;嘧菌环胺;嘧霉胺;或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喷雾。
葡萄霜霉病危害特征:葡萄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落叶或大面积枯斑。
叶片感病:初期在叶面产生水渍状、半透明、边缘不明显的小斑点;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后成褐色干枯病斑,病叶提早脱落。
新梢、叶柄及卷须感病:初期为水浸状、半透明、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病梢扭曲,严重时枯死。
幼果感病:从果梗开始发病,灰绿色圆形病斑,表面长满白色霉层,后皱缩脱落。
成熟果实感病:一般不产生霉状物。
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菌残体,减少病源;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葡萄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一、常见病害1、叶斑病叶斑病是由植物病原体Fusicladium effusum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叶面病害,其病徵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银白色至深灰褐色的软斑,这些斑状病变除了在叶片表面可看见外,也可在叶片背面见到。
当病变发展到晚期时,叶片会枯萎甚至脱落。
2、褐斑病褐斑病是由病原菌Gleosporium persicinum引起的一种危害葡萄的叶部病害,其特征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棕褐色的斑点,斑点最初很小,但随着病害演变,斑点会变得越来越大,通常靠近边缘,最终可融合为大的棕褐色斑块。
最严重时,叶片会严重变形,且变紫,最后烧焦。
3、灰斑病灰斑病是由病原真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一种叶面病害,其特征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灰白色的斑点,斑点逐渐扩展,最终可融合为大的灰白色斑块。
灰斑病主要感染葡萄叶面,叶片由灰白色的斑点扩散,较慢逐渐融合成灰白色的斑块,最终叶片变黑变软,烧焦。
二、防治方法1、采取防治措施(1)做好葡萄生长环境的改良,保持葡萄田土壤无菌;(2)控制葡萄的害虫有害度,学会正确使用农药;(3)及时清扫感染病害的葡萄枝叶;(4)及时施肥,保持葡萄营养充足;(5)适当增加棚架土壤湿度,但是要注意不能过高,以免增加病原体的潜伏能力。
2、采用抗性品种种植比较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如葡萄种类“红大全”、“正比”等都具有较好的抗病性,抗病性较好的葡萄,若发生病害也不会太严重。
3、施用植物保护剂植物保护剂是人工合成的,含有一定成分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是可以杀死病菌,有效地防止病菌造成葡萄枯萎,植物保护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侵害,还可以起到杀虫、杀软体动物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害虫的侵害。
葡萄几种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3 ℃, 0 潜育期一般为 6 1 天 , 2~ 0C ~ 2 在 4 3  ̄温度下 , 潜 育期 最短 , 过 3  ̄发病 受 抑 制 。新 梢和 幼 叶 超 0C 最易感染 ,其潜育期也较短。黑痘病的流行与降 雨、 大气 湿度及 植株 幼嫩 情况 有密 切关系 , 以春 尤
季及 初夏 4 6月雨水 的多少关 系 最大 。多雨 高湿  ̄ 有利 于分 生孢 子 的形 成 、 传播 和萌 发 侵入 ; 同时 ,
剂 80倍 液 、0 0 5 %苯 菌灵 10 —6 0倍 液 、5 50 10 7 %百 菌清 60 80倍 液 、0 0 0 7 %代 森锰 锌或 50倍 液 , 0 注 意交替 或 混合使 用 。但 波尔 多液不 能 与代 森锰 锌 混合使 用 , 否则 易产 生药 害 。 葡萄展 叶后 至果 实 着 色前 隔 1~ 5天 喷 1 , 01 次 具体 时 间 和 次数 根 据 当 地 气候 条 件和 葡萄生 长及 病 害发生情 况 确定 。
落; 叶片受害多从叶尖、 叶缘开始形成近圆形 、 淡 褐 色大 斑 , 不 明显 的 同心 轮纹 , 期 也产 生 灰 白 有 后 色 小粒 点 , 最后 叶片 于枯很 易破 裂 。
22 发病 规律 . 病原 菌 以分生 孢 子或 菌 丝 附着
近距离传播主要靠雨水 ,远距离传播则依靠带病
21 0 0年第 l 0期
现代 园艺
葡萄几种 常见病害的发 生规律及防治方 法
陈 宾 3 10 3 6 0) ( 西省 吉水县 农业 局 江
1 葡萄 黑痘病
1 症 状 . 1 主要 为 害 葡 萄 的 绿 色幼 嫩 部 分 , 如 幼果 、 片 、 叶 叶柄 、 果梗 、 梢等 。黑痘 病从 萌芽 到 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1.葡萄白腐病葡萄白腐病又称葡萄腐烂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这种病害,会造成病斑、果粒脱落,造成丰产不丰收。
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梢、叶片等部位。
(1)枝干。
在受损伤的地方、新梢摘心处及采后的穗柄着生处,特别是从土壤中萌发出的萌蘖枝最易发病。
初发病时,病斑呈污绿色或淡褐色、水浸状、用手触摸时有黏滑感,表面易破损。
随着枝蔓的生长,病斑也向上下两端扩展,变褐、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
随后表皮变褐、翘起、病部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常纵裂成乱麻状。
当病蔓环绕枝蔓一周时,中部缢缩,有时在病斑的上端病健交界处由于养分输送受阻往往变粗或呈瘤状,秋天上面的叶片早早变红或变黄,对植株生长影响很大。
(2)叶片。
多在叶缘或破损处发生,初呈污绿色至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干枯后病斑极易破碎。
天气潮湿时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多分布在叶脉的两侧。
(3)果实。
