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识字与识字中感悟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中识字与识字中感悟探究
一、在课文阅读中识字
低年级课文大多篇幅短小、图文并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集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在编排中体现识字的连续性,即一个单元需要掌握的生字和生词会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多次出现,为“在阅读中识字”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在图文结合中识字
看图学文、识字是最原始、最直观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二年级的教材集中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情境图,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能力的重要凭借,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语言的重要依托。《菜园里》就是一篇看图归类识字课文。全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菜园风光图及关于蔬菜名称的词语,这一编排秉承了我国传统的看图识字的方法;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介绍了蔬菜的特点,让学生在儿歌中识字。
(1)看图,认识蔬菜的名字,读准字音。(2)识字游戏:给蔬菜贴标签,在游戏中巩固蔬菜名:茄子、萝卜、黄瓜……(3)“开火车”读生字,重点识记不易记住的生字,如“萝”“角”等。(4)再次看图,说一说:菜园里有()的()。(5)儿歌学习。
图文并重,在图文结合中学习生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左右脑投入有情趣的、形象的、联想思辨的学习氛围,激励他们学习的欲望。
2.在课文情境中识字
《我是什么》一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所呈现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猜谜情境,引领学生一层一层地揭开谜面,根据生字的分布和字形特点,或集中识字,或会意识字。如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脾气的变化时,学生们巧妙地识记了“温和”“暴躁”等生字新词。记忆“暴”的时候,学生发现“暴”字底部的“水”像水在“发脾气”一样,水花四溅。人在发脾气时还可能会跺脚,因此“躁”的偏旁是足字旁。形象地感知了“暴躁”的意思,朗读“暴躁的我”时,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教师要使学生在有趣的阅读场景中,和生字反复见面,边读书,边识字,边识字,边读书,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3.在内容拓展中识字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基本因子构成的复合体,识字就是要求学生统一掌握字的音、形、义,在头脑中建立起牢固而灵活的音、形、义的联系系统。而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又是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被激发和培养的。以下是《回声》的教学片段:
师:谁有办法记住“呱”字?
生1:“呱呱呱”是小青蛙在叫,所以是口字旁。
生2:我知道“呱”是一个形声字,右边的“瓜”表示读音,左边的口字旁表示青蛙在叫。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小青蛙“呱呱”的叫声引来了好多小动物。
教师出示图和文:公鸡喔喔、小鸟叽叽……引导学生读读、说说,发现规律。
生3:这些字都是口字旁的,都表示声音。
师: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你们还能说一些表示声音的词吗?
生4:小溪哗哗、北风呼呼……
这个例子从一个“呱”字入手,巧妙地拓展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一系列象声词。这样的识字教学,学一个字,记住了一类字,掌握了一条规律,给识字教学的过程融入无尽的乐趣,提高识字的质和量,缩短识字的时间,扩大识字的容量,使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
二、在识字教学中促进阅读理解
儿童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记忆能力也较强,加上汉字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比较,逐步了解、体会和总结汉字的规律,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促进阅读理解。
1.在音、形辨别中促进阅读理解
汉字中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较多,许多汉字初看结构相似,但是细看,字形、字音、字义完全不同,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现错别字。教学《菜园里》时,可采用比较法学习“园”与“圆”。联系旧知,从《四季》中的“荷叶圆圆”得出“圆”是指物体的形状;而“菜园”是指种植蔬菜的地方,由此得出“园”是指一个地方,顺势引出种花的地方是“花园”,种植水果的地方是“果园”等。通过比较,让学生区分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正确把握汉字的音、形、义及其用法的目的,促进阅读理解。
2.在字形识记中促进阅读理解
《回声》一文以青蛙妈妈的投石击水实验,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方法向学生讲述了回声的原理。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这一抽象的声学原理?在生字“碰”和“返”的识记环节中,教师的板书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教师让学生在图上摆放“碰”和“返”两张卡片,如下图:
师:为什么要这样摆?怎样理解和识记“碰”和“返”的意思?
生1:“碰”是因为声波碰到石壁,所以是石字旁。
生2:“返”是一个形声字,“反”表示声音,“走之儿”表示走回去。
师:是啊,向相反的方向走,就是“返”。我们可以通过“碰”和“返”理解回声。
利用板书,学生既理解了声音碰到石壁会返回来,因而产生回声的科学原理,又形象地感知了“碰”和“返”的字形、字义,达到“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感悟”的目的。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活学活用,能使学生在生动的语言阅读材料中巩固所识的生字,发展语言能力。
3.在字义感悟中促进阅读理解
《日月潭》是写景的文章,二年级的学生普遍难以理解,不感兴趣。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活经验,借助图片,使学生理解“朦胧”、“清晰”、“隐约”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汉字以象形、会意为本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供感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所携带的历史和文化,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转向内在。形象地记忆汉字,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在课外阅读中巩固、拓展识字
学生面对大量的识字量,回生率很高,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难以掌握。注重字、词的巩固和积累,才能有效巩固识字。课外阅读的推进是巩固、拓展识字的最佳途径,如开展自主阅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阅读方式,让学生通过更广泛的阅读,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逐步掌握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一般方法。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读故事书、识字,既巩固了课内生字,又在阅读中新识了一些汉字,做到了在阅读中大量复现生字、巩固识字的目的。
“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感悟”,做到寓识于读,识读互相促进,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的能力,夯实基础,提升读写能力。
(