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李健期末考主观题背诵重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李健

期末考主观题背诵重点

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2.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美元若要满足国际储备的需求,就会造成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若要保持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3.购买力平价:两国货币的汇率表现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国内价格)之比。

4.一价定律:对于可贸易品,在自由交易条件下,由于套利行为的存在,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应同价。

5.利率平价:在套利的作用下,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等于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

6.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价值单方面转让)。

7.直接融资:盈余方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方使用。

8.间接融资:盈余方和赤字方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进行的融资活动。

9.风险溢价:持有风险资产相对于持有国债而言具有更高的风险,还需要根据该风险资产的风险高低对其进行风险补偿,这部分补偿即风险溢价。

10.收益的资本化: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从而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进行资本定价。本金(P) = 收益(B) / 利率(r)

11.利率市场化: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的结果。

12.金融工具:经济主体之间签订的表明交易双方的所有权关系或债权关系的金融契约或合同。

13.金融资产:具有价值并能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金融工具。

14.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资产组合规避的风险,又称为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

15.非系统性风险:通过增加资产持有的种类能够相互抵消掉的风险,又称个别风险、非市场风险、可分散风险。

16.市盈率:反映股票市场价格高低的一个相对指标,又称本益比,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市盈率=股票市价/每股盈利

17.市净率:股票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比值越低意味着风险越低。

市净率=股票市价/每股净资产

18.无套利均衡:当一个资产组合与另一个金融工具具有相同的未来现金流,那么这两者的价格应当完全相等。

19.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专门融通1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场所。

20.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21.离岸金融市场:以金融交易发生地之外的他国货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22.公募发行:向广泛的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

23.私募发行: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或称内部发行,我国也称非公开发行或定向增发。

24.直接发行: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而自己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

25.间接发行:又称承销发行,是指发行人不直接参与证券的发行过程,而是委托给一家或几家证券承销机构承销的一种方式。

26.衍生工具:在一定的原生工具或基础性工具之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

27.远期合约:合约双方承诺以当前约定的条件在未来规定的日期进行交易商品或金融工具的合约。

28.期货: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标准化的远期合约。

29.期权:也称选择权,是一种标准化合约,规定了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卖某种商品或资产的权利。

30.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赋予持有人能够按照特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内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该上市公司普通股票的选择权凭证。

31.互换:也称掉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互相交换资产的协议。

32.可转换债券:是一种被赋予了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

33.分业经营: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离管制,又称分离银行制度。

34.混业经营: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有交叉,可以进行综合经营的金融制度,又称全能银行制度。

35.银行资本:即自有资本,其数量的多少能够反映银行自身经营实力以及御险能力大小。

36.表外业务:不直接进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业务。

37.中央银行: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38.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通过国家授权,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向社会提供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并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运行,维护币值稳定。

39.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充当一国(地区)金融体系的核心,为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付保证,并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业务活动的职能。

40.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部门,由政府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并为政府提供融资、国库收支等服务。

4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4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常用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三大法宝”,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4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44.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是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方式,来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45.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内部时滞+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操作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时间,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外部时滞:从新政策出台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发生的时间,即政策对经济起作用的时间。

46.宏观审慎监管: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有机整体,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为目的,不仅考虑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更是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角度出发对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监测,从而实现金融稳定。时间维度:逆周期监管。空间维度:关注内部之间的传染性,如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更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