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其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
初发病,产生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呈腐烂状,发病1周后,果面密生一层灰白色的小粒点,病部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先变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以后全粒变褐腐烂,但果粒形状不变,穗轴及果梗常干枯缢缩,严重时引起全穗腐烂;挂在树上的病果逐渐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
果实在上浆前发病,病果糖分很低,易失水干枯,深褐色的僵果往往挂在树上长久不落,易与房枯病相混淆;上浆后感病,病果不易干枯,受震动时,果粒甚至全穗极易脱落。
[病害循环]病原主要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
病原可在僵果存活4~5年,在土壤中也能存活1~2年。
春末夏初,温度升高又遇雨后,病原靠雨滴溅散传播,对靠近土面的果穗及枝梢进行初侵染,主要从伤口及果实蜜腺侵入,也可从较薄的表皮处直接侵入;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新分生孢子,又通过雨滴溅散或昆虫媒介传播,在整个生长季可进行多次的再侵染。
[发生规律](1)发病时期。
华东地区于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华北在6月中下旬,东北则在7月份。
发病盛期一般都在采收前的7~8月份。
(2)发生条件。
高温高湿的天气,易发病。
当气温26~30℃,相对湿度95%以上,病原萌发率最高。
肥水供应不足,管理粗放,病虫及机械损伤多,发病重。
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土壤瘠薄,杂草丛生,或修剪不适,枝叶过于郁闭,病虫及机械损伤多,发病重。
立架式比棚架式发病重,东西架向比南北架向病重些。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秋冬季结合休眠期修剪,彻底清除病果穗、病枝蔓,刮除可能带病原的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中的枯枝蔓、落叶、病果穗。
果园土壤深耕翻晒。
生长季节田间侵染发生后,结合管理勤加检查,及时剪除早期发现的病果穗、病枝蔓,收拾干净落地的病粒。
增施优质的有机肥料。
结果部位尽可能提高到40厘米以上。
(2)化学防治。
开春前地面上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或0.5%五氯酚钠溶液。
发病初期喷50%福美双粉剂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0.8%菌立灭乳油800~1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大生M-45水剂800倍液。
隔7~15天喷1次,连续3~5次。
2.葡萄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俗称哈蟆眼、火龙、黑斑、鸟眼病。
各地均有发生。
葡萄的是要病害。
多雨潮湿的地方发生较重。
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
(1)枝蔓。
新梢病斑先为圆形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紫红至深褐色,内为灰褐色,中央凹陷开裂。
病斑常数个连成一片,病梢常因病斑环切而枯死。
卷须、叶柄、花轴、果梗和穗轴等处的症状与新梢相似。
粗枝蔓上的病斑成为较大的溃疡,中部色淡、裂开。
嫩枝发病状蔓上病斑(2)叶片。
叶片上的病斑先为针头大小的黑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褐色晕圈;扩大后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4毫米,边缘紫褐色至黑褐色,中央灰白色,干燥时破裂穿孔。
有时病斑在叶脉处成串发生,叶脉上病斑梭形,稍凹陷,叶脉被害后因停止生长而使幼叶皱缩、扭曲成畸形。
病斑扩大后,在干燥时病斑破裂(3)果实。
幼果上产生红褐至黑褐色小圆点,后期病部常龟裂,病粒多萎蔫变黑,干枯脱落。
长成后的果粒,病斑圆形,直径3~8毫米,边缘紫褐至紫红色,内为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似鸟眼,表面硬化,有时龟裂。
多个病斑可连成大斑,病斑仅限于果表,不深入果内,但果味酸,丧失食用价值。
[病害循环]病原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叶、病果以及植株上的叶痕等部位越冬,病蔓溃疡处是病原的重要越冬场所。
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吹溅传播,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
远距离传播靠带菌苗木或插条。
[发生规律](1)发病时期。
萌芽至生长后期,始终都可发生和流行。
南方6月中下旬,温度上升到28~30℃,常有降雨,湿度大,植株长出大量嫩绿组织,发病达到高峰。
7~8月份以后温度超过30℃,雨量减少,湿度降低,组织逐渐老化,病情受到抑制,秋季如遇多雨天气,病害可再次严重发生。
北方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盛期,10月以后气温降低,天气干早,病害停止发展。
(2)寄主抗性。
东方品种及地方品种易感病,个别西欧品种也易感病。
幼嫩组织如嫩叶、穗粒或新梢,在生长初期幼嫩阶段易感病。
葡萄穗粒长大,枝叶长成后则较抗病。
(3)发生条件。
高湿、多雨,发病严重。
果园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枝叶郁闭,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引起徒长,成熟期延迟,易发病。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冬季进行修剪时,剪除病枝梢及残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集中烧毁。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梢、病叶和病果,集中销毁。
防止枝蔓叶过密,保证通风透光。
果穗及时套袋。
增施腐熟的有机肥,保证树体营养全面,健壮生长。
注意氮的用量,防止贪青旺长。
(2)化学防治。
萌芽前,将老蔓的翘皮仔细揭除,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对植株、架材和地面进行1次全面喷施。
苗木或插条放在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或10%~15%硫酸铁溶液,或3%~5%硫酸铜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定植或育苗。
芽鳞膨大但未出现绿叶时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或80%五氯酚钠原粉稀释200~300倍水。
花前半月、落花70%~80%和和花后半月喷1∶0.7∶250的波尔多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或抑快净52.5%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1 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葡萄灰霉病灰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
春季引起花腐,各地均有发生。
病害流行时花穗发病率可达70%以上。
成熟的果实也常因此病在贮藏、运输和销售期间引起腐烂。
葡萄酿酒时如不慎混入灰霉病的病果,可造成葡萄酒颜色改变、酒质变劣。
[典型症状](1)枝蔓。
新梢产生不规则形的病斑,淡褐色,有长出鼠灰色霉层。
(2)叶片。
先在叶边形成红褐色病斑,初呈水渍状,灰褐色斑,上生灰色霉层,然后逐渐引起整个叶片坏死,脱落。
病害严重时,可导致全部落叶。
(3)果实。
花穗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易发病。
初期病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很快变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
潮湿时病穗上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
成熟果实及果梗发病,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个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
[病害循环]病原主要以菌核在残病体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越冬。
春季温度回升,遇降雨或湿度大时,菌核萌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传播,形成初侵染和再侵染。
[发生规律]春季花期气温不高,连阴雨天,空气潮湿,最易诱发病害流行。
座果后很少发病。
果实成熟期如天气潮湿,易发病。
地势低洼,枝梢徒长郁闭,杂草丛生,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
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机械伤、虫伤多,发病重。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彻底清园。
春季发病后于清晨趁露水未干,仔细摘除和拾毁病花穗。
增施磷钾肥,控制速效氮肥使用量,防止枝梢徒长,搞好果园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2)化学防治。
花前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4 000~4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65%抗霉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4.葡萄炭疽病葡萄炭疽病又称晚腐病,葡萄的主要病害。
华北、华中及华东地区为害果实;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早春引起花穗腐烂,严重时可减产30%~40%。
[典型症状]主要危害着色或近成熟的果粒,造成果粒腐烂;也可危害幼果、叶片、叶柄、果柄、穗轴和卷须等,大多为潜伏侵染,不表现明显症状。
着色后的果粒发病,初期在果而上产生针头大小的淡褐色斑点或雪花状斑纹,其后病斑逐渐扩大,呈凹陷的深褐色圆形病斑,其上密生轮纹状小黑点;天气潮湿时,溢出粉红色黏液。
发病严重时,病斑可以扩展到半个或整个果而,果粒软腐,易脱落,病果酸而苦。
[发生规律](1)发病时期。
从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以后逐渐增多,7~8月份果实成熟时,病害进入盛发期。
(2)发生条件。
病原孢子产生最适温度为28~30℃。
6月中下旬日降雨量在15~30毫米,田间即可出现病原的孢子,以后陆续降雨,孢子也不断出现。
葡萄成熟期高温多雨常导致病害的流行。
留果过多,施用氮肥过多,架式过低,蔓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利于发病。
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空气不流通,发病重。
[病害循环]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在一年生枝蔓表层、病果、叶痕、穗梗及节部等处越冬,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到果穗上,引起初次侵染。
侵入绿色部分后即潜伏、滞育、不扩展,直到寄主衰弱后,病原重新活动而扩展。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除损伤的嫩枝及损伤严重的老蔓,增强园内的通透性。
结合冬春修剪,彻底清除病残嫩梢、叶,拾净残屑,带出葡萄园处理,减少病源。
结合培管,深沟高垄,降低园内温度,减轻发病程度。
合理施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相搭配。
(2)化学防治。
春季萌芽时,对结果母枝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
从6月上旬开始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2 500倍液,或抑快净52.5%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或66.75%易宝水分散粒剂1 200~1 500倍液,或新万生